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显微外科专业发展现状
加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发展的实践

镊子在石头上磨;没有实验材料,就找来细橡皮管、猪内脏、 鸡肠子,甚至用产妇的胎盘,来做缝合练习。甚至把业余练习 解剖用的小儿人体标本带回家进行研究。经过3年的反复动 物实验及显微缝合技术的练习.锲而不舍。精益求精.1966一 01.王成琪教授带领全科人员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上臂 不全离断的再植手术.使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在89医院扎了 根,从而迈出了学科建设发展的第一步,奠定了学科发展的
骨研所的创始人王成琪教授认为:。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 红春满园”,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绝不是靠技术封锁,
开始.王成琪教授就带领骨科的全体同志向显微重建外科、 关节外科等骨科领域不断的探索、创新。45年来,持之以恒。 从未间断,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1969—10.经过9h手术。为 l例左上臂多段离断而缺血13h的病人再植手术取得成功. 既保住了伤者生命,又接活了伤者肢体;1973—02。成功完成 了世界首例幼儿双断臂再植手术.该患者目前仍能像正常人 一样进行劳动;1973—03,成功地完成了断指再植;截止到 1978年,实施断肢(指)再植手术近200例,创造了当时的全
脊柱畸形矫正术;2008年成功开展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截
至目前脊柱外科手术实施了l 600余例。骨病骨肿瘤手术实
先进。2004年在王成琪所长从医六十周年之际,医院一次性 奖励王成琪个人50万元.大大激发了骨研所全体人员的工 作热情。自建科以来,该所先后荣获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 3次.荣获军区以上表彰lO次。先后有40余人次立功及受 上级表彰,有30余人提前晋级。王成琪教授先后荣立一等功 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荣获“何梁何立”终身成就
手足显微外科介绍

手足显微外科介绍骨科手外显微病区科室简介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手足显微病区)正式建立于2008 年 4 月,是安徽省临床特点专业科室、阜阳市要点学科,皖西北地域独一公立手、足外伤与疾病专科诊断中心。
现有固定床位 50 张,医护人员28 人,此中主任医师、副教授 1 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1 人,主治医师、任职研究生 1 人,住院医师9 人(手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3 人、任职研究生 2 人),专业护师 5 人。
当前我科除惯例展开断指(趾)、断掌、断腕、大型肢体离断等一般指(肢)体再植外,还宽泛展开各样复杂种类再植如:小儿再植,指尖再植,旋转撕脱再植,多节段断指再植,组织瓣再植,异位再植和大型肢体寄养再植。
组织缺损修复亦是我科特点之一,除经过植皮、局部转移皮瓣、带蒂皮瓣、游离肌皮瓣、骨瓣等一般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肢体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坏死、长段骨缺损、骨折后感染、慢性骨髓炎创面外,对严重毁损肢体还经过处于省内当先水平的桥式交错皮瓣来一期重修骨性构造和修复创面,大大降低了截肢率,提升患者生计质量。
不单敌手、足等功能重要部位缺损进行游离足趾再造手指和游离皮瓣加骨瓣重修前足缺损术,还敌手指端缺损进行修饰性再造知足患者功能外形的两重需要。
对各样四周神经损害(臂丛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除对神经进行一期显微修复外,还展开神经松解,神经移植,神经转位和功能重修术,最大程度恢复神经损害后肢体功能。
我科展开的桡骨远端逆行骨瓣移植治疗舟状骨骨不连和头状骨近端下沉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能大大提升临床治愈率,防备腕部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我科在鼎力展开临床工作的同时也踊跃展开科研、临床教课工作,累计展开各样新技术 50 余项,填充了多项皖西北地域的医疗空白,每年经过游离皮瓣、桥是交错皮瓣等技术为患者保肢、保足达 100 余例;当前肩负市卫生局课题 2 项:《游离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桥式交错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肢体严重复毁损害》。
手显微外科护士年终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手显微外科的护士团队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医院工作大局,紧紧围绕科室工作重点,全体护士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护理质量(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3)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整洁、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4)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关注患者需求,提升患者满意度。
2. 护理技术(1)熟练掌握手显微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2)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科室护理技术水平。
(3)开展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
3. 护理教学(1)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带教水平。
(2)开展护理实习生、进修生的培训,为医院储备优秀护理人才。
(3)积极参与护理学术交流,提升护理教学水平。
4. 科研创新(1)鼓励护士参与护理科研,提高科室科研水平。
(2)撰写护理论文,提高科室在护理领域的知名度。
(3)开展护理创新项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三、工作亮点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1)加强护士服务意识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2)开展“微笑服务、温馨服务、感动服务”,拉近护患关系。
(3)设立患者意见箱,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改进护理工作。
2. 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
(1)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2)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士心理素质。
(3)开展护士技能竞赛,激发护士工作热情。
3. 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展现护士风采。
(1)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便利。
(2)参加医院组织的文体活动,丰富护士业余生活。
(3)参加医院组织的学术交流,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显微外科介绍

骨关节的处理
缩短骨端:目的是为了清创和便于神经、肌腱和血管 的修复。至少要达到神经及肌腱能对端吻合,皮肤 没有张力。 骨折固定:尽量少剥离,尽量不用钢板。一般宜用髓 内钉或克氏针、螺丝钉固定,骨膜剥离少,愈合快。 前臂: 断腕:腕关节多已破坏,可锯去部分尺、桡骨,尺骨 宜短1厘米,以利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如作腕关节融 合术,可将舟骨去除软骨面后与桡骨融合于腕功能 位,缝合关节囊,可保留部分腕部活动功能。 远侧断掌: 小腿中下部断肢:
技术条件:避免或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再植失败 或再植成活后肢体无功能恢复等问题。
断肢再植技术
术前准备和麻醉 纠正休克。 麻醉:上肢用连续臂丛麻醉,下肢用硬膜外麻醉。 清创术 完善和彻底的清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清创要求较一般外伤更为严格。如损伤污染不严重,伤后6小 时内彻底清创。彻底清创与保留肢体长度二者是矛盾的,为 了保留肢体,就必须彻底清创。
断肢灌注
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再用新鲜肝素血液。在 断手用血约 50 毫升,在小腿及前臂可用血 200毫升。其效用: 冲出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 扩大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 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 用肝素血灌注,可提供断肢营养,延长离体 组织生存时间。 可以判断断肢血管网的流通情况。断肢血管
松放动脉夹时间
血管痉挛的处理
如血管痉挛而无栓塞或断裂,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 挛的两端,用针头穿入管腔,加压注入生理盐水, 使其扩张,即可克服。 在动脉断端痉挛时,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以外 的部分,将平头针从断端放于管腔内,用手捏住断 端,向痉挛段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 在血管壁或断端滴入1~2滴罂粟碱,解痉效果明显。
术后处理
功能活动 : 术后 2 ~ 3 周拔出临时固定钢针, 练习手指、掌指关节被动活动, 6 周后在远 侧断掌应去除外固定,不断练习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活动。并适当练习腕关节及前臂旋 转活动。小腿或足断肢,应注意固定足部于 功能位,注意防止足跖屈、内翻等畸形。 应用抗凝剂:修复血管时局部应用肝素,要认 真仔细完善地修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不 用全身抗凝剂。如果血管清创不足或血管缝 合不完善,虽然使用全身抗凝剂,并不能防
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穆广态;康志学;梁定顺;俞玮;李晓林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29)11
【摘要】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共进行断指再植1038例1268指;断肢再植97例;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112例156指;分别运用8种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皮肤缺损159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植或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骨不连52例.结果断指再植成活率90.3%;断肢再植成活率81.4%;拇、手指再造成活率97.9%;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94.7%;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97%.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骨科复杂创伤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973-975)
【作者】穆广态;康志学;梁定顺;俞玮;李晓林
【作者单位】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川,750004;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川,750004;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川,750004;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
川,750004;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1
【相关文献】
1.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陈革;何华超;何维
2.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J], 郭宏斌;原志军;马翠霞;原志芳
3.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体会 [J], 刘瑞祥;张霄雁
4.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J], 郭宏斌; 原志军; 马翠霞; 原志芳
5.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附512例报告) [J], 杨爱德;丘奕军;雷恩忠;陈保光;许兴柏;刘华;杨冰;冯毅;石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M icrosurgery in orthopedics:preliminary report of 1458 cases
MU Guang—tai,KANGZhi— ,HANG Ding—shun,et a1.(Ningxia Provencal Corps Hosp.,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Yinehuan 750004,China)
[摘要 ]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 临床 应用 的经验。方法 利用 显微外科 技术共进 行断指再 植 1038 例 1268指 ;断肢再植 97例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 、手指 1 12例 156指 ;分别运用 8种皮瓣游离移植治疗 四肢皮肤 缺 损 159例 ;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植或带血 管蒂的骨移植治疗 四肢骨缺损 、骨不 连 52例 。结果 断指 再植成 活 率 90.3% ;断肢再植成活率 81.4% ;拇 、手指再造成 活率 97.9% ;游离皮瓣 移植成活率 94.7% ;带 血管蒂骨移植成 功率 97% 。结论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骨科 复杂创伤获得 了满意 的治疗效果 。
维普资讯
2007年 11月第 29卷 第 11期 Ningxia Med J,Nov.2007,Vol 29,No.11
文章编号:1001—5949(2007)11—0973—03
显 微 外 科在 骨科 的 临床 应 用
·论 著 ·
穆广 态 ,康志 学 ,梁定顺 ,俞 玮 ,李晓林
l2岁 以下 儿 童 断 指 132例 153指 ;指 别 :拇 指 257 联合第 三足趾 急诊 再 造全 手 五指 一 例 。第 一 、二 、三 、
显微外科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三)吻合血管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或手指
目前足趾移植已成为再造拇指的首选方法。它 所再造的拇指不仅外形比其他方法为好,而且感 觉和运动功能十分良好。采用足趾移植可以再造 不同程度的拇指或手指缺损,可以再造部分手指 或一个手指,亦可再造多个手指。
我国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手指,无论在手 术种类、数量、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方面均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
(二)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 吻合血管的组织移 植是显微外科应用最多、最广的领域。主要包 括:
1.吻合血管的皮瓣和肌皮瓣移植 皮瓣即皮 肤及其附着的皮下组织块,肌皮瓣即肌肉及覆 盖其上的皮瓣的复合组织块。两者均包含有完 整的动、静脉血管系统,当其移植于受区时, 与受区的接受动、静脉血管吻合、可立即恢复 皮瓣或肌皮瓣的血液供应。
4.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 可用来修复创伤或肿瘤 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深部肌腱、骨与关节外露, 不适于应用游离皮片、邻近皮瓣或其他吻合血管的皮 瓣修复者。移植大网膜覆盖创面,并于其上行游离皮 片移植。移植的大网膜有良好的血液循环。
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进行复合 组织移植和组合组织移植。
(4)打结:打结时应将缝线轻轻上提,使管壁轻度外翻,血 管内膜达到良好对合。第一个结应松紧适度,打第二、三 个结时应紧,以免结扣松脱。
(5)缝合顺序:常用180°两定点法,即在血管的上、下方 各缝一针,打结作为牵引,根据缝合针数在其前壁顺序均 匀加缝2~4针。然后把血管翻转180°,用同样方法缝合后 壁。
1.放大倍数在6~30倍之间自动变化,变倍时保持视 野清晰,无需调整焦距。
2.工作距离200~300mm,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具有手术者和助手主、副两套双筒目镜,能各自调 节屈光度和瞳孔距离,且视场直径较大。两套双筒目镜 处于180°对立位,其视场合一,放大后的影像呈正立体 像。
下肢长管骨缺损显微外科修复

下肢长管骨缺损显微外科修复【摘要】目的:观察吻合血管髂骨和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效果。
方法:应用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修复下肢>6 cm以上的骨缺损。
结果:本组12例术后随访6个月~20年,术后半年内愈合8例,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3例,1年半后骨折愈合1例。
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得良好愈合,其功能与外形尚满意。
结论: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是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可靠、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髂骨;腓骨;移植;骨缺损;显微外科修复骨缺损可以是骨骼创伤或感染的结果,也是骨肿瘤病在清除留下,是骨科临床上最难治的一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个别原因所造成的下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进行修复疗效显著[1,2]。
我院自1986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下肢长段骨缺损1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7~50岁。
骨缺损原因:骨髓炎2例,骨肿瘤切除术后2例,外伤性8例。
骨缺损长度6~17 cm,平均12 cm,其中股骨5例,胫骨7例;移植骨长度8~21 cm,平均14 cm,均取自体腓骨或髂骨。
腓骨移植8例,髂骨移植4例。
1.2 手术方法:术前检查患肢骨缺损长度和血运情况,拟定受区要吻合的血管(一般股骨选旋股外血管降支,胫骨选胫前动脉及大隐静脉);供区以腓动静脉为蒂的腓骨中段或旋髂深血管为蒂髂骨骨瓣;在硬外麻或腰麻下,首先切开显露骨折远近端,试行复位,测得骨缺损长度,探查供区的血管,仔细分出受区所需要吻合血管待用,分离取出带血管腓骨或髂骨,注意保护血管蒂,牵引患肢,充分拉开骨折端,把带血管腓骨或髂骨嵌入骨折缺损处,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血管蒂无扭曲及紧张后,用1~2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或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显微镜下吻合血管;术后抗炎,预防感染,抗凝,扩张血管等治疗。
2 结果本组12例术后随访6个月~20年后,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8例,2个月有骨痂形成3例,1年半后骨折愈合1例,无移植骨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COA:骨显微外科专业发展现状
骨显微外科专业是借助显微镜手术的骨科分支。骨显微外科治疗始于上世纪70 年
代。随着显微技术发展, 对骨缺损、骨不连、骨坏死治疗增添许多方法,带血管蒂骨瓣供
血量大, 旋转范围大,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吻合血管骨移植不受血管长度限制, 能远距离
移植,用于修复四肢骨缺损、骨不连。骨显微技术在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不连、骨坏
死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
显微技术治疗骨坏死、骨缺损、骨不连
通过显微技术治疗骨坏死主要是带血管蒂骨移植,有两类:一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术;一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带血管蒂骨瓣无需吻合易推广。常用髋周骨瓣有: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横支大转子骨瓣转
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膜) 瓣转移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术。这种
方法即使失败也不会对关节置换产生不良影响,考虑青壮年病人行关节置换将面临翻修
手术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晚期病例进行修复与再造为一种有退路治疗选择。通过显
微技术修复四肢骨缺损、骨不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带血管自体骨移植修复缺损愈合快,
效果肯定,常用骨瓣供区为带血管腓骨及髂骨,可增加移植骨负重能力,减少骨折发生
率,有一定并发症。带血管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但有增加感染、排斥和传播疾病等危
险,通过处理后异体骨在临床应用增多。
皮瓣移植
由于显微技术应用, 使各类创伤修复、重建和再造技术发生变革,皮瓣供区70余种,
遍布全身。皮瓣薄型化、小型化、组合形式化是目前皮瓣显微技术发展的特点。按照“受
区修复重建好, 供区破坏损失少,成活可靠, 操作简单”原则, 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
皮瓣筛选和改进,是皮瓣外科永无止境的追求。皮瓣外科寓存于骨显微外科中,显微技术
使皮瓣外科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手及周围神经修复
显微技术迅速发展为手创面修复带来了福音。如拇指缺损选择同侧食指背岛状皮瓣
修复,可满足拇指末节范围内修复需要。对食、中、环、小指缺损,应用伤指掌侧推进
皮瓣保留一侧指血管神经在原位,皮瓣内只带一侧血管神经,操作简便,血循恒定。周
围神经损伤应用显微技术能清楚显示神经表面结构,使神经束准确对接,为神经再生创
造良好条件。
显微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
显微脊柱外科是传统脊柱手术和显微技术完美结合的新技术。随着显微脊柱外科技
术不断发展,安全、可靠、创伤少的显微手术技术治疗脊柱疾患具有日臻成熟的时机与条
件。现代外科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有限化和微创化,脊柱疾病显微外科治疗充分体现
了这一趋势。
随着显微技术普及和提高, 该技术将越来越趋向运用于各种复杂、广泛创伤后毁损
的早期及急诊手术的修复, 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显微技术在骨科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
应用, 展望未来, 骨科显微外科也必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