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

中考化学复习易错知识点辨析,主要包含常见错点、例题辨析、详细答案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1对电解水的实验,常出现如下错误:对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上各产生什么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多少,记忆不清,下面是中考化学易错辨析:水的组成,供大家参考。中考化学易错辨析:水的组成易错点一:水的组成实验对电解水的实验,常出现如下错误:对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上各产生什么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多少,记忆不清。记住两极产生的气体,避免张冠李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只需将“负极产生氢气”采用谐音记法为“负氢”,口中默念几遍即为“父亲”。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时,常易混淆,因此要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推出正负极。注意: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该实验时,常常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氢气和氧气D、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B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而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而错选A。可能是生活中“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少的同学常会误认为液体中就一定有水而错选B。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硬水是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因此都是混合物。答案:C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在1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并得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个数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HCO3-、

(完整word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史上最全),推荐文档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 ) 2、①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② 由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③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 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箭头”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不是哦!】 ①加水 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 ②降温 ③蒸发溶剂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 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 2CO2木炭不充分燃烧:2C+O 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 2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 22CuO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 22H2O ●将CO2变成CO:C+CO 22CO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2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 22HgO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 22H2O+O2↑加热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 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lO 32KCl+3O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 3Ca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H2O+CO2↑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 32CuO+H2O+CO2↑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 ●碳铵(碳酸氢铵)“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CO2↑+H2O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 34Fe+3CO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CuO+2HCl=CuCl2+H2O ●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制取CuSO4):CuO+H2SO4=CuSO4+H2O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误食碳酸钡后发生中毒的原因:BaCO3+2HCl=BaCl2+H2O+CO2↑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 ●钡盐与稀硫酸反应:Ba(NO3)2+H2SO4=2HNO3+BaSO4↓BaCl2+H2SO4=2HCl+BaSO4↓BaCO3+H2SO4=BaSO4↓ +H2O+CO2↑ ●工业制取烧碱:Ca(OH)2+Na2CO3=2NaOH+CaCO3↓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将熟石灰与氯化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将熟石灰与硫酸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其他常见的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 ?CaCl2+Na2CO3=2NaCl+CaCO3↓(CaCl2可以换成C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 ?BaCl2+Na2CO3=2NaCl+BaCO3↓(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 ?BaCl2+Na2SO4=2NaCl+BaSO4↓(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SO4可以换成K2SO4) ●证明NaOH变质的三种方法: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证明NaOH部分变质(先用下面的方法除去Na2CO3,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如果溶液变红说明 NaOH部分变质):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证明Ca(OH)2变质的方法: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Ca(OH)2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两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OH)2变质: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还有Ca(OH)2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证明CaO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三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O仍然存在:CaO+H2O=Ca(OH)2 ?证明CaCO3的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Ca(OH)2的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非基本类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 Cu+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2O 32Fe+3CO2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制作:王穆慧审核:孙强胜班级姓名 1.人体代谢产生的CO 2 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PH偏低. 2.动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CO 2 一般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一般不能用稀H 2SO 4 ,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石灰石的 4. 5. 6. 7. 8. 9. 13.证明CO 2 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或者说证明NaOH溶液变质的方法) (1)加酸:加稀盐酸,现象有气泡产生 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2)加碱: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Na 2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3)加盐: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Na 2CO 3 +CaCl 2 ==CaCO 3 ↓+2NaCl

(15)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CO 2)可用作灭火剂的是二氧化碳(CO 2 ) (16)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氖气(Ne) (17)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 )也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 一 (18)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属于有机物的是甲烷(CH 4 ) (19)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20)在冶金工业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气体是一氧化碳(CO) (21)工业上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锈的物质是稀盐酸(HCl)稀硫酸(H 2SO 4 )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色粉末、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色粉末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 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 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 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 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完整版)2018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推荐文档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 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 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最新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二)测容器--量筒 (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 (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 (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 (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 (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 (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 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 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 6.关于量筒和天平: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大于实际;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小于实际(记得一定要画图) 7.几个先: (1)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收集不到气体) (2)加热药品前——先预热(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3)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4)加热高锰酸钾,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上海中考化学提个醒(尖子生知识点全面梳理)

中考提个醒——100问 1.分子的定义是什么?原子的定义是什么?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元素的定义是什么?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讲总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总类,又讲个数。 3.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H2O2为例)?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4.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哪两种?分析(水、空气)中的氧元素存在形态?水电解 这个变化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变化了怎样的变化? 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游离态和化合态。水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为化合态、空气中氧元素存在形态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水电解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从化合态转为游离态。 5.地壳和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分别是什么?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又分别是什 么?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硅、铝。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碳、氢,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6.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其次是什么?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7.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元素是氧 8.什么是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是什么?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哪 些?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哪些? 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这种现象叫同素异形现象;这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碳60;氧的同素异形体有氧气和臭氧。 9.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的变化 是属于什么变化?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10.记住21种元素和五个原子团名称和符号了吗?以及他们常见的化合价? 会根 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或由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特别是碳和铁的可变化合价。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 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 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粗盐 C、纯水 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 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 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 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 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 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 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 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 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 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 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 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 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5、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能引入新 杂质又要易除去。 6、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含2mol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键。分 子晶体:1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氢键 和1mol碳碳键。 7、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 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 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30 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 3△Na 2CO 3 + H 2O+ CO 2↑。现取NaHCO 3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 .4.4g B .6.2g C .8.8g D .10.6g 2.X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一层多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二层少一个电子,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XY 3 B .X 3Y C .X 2Y 3 D .X 2Y 3.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 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 2O 4 === 3N 2+4H 2O+2CO 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 .C 2H 8N 2 B .N 2H 4 C .CH 4 D .C 6H 7N 4.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的CO 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 2O 4作催化剂,

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5.今年5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日报》报道,市场销售的一批劣质奶瓶,其酚含量严重超标;酚有毒,少量食入也会产生积蓄,慢慢中毒。苯酚是酚类中的一种,苯酚的化学式 的是() 为C6H6O,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不正确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苯酚属于有机物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D.每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 7.达菲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D.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8.(2011?广东佛山)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 +N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 催化剂 化的元素有() A.只有C B.只有N C.C和O D.C和N 9.含有稀土元素的萤石,经日光照射后可持续发光数十小时,民间称之为“夜明珠”。萤石的主要成分氟化钙(CaF2)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第 2 页共 30 页

(整理)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1.人体代谢产生的CO2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PH 偏低. 2.动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CO2一般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 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一般不能用稀H2SO4,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不能用浓硫酸或浓稀硝酸,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一般不能用Na2CO3,因为碳酸钠粉末反应剧烈,不易收集二氧化碳 4.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 5.除去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既能检验又能除去CO2的是足量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 6.除去CO2中的水用浓硫酸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生石灰) 7.除去CO2中的HCl只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 钠溶液 8.除去CO2中的CO常用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且不可 点燃 9.除去CO中的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10.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纯净物、混合物,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1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 式不同 12.C O和CO2、O2和O3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分子构成不 同 生铁和钢不同的原因碳的含量不同 Na(原子)和Na+(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和O不同的原因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H2SO4 和HCl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都含有H+(氢离子) 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都含有OH--(氢氧根离子) 13.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或者说证明NaOH溶液变质的方法)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 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 (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 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