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第2讲题型突破1

专题1第2讲题型突破1
专题1第2讲题型突破1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和逻辑的

思辨性阅读

第二讲题型突破,提升解题能力

题型突破1内容筛选题——精准审题,远避陷阱

[对应学生用书第139页]

政论文——国家战略

一、(2019·河南省名校联盟冲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相比较而言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直接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还是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不少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

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才造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近70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精神,这使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B.敦煌曾是多种文明形态的交汇之所,这种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

C.“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两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用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但并不能以此统一世界各种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项C,“‘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错,原文只是说“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故答案选C。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阐述敦煌文化,突出了敦煌文化的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比较,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性的特点。

C.文章从敦煌文化特点的形成、敦煌文化的传承渊源等多方面为读者介绍了敦煌文化。

D.文章阐述了“通而不统”与“和而不同”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选项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两者概念之间的不同。“运用对比”错,没有对比手法;“两者的不同”错,只是阐释相同点。故答案选D。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唯一没断裂的世界文明。

B.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是错误的。

C.如果敦煌文化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相比较于其他中华文化如齐鲁文化,敦煌文化的独立性、兼容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分析、整合理解的能力。选项A,强加因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原因,文中并没有提及。选项C,“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敦煌文化的‘独立性、兼容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于文无据,“首屈一指”指居于第一位的,原文没有相关信息。故答案选B。

答案 B

二、(2019·葫芦岛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治疗日趋显现的‘大城市病’,向地下要空间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将带来适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必要纳入国家战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媒体热点话题。在“高度”“广度”不断拓展的今天,地下空间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

有研究将21世纪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的世纪”,也有国家将地下空间归为“新型国土资源”。可以说,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特别是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加重视。比如,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列入“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

大工程;不少城市充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和建筑地下室,为老百姓开辟许多具有文化、休闲性质的公共空间;还有的城市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铺设“路基”……做足城市“向下”的文章,正逐渐成为潮流和趋势。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作城市的“里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面子”上的突飞猛进相比,“里子”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趟”。比如,有的城市楼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然而地下管网却敷设混乱、底数不清;地上地下规划不同步,导致道路被反复挖掘,甚至一场大雨就能让城市“看海”;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设计不尽合理,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缺乏衔接……如何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实现地下空间资源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已经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答题。

利用好地下空间资源,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先进理念。去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盾构机曾引发热议,这个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的设备代表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高超的技术水平。可见,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技术等硬实力不是大问题,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才是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地下空间管理权相对分散,资源权责不明,如何构建相应制度,理顺权责关系?面对私搭乱建、无序开发现象,如何提升规划协同性、前瞻性,并保证严格实施?这些都需要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消化、逐个解决。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如此。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起步不久的雄安新区,在规划纲要中专辟一个章节对地下空间进行系统规划,树立了“高起点规划”“规划先行”的标杆;正在建设中的京张高铁清河站,采取高铁、地铁及市政工程一体化建设,实现一次安检就能在地铁与高铁“无缝”换乘;不少城市在城市轨道建设中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以“轨道+物业”开发模式大幅提升开发质量与利用效率……这些新理念、新模式,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天,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既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能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我国城市的治理水平就能不断向一流迈进,城市生活水平也能“水涨船高”,为百姓带去更多便利。

(选自彭飞《让城市建设有“里”有“面”》,《人民日报》2019年4月10日,有删改)

★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空间被视为“新型国土资源”,它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

B.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决定因素是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而非技术手段等硬实力。

C.与“面子”相比,地下空间这个城市的“里子”显得寒酸,还城市建设的“欠账”势在必行。

D.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能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发挥巨大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决定因素是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而非技术手段等硬实力”不正确,原文是“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技术等硬实力不是大问题,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才是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故选B。

答案 B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手法,以突出我国近些年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

B.文章以城市建设需要先进理念为前提,指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C.文章指出城市建设的“面子”和“里子”并重,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证。

D.文章论证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有必要性和现实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证”不正确,原文第三段是说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面子”上的突飞猛进相比,“里子”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趟”,并没有详尽论证二者的关系。故选C。

答案 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城市只有向地下空间作“深度”发掘和利用,才能创造出更加立体的发展之路。

B.地下空间的作用巨大,各个城市都在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奠基。

C.城市地下空间隐藏的细节最能展现城市的“功力”,所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D.地下空间资源要充分高效利用,就必须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增强管理等软实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只有……才能”太绝对。原文第一段讲的是:“治疗日趋显现的‘大城市病’,向地下要空间将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手段”,在“高度”“广度”不断拓展的今天,地下空间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B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讲的是:“还有的城市”,而不是“各个城市”。C项,偷换概念、强加因果。原文第五段讲的是:“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如此。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意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况且因为城市地下空间隐藏的细节最能展现城市的“功力”,所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精细。故选D。

答案D

第三章 高考专题突破一 第1课时

高考专题突破一 高考中的导数应用问题 第1课时 导数与不等式 题型一 证明不等式 例1 设函数f (x )=ln x -x +1. (1)讨论f (x )的单调性; (2)证明:当x ∈(1,+∞)时,10,f (x )单调递增;当x >1时,f ′(x )<0,f (x )单调递减. (2)证明 由(1)知,f (x )在x =1处取得极大值也为最大值,最大值为f (1)=0. 所以当x ≠1时,ln x g (x )的一般方法是证明h (x )=f (x )-g (x )>0(利用单调性),特殊情况是证明f (x )min >g (x )max (最值方法),但后一种方法不具备普遍性. (2)证明二元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一元不等式,一种方法为变换不等式使两个变元成为一个整体,另一种方法为转化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如不等式f (x 1)+g (x 1)

高考专题突破一

高考专题突破一 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 【考点自测】 1.若a ,b ,c ∈R ,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 +c ≥b -c B.(a -b )c 2≥0 C.ac >bc D.c 2a -b >0 答案 B 解析 A 项,当c <0时,不等式a +c ≥b -c 不一定成立;C 项,当c =0时,ac =bc ;D 项,c =0时,c 2 a - b =0; B 项,由a >b 可得a -b >0, 因为c 2≥0,所以(a -b )c 2≥0. 故选B. 2.若当x >-3时,不等式a ≤x +2 x +3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2-3] 解析 设f (x )=x +2x +3=(x +3)+2 x +3-3, 因为x >-3,所以x +3>0, 故f (x )≥2 (x +3)×2x +3 -3=22-3, 当且仅当x =2-3时等号成立,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2-3]. 3.若实数x ,y 满足???? ? x +y ≥0,x ≤1, x -2y ≥0,则|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0,2] 解析 |x |+|y |表示可行域内一点到x ,y 轴的距离之和,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可行域可知在点(0,0)处取得最小值0,在点(1,-1)处取得最大值2,所以|x |+|y |∈[0,2]. 4.若关于x 的方程x 2+4x +|a -2|+|a +1|=0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 ?-32,52 解析 由方程x 2+4x +|a -2|+|a +1|=0有实根,可得Δ=42-4×1×(|a -2|+|a +1|)≥0,整理得|a -2|+|a +1|≤4.∵|a -2|+|a +1|代表数轴上的点a 到2和-1两点的距离和,故由|a -2|+|a +1|≤4得a 的取值范围为??? ?-32,5 2. 题型一 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 例1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1>0(a ∈R ). 解 对于方程x 2+ax +1=0,Δ=a 2-4. (1)当Δ>0,即a >2或a <-2时,方程x 2+ax +1=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a - a 2-4 2 ,x 2= -a + a 2-4 2, 且x 1 -a +a 2-42; (2)当Δ=0,即a =±2时, ①若a =2,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 ②若a =-2,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 (3)当Δ<0,即-2

专题综合测试5

专题综合测试(五)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解析:根据干时间“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分析,此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题干现象是“大跃进”在科技领域的表现,因此应选C项。 答案:C 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解析:从题干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

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解析:材料“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这说明要让不同的学术问题相互争鸣,不在学术问题上搞集中统一,这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故选A项。 答案:A 4.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讲义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句子复位、词语复位和语句排序 题型一句子复位 句子复位,即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考查考生的缀句成文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典例1(2018·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题指导] “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前文“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的解说,陈述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故排除B项和D项。A项是被动句,强调的是“方向感”被处置的结果,C项用介词“由”,强调的是“方向感”获得的途径。 解题方略“4点”做到句子复位 1.内容吻合。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连贯。 2.语境相同。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它包括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以及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基调等。 3.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亠致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严密。 4.语气一致。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若不一致,往往会不利于情感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表述,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训练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改编)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高考填报志愿的辅导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整顿市场的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________。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

(广东重点推荐)新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人地关系 第2讲 资源问题课堂即时巩固【下载】

第2讲资源问题 (2018·安徽淮北一模)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所产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2014年,中国某企业投资2亿美元,开采几内亚博凯地区的铝土矿。2015年9月29日,首条满载铝土矿的18万吨散装船从几内亚启程到达我国烟台港。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 ) 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 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 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 D.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 2.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的影响主要有( ) A.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 B.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 C.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 D.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 3.该企业计划在几内亚建设电解铝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我国铝土资源枯竭 C.几内亚产业基础好 D.几内亚劳动力廉价 解析:第1题,几内亚位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故答案选D项。第2题,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产业主要是以开采业为主,铝土矿的附加值较低,A错误;能够增加铝土矿的产量,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B正确;提高我国铝土矿的来源,而不是进口铝,C错误;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与技术有关,D错误。故答案选B项。第3题,电解铝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资源需求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由于环境压力和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我国将电解铝产业向外转移,故答案选A项。 答案:1.D 2.B 3.A (2018·山东潍坊二模)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4~5题。

第2讲_专题1:增值税(2)

专题1 增值税 大题精讲 【大题3?简答题】(2016年)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位于珠海,专门从事家用电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生产和销售。2019年6月发生如下事项: (1)将自产的冰箱、微波炉赠送给偏远地区的小学,该批冰箱和微波炉在市场上的含税售价共为56.5万元。 (2)将自产的家用电器分别移送上海和深圳的分支机构用于销售,不含税售价分别为250万元和300万元,该公司实行统一核算。 (3)为本公司职工活动中心购入健身器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0万元、增值税额为2.6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和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事项(1)中,甲公司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需要,简要说明理由并计算销项税额;如果不需要,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需要缴纳增值税。根据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事项(1)需要计算的销项税额=56.5÷(1+13%)×13%=6.5(万元)。 (2)事项(2)中,甲公司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需要,简要说明理由并计算销项税额;如果不需要,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需要缴纳增值税。根据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的,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在本题中,甲公司实行统一核算,而珠海、上海、深圳显然不属于同一县(市),相关移送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需要计算的销项税额=250×13%+300×13%=71.5(万元)。 (3)事项(3)中,甲公司负担的进项税额是否可以抵扣?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负担的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根据规定,购进货物用于简易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本题中,甲公司购入的健身器材用于集体福利(职工活动中心),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 【大题4·简答题】(2016年)甲制药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生产的药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2019年10月发生如下经营业务: (1)以折扣方式销售一批应税药品,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栏注明销售额20万元,“备注”栏注明折扣额4万元。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文翻译对点规范演练

第3讲文言文翻译 (2016·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閤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解析:(1)关键词:谕、矢石、第。(2)关键词:致、于、示、虚。 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

高考专题突破四

高考专题突破四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考点自测】 1.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BC的中点,E为A1C1的中点,则DE与平面A1B1BA 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B.平行 C.垂直相交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如图取B1C1的中点为F,连接EF,DF, 则EF∥A1B1,DF∥B1B, 且EF∩DF=F,A1B1∩B1B=B1, ∴平面EFD∥平面A1B1BA, ∴DE∥平面A1B1BA. 2.设x,y,z是空间中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列四种情形: ①x,y,z均为直线;②x,y是直线,z是平面;③z是直线,x,y是平面;④x,y,z均为平面. 其中使“x⊥z且y⊥z?x∥y”为真命题的是()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答案C 解析由正方体模型可知①④为假命题;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②③为真命题.3.(2018届黑龙江海林市朝鲜中学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9+4(2+5) B.10+2(2+3)

C .11+2(2+5) D .11+2(2+3)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为一个直四棱柱,两底面为四边形(侧视图),其余各侧面为矩形,两底面面积为2????12×2×2+1 2×1×1=5,四个侧面面积为2×2+1×2+2×5+2×2=6+25+22,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1+2(5+2),故选C. 4.(2017·天津滨海新区模拟)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把△ABD 和△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BD ⊥AC ; ②△BAC 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 -ABC 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 ⊥平面ABC .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BD ⊥平面ADC ,故BD ⊥AC ,①正确;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 上的高,平面ABD ⊥平面ACD ,所以AB =AC =BC ,△BAC 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易知DA =DB =DC ,又由②知③正确;由①知④错.故选B. 5.(2017·沈阳调研)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 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填上) 答案 ①或③ 解析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正确;当b ∥β,a ?γ时,a 和b 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所以平行,③正确.故应填入的条件为①或③. 题型一 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几何专题突破

几何专题突破

————————————————————————————————作者:————————————————————————————————日期:

(一)等腰等边专题 【例1】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CE ,线段AE 上存在一点F ,连接CF 使得CF ⊥BD ,过点B 作BG ⊥AE ,垂足为G (1)求证:BF=2FG (2)点F 为AG 的中点 2.已知在△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CD=2BD, ∠ADC=60°,∠ABC=45°,AE ⊥BC 于点E ,CF ⊥AD 于点F ,AE 与CF 交与点G. 求证:(1)△AFG ≌△CFD (2)若BC=3,AF=√3,求线段EG 的长 (二)一题多变探究题 【例2】1..操作发现:如图①,D 是等边△ABC 边BA 上一动点(点D 与点B 不重合),连接DC ,以DC 为边在BC 上方作等边△DCF ,连接AF .你能发现线段AF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2)类比猜想:如图②,当动点D 运动至等边△ABC 边BA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 与BD 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3)深入探究:如图③,当动点D 在等边△边BA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连接DC ,以DC 为边在BC 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 和等边△DCF′,连接AF 、BF′,探究AF 、BF′与AB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G E C A B D F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C=2∠ACB,点H是BC中点,过点H作DH⊥BC于H且与BA延长线相交于点D. (1)图中存在连接两点的线段等于DB,请画出此线段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B=45°时,三条线段AB、AD、BC之间存在BC=AB+2AD,请给出证明; (3)如图(2),∠B=36°时,三条线段AB、AD、BC之间又存在何种确定的等量关系?请写出结论并证明. 图(1)图(2)图(2) 3.如图,已知△ABC中,∠B=300,现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α至△ADE,直线BC与直线DE 交于点F,连结AF 1)若α=600(如图1),则∠AFB= ;若α=900(如图2),则∠AFB= 2)若00<α<1200(如图3),猜想∠AFB的度数(用α表示),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1200<α<1800(如图4),(2)中的猜想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试探究∠AFB的度数,并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A B C D E F 图 A B C D E F 图 A B C D E F 图 A B C D E F 图

201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题型专题突破 专题二 阅读理解 第三讲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A (2015·淮安市第二次调研测试) Fuel Cell Technology for Cars Fill her up with hydrogen? That’s what some California motorists may be saying soon,as car makers try to speed up production of zero emission(零排放) cars to meet state requirements in the near future. Beneath the skin of this ordinary looking Hondas FCX Concept Vehicle sits an electro-chemical reactor:a hand-built,astronomically expensive power_plant known as a fuel cell.It’s expected to be running ordinary family cars on California’s roads within three years. So what exactly is a fuel cell,anyway? Why are governments,private business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cooperating to develop and produce them? A fuel cell,very simply described,is a power generator,making electricit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hydrogen and oxygen.Fuel cells generate electrical power quietly and efficiently,without pollution.Unlike power sources that use fossil fuels,the only by-products from an operating fuel cell are heat and water.To be more technical about it,a hydrogen atom with its one electron,attempts to pass through a fuel cell membrane(膜) to unite with an oxygen atom.The membrane allows only the hydrogen proton(质子) to pass through,forcing its electron to run around the membrane to catch up with the proton on the other side.This creates electricity,water,and heat,but no exhaust emissions. If the fuel cell is powered with pure hydrogen,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p to 80-percent efficient.That is,it turns 80 percent of the energy content of the hydrogen into electrical energy.However,we still need to turn the electr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work.This is accomplished by the electric motor.A reasonable number for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tor is about 80 percent.So we have 80-percent efficiency in generating electricity,and 80-percent efficiency turning it into mechanical power.That gives an overall efficiency of about 64 percent.Honda’s

专题突破练1

专题突破练1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 一、选择题 1.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A.0p C.p=rq 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等于() A. B. C. D. 6.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实数x,都有f(1+x)=f(1-x),且f(x)在(-∞,1]上单调递增.若x1f(x2) D.不能确定

7.(2018河南郑州三模,文9)已知函数f(x)=+cos 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f(x)在上是减函数;②f(x)在(0,π)上的最小值是;③f(x)在(0,2π)上有两个零点. A.0 B.1 C.2 D.3 8.设函数f(x)=则满足f(f(a))=2f(a)的a的取值范围是() A.B.[0,1] C.D.[1,+∞) 9.已知f(x)=log a(x-1)+1(a>0,且a≠1)恒过定点M,且点M在直线=1(m>0,n>0)上,则m+n的最小值为() A.3+2 B.8 C.4 D.4 10.(2018山东济南二模,理10)设椭圆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 E(0,t)(0b>1,则log a b,log b a,log ab b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 12.不论k为何实数,直线y=kx+1与圆x2+y2-2ax+a2-2a-4=0恒有交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是. 13.函数f(x)=4cos2cos-2sin x-|ln(x+1)|的零点个数为. 14.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8,8]上有四个不同的根x1,x2,x3,x4,则x1+x2+x3+x4=. 15.(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理15)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记为f'(x),若对于?x ∈R,有f(x)>f'(x),且y=f(x)-1是奇函数,则不等式f(x)

第1讲 计数原理(专题测试)(解析版)

选修2-3 第1讲计数原理(专题测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金安区校级模拟)2016里约奥运会期间,小赵常看的6个电视频道中有2个频道在转播奥运比赛.若小赵这时打开电视,随机打开其中一个频道,若在转播奥运比赛,则停止换台,否则就进行换台,那么,小赵所看到的第三个电视台恰好在转播奥运比赛的不同情况有() A.6种B.24种C.36种D.42种 【解析】解:第一步从4个没转播的频道选出2个共有A42种,在把2个报道的频道选1个有A21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小赵所看到的第三个电视台恰好在转播奥运比赛的不同情况有A42?A21=24种.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混合问题,先选后排是最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属于中档题.2.(2019秋?东城区期末)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从乙地到丁地有2条路;从甲地到丙地有3条路,从丙地到丁地有4条路.从甲地到丁地的不同路线共有() A.12条B.15条C.18条D.72条 【解析】解:分两类,第一类,从甲到乙再到丁,共有3×2=6种, 第二类,从甲到丙再到丁,共有3×4=12种,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得,共有6+12=18种, 故从甲地到丁地共有18条不同的路线.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步和分类计数原理,属于基础题. 3.(2020?资阳模拟)桂林漓江主要景点有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芦笛岩、七星岩、九马画山,小张一家人随机从这6个景点中选取2个进行游玩,则小张一家人不去七星岩和叠彩山的概率为()A.B.C.D.

【解析】解:因为从6个不同景点任选2个的选法有C=15种,不去七星岩和叠彩山的选法有C=6种. 则小张一家人不去七星岩和叠彩山的概率P==.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组合数公式求概率,属于基础题. 4.(2020春?邢台期中)包括甲、乙、丙3人的7名同学站成一排拍纪念照,其中丙站中间,甲不站在乙的左边,且不与乙相邻,则不同的站法有() A.240种B.252种C.264种D.288种 【解析】解:先排甲、乙、丙外的4人,有种排法,再排甲、乙2人,有两类方法: 一类是甲、乙2人插空,又甲不排在乙的左边,则甲乙插空时顺序已定,可用组合,最后丙排在中间,位置已定. 故有A C A=240不同的站法; 另一类是把甲、乙、丙按乙、丙、甲的顺序插入中间,有=24种不同的站法, 所以共有240+24=264种不同的站法.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本题运用插空法,捆绑法,可以避免讨论,简化计算.属于中档题.5.(2020春?浙江期中)现某路口对一周内过往人员进行健康码检查,安排7名工作人员进行值班,每人值班1天,每天1人,其中甲乙两人需要安排在相邻两天,且甲不排在周三,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A.1440种B.1400种C.1320种D.1200种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2步进行分析: ①要求甲、乙安排在相邻两天,且甲不排在周三,则甲乙的安排方法有12﹣2=10种; ②将剩下的5人全排列,安排在剩下的5天,有A55=120种情况, 则有10×120=1200种安排方法;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涉及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2020?抚顺一模)把书架上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5本中国古代数学专著重新排列一下,若要求其中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这2本书相邻,则所有不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 第3讲 立足全局意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 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专题突破练习 (1)

专题突破 一.元素的推断 1. 同周期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半径最大,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Y的单质与盐酸、氢氧化钠均能反应生成氢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不会熔化 B.工业上电解熔融的Y、Z组成的化合物可得Y单质 C.W、Z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 D.X的单质在氮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含离子键、共价键 2.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A离子、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有A、B、C、D、E 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C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题型专题突破 专题二 阅读理解 第二讲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A (2015·重庆一中一诊)Based on new analysis,we are rapidly approaching major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ffects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could be quite severe.Geographers predict that within the next eighty years,current world climate zones could shift and some could completely disappear.Polar regions will get colder while tropical regions will get even hotter,forcing animals to migrate(迁徙) north. Climate changes like these could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Tropical storms and hurricanes will not only increase but may also become more intense.If the changes come too quickly,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may not be able to adapt fast enough and could disappear. According to Science Daily,a new study predicts that by the year 2100,many of today’s familiar climates will be replaced by climates unknown in today’s world.It is urgent that we reduce the risks of thes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whole world.The planet itself has been showing signs of change.In 2004,a serious tsunami created by a major earthquake killed thousands in Sumatra and in 2008,thousands died in China because of another severe earthquake.Egypt was hit in 2009 with a major earthquake and Haiti was devastated in 2010 by yet another massive earthquake. Within just the last few months,new repor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coming in and most agree that our climate situation is much wors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At this point,it doesn’t matter what is causing it,but rather,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What’s more,our worl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unstable every year.There is war and threat of war everywhere.Natural disaster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and serious. However,other planets are experiencing global warming as well as our own and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ere may be some connection between this.No one knows anything for sure at this point because there is simply not enough data. 【解题导语】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介绍了未来气候的变化对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影响。 1.What is the major function of Paragraph 1? A.To arouse the reader’s concern. B.To introduce the theme of the whole passage.

2020版数学高考专题突破 (8)

教材链接高考——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教材探究](引自人教A 版必修4P147复习参考题A 组第9题、第10题两个经典题目) 题目9 已知函数y =(sin x +cos x )2+2cos 2x . (1)求函数的递减区间; (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题目10 已知函数f (x )=cos 4x -2sin x cos x -sin 4 x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2)当x ∈???? ??0,π2时,求f (x )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x 的集合. [试题评析] 两个题目主要涉及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的性质,题目求解的关键在于运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公式化为y =A sin(ωx +φ)+k 的形式,然后利用

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 【教材拓展】 已知函数f (x )=4tan x sin ? ????π2-x ·cos ? ???? x -π3- 3. (1)求f (x )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 (2)讨论f (x )在区间???? ?? -π4,π4上的单调性. 解 (1)f (x )的定义域为{x |x ≠π 2+k π,k ∈Z }, f (x )=4tan x cos x cos ? ?? ?? x -π3- 3 =4sin x cos ? ???? x -π3- 3 =4sin x ? ????12cos x +3 2sin x - 3 =2sin x cos x +23sin 2x - 3 =sin 2x -3cos 2x =2sin ? ? ? ??2x -π3.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 (2)由-π2+2k π≤2x -π3≤π 2+2k π(k ∈Z ), 得-π12+k π≤x ≤5π 12+k π(k ∈Z ). 设A =??????-π4,π4,B =???? ??x ???-π12+k π≤x ≤5π12+k π,k ∈Z ,易知A ∩B =?????? -π12,π4. 所以当x ∈??????-π4,π4时,f (x )在区间??????-π12,π4上单调递增,在区间??????-π 4,-π12上单 调递减. 探究提高 1.将f (x )变形为f (x )=2sin ? ? ???2x -π3是求解的关键,(1)利用商数关系统一 函数名称;(2)活用和、差、倍角公式化成一复角的三角函数. 2.把“ωx +φ”视为一个整体,借助复合函数性质求y =A sin(ωx +φ)+B 的单调性及奇偶性、最值、对称性等问题. 【链接高考】 (2017·山东卷)设函数f (x )=sin ? ????ωx -π6+sin ? ? ? ??ωx -π2,其中0<ω<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