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其未来

( )中国南沙群岛周围的油气资源因缺乏系统的研究评价,油气资源数据没有可比性, # ’ ,目前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正在大规模勘探开发,据不 石油资源量约( )& ! " " " % " " ! " (
. 以上,年产气 ’ %。我国在这个区域只做 完全统计,这个区域每年产油# " " " &! " ( ! $ "&! " ,
( )下游发展目标:在坚持效益第一原则下,有选择大力度发展下游及其它相关能源产 # 业,完善总公司产业链,提高对油价的抗风险能力,弥补国内市场短缺。同时高起点、高标 准、高效率建设化肥、石化和 / 1 2 三大项目。
" 海洋石油工业# $ % "年远景规划
# 油当量目 + & % ,年的战略目标:上游要持续加快发展,增加油气产量,实现 , & & &$% & ( 标,减少国家石油进口压力,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作出贡献。尤其是要加快实施
龚再升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北京 ! ) " " " # $
!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潜力
( )中国近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按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近海陆架十个盆地 ! ’ ,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 ’。 共有石油资源量# % $ & ! " ( % " ),预计可采石油资源量为 ! *&! " (
! # %,占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 ! # 天然气资源量为! + & ! " , % * ),估算可采资源量为 # + & ! " %。到 ’ ,占总资源量的 , # " " "年底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 + & ! " ( ! + ),其中探明储量! + & ’ 。累计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 ’ %,占天然气资源量的 ! "( * + " " & ! ", . % )。
海洋油气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海洋油气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海洋油气技术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油气资源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陆地油气资源逐渐枯竭,海洋油气开发成为解决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海洋油气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海洋油气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海洋勘探技术的提高,海洋油气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海洋油气开发主要依靠钻井平台和海底管道进行生产和运输,但这种方式受限于水深和地理条件,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深水技术的突破和装备的先进化,深水油气田的开发逐渐成为热点。
在深水油气开发中,采用了海底生产系统和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技术,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海洋油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不断推进,深水技术将继续得到突破和创新。
例如,远程无人操作技术、智能化生产设备等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也成为海洋油气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海洋风能和海洋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选择。
除了深水油气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海洋油气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需求。
首先是海洋勘探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广泛,但勘探难度大,需要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勘探技术。
其次是海洋油气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海洋环境恶劣,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耐腐蚀、防风浪和抗海洋生物侵蚀等特殊技术。
此外,海洋油气开发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海洋油气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深水油气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海洋油气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海洋油气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需求,需要在勘探、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创新。
相信在科技进步和人们的努力下,海洋油气技术将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和可持续的能源资源。
海底矿藏的知识点总结

海底矿藏的知识点总结一、海底矿藏的形成海底矿藏形成具有多种原因和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底矿藏形成方式:1. 生物作用:海洋生物在演化过程中通过吸收和沉淀某些元素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矿床。
例如,珊瑚礁可以形成钙化的石灰岩。
2. 海底热液活动:在地壳板块运动使得地表和高温水接触,这些高温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当这些高温水从海底喷发出来时,其中的矿物质沉积在周围地表上,形成了热液型矿床。
3. 海底沉降:海底有时会发生地质活动,比如地震、火山喷发,这种地质活动会导致海底地形的变动,从而形成矿藏。
4. 沉积作用:在海底沉积作用的过程中,有机物和矿物质不断地在海底堆积,形成矿藏。
二、海底矿藏的分布海底矿藏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和海域,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等。
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全球已确认的海底矿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石油和天然气: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南海和东、南中国海、墨西哥湾、东非海域等。
2. 多金属结核:主要存在于中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部,其主要矿产有锰结核、钴结核和镍结核等。
3. 硫化物矿床:主要集中在东太平洋、印度洋和中大西洋地区,硫化物矿床主要矿产有铜、铅、锌等。
4.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热液区域,主要矿产有金属矿床和热液型矿床。
三、海底矿藏的开采海底矿藏的开采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过程,需要克服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
目前,海底矿藏的开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海底钻探和矿物提取:这是一种传统的海底开采方式,通过在海底钻探机上对海底进行勘探,确定矿藏的位置和储量,然后使用各种设备进行矿物提取。
2. 海底沉积物采矿:主要是利用各种挖掘设备,将海底的矿物质挖掘出来,然后通过输送管道将其运输到地面处理。
3. 热液资源开采:热液资源开采是一种新兴的海底矿藏开采方式,通过在海底布设管道和设备,将地热和矿物质提取到地面进行加工。
四、海底矿藏的环境影响海底矿藏的开采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着一系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影响:海底矿藏的开采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如挖掘过程中的废渣和废水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
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

036ENERGY 2014.10百科 ENCYCLOPEDIA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业内已经普遍认同的是,在过去几年以及未来数年里,全球新增的油气发现量都主要来自于海上。
世界上最早开始海上石油钻探和开采的国家是美国。
1887年和1947年,美国前后开始钻探和开采海洋石油。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也是位于美国,即加利福尼亚海岸的亨廷滩油田,发现于1920年。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海底油气的生成石油和天然气是两种在成因上密切联系的有机流体矿产,它们都是由复杂的碳氢化台物组成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证实,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多种生物残体的腐泥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成的。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生油条件、储存空间和保存条件。
首先,要有大型的由地壳沉降形成的积水盆地,一般是浅海和湖泊。
其次,要有适宜的气候,使生物生长繁盛。
这些生物一般是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孔虫、腕足类、珊瑚、苔藓等,它们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第三,要有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注入盆地,使一代又一代的生物边繁衍、边死亡、边被泥沙一层又一层地掩埋起来。
当一个盆地被几千米基至上万米厚的泥沙填满后,就完全成为一个沉积盆地了。
经过地壳变动及适当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那些腐烂的有机质就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或天然气。
海洋油气储量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累计获探明储量约400亿吨,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
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
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第四章 海洋石油工程概述

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现状
中国海上油气总蕴藏量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预测石油資源量為275.3×108t(275.3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 10.6×1012m3(油当量106亿m3)合计油当量约375亿t,为2007年 中国探明油当量储量46.19亿m3的8.5倍。 目前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发現率仅为9.2%,极具勘探 开发潜力。
海况划分为:海冰、海浪、潮汐、海流、热带气旋这几个海
洋特殊环境状况,这几个都是可能导致海洋石油开发失败或
不安全事故发生的自然主导因素,比如:
海冰
推倒平台
海浪
构建物疲劳损伤减少构建物的寿命
潮汐
钢结构腐蚀严重影响运输
海流
海底管线弯曲
热带气旋
人工岛大面积进水
海上波浪对海上平台的影响很大。1980年8月,狂风巨浪摧毁了墨西哥湾的4 座钻井平台,1989年11月,美国的“海浪峰”号钻井船被巨大海浪掀 翻。据1989年的统计,全球的海洋钻井船已经有50多座被海浪吞没。直到现 在,海浪同样不可抗拒,只能加强预测和防范。 我们将重点介绍海洋自然环境条件中的风、波、流和海冰对于海洋石油开发 的影响。
海洋油气资源 海洋石油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大陆架上,海底蕴 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1995年的估计世 界近海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储量为379亿吨,天然气的 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海底蕴藏的 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油气储量的1/3。目前,海底 油气开发已从浅海大陆架延伸到千米水深的海区。 全球石油资源可采储量为3000亿吨。 海洋石油储量占45%,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
一、自然环境恶劣
除了与陆地一样承受天气的影响外,还要承受海洋这一特殊环境的影响。海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金庆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就能源资源而言,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资源。
1992年第二届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海洋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开发,终将枯竭。
据专家估计,美国到2050年其石油资源将枯竭,我国由于油气勘探起步较晚,有相当一部分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因此石油资源枯竭的时间将会推迟。
海洋油气勘探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海洋油气勘探晚于陆地近一个世纪,而深海的油气勘探又晚于浅海近30年。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墨西哥湾、南大西洋和我国南海的深水油气勘探作一简介。
一、海洋油气经历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目前国外通常将3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我国则以2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
由于海洋勘探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海洋石油勘探比陆地推迟将近100年。
1859年美国 E.L德雷克应用现代技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用现代技术钻成第一口油井,1878年清政府买来钻机,并雇请美国技师,在台湾苗栗出磺坑钻成第一口油井。
但石油的大量使用则出现在19世纪末,内燃机广泛使用以后。
美国和前苏联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的墨西哥湾和南里海钻遇工业油流,揭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1967年6月我国在渤海钻探的第一口海洋石油探井“海1”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海洋油气经历了由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
深水油气一般位于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坡区,它具有油气生成的良好地质条件,同时在陆坡区由于海平面升降,往往发育深海扇和浊流沉积,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储层。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0年前,海洋油气勘探限于水深300米以内,到2003年,海洋油气勘探水深已达3053米。
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已发现深水油气田328个,已投入开发的75个。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主要的资源种类。
2.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影响。
知识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2)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和。
(3)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我们还可以生产、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2.海洋矿产资源(1)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60%。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总储量的近40%将来源于,而目前仅开发了3%。
(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3)滨海砂矿: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砂矿、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3.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包括:,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海上,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还有海底通信、、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助学助记海水利用的方式海洋水资源的利用通常有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的淡化两种方式。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或的影响,诸如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
2.人类活动对的影响尤为突出。
3.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海洋环境问题的类型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二是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海洋知识

626.海洋油气资源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大陆架对石油的生成和聚集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陆架区生油有机物来源丰富。
快速的沉积和沉降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
较高的地温有利于有机质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储油层的多孔性和渗透性有利于生油岩中烃类的排出和运移。
构造运动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
巨厚的沉积盖层足以防止油气的散失。
加之水深较小,便于开发,因此海底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区。
然而,水深较大的大陆坡和大陆隆,也拥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627.海洋污染都有哪些类型?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
可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
②金属和酸、碱。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
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③农药。
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
对海洋生物有危害。
④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
由径流带入海洋。
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
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
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现代国际海洋法的特征包括:现代国际海洋法是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的产物;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受到科技进步的重大影响;现代国际海洋法日趋系统化和法典化。
753.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确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和制度;调整各国在各种海域内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各国的一般规定;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其他规定。
海水热容量大,海流对热量的输运,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海洋环流的调整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热带海洋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并通过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向高纬度输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随着全球油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和陆上油气资源危机问题的日渐突出,海洋油气资源无论对整个世界石油工业,还是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界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
世界海洋油气与陆上油气资源一样,分布极不均衡。
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石油、天然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域,约占总贮量的一半左右;第二位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湾海域;其次是亚太、西非等海域。
目前,在世界海洋中已找到了581处油田。
其中,欧洲和地中海25个,北海110个,意大利、北亚得里海20个,黑海和里海17个,南美洲43个,非洲近海27个,西非近海85个,波斯湾60个,印度次大陆沿岸海域2个,远东近海23个,印度和马来西亚近海15个,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近海3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12个,南部吉普斯兰德海盆19个,北海近海44个,美国墨西哥湾16个。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大。
据中国海南省政协提案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km2,而发现的石油储量有55.2亿t,天然气储量有12万亿m3。
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为230亿~300亿t,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海洋油气主要聚集中心之一。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