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届广州市人和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广州市人和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16分)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
三大展厅以下信息吸引了你们的眼球:第一展厅从《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获悉:备注: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29日数据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338个。
第二展厅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不寻常的特点:它是国力的晴雨表。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迅速受到世界关注,这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的增强密切相关。
(节选自刘慈欣《让文学的目光由过去投向未来和星空》,有删改)《流浪地球》是通过科幻片诠释中国价值观的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地球共存,全人类共存,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都是一个小我,像一滴水,汇聚成人类命运的长河。
太空航行是一种离开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结。
相比海洋文明,东方文化对故土和家园的感情更深。
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
带着地球去流浪,有更深的内涵——我们不是在流浪,我们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
束缚自由的并非地心引力,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夸张的想象力,是《流浪地球》让人击节赞叹的地方,也是人类能够飞翔的真正的翅膀。
(根据《流浪地球》影评资料编辑)第三展厅氧健康舱,利用高压氧原理,一键式智能控制,模拟森林中的大气环境,让人体有“沐浴”在氧气中的感觉。
借用舱内压力使弥散距离加长,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效果,也能改善疲惫、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正常工作条件下,氧浓度≤23%,压力波动不超过设定值的±10%,电源电压应在AC198V~220V的范围内,单次工作最长时间不超过1.5小时。
舱边环境数据监测仪显示各项参数值,舱内仪表显示PM2.5的浓度。
爬楼神器,一种代步器,是专为没有电梯的老楼研发的一种智能科技产品。
通常安装在楼梯扶手一侧,不涉及水电气等线路改造和土建。
它采用分段接力式运行,每层安装两部代步器。
运行速度只有每秒0.15米至0.2米,保证平稳。
科学幻想与人文思考的碰撞——品读刘慈欣作品《带上她的眼睛》

科学幻想与人文思考的碰撞——品读刘慈欣作品《带上她的眼睛》【内容摘要】: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是很具备中国科幻文学特色的作品,它进入中学语文课本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于科幻作品的认可。
这篇文章对于学生理解中国科幻作品是具有典型价值的,它对内容安排的巧妙构思,在文本中对于科学与幻想元素的融入,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文思考,都是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科幻类小说魅力的钥匙。
【关键词】:刘慈欣;中国科幻;人文思考随着刘慈欣的“走红”,科幻小说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安排进了初中语文教材。
而初中学生正处在想象力充沛,极度渴知新奇事物的年纪,富于想象的科幻作品也往往能够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带上她的眼睛》这篇文章是刘慈欣于1999年创作的作品,是一篇凝聚着科学与人文色彩的短篇科幻小说,这篇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内容还是思想都值得我们带领学生去细细品读一番。
一、善用伏笔,构思巧妙刘慈欣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带上她的眼睛》整篇故事就像是一个谜,前面读来是或让人觉得漫不经心或叫人疑窦丛生的谜面,后面则是让人恍然大悟,直呼“原来如此”的谜底。
例如文章开头看似闲笔的提及小姑娘前头一根飘浮着的铅笔,最后却成为我猜出小姑娘并非在太空而是身处地心的重要线索;最初小姑娘对于想去哪里表现出来的抉择那般艰难令“我”不由发笑,然而当“我”知道她被困地心,中微子通讯设备能量即将耗尽时,才真正理解了她当时的为难;还有她透过我的“眼睛”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个世界异乎寻常的热爱,她对于封闭的恐惧,她说自己的周遭热得像地狱一样……种种“我”眼里女孩的怪异行为都在谜底被渐渐揭开时变成了“理所应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设置表格填空的模式,在表格中点明伏笔,叫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照应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从中体会这篇文章在这样重重伏笔与照应的交相辉映下,整篇文章结构严密,构思精巧,叫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二、科学语言,感受真实科学元素的融入是科幻小说的核心特点。
浙江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异军突起。
一方面,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求索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普的开展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科幻小说带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科幻小说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传播接受不再局限于科幻迷小圈子,而是不断向外辐射。
科幻题材尤其凸显“向未来”的创作自觉。
科幻文学是建立在科学地基上的未来想象,对未来的预言常常来自当下科技的启示,对科技现实的观照又因未来视角的加入而拓展广度,加深深度,从而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思考科技发展、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等命题。
尽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性光辉依然带给我们持久感动。
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东方式人性智慧更会为科幻小说带来别样意趣。
科幻文学以其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赋予科技题材更恢弘的气象。
当然,当代中国科幻创作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脚踏中国大地,从民族文化和本土特色出发,注重文体探索,力求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新时代的科幻小说在对外传播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形式。
新时代文学在书写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开拓了文学视野,提升了文学格局,锤炼了文学扎根生活、书写时代的坚实质地。
刘慈欣《乡村教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
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量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
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闪起,然后慢慢消失……隔离带在快速推进。
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3号行星。
开始检测3号行星检测,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至11号测试题均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刘慈欣:让科幻承载光荣与梦想

刘慈欣:让科幻承载光荣与梦想作者:新作文明灯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2013年第11期理想·工程师加科幻作家刘慈欣出生在“文革”期间的山西阳泉,幸运的是小时候,他在父亲的一个大箱子里翻到了很多书;更幸运的是,里面有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对科幻的热爱,就从翻开那本书的一刻开始。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那么几年,刘慈欣和无数年轻人一起当上了“狂热的科幻迷”。
他记得当时的科幻文学是被主流文学承认的,甚至《人民文学》杂志都曾把最佳文学奖颁给科幻作品。
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中国科普式科幻作家,也在当时的出版界得心应手,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世界》,竟卖出了300万册,是现在任何一名科幻作家都没法想象的畅销程度。
而刘慈欣的少年时代,科学家是孩子心目中最高尚的职业。
可是当时只有4%的学生能考上大学,考研究生就更难了,“考不上研究生做什么科学家”?他修改了一下自己的理想:长大后,要做一名工程师,同时还能发表一些科幻作品。
这些理想现在他都实现了。
多年来,刘慈欣的正职工作一直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工程师,副业才是写科幻小说。
“我是很幸运的人,很少有人能把少年时的爱好在中年时完全实现。
”现实·科幻低潮期的坚守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幻文学风头不再,市场急剧萎缩,作家和评论家们纷纷停笔,读者也不见了。
此后整整10年,刘慈欣都没有找到可以发表科幻作品的地方。
这段暗淡时期,刘慈欣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写科幻的梦想。
除了大量阅读之外,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天马行空地思考,并写出了《超新星纪元》。
1999年,刘慈欣平生第一次投了一批稿子,全部获得发表:《鲸歌》《微观尽头》《宇宙坍缩》《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的名字一炮打响。
随后,更多的作品像炸弹一样投在了中国科幻界,威力巨大。
他不仅拥有了一大批拥戴自己、将自己亲切地称为“大刘”的粉丝,也获得了国内评论界一致的肯定。
异类·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时空的背景做道具。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微观尽头》是小说作家刘慈欣写的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微观尽头》叙述了人类找到了通过击打夸克来得到宇宙负片。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微观尽头阅读材料①今夜,在罗布泊的东方核子中心,人类将试图击破夸克。
一个巨大的加速器被建在地下深处,它将赋予粒子难以想象的能量,在这种能量下,目前已知的物质最小单位——夸克,将可能被撞碎,人类也许能由此窥见物质世界最深层的秘密。
②世界上最杰出的两位物理学家正坐在控制大厅中,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学派。
其中一位是美国人赫尔曼琼斯,他认为夸克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能被击破;另一位是中国人丁仪,他认为物质无限可分。
让人惊奇的是,这里居然还坐着一位名叫迪夏提的哈萨克族牧羊老人。
原来,他的村庄就在核子中心加速器的圆周内,在昨天的野餐中,物理学家们吃了他的美味的烤全羊,餐后坚持把他请到这里来。
物理学家们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感谢老人的热情款待;二是他们认为,这次实验是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时刻,也是全人类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这一刻应该有一个最不懂物理学的人到场,代表普通人来见证这一切。
③加速器已经启动,中央大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像刚苏醒的蚯蚓一样懒洋洋地爬着,向标志着临界能量的红线升去,那就是击碎夸克所需的能量。
④“这么重要的实验,电视也不直播?”丁仪问。
这位物理学家从北京到这儿一直身着一件蓝工作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勤杂工。
总工程师打开大厅一角的电视,电视中正转播着一场足球赛,观众座无虚席,人山人海。
“丁博士,我们并非世界中心,实验结果出来后,能出一条三十秒的小新闻就不错了。
”总工程师指指电视屏幕说。
⑤“真是不幸啊。
”琼斯调侃地说,他一副颓废派打扮,头发老长,还不时从衣袋中掏出一个银制酒瓶喝一口,此刻他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在空中晃着,“先生们,这是我的遗书,如果夸克真的能被击破,那么,这个实验结束后,物质世界将不再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对国内大众而言,科幻文学在许多年里都是一个陌生事物。它属于类型文学,受众
很少,部分作品还带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但过去的一年里,媒体大范围地报道,把科幻
文学推到了聚光灯下,有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由来已久的“新”现象。那么,什么是科
幻?
在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是存在差异的。主流文学一般而言
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
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
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
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
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
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
应。
比方说,整个国家社会都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
产生了莫大关联。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
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
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如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经是主流文艺界深入人心的口号。其实不仅主流
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
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
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
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
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
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有许多最
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技术旨在提高生活水平,而科学的使命却是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比如最近引发
热议的引力波,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可能都无法直接作用于现实,但是这项发现却开
启了认知未知世界的一扇天窗。也许有人怀疑,人类为何要去仰望那遥不可及的星空?
其实,许多当下看似无用的知识,从拉长了的时间维度去看,可能都会意义非凡。在我
看来,朝向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拓展,不仅足以开阔眼界,更能涤荡心灵,使我们洞察到
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所在。
(摘编自刘慈欣《让科幻文学
推动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一般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则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在
读者群上两者也有区别。
B.科幻文学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充满了想象力与科技感的文学,对于现
实以及科技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C.科幻文学要求作家必须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
寄托思考和想象,发挥创新能力。
D.有人认为因为科幻是一种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所以科幻小说可
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图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理论论证中通过比较科幻小说相对与主流小说的特征得出科幻小说的特
征。
B.文章通过分析科幻小说的概念,得出科幻小说现实作用,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主要是要分析了科学和想象、幻想与科技的关系。
D. 文章从概念内涵、作家创作、意义价值等方面论证了科幻小说的独特特征,论
点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科幻文学属于类型文学,受众很少,作者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市场和读
者因素,将会影响它的受关注度。
B. 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不是科幻文学的职能,但它能够激活我们的创造力,激发
我们对于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C.作者认为科幻文学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它的兴盛不但能够促进国家的科技发
展,还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推动作用。
D.科幻涉及的问题看似不着实际,但它足以开阔人们的眼界,涤荡人们的心灵,
使我们洞察到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所在。
1.C,【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答案解析】 A.第
二段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选项以 “文学”替换“主流文学”扩大
了概念,考查考点1。B.第四段,“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
实性的文学类型”,选项删去“在这种意义上讲”限定,论断绝对化。考查考点2。D第四段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
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选项因果颠倒。
考查考点2。
2. C,【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案解析】第六段“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
的“它”,根据前文,指的是“科幻小说”,而不是“科学”。这里利用关联词的指代,偷换
概念。且全文论证对象是“科幻小说”。本文主要不是要分析科学和想象、幻想与科技的关
系。学生必须整体阅读,掌握论点。
3.D,【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案解析】最后一段“朝向未知世界的探
索和拓展,不仅足以开阔眼界,更能涤荡心灵,使我们洞察到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所在”选
项将“朝向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拓展”换成了“科幻所涉及的问题”,曲解文意,换了句子主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