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屋建筑进化史

古代房屋建筑进化史
古代房屋建筑进化史

古代房屋建筑进化史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富于创造性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就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使中国古代建筑无论在技术上或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体系最完整,最富有民族特征的建筑之一。

遗憾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发现过一座旧石器时代的建筑,甚至一处肯定的临时宿营地,所以,我们还不了解最原始的建筑形式。在考古学上所见到的,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一些能真正称得上建筑的房屋遗迹。其中最早的就是半地穴式建筑。所谓半地穴式建筑,就是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圆形或方形浅坑,然后在坑上修建一个窝棚式的房屋。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八九千年的彭头山文化中就已经出现。

彭头山遗址发现了两座建筑,其中一座是半地穴式建筑。它的面积较小,呈不规则圆形,地穴仅剩15 厘米深,底部较平整,在北部残存一半圆形锅底状的灶坑,虽然地面上的面貌荡然无存,但它确系当时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从这座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实用功能,似乎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不过,对于原始艺术来说,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实用即是美。当原始的半地穴式建筑提供给人们挡风遮雨的场所,满足了人们坐卧休息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满足美”。所以半地穴式建筑的审美性不是体现在它简陋的建筑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简陋建筑的“满足美”逐渐变成一种“形式美”,人们对半地穴式建筑的审美性才有了更多的追求。这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的一些半地穴式建筑上,体现的最明显。

在河南密县莪沟遗址发现6 座属于裴李岗文化的半地穴式建筑。形式上它们已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不同形状,面积最大的有10 余平方米左右;穴底地面上还铺垫着一层2—6 厘米厚的灰白色垫土,加工成光滑平整的硬土居住面;在靠穴壁处还均匀地分布着几个柱子洞,以支撑草棚屋顶;在地穴南部

①见朱狄《艺术的起源》第252 页。

②见朱狄《艺术的起源》第259 页。

③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译本第97 页,转引自朱狄《艺术的起源》第251 页。

或西南部开设了斜坡形或台阶式的门道,以方便出入。显然它们要比彭头山的半地穴式建筑进步,类似的半地穴式建筑,在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里均有发现。

此外,在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中,发现了数十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的半地穴式建筑。形式上它们都是圆角长方形或方形,面积有大有小,最小的20 平方米左右,最大的长宽约12 米,面积达140 余平方米。穴底的居住面也经过人工砸实,有的还用火烧烤过,加工成光滑平整的一层硬土面。屋内还挖有储存东西的圆形窖。灶坑是圆形土坑,有的底部还铺有一层石块。支撑屋顶的柱洞也是在居住面靠近穴壁处。特别是这些房屋已有了一定秩序的安排和分布,大体上一排排整齐的修建在坡岗上,清楚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在修建房屋时已有了美的追求①。

中国这些目前所知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建筑最基本的形式。远看,它们都是座落在河旁台地或坡岗上的一座座圆形或方形窝棚。近瞧,窝棚开口处有一个斜坡或台阶式的小门道通向室内,室内是一个半地穴。居住面比室外地面要低,平整光滑,是一层人工仔细加工的硬土面,比室外地面要干净整齐得多;为了防潮,有的还经过火烧烤;居住面的中心还有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灶坑,似乎让人看到这里曾熊熊燃烧过的灶火。室内光线较暗,但也能看清木棍搭成的屋顶上铺垫着树枝或野草,外面还抹有草拌泥。

半地穴式建筑的出现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们是中国氏族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大自然是人类生活最广阔的空间;建筑则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创造的空间,是原始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产物。

中国民族建筑的发展过程是从穴居到半地穴再到地面建筑①。穴居,应该是指旧石器时代的天然洞穴。而半地穴式建筑,只是到新石器时代才开始出现。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时,氏族先民对其整个形体、功能、结构以及排列分布,都有一定的考虑。这些都体现出他们的“匠心”。当生产力水平提高到能修造有坚实基础、跨度较大的空间时,半地穴式建筑则被地面建筑所取替。

黑格尔曾把建筑看作是最早的艺术。不管建筑是不是最早的艺术,然而最早的建筑却是人类最早的创造之一,它也应该是原始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美学家所说,只要洞穴一旦换上茅屋或像北美印第安人那样的小屋,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也就开始了,与此同时,美的观念也就被牵涉于其中②。当然原始人首先考虑到的是它的实用功能,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迫使他们只能采取适合于当时生产力的审美形式。如果不适当地用其它一些艺术形式的审美标准去看待原始建筑,例如把建筑的美甚至整个建筑艺术理解为一种外部装饰,不仅对建筑而且也会对其间居住的人构成误解。从窗户中去眺望自然,它就是被征服了的自然。从半地穴式建筑上去观察原始艺术,它就是被创造的原始艺术。

①《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2 年12 月13 日。

①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第2 页。

②见朱狄《艺术的起源》,第199 页。

回答者:长头发看不见- 秀才二级3-7 20:05 世界上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的出现,从而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从我国考古的历史遗迹和历史遗物中可以看到,远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就有了打制石器,发明了用火和产生了早期的语言,这些现象表明,原始人类经过长期的劳动创造活动,猿人已进化到新人(又称真人或晚期智人)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年代中,从发掘的人类化石可以得到证明,原始人从原始的劳动创造活动期间,在活动范围和居住环境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改变了猿人的栖息习惯,具有更大的适应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人类的不断进化,带来了文化上的不断进步。旧石器到了中晚期,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大大超出了原始穴居的局限,同时出现如雕刻器、小石钻、石镞、石刀、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石锤、石锄等细石器工具,表明了原始的渔猎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与此同时,原始人开始用骨针缝制兽皮、树皮等衣服,也开始制作经磨制穿孔的贝壳、兽骨、鱼骨、兽牙等装饰品,表明了原始人类已产生了爱美的观念。这些原始文化的前进,体现了人类进入血缘群婚、群居的阶段,母系血缘纽带亦大大加强。由此,人

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到了晚期,原始农业的产生,对原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确立之后,大大改变了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生活不稳定性,也改变了居住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村落和民居,从母氏社会发展到父氏社会,尤其是村落和民居的出现,带来了人口的较集中和稳定,人口的生育和繁衍也相对的较母氏社会时发展了。因为较为固定的村落和民居的出现,也导致了古代氏族和部落的出现,以及相对的文明兴盛。从新石器晚期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人从地穴或半地穴式、树栖等村居生活方式,逐渐向地面建筑的房居过渡,习惯上称这些村居为窝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亦不断向前发展。中山古代称为香山,属于古代的南越国,其民居等古建筑同属于岭南古建筑的型制,同时由于中山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古代人类发展史等历史背景有所区别,因此中山的古代民居有其自己的地方特色。

一、古代中山的文化属性及村居演变。中山,古称香山。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载:“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据《汉书·地理志》载:春秋战国时期为百粤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当时香山属南海郡。汉初,“秦南海尉赵佗亦自王”,“秦已破灭,佗即出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香山属南越国。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复置南海郡,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邑人陈天觉奏呈朝廷得复确立为香山县,属广州。元代属广州路。明、清两代属

广州府。民国14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5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决定,将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

(县级市)。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中山市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北纬22°11'∽22°46';东经113°9'∽113°46'。北邻广州番禺;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东南与珠海、澳门接壤;西邻江门市;西北与顺德相接。地貌上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区域。虽然中山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才设县治于石岐,但从近年考古新发现表

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山就已有古代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从野外考古发掘所知,中国在原始社会未期,木结构房屋已开始出现。而在原始人时代,古人类是在洞穴居住的,如云南元谋人、广东马坝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的居所,均为洞穴。到了新石器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古人的居所亦有所改变,除了洞穴居住外,发展为窝棚、草棚的居所。如《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古代人其居住环境多是洞穴和窝棚,而衣服多为兽皮或树皮等以遮体。在中山来讲,由于受大西洋期的世界性气候影响,遭受三次海侵海蚀而首当其冲,虽是大陆架隆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有诸如五桂山、凤凰山(今属珠海)等山岭,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发现原始人类居住的洞穴,因而目前尚不能确定中山本土人,或者讲原始人所居住的是洞穴。据近年来的中山境内考古发掘所得,在八十年代中期于板芙白溪野外考古发掘时,发掘出一处用木桩建造的窝棚遗迹;另从五桂山的鲤鱼岗、张家边小隐、宫花村、大涌全禄、安堂等镇区的古遗址发掘中都出土了古代窝棚的木料及灰坑,从出土的木桩炭化情况经炭十四测定,为五千年前的人类居住窝棚用料。这与《南越志》中:“南越栅居”的记载是吻合的,也就是说中山古代的建筑法式主要是岭南古建筑的巢居和栅居,或者说是杆栏式建筑为主的建筑模式.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在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中山的古人类居住的房屋建筑为窝棚结构。这与古代岭南建筑是同一建筑属性.另从中山境内从出土的遗物中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如石斧、石锛、彩陶、夹砂陶等器物推断,中山古代属渔猎文化属

性。由于中山属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南方沿海潮湿多雨、海潮、台风较多的地域。因此,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逐渐在居屋的形式上不断完善和形成其特有的建筑体系。中山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潮湿多雨,夏季炎热,在房屋建筑选址上,除了按照中国传统阳宅的靠玄武,向朱雀,左青龙,右白虎模式外(这是取自地理中的山水四灵之说:“前后左右之理不可不察也,前以朱雀,后以玄武为主,左右龙虎为卫,龙虎者即元〈玄〉武之手足也……玄武心欲垂兴,朱雀必欲翔舞,青龙必欲蜿蜒,白虎必欲驯俯。”),多采用坐北向南,或坐西北向东南的坐向,以接纳夏季凉爽的东南风或海风。在建筑材料上除采用竹木作杆栏式建筑外,还采用石块、杉木、竹、禾杆、茅草等作墙。到了汉代逐渐采用板瓦和瓦当作屋顶.因而,中山古代的房屋,多为砖屋和杉竹禾杆结构的茅寮或杉皮屋。从目前已发掘的板芙白溪窝棚遗址、翠亨下沙出土的唐代莲花纹饰瓦当和素面板瓦、板芙白溪出土的宋代莲花纹饰瓦当、五桂山鲤鱼岗出土的紫荆花纹饰的瓦当等历史遗物及沙溪元坑里后山明代砖瓦窑址、板芙白溪瓦窑头山瓦窑址等民用砖瓦生产工场的遗物判断,在唐代开始中山就普遍使用砖瓦作屋顶的建筑,发展到明代,中山已形成自己地方特色的砖瓦、窑址及烧制技术,所出土的历史遗物就是中山建筑史

上很好的实物佐证。众所周知,砖木结构的建筑,一般是不容易保存的。这里有战争和其他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灾害的损坏,比如台风、地震、暴雨等。因此,在中山来讲,现存的古旧的建筑绝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的遗物,而大多数是清未民初的古旧建筑,这与中山历史上是滨海之地,立县时间不久远,也不是朝廷命官常驻之京城重镇不无关系。所以,

在中山的古旧建筑史上,我们只能从清未民初的民居、祠堂等古建筑风格来谈。中山古代始建并完整的房屋原状因历史上种种原因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出土的房屋遗物及多次重建的现状和历史资料中去佐证。但从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在多个镇区都发掘出唐代的瓦当、板瓦,宋代的砖和瓦当等历史遗物。由此可见,中山起码在唐代就已有砖瓦的房屋。宋代时,由于香山初设县治,开始在县衙中心规划建城,用红砂岩、油页岩、大块陶砖等构筑城池,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砖石木结构的房屋。房屋是沿袭古代岭南建筑的宫和室、居、所等模式建造。据《尔雅·释宫》载:“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据古代史料称:宫是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围;室则是指宫的一个居住单位,在宫内。在古代,宫指一般的住宅,没有贵贱之分,通指人类的住宅。到了秦汉,宫泛指帝王的居所,称为宫殿,而室则称一般的住房。由汉代开始,尤其是岭南地域,以砖木结

构为主的建筑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其房屋基本结构方式是以立柱和穿斗横梁组成主构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立柱及斗拱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有一些建筑也用墙壁作承重作用),门窗可以自由开设,没有统一的规律,室内空间的分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北方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未央宫”等建筑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宫室。宋代开始,是中国古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成熟时期,而中山是在南宋时立县的,大多数的氏族和居民是由中原迁徙而至的,初期的民居建筑多是仿照其原居地的建筑模式来建造,其建筑艺术与岭南古建筑艺术一样,由接近于北方的“四合院”模式发展到以“竹筒屋”为主的模式。中山立县后,随着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不断磨合,其民居及古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变革。从这些年来的文物普查和旧城区的改造中发现,中山的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岭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相比之下,其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从宋代开始就也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单调格局,趋向于秀丽和多样的平面、立面模式,但其主要的建筑风格还是以木构架为主。在中山以宋代始建的学宫为姣姣者(1959年开始市人民医院搬进学宫后,学宫就逐渐被拆毁,至今仅存泮月池和泮月桥古建遗迹了)。从明代开始,中山的建筑风格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处在珠江出海口的位置,台风和雨季较频密。因而,县衙、大户人家、商贾等宫室房屋,大多改变了过去只是挖沟夯土作屋基,用夹板夯三合土作墙的模式,而采用梅花桩作屋基,用花岗石、油页岩、红砂岩等材料作墙基,多用花岗岩石或坤甸等硬杂木作柱梁,就地取材用蚝(牡蛎)壳砌墙或用灰砂、粘土、石仔(传说还加进糯米粉等作粘合剂)等三合土夯成墙体,其梁架结构趋于简化,斜梁得到应用,斗拱多采用瓜形的台梁,比例显著缩小,基本是简单架设,极少有出跳的叠架;在外墙的装饰上,原经济作物区的集镇,如:小榄、古镇、黄圃、三乡、南朗、沙溪、大涌等镇区,多采用锅耳风火墙、龙船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而其他的镇区或山区的一些镇区多采用硬山式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在城区及其他镇区的重要建筑,如石岐的学宫大成殿等多采用歇山顶的建筑结构。除此以外,在明代开始,中山的民居普遍采用石雕、石刻、砖雕、灰雕、灰塑、壁画等装饰艺术,这些建筑风格的改变,促进了中山的砖瓦房屋的改善和进步,其建

筑手法一直沿袭至清末民初。从现存的古建筑和民居中反映出,清代时中山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是非常丰富的,这个时期的古建,除了沿袭明代的建筑风格之外,大多数的民居,还是采用古人的“版筑”建房技术。何谓“版筑”?“版筑”就是在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坭土,用杵捣紧,夯牢筑成后,拆去两边的木板和木柱,风干后即成一堵墙,材料多为砂、石仔、坭、蚬灰等物,相传为加强墙的粘性,在“和坭浆”时加进糯米粉等材料。这种“版筑”建房技术至今仍有采用。除了夯墙版筑的建筑艺术外,中山在清代的砖木结构房屋,多采用水磨青砖砌墙壁,穿斗抬梁木构架混合结构的方式建房屋,风火墙多采用硬山式装饰,在屋脊上多装饰坭塑、陶瓷人物或动物、砖雕、石雕、灰雕等装饰,在窗门上多有“口彩”装饰。古建筑中的“口彩”,实质上是借用图形原有的意义,表达房屋主人的理想图象。比如在庭院中的圆门左右或窗口的上方,用灰堆塑花瓶图案,则代表平安;在屋檐下、窗边等饰上书卷图案的灰塑或绘图,则代表书香文人气息;在漏窗中绘上或用灰塑上蝙蝠、蝴蝶代表“福到”;塑上双钱图案代表钱财;塑上海棠代表宝贵;塑上葫芦代表吉祥;塑上麒麟代表多子等等。由此可见,古建筑的“口彩”,实际上是人们的感情寄托,也是古代人们的道德界限象征。除此以外,大多数的民居在屋内的内墙上都绘上水墨或水彩壁画、古诗、家训等装饰,在大堂或大厅中,建有镂雕木神楼或神龛,大部分的木雕神楼都以金箔作装饰,用以摆设和拜祭历代祖先的灵牌等物;有钱的商贾人家或是书香世家还在大厅的天井、厢房中,装修上镂雕的吊屏(花罩)以及镶嵌木雕或玻璃窗花的屏封等。中山的古代人家,家族观念较强,形成大多是四五代同堂居住的习惯,在住宅建筑方面,多采用以大家庭为单位的封闭式单间住房的布局,俗称为三间堂、五间堂、九间堂等。这种房屋结构,在清代较为普遍,是较传统的住宅之一。五间堂的中间堂屋无板壁,多以花窗、吊壁为间,俗称“正间”,作为公用厅堂,在堂的正间多建有神楼或神龛,以供奉历代祖先的灵位,也称香火堂。堂的两边为两大房,神龛下有正间房,多为长者居住,两侧称为厢房,左右对称,各房均有门窗以利空气流通。堂与大房之间多采用木雕屏风作墙。大堂与大门中间多建有天井,俗称“明堂”。此种设计,源出于古代的风水学和五行阴阳八卦的象征意念,古人认为五行有相生相克之原理,在古代的建筑中多以木架构为主,常常发生火灾,而五行中“水克火”。因此在房屋建筑上,建有“天井”表示以水克火的意念象征物,同时起到观察天气、采光、空气流通等作用。也有一些老人称:在房屋中建一个天井,寓意“肥水不流外人,是聚宝盆”。除此之外,中山过去的传统房屋,在主屋两边还另建侧屋,称为“庇”,这种结构,除了保

护主屋的作用,还利用其作厨房、厕所、堆放柴火、碓米等杂物间。

在清代末期,中山的大集镇及沙田区,相继出现了碉楼式的建筑和骑楼式的建筑。这与中山出国的人多和出国早有关。中山一直以来都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清至今的出国华侨近八十万人,分布在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史料记载,中山在宋代就有邑民出洋侨居了。但是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落叶落归根”、“寻根问祖”之俗。因而,不管去到那里,对家乡还是眷恋的。据中山的史料及一些家谱、族谱记载,中山早期邑民大量出国的时期多在鸦片战争前后(即在1840年前后),到清未民初,侨民多有返乡祭祖和带亲朋好友出国“掏金”。与此同时,抵抗外侮和国内的战乱也频繁,这就形成了家家防盗、村村建有民团等状况。在此期间,溶汇华侨居住国建筑特色的建筑风格开始在中山出现,较有特色的碉楼、欧陆风格的骑楼等建筑风格比比皆是。从近年来文物普查和调查中发现,中山的民田区和沙田区早期建成的碉楼,主要是用以“抢明火”和“护沙”防盗,一般由“更夫”或民团把守。而一些华侨捐款建成的碉楼多作民居,其家人多用以屯粮或收藏金银细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山大量出现建碉楼的风气,主要是响应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团,推翻清皇朝的号召后才大行其道的。不管怎么样,中山现存的碉楼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有404间之多,最早是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遗存,而大多数的碉楼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中山的碉楼与台(山)开(平)恩(平)等地的碉楼有所不同。从现村的中山碉楼建筑来看,其建筑规模较小,建筑的风格也较台、开、恩等地的碉楼建筑风格要简单。一般来说,中山的碉楼多是与其祖居平房(竹筒屋)连成一体,多为三层高的三合土或砖石、混凝土结构;每层约二十到三十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其三楼顶多建有半层的内阳台,习惯上称为“假四层”,外阳台用作晾晒谷物及衣物;从碉楼的二层开始,在每层的四面墙壁上置有多个内宽外窄梯形的枪眼;碉楼的顶层四边漂出约六十公分作檐口,在檐口的四周置有十公分左右直径的掷物口(也作枪眼用)。中山碉楼的建筑多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还有一些是圆形的;大多数的碉楼的顶部多建有其主人在海外居住国代表性建筑风格的装饰,在碉楼的门窗檐口上,多采用中国古建筑的“口彩”装饰,大部分的碉楼建筑都与祖屋连在一起,用围墙围绕,在其前后建有小花园。一般的碉楼建筑多是一间祖屋建一间碉楼。但有一些大户人家却是在其祖屋的四周建有碉楼,如原中山县县长张惠长(曾在北伐时任国民党航空局副局长)的故居,就是在其祖居的四角各建有碉楼建筑,成为庄园式的建筑布局。

二、近现代中山的民居变迁,溶汇了中西方文化特色,形成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由于中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古时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渐形成,中山得以航运业通畅,过埠到南洋、东南亚等地侨居的邑民有较便利的条件,而香山的先民更有由朝廷派驻外国的使臣。如:濠头的郑藻如,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被清政府派往美国、西班牙、秘鲁等三国当大使;三乡雍陌的郑观应出使暹罗(泰国的旧称)等等。从现存的清末民初建成的民居来看,过去较多邑民出洋谋生的镇区或乡村,其民居建筑多带有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如果说古代的香山邑民出洋是逃避战乱,或是越洋谋生的话,那未,到了鸦片战争时期,香山邑民出洋就是契约受雇,乡亲援引和被贩卖当猪仔。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作为香山邑民出洋,便是成立会馆,互相提携,开创华侨实业对祖国和家乡作出了许多贡献。与此同时,中山的民居建筑风格也产生了新的变迁,逐步形成浓郁地

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从明代发展起来的砖木结构五间堂式的传统民居,到了清代,尤其是民田地区的乡镇,邑民多有出国谋生,且海盗、山贼匪夷肆意滋扰,入屋抢掠、绑架勒索等案件不断发生,这对于侨属的邑民家庭来讲,所受的危害更大。这时候的十八世纪未和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的建筑已盛行,一些有钱又有文化的侨胞,将西方的建筑文化带回了中山。当侨属去信在海外的亲人,告知家乡被贼人入屋打劫(中山人过去俗称“打明火”),海外的亲人则在居住国借钱寄返乡间,或带钱返乡,在祖屋旁建起仿西方国家城堡型的碉楼,用以防盗、打明火,也因碉楼一般高三、四层,可贮存粮食,贵重物品等,亦可防火、防水,所以当这些碉楼式的房屋在中山一些镇区出现后,邑民较喜欢,亦多有仿效,导致了中山民居建筑风格的变迁加快。1887年至1892年期间,孙中山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香港西医书院学医,在学期间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农业等知识均涉猎,从而使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读书期间,孙中山先生经常利用假期回乡与同乡杨鹤龄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清廷朝政,还与濠头乡的退休官吏郑藻如(曾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1886年因病辞官回国,返家乡濠头养病息影家园)商议,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办教育,还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组织民团,制订预防盗贼等措施。由此,中山的碉楼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在清未到民国期间,中山的碉楼式民居多达三千余间,至今,这些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古旧碉楼,依然屹立在城乡各地,成为中

山城乡新旧面貌对比的风景线,也是中山近现代建筑史和华侨辛酸血泪史的实物佐证。这些碉楼建筑如果能择优

保存下来,将会起到促进我市旅游事业发展的作用。除了碉楼式的民居,中山尚有骑楼式欧陆风格建筑特色的民居。如先施公司创始人马应彪的故居“马公纪念堂”;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为其父建成的“沛勋堂”等等,都是仿西方国家骑楼式的建筑。从现存的骑楼式旧建筑实物和地方史料的记载,这种建筑风格与中山早期洋务买办商业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明代未年,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山,带来了某些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将西方国家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引进了中山。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山的进步知识分子和爱国志士从列强侵略,国弱民穷的教训中,提出了变法自强,发展新形工商业,并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比封建社会文化要进步的多”等思想。如清代的中山人郑观应于1858年到上海学习经商,受雇于英商宝顺洋行任买办,后与英商经营公正轮船公司任董事。郑观应在与英商经商过程中,关心时政,热心西学,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曾撰写《盛世危言》等著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提出利用西方进步思想,以西方工业先进技术改进民族工业,主张“商战”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思想,对当时的朝政和“戊戌变法”、“维新主义”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中山濠头乡的郑藻如于1886年因病辞职归故里期间,提倡改良农业、禁鸦片等主张,也对中山的洋务商业买办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思想对于中山的城镇商贸活动和建筑等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商业买办、洋务运动的兴起,促使了华侨在海外艰辛劳动,稍有积蓄就汇款回乡办实业和置物业。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旧上海滩上的四大百货公司,无独有偶,这四大百货公司的创办人都是中山人(大新公司创办人蔡昌的家乡现划归珠海)。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商业在民国初年被世人所瞩目,除了其经商的思想活跃外,也将西方国家的建筑艺术引进了中国,诸如扶手电梯、地下商场、骑楼式的商铺、楼顶花园、罗马柱、巴洛克式等建筑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融合等,都使西方国家的建筑艺术与建筑风格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这些西方国家的建筑模式对中山的传统建筑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到中山的商业和建筑业得以发展,也促进了中山建筑行业的进步。大约在清代晚期,中山的城区石岐一带,已形成十八间为主的繁荣商业街区,到清代未期光绪年间到民国初期,在现在的孙文西路先后建起了汇丰百货、先施公司石岐分公司、永安公司、思濠酒店等多层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多采用西方的建筑结构方式,以内外阳台的框架结构模式兴建,形成了有雨蓬遮盖的过道,据一些老中山和老石岐的前辈称,原石岐孙文西路的步行街两边的商铺民居旧楼,其二楼均为内阳台的建筑结构,是可以走通的,主要用以商铺和民居的联防及防火、防盗,本地人俗称为骑楼。这种建筑结构改变了过去“开门见天”的商铺风格,也由此形成了城乡集镇商业街区的“欧陆式”建筑风格。这种骑楼式的建筑,行人走在路上,晴天可遮阳,雨天可避雨,

至今在中山各镇区还多采用,这也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合壁的产物。除了上述碉楼和骑楼式的建筑风格外,在近现代的中山,由于归侨回家乡定居较多,也就将他们居住国的建筑风格带回家乡,结合传统的建筑,溶合为仿哥特式、仿西班牙式、仿美、仿英钟楼式、仿日式等等中西合璧式的住宅,这些房屋特色,过去多有称为“鬼屋”、“别墅”、“洋楼”等等。当然在今天新时代来讲,这些房屋都不是那么新颖了,但是在一个世纪前,这些房屋,不管是建筑的模式、结构和建筑艺术,都是起着领先地位的,在今天看来,

亦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实用价值,也见证了中山近百年来的沧桑史。作为中山民居的代表作,不得不提的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居。这座中西结合的民居,有着广东砖瓦房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西方民居的建筑风格。传统上的中山古民居,一般是15坑、17坑或21坑的平房,其大厅是不开窗的,而孙中山自己设计建成的那间房子,不单是二层的徊形建筑,还在大厅中开设了四个窗口,用以采光和使室内空气流通,尤其是中山古代的民居,大厅中都设有神楼,初一、十五及春节等传统节日、亲人的生、死、寿辰都要点燃香火,从而导致了室内严重的污染。但孙中山亲手设计建成的故居,这种空气和环

境的污染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中山的古民居还是有其特色的。除此以外,中山的中西结合民居和古建筑物,在其建筑艺术上,也有着创新的意念。从清末民初开始,中山的民居除了以传统工艺为主外,如大量的水磨青砖平房的建筑、宗祠庙宇等建筑艺术,受华侨居住国建筑艺术影响,中山的建筑艺术也起了变革。从现存的古民居和一些较大镇区的商铺来看,中山很多的民居采用了古罗马式、仿哥特式、假钟楼式、巴洛克式、内阳台廻廊式等等的建筑艺术,使中山的建筑艺术多姿多彩,这对于发展中山的建筑艺术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多样化的建筑艺术中,中山古代的建筑工匠,除了吸收西方的建筑艺术外,还融合了中国古建筑艺术,如窗户、大门的“口彩”、“趟笼门”等,而大多数的民居都很注意绿化和环境保护的结合,尤其

是那些富裕的人家,在其屋宅前后都建有花园,有一些还建有凉亭、养鱼池、假山、喷水池等建筑物。而在城区或大的集镇,大多的商铺,多采用楼下作铺面,楼上作住宅的模式,其大门多采用“榄形铁闸”(中山人称为“榄核

闸”),这种门方便顾客进出。由此可见,中山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中山的古建筑艺术和古建筑结构,还是可以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技术发展和提高的标志。在今天信息化时代,这些古建筑艺术同样荷载着中山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信息,也应该是无形的文化遗产,按国际通常的文物涵义: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都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因此,对于中山的古民居

建筑,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保护和研究的。

2 地理概况

西安位中国西北东部关中平原中部,东经107°40ˊ-109°49ˊ和北纬33°39ˊ-34°44ˊ之间,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现辖新城、莲湖、碑林、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七区,长安、临潼、蓝田、高陵、户县、周至六县。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风俗民情

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受中国古代帝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秦风唐韵之乡,民风淳朴,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在衣、食、住、娱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人们将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概括为"十大怪"。这种生活方式与习俗,表现出西安关中人的质朴、粗犷和豪爽。

人类起源地

西安境内史前文化遗址囊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人类社会演进各历史阶段的多种类型,构成人类社会进化史上举世罕见层次清晰的完整系列。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被称"中华民族摇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中华文明的摇篮

西安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和中心位置,汉唐两带尤为突出。

秦中自古帝王州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西安经济现状

西安经济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初步测算,2004年西安市生产总值(GDP)109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保持在13%以上。

2004年,西安市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收入164.5亿元,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1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5%;一般预算收入75.3亿元,增长20.0%。

2004年,西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工业增加值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1亿元,增长18.1%。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0.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出口20.35亿美元,增长45.1%。.2004年,西安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59个,比去年增长20%;合同外资额7.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8%。

西安电视市场发展情况

各类频道市场表现变化与演进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西安的电视市场也表现出活跃的景象。从2003年的收视数据中,我们看到,在2003年,以频道级别来看,市场占有率的排名位次依次为:中央台频道、陕西省级频道、西安市级频道、其他省级卫视频道、其他频道和中国教育台频道,其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央台频道的市场份额为33.4%,位列三甲第二、三位的陕西省级频道和西安市级频道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4%和23.3%。

从1999-2003年的收视数据表中,清晰地反映出在西安电视市场上,各类频道5年间的表现。中央台频道从1999年到2002年,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2002年达到48.3%,2003年急速下降到33.4%。一年之间,中央台频道在西安收视市场从占据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反映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现状。

与此同时,陕西省级频道与西安市级频道的收视表现分别形成了一条震荡的曲线。陕西省级频道在1999年市场占有率为15.2%,2001年,达到5年间的最低值12.7%,2003年,攀高至24.4%,较1999年升幅为60.5%,5年间首次超过西安市级频道,达到可与西安市级频道抗衡的格局。西安市级频道1999年的市场占有率为28.0%,是5年间最高值;从1999年至2002年,此类频道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相较1999年,最大降幅为33.2%;2003年,市场份额复涨至23.3%,略低于省级频道同年表现。

其他省级卫视频道与其他频道的市场占有率总体来说在5年间呈上升态势,市场份额总计从1999年的14.5%上升至2003年的18.6%,实现对西安电视市场的分羹,占据收视市场的一角。

表11999-2003年西安电视收视市场各类频道的市场占有率(%)

图11999-2003年西安电视收视市场各类频道的市场占有率(%)

外强分羹当地频道力量尚显单薄

在经历了5年的发展与演进后,2003年的西安电视市场呈现出中央台频道、陕西省级频道与西安市级频道三分天下的收视格局。在2003年收视调查中,收视份额排名前10位的频道中,上述三类频道在前10位中的上榜频道数量为4:3:3,中央台频道在总体份额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占据收视总量的1/3,而陕西省级频道与西安市级频道合计不到市场总量的1/2。且其他省级卫视频道与其他频道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平稳上升,在2003年,两类频道合计占据西安收视市场的1/5弱。当地频道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力量尚显单薄。

陕西电视台是中国创建最早的省级电视台之一,但是在当地收视市场上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在2001年收视份额跌至近年最低,同年,陕西电视台进行改革,按照“频道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企业化、设备数字化、人才现代化”的方向,确立了以卫星电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和都市青春频道为龙头,经济资讯、影视娱乐、公共·政法、科教文、体育健康等5个专业频道相配套的构架,推出了39个自办栏目,初步形成了多功能、系列化的新格局。从2001年开始,省级频道的收视份额开始上升;广告经营连续三年以35%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突破4亿元收入,是西部乃至中原15个省区增长速度最快的省级电视台之一。

西安电视台至今有20多年的历史,截至2003年12月,日平均节目生产能力为450分钟。数据反映,2002年,市级频道的收视份额近年来首次低于省级频道,且市场占有率跌至最低值18.7%。同年,西安电视台按照“频道特色化、栏目品牌化、经营市场化、风格都市化”的原则对六个频道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形成了以新闻综合频道和白鸽都市频道为龙头骨干,四个特色化频道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系列化新格局。2003年,市级频道的收视份额有了一定回涨,西安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居西北城市台首位,2004年西安电视台经营收入(不含网络经营收入)为1.12亿。

古建筑修缮

施工专用技术 01.13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 1 名称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 2 概述 该公司从事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与设计五十余年,具有很强的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在文物修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获得专项技术资质。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建筑技术。是中国建筑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经过几千年不断的充实改善和提高求得继承创新和融汇发展,其工艺质量、施工方法、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日趋精湛。为发扬光大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上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早已在世界古代建筑技术领域中成为了独树一帜特具风格的建筑技术瑰宝。雄伟的古建筑艺术以完整的木结构、精美的飞檐斗拱、琉璃瓦顶、青白石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形成自然与人文美高度的融合,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承古融今,中国古建筑的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为世界建筑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创造了独特的品牌。一直以木结构营造技术为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多采用抬梁式框架结构体系,其形式主要有体系完整、布局灵活、居住环保、形态动人及结构抗震性能刚柔并具,在地震力作用下可以做到“墙倒柱立屋不塌”的几大特点。中国古建筑具有其优越的抗震性能。

6 设计与施工要点 6.1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以《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为依据,严格遵守原则统一规定的施工与操作规程;施工中尊重原建筑的年代特征、技术手法与特点,保持建筑原有风貌和现状;积极纠正现存误差,恢复原状;加强学习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及法律意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发布的所有规范、规程;遵守《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6.2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施工与设计依据国家及北京市发布的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本着“恢复建筑原貌,再现历史及修旧如旧”的原则。重视力求与建筑物的历史年代、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相协调统一,体现中国古建筑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中国古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除采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的大样图外,还经常使用不同比例的模型指导设计和施工。 3 适用范围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满足和适应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及质量要求。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适用于中国建筑中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公用建筑及民间四合院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多以木构架为主体的古建筑营造和修缮。 4 执行标准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含雕刻、绘画、园艺、山池等要素,有着意境之美、形式之美、和谐之美等特征。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很多建筑,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功用价值非常高。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并探讨了其风格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风格 建筑艺术时人类历史的积淀,能够呈现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追求天然之趣为主,由画家、文人、造园匠师们共同打造而成。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构图中,主体是不规则平面里面的自然山水,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古典园林观赏性,会设置很多形态各异的建筑,并合理布置植物,道路曲折迂回,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美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一)廊 通畅、狭长、空透、弯曲是廊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景区与景点连接起来,有着组合景物、分割空间的功能。通畅而狭长能够诱发人一种盼望与寻求的欲望,实现“引人入胜”

的目的;空透而弯曲能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走廊柱头具有框景的作用。当我们散布于颐和园长廊中,能够欣赏到昆明湖全部景色;而苏州怡园的走廊被花墙所分割,墙上设计有各种风格的漏窗,使得园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多端。 (二)亭 休息观景是亭子的主要作用,也可以作为景点。不管是路边桥头,还是山岭都可以设计建设亭子。亭子的形式各样,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亭、方亭、八角亭、矩形亭和三角亭;根据屋顶形状可分为歇山亭、掂尖亭;根据所处位置分为廊亭、井亭、路亭、桥亭等。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凭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亭子造型多变,为园林增添一抹亮点[1]。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苏州西湖的湖心亭等。 (三)其他 主要包括阁、堂、榭。一般建造在花畔和水面,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榭是一种精致敞亮、小巧玲珑的建筑,室内装饰清新淡雅,近可观鱼赏花,远可远观风景,是园林景点游览的最佳点,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建筑。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处的建筑物,是用来休息品茗的。阁楼一般有两层以上的房屋,形体空透,可观赏四面的风景。堂常常是一种封闭形式,只有正面设有门窗,一般都是主人的起居之地。堂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 一、住宅的种类(种类很多.你一定要耐心看啊!包括如何区分塔楼.板楼.应该是很全面了.) 住宅的种繁多.主要分为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别墅等. 1、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2、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 3、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 4、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跃层式住宅.复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 5、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 1.01、低层住宅 低层住宅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最具有自然的亲合性(其往往设有住户专用庭院).适合儿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户间干扰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围.这种住宅虽然为居民所喜爱.但受到土地价格与利用效率.高政及配套设施.规模.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供应总量上有限. 1.02、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 (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 方面的优势.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 1.03、小高层住宅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 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 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 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 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 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 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 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 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 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 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 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 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 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 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合同(整理版)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承包范围:1、文庙大成殿屋面原有屋脊和屋面瓦件拆除,清扫望砖屋面;给整个屋面做防水,增加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铺底灰、铺瓦、嵌缝、更换损坏瓦件。2、所有木质构件原有油漆面铲除、清扫、下架木刷漆、上架木绘制彩绘(达到墨线小点金的效果、但不贴金)、更换损坏的木质构件。3、文庙散水增加阶条石与陡板;4、重新制作月台,并增加阶条石、陡板、望柱、寻杖栏板、甬路海墁地面、如意踏跺;5、更换墙面酥碱青砖、修复墙体裂痕等; 以上所用材料参照工程预算书。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二、合同价款(固定价格)

金额(人民币大写):;¥元; 三、工期: 合同工期:天 开工日期:年月日 竣工日期:年月日 按期完成不奖不罚,工期每推迟一天,罚合同价款的千分之五(5‰),但总数不超过合同价款的百分之五(5%)罚款将被作为违约金从最后一次拨付的工程款中扣除。 四.工程质量标准 本工程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现行《工程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五.安全生产 乙方必须安全、文明施工,必要时工地现场应采用围护等措施,施工中造成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由乙方负责,所发生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 六、工程款支付: 合同签订后甲方应在乙方正式施工后3日内支付合同价款的20%作为预付款;工程大部分项目完成后支付合同价款的40%;工程全部完成后再支付合同价款的35%;本工程质保金为5%。 七、质保期:三年 保修期限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缺陷期内由乙方负责保修,费用由乙方承担。保修期从乙方施工完成交由甲方使用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编号:2021-xx-xx 合同/协议(模板) 合同名称: 甲方: 乙方: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方(甲方):_______________县文物管理所 承包方(乙方):_______________公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修缮工程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县城 工程承包范围: 1、__________屋面原有屋脊和屋面瓦件拆除,清扫望砖屋面;给整个屋面做防水,增加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铺底灰、铺瓦、嵌缝、更换损坏瓦件。 2、所有木质构件原有油漆面铲除、清扫、下架木刷漆、上架木绘制彩绘(达到墨线小点金的效果、但不贴金)、更换损坏的木质构件。 3、__________散水增加阶条石与陡板; 4、重新制作月台,并增加阶条石、陡板、望柱、寻杖栏板、甬路海墁地面、如意踏跺; 5、更换墙面酥碱青砖、修复墙体裂痕等; 以上所用材料参照工程预算书。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二、合同价款(固定价格) 金额(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元; 三、工期:___________ 合同工期:_____日历天 开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竣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按期完成不奖不罚,工期每推迟一天,罚合同价款的千分之五(5‰),但总数不超过合同价款的百分之五(5%)罚款将被作为违约金从最后一次拨付的工程款中扣除。 四.工程质量标准 本工程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现行《工程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五.安全生产 乙方必须安全、文明施工,必要时工地现场应采用围护等措施,施工中造成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由乙方负责,所发生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 六、工程款支付: 合同签订后甲方应在乙方正式施工后3日内支付合同价款的20%作为预付款;工程大部分项目完成后支付合同价款的40%;工程全部完成后再支付合同价款的35%;本工程质保金为5%。 七、质保期:_______年 保修期限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

【中式元素】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76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 式版)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 念和定义(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房屋建筑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 程,准确定义该系统的概念与范畴有助于系统的准确 建立与实施。 房屋建筑物是房屋建筑施工活动的直接产品,因 此,为了明确房屋建筑物的概念,首先要明确房屋建 筑施工活动在建筑业中的位置。 我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将编号为E的“建筑业”分为房 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 他建筑业四个大类,见表1-1。

表1-1中,序号为48、49和50的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三个大类,都是序号为47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的配套行业,其产品基本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应根据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对建筑施工活动的产品(即各类建筑物)进行分类。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在表1-1中又分为房屋工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两个中类。这两个中类的主要区别有: (1)从立项审批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工艺难度和维修保养等角度,房屋工程建筑的产品与土木工程建筑的产品有显著区别; (2)从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的角度,房屋工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教学难点: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配乐朗读古诗在美术课堂中引起反差,并带动学生情绪,紧接下来的精美的图片极大的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引起兴趣.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最新版】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古建筑修缮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修缮项目,是施工组织与管理各阶段中应执行的基本工作程序。其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修缮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术语 (一)设计文件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前,设计单位根据文物保护原则与目标编制的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在项目施工中编制的其他技术文

件的总称。 (二)施工技术文件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在施工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三)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为指导项目施工技术、经济和管理而编制的综合性文件。 (四)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一步明确修缮项目的重点部位和工序、关键工艺,以及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文件。 (五)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修缮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功能分区、临时道路、各类线路走向和各种设施位置等工作。

(六)项目部 施工单位针对具体修缮项目施工组建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部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造价员等人员组成,进行项目施工的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动态管理各施工要素,全面负责项目施工的安全、进度、质量、造价等。 (七)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为实现预定的工期目标,根据各工种和各工序的相互关系,安排项目施工顺序和起止时间计划的工作。 (八)专业分包 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将满足专业分包条件、专业性强的项目施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施工单位。 (九)总体工程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的全部内容,包括一个或多个单位工程。 (十)单位工程

MOO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复习进程

MOO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单选(1分)牌坊的主要功能是____。 A.艺术性和标志性 B.纪念性和宗教性 C.宗教性和艺术性 D.标志性和纪念性正确答案:D 2单选(1分)古建筑门头上的门簪的作用是什么? A.装饰 B.门当 C.户对 D.托匾正确答案:D 3单选(1分)世界上最早的纯木结构塔是那座? A.法门寺塔 B.佛宫寺释迦塔 C.大雁塔 D.虎丘塔正确答案:B 4单选(1分)中国古代单栋建筑以_____为最基本单位。 A.厢 B.间 C.房 D.进正确答案:B 5单选(1分)没有梁架的拱券结构一般常用于_____。 A.大型殿堂 B.塔 C.楼阁建筑 D.陵墓地宫正确答案:D 6单选(1分)下列对有关里坊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里坊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唐朝开始被打破,但是方格网状的城市规划布局方式却一直沿用,影响后世。 B.里坊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规划制度。 C.里坊沿大街面禁止开设商店,里坊内也禁止一切商业活动。

D.里坊制是将城市中的居民居住区按照棋盘格的形式,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方格,每一个方格叫做一个“里”或一个“坊”。 正确答案:A 7单选(1分)北方民居庭院宽阔,南方民居天井狭小,其原因是________。 A.生活方式的原因 B.文化的原因 C.地理气候条件的原因 D.社会历史的原因正确答案:C 8单选(1分)华表不能出现在下面哪些地方? A.清东陵 B.明孝陵 C.关帝庙 D.故宫正确答案:C 9单选(1分)祠堂要建造得尽可能豪华,是因为____。 A.很有钱 B.互相攀比 C.有文化 D.艺术水平高正确答案:B 10单选(1分)颐和园万寿山前著名的长廊是用什么彩画装饰的?A.旋子彩画B.和玺彩画C.苏式彩画D.龙凤彩画正确答案:C 11单选(1分)猫弓背是那个省特有的封火山墙形式? A.湖北 B.江西 C.广东 D.湖南正确答案:D 12单选(1分)与外国园林相比较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中轴对称 B.自由布局 C.几何对称 D.辐射扩散正确答案:B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盐亭县金孔镇西林村赵坝寺文物修缮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四川省川英文化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5月 第二部分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a.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b.所用标准及规范: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GB50165—92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南方地区) CJJ70-9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编制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着遵循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单位招标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各种客观条件,从经济和技术

统一的全局出发,对各种情况加以通盘考虑,做出科学合理的全面布署。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选用较优的施工方案、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及设备装置,组织好劳动力、机具、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场道路、运输、水电供应、仓库和临时设施作出规划的安排,使施工活动能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优质、低耗、高速地完成本工程。 第三部分工程目标 3.1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严格按我公司的质量原则及质量体系对此工程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 3.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样板工程

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达标,杜绝死亡事故,工伤频率控制在 1.5‰以内,严格按各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组织施工,保证达到样板工程。 3.3本工程工期目标:120天竣工 第四部分施工计划及部署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及规模,本工程拟配设项目部主要成员如下: 项目经理:1人 项目工程师:1人施工总工长:1人 木工工长:1人(负责木构件制安、木结构加固等) 土建工长:1人(负责瓦等) 现场预算、核算:1人材料员:1人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

建筑物,是指在土地上建设的供人类居住、生产或者进行其他活动的场所,如房屋、城墙、纪念碑、电视塔以及其他类似场所。 构筑物,是指在土地上建设的不供人类直接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如道路、桥梁、隧道、水井等。 有人说:“人生就像过山车,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更能让你懂得人生的真滋味”.是啊!人活着,五味杂陈,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品。寻常日子,一碗粥,一碗面,充斥了平凡生活里的平淡,经历的种种,需要我们沉静心灵,从日复一日里濡养自身,去慢慢感受生活的五味杂陈,而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富裕,就感觉你比别人高一等,就目中无人,这只能证明你的肤浅。

正所谓:“穿金戴银能怎样,平平凡凡又如何,只要你能知足,就什么都不缺”.要知道有的人虽然贫穷,但感觉很幸福;有的人虽然富有,但浮而不实,忧虑重重。当然,人间的一切不幸几乎都与钱有关,但有了钱并不代表真的幸福。 乐观者的幸福府首皆拾,悲观者的幸福高山仰止。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就是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即使吃着粗茶淡饭,也满口香甜;幸福就是拥有一位甘苦与共、风雨同舟的知心朋友,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幸福就是拥有一颗平常心,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知足常乐! 要知道幸福不是你有多少的钞票,也不是你有几座豪华的别墅、开什么牌子的名车,手上佩戴多少克拉的钻戒和多么华丽的衣裳。真正幸福的人,不一定拥有很多财富,但他们内心一定是踏实快乐的。所谓内心的幸福,是过着和谐的正常生活所感到的快乐,这种幸福和满足是任何金钱换不来的。 幸福,其实很简单,不一定是高官显禄,腰缠万贯,而是要懂得怎样生活。只要您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活着,开开心心的过着,用一颗平常之心享受平淡生活的美好,快乐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这就是幸福!因为平淡是一种“福”,它能让我们调整心态,在五味杂陈的大千世界里去发现生活的和谐之美,做到真正的满足! 正像黄磊所言:“平凡日常的记忆,最关一餐一饭。平淡生活的温暖处,也许就是与家人、孩子在一起分享美食,分享品味美食的愉快心情。无论走多远,最终也只是为了回家,回到餐桌前。” 其实生命的过程,原本就是平平淡淡,就像一杯白开水,我们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里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不幸福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索求太多,在杯子里加入不同的成分,所以你的人生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人生在世,浮浮沉沉,炎凉荣辱,需要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求一份充实和简单,守一份心静,淡然的安洽于一份心静与知足。只要心简单了,世界就简单,那么到哪里都会有快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是故宫。 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 (同学回答,讲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大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 师: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

什么是建筑物、什么是构筑物 简单的识别方法为:人可以进去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就为建筑物,人不可以进去活动的就为构筑物。因为《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适用对象是建筑物而不是构筑物。其次是构筑物该不该进行消防设计(如垃圾房等)。 广义的建筑物概念是指人工建造的所有建筑物,既包括房屋和构造物;狭义的的建筑物仅指房屋,不包括构筑物。 房屋是指有围护结构组成的能够遮风挡雨,供人们在其居住、工作、生产生活、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如:住宅、公寓、宿舍、办公、商场、宾馆、酒店、影剧院等。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人们一般不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如:烟囱、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建筑设计中所指的建筑物通常是指狭义的建筑物,知道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后我们起码要知道建筑物是一定要做消防设计的。因为要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构筑物一般不需要做消防设计。如垃圾房、烟囱、水井、道路、桥梁、水坝等等。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构筑物都不做消防设计,比如地面停车场和隧道等,功能单一,属于构造物,一旦发生火情也会影响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所以也要做消防设计,有专门配套的《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和《隧道工程防火设计规范》。 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许多时候,“建筑物”是和“构筑物”相对而言的,尽管有时也混指,同样是固定人造物,建筑物一词侧重于其具备的的审美形象或者围合了可使用的空间,既强调其相对直接的被人观赏或进入活动。构筑物则偏指其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相对间接的为人民服务的固定人造物,比如拦水的堤坝。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中建筑物的定义: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的功能的的人工建筑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建筑物统称建筑,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一般指提供人们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相比而言,构筑物就不具备、不包含、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筑物,比如如:水塔、桥梁、堤坝、化粪池等。 定义 1. 明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建筑物的客体是建筑物,所谓建筑物,常规的概念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的房屋或场所,作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客体的建筑物中是上述概念中所包含得一部分。 定义2. 凡供人们在其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 定义 3. 建筑物又通称“建筑”,一般供人们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和从事生产的建筑称为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等。 定义4. 主要建筑物是指公共建筑,次要建筑是指住宅。 定义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被消防工作者称为建筑物的哨兵,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是补救建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 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 :水塔、化粪池、烟囱、堤坝、桥梁、挡土墙和囤仓等。 构筑物一般没有建筑面积。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建筑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时间: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造就了灿烂辉煌,包罗万象的传统元素,如何继承和吸取传统元素的精髓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篇论文就中国传统元素的涵义,构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发展,特点,功能性类型划分,以及这些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不同的运用展开研究,通过北京香山饭店、新苏州博物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实例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得出有:(1)运用传统元素中的人文理念(2)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建筑空间布局手法(3)运用传统元素的局部(4)运用传统的建筑材料 关键词:传统元素古代建筑元素传承创新

一、中国传统元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至今唯一存在并繁荣发展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历史的传承和积淀流传至今造就了中国博大宽广的传统元素。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1、中国传统元素的涵义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更是有着5000年的历史传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的精神或物质遗产,而这些遗产正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概念广泛,构成元素多种多样。 2、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比如说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龙凤纹样、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 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和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元素。 由此,我们可看出中国传统元素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又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中国传统元素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二、中国古代建筑元素 在中国传统元素中,传统建筑元素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建筑体系和伊斯兰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体系,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的理念。达到了人和自然地和谐统一。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该中国建筑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 2、中国古代建筑功能划分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照功能划分,有七种类型。①居住建筑,从原始建筑的巢居和穴居发展到合院。②城市公共建筑,包括城门城墙,钟楼,鼓楼。③宫殿建筑。代表当时最高建筑技艺。北京故宫是其典型代表。④坛庙陵墓建筑⑤佛

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

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什么是建筑物、什么是构筑物简单的识别方法为:人可以进去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就为建筑物,人不可以进去活动的就为构筑物。因为《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适用对象是建筑物而不是构筑物。其次是构筑物该不该进行消防设计(如垃圾房等)。 广义的建筑物概念是指人工建造的所有建筑物,既包括房屋和构造物;狭义的的建筑物仅指房屋,不包括构筑物。 房屋是指有围护结构组成的能够遮风挡雨,供人们在其居住、工作、生产生活、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如:住宅、公寓、宿舍、办公、商场、宾馆、酒店、影剧院等。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人们一般不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如:烟囱、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建筑设计中所指的建筑物通常是指狭义的建筑物,知道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后我们起码要知道建筑物是一定要做消防设计的。因为要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构筑物一般不需要做消防设计。如垃圾房、烟囱、水井、道路、桥梁、水坝等等。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构筑物都不做消防设计,比如地面停车场和隧道等,功能单一,属于构造物,一旦发生火情也会影响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所以也要做消防设计,有专门配套的《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和《隧道工程防火设计规范》。 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许多时候,

“建筑物”是和“构筑物”相对而言的,尽管有时也混指,同样是固定人造物,建筑物一词侧重于其具备的的审美形象或者围合了可使用的空间,既强调其相对直接的被人观赏或进入活动。构筑物则偏指其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相对间接的为人民服务的固定人造物,比如拦水的堤坝。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中建筑物的定义: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的功能的的人工建筑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建筑物统称建筑,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一般指提供人们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相比而言,构筑物就不具备、不包含、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筑物,比如如:水塔、桥梁、堤坝、化粪池等。 定义1.明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建筑物的客体是建筑物,所谓建筑物,常规的概念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的房屋或场所,作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客体的建筑物中是上述概念中所包含得一部分。 定义2.凡供人们在其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 定义3.建筑物又通称“建筑”,一般供人们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和从事生产的建筑称为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案

课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古代建筑欣赏。按照教材本课就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色。中国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其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以及建筑外观上的色彩运用。在介绍过程中,由于篇幅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北京故宫、圆明园、苏州园林的图片与简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中国建筑风格特征与发展,从而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增强学习气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向往,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的了解,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建筑艺术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对建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与幻灯片展示相结合。 2、学法:欣赏,观察以及教师讲解。 教具准备: 幻灯机,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幻灯片若干张

学具准备:《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安定课堂,检查学具。 二:引入新课:(4分钟)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就是建筑,同学们记得不?(学生回答:……)对,建筑就是利用物质材料创造的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的空间。我们还知道除了房子,还有纪念碑、陵墓、桥梁、广场等等都属于建筑,但就是这些大都就是我们现代才有的,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古时候有哪些建筑呢?(学生讨论回答:……)很好,大家都很认真地思考了,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寺庙、佛塔、民居与园林建筑等。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三:讲授新课:(35分钟) (一):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很多种建筑体系,但很多早已中断或者流传不广,比如古埃及、古代西亚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与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播放几张欧洲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的图片)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1、木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由立柱与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妙处。(出示建筑的木构架)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就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可见在很多年以前,聪明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了建筑的一些窍门呀! 2、庭院式的组群部局:古代的建筑都就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里主要就讲讲宫殿建筑与园林艺术。 (出示北京故宫全景图与局部图片)同学们认识这就是哪里不?这就是我们的故宫!它曾经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呢!您们瞧瞧就是不就是很宏伟很漂亮?那好,现在您们5个人一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讨论的内容就是“故宫好不好?好在哪里?”讨论完后请同学来讲讲您们讨论的结果。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