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样表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及变动情况

一、含密封源装置明细

填表说明:1、装置的“主要参数”是指X射线机的电流(mA),电压(kV),加

速器线束能量等重要指标。“设备编号”是指设备出厂编号。

2、变动情况”请参照许可证副本中登记的设备情况或申请许可时情况(未登记在许可证副本中的设备),相应填未变、注销、新增、移机等。

填表说明

1、装置的“主要参数”是指X射线机的电流(mA),电压(kV),加速

器线束能量等重要指标。“设备编号”是指设备出厂编号。

2、变动情况”请参照许可证副本中登记的设备情况或申请许可时情况(未登记在许可证副本中的设备),相应填未变、注销、新增、移机等。

3、本表中内容如与《放射诊疗许可校验申请表》中有所重复的,仍应填写。

放射诊疗规章制度

放射诊疗规章制度 【篇一:放射诊疗制度】 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做到依法、规范执业,制 定本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和健康检查等放射诊疗工作,自 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2、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项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取得许可证后进行诊疗科 目登记,相关证件齐全后方可开展。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并定期校验, 提交正、副本,放射诊疗设备、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 检查报告和教育培训证明,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报告。 5、本院每年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年放射诊疗设备、人员变动、本周 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放射防护与 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等情况。 6、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以及诊疗项目发生变更时,及时向当地 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7、如果不慎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本院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 门申请补办。 某某医院 2013年4月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 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医院办公室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的委托工作,建立并 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放射科检查项目公示

放射科检查项目 (一)普通X线检查: 1、全身各部位常规数字DR摄片,口腔摄片。 2、进口数字胃肠机进行食道吞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钡剂造影,有利于消化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3、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进行床边摄片。 (二)CT室: 1、多排螺旋CT(MSCT)增强检查,可准确显示被检查脏器不同时期血供情况,发现小病灶、准确鉴别各种实质脏器病变。 2、MSCT可连续快速扫描,任意间隔重建图像,具有优良的多轴面3D重建功能,有利于早期病变的显示; 3、除可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CT全身血管造影、各部位骨关节三维重建、冠脉造影、冠状动脉钙化分析(无创性评估冠心病)、CT内窥镜检查等。 (三)MRI室: 1、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脑白质病、脑肿瘤、转移瘤、炎症、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椎间盘病变、椎管脊髓病变等检查。 2、骨关节系统:骨肿瘤及转移瘤、炎症、缺血坏死,各种关节病、软组织病变等; 3、血管系统:先天性畸形、狭窄及闭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检查。 4、特殊功能成像: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泌尿系水成像、各部位磁共振血管成像、各部位关节成像、弥散成像等。

放射科检查须知 1、请持医生开具的申请单,在门诊收费处缴费,然后到放射科登记处登记,并到指定检查室检查;危重、老年及残疾人优先检查。 2、拍片时,请将身上金属饰物、胸罩、外衣、敷料、膏药、发结等除去,检查结束时,待技术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离开机房。 3、除急重病人、神志不清者,婴幼儿,骨折患者等需陪伴外,其它陪伴和家属不得留在机房内。 4、孕妇及婴幼儿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若必须检查,须本人及监护人签字认可同意方可检查,同时患者有权拒绝此项检查。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台帐使用指南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台帐 使用指南 ( 2012年版) 目录 一、前言 二、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台账 1、台账一:放射诊疗许可管理档案 2、台账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档案 3、台账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实施档案 4、台账四: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三、放射诊疗管理常用制度样例 1、医院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文件 2、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3、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4、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6、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7、放射性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8、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方案及监测规范 9、各类放射工作岗位职责与放射诊疗装置操作规程

一、前言 放射诊疗安全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患者和受检者及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历来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和防护培训,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医疗机构是本单位放射防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和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等一系列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依法接受放射诊疗许可等一系列管理要求,明确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承担放射防护管理职能。 为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放射防护管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本指南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及各类放射卫生标准的要求,结合《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检查评审标准》、《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实施,将医疗机构在自身日常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义务和工作规范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运用PDCA持续改进的原理,注重日常管理资料的逐步积累和提升,科学实施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自我管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安全。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的放射诊疗实际,既注重实体工作,又重视台帐建设。建立单位统一领导协调、有关科室分工负责的放射诊疗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放射诊疗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台帐相应的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台帐指示的各类记录表需根据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整理、记录,对本单位不涉及的项目(如带去的项目)不需建档,所有资料医疗机构应统一保管。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懂得放射诊疗法律法规,也应学会防护和诊疗知识,更应检查、督促本单位放射诊疗相关科室落实各项要求,逐步培养科学的安全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确保国家的各项放射诊疗管理制度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习题及答案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得分批卷人 培训内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72分)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2、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三)介入放射学;(四)X射线影像诊断。 3、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4、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6、7、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前,应当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并获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 8、《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9、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10、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1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12、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16分) 1、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2、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医疗机构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即可。(×)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13、腹腔动脉造影+灌注

2013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相应制度

2013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相应制度 D

目录 一、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二、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三、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四、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五、医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六、医院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七、医院X射线放射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八、医院移动式床边机操作规程 附: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大剂量调查表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守则

**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公众的健康,做到依法、规范执业,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开展、变更、注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 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等放射诊疗工作,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和本制度进行。具体 工作由院xx科负责。 2、开展放射诊疗的项目,必须符合法规规定的条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 门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取得许可证后必须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 生行政部门进行诊疗科目登记手续,两证项目齐全后方可以开展。 3、《放射诊疗许可证》悬挂在门诊大厅(或其他明显位置),接受社会监督。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并定期校验,并由核 发《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校验事宜,校验时提交正、副 本,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本周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健康检查 报告和教育培训合格证明,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报告的资料。对不符合要 求的,按照审管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5、本单位开展放射诊疗管理的情况,必须每年向许可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放射诊疗设备、人员的变动情况,本周期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 管理与检测情况,放射事件或投诉发生与处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 的整改方向等内容。 6、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以及诊疗项目发生变更时,必须按照要求向有 变更项目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7、如果不慎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及时向嘉兴日报刊登遗失公告, 并在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 8、许可证不得出借。 XXX医院 年月日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 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 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 T增强多期扫描 3、C T动态增强扫描 4、C 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 T血管成像(CTA (包括冠状动脉) 6、C T心功能分析 7、C T灌注成像 8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 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F平扫、增强扫描 2、M F增强多期扫描 3、M 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14、下肢静脉造影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 &磁共振尿 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3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包括:头颅,副鼻窦,脊椎,胸部,腹部,骨盆,四肢关节等 三、特殊检查项目: 1、食管造影 2、上消化道造影 3、口服小肠造影 4、钡灌肠大肠造影 5、T管造影 6、静脉泌尿系造影 7、膀胱造影 8、窦道及瘘管造影 9、子宫输卵管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包括:头颅,副鼻窦,脊椎,胸部,腹部,骨盆,四肢关节等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 6、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放射科急诊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包括:头颅,副鼻窦,脊椎,胸部,腹部,骨盆,四肢关节等 三、特殊检查项目: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CT平扫,包括:头颅,副鼻窦,脊椎,胸部,腹部,骨盆,四肢关节等 2、急诊患者CT增强扫描 3、对颅脑、颈部血管、肺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 门静脉等血管的急诊CTA检查 4、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脑梗塞、脊髓梗塞 2、脊髓损伤 3、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肺栓塞 4、化脓性胆管炎 5、严重的膝关节外伤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2021年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样板)

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建档要求 (一)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资料包括: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放射诊疗许可证》(复印件); 3.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业主身份证(复印件); 4.放射卫生管理制度; 5.放射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6.放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8.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9.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清单; 10.年度放射卫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1.《放射工作场所检验报告书》; 12.《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报告书》; 13.上级部门的文件、通知、放射卫生法律法规等; 14.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执法文书如《卫生监督意见书》、检查表等; 15.其它资料。 (二)放射卫生管理综合资料的整理归档要求: 1.把各年度需要存档的资料按一年一档的要求独立建档(包括有档案封面、《卷内目录》及相关资料);每年度中相同内容的资料归在一起,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资料由前(或上)到后(或下)进行排列成一本; 2.再将每本资料编上页码,从数字“1”开始往后连续编(无任何文字或数据的空白页不需要编页码,其他的页均要编上页码),正面页编在右上角,反面页则编在左上角; 3.参照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封面》(参考样板)和《卷内目录》(参考样板)分别制作档案封面和《卷内目录》,最后将档案封面、《卷内目录》、资料一起装订成册。 (三)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卷内目录》(参考样板): 卷内目录(2012年)

(四)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封面》(参考样板):(重要资料注意按规定期限保存) 放射卫生管理综合档案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放射卫生管理机构及负责人: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负责人及其联系电话: 建档日期:年月日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 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 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 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 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 (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 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F平扫、增强扫描 2、MF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 、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放射科准则及各项计划

放射科准则及各项计划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 1、放射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计划 (1) 2、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检测计划 (2) 3、放射科设备质量保证监测计划 (4) 4、影像投照条件标准 (6) 5、X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 (7) 6、放射科线事故应急预案 (8) 7、员工培训计划 (10) 8、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细则 (11) 9、放射科诊断报告评价标准 (12) 放射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计划 1.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有环保总局组织实施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放射工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放射影像工作。 2.按时按计划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 3.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防护有所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技术。 4.邀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专家举办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新技术讲座。 5.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6.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注意事项、保养要求和故障表现及简单故障的排除。 7.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 1 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检测计划 一.质量控制指标: 1.照片质量:优良率≥95%、优级率≥55%、良级率≥40%、废片率 ≤2%; 2.设备完好率≥95%; 二.检测计划: 1.照片质量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按《技术读片、评片制度》进行读片,及时统计照片质量,查找影响照片质量的原因并整改。 2.设备因素监测: (1).电源条件:每台X线机的配电柜均加装电压指示表,开机检查前应认真检查电压指示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定期检测接地电阻,阻值控制在≤2欧姆。 (2).X线机:每半年进行一次光野-照射野一致性的监测,保持误差小于0.5cm。每年由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检测,检测结果备案以便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调整。

放射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院于**年**月向西安市卫生局申请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依法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防护诊疗管理委员会,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建立健全的各项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定期组织放射事件应急演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我院现在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有X射线机一台,2011年到2013年完成X射线诊断10280人次,我院的放射科、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机房门口均设置醒目规范的电离辐射安全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对放射治疗设备核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每年进行一次状态和防护检测,确保在设备性能核放射防护合格的情况下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我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5名,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依法执业。2011年元月止2014年5月我院工作人员参加了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我们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计量检测,执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严格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岗期和离岗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防护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放射室墙壁屏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500×20mm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mm不锈钢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一件,大号铅围脖一条。 三、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王荣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的副院长张峰涛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成员刘战荣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储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放射和防护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放射防护制度》、《放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2013年10月参加了市环保部门举办 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安全知识培训。 2、定期检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检测仪器设备。 篇二:放射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一: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院于**年**月向西安市卫生局申请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依法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一、概述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1.放射治疗 2.核医学 3.介入放射学 4.X射线影像诊断 二、执业条件 (一)开展放射诊疗的基本条件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2.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3.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4.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5.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三)设备和场所警示标志的设置 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按照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三、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一)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的要求 1.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责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责 1.放射诊疗技术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严肃认真。 2.对待病人态度和蔼可亲,要向新病人详细介绍《照光须知》,以解除病员的恐惧心理,使病员照射时保持正确的体位,介绍可能出现的反应,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有关的宣教,如正确的姓名,详细的地址,治疗后随访等重要性。 3.操作时思想集中,摆位时应带治疗单入治疗室,两位技术人员同时进机房。 4.了解各种治疗机的基本性能,主要附件及各种开关旋钮的正确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5.详细阅读,正确执行医嘱,如医嘱不祥或有问题,及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以便正确进行投照。 6.了解并掌握各种体位的要点,严格按照各种投照常规进行投照,如有问题,必须及时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7.要正确记录放射治疗单,书写笔迹端庄、清楚,如日期、放疗次数、放疗日数、剂量、照射时间、累计剂量等切勿搞错,保持整洁,如有涂改,须及时追究原因。 8.治疗单示意图,符号一律阿拉伯字母注明。左为奇数,右侧数量为偶数,如2、4、6……,前面为奇数,后面为偶数。 9.放射治疗室为治疗重地,放射工作人员在治疗期间不吸烟,不会客,不闲谈,不擅离职守,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机房。非本室人员不得随便操作机器。

10.严格执行各放射治疗机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并认真做好交接记录。 11.机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故障,特殊的响声,打火冒烟,焦味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汇报有关人员,及时检查修理,并将故障发生及修理经过记入机器保养记录本。 12.下班后,各种开关必须复原,切断电源,水源,认真检查机器开关是否在安全位置上,最后做好清洁工作。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85811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卫生部令第4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 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 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 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 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 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 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 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 性废气、废物、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 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 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示范文本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达到防护目的,按照剂量限制的基本原则,减少 各类人员的内、外照射剂量,应采取的方法有: (1)控制辐射源的质与量,是根治放射损害的方法。 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 能量和毒性。 (2)减少照射时间,外照射的总剂量与总照射时间成 正比,因此必须昼减少受照射时间。可采取减少不必要停 留时间、轮换作业、提高操作技术等措施,减少个体受照 射时间。 (3)加强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防护 屏,吸收或减弱射线的能量。 (4)距离防护。点状放射源的剂量与距离平方成反

比,操作中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切忌直接用手持放射源。 (5)围封隔离。对于开放源及其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封锁隔离”的方法,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空间,防止向环境中扩散。 (6)除污保洁。操作开放型放射源,使用开放型放射性元素时,要随时清除工作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大量扩散。 (7)个人防护。要合理使用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帽、服装等;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一切可能使放射性元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禁止饮水、吸烟、进食、化妆等。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放射科红头文件

丹东华山医院有限公司文件 院发〔2017〕01号文件 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经2017年2月24日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院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医务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栾颖分管院长 副组长:孙福荣医务科长 组员:由医院开展放射诊疗的科室负责人或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的放射诊疗管理及相关工作。

二、医务科为医院放射诊疗管理机构,宫锡娥同志为专(兼)职的放射诊疗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11项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一并发布,请遵照执行。 丹东华山医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丹东华山医院有限公司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制度名称) 主题词:机构成立放射诊疗管理通知 丹东华山医院有限公司 2017年2月24日印发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放射防护设施清单

一、DR室: 1机房结构情况 DR机房四面墙体均为24cm厚普通砖水泥浆砌筑,墙体加抹2cm硫酸钡水泥砂浆防护,机房顶部及地面为20cm厚预制板,加抹2cm硫酸钡水泥浆防护。机房门及操作室门为邵阳市腾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防辐射电动感应门,铅当量为2.5-3.0mmpb。机房观察窗采用15mm厚铅玻璃,铅当量为2.5-3.0mmpb。DR 机房采取机械通风,抽风口位于机房顶部,出风口位于机房北面。机房门上方安装工作指示红灯,机房门及机房内贴有警示标志。2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工作人员操作时采取隔室操作,并对受检者及陪护人员备有防护用品,铅衣1件、铅帽1顶、铅围裙1件、铅围脖1条、铅三角裤1条。可以对授检人员进行相关部位防护,整个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二、CT室: 1机房结构情况 CT机房四面墙体均为24cm厚普通砖水泥浆砌筑,墙体加抹2cm硫酸钡水泥砂浆防护,机房顶部及地面为20cm厚预制板,加抹2cm硫酸钡水泥浆防护。机房门及操作室门为邵阳市腾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防辐射电动感应门,铅当量为2.5-3.0mmpb。机房观察窗采用15mm厚铅玻璃,铅当量为2.5-3.0mmpb。CT 机房采取机械通风,抽风口位于机房顶部,出风口位于机房北面。

机房门上方安装工作指示红灯,机房门及机房内贴有警示标志。2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工作人员操作时采取隔室操作,并对受检者及陪护人员备有防护用品,铅衣1件、铅帽1顶、铅围裙1件、铅围脖1条、铅三角裤1条。可以对授检人员进行相关部位防护,整个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三、乳腺钼靶室: 1机房结构情况 乳腺钼靶机房四面墙体均为24cm厚普通砖水泥浆砌筑,墙体加抹2cm硫酸钡水泥砂浆防护,机房顶部及地面为20cm厚预制板,加抹2cm硫酸钡水泥浆防护。机房门及操作室门为邵阳市腾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防辐射电动感应门,铅当量为2.5-3.0mmpb。机房观察窗采用15mm厚铅玻璃,铅当量为2.5-3.0mmpb。钼靶机房采取机械通风,抽风口位于机房顶部,出风口位于机房北面。机房门上方安装工作指示红灯,机房门及机房内贴有警示标志。 2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工作人员操作时采取隔室操作,并对受检者及陪护人员备有防护用品,铅衣1件、铅帽1顶、铅围裙1件、铅围脖1条、铅三角裤1条。可以对授检人员进行相关部位防护,整个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清单

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清单

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清单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目录 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放射科(17项)MR/核医学 X线检查 X线透视检查普通透视食管钡餐透视 X线摄影数字化摄影(DR) X线造影 T管造影静脉泌尿系造影 逆行泌尿系造影肾盂穿刺造影膀胱造影窦道及瘘管造影 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 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 X线计算机体层(CT)增强扫描临床操作的CT引导 B超室(27项) 各部位一般B超检查浅表组织器官B超检查 胸、腹水B超检查及穿刺定位床旁检查临床操作的B超引导B超脏器功能评估胆囊和胆道收缩功能检查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特殊检查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双肾及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临床操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心脏超声检查 普通心脏M型超声检查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组织多普勒超声 左心功能测定图象记录附加收费项目 心电图室(2项) 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 病理科(11项) 病理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与诊断体液细胞学检查与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诊断脱落细胞学检查与诊断 细胞学计数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内镜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局部切除活检检查与诊断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血清胆碱脂酶测定 心肌疾病的实验诊断血清肌酸激酶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 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尿素测定肌酐测定血清尿酸测定 其它血清酶类测定淀粉酶测定 激素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测定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血清胰岛素测定血清胰岛素测定血清C肽测定 血清C肽测定 自身免疫病的实验诊断 类风湿因子(RF)测定(定性)类风湿因子(RF)测定(定量)感染免疫学检测甲型肝炎抗体测定(HAV) 乙型肝炎五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Anti-HBs) 乙型肝炎e抗原测(HBeAg) 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Anti-HBe)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测(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Anti-HBc) 乙型肝炎核心IgM抗体测定(Anti-HBcIgM)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Anti-HCV)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 细菌抗体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定性)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CEA) 甲胎蛋白测定(AFP) 糖类抗原测定肿瘤标志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微生物镜检、培养与鉴定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结核菌涂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