最新《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汇编

最新《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汇编
最新《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汇编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地球上________面积占了71%,________面积仅占29%。

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山、_________河、黑海、高加索山和_________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运河。

3.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洋,它四周被_________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所环绕。

4.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_________山脉,它的主峰是_________峰,海拔为_________米,是地球之巅。

5.南极洲四周被_________洋、_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包围。

6.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_________地带上和_________地带。

7.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为_________,面积最小的洲为_________。

8.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台湾海峡曾是生长着茂密森林的陆地,这些例子说明了_________的变化。

二、选择题

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极洲

D. 大洋洲

2.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3.六大板块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 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4.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为:

A. 亚洲、非洲

B. 北美洲、欧洲

C. 欧洲、亚洲

D. 南美洲、非洲

5.赤道横穿的大洲有:

A. 北美洲、大洋洲

B.亚洲、欧洲

C. 非洲、南美洲

D. 非洲、北美洲

6.世界最高的山脉是:

A. 阿尔卑斯山

B. 落基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安第斯山

7.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表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C. 南极和北极地区都以大陆为主

D. 北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8.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 马六甲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白令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9.完全没有跨入热带地区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

A. 亚洲和南极洲

B. 北美洲和南美洲

C. 欧洲和南极洲

D. 非洲和大洋洲

10.位于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1.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三、读图分析题:

读图,答题: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第3课时陆地和海洋 1.识记七大洲的分布、面积比较、各大洲分界线,大陆、岛屿、半岛,四大洋的分布及面积比较,洋、海、海峡的特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2.合作探究,大胆质疑,运用两大学说分析常见地理事物(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等)的形成和变化趋势,解释一些地理事象发生的原因(如日本地震)。 一、地球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六块大陆 (1)全部在北半球的:①大陆、②大陆。 (2)全部在南半球的:③大陆、④大陆。 (3)地跨南、北半球的:⑤大陆、⑥大陆。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大洲 (1)概念:大陆及其附近岛屿总称为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⑦;面积较小的陆地叫⑧;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 (2)七大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⑨洲、⑩洲。全部在南半球的:洲。地跨南、北半球的:洲、洲、洲、亚洲。面积大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洋 (1)全部在北半球的:洋。 (2)全部在东半球的:洋。 (3)地跨南、北半球的:洋、洋、印度洋。 (4)地跨东、西半球的:洋、洋、洋。 (5)面积大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 1.七大洲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怎么排序?其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各是什么? 2.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是什么? 探究一大洲和大洋 [互动探究] 1.请合作探究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各大洲的形状,通过画简图的形式,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图。 2.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2)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 (3)既被赤道穿过,又被极圈穿过的大洲是。 (4)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5)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6)从赤道与0°经线交点自东向西绕地球一周经过的大洲是、、、。

《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重点内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发散思维) 逻辑联系 宏观(海陆比例)-中观(大洲和大洋)-微观 学习方法 实证--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 找规律--大洲的分布特征(注意活动的梯度) (1)看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2)看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看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这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寻找规律) (4)完成七大洲的分布草图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 1.沧海桑田 (海陆在不断变化)——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板块构造学说——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1)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 (2)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 (3)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 (4)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5)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6)板块的划分及地壳比较活动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裂谷等来证明 逻辑联系 与前一节的静态描述相衔接,重在动态分析 学习方法:探究--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例1,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变陆:自然因素);填海造陆(海变陆:人为因素); 海底发现古河流(陆变海) 例2,大陆拼合图与一张破损的书页拼接图 ★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陆分布特点 相关概念:面积较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相连;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例21: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占三分(七分),陆地占七分(三分) B.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占40%,海洋占60%)C.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占20%,海洋占80%) D.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南极洲)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 + 4 阴离子:Cl–、O2–、OH–、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① 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5.同位素 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 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 2- 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

【决战新高考化学】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各区一模化学考试分类汇编:有机化学推断+答案详解

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各区一模化学考试分类汇编 有机化学——推断题 (海淀区)1.(15分)聚合物L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用于光电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 .有机物可用键线式表示,如可表示为 (1)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D的结构简式为。 (3)E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 (4)G—H的反应类型为__ __。 (5)I—K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b.C的结构简式为 c.F+F—G的副产物中有2种百为顺反异构体d.1 mol H最多能与2 molNaOH反应1/ 16

2 / 16 (7)乳酸乙酯是合成的中间体。下图是某同学设计 的合成乳酸乙酯的流程。请写出M-P 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朝阳区)2.(14分)抗肿瘤药物7–氟喹啉衍生物的前体Q 的合成路线如下: (1)A 属于芳香烃,A 的名称是_______。 (2)B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 (3)D →E 的反应类型是_____ __。 (4)G 的结构简式是____ ___。 (5)下列关于M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M 含有两种不同的官能团 b .M 存在顺反异构体 c .M 和G 能用2Br 的4CCl 溶液鉴别 d .M 能与NaOH 溶液反应 (6)已知:G + J → M + 2CH 3CH 2OH 。J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7)L 与M 反应生成Q 的过程如下: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浙江卷)Word版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SO 42- 或SO 32-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 为X 元素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第9题表 X Y Z W T

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 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 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 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 B .阴极的反应式是:H 2O +2eˉ=H 2+O 2ˉ CO 2+2eˉ=CO +O 2ˉ C .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 2====通电 H 2+CO +O 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习目标】 1.世界海洋和陆地各占百分比;海陆分布大势。 2.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海底地形的组成部分及特点。 3.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特征;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五种基本地形的典型代表和特点。 课前预习案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海洋: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洋 陆地:__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大陆、 __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大陆 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南宽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陆还南北对称,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采状的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 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 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 欧、非—— 海峡、 海 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大洲

世界陆地和海洋1学案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标: 1.区分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读图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特征;七大洲界线和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 2.区分洋、海、海峡的概念;读图识记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界线。各大洋的经纬度范围 3.在区域图识记重要岛屿、半岛、海域和海峡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13—P17页,完成下列主干知识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上海洋面积占%,陆地占%。 (2)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二、世界的陆地 1.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师生合作查地图册,认识各大陆和各大洲及所属岛屿 2、大陆 (1)六块大陆面积由大到小顺序:大陆、大陆、大陆、大陆、大陆、大陆。 (2)六块大陆分布: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大陆;跨南北半球的:大陆、大陆;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大陆。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大陆;跨东西半球的:大陆;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大陆。 3、大洲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顺序:洲、洲、洲、洲、洲、洲、洲。 (2)分布:全部在北半球的:洲、洲;跨南北半球的洲、洲、洲、洲;全在南半球的:。全部在东半球的:;跨东西半球的洲、洲、洲、洲、洲、洲;全在西半球的:。 (3)世界大洲的主要界线: 亚与欧:- - - ; 亚与非:、;海峡 南北美洲:; 亚与北美:; 欧与非:、。 南美、南极——海峡 合作探究:(4)写出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及濒临大洋,看谁写的又快又准 ①亚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 ,纬度范围:____________;濒临大洋:___________

②非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__ ③欧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__ ④北美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 ⑤南美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 ⑥大洋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 ⑦南极洲: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濒临大洋: __________ 三、世界的海洋 1.洋、海、海峡、海湾概念: 洋:。海:。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海峡:,它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航道。海湾。 2.四大洋 (1)四个大洋面积由大到小顺序:洋、洋、洋、洋。 (2)四大洋分布:全部在北半球的:;全部在东半球的:;跨南北半球的:、、;跨东西半球的:、、。 (3)四大洋特点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4)四大洋分界线 ①太平洋: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位于洲、洲、洲、洲和洲之间。 ②大西洋: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位于洲、洲、洲、洲和洲之间,是世界上第二大洋。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高考揭秘 一年的高考又即将来临,你是否知道高考化学如何命题?你是否知道在考前最关键时期改如何复习?采取哪些策略来进行备考吗?为了圆自己人生的梦想,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不光看实力,还得拼技巧和方法,在这最后时刻,务必抓住高考的重、难点,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明确高考命题结构和趋势,避免复习误区,合理选择备考策略,决胜高考!考纲解读 1. 研究“目标” 研究《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知识结构、题型示例等,应特别注意变化之处。重点研究考试范围所罗列的知识及要求层次,以便查漏补缺;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好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研究“变化” 对比分析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的变化预示着高考命题方向的改变,这可以从文字表述、增加或删除的内容、示例题目的个数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必须重视对教材的阅读。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琐碎,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等特点,在复习时,考生首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找出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各章节的关联点串连成线,以画图或列表的形式织成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串起来,形成知识网,从而对化学学科知识有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上的重点知识考生可以采用边读、边批、边思考的方法记忆,长时间坚持,重点知识基本上就能够掌握了。 高考考题解读 1.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加强综合 试题十分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选择题上尤其突出,包括卤代烃同分异构体、元素化合物、基本实验操作、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和反应热,比较基础相对简单。试题也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所有主干知识。注重学科内综合,

2020北京新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九有机化学选择题汇编

2020北京新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九有机化学选择题汇编 1. (10丰台二模)9.咖啡酸可用作化学原料和中间体,其结构如右图。下列关于咖啡酸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加聚反应 B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 .1 mol 咖啡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 反应 D .1 mol 咖啡酸最多能与 3 mol Br 2反应 2. (10宣武二模)9.某脂肪酸的两种异构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脂肪酸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 B .(1)式为顺式结构,(2)式为反式结构 C .该脂肪酸最简单的同系物是CH 2 = CH —COOH D .(1)和(2)分别与氢气加成,所得产物不同 13二模有机 3. 西城9.合成某吸水性树脂的单体是丙烯酸钠(CH 2=CHCOONa ),下列关于丙烯酸钠的 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水溶液呈碱性 B .经加聚反应得树脂 C .存在顺反异构 D .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4. 东城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均是两性化合物 B .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C .植物油的不饱和程度比动物油高,植物油更易氧化变质 D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 6H 10O 5)n 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 顺义9.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Cu + 4H + + SO 42- Cu 2+ + SO 2↑ + 2H 2O B. 向Ca(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a 2+ + HCO 3- + OH - == CaCO 3↓+ H 2O 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 4H + + 4I - + O 2 ==2 I 2 + 2H 2O D. 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反应,可静脉注滴NaHCO 3溶液: + 2 HCO 3- → + 2 CO 2↑ + 2 H 2O 6. 朝阳10.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不存在顺 反 异 构 体 B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均为7 C .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D .可以用金属钠和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7. 房山10.可用于鉴别下列三种物质的一组试剂是 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A .①③ B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OH COOH O - COO - OH COOH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目录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1)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124)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总结 (129)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模式) (167) 高考化学考点总结(考点-例题-解析模式) (275) 高中化学全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407) 高考化学真题(付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热点知识习题(附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一、俗名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 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高考化学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4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word版

知识点4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1、[2019江苏]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X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B.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C.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HI形2、[2017北京]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3 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3、[2019北京]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中表示链延长)

X为Y为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4、[2019全国Ⅰ]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 5、[2018全国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6、[2018全国Ⅰ]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 H2 7、[2017全国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 KMnO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4 C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2017全国Ⅰ]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9、[2018北京]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陆地与海洋教案

陆地与海洋 一、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点: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

北京高三化学二模有机化学基础汇编.doc

专题二有机化学基础学案 1( 2018 海淀二模25)( 17 分)芬太尼类似物J 具有镇痛作用。它的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 ( 1) A 属于烯烃, A 的结构简式为。 ( 2)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②所属的反应类型为反应。 ( 4)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F 的结构简式为。 ( 6)已知④有一定的反应限度,反应进行时加入吡啶(C5H5N,一种有机碱)能提高J 的产率,原因是。 (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lCH2CH2COOCH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能与 NaHCO3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 (8)已知:( R、R’为烃基)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以环己醇()和乙醇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择必要的无机试剂,写 出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2018 西城二模25) .( 17 分)化合物N()可以增强牙膏、口香糖等制品的香气,其中 间体 L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1、R2、 R3、 R4表示原子或原子团 请回答: (1) A 的官能团名称是 ______。 (2) B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A→B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 C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4) D→ F 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F→G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5) J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6) K 含有六原子环结构, K→L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7) G和 L 经过 3 步反应合成 N,路线如下: 结合中间体L 的合成路线,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中间产物1: ______,中间产物2: ______。 3. ( 2018 东城二模25) .(17分)合成药物中间体M的流程如下。 已知: ( 1) A 的名称是 ________。(2)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3) D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5)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6)反应③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 (7)由 K 生成 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8) 写出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中间产物Ⅰ ____________ ,中间产物Ⅱ ____________。 4. ( 2018 朝阳二模25) . (17 分)药物 Q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 L 制备。 O OH CH3 H2N C CH2 O CH2 CH CH 2 NH CH CH 3 (药物 Q) ( 1)有机物 P 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3 H 2O 氧化NH 3 H 2 CH CH CH A N CH B D H 3 2 催化剂 一定条件 2 CH 3 Ni / △ R'' 一定条件R'' (有机物 P) 已知: R NH2 + O C R N C + H 2O(R、R’、R”代表烃基或氢) R' R' ① A 的分子式为C3H8O,其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 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图1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图2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 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 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 欧、非—— 海峡、 海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 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 图3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 特 点 备 注 练一练 分布 界线 大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