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式

合集下载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MSCT表现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MSCT表现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MSCT表现陈露;史河水;曲世林;李本美;李发洲;张方园【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0例NTM肺病的CT表现.结果:NTM肺病的主要CT表现分为三型:①支气管扩张合并细支气管炎型(35例,35/60,占58.3%),支气管扩张均为柱状,同一肺叶均可见细支气管炎(即小结节和树芽征).支气管扩张最常见于右肺中叶及左舌叶,均为24例(24/35),小结节灶最常见于左肺下叶(33例,33/35),树芽征最常见于右肺上叶(22例,22/35).8例(8/35)患者合并空洞.②结核相似型(23例,23/60,占38.3%),主要CT表现为斑片状、片状、斑点状、结节状及索条状影,多种形态混合存在,伴空洞者16例(16/23),空洞数共44个,多发空洞10例(10/16),最常见于左肺上叶(10个).伴支气管扩张者8例(8/23),均为柱状支气管扩张.树芽征4例(4/23).肺不张4例(4/23),其内均可见柱状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2例(2/23),单侧胸腔积液2例(2/23).③混合型:1例右肺中叶大片状实变影,右肺下叶巨大肺大泡并感染;1例双肺多发大小不等小结节状影,边缘清楚,右肺上叶不张伴柱状支气管扩张及不规则空洞.结论:NTM肺病以柱状支气管扩张和细支气管炎表现为主要征象,其次类似于继发性肺结核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其它征象,如大片状实变、多发结节灶.MSCT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multi-slice CT (MSCT) findings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60 cases of NTM pulmonary disease confirmed by laboratory test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major CT manifestations of NTM pulmonary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①Bronchiectasis with bronchiolitis: (35 cases, 58.3%). All of bronchiectasis were cylindric type. Bronchiolitis (small nodules and " tree-in-bud" sign)was seen in the same lung lobe. Bronchiectasis was most common in the middle lobe of the right lung and left lingula (24 cases, 68.6%). Small nodules were most common in left inferior lobe (33 cases, 94.3%). "Tree-in-bud" signs were most distributed in the right upper lobe (22 cases, 62.9%).8 cases had cavities. ②Tuberculosis similar type (23 cases, 38.8%). The chief CT features were mixed patchy, spotty, nodular and streaky shadows, cavity was present in 16 cases (16/23). The number of cavity was 44, 10 cases(62.5%) showed multiple cavities, which were most distributed in left upper lobe (22.7%).8 cases(34.8%) accompanied with bronchiectasis, all of bronchiectasis were cylindric type, 4 cases (17.4 %) had "tree-in-bud" sign.2 cases had pleural thickening, and 2 cases had un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③ Mixed type:In one case, a large consolidation was seen in right middle lobe and a large pulmonary bulla with infection was seen in right lower lobe. In another case, there was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lesions from hilum to pleura. Right upper lobe atelectasis was accompanied with cylindric bronchiectasis and irregular cavity. Conclusion: The major CT manifestations of NTM pulmonary disease were bronchiectasis and bronchiolitis. A few patients showed other signs: large patchy consolidation or multiple nodules.【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8(033)002【总页数】5页(P161-165)【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支气管扩张症;空洞;细支气管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陈露;史河水;曲世林;李本美;李发洲;张方园【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4100 湖北,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434100 湖北,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434100 湖北,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434100 湖北,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563.9【Kye words】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Bronchiectasis; Cavity; Bronchioliti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粗糙 乳酪色 + + +
光滑或粗糙 黄或橘色 ± + +
防治原则
• 正确用药,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 • 局限性病变结合外科手术 •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麻风分枝杆菌
--生物学性状
• 为抗酸杆菌 • 细胞内寄生 • 标本检测可见成团,束状于细胞中 • 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 • 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 犰狳是动物感染模型
麻风分枝杆菌--临床意义与微检
• 经呼吸道,破损皮肤、粘膜,接触传播 • 引起麻风病 • 微检: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是诊断麻风的主要依据
细菌主要侵犯
皮肤、神经
根据机体的免疫状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分为——二型二类
二 型
瘤型(开放性):
•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麻风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 • 传染性强,若不治疗,病 情逐渐恶化 • 抗体与自身组织抗原形成 “麻风结节”—狮面状
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 – 90% 以上的原发感染形成纤维化或钙化,不治自愈。少数 病灶扩散,引起肺外结核病。
继发感染——外源性或内源(原发感染遗留)性感染
– 多见成人,有免疫力 – 病灶局限,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 (反应剧烈,干酪性坏死、空洞)
2. 肺外感染
• 经淋巴、血液循环引起其它部位感染:
溶菌酶、青霉素等作用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的正常结构完整 性或其合成受阻, 导致菌体变成 L 型; 异烟肼则影响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分枝菌酸的合成 , 使 本菌出现抗酸染色阴性。
2. 培养特性
馋--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
以及含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罗氏)上才能生长良好。
懒--生长缓慢,14-1 8 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3-4 w才

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与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与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C 1 U m c b e e i ,N M 。其毒力较低 ,致 《 UOS yoatra T ) 结核病诊 断实验 室检验 规程 》 荐的传 统生化 反应试 推 病性较弱 , 可为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 但它们亦可在局 验 _ 相 结合而进 行 。 4 ] 部或全 身抵抗力下 降时致 使人类致病 r 。因此 ,N M I ] T
枝 杆 菌为 定植 菌或 污 染 菌。偶发 分枝杆 菌 、龟分枝 杆 菌、脓 肿 分枝杆 菌 、鸟 一胞 内分枝 杆 菌复合 群 等为
非结核 分枝 杆 菌病常 见致 病 性 菌种 。
关键 词 非结核 分枝 杆 菌 致 病 性
中图分类号:R 7 . 11 3 8 9
诊 断 条 件致 病 菌
文章编号 :1 0 - 4 ( 0 8 2 - 0 - 2 7 1 5 2 0 ) 1 0 1 0 0 2 3
文献标识码 :A
继 18 年 K c 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 以来 ,人1 n X B 82 oh 'n f i - 复合物 而在检测线处于1m n 5 i 内呈现可用 肉眼观察 继发现 了 1 0 0 余种其它分枝杆菌 ,它们 同属于分枝杆
定 其 中有 N M 2 T 6 8株 。
它们包括:鸟 一 内分枝杆菌 复合群 19 、 胞 4 株 B 4 . P 6 单克隆抗体 杆菌 9 株、 8 龟分枝杆 菌9 株 、 0 脓肿分枝 杆菌9 株 、 0 不 试剂将分枝杆 菌分为结 核分枝杆 菌复 合群与N M 检 测 产色 分枝杆 菌6 株 、 T, 2 瘰疬 分枝杆 菌3 株 、 l 偶发分枝杆 原理参见文献E ,检测试剂 由杭州创新生物检控技术 菌 3 株 、耻垢分枝杆菌 3 株 、次 要分枝杆菌 1 株及 2 ] 0 0 2 有 限公司提供, 具体检测方法 取液 体培养 上清液 或 其它非结核分枝杆菌 5 株 。 6 固体培养 物生理盐水冲洗液约 0 1 l . m 加入检测板样 本 2 2 同一病例相 同N M . T 菌种 的分离次数情况

菌种鉴定方法及步骤

菌种鉴定方法及步骤

菌种鉴定方法及步骤菌种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菌株属于哪一类别。

菌种鉴定的准确性对于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菌种鉴定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一、形态学鉴定1.菌落形态观察:将菌株接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细胞形态观察:将菌株制备成适当的涂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

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生长条件观察: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对其鉴定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调节培养基的pH值、温度、营养成分等条件,观察菌株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2.代谢产物检测:菌株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检测,如氧化酶、酸碱指示剂等。

三、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1.16S rRNA序列分析:16S rRNA是细菌特有的序列,通过测序并与数据库中已知的16S rRNA序列比对,可以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

2.DNA指纹图谱分析:通过PCR扩增菌株的DNA片段,然后使用凝胶电泳或者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菌株的DNA指纹图谱,从而进行鉴定。

菌种鉴定的方法及步骤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

其中,形态学鉴定主要通过观察菌落和菌体的形态特征来确定菌株的分类;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则是通过观察菌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代谢产物来进行鉴定;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则是通过分析菌株的DNA序列以及DNA指纹图谱来确定其亲缘关系。

这些鉴定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实验室可鉴定菌种:结核、牛、堪萨斯、海鱼、瘰疬、鸟、胞内、偶然、龟、脓肿等分枝杆菌临床意义为致病菌;
戈登、蟾蜍、次要、耻垢、草分枝杆菌等临床意义为条件致病菌;.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常规实验包括:
一、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实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或NTM菌群
二、噻吩-2-羧酸肼(TCH)生长实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
三、硝酸还原实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
四、5%NaCl培养基实验:
五、谷氨酸纳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生长实验:鉴别胞内、鸟分枝杆菌;
六、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生长实验:主要用于快速生长菌的鉴别
七、吐温—80(Tween)水解实验:某些分枝杆菌具有一种酯酶,可分解Tween-80成为油酸等物质
八、尿素酶实验:某些分枝杆菌产生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使菌悬液呈红色
九、芳香硫酸酯酶实验:某些分枝杆菌产生芳香硫酸酯酶
十、铁离子吸收实验:某些分枝杆菌具有还原铁盐的能力。

铁离子被吸收后;菌落呈铁锈色。

十一、亚碲酸盐还原实验:某些分枝杆菌可使碲盐还原为金属碲,使培养物呈黑色或深棕色沉降物。

人生中最幸福的就是身体健康
痰、胸腔积液、气管镜洗刷物等涂片脱落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是肺癌病理学诊断和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 目前 , 分枝杆菌检查仍用
萋一 氏抗 酸 染色法 。有 些患 者 痰粘 稠性 大 , 分 尼 部

N M分 类及致 病性 T
近年来 , 随着研 究方 法 的深 入 , 别是 分 子 生 特 物学技术 的广 泛应 用 , 的 N M 菌株不 断被发 现。 新 T N M有 2种 常 用 的分 类 方法 : 是根 据 生 长 速度 T 一 分类 , 将其分为 快速 生长 型 和缓 慢 生长 型 , 者 指 前 1 内培养 出现 菌落 , 者指 约 在 2~4周 出现 菌 周 后 落; 二是依据 R no 类 法将 其 分 为 4群 :群 为 uyn分 I 光 产色菌 , 分枝杆 菌 ( mTnm)堪 萨斯分 如海 Aiu 、 t F
二、 实验室 诊 断
N M病 在患 有肺 部疾 病 的 老年 患者 、 T 获得 性 免疫 缺陷综 合 征 ( IS 患 者 、 AD ) 长期 使用 免疫 抑制 剂患 者和器 官移 植术后 患者 中更 为常见 。结 核病 和 N M 病 的治疗不 同 , T 因为许 多一 线和二 线 的抗 结核药 物对 N M均 无效 , T 且治疗 方 案与分 枝杆 菌 的类别 、 染 的部 位及 感 染严 重程 度 等 许 多 因素 感 相关 。结核 分枝 杆 菌 与 N M 还 可 能发 生 混 合 感 T 染 , 以正 确 的进 行菌种 鉴定 对常 规治疗 无效 、 所 复
文 献 标 志 码 : A
非 结核 分 枝 杆 菌 感 染 的分 子 诊 断 研 究 进 展
赵 建宏 , 李雅 静 , 温 海楠 , 杨 靖
( 北 医科大 学第 二 医院 , 河 河北 石 家庄 0 0 0 ) 5 0 0
关键 词 : 非结核分枝杆 菌 ; 分类 ; 致病性 ; 分子诊 断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st p c e e e . a e o s e i sl v 1
[ y w r s My o a tr m; p ce d n i c t n P lmea ec anr a t n R v red t lt y r i t n as y Ke o d ] c b cei u S e i ie t ai ; o s i f o y rs h i ci ; e es o bo h b d z i sa e o i ao
p e rp d a c rt n au be i l ia p lc t n t a CR—RDBHA sa p id t d ni c b ce ilciia s— i, a i , c u aea d v l a l n ci c a p iai h tP n l o i p l oi e t y my o a tr lnc lio e f a
论 : C — DB A能 鉴定 分枝 杆 菌 临床分 离株 至 种 的水平 , P RR H 方法 简便 、 快速 , 结果 准确 , 具有 良好 的 临床 应用价 值 。
【 键 词 】 枝 杆 菌 ; 种 鉴 定 ; 合 酶 链 反 应 ; 向 斑 点 杂 交 关 分 菌 聚 反 【 图 分 类 号】R 7 .1 中 3 89 f 献 标 识码】A 文 【 章 编号1 6 3 7 1 2 1 )3 c一 3 — 2 文 1 7 - 2 0(0 0 0 ( ) 0 5 0
PCR-r v r edo l th brd z to s a o a d d ntfc to f y o a - e e s tb o y i ia i n a s yf rr pi i e i a i n o c b c i M

结核病的分子检测

结核病的分子检测
• 其他自动化仪器包括 VersaTREK等
• 可自动孵育、自动检测、 自动报告阳性或阴性结果
• 培养周期42天,MGIT系 统平均报阳时间4-11天
比固体培养方法更为敏感-提高10%的阳性检出率 可进行后续的菌型鉴定和药敏实验 相较固体培养更短的报告时间: 培养:10天 vs 28-42天 药敏:11天 vs 28天 缺陷:液体培养污染率更高。
自动染片机和显微扫描仪提高 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培养基:罗氏培养基,37℃培养 培养周期:56天 结果观察: 培养第3天、第7天各观察1次,以后每周观 察一次。发现有菌生长,立刻进行抗酸染色 菌落特征:典型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 颗粒状,乳酪色或淡黄色,形似菜花样。
•准确,灵敏度略高于涂片法; •可以鉴别死菌与活菌; 优点 •可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历史悠久,使用广泛(1900年从 •Lowenstein鸡蛋培养基开始使用)
临床问题及需求
临床问题
结核病疫情严重
结核病疫情严重,中国的结核病疫情全球 位列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结核病的现有诊断水平低下
传统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仅16%,痰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30%-40%,但是 耗时6-8周,时间太长!
新型的诊断工具缺乏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比如普通DNA、RNA分 子检测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存在污染, 联合现有的DNA/RNA诊断技术快速诊断阳 性率仅40%,且无法行耐药检测。 17
上海市结核病分级诊疗文件
21
第一类:结核杆菌种特异性的分子检测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A(IS6110、HSP65、rpoB等) • 半巢式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Xpert MTB/RIF) •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 •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 交叉引物扩增技术(CPA) • 线性探针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