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西岸馆)
西海美术馆设计理念是什么

西海美术馆设计理念是什么
西海美术馆是一座位于中国西海岸的现代化美术馆,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致力于展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这座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以及展览空间的规划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首先,西海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和当地文化特色。
建筑外观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同时融入了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如琉璃瓦、木雕等,使得整体建筑既与现代都市风貌相协调,又保留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痕迹。
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也注重了展览与休闲的结合,既有宽敞的展厅,又有舒适的休息区,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其次,西海美术馆的展览策划也贯彻了这一设计理念。
美术馆不仅举办当代艺术展览,还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如书法、国画等,通过展览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美术馆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观众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当代艺术的精彩,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美术馆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地标,也让观众在这里得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双重享受。
王薇:从富太到龙美术馆馆长

王薇:从富太到龙美术馆馆长作者:暂无来源:《新财富》 2015年第6期作为资本大佬刘益谦的太太,热衷艺术品收藏的王薇“一直本着刘益谦赚多少钱,我就收藏多少”的理念,不遗余力地购买革命题材藏品,和刘益谦“竞争花钱”,从而成为“红色油画收藏第一人”。
如今,刘益谦以2.8 亿港元拍下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3.48 亿港元拍下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3.08 亿元拍下的王羲之“平安帖”等一系列重量级藏品,已经成为她创办的两座上海龙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孙红/ 文2014年7月,一张刘益谦用2.8亿港元拍下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喝茶的照片,频繁出现在各大网站和微信平台,引得大众惊呼“土豪”。
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刘益谦又以3.48亿港元拍下“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拍卖行拍卖的最高纪录。
刚刚结束的2015春拍中,刘益谦又收获颇丰,其中包括以1亿港元拿下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门类的封面拍品“南宋官窑八方弦口瓶”。
接受新财富采访时,对于丈夫刷新种种拍卖纪录的豪爽之举,与刘益谦相伴26年的太太王薇表示赞同。
虽然一向对当代艺术品更有兴趣的她觉得“2.8亿可以买很多很多油画”,不过“鸡缸杯我还是非常支持他买的”。
除了理解丈夫对瓷器有一种特殊情怀,或许还因为,鸡缸杯如今已为她担任馆长的上海龙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红色收藏第一人1988年,25岁的王薇嫁给刘益谦。
二人相识是别人介绍的,“第一眼看见刘益谦,觉得并不怎么样,我说不谈了,两个人合不拢。
介绍人反反复复来了三次,这事才成。
”一旁的刘益谦笑着补充:“生了两个孩子才有感情。
”刚结婚时,刘益谦的事业还没起步,为了养家糊口,身兼数职,一边开的士,一边打理一个12平方米的小百货店。
店铺后面住着他们一家六口人,包括两个女儿和刘益谦的父母。
小店只有一个阁楼,高的地方1. 35米,低的地方0.75米,基本站不了人,只能睡觉。
上世纪 90 年代初,刘益谦通过投资股票认购证成为百万富翁,随后,夫妻俩玩起收藏,最初只是买紫砂壶。
华商名人堂|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专稿

刘益谦新理益集团董事长从初二辍学做皮具,到“无所不能”的资本大鳄,刘益谦踩准资本市场的每个节点,缔造了二十余年的创富神话。
他说:“我不幻想自己一夜暴富,但我不会放过每一次暴富的机会”。
上海火车站很难打到出租车,其中有不小的商机。
那是1984年,考驾照的费用高达6000多元,刘益谦没有丝毫犹豫,掏钱成为最早自费考驾照的一批人。
4个月后,他买回两辆车,和哥哥一起干起了出租车的生意。
“那时候坐出租车完全是暴利,满街都是找车的,从十六铺到码头,3公里要收人家50~60块,比现在还贵呢。
”在尚未明确完整规则、灰色空间十足的市场中,刘益谦赚得盆满钵满。
钱越赚越多,刘益谦不愿意把辛苦钱放在银行沉睡,不断谋求新的生财之道。
上世纪80年代末,他迈出了投资的第一步,买卖国债。
那时候,国债发行困难、流通性低,虽然利率高达10%,但是没人愿意买。
银行只好打折促销,最低时打到七折。
刘益谦算了一笔账,一张100元的国债,利息加折扣一年下来就变成了140元,能获得40%的收益。
这笔账让他开了窍,大笔买入国库券的同时,刘益谦也懂了资本市场钱生钱的道理,相较以前的辛苦钱,资本市场才是他大展拳脚的真正战场。
买了国债后,刘益谦又马上涉足股票市场,并且真正体会到了资本的魔力。
1990年,他以每股100刘益谦的双面人生——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辍学闯荡江湖刘益谦1963年出生在上海所谓的“下只角”(意思相当于贫民区),从小性格顽劣,父母难以管教,干脆撒手不管。
读书时他经常逃课,初二那年,为了赚钱,他决定辍学跟舅舅做皮具生意。
“你们读书吧,我赚钱去了。
”刘益谦给同学们留下这样一句话,就开始闯荡江湖。
那个年代箱包生意很好做,一个手工人造革的手提包可卖3元钱。
刘益谦一天只能做两个包,但是生意好得连夜都做不过来。
于是,他直接去厂家采购,然后外包给别人做好各个部分,自己再组装起来。
这样,他每天能做一两百个,赚100多块钱轻轻松松。
这段经历,不仅使刘益谦在十七八岁时就成了万元户,而且让他很早就明白了什么是经营。
新版上海市画廊企业公司商家户名录单联系方式地址大全346家

中山中路276号附近
21 ARTSPACE艺术空 间
武康路与湖南路交叉口东南50米
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 馆川沙新镇分馆
新川路343号附近
浦东新区 双拥画廊 长宁区 程十发美术馆
莱阳路350弄1-37号附近 虹桥路1392号
普陀区 品辉画廊
新村路1500号家乐福3楼(近真华 路)
浦东新区 艺仓美术馆 静安区 优家画廊 长宁区 墨琛画廊
界大丸百货)
F6层
浦东新区 国画书法
广兰路1150号附近
黄浦区 壹号艺术
建国中路与重庆南路交叉口南50 米
虹口区 普陀区 青浦区
聚精沉香养生艺术馆 康庄美术馆 鹤龙美术馆
纪念路335号凯阳新寓8号楼一楼 莫干山路91号 白鹤镇外青松公路2403号
黄浦区
上海久事美术馆(18号 艺术空间)
中山东一路18号二楼
北) 七宝南街与浴堂街交叉口东北50
米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Carred‘Artistes艺术 湖滨路150号企业天地2期5号楼
家方块画廊
E10(星巴克旁)
奉贤区 汤兆基美术馆
海湾镇随塘河路1677号
长宁区
苏俄造型艺术 黄浦区 闵行区
苏绣艺术馆 上海市收藏书画院 半隐美术馆
淞兴西路258号半岛1919创意园
区4135室附近 泗泾路17号(上海威斯汀大饭店
向京简历向京1968出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教育1995毕业于

向京1968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教育1995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8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个展2016 “唯不安者得安宁”回顾展(1995-2011)+“S”(2012-2016),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5 “Juergen Teller | 向京双个展”,立木画廊 (Lehmann Maupin Gallery),香港2013 “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在台北”,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2012 “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广慈双个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浮·世·鸟·语——向京+瞿广慈双个展”,MOT/ARTS,台北;香港艺术中心,香港“向京:寂静中心”,高玛吉画廊,马德里,西班牙2011 “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作品2008 - 2011,今日美术馆,北京“我看到了幸福”,北京银泰柏悦酒店,北京2008 “全裸”向京2006 - 2007作品亚洲巡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曼谷,泰国;北京2007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诚品画廊,台北2006 “你的身体”向京作品2000-2005,上海美术馆,上海2005 “保持沉默”向京作品2003-2005,北京季节画廊,北京2003 “镜子里的女人”,欧洲艺术中心,厦门2002 “向京·广慈双个展 2002——镜像”,上海,无形画廊2001 “白日梦”,常春藤书园,上海联展2017 “金蝉脱壳——纪念黄专逝世周年展”,OCAT美术馆,深圳2016 “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百年艺程——龙美术馆(重庆馆)开馆展”,龙美术馆,重庆“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理智与情感——当代艺术十人展”,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现实中的不现实:日常生活的精神维度”,深圳华侨城·盒子艺术空间,深圳“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北栅丝厂、西栅景区,中国“文明的回想——穿越敦煌”,太庙艺术馆,北京2015 “气韵生动——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安溪文庙,泉州“生化——中国当代艺术展”,老屠宰场艺术中心,蒙斯,比利时“China 8——中国当代艺术亮相莱茵与鲁尔”, 勒姆布洛克博物馆,杜伊斯堡,德国“传统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人像”,查森美术馆,麦迪逊大学威斯康星分校,麦迪逊,美国“社区植入计划”,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都2014 “再雕塑:三官殿1号艺术展”,湖北美术馆,武汉“西语东云——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合美术馆,武汉“我们和它们——自我与他者的共存世界”,昊美术馆-温州馆,温州“开今·借古——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大展”,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私房菜:女性艺术家沙龙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另一个纬度——泉州当代艺术展”,龙头山面粉厂仓库,泉州2013 “我•我们”,MOT/ARTS,台北“跨越——当代女性艺术家跨国联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第四届艺术长沙双年展”,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延伸——2013年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和阳美术馆,大同“时尚之巅:第二届当代女性艺术邀请展”,悦·美术馆,北京“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着色雕塑——隋建国与他的几个学生(二)”,福建省美术馆,福州2012 “未来通行证全球巡回展——今日北京站”,今日美术馆,北京“一种生存实在属性的叙事——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挪威俾尔根美术馆,俾尔根,挪威“鸾凤齐鸣:女性艺术展”,树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公共雕塑展”,798艺术区,北京“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北京“高度——2012年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乌鲁木齐“2012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巡回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广东美术馆,广州;上海美术馆,上海“记忆的穿越——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馆展览”,金鸡湖美术馆,苏州“时尚之巅:首届女性艺术邀请展”,悦·美术馆,北京2011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北京“半边天——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卓克索大学美术馆,费城,美国“典藏历史——中国新艺术”,成都当代美术馆,四川“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圣格雷戈斯修道院,威尼斯,意大利“关系——中国当代艺术”,今日美术馆,北京;广东美术馆;广东“无法缺席——文轩当代艺术展”,成都文轩美术馆,成都“缺席的身份——2011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提名展”,福建省美术馆,福州2010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 - 2010)”,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楼上的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艺术是什么? ”,时代美术馆,北京“改造历史——2000 - 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不是雕塑”,林大艺术中心,北京2009 “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欧洲当代艺术中心,布鲁塞尔,比利时“空白展2009——制造生活”,中间建筑艺术馆,北京“生化 - 虚实之间——动漫美学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中国美术馆,北京“思想>手感?——HOTSPOT 09年度艺术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十九个游戏——中国当代艺术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 / 香港择善基金会主办,梯级艺术中心,北京“反光——新艺术的纵深”,西湖美术馆,杭州;墙美术馆,北京“人体——南京尚东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展”,尚东当代艺术中心,南京“天使的传说”,红楼基金会,伦敦,英国2008 “左手右手——当代艺术中的伴侣”,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革命在继续——来自中国新艺术”,萨奇美术馆,伦敦,英国“人造自然 @ Art Lab”,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人民·中国——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人本主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他人的世界——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北京“源——第一届月亮河雕塑艺术节”,月亮河当代艺术馆,北京“深度呼吸——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苏河艺术,上海2007 “中国——面对现实”,MUMOK现代艺术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展”,安亭画廊,香港“2007首届今日文献展:能量——精神·身体·物质”,北京,今日美术馆“指鹿为马——广慈、向京、陈文令、曹晖雕塑四人展”,三尚艺术空间,北京“今日中国”,Cobra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尔芬,荷兰“She & I:向京和广慈雕塑展”,中国广场,纽约市,美国“第十届OPEN国际雕塑装置艺术展”,威尼斯,意大利“隔岸观火”,卡塞尔基督教学生中心,卡塞尔,德国“何去何从——中国当代艺术展”,香港大会堂,香港“和而不同——中国华东当代雕塑邀请展”,上大美院艺术空间,上海“Art Lan @ Asia:创造界限”,ZAIM艺术中心,横滨,日本“媒介和传统的当代道路——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Tanah Air: Seni Patung dan Lingkungan”,Pakuwon City Complex,苏腊巴亚,印度尼西亚2006 “双性社会中的女性”,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泰国“独白:中国 / 印度尼西亚当代雕塑展”,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印度尼西亚“恒动——当代艺术对话”,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魅影”,ESSL当代艺术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入境——中国美学”,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江湖”,Jack Tilton画廊,纽约市,美国2005 “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寓·言——中国当代艺术展”,杭州,六合天寓地库2004 “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爱尔兰“MMAC Art College/Performance Festival 2004”,福岛 / 东京,日本“目光所及——向京广慈雕塑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散步系列展”,上海,多伦美术馆“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杜伊勒里公园,巴黎,法国2003 “新领域 - 中国艺术”,华沙,Zacheta国家美术馆,华沙,波兰“向京·广慈雕塑展”,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展览馆,澳门“XII Inner Spaces综合媒体艺术节”,CCA Inner Spaces,波兹南,波兰“不同的选择——生于六十年代”,半岛美术馆,上海“上海第三届青年雕塑作品邀请展”,南京路世纪广场,上海“开放的时代——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中国美术馆,北京2001 “当代中国雕塑的若干标准像”雕塑图片展,上海美术馆,上海“首届精文艺术大展”,精文艺术中心,上海“2001年法国秋季沙龙”,Espace Auteuil,巴黎,法国“第32届德国艺术节”,Eingang Nord,杜塞尔多夫,德国“架上样板——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2000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青岛雕塑艺术馆,青岛“上海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第二届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展”,西湖美术馆,杭州;深圳雕塑院,深圳;青岛雕塑艺术馆,青岛“海平线——2000绘画雕塑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与摩尔对话——雕塑邀请展”,广东美术馆,广州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油画雕塑作品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上海“世纪之门:1979 - 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1998 “世纪·女性”,中国美术馆,北京“十月——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第一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两性平台——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艺术展”,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天津1995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95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北京“三月四人展”,当代美术馆,北京公共收藏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上海上海世博员,上海上海龙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谭国斌当代艺术馆,长沙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深圳华侨城集团,深圳忠泰集团,台湾M+博物馆,香港梁洁华艺术基金会,温哥华,加拿大查森美术馆,麦迪森大学威斯康辛分校,麦迪森市,美国。
参观浦东美术馆观后感300字

最近去逛了新开幕的浦东美术馆,实地感受了一下让.努维尔的手笔,看了胡安.米罗“女人、小鸟和星星”、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encounter with unkown”和“媒材的远行”等展览,回来聊几句。
和很多观众不同,我本来对展览本身的兴趣不大,上海的展览新的旧的太多了,多看一个少看一个没有太大的分别。
但看了浦东美术馆的展之后还是满足的。
一开始让我起心动念的是建筑。
我想看看,这座建在“诗歌级的地理位置”上的新美术馆和西岸美术馆、龙美术馆、当代艺术馆有什么不一样。
我也想看看,所谓的“诗歌级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意思。
东方明珠塔脚下的地段很贵,这个咱都明白;但这和诗歌有什么关系,声势浩大的宣传文章中并没有说明白。
的确,这两年在大众视野中诗歌的重要性是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如果要说到诗意的栖居,在这寸土寸金、极尽繁华之地,未免有点牵强。
你很不怀疑这只是一个噱头。
真到了那江水奔流之畔,灯火阑珊之处,雨滴洒落之岩(花岗岩),还别说,是有那么一点诗意的。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长时间拍照,可能还会好一点。
废话不多说,先说说建筑。
/建筑洗练宁静,有国际一流美术馆那范儿从陆家嘴地铁站出来,上了立交桥,看见东方明珠塔,旁边就是浦东美术馆MAP 的顶端。
沿着方向过去,下桥,过马路,你的脚步已然踏上了MAP的领地,洁白中点缀着植物的绿色。
这里明显与周边别处不同,地板用一种名叫山东白麻(一种花岗岩)的石材铺就,上面有细微的麻点,看上去自有一种温柔与雅致,视觉和触觉都给人一种磨砂的质感。
门前广场有一个喷泉。
站在喷泉边,你眼前看见的是浦东美术馆白色倒L形的立面,稳若磐石。
姜杳冥在wallpaper为浦东美术馆撰文,开头这么写道:“上海的梅雨季总是温柔绵长,雾霭氤氲,雨丝斜织,站在外滩边向黄浦江对岸望去,你会看见一方雪白的磐石在江畔默默伫守。
”现在上海已经入伏,梅雨季已经过去,晴朗的天气伴随着热浪,让人只想早点钻进阴凉的空调房里。
西海美术馆建筑设计理念

西海美术馆建筑设计理念西海美术馆作为一个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其建筑设计理念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结合自然环境:西海美术馆位于自然风光秀丽的地区,建筑设计应充分融入自然环境,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
可以利用地形地貌进行分层设计,使建筑与山水相互呼应。
同时,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将建筑与自然界相融合,使整体建筑更加具有和谐的感觉。
二、追求艺术符号:西海美术馆是一个艺术展览的场所,其建筑设计理念应体现艺术的符号意义。
可以在建筑外观上采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馆内所展示的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内涵。
建筑形式可以参照具有艺术意义的自然景观,如山石、云雾等,与曲线、立方体等几何形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艺术形象。
三、注重空间布局:西海美术馆需要提供艺术品展示的空间,并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
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
可以考虑采用分区布局,将不同展览内容的区域进行分离,以方便参观者的游览和观赏。
同时,要合理安排艺术品展示的空间比例和展览道路的设置,使观众在观赏艺术品时能够感受到宽敞、流畅的空间。
四、注重光线控制:艺术品的展示需要合适的光线照明。
因此,西海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应注重光线的合理控制。
可以设置透明的天窗或采用玻璃幕墙等设计,使自然光线能够较好地进入展览空间,并通过遮阳措施来控制光线的强弱。
另外,还可以通过人工照明设施进行补充照明,以保证艺术品的展示效果。
五、注重功能与美感的统一:西海美术馆作为一个文化艺术展示场所,其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与美感的统一。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的形式、色彩、材质和纹理等方面的设计,创造出具有艺术感的建筑形象。
同时,建筑室内的装饰与陈设也要与艺术品的展示相协调,使整个建筑空间成为艺术品的延伸。
综上所述,西海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理念应结合自然环境,追求艺术符号,注重空间布局,注重光线控制,以及注重功能与美感的统一。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体现,可以使西海美术馆成为一个独特而具有艺术感的建筑形象,提供良好的展览和观赏体验。
西海美术馆设计理念是什么

西海美术馆设计理念是什么
西海美术馆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安的现代艺术馆,它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作品的
场所,更是一个具有独特设计理念的建筑。
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先,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强调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建筑师在设
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屋檐、斗拱等,与现代的建筑风格相结合,使整个建筑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这种融合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现代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之相得益彰的展示空间。
其次,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师在设计
中充分考虑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将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的空间设计,让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充分渗透到建筑内部,使艺术作品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舒适、宁静的展示氛围。
总的来说,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是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注
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为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也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自然环境的美好。
西海美术馆的设计理念成为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完美结合,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艺术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龙美术馆(西岸馆)
项目地点: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
设计者:大舍(柳亦春、陈屹峰)
建筑面积:33 007㎡
建成时间:2014.3
摄影:苏圣亮、夏至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滨,基地以前是运煤的码头,设计开始时,现场有一列被保留的20 世纪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110m、宽10m、高8m 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下停车库。
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地下一层的原车库空间由于剪力墙体的介入转换为展览空间,地面以上的空间由于“伞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
机电系统都被整合在“伞拱”结构的空腔里,地面以上的“伞拱”覆盖空间,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它们的几何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
这样的结构性空间,在形态上不仅对人的身体形成庇护感,亦与保留的江边码头的煤料斗产生视觉呼应。
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得以呈现一种原始的野性魅力,而有着大小调节的空间尺度以及留有模板拼缝和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又会带来一种现实感。
这种“直白”式的结构、材料、空间所形成的直接性与朴素性,加上大尺度出挑所产生的力量感或轻盈感,使整个建筑与原有场地的工业特质间取得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接续关系。
地面以上的清水混凝土“伞拱”下的流动展览空间和地下一层传统“白盒子”式的展览空间由一个呈螺旋回转、层层跌落的阶梯空间联接,既原始又现实的空间和古代、近代、现代直到当代艺术的展览陈列,这种并置的张力,呈现出一种具有时间性的展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