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1.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就群体心理而言,又可以拓展成为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社会心理更多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民族心理更多的表现社会生活的纵向,带有社会记忆性质,在社会生活的深层起作用。

2.文明是社会的内核

社会心理,不论是愉快的幸福的还是痛苦的不幸的,都要给予解读,需要看它在各种约束条件或支持条件下的内在情况。这种条件性,从今日的社会条件看,重要的是制度对人对事的安排和制度人格化;从文化条件看,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人性理念的某种丢失和某种盲点。

有较多的研究看到中国社会的关系本位对中国人心理——行为的规定。关系本位和关系中心是国人社会心理区别于西方个人中心的要点。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是说,中国社会的“关系”是分等级的。左右这个差序格局的规则归根结底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规则、传统伦理规定。

3.社会心理与人性理念中的“善”

从现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正负优劣美丑种种表现看,有一个“关系”端点上的东西已经我们丢失的差不多了,就是“善”。在人际、群际、人与环境、心态与生态的关系处理上,以善为端、用善心相会,用善言、善行相待,在当前不少地方金钱横行、道德衰败的年月,显得格外重要,社会心理学的责任格外重要。

4.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5.早期群体心理研究的第一人是西费尔,他于1893年出版《集合心理学》,以集合心理学观点研究群众,认为群众是“原始社会的原生质”。但有影响的是1895年法国社会学家勒朋发表的《群众心理学》。他所说的群众是集群状态下的情绪性集合心理。群众是一批无意识者,是情绪现象。勒朋笔下的群众表现为四种特征:(1)失个性或恃众性,当一个人独居之时,对其本能冲动不免有所抑制,而一旦形成合群时,则扰攘之中,无人负其责;(2)传染性,是情绪或行为趋于同一方向;(3)被诱性,暗示默喻可以使众不言而动、感而遂通;(4)极端性,对于所受暗示有立即施行之倾向而无怀疑之念,常趋于极端。

6.麦独孤认为,本能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灌输人们行为的本源”。麦独孤的本能理论直接影响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自我本能,再后来发展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理论。

7.冯特认为,心理学有两大部门,即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8.奥尔波特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开先河者。

9.勒温的集团动力学研究把相互依存原理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揭示了集团行为、士气、意见、领导风格等的变化特征及条件,不仅推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也开辟了组织心理学和产业心理学的领域。

10.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

(1)、影响社会心理状态

在不同国家大致相同的时期里,

或者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里。多

数民众共有的心态是不同的;生活环

境不同,社会心理状态就不同。富人

和穷人的需求和追求、情绪与情趣、

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等等是不一样的。

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心理

状态,都是一种社会现实,是存在于

人们心中的事实。因此,不同群体之

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以及均衡发

展是必要的,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2)、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

的程度。

文化和社会两种因素对社会心理

的影响作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文化因素包含互有关联的传统因素和

现代因素。社会心理伴随社会发展,

在已有的基础上愈益突破“心理——

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

学框架。了解这种联系和区别对于理

解社会心理现象是必要的。

第二章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人类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观察

人的行为既受到观察对象本身的动

机、情绪、态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又要被来自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外

部因素所制约,同时还与观察者的主

观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所以单纯靠简

单的观察或许可以积累许多事实资

料,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但要证明某

种假设,发现某种规律,从而形成理

论是相当困难的。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在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时,实验

对象的兴趣、动机等中介变量也常常

影响实验结果。霍桑效应就是由于实

验中被试动机作用导致实验结果失真

的例子。

(3)、期待效应

这里的期待效应主要是指实验的

主试对实验的期待作用,罗森塔尔效

应就是由于实验中的主试对实验结果

产生片面期待作用所导致的。

既不让被试了解自己所参与的实

验,也不让主试了解所进行的试验,

被称为“双盲实验”。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极其复

杂,依靠测量工具将他们完全量化绝

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动机、态度情境

等影响大、不太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时,一些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都不十分理想。另外,心理测量的方

式主要是采用自我陈述法,即由被试

对量表或问卷中的题目按照自己的实

际情况来回答,这样回答的结果不仅

受量表或问卷本身及被试与主试互动

等多种因素的印象,还要受社会文化

因素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题

(2)、查阅文献

(3)、研究设计

(4)、分析结果

(5)、作出结论

(6)、撰写报告

3.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

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4.定量研究设计的一般特点

(1)、对变量的控制,主要包括

对变量进行操作定义;对无关变量进

行有效控制;调查对象的选取;避免

成熟、练习等因素的影响

(2)、控制调查或测量工具的误

(3)、合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以

及对结果正确解释

5.实验设计的因素

被试、主试、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控制组

6.实验的基本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

验设计

RO1XO2

34

(2)、实验组控制组后侧实验设

RXO1

R__O2

(3)所罗门四组设计

RO1XO2

RO34

RXO5

6

如果O2> O4,且O5> O6,即无论有

无前测,实验组结果都大于控制组,

则更有把握证明实验处理的效果。这

个设计将“有无前测”作为变量,因

而可以比较有无前测与实验处理之间

的交互作用。

7.问卷设计的原则

(1)、理解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

(4)、选择排他性原则

8.参与性观察

所谓参与性观察,就是研究者深

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之中的一

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

观察。具有下列特征者都是参与性观

察:开放式的、研究者作为被观察的

团体的成员之一的、个案的深度访谈、

直接观察

9.随机取样的原理

随机取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

元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由于随机

取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样本和总体

有相同的结构,或者具有最大的可能

性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

现。所以说,随机抽样可以保证样本

代表总体。

10.随机抽样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

(3)、阶段抽样

11.非随机抽样

(1)、最大差异抽样

(2)、典型个案抽样

(3)、同质抽样

12.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效

度是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程度。信度是

效度的前提。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信度低,效度一定低。

效度有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

分。

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被精确控

制的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被

用于实验之外的情境的程度。

第三章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涵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

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

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

心里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

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

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

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研究发现,情感上的“亲疏”与

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的两

个最基本的维度

3.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认为社会互

动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共享

(2)、权威排序

(3)、对等互惠

(4)、市场定价

与费斯克的理论关系密切的是克

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它们区分了两

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交换关系与共享

关系。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

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

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作出对等

的回报。

交换关系注重公平:帮助对方后

希望对方立即有所回报;如果没有即

时回报,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关注

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一

般不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

愉快。

共享关系注重对对方的需求:帮

助对方后,并不希望对方立即汇报;

如果没有得到回报,也不会产生被剥

削的感觉;不会很在意对方对于双方

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会因为能够帮助

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

4.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

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

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

形成的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

校友等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

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

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

合关系:情感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

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的、稳定

的关系。他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

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

求。

工具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

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

人们与他人建立工具关系的目的是以

这种关系作为获得其他目标的手段。

例如店员与顾客、公交司机与乘客之

间的关系就属于工具性关系。在工具

性关系中,人们通常按照“公平法则”

交往。

混合型的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

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都有一定程度

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厚,没

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

地步。一般来说,亲戚、邻居、师生、

同学等关系就属于混合性关系。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

人关系:杨国枢认为,根据亲疏远近,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

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

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

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

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要

讲利害。

(4)、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

效区域:核心区域有一个人的家庭成

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这

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

由一个人的好朋友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爱你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对一些人来说,最可靠的朋友可能比亲戚还亲近,从而加入核心区域。有效区域有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

5.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有美国学者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立的。他从群体的角度,定量的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里联系或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其具体程序包括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目的。比如在群体中谁最受欢迎、谁最孤立、谁最受排斥,群体内部有没有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群体的凝聚力如何。但是在一次测量中,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测量值钱应该明确测量的目的,找出测量要收集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第二步,确定变量关系。如果想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状况,我们可以问“你目前与那些人关系最好?”“你觉得和那些人较难相处?”如果想了解群体成员在人际关系上的期望或倾向,可以问“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

第三步,确定选择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群体大小等因素,确定问题的具体问法。例如,问题1:列出你最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伴,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问题2,你愿意与那些人在一起工作?问题三,你与每一位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愿意程度如何?请对每一个人用5点量表尺度打分,最愿意的打5分,最不愿意的打1分,以此类推。问题1要求给出确定的人数和顺序,问题2 则对人数和顺序都没有要求,问题3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在实际使用时,问题1比较适合于人数在30-40人的较大群体,问题2和问题3既可以用于大群体,也可以用于小群体。

第四步,编制测量问卷。

第五步,实施测量。

第六步,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

(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测量个体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交往类型。

(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

所谓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语单调,态度漠然;言语过多,总是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等。进行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可以让个体知晓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6.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确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美貌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

好”。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

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着文

化的差别。

存在所谓的不良交往行为,相应

的,也就存在良好的交往行为,例如,

能够主动替别人着想,倾听别人的谈

话,热情帮助他人等等。正面的互动,

如有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等等可以

促成人际吸引。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

产生交情。

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

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

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

以帮助人们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

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此

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

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

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曝光

效应”。对他人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

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在大多数情

况下,人们会比较喜欢那些对他们有

正面评价而非负面评价的人。当然,

尽管人们喜欢听赞美,但是却不喜欢

别有用心的赞美,如果人们对赞美者

的动机有怀疑,就反而可能产生厌恶。

相对而言,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喜欢,

如友善的对待,要比口头的赞美更容

易产生人际吸引。

在研究赞美与人际吸引的关系

时,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得失效

应”。它表明,决定对赞美着的喜欢程

度的,不只是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

的变化量。

当人们开始交往时,个人特质也

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

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真诚,这时保证

两人的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是两人的相似性,包括态度上的相

似性、行为偏好的相似性、价值观的

相似性、个人建构(即个人形成问题、

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相似性等。

为什么相似性会导致吸引呢?至

少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人们愿意

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性使人们

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第

二,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

度提供支持,是我们感觉到我们自己

不是孤立无助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态

度和信念是正确的。第三,人们以为

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

为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因此就想当然的认为人同此心,心同

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就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

能产生吸引。例如依赖性较强的人可

能会吸引抚育性较强的人,害羞的人

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

7.关系的发展

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关

系发展的一部分。关系的发展,还要

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

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

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

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

持以及相互陪伴等。

(1)、社会交流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

一个社会交流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

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

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

的收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

某些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

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

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且是自

己的成本最小化。这样关系中的每个

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

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

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

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

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

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

不公平时,双方都可能感到不舒服,

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

(2)、自我表露

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

“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

喜欢。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

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

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

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

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

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

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

所谓的“隐私”问题。

隐私权是一种得到社会认可的个

人控制自己的私人信息、限制他人对

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观察或了解的合

法权利。

(3)、关系的发展

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

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注意阶段,双

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

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还没

有互相卷入,也就是没有走进彼此的

私我领域。一般的翻番交往就停留在

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是相互卷入阶段,

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

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

阿特曼等人提出社会渗透理论,

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

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和交换的范

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密切

水平。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

系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

交往阶段。

在定向阶段,人们往往会选择性

的注意某些人,会进行初步的沟通,

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这个阶段,

人们只有表层的自我表露。例如,谈

谈自己的工作、职业、对最近发生的

新闻事件的看法。

在情感探索阶段,人们会进一步

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体验、感

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可以进

行更深的交往。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

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

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

社会利益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

在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

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基本

的信任感,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阶

段,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

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例如相互诉

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

的情况等。

在稳定交往阶段,双方成为亲密

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生活空间、情感、

财物等,自我表露更广泛,相互关心

更多。

导致关系的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

主要有空间上的分离、新朋友代替了

老朋友、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

格上的某些特点,交换回报水平的变

化、妒忌或批评,对于第三方的关系

不能容忍,泄密、自己需要时对方不

主动帮忙,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

情感支持等行为,一方的喜好标准发

生了改变。

凯利认为,交往动机的转变是亲

密关系形成的标志,由关注个人一时

的得失,转变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

对共同利益产生责任感。

8.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

(2)、共同活动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

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

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

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

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

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

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6)、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

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

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

可以信任的。

9.爱情

哈特菲尔德等人区分了“友谊式

爱情”与“狂热式爱情”。前者是指一

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他不一定

伴有激情或生理冲动。后者是指一种

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有明显的生理

冲动,当爱情得到汇报时,就充满狂

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

斯腾伯格提出爱情的三角形理

论。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亲密、激情与承诺。亲密是指两个人

相处的情况,即是否相互喜欢、亲近

的感觉;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兴奋激

动的部分,包括性的吸引;承诺是指

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

守的决策。

10.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

(1)、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是

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2)、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

能力

(3)、使我们认识到人际冲突对

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有利于提高个人关系质量

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

(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的

健康

11.冲突的性质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系的主体之

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

系。当互相关联的两个个体或者多个

个体之间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期

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并且这些个体

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个

体间的冲突就发生了。冲突可以带来

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

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

冲突

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

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

见。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

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

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

不同的理解。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

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涉到双方人

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

次的冲突。

研究冲突的著名学者多伊奇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冲突,包括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在平行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的知觉到了这种分歧。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在错误归因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

在工作关系中,根据冲突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工作冲突与情境性冲突。前者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做事方法,后者则是因为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

12.冲突的过程

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在冲突潜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的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时,就进入了冲突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的阶段,这是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13.冲突的管理

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处理冲突的方法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分析,一个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另一个是坚持,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根据人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可以区分五中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

(1)、竞争式

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不在意时。竞争行为表现出比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支配性,其结果往往是一胜一负。

(2)、回避模式

对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采用这种模式的人希望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

(3)、顺应模式

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做法,他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

(4)、妥协模式

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输家。

(5)、合作模式

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

14.人际合作

美国学者艾克斯罗德认为,在一

个人人追求自我利益,而且有没有中

央集权的社会里(即没有外在的力量

强制人们合作)的社会里,合作是可

以出现的。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

其一是关系的延续,人们的交往不是

一次性的;其二是相互回报。为了提

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

力:第一,建立持久的关系;第二,

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第三,要

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第

四,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

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赏分明。

14.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第一,利

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

为了自己的私利;第二,利他行为是

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

的压力而做出的;第三利他行为不求

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

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型,它

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不

会斤斤计较。利他者为什么会不求回

报的帮助他人呢?巴特森提出了一个

“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来解释

这个现象。他认为,当我们看到某人

需要帮助时,影响我们的策略首先是:

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感受到了同情心?

当这个人显得很苦恼、很无助时,我

们是否感同身受?如果产生了同情

心,我们就会不计得失去帮助他。如

果我们并不同情他,交换心态就会主

导一切,我们就可能计算提供帮助的

利弊,当帮助他能够获得好处时,我

们就会伸出援手,如果得不偿失,就

可能袖手旁观。

15.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除了利他行为的动机(比如同情

心),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

人格、性别、心情等,情境因素包括

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

帮助者的特点等等。

个人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

是否愿意作出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

素。

在性别差异方面,有一些研究表

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他人

的场合下表现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

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

扶助行为中出力更多。

心情也是影响求助行为的一个因

素。当人们心情比较好时,做好事的

积极性比较高。

在需要助人的情境中,存在所谓

的“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

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

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

小。

拉塔内与达利认为旁观者是否出

手相救,有一个由五个步骤组成的认

知决策过程,在每一个步骤上,旁观

者都有可能停顿下来。

步骤一:是否注意到该紧急事件;

步骤二:如何解释该事件;步骤三:

对个人责任的评估;步骤四:是否知

道如何相救;步骤五:决定是否采取

行动,包括对代价的衡量

在救助的情境中,如果有人挺身

而出,可能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为他人提供榜样,增加其他人助人的

可能性。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如

果遇到危险的人与我们相似,我们帮

助他的可能性更大。

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

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正义

难以伸张,人与人之间充满不信任时,

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当见义勇

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

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者的廉洁程度比

较有信心,人和人之间信任度比较高

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更容易出现。

16.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

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

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17.侵犯的原因

研究表明,导致人们作出侵犯行

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

有:因为被别人侵犯而反击、本能的

表现、由于受到挫折而侵犯、基于模

仿而侵犯。

(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2)、工具性的侵犯,为了某种

目的而去侵犯

(3)、本能性侵犯行为

(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

(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

18.对侵犯行为的应对

一些学者认为,在人际交往中,

无论是为了有效的应对别人的侵犯行

为还是为了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我

们都需要学会采取自持行为。自持行

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

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

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

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

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

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自持行为的一些技巧:

(1)、基本的自持是对你的权利

的简单表达

(2)、不对批评提出挑战,进一

步说明自己的主张

(3)、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

对方

(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或

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

(5)、不要谴责或指责对方,也

不要威胁对方

第四章社会认知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

觉。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

会意识。它影响着主题的心理活动,

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社会知觉包括

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知觉,是指通过他人

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直觉,进而了

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

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

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与对事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

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

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

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

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

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

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

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

态度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

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

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的社会直

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

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

之间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

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的操纵

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

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

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

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

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

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4.自我知觉

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

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

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又叫做自我认识或自我图

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

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

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

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

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个体对

自己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评价称为

自我效能,与自尊有联系也有区别。

自我概念是自尊的基础,即通过

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对自己的不同的评

价;反过来,对自己的正负性评价也

会影响,甚至是歪曲对自己的认识和

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概念关注

的是对自己的认识、看法,其中有好

有坏,也有中性的。自尊关注的是对

自己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的评价,

关注的是对自己的情感,正负性更明

显一些,主观性也更强一些。同样的

自我概念,如“好强”,对某些男性可

能强化他们的自尊,而对于某些女性,

可能会减弱她们的自尊。

5.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

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

形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

渐形成。

(1)、他人的反馈

有时,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

力、性格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使我

们对自己增加了了解。

(2)、反射性的评价

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

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

但我们可以对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

冷淡、瞧不起)及反应(如拒绝)来

了解自己。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

下,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

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

质、爱好等等)。但在大多数时候,人

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

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根据外显行

为更准确,因后者更容易受外在压力

的影响,更易伪装。

(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的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6.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有时候,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但是,生活在社会上,总要受到社会规范与道德制约的,总不能按照自己的真我为所欲为。有时候为了获得别人的接受、称赞,为了获得金钱、权利等资源,我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个好的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真我。这种为了获得权力、赞许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被称为自我表现。自我表现的痕迹不要太明显,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7.自尊的构建

总的来说,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下面三种信息的影响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提出自我差距理论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指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一种是应该的自我,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抑郁;当实际的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自尊的测量可以用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和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进行测量。

8.认同的含义

认同有两个意思,第一,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第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为他人的情感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之间产生内在的默契。认同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同是表示赞同或同意,另一类是指确认或归属。

提出“认同”概念较早的是威廉.詹姆士和弗洛伊德,詹姆士用性格表示一个人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个体对“自己形象”的感悟出现,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认同。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是认为,认同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

的。简而言之,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

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

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接

近自己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

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做出这种

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

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

的定义是,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

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

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

程。

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

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

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

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

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

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沙莲香

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

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

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

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

化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

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

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

性、归属感。

9.自我认同

在自我认同研究中,通常有如下

几个理论视角:

(1)、心理动理论,强调的是儿

童早期如何经验到主要照顾者对其性

格塑造的重大影响,这些经验会影响

到心智的深层结构(潜意识)并持久

不变,如在性别方面,认为性别认同

是潜意识、部分生物基础的发展。

(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自我

认同的发展是通过环境,而不是通过

潜意识,是由于在环境中直接受到不

同对待、酬赏和处罚,以及间接通过

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

(3)、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自我

认同的发展是配合认知发展阶段而自

发学习到的。

(4)、社会基模理论,整合了社

会学习理论及认知发展理论,并强调

其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大部分

的自我认同发展是在社会基模的处理

过程中产生的。如性别认同发展,是

在性别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而

性别基模是指由观察文化中所呈现的

两性差异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学者李孟潮认为,出现认同之前

的人是个生物学的人,出现认同之后,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形成自我意

识的功能。儿童出生以后首先出现的

是黏附性认同,再后来出现内摄认同,

然后是内摄——外化认同,然后是超

我认同、部分认同、身份认同、解认

过程,中老年人的认同结构一步一步

的分解消失,直到死前,如果他的认

同结构完全解离,他的自我就会消失,

从而能够面对死亡。

10.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在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方面,

李孟潮认为,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出

现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立,然而这

并不表示小孩已经完全了解男性和女

性的意义。要肯定一个人的性别角色,

要从他或他所说的、所做的每件事来

看,使其他人由此判断他或他是男性

或女性。这包括社会上看待男性或女

性所应有的服装、发型、兴趣、职业

等的外表现象。

11.自我认同的研究

(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

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

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

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

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

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能够

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

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都生涯

增添绚丽的色彩。”

(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马西亚也主要将认同重点放在青

少年身上,并将焦点放在认同发展的

形成历程上。

玛西亚认为,认同发展中有两个

社会指标:一是“危机”,即青少年会

有危机感,使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

和寻找美好信念的感觉;二是“承诺”,

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

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

之地,也就是“我知道我是谁”,并且

“别人也知道我这个人是谁”的感觉。

马西亚进一步定义了“承诺”的主要

内容,一是职业上的认同,另一个是

指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认同。马西

亚将认同发展的形成历程分为四种状

态,即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封

闭、认同混淆,这四种认同状态是认

同形成的连续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表

现。

12.自我认同的形式确立

认同的形成和确立受到个人的内

在因素、团体因素和人际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人格因

素,团体因素主要是团体的文化氛围,

人际因素包括个人尊重的人、重要任

务的影响等。

埃里克森提出了认同确立的三因

素模式,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

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相互

的三大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

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马西亚认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

人,在自我认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

可以分成四大类:

(1)认同成功,这些年轻人充分

了解社会对个人在能力以及价值态度

上的要求,并且能够忠实评估、审视

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不盲从,也不

愤世嫉俗。

(2)、认同延缓,这些年轻人正

在寻找自我定位,在工作、爱情、政

治、宗教等领域,有些已达成认同,

找到方向,有些领域则还在摸索、尝

试、探寻。

(3)、认同封闭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找到方向,并

努力朝目标前进,因此并不会对未来

感到迷惘或不安,但是他们的目标与

方向主要是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

换句话说,是权威人物为他们安排,

而非经过他们自己去摸索、探寻的来

的答案。

(4)、认同混淆

有些年轻人对于大人为他们设定

的目标不真正认同,却也不积极寻找

自己的方向,对周遭的一切都感觉无

聊、提不起劲。又有些年轻人找不到

自己能够认同的目标,对未来完全没

有想法,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因此为

了填补空虚、掩饰焦虑,只能抱着“今

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寻找麻痹自

己、让自己不必面对严肃人生课题的

方式。

马西亚和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

同”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是永远

的追求。换句话说,是一个不断整合

个人经历与基本信念的历程,也是一

个持续调整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玛西亚认为,在个人的经历中,婴幼

儿期与父母或照顾者间的依附关系的

质量,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为深远。

13.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要素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

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得到的

唯一线索。

(2)、非言语线索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

识的加以控制、特别是那些小心谨慎

或圆滑的人,所说的话都琢磨了若干

遍。但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

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言语节

奏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的加以控制,

从而能更真实的揭露人们内心的想

法、情绪、性格等。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

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

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

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

号。

(3)、行为

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形成对

他人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

但最有用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

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

的联系。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

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

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

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跟根据

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的行为具有

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品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

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某些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

选择的,而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

品质相对应。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

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但线索(如

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

并无意义,他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所

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征的知识来

解释的。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

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

括的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

个人若干有意义特征加以综合、概括,

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14.印象的组织结构

持维度观的学者(如奥斯古德)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

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即一

个人品质的好坏是印象中最重要的层

面,因为他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

人及程度如何。另外两个较重要的维

度就是能量(即一个人是强有力的还

是软弱的)与活动水平(即一个人是

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

持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

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的。如我们把

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

李四是成熟的。

15.印象形成中信息加工整合的

方式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安德森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的评价。到了1986年,安德森把他的模型改名为“加权的平均模型”以强调将所有特质平均前会对那些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

(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布鲁尔的印象形成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前者是把个体当着某一类别的群体的成员之一,根据对此群体所具有的看法形成对个体的印象。这种加工是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和注意的加工,所需的加工资源很少,无需人们多大的努力。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是试图注意并整合他人各种信息(如行为、身体特征)来建构对其独特的印象。这种加工需要意识参与,需要较多的时间与努力。所以当时间有限、疲劳、同时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时候,人们常常倾向于进行依类别为基础的加工,这样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偏差。但当人们意识到对他人评价的准确性对自己很重要时,他们也会采用较细致的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

16.印象形成过程中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1)、中心特质效应

阿希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把“文雅”、“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某个人,我们都会根据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所以说,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进行判断。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近因效应则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3)、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是,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类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人们之所以对他人的评价比较宽容,原因可能有:人们希望自己周围的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舒服一些;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仁慈。

17.印象的作用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是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或缺乏肯定认识时,别人的评价与期望才会影响自己。

18.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

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刻板印象形

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

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当人们第一

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

员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

础。刻板印象的获得不一定总是根据

个人的亲身经验,也可以从父母、老

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

19.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

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下列情况下,

人们容易唤起及使用刻板印象:

(1)、一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

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容易浮

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

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

从而忽略他们的个人特征。

(3)、当时间紧迫,需要快速对

他人作出判断时,易用刻板印象。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

不宜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

态时,如极端愤怒。

(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

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搜集有关

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群体的刻板

印象来认识个体。

20.刻板印象使用的弊端

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

它夸大了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相似性,

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

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

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所谓

偏见(prejudice)是对某一个社会群体

及其成员所做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

歧视(discrimination)是针对某一社会

群体及其成员所从事的正性或负性的

行为。

21.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

用的策略

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把不一

致的信息区分开;把不一致的信息归

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

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

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那么,这种稳

定的信息就可以被解释为个体内在品

质的反映,而对个体所归属的群体的

刻板印象就可能改变。为此,人们就

需要对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进行长

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

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

息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

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这样

所获得的普遍的不一致信息就会改变

人们原有的对此群体的看法。

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

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

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由于刻板印象常常是自动的被唤

醒,有无意识的作为人们判断、评价

和行为的基础,所以要想改变刻板印

象,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

的信息,有意识的矫正自己的判断、

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

否则,即使不一致的信息反复的、广

泛的出现,人们仍然可以熟视无睹、

充耳不闻。

22.社会认同

(1)、社会认同的含义

自我认同是个体认为我是什么、

我是谁的过程;而社会认同是个体认

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哪个社会位置、

哪种文化的过程。

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或单一

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

一种倾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

设定的,它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

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

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

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一些学者指出了认同的基本特

点:社会性、可塑造性和可共存性。

社会认同一词,所指的是个人通

过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

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分开,

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

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

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

性。

23.狭义的社会认同

狭义的社会认同是指“个体的行

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

致”,表现为三个层面,即价值认同、

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

(1)、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

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

一致的倾向,比如人们认为社会应该

实现公正,在各种竞争中保持公平合

理,还有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民主也是

人们普遍的一种价值认同。

某种价值能成为社群中的核心价

值,可能是因为社群中大多数人都重

视该价值,也就是该价值在社群中具

有客观的共识(objective consensus)。

此外,如果大多数社群成员相信一般

成员也重视某种价值,也就是该价值

在社群中具有交互主观共识,它也可

能成为社群内的核心价值。

人们认同某一社群,其中一个原

因是社群的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相

符。这一原理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以

建设公民意识为例,如果要让中国公

民奉公守法,爱惜公物,注意环境卫

生,尊重他人权益,仅仅提高人们对

国家的认同是不够的。假如,人们不

普遍认为以上特征是附属于中国身份

的核心价值,即使国家认同提高了,

人们也未必内化这些规范。反之,如

果能透过公议,建立共识,使上述行

为态度成为个人和与中国人身份相符

的核心机制,或能更有效地促进公民

意识的内化,并能提高人们对国家的

认同。

价值认同是规范认同的另一种基

本类型,它是建立在对社会规范本身

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的基础上的,因

而其实现条件不同于偶像认同。研究

表明,个体对某种规范的意义认知与

其必要性的价值评价,是与个体积累

的社会经验密切相关的。若个体直接

或间接的社会经历所产生的社会认知

与情感体验与规范是一致的,那么便

会接受社会规范,产生一致的价值意

识。

偶像认同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

实现的,价值认同是通过义情沟通而

实现的。因而研究学习认同的条件,

必须揭示榜样与模仿的条件以及义情

沟通的条件。

(2)、角色认同

所谓角色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

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

的角色,各种角色又有一种约定俗称

的标准,并按这个标准行事,就是角

色认同。

(3)、认同学习

所谓认同学习,指通过学习建立

榜样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

包括对规范必要的认知(晓之以理)、

对规范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拜

仰慕情感(动之以情)以及行为趋同

倾向(导之以行、助之以成)。

(4)、社会认同的认知过程

建构社会身份包含了类化、认同

和比较三个历程。类化是一个会随类

化环境变通的历程,因此,社会身份

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人特质。人们在某

特定处境中会将自己归类到某个社会

类别,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第一种

因素是一种被统称为可及性

(accessibility)的个人因素。第二种

因素是某类别是否能适当的描述在当

时当地出现的人物的客观群际对比。

第三种因素是某种类别能否适当的描

述参与互动的人们在行为期待上的不

同。

(5)、社会认同的动机

提高自尊。社会认同与社会比较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会评价和比

较各社群的优劣、社会杜威和声誉,

争取把自己编入较优越的社群,并觉

得自己拥有该社群一般成员具有的良

好特征。按照社会身份论的观点,社

会认同有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

认同和比较。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

入某一社群中;认同就是认为自己拥

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

价者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

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

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降低无常感和提高认知安全感。

不是所有的社群成员资格均能降低社

会生活中的无常感,有些社群有较清

晰的行为规范,而且社群成员拥有相

同的特征,当知道了某人属于这个社

群,便可预测他的行为和特征。反之,

一些规范模糊、成员混杂不清的社群,

其成员资格对提高社会认知的安全感

没有很大的作用。认同规范清晰、成

员组成单纯的社群的倾向的强弱会因

人因时而异,有些人较能够接受或容

忍社会生活的无常感,而有些人只能

过着很有秩序和条理的生活。

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当满

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大,或保存个性的

需要越小时,人们倾向认同能容纳越

多的社群。反之,当保存个体的需要

越大,或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小时,

人们倾向认同越排外或成员越少的社

群。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和保存个性的

需要会因处境而改变。

找寻存在的意义。当存在的恐惧

被启动后,若能相信自己死后仍然或

长久地活在自己认同的社群的记忆

中,存在的恐惧感就会暂时得到舒解。

24.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意指个体将所属文化以

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

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

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

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

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文化认同的

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

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

要,第一是通过寻找“我”与“我群”的差异而获得“自我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第二是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文化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

25.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是指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认同这个术语有时候几乎同文化适应统一使用,但是应该将这两个术语区分开。文化适应指的是从两个不同文化的接触中产生出来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它关心的水平一般是群体而不是个体;而且焦点是少数民族或移民群体如何同主流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认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第二个阶段是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探索;第三个阶段是达到一个获得的或承诺的民族认同。但这个过程并不随着民族认同的获得而结束,而是可能循环继续,包括进一步探索或重新思考一个民族的作用或意义。

民族认同的组成:(1)、自我认定,自我认定指的是一个人为自己所使用的民族标签;(2)、归属感,当具体问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可能会使用一个民族称号并且可能还没有对所选择的群体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所以,评价归属感是很重要的。

26.归因

(1)、归因的时间

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负性的事件;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

27.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的原因如动机、人格、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

(2)、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将行为的原因解释成三个维度,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若是,一致性就搞;一贯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若是,一贯性就高;特异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若是,特异性就低。

(4)、希尔顿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希尔顿等人在1986年提出了反常条件关注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需已有知识的帮助,在与行为、事件的发生有关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它。

(5)、顺序阶段模型

吉尔伯特等人于1988年提出了归因加工的顺序阶段模型,把整个归因

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行为的分类,这一阶

段是自动进行的;第二阶段,自动的

特质归因,即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自动的把此行为与相应的人格特质联

系起来;第三个阶段,校正,即利用

当时的情境因素来调整最初的特质归

因。

(6)、约翰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

对应推理理论也是一个非常著名

的归因理论。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

要有三个:第一是非共同的结果,指

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活动方案

的特点;第二个是社会期望,一个人

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

很难判断它的真实态度;第三个是选

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个人从事某

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倾向于认为

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

27.归因的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又叫对应偏差,它

是指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

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

象。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人们对于他人的归因,观察者倾

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为者内在特

征的作用;而行动者对自己行为的归

因则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即强调情境

的作用。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即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

归于外因的倾向。

28.归因的个体差异

罗特在1966年提出控制原理论提

出内外控制源归因理论。埃布拉姆森

等人提出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认

为,当人们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

且普遍的因素(如能力有限)时,就

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能出

现动机水平下降及抑郁、无助的情绪。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维纳的理论,提出

了普遍——特殊的维度。若果一个学

生由于数学老师的偏见在数学考试上

总是得不到好的分数,于是他放弃对

数学的努力,这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他的这种无能为力如果只表现在数学

一门学科上就属于特殊方面,如果也

扩散到其他学科上,则属于普遍方面。

埃布拉姆森等人吧这种归因方式称为

“悲观的解释风格”。

第五章社会动机

1.动机

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

活动的内在力量。由于动机是一种内

部心理过程,所以它无法观察,也不

能直接测量。

2.动机的性质

(1)、人的动机是一体化的、有

组织的整体,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

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

基本目标或需求,有关动机的研究在

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

欲望和需要的研究。

(3)、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

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

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

异、因文化而异。

(4)、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个人

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

应的,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着无意识的或潜

意识动机。

(6)、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它

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7)、并非所有人的行为或反应

都是有动机的。

3.动机的分类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

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

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

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有三

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即对于

求知和探索的兴趣;二是好胜心,即

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三是互

惠的内驱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

互协作的需求。

哈克曼和奥尔德姆认为,有五种

工作特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

(1)、技能多样性,即从事需要多种

技能、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2)、任

务多样性,即工作内容要比较丰富,

而不是单调乏味;(3)、任务重要性,

即工作有意义,有影响;(4)、自主性,

即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够自己做主,对

工作结果负责;(5)、回馈性,即人们

能够及时知晓工作的结果。这些特性

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工作富有意义,带

来内在的满足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

性。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参加某种活动

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而是外在的奖赏和压力。

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

行为的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取代了

内在动机时他可能对原来喜欢的活动

失去兴趣,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辩

护效应”。

研究指出,(1)、外在奖励并非在

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是

在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

才会有这种效果。(2)、不同的奖励类

型有不同的效果。奖励可以区分为任

务性奖励和表现性奖励,前者是指只

要你做了事情,不管干好干坏都给奖

励,后者是根据完成任务的质量来决

定如何奖励。由于表现性奖励与个人

的内在特点(如能力和努力)有关,

它可能增加人们对自己内在特性的关

注,所以这种奖励降低内在动机的可

能性较小,它甚至可能增加内在动机。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直至

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亨尼西等人的

研究发现,如果让小学生参加旨在让

他们专注于内在动机、思想上远离外

在诱因的训练,可以保持他们对活动

的内在兴趣。

4.主要的动机理论

麦独孤构建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

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

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人类有避

害本能、好斗本能、拒绝本能、哺育

本能、求偶本能、求新本能、服从本

能、支配本能、合群本能、求食本能、

收集本能以及构造本能;与之相伴随

的情绪主要有惧怕情感、愤怒情感、

厌恶情感、母爱情感、嫉妒情感、好

奇情感、自卑情感、自负情感、怕孤

独情感、食欲情感、占有欲情感以及

创造欲情感等。

劳伦兹在1963年发表了《论攻击》

艺术,他认为攻击与食、性、逃跑一

起构成了动物的四种本能,在同类动

物和异类动物之间都存在攻击,攻击

本能具有积极的功能:通过攻击,强

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异性,有利于种族

的生存适应,同类之间的竞争可以使

他们在空间上合理分布,不会因为动

物密度太高而耗尽食物。劳伦兹认为,

战争是人类侵犯本能的表现。通过开

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来耗散侵犯本

能,是避免战争的一种有效方式。

劳伦兹指出,每种动物都有该物

种更特有的行为,即其习性。劳伦兹

对心理学的最大影响是提出了关键期

这个概念。研究发现,动物行为的发

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某些行为的发

育需要在特定的时期完成。如果在此

特定时期内,外在条件具备,该行为

就会出现或比较容易出现,如果错过

了这个时期,该行为就不会出现或很

难出现。

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称为力比多,

认为这些性能量在人体内部逐渐积

累,必须通过某种途径发泄出来,从

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原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理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主要的

动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

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

要。较低层次的需要(主要是生物性

的需要)是较高级需要实现的前提和

基础。只有在较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

基础上,人才会有较高级的需要。

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麦奎尔从两个维度对动机进行分

类:一个是内在中心——外在中心维

度,另一个是认知取向——情感取向

维度。内在性动机是指向个人的;外

在性动机是指向外部的,主要是社会

的。认知取向——情感取向维度区分

了动机是指导性的,还是动力性的,

认知性动机为个体提供向导,而情感

性动机为个体提供能量驱动。

(1)、认知性内在动机

一致性需要、分类需要、自住需

要、目的论的动机

(2)、情感性内在动机

减少紧张的需要、自我防御的需

要、自我维护的需要、认同的需要

(3)、认知性社会动机

归因的需要、客观化的需要、刺

激的需要、功利性动机

(4)、情感性社会动机

自我表达的需要、强化的需要、

亲和需要、模仿的需要

5.主要的社会动机

(1)、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

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

麦克勒伦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人

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获优秀

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欲望”。余安邦与

杨国枢把中国人的成就动机区分为社

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人取向成就动

机,认为这两种成就动机在“成就目

标”、“成就行为”、“结果评价”、“最

终结果”和“整体评价”五个方面都

有其独特的内涵。按照他们的观点,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是指一种个人想要

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

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

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社会(例如父母、

师长、家庭、团体或其他重要他人)。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则是指一种个人想

要超越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

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个人自己。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是:

(1)、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

(2)、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来决定;

(3)、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来制定;

(4)、从总体上看,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较低,相应的,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他人或团体高兴。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是:

(1)、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是有个人自己来决定;

(2)、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有个人自己来做主;

(3)、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有个人自己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决定;

(4)从总体上看,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高,相应的,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种目的。

这两种取向的成就动机各有优劣。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成就动机过于偏向某个极端,可能或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例如,研究发现,个人取向成就动机过高的人在许多组织中表现的并不出色。由于强调个人取向,这些人用自己个人的业绩标准来衡量成就,也因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满足。这一特点可能会降低这些人在团队中的工作表现。因此,他们更愿意独立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得任务的完成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在组织中,非常需要能够妥协、能够顺应、能够将自己的成就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人,而这样的人正是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两种成就动机的作用可能不同。在工作目标和效果需要个别设定的环境中,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高的人会表现的非常出色;在诸如社会工作这种很难看出个体的工作结果、工作成效非常依赖与他人的情境中,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高的人可能表现平平,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高的人可能表现特出。

研究指出,个人的成就动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成人也可以习得。

(2)、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在1959年出版的《亲和心理学》中,沙赫特提出了“焦虑——亲和”假说,认为由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有过不安经历的人,其亲和倾向更强。当然,焦虑和恐惧并不是人们产生其结群动机的唯一原因,促使人们希望和他人相联系的还有很多因素,例如享受交流的乐趣,找到自我评价的自我基准等等。另外,结群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果,如社会懈怠、屈从、团体集一思维等。

(3)、权力动机

权力是一种控制、支配影响的力量。根据来源,可以区分出七种不同的权力类型:运用处罚的权力——强

迫性权力;地位和正式的等级——合

法性权力;给予有价值的资源,如报

酬等的权力——奖励性权力;良好的

知识和经验——专家性权力;个人的

关系,领导魅力——关系性权力;解

除内部信息——信息性权力;认识重

要人物——联系性权力。朱永新认为,

传统中国人存在一种“恋权情结”,恋

权情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畏权—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权力是一种可

怕的存在,不少人对“当官的”有一

种畏惧的心态,认为“千万不能得罪

当权者”;慕权——认为权力可以带来

荣耀、威严和实惠,许多人羡慕权贵,

追逐权力;清官梦——“清官”是中

国文学作品讴歌赞颂的主题。当自己

对追逐权力无望时,一些人就把社会

和个人的一切寄托在“青天大老爷”

的身上;升迁梦——对有权者来说,

关心的是得到更大的权力;滥用权—

—在“权大于法”的封建社会,对权

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官员滥用权力的

现象十分普遍。朱永新指出,恋权情

结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和影响,

一方面恋权情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秩序等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另一

方面,就其负面影响来说,它“滋长

了官本位的思想,一切是非曲直由官

来判断,人们也用官的大小来衡量其

社会地位的高低,这也就在一定程度

上给了权力滥用和权力腐化者以可乘

之机。恋权情结刺激了人们的权力欲

望,甚至促使某些人把整个精力和智

慧聚集在权力上。当整个社会或一部

分社会精英这样做时,这个社会自然

就难以健康发展了”。恋权的实质是恋

官。

第六章社会情感

1.社会感情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

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社会感

情是社会群体内部普遍存在的、能够

相互传染并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群

体共有的心理体验和社会知觉。社会

感情由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构成,两

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感情与感情相比较而言,具

有群体性、共同性、社会影响力等特

征。

(1)、社会感情具有群体性特点。

社会感情不是个人的感情好恶,不是

个人独自的心理体验。它存在于特定

的社会群体内部,有时甚至是全社会

性质的或全民族共有的。

(2)、社会感情具有共同性特点,

即社会情绪的爆发、社会情感的形成,

往往有特定的社会事件所引发,并产

生相同的或相似的心理刺激和应激反

应,心理刺激源、应激反应形式都是

比较一致的,是群体所共同的。社会

情绪因其气氛感染,表现为情绪兴奋

性的整体提高或降低而具有共同特

点;而社会情感则因为群体成员的归

属感以及价值观的相互认同而具有某

种一致性。

(3)、社会情感总体上来说,大

多数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社会情

绪的产生,往往影响比较普遍,涉及

的人群范围比较大;社会情感的形成,

则更加具有深层和持久的影响力。

2.情绪理论

(1)、情绪心理学的观点

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

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1885年丹

麦的生理学家兰格也持类似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和其弟子巴德

提出“情绪丘脑说”,认为身体变化和

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互相促进的,

两者均受丘脑的管制,而情绪体验主

要是对情境变化的知觉。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与其弟子辛

格提出“情绪二因素理论”,认为生理

反应确实先于情绪而且是情绪的起始

因素,但产生任何情绪经验则由认知

因素来决定。个体利用过去的经验和

当前环境的信息对生理反应做出合理

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

样的情绪。

拉扎勒斯在1972年提出“认知评

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

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

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

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

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

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

价、再评价。

(2)、心理治疗学派的观点

心理动力学派主要有弗洛伊德的

驱力模型、霍尼的关系模型。弗洛伊

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

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力:生的本

能和死的本能,如果本能驱力没有获

得释放,其带来的压力将会继续在潜

意识中维持生长,产生更大的紧张。

所以弗洛伊德认为需要宣泄才能释放

紧张情绪。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

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

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霍尼提出基本

焦虑的概念,认为个人天生就有一种

害怕被抛弃的不安全感,良好的亲子

关系会降低基本焦虑,恶劣的亲子关

系则会进一步强化基本焦虑。在此基

本焦虑下,个人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

略,如亲近、讨好、顺从他人、控制、

反对他人、逃避与接触等,都是为了

降低其不安全感。客体关系学者马勒

认为自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自闭期、共生期、心理分离——个体

化期、客体恒生期,其中以心理分离

——个体化期的发展最为重要。若个

体无法顺利获成功的经历心理分离—

—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将会产生许多

冲突的情绪。另外,鲍尔比的依附理

论也非常重视亲子间的依附关系,认

为人类发展的动力来源在于照顾者如

父母的情感联结的建立与维系,而内

心冲突就是因为分离焦虑、被抛弃的

恐惧所造成的,所以焦虑只是此情感

联结受到威胁的信号灯。依附是指对

特定他人永久的情感联结。依据早期

亲子关系状况,个体发展处三种类型

的依附关系:安全依附型、焦虑依附

型、逃避依附型,后两者属于不安全

依附,会引发成年后的情绪和行为困

难,而安全依附型则情绪稳定且心理

健康。

行为学派的创立者华生提出“情

绪反应类型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基本

的情绪:恐惧、愤怒和爱,其他情绪

则是学习而来的。行为学派认为情绪

的困扰与问题行为都可以通过制约原

理或学习理论来加以修正或改善,因

此,行为治疗被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恐惧、强迫性、忧郁、上瘾、攻

击等行为的处理。行为学派认为可以

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

射以及观察学习三种方式来改变个体

的行为反应。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是我们

的情绪根源于信念、评价和解释。理

性情绪疗法创始人埃利斯认为,人们

会有强烈及不适当的情绪主要原因是

因为非理性的思考所致,而此不合理

与不合逻辑的非理性思考源于早期不

合逻辑的学习或受到父母与环境的影

响。理性情绪疗法认为大部分的情绪

困扰起源于责备,我们内化了许多导

致自我挫败的非理性想法,这些有意

无意的思考方式左右我们在各种情境

中的感受方式。这些情绪不会仅仅因

为感觉被强化、凸显即表达出来后就

消除不见了,而是需要驳斥那些引发

负面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并努力

将不实际、不成熟、命令式和绝对式

的思考方式转化成实际、成熟、合乎

逻辑和讲求证据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才能导致对生活情境又较适当的情绪

反应。

完形治疗学派重视个人对于此时

此地的觉察,所谓觉察就是能够了解

“我”现在正在想什么、感觉什么。

由于我们对不愉快经验或者痛苦感受

都倾向于以逃避,不去面对的方式应

付,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状态与需求

也渐渐搞不清除了。所以,通过情绪

感觉的直接经验和表达可以帮助我们

觉察真我与内心真正的需求。完形学

派提出未完成事件的概念,就是涵盖

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

恶、遗弃感等未被表达出来的感受,

虽然这些情绪并未表达出来,并未充

分体验,但在潜意识中一直存在并发

生作用。这些未完成事件在不知不觉

中就会带入现实生活中或者衍生出一

些不必要的情绪,因此这些未解决的

情绪就会阻碍我们的感受和知觉,而

扰乱以现在为中心的察觉,让我们无

法真切认识与接纳自己与他人,进而

妨碍自己与他人有效的接触。由于大

多数人宁愿逃避体验痛苦的情绪,而

不愿做必要的改变,所以完形学派强

调个体在此时此刻不是谈论自己的情

绪,而是在此时此刻体验自己心中的

情绪,认为唯有充分经验自己的情绪

后,才有可能改变与成长。

(3)、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

斯蒂文?戈登认为,社会感情在社

会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中的区别,关

键在于感情的突生属性,所谓突生属

性是指只有在人与人发生关系或者当

个人的心理或行为同他所处的社会文

化相结合时才显示出来的哪些特点,

而这些特点是无法还原到个人的或生

理的基础上去的。戈登认为,感情的

突生属性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是来源,社会学家在研究感情时要考

察感情的来源。一般而言,社会感情

来源于社会关系,而个体情绪来源于

个体生理。第二是时间,这一突生属

性涉及的是感情维持的时间幅度。在

持久的社会关系中,以前的互动以及

对该关系未来进程的预期影响着感

情。第三是结构,社会感情的诱因是

以社会力量而非心理力量维持的。第

四是变化,社会感情并非固定在先天

的人性之中,而是在对于社会互动以

及文化规范的信念作出反应时具有变

化性。

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的控制(唤起、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某些情感的现象,称为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感情修饰有两种表现:第一是表情修饰,表情修饰是指有意图的展示不同于内部感情的姿势的过程,其目的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某种公众形象,或者遵循有关情境的文化规范的要求。表情整饰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而来的,成年人一般能根据情境要求采取适当的情感表现方式,例如即使在内心悲伤时,仍然能够保持笑容,第二是感情整饰,感情整饰是指我们改变对某种关系的解释,也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感觉以及对别人的反应。

戈登认为,社会感情的整饰化具有一定的群体功能,他可以加强群体的运行功能。这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感情整饰可以允许行动具有连续性;其次感情整饰可以建立群体团结;最后感情整饰可以指出地位差异。

3.情绪、社会情绪与社会和谐

(1)、情绪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情绪的构成成分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以及生理唤醒。情绪的变化具有两极性,如,情绪的动力性包括增力与减力两极,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积极的情绪就是增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就是减力。情绪的机动性包括激动与平静两级,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由一些重大的或突发的事件引起的情绪;平静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情绪状态。情绪的强度包括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级等等。

(2)、社会情绪

心理学家阿道夫认为,社会情绪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显著性特征,社会情绪依赖于情境,并要求个体对自身在社会情境中的处境和状态有更加广泛的表征。社会情绪有社会调节的功能。它不仅对单个个体、还常常对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产生广泛的影响,社会情绪可以分为三类,即自我意识情绪、自我预期情绪以及自我依恋情绪。

我们认为,社会情绪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究其结构而言,社会情绪首先是群体成员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从情绪表现来看,至少是群体成员比较一致的情绪爆发,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烈的群体情绪认同,“指的是在某一群体中,一个人或一些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人有着心理上的联系,产生同情,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的一种状态”。任何一种社会情绪,都可以通过人们相应的行为表现而构成。

社会情绪也具有两极性,在动力方面,可以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社会情绪。积极社会情绪也可以称为正向社会情绪,是指人们(群体成员)

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心

态,是某一特定社会事件的发生符合

群体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需求时所产生

的积极、肯定的社会性情绪反应。消

极的社会情绪也称不良社会情绪,主

要是指群体成员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

应呈现消极、负面的状态。社会情绪

在强度上也有强、弱两极,如群体集

会和发生冲突时,初期会产生窃窃私

语,继而产生群体骚动,直到最后的

暴乱。社会情绪的激动表现为从高兴、

欢呼到狂欢等。

4.集群情绪

社会情绪通常表现为民族情绪、

群体情绪、集群情绪等。集群情绪是

伴随集群行为出现的一种群体情绪,

如群体事件中的群体情绪,突发性社

会事件中的群体情绪等。集群行为是

在特定情形下发生的一种非组织、超

常规的、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在这

种过程中所形成的情绪会导致一定时

期内的社会失范与混乱。集群情绪主

要包括集体恐惧、集体敌视、集体欢

乐三个方面。

(1)、集体恐惧

集体恐惧是指面对突发痛苦和巨

大不幸的预料和经验而产生的范围广

泛的情绪。约翰?罗弗兰德认为,集体

恐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真

实的或虚假的危险、环境或社会灾难、

环境或社会的趋向。集体恐惧可以细

分为以下几种情绪:第一种是恐慌、

第二种是恐怖、第三种是惊恐。

(2)、集体敌视

集体敌视是指群体对某一对象在

思想上或原则上的对抗、反抗或抵制,

与它们相关的术语是仇视和憎恨。集

体敌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

次也是最低的一个层次是复合型的,

即人们用说话和行动来传达他们的不

快,如文字宣言、对人群的谈话、抗

议游行和集会、嘲讽、辱骂等;第二

个层次所针对的是现实的和个人的财

富,如没收物品、抢劫、抵制商品、

罢工、占领或接管场所、毁坏物品或

场所等;第三个层次是最高层次,是

针对他人的身体,如俘虏、攻击或杀

害等。

在集体敌视期间,大致有五种情

形:第一种是公民们对个体,如暴力

攻击和无产者私刑,第二种是公民们

对公民们,如政治摩擦和狂热爱好者

的暴力,第三种是公民对机关,如抗

议和少数民族地区骚乱,第四种是机

关对个体,如保守派的私刑,第五种

是机关对公民们,如官方的暴乱。

(3)、集体欢乐

集体欢乐是指人群由于福利、成

功或好运气,或者得到某人所希望植

物所唤起的情绪,相关术语包括快乐、

喜庆、愉快、欢心、欢乐、狂喜等。

这种集体欢乐是集体性的,包括面对

面的无难题机会或者同时关注同一目

标的分散的个体中的情绪,以及个体

情绪转变成群体兴趣而产生的群体情

绪。集体欢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着迷的神圣性的集体欢

乐,这包括着迷的动乱、着迷的集会、

着迷的会众。着迷是一种“超出理性

的自我控制的范围”的状态,与“压

倒一切的情绪、喜悦”和强烈的“情

绪激动”有关。

第二种是虔诚的宗教性的集体欢

乐,包括愉快的心境、虔诚的人群。

第三种是一种非宇宙性和非宗教

性的情绪现象,包括狂热的人群和激

动的人群。

5.情商

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与智商相对应

的情商的概念。他认为情商一般包括

五种能力:

(1)、了解自己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6.情绪感知等级

心理学家克劳德?斯坦纳提出一张

情绪感知等级表,以表现人们感知情

绪的程度。他认为,人们情绪感知的

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八个等级,即

麻木、身体感觉、原始经验、语言障

碍、分辨、起因、同情心、互动。他

认为,情绪解读包含五种技能:第一

是直觉自己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

和强度;第二是体会他人的感觉,了

解他人的情绪状况和原因;第三是学

习管理情绪,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四是弥补情绪的伤害,向人道歉并

给予补偿;第五是合二为一,即有效

的情绪互动技能。

7.情绪管理的方法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的

情绪;第二步是了解情绪引发的原因;

第三步是管理自己的情绪。

(1)、觉察自己的情绪

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第一,

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找一个

安全的房间,大声的把任何感觉不加

责备的说给自己听。第二,以艺术(如

看电影、电视、读书、欣赏音乐和绘

画)作为发泄的媒介。第三,回到过

去,探索过去的回忆可以更清楚自己

独特的内在反映模式及情绪反应的原

因。

增加对外在、内在与中间领域的

觉察。觉察这三个领域可以帮助我们

更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也帮助我们

了解情绪的缘由。首先是觉察外在领

域,所谓外在领域就是身体的知觉,

就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等去观察外在环境,然后直接以

“我觉察到……”的句子描述出来,

不赋予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联系外在

的觉察,有助于我们观察他人的状态,

进一步将我们的觉察反映给对方,以

有效解决问题。其次是觉察内在领域,

内在领域就是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所感

受的事物,是自己内在的经验,是此

刻身体内部某些特定部分的感受。内

在领域的觉察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情

绪相当重要,因为情绪通常连接着身

体反应,若我们能够敏锐的觉察这些

身体感受,就容易进一步觉察自己的

情绪状态。最后是觉察中间领域,中

间领域不是来自感官信息,而是通过

抽象化的过程来解释信息。中间领域

为思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例如担

心、判断、想象、计划、假设、分析

等。中间领域不一定和现在有关,而

可能和过去或未来有关。

记录整理每天的情绪,增加对自

己情绪的认识与觉察。可以每天写心

情日记,在日记中具体描述事件的发

生、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想

法,并与过去经验做一些联接,看看

是否收到过去经验的影响。

(2)、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

通常造成某种情绪的原因,主要

是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想法。

因此,当我们能洞悉究竟有哪些非理

性想法在左右我们的情绪时,就能根

据这些想法加以应对。非理性想法可

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夸大”,

一种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此外,有

心理学家提出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

七种主要的非理性信念:一个人应该

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和称赞;一个人

必须无所不能,十全十美,才有价值;

那些坏人,都应该受到严格的法律惩

罚;事情不能如愿以偿时,那将是可

怕的伤害;一切不幸都是有外因造成

的,个人无法控制;面对困难和责任

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省事;过去的

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

变的。

(3)、缓和情绪的方法

第一是身心松弛法;第二找人倾

诉;第三转移注意力

(4)、转换情绪的方法

第一,改变想法,改变情绪。要

了解情绪受观念影响,分辨理性的情

绪和非理性的情绪,驳斥非理性的情

第二,从“内在冰山”着手。当

某些事件发生时,同时也牵动了我们

的内在冰山。为了成为能够内外一致

的自己,我们需要清理行为或应对模

式之外的不同冰山层次,用经验情绪、

扩大观点、调整期待或满足渴望的方

式,让自己不再卡在不良的应对模式

中,而能借此接纳与转换情绪,得以

更自在和真诚。

(5)、做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对于情绪的态度应该

是允许并接纳其存在,当我们去认识

并允许自己去经验负面的情绪时,其

实就已经释放出一部分情绪。其次,

我们应该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对

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采取无力、

解释、伪装等方法逃避情绪的责任。

最后,一个人对生活是否有幸福的感

觉,并不是在于他遇到负面情绪的多

或少,而是在于他能否有效的应对。

8.情绪表达与人际沟通

(1)、情绪表达的功能

情绪表达有四个正面的功能:第

一是,别人可以更能够了解你;第二

是你可以更了解别人;情绪得到舒解

并且变得更真诚;让彼此的关系更牢

固。

(2)、情绪表达的障碍

唐纳森他认为,无法向他人表达

情绪的人通常抱持着以下迷失:第一

无法直接向对方表达感受,因为认为

这样的表露会让自己难堪;第二,认

为只要不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与对

方维持和谐关系;第三,相信自己不

多说、多想,任何不愉快都会随时间

消逝;第四,相信别人“应该”知道

自己的感受,不需要自己告诉他们。

(3)、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第一,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第

二,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第三,清

楚的表达。第四,行为、感觉、理由

陈述的使用。第五,表达正面情绪,

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

(4)、良好应对他人的情绪

面对他人情绪,有几个有效的应

对方式:第一是积极的倾听,倾听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感官与心理过

程。其间不仅要听到别人所讲,也要能听出别人所欲表达的含义。倾听包括生理专注和心理专注两个部分。生理专注指的是身体适度倾向说话者,与对方保持眼神接触,保持轻松、自然、开放的姿势与表情。心理专注就是积极倾听,不仅听到对方表达的内容,而且要观察到对方非口语行为所蕴含的意义,注意到他的身体动作、语气、声调以及面部表情等。第二是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要“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其感受,了解对方的感受想法,并且反映给对方知道。同理心有两个要素,一是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亦即知觉技巧,二是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同理心技术包括两个部分:简述语意和情感反映。简述语意就是将对方所说的话用你自己的话简单扼要的说出来,主要是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了解他的意思。情感反映则是将所知觉到的对方的情绪或感受恰如其分的告诉对方。同理心的反应可以先采用“因为……(事实内容简述)”和“你觉得……(情绪字眼)”的句型,然后再以平常自然的口吻说出你体会到的感受。

9.情绪混淆与情绪疏离

如果我们太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和牵连,因为他人的心情不好,以至于自己每天也很难过,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发展出独立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界限不清,所以常常受他人情绪的影响。这种情况就是情绪混淆。我们是否可以发展独立的自我,通常与我们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关系有关。自我分化低的人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或控制,常常以他人的喜怒哀乐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个体为了逃避关系中的情绪混淆或过度亲密,会在情绪上和他人保持距离或过度疏离,久而久之,他可能无法接触真实的感觉,常让自己过度忙碌而无暇思考、感受,这种情况称为情绪疏离。

10.减少人际冲突——有效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许多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冲突源于沟通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坦率的谈话,即一个人在不指责、不挖苦的情况下,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担忧。沟通技能是可以学习的,最好在一个安全的、保护性的社会环境里。

沟通的目标。沟通的目标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明确的、坦率的、不怨天尤人的沟通方式;培养用于检查自己行为和探究它对他人的影响的意愿,培养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或操纵来消除冲突和纠纷的能力。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如果我们知道别人看待和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了解适合自己的各种选择,我们就能有很大收获。

有效沟通的特点。为了在一个亲密关系中的有效沟通,我们必须直接的、坦率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此,我们可以更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产生的影响,并且做出一些能同时满足自己和同伴需要的选择。

直接表达感情而不是作出评价。用感情形式表达反馈比用评价的形式表达反馈更易于对方接受和应付。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纯粹是推测和猜想,可能犯错误。相反,一个人对自己的感情

描述则是确定真实的。第二,评价是

把某种东西强加在对方身上,是未经

邀请擅自进门,容易引起防御反应。

相反,表达感情是自我暴露,是打开

大门邀请别人进来。

11.社会情绪的管理

(1)、对积极情绪的激发与引导

积极的正向的社会情绪对整个社

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政府如果能够经常激发民众的正向社

会情绪,或者利用一些社会事件,进

行正面的引导,就能使社会正气得以

弘扬,人民保持健康的精神意识和情

绪,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里生活和

工作。政府的做法包括激发民众的爱

国热情,激发社会良知,倡导文明礼

貌的社会风尚,鼓励努力劳动致富的

社会理念等。

(2)、对消极社会情绪的控制与

疏导

消极的社会情绪对社会的发展具

有负向的影响力,因此要加以控制,

使其不得蔓延,或加以疏导而不至于

酝酿成社会动荡的源泉。

首先,在针对社会突发事件的预

警机制中,要加强对于这种社会情绪

的观察和调查,保持敏感性以体察和

识别社会情绪。

其次,建立和完善与民众的沟通

机制。既然执政党所组成的政府代表

广大人民的利益,那就应该最大限度

的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并能

够代表人民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沟通的机制和沟通

渠道。如果这个通道被堵塞了,民众

的声音没有反馈,也不能解决民众的

疾苦,那就非常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加剧社会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

最后,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公民

都负有社会情绪的自我管理责任。因

此,应该倡导“社会情绪学习”的观

点。也就是说要获得技能、知识、健

康、爱心,负有责任以及有收获的生

活。

12.网络情绪型舆论的管理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

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

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

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

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

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

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

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

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

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

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

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

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

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

是一个极好地研究显示公共意见倾向

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

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

仇视心理。如果对非理性情绪型舆论

引导不力或出现引导失误,可能导致

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对于网络情绪

型舆论的管理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可以从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包

括网络立法、网络道德重建入手,也

应该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采取

培养论坛的领袖,强化“网络把关人”

的意识,连同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

进行选择、放大等措施。

13.组织情绪管理

组织情绪管理是指在组织社会中

的群体情绪管理,具体而言,实际上

是一种工作情绪的管理。比如,企业

员工的情绪管理、事业单位职工的情

绪管理。

伯恩斯在1978年首先提出变革型

领导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提倡某种

价值观,通过上级自觉接受某种价值

观而影响下级的领导理论。1985年,

巴斯进一步对魅力型领导与变革型领

导加以区别,认为变革型领导除魅力

外还具备两种素质,即智力刺激和个

体化关怀。智力刺激是指鼓励下级积

极思考问题和周到细致的解决问题,

个体化的关怀是指领导者关心每一个

人,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培训、

指导和建议。变革型领导表现出三种

行为,即愿景、设计框架和印象操纵。

愿景是指领导人创造一种长远目标从

情绪上把下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设

计框架是指通过设计改变现状、向思

想的境界前进的途径;印象操纵是指

变革型领导采用一些增强对下级吸引

力和影响力的技巧。他们往往具有较

高的言语技能,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

度并充满激情,因而也能够感染下属

的情绪,通过与下属保持亲密的关系

而激起下属很高的情绪承诺。

在具体的情绪管理方面,可以从

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从组织层面进行管理

从组织层面进行情绪管理主要是

指从组织层面有系统、有计划、全面

的进行情绪管理,包括组织文化、组

织结构、领导者等要素都应该建立组

织情绪管理的机制。从组织文化方面

加强管理和控制,使得员工的工作价

值观与组织的工作价值观保持一致,

并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员工的行为动

力。从组织结构上加以控制,需要设

立专门的部门,或者确定具有情绪管

理职能的岗位,具体承担组织的情绪

管理职责。这个岗位或部门往往与人

力资源、企业文化、行政部门等相关。

从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和领导风格角

度,要强化变革型领导的特点,加强

对员工的个人关怀以及激励意识,通

过提升员工的零距离来提升工作绩效

并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在组织内部

设立EAR项目即员工帮助计划。

组织情绪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设计情绪管理系统,建立员工情绪管

理档案,开展谈心活动,让员工参与

关键事件决策,分析情绪管理案例,

评估情绪管理结果。

(2)、从员工层面倡导自我管理

组织层面上所采取的各种情绪管

理的措施和方法,更多的是营造一种

氛围,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使

员工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组织中工作,

从而减少各种压力所带来的情绪困

扰,能够心情愉悦,有效的工作。但

是任何情绪的管理和控制都不能脱离

开个人的主观生理和心理控制,员工

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学会适度的情绪

控制,学会自我管理。通过学习、培

训,提升自我修养,提高境界,对事

物形成比较客观地看法,遇事能够冷

静合理的处理,避免一时冲动而造成

对他人或自我伤害。

14.激情与社会激情

(1)、激情

激情是情绪的一种类型,是迅速

爆发、激动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

态,如狂喜、暴怒等等。激情通常由

特定的对象引起,指向性比较明显。

激情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并且具有强

烈的力量,爆发的时间较短,冲动一

过,则迅速弱化或消失。激情具有双

重作用,消极的激情常常对集体活动

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高度冲动性的

动作,消极的激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

志相联系,能激励人克服艰险、攻克

难关,成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激

情往往伴随有机体内部器官的变化和

明显的表情动作。激情有不同的表达

方式。虽然激情的爆发力量很强,而

且很迅速突然,但是,这并不是说激

情就完全不可控制。实际上激情可以

在其发生之前加以控制,并预防其发

生,比如用自己的意志力转移注意,

以减弱爆发的程度;也可以在激情即

将发作时,做一种机械动作以延缓激

情发作的时间;此外,加深对激情发

作的后果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可能造

成的不良后果,也有利于控制激情。

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

道德修养。

激情往往有后延效应,人们在狂

喜或狂怒等激情爆发之后,好长一段

时间会处于喜悦或不快的情绪状态之

中,这就是心境。

激情有时候容易和热情混淆,实

际上激情和热情是有区别的。热情是

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

如对党、对祖国的深厚而强烈的爱。

(2)、社会激情

社会激情是指社会群体爆发出的

一种强烈的社会情绪,由于受特定社

会事件的刺激,导致社会中大多数人

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情绪爆发。由

于社会激情的爆发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或群体性,因此,社会激情容易受到

群体特性的影响,即在群体内部相互

感染。某方而得以强化,它所持续的

时间会比个人的激情要长一些,激烈

程度也更强烈一些。

社会激情同样具有积极的社会激

情和消极的社会激情。前者对社会的

稳固和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后

者往往对社会的稳定具有巨大的消极

影响,甚至起到破坏作用。

15.情感和社会情感与价值选择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常常被

认为是情绪的核心成分,或称为情绪

性情感。从广义上讲,它与情绪一样

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

义上讲,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

社会性需要想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

较稳定的态度体验,例如道德感、理

智感、美感、爱与恨的体验等等。

情绪与情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

别:从需要上看,情绪是跟人的生物

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跟人的社会性

需要相联系;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

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

从种系发生或个体发展角度看,情感

体验都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

才产生的;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

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

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稳定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

果。

心理学界通常把人类的情感分为

三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它是人类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有:幸福感、荣誉感、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爱慕感、仇恨感、人道主义情感、社会道义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感等等。

理智感使人们对认识活动评价值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他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和未知的探索以及思维任务相联系。它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新异感;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欣慰感;对未知事物矛盾的质疑感与惊讶感;对探求真理的信念感和执着感;对科学的热爱;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等。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美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审美就是对美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能产生美感。

(2)、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以社会情绪为基础,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社会情绪是社会情感的基础,情感又通过情绪来表达,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社会情绪的变化与发展。某种特定的社会情感的存在或演化,实际上是社会价值选择的结果,也和人格特征的沉淀相关。所以,社会情感的形成或沉淀,往往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公共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预测一个社会在道德、价值方向上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所以,研究社会情感的具体特点和走向,探究其根源,了解其脉络,估计其社会影响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情感往往和社会文化廉洁、交织在一起,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因而,有些社会情感是带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是带有历史感的。从文化延续的角度来看,社会情感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民族情感,或者说民族情感是社会情感的一种形式。

(3)、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是民族意识的反映。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但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归属并不是建立在对一个抽象主体的认同基础之上的,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与其生长的国家、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与其长期传承下来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民族情感往往是在民族国家受到外来敌人入侵或遭遇社会危机时集中迸发出来的。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虽然是多姿多彩的,但国旗、国歌、象征性的建筑以及民族特有的传统仪式这些带有国家民族象征意味的符号,通常都能够成为人们表达民族情感的主要方式。

16.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中国人在长期的文化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情感,比如羞耻感、焦虑感、怨恨心理等。这些情感是中国人中较为普遍的情绪,是民族共有的情感表现,因而也可以看成是中国人的社会情感。

(1)、许多学者指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普遍性的差别在于羞耻感和内疚上,中国社会被说成是以羞耻感

为取向的。本尼迪克特认为,西方文

化是一种罪感的文化,这种文化中的

人格特征表现在一旦有过失、罪恶等

行为时,他们主要感到内在良心上的

谴责。东方文化是耻辱感文化,耻辱

感是对他人批评时的一种反应。一个

人因受到公开嘲笑与摒弃,或者自以

为受到嘲笑而感到耻辱,因此耻辱感

成为强大的约束力。这种文化中的人

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外控性。有华人学

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影响作用于中国

的羞耻感文化:儒家学说与人道主义。

儒家学说强调社会规范,强调以理想

类型作为行为模式,从而加强了羞耻

感取向。同时,中国文化中的人道主

义极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大

家庭内的和谐关系。社会化和控制由

社会制裁来实现。

在中国人的羞耻感中,很重要的

两个相关概念是“面子”和“脸”。

一般而言,“面子”是一种威信,是通

过生活中的成功和炫耀而取得的名

声。“脸”则表示自我的道德性格获得

社会的认可,失掉它将使一个人在社

区中不可能有效地行使职能。过分重

视“面子”和“脸”的文化观念,导

致中国人容易产生过度的羞耻感。

(2)、中国人的社会焦虑

中国人一般都问过或被问过这句

话“你不觉得丢脸吗?”所谓丢脸的

感觉就是羞耻感。羞耻感就是指个人

无法达成他人的期许时,所感到极端

难为情的情绪。

有台湾学者指出,中国人由于传

统文化的影响而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焦

虑。因为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

人议论而有了与议论别人,由这套“议

论系统”引发严重的社会焦虑。中国

人的社会焦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情爱焦虑。主要是指中

国人对爱情的表达、男女约会以及单

相思等行为,怕遭众议而产生的焦虑

感。

第二种是性焦虑。针对中国人对

手淫、性幻想被别人发现而产生的焦

虑。

第三种是地位的焦虑。由于中国

人对于上级有着畏惧感,以及长辈普

遍有“训诫”的负向行为,而有着对

上级对长辈的焦虑。此外中国人还有

一种依附焦虑,即对长辈、上级有着

依附的爱,为了维持长辈对自己的良

好印象,而畏惧在长辈面前说话。

第四种是缺点暴露的焦虑。这主

要是指中国人怕被别人发现缺点,可

以修饰遮掩,恐遭议论,而当缺点暴

露时,往往手足无措,感到下不了台。

第五种是表现的焦虑。除了在人

们面前说话、表演的焦虑之外,中国

人在别人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放屁、

摔跤以及公开指责的焦虑感特别重,

造成的后果也相当重。

第六种是附属物受损的焦虑。我

个人认为,中国人讲究宗族观念,讲

究帮派观念。当家族成员被别人羞辱

或者利益受到损失,以及三朋四友或

者所提供保护的对象(例如黑社会的老

大对他手下的马仔)被别人羞辱或者利

益受到损时,当事人往往会觉得不安、

焦虑甚至愤怒。

17.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

(1)、幸福感的定义

幸福感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

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幸福感是一种

主观感情;另一方面追求快乐是人之

常情,快乐情绪是最基本的情绪体验,

由此可以派生出快乐的情绪状态和快

乐的情感。快乐的情感是个体在各种

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

会性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了个体对

社会环境中的人或事物的积极的与肯

定的感情关系。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

上的体验,幸福感大致可以从满意感、

快乐感、价值感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幸福感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主

观性,是指幸福感的评价完全是依据

个体的主观体验;二是整体性,是指

幸福感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是包括个

体的全部生活质量在内的总体满意

感;三是相对稳定性,是指幸福感的

评价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情绪体验,

而是相对持久和稳定的、变化并不频

繁的情感体验。即使受到一时的刺激

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等激情过后仍

然会恢复到原有的满意感的评价水

平。

(2)、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财富与幸福感:总体上看,幸福

感与财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

系数并不大。

年龄与幸福感:早期的研究曾经

假设,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感会逐

渐下降,但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年龄

的增长,幸福感基本保持稳定,并略

有上升。

人格与幸福感:有人用艾森克的

大三人格理论进行过研究,外倾型与

幸福感存在着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

而神经质与幸福感存在着负相关,能

够降低幸福感。

躯体状况、性别与幸福感:有一

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幸福

感和满足感。

文化与幸福感:大量的研究表明,

东西方文化群体的幸福感水平不同,

对幸福感的的认知也不同。西方文化

群体倾向于把幸福感看成是个体的内

在体验,而东方文化群体则倾向于从

幸福的外在标准,如健康长寿、行为

符合社会规范来评价。

(3)、中国人的幸福感调查

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农村人

幸福感强于城里人。这可能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农民的愿望很

实际;第二,农民拥有更多的闲暇,

生活的自由度比较大;第三,从事农

户家庭经营的农民是自我雇佣者,在

经济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而城

市居民大多数被他人雇佣,在经济生

活中一般只能按要求去做,没有自主

权。第四,农村人和城里人对幸福的

参照系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更多的

适合自己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或

者是看得见的、经验中的目标相比较,

城市居民对幸福生活的参照指标更多

是向上、向外比较,基于更高的、更

理想的目标相比较。

第七章社会态度

1.态度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

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具有以下特点:

(1)、态度具有统合性。态度这

种心理过程不出现在过程的开始,它

是在其他内在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是

对其它心理过程的统合。

(2)、态度具有媒介性。态度作

为一种综合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

阶段,使行为与心理过程吻合。被评

价为有意义的工作,也就有兴趣、有

热情去做,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就

不会去做;行为与心理状态吻合、协

调,才会坚持去做一件事。

(3)、态度有压力,具有压迫性。

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因

此态度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态度

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

并亲而近之;相反,态度圆滑、缺乏

诚意,会是对方有危机感并疏而远之。

态度压力是态度变化的心理因素之

一。

(4)、态度是一元的,表现为从

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态度的变化也沿

着这种从正到负的链条进行。态度的

这种一元连续状态与人格统一性分不

开。由于态度是一元连续的,它才可

以观察、可测定。

2.态度的社会本质和分类

态度的本质是社会的。首先,态

度的对象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是社会

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种种

领域、种种事件等。其次,态度的主

体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态度主体不论

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有着各种各样的

社会关系,而社会态度实在关系互动

中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不仅

是在人际互动中形成的,而且是对社

会生活所形成的社会态度在自己心理

活动中的某种再现。从态度的实质看,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概念,是在社会

态度的意义上使用的,尽管有时用态

度而不用社会态度分析问题,但实际

上也指社会态度。

3.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

(1)、个体态度

个体态度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就态度主体来讲,是指社会个

体,是有着社会关系的个体,就此而

言,个体态度就是指社会个体态度;

第二,就态度主体与态度多方的关系

而言,作为主体的社会个体是和其他

社会个体发生联系,及社会个体对社

会个体的相互联系,是“对子”关系,

不是小组成员内的关系,或其他群体

内的关系,是在这种个体对个体的“对

子”关系中所形成的态度,属于个体

层面上的态度。

(2)、群体态度

群体态度是指群体中多数成员或

全体成员对某一事件的共有态度。群

体成员是一个个人,无论对待什么事

情都会各有想法,各持己见。这些属

于个人见地、个人看法的态度,不是

群体态度而是个体态度,除了成员个

人的见解、看法外,相互之间还有共

同的看法、见解,这些公有的东西属

于群体态度。

(3)、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的联

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个体态度是群体态度的基础、

群体态度是在个体态度的基础上,由

个体间的互动产生出共同的态度,没

有个体基础,群体态度就是“空中楼

阁”,空洞无物,群体态度是由个体态

度中共有的部分构成的。

群体态度又区别于个体态度,群

体态度一经形成,与个体态度中共有

的部分相比,带有新的、个体态度不

曾有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有:第一,

群体态度通过一致赞成或一致反对、

积极支持或消极对抗等态度表现形态,能够促进成员的彼此认同和共识,产生“心心相印”或“志同道合”之感,进而从群体态度中获得力量。第二,群体态度由于其共同性而具有心理压迫力,这种心理压迫力对个体态度有改造作用;尤其是个体所喜欢的群体,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态度,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更愿意接受这个群体态度的影响,甚至改变个体态度,以保持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的一致性。

4.态度的构成

霍夫兰和卢森堡提出态度的三要素说。态度的三要素说的主要观点是,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有三种要素构成:感情、认知和行为。态度是刺激(态度对象)与反应(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反应)之间的媒介变量,刺激和反应分别为可测的独立变量和从属变量。由此,他们在态度定义中提出了态度的三要素观点,这就是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态度的“三要素”说的优点有两个,一是“三要素说”中提出的三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态度测量和态度控制研究;二是“三要素说”把奥尔波特的“心理上、生理上”这个提法明确为感情、认知、行为三个成分。这种规定有利于人们对态度的理解,态度是一个复合的的而非单一的心理过程。

三种心理成分与态度的关系。第一,认知和感情是反应中情境规定的首要因素。认知的情境规定,主要表现在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和判断上,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态度对象或生活环境评价为无意义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必要付出一定代价去追求,他的态度是消极的、否定的。只有把态度对象或环境评价为有意义、有可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前提下,才会形成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态度。第二,动机是态度的内部力量。动机作为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对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动机的这种行为准备状态与态度有所不同,动机是对态度的一种发动。动机和态度一起构成行为的准备状态。

5.态度的功能

态度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1)、调适作用

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和组织环境,在其中生存、发展,获得接受和承认,必须判断所接触事物的价值,决定其行动的方式,并且预先做好行动的准备。态度正好在这个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个体适应它所在的组织和社会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往往通过表达社会公认态度,从周围人那里获得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反应。这种功用表达了按照全社会或整个组织的要求获得奖赏、赞许、认可或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观点。

(2)、自我防卫作用

个体通过态度保护自己和自我形象,这些态度被用来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突转移方向。一个否定自我的人可能导致对几乎所有人的敌意;感到卑下的人,对待别人会持高高在上的态度,以支撑他的自我。由此看来,组织如何维护成员个体的形象以及队成员个体的尊重显得特别重要。

(3)、价值表现作用

通过态度的价值表现作用,个体实现自己拥有的价值的自我表达。公

开的表达和信奉的知识是个体价值观

念表达的主要保证。在这种情况下,

对个体的奖赏可能不只是得到社会的

支持,而更主要的是巩固个体自我概

念中比较积极的方面。然而,自我概

念也会受到以文化为基础的成见影

响。

(4)、态度的知识作用

态度的这个功能是指人们在对世

界的知觉中,寻求一定程度的可预见

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知识代表态度

的认知成分,这种认知部分给实践以

意义和指导。

6.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

和调和作用

态度的社会作用是对社会生活的

反馈功能。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态度,

一般来讲,总的看法有三种:

积极接近赞成

消极远离反对

中立

三种态度对社会生活的反馈作用

不同,通常第一种起统合作用;第二

种起离合作用;第三种起调和作用。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事件中,三种态度

是同时并存的。有些人持第一种态度,

另外一些人持第二种态度或第三种态

度。但是,对社会事件起作用的是多

数人的态度,如果多数人持第一种态

度,即对有关事件的解决起统合作用;

如果多数人持第二种态度,对这个事

件的解决则有离合作用;如果多数人

持中立态度,即不表态,对于维持现

状有利。

7.态度形成

关于态度形成和转变,一直是社

会心理学家所关心并注意研究的重要

问题之一。奥尔波特在给态度定义时

说过,态度是有经验累积而成的。他

在说明态度形成和变化时,提出三种

形成方式,把许多类似的特殊反应综

合起来,即经验的积累;正负未分化

的的反应对某种特殊对象形成一种特

殊反应倾向,即分化;由外伤经验构

成的歪曲心理倾向凝固起来,即某种

特殊反应倾向凝固;模仿或获得既成

的态度,即模仿或学习。

凯尔曼曾提出与此有关的三种反

应: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是一种

公开的态度表达,但私下并没有接受,

它可能是一种社会便利手段。同化是

指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从而

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接近

于个人自己的态度。内化是指个体接

纳他人的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

这种态度不再只是一种公开的表示,

而已成为现在个体自己观点的一部

分。信念和价值观是态度的基础,而

信念和价值观又是由于行为的服从或

顺从强化为认同(早期作用甚大),经

同化达到内化形成的。它们的内在联

系还可以通过考查态度的三种成分来

进一步理解。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相信——不相信的认知部分,喜欢—

—不喜欢的情感部分,与态度一致的

行为准备状态的行为部分。与价值观

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态度不大稳定,

但是其不稳定的范围超越不了价值的

疆界。也就是说,在不违反他或她的

价值观的情况下,发生态度的变化。

在态度与价值观将要发生冲突时,态

度服从价值观。但也不排除个别情况,

一个人在特定情境的压力下,表现出

的态度与他的内在价值取向不一致,

但对这个人来说是比较痛苦的。因此

我们可以说,态度是由价值定向的,

而价值由信念引导,是信念的象征指

令表达,信念是由长期所处的文化育

成的。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第一是经

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经验起着内在参

照系作用。某些社会事实一旦被人们

觉察之后,一方面,每种知觉都以经

验形式积累于内部;另一方面,过去

经验事实(过去的经验多为主观经验)

又会成为与新经验进行比较的标准。

经过这种比较,如果发现新、旧大同

小异,那么过去的看法、头脑中的经

验事实立即浮现出来,影响对当前事

实或事件的看法;如果发现新旧两者

差别较大,过去的看法、经验会从另

外一个不同的角度影响当前的看法。

利用经验进行比较,又是内部经验分

化的过程,也就是已有的经验体系分

化为对特殊对象的反应。第二是群体

规范的外部参照体系。经验再多也只

是个体内部过程,态度的形成还必须

有外部参照作用。人们关于某个事件

的态度,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仍

然是潜在状态,尚说不清楚究竟是什

么态度。当他们有了标准之后,他们

中的某种看法逐渐成为共识并被接受

下来,成为他们遵循的东西,这就是

群体规范。某种群体规范的形成是群

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

果。群体成员中的每个成员的看法、

判断和观点都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

过程,即有序化和收敛的过程。可见,

群体中关于某个社会事件的态度,是

在群体互动中自然而然融合而成的。

同化和内化都是接受社会影响的

心理过程,但是,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同化是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行

为方式接受过来,看成自己的东西。

这种心理过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理论中又叫同一性或表同。内化是在

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

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

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

8.态度变化理论

(1)、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海德提出来的。这一

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

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

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

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

趋于一致的压力。海德认为,人们的

认知对象范围很广,包括外界的一切

事物、世界上的各种人、各种观念,

这些对象有些是有联系的,有些则与

外界没有直接联系。有联系的两个对

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

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

系叫做单元关系。人与对象发生心理

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

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

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

了一个模式。如果P代表个人,O代

表有关系的某人,X代表某关系的某

物、某对象或某观点。他认为三者之

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类是平

衡状态,即个人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

态度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如一个人喜

欢O,则对O的穿着也感到欣赏。另

一个人讨厌O,则对O的朋友也不喜

欢。根据P、O、X三者之间的感情关

系(好——坏,喜欢——不喜欢),可

以推论出八种情况,其中四种是平衡

的,四种是不平衡的。平衡结构必须

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

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相乘为负。

(2)、和谐理论

奥斯古德和塔纳鲍姆在1955年建

立了和谐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平

衡理论的扩展,可以直接的应用于态

度改变的情境。和谐理论的总原则认

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

他们指出,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

境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

价有关。这三种成分是:(1)其他人;

(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他自

己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和谐理论认

为,这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

个负号,就形成了和谐状态,若不和

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

与平衡理论是一致的。但与平衡理论

不同的是,和谐理论考虑到了每一评

价的强度。例如,对于某一对象,可

以有点喜欢,也可以非常喜欢,这就

是情感评价强度的不同。和谐理论预

计,每一成分改变量的大小,将与这

一成分的相对强度成反比,强度越大

则改变得越小。

(3)认知不协调理论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解释个人态

度改变或不改变的时候一般采用调和

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人的态度与行为

两者协调时,态度不会改变,两者失

调时,态度就可能会改变。态度可以

支配行为,而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

前者是因为调和一致而维持既有的态

度,或者是因为要恢复失去的调和而

改变了原先的态度。

根据上述调和论的理念,美国心

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了一项解释态度

改变的重要理念,称为认知失调理论。

按照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任何时间

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协

调和一致时,就会感到心理冲突,因

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成为一

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

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

以恢复调和的心态。费斯廷格所指的

认知,并不只限于前述的调和论者所

指态度内三成分的认知,而是泛指所

有包括认知成分的思想、观念、态度、

行为等。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实验所揭示的

意义是,前后两个认知不一致时(工

作乏味但得说得有趣),将在心理上产

生认知失调而促使个体改变其中之

一,从而维持其态度的一致。显然,

人在很多社会场合中,其态度改变与

否与维持面子与自尊有关。而且,当

个人态度改变或维持不变时,为了保

持心理上的认知一致,个人常对自己

的行为提出辩解。费斯廷格的认知失

调理论,不但可用来解释态度改变的

原因,而且也可用来帮助人由消极态

度转变为积极态度。人生在世,苦乐

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如视辛苦为

有价值之事,辛苦之中自会产生乐趣。

像这种在心理上改变态度以适应现实

困境的积极心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辛劳观。

(4)、霍夫兰的信息理论

霍夫兰的信息传递理论为社会心

理学的态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

关于信息传递与态度变化的理论,主

要体现在1953年他和凯利等发表的

《信息传递与说服》一书中。霍夫兰

认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信息对态度变化有影响。霍夫兰等人提出信度高比信度低更能引起态度的变化。被试的立场与信息传递内容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是接受单一传递;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的被试中,单一传递更有效;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被示众,全面传递更有效;全面说服的效果,即使受到反宣传的影响,也还在起作用,就是说,全面传递的说服方式有抵制反宣传的效果。除此之外,霍夫兰等人还发现,当被试积极参与传递活动时,所得到的效果比单纯听广播要好。霍夫兰说服性传递研究对态度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复杂的态度变化放到程序化了的信息传递模式中去考察、去理解,这样,也就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主体和客体(态度对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反馈的作用,共处于同一种回路中,这样反馈回去的内容、信度和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对概念在某个事件上的态度变化也起作用。

9.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指组织成员内心的一种潜在心理倾向,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组织管理中的工作态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投入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

工作投入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认同的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工作投入程度高的员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有较强的认同感,并且真的很在意他们所做工作的类型。人们发现,工作投入程度高与出勤率低就、和流动率低相关联。不过,相比缺勤率来说,工作投入似乎为流动率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测。组织承诺是说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继续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所以,高工作投入意味着一个人对特定工作的认同;而组织承诺则意味着对于所在组织的认同。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

10.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

布罗伊菲尔德和罗克特研究发现,对工作感到满意的职工,其工作效率可能很高;但对工作持消极态度、感到不满意的职工,工作效率也有可能很高。就是说,职工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劳斯和波特的研究认为,满意和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第三个变量即奖励的作用。他们的实验证明,高的工作效率导致奖励,而公平的奖励引起对工作的满意,因此可以认为高工作效率导致了满意的态度。为此两位研究者提出了如下工作成绩与满意的关系模型:

成绩→奖励:内在的或外在的→奖励公平的知觉→满意

这个模型说明,内在的(来自工作本身的,比如工作性质的感觉、对其他职业的感觉)和外在的奖励(不仅是工薪)及对这种外在奖励是否公

平的知觉,决定了成绩和满意之间的

关系。

11.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喜

欢或不喜欢的感情和情绪。同事,工

作满意度也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组成

部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会促进生活

满意度的提高,反过来,生活满意度

的提高也会促进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1)、性格与工作满意度

内控外控性性格与工作满意度之

间有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性格越倾

向于外控的人,工作满意度越低;性

格越倾向于内控的人,工作满意度越

高。内控者倾向于内归因,即将产生

结果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内部因素,

如行为、技能、努力的程度等,认为

成败主要决定于自己。而外控者更容

易将产生结果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

素,如社会背景、任务难度等,认为

成败主要决定于外在环境。

性格越内控者越依靠自己的能力

和努力工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上

司没有依赖感,内控者善于处理上下

级关系,也更容易得到上司的帮助和

提携,因此其在对直接上司的满意度

上比外控倾向的人分值更高。

在工作中,人们对成绩的正确归

因。是激励主体积极主动的工作、学

习并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国外研究

证明,内控者更能有效的将自己的注

意力集中在任务本身的特点上,能更

多的自我调节,并表现出处理问题的

更高技能。内在控制力强的人,能够

较积极的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较多的

投身社会活动,求知欲强、更灵活、

更有主见。

内控外控性格和职位对工作报酬

的满意度存在着交互作用。在性格内

控的被试群体中,低职位员工对工作

报酬的满意度高于高职位员工;在性

格外控的被试群体中,情况正好相反。

乐观与悲观性格与对同事关系的

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表

明,乐观主义与工作总体满意度没有

相关。但在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方面性

格悲观的人的满意度要低于性格乐观

的人。

乐观与悲观性格和年龄对同事关

系的满意度上存在着交互作用。研究

结果表明,在悲观被试群体中,高年

龄组员工对同事关系满意度高于低年

龄组;在乐观的被试群体中,低年龄

组员工对同事关系满意度高于高年龄

组员工。

(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职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大量调

查事实证明,态度影响职工的满意度,

二者是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

职工满意度受下述因素影响:第一,

心理挑战性工作,即提供员工发挥能

力与作用的机会。特别是中等强度的

挑战性工作,对人最有利。第二,公

平报酬,分配制度和晋升制度公正明

确,不仅仅是绝对所得,还包括职工

公平的感觉。第三,支持性的工作环

境,包括物理环境(如工作场所的安

全、舒适、较少的干扰等)和社会环

境。第四,融洽的同伴关系,包括上

下级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友好与善解

人意的主管。第五,工作与人格匹配,

能够使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技能得

到充分施展。

工作不满足的反应。员工可以通

过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意。不

满意有两个维度:建设性——破坏性;

积极性——消极性。积极性和破坏性

相结合,就是退出,离开组织的行为,

包括寻找一个新的职位或者辞职。积

极性和建设性相结合,就是建议,采

取积极型和建设性的态度试图改善目

前的环境,包括改进的建议、与上级

讨论所面临的问题和某些形式的工作

活动。建设性和消极性相结合,就是

忠诚,消极的但是乐观的期待环境的

改善,包括面临外部批评时为组织说

话,相信组织和管理层会做出正确的

事。消极性和破坏性相结合就是忽视,

消极的听任事态向更糟糕的方向发

展,包括长期缺勤和迟到、降低努力

程度、增加错误率。

(3)、工作满意度和其他变量的

关系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之间的关

系。满意度和生产力之间即使有积极

关系,这种积极关系也很低。但是,

引进中介变量后,这种关系就可能改

善。比如,机器速度、市场运行或者

工作水平。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

果在组织整体水平而不是个体水平上

收集满意和生产率的数据,我们发现,

拥有高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比低满意度

员工的组织更有效率。

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我们发现,

在满意度和缺勤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

定的消极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仅达到

中等水平,通常小于0.40。尽管通常

认为不满意的员工更可能缺勤,但是

其他因素影响着这种关系,并减少了

相关系数。

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离职率

之间也是负相关的,而且这种相关比

我们发现的满意度与缺勤率之间的相

关程度更高。但是,其他因素,如劳

动力市场的状况、改变工作机会的期

望、任职时间的长短,都对是否真正

决定历来自己目前的岗位有重要的限

制作用。

12.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是指组织成员的一种工

作态度。通常定义为:成员对特定组

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

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理现象。机制成

员对组织的忠诚性、认同(认可)程

度以及参与程度。工作承诺、工作满

意度以及工作投入都是对具体工作而

言的。而组织承诺则是针对组织的向

度上。不难看出,他比以上几个概念

更具综合性。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承

诺可能完全与工作满意度无关。

工作承诺是指成员对自己所从事

的工作的一种热衷态度,他于满意度

和工作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满

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

般的态度,一个人工作满意度水平高,

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态度,对工作不

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

工作投入是组织行为学中较新的概

念,是指成员对其本职工作的积极主

动态度和热爱迷恋程度。工作投入测

量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

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

价值的重要程度。

组织承诺概念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是感情取向,第二是成本权衡,

第三是义务或道德责任。感情取向包

括:个体对群体在感情上的忠诚;个

体对组织的一种态度或取向,把他或

他的认同联系和依附在这个组织上;

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整合为和谐一致

的过程;一个组织的信徒,从自身感

情上忠诚于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忠诚

于他的相关目标和价值的角色,忠诚

于这个组织;并不是单纯具有工具性;

个体认同和投入某一特定组织的相对

强度。成本权衡包括:在继续留在组

织的获益和离开组织的成本之间的权

衡后,愿意留在组织中继续工作的意

向;个人与组织交易成本权后的一种

结构现象;随着职工对组织的投入增

加而使其不得不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

理现象。义务或道德责任包括:承诺

是社会性接受行为,这种行为超越了

与承诺的目的相关的、正式的和规范

性的期望;以一种适合组织目标和利

益的方式进行的行为,这种行为带有

全部内化的规范性压力;接受承诺的

雇员从伦理上考虑留在公司,忽视工

资和多年来给予他或她的地位晋升和

满意度。

组织承诺的结构:(1)、主体,组

织承诺的主体应包括组织内的任何一

个成员,这里将其分为三类:组织的

最高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组织的一

般成员。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组织一般

成员的组织承诺方面。(2)、客体:组

织。

组织承诺的三种形式。承诺表现

性质一般有三种形式:感情承诺、继

续承诺和规范性承诺。感情承诺是指

在感情上认同组织、投入组织和依恋

组织,成员带着强烈感情承诺继续工

作在组织中,因为他们想这样做。也

就是说,成员对组织所表现的忠诚并

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

的感情而非物质利益。但是这种感情

承诺是由工作本身特性、组织管理特

点、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组织可靠性

和公平性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等因素强化形成的,其特点是有波动

性。这种承诺可呈高强度,但它处于

低水平时,如有继续承诺或规范性承

诺的负面作用,可能会降低原有的承

诺强度。继续承诺是指成员意识到一

个“交易”,要考虑离开组织是否划算。

比如成员最初进入这个组织时与该组

织所形成的关系就是这种承诺;他或

她要继续留在组织的获益和离开组织

的成本之间权衡后,表示愿意留在组

织中继续工作,这是因为他需要这样

做。而且在组织中工作时间越长,其

继续承诺强度越高,不愿意放弃既得

利益。规范性承诺是指接受长期形成

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成

员为了尽自己的责任而留在组织内。

持有高水平规范承诺的成员感觉到他

们应该留在这个组织内。其影响因素

主要有对组织承诺的规范要求、成员

的个性特征、所接受的教育类型等。

这种承诺的特点是相对持续性,与上

述两种承诺相比,更受价值范围影响。

13.承诺指向

组织承诺指向是指成员向谁作出

承诺,研究发现,承诺指向不同,其

强度也明显不同。

组织承诺指向四个层面:

(1)、局部承诺成员忠诚于他们

的直接上司(或领导)和所工作的群

体。

(2)、高位承诺成员忠诚于组织

的最高管理者和该组织。

(3)、完全承诺成员既有局部承诺也有高位承诺。

(4)、零承诺成员既不显示局部承诺也不显示高位承诺。

中国组织中成员的组织承诺的显著特征:

(1)、表现在忠诚和承诺仍然更多的指向雇主个人(和他的家族)而不是抽象的组织整体。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中,承诺指向各层管理者。这一特征的深层心理是对权威人物的依赖,有的组织成员称其组织领导为“大哥”。

(2)、感情承诺普遍强度往往高于另外两种承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留有较浓厚的礼俗社会特点,情感维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为家族亲情、乡土亲情和群体亲情上,后者是前两者的外化。

(3)、一般成员的局部承诺高于高位承诺,可谓,“县官不如县管”。

(4)、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成员对其所参与的非正式群体的感情承诺强度较高,通常超过对其所表现在正式组织的组织承诺。每个人都有其人际交往的“圈子”,在“圈子”中能较充分的表现自我,摘下正式组织中经常挂上的面具。但可能对其所在的组织有较强的继续承诺。

(5)、组织承诺边界不清。如组织中最高管理者对其上一级机构的组织承诺往往高于对他所在组织的组织承诺(如企业对其所在地区的政府机构)。

第八章群体心理

1.社会群体及其群体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的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群体有以下一些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

2.群体的心理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单独时表现的行为,与他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群体心理,如群体需要、群体规范、价值、情感等。他们对个人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每个群体都有这样的心理特征,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不等同于个体心理,也不是个人心理的简单相加。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的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同时或先后参加几个不同的群体,他对这些群体都产生归属感,而最强烈的归属感是对他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影响最大的那个群体。一般来讲,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的归属感强

烈得多。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的

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共

同的兴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

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

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自觉保

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自觉地使群体

成员的意见统一起来,即使这种看法

和评价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

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

一般来讲,群体中会发生两种认

同,一是由于群体内人际关系密切,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在群体中能

实现个体的价值,使各种需要得到满

足,于是成员主动的与群体发生认同,

这种认同是自觉的。另一种认同是被

动的,是在群固体压力下,为避免被

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

为。这种认同是模仿他人、受他人暗

示影响而产生的,尤其在外界情况不

明、是非标准模糊不清,又缺乏必要

的信息时,个体与群体的认同会更加

容易。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

到,个人单独不敢表现的行为,在群

体中则敢于表现出来;一个人在独处

时很少做的事情,在群体中却做了。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中变得胆大起

来。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体

把群体看作是强大的后盾,在群体中

无形的得到了一种支持力量,从而鼓

舞了个人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了个人

的内在潜力,作出独处时不敢做的事

情。并且当群体表现出与群体规范一

致的行为,作出符合群体期待的事情

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扬,从而使个

体感到其行为受到群体的支持。然而,

群体的这种孤立作用,并不是等同的

发生在每个成员身上,有的受到的支

持力量较大,有的则较小,还有的则

感受不到支持,甚至还会产生干扰作

用。因此,一个成员能否对其成员产

生促进作用,要受成员个人条件的制

约。

3.群体分类

(1)、统计群体和实际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而划

分的。所谓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并

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

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

来,成为群体。实际群体,是指在一

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

类群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的交

往,如部队的连、排、班,学校的班

级等。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

划分的。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

式结构,其成员有着固定的编制,并

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

了的角色的群体。如学校、机关、政

府等。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

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

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

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这些群体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

法的。

(3)、大群体和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规模划分的。所谓

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

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

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大群体一

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历史过程

中形成的,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地位,

并长期存在的群体,如阶级、民族等。

另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

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听众等。所

谓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之间

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

在这种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

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

较明显。

4.群体内聚力

(1)、群体内聚力的涵义

群体内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

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

动的心理结合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情感,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

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体内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

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

间的吸引。当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强

度,而且群体成员资格具有一定的价

值时,我们说这是个具有高凝聚力的

群体。

(2)、群体凝聚力的规定要素及

条件

群体凝聚力的条件要素主要是有

群体及其成员两个方面构成的。从群

体方面看,主要是给其成员提供需要

满足和分配公平,以及良好的气氛、

群体的知名度等条件。一个群体要能

够满足其成员的多种需要,提供给他

们必须和比较充足的物质、精神生活

保障,更重要的是在满足需要的手段

和方式上提供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

氛围和构造一整套良好的激励机制。

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代表着

该群体的社会资源和实力状况,因此,

一个群体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为

社会所公认,会增强其成员的群体荣

誉感和群体成功欲望。

从成员来看,成员的价值观是在

个人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一件具

体事物,个人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

理应与群体价值观,尤其是与群体目

标达成上的价值观一致,这是群体精

神整合的微观基础和保证。因此,群

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努力养成与群体

成就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是该群体

内部凝聚力形成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成员与群体在目标达成上的价值观念

的一致性,会增加相互之间的类似感

和共同工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凝聚力

的形成。

(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在严格控制

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

员的诱导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实验

的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

工作效率。除了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

外,沙赫特把实验组分为四种条件,

即高、低凝聚力和积极与消极诱导。

凝聚力的高低由指导语控制,诱导主

要是指以团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积极

和消极的字条给被试。

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凝聚力越高,

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规范和目标。

因此,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

取高产,那么群体的生产率就更高。

可是,要是凝聚力很高,群体却限制

更多的生产,甚至与其他群体闹摩擦,

那么就会大大降低生产率。实验和研

究告诉我们,对群体的引导与教育是

关键的一环,而不能只从加强成员之

间的感情上来提高凝聚力。因此更重

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在群体凝聚力提

高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

育和指导,克服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消

极因素,这样才能使群体凝聚力成为

促进生产率的动力,使群体向正确的

方向发展。

(4)、群体凝聚力的测定

群体凝聚力=成员之间相互选择

的数目/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数目

另外,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也可

以测定群体凝聚力的强度。

5.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是指在一个人从事某

项活动的时候,如果由他人在场,他

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促进

活动的完成。社会干扰,就是指他人

在场他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干

扰其活动的完成。

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

工作表现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

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

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比如,看到别人

手的动作很灵巧,会立即想到自己手

的动作,并依照别人的动作来修正或

加速自己的动作,于是,别人灵巧的

动作起到了刺激作用。另外,在有别

人在场的条件下,别人的观察起社会

评价作用,能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他人在场既可能产生社会促进作

用,又能产生干扰作用。到20世纪60

年代,查荣克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

才找到了协调二者之间矛盾的道路。

查荣克研究发现,有他人在场是

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

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他由学

习理论中的动机原则想到,一个人在

动机很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

够很轻易的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

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

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

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性动作,

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

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

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

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

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需要费脑筋的,

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

干扰作用。

6.从众

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时

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

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搞另一套。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

不知不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

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

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从众行为。

谢里夫和阿希的研究表明,从众

心理,正表示个人行为受别人影响而

使其独立性与自主性减低的现象。其

实,这只是人性脆弱的一面,个性比

较独立的人,在认知判断上未必全然

从众。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较为随和,

在另一些方面较为独立。有些个体当

他们遇到团体压力或别人影响而感觉

自由受到威胁时在心理上不期而然的

产生反感,继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反从

众的倾向。心理学家称此种现象为心

理反感。反感的产生,乃是因团体压

力或别人影响而致使自由受到威胁,

由此产生一种维持自由的内在动机,

最终表现于外的反感行为,此种理论

成为反感理论。心理上的反感未必强

烈的表现在行动上,可能只表现出对别人的一种消极性冷淡反应。

7.服从

在他人要求你做某事时,即使你不太愿意,但终究还是做了,这就叫做服从。米尔格拉姆做了一个电击惩罚的服从实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是倾向于服从权威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人们不会无条件的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道德水平越高越有可能拒绝服从实验。

8.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的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集群行为不同于群众运动和群众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自发性

就是说,集群行为并不是预谋的,而是一群人受到刺激后,自然哄起的行为。它既无组织,又无领导,而且活动无计划,无法预料其发展的趋势。只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聚在一起,竞相做出某种行为。

(2)、狂热

这种行为的每个参加者情绪都异常激动,处在狂热之中,行动完全被激情所支配。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而且缺乏理智的考虑,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发泄、相互刺激、狂呼乱喊、盲目行动,完全不考虑其行为的后果。

(3)、非常规

行为往往不能受正常社会规范的制约,肆意践踏和破坏社会准则。他们的行动不受理性指导,二是完全凭借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作出各种违反常规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4)、短暂

这种行为,由于是受一时冲动产生的,因此不会长久。它往往在大家发泄了内心的积怨、减轻了心里紧张后即告结束,就像旋风一样。如果持续下去被人利用,称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那就不再是集群行为,而是群众运动了。

9.集群行为的过程

集群行为作为一种众多人的一致行动,它的前提是要许多人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并发生直接接触。这种接触是紧密的,能够产生激烈的互动,容易造成思想和情感的一致。而且目光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不易接受其他刺激,不去考虑有关的事情。这样就为集群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集群行为的发生,首先是高度的刺激和暗示。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这时,意外的事件一发生,高度刺激就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秩序,于是情绪激动起来,产生感情冲动和狂热。在这种高度情感的支配下,人们的理智被冲淡了。此时,他们便会积极的寻求暗示,不假思索的加以模仿,并把激动的情绪发泄出来。

其次是情绪感染。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下,人们的距离非常近,因此,情绪极易感染。并且感染的速度也非常迅速。这种感染多以循环和连锁的形式进行。循环式反应,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激发了他人的情绪,使他人激动起来,他人的活动反过来又感染

自己加剧原来的行为,甚至会激起更

强烈的情绪爆发。

最后是情绪激发。情绪感染使整

个人群激动起来,热烈的气氛笼罩着

整个群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状态就

会爆发出来,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如狂

呼乱喊、手舞足蹈等。在这时,每一

个成员的感情都充分的发泄出来,形

成一个狂热激动的人群。大家有着共

同的信念、价值和态度,表现出一致

的行为,在情绪的支配下,将冲破现

行规范的约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

事情。

在集群行为发生过程中,有两个

重要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清晰感染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的举

动,吸引了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使他们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关注所发

生的事情,并参加到激动的人群中去,

从而把整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情绪

感染还会使人感到感情冲动、丧失理

智,削弱个人责任感和社会控制,破

坏现有的社会规范,表现出一些过火

的行为。模仿是再现他人的行为,在

集群行为中大家相互模仿,从而发生

共同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

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

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

这样集群行为就产生了。

10.集群行为的理论

(1)、克特?兰和格莱迪斯?兰的观

克特?兰和格莱迪斯?兰认为集群

是这样产生的:首先有一群人聚在一

起,当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达到无法辨认其地位和角色,又能

直接的互动为佳。而且这些人必须要

受到心理刺激,并产生感染,使感情

达到所有参与者所共有的顶点,个人

感到自己成了身份不明的人,从而产

生消除社会约束力的效果。接着高涨

的情绪爆发出来,并转变为行动。两

位学者认为,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参加

者感到打破社会规范、作出反常行为,

会获得在场人的赞许,同时个人作为

群体的一部分做出反常的行为,可避

免责罚。也就是说,个人感到和在场

的人群精神一致,不会承担责任,这

样就免除了自我罪恶感,于是放纵自

己,抛弃通常的社会控制。

(2)、紧急规范理论

特纳和基利安提出紧急规范理论

认为,集群行为的发生使在场的人群

发现了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这才使

人群的行为统一起来、这样的规范并

不是平常的社会规范,而是在人群激

动的紧急场合下,人们不知所措时而

临时出现的,它指导人们应付当时的

意外情境。紧急规范理论认为,集群

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在于情绪感染和

模仿,而是在于参加者的认知,人们

认知到了紧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并

用共同知觉来代替情感的扩散。但是,

这种理论并没有解释清楚是什么因素

决定出现紧急规范,为什么总出现破

坏行为,而不出现其他规范问题。

11.去个性化

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会违反在

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做出事

后感到感到惭愧和后悔的事情,这种

现象被称为去个性化。社会心理学认

为,由于个体在众人面前失去了理性,

放弃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这时他能

忽视社会规范,肆无忌惮的破坏社会

准则。所以,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

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

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这种去个

性化现象,在群体破坏性行为中表现

的最为典型。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这是反社会行为的一个原因。去个性

化的程度,在各种群体中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组成群体的成员越多,去

个性化的程度也越高。而群体的去个

性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

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

性就越强。去个性化的研究首先开始

于费斯廷格,结果显示,低辨认组的

被试去个性化的行为比较多(对自己

的父母的批评),高辨认组的去个性化

的行为较少。18年后美国社会心理学

家津巴多继续对去个性化的研究。他

认为,去个性化是一种过程,在这种

过程中,一系列先前的社会条件在人

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觉中变化,使正

常情况下受约束行为的控制降低,从

而表现出平常被压抑的行为如欢乐、

悲切、热爱等强烈感受,以及愤怒、

敌视、破坏等反社会行为。

为什么在群体中有去个性化的行

为?一般来说有三个原因:

(1)、匿名性

个体在参加群体时,肆意的破坏

社会准则,是因为个体觉得自己是一

个匿名者,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

因而,作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不会

被人发现,或不会追查到自己而受到

谴责,这样就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

做出平常不敢表现的行为。

(2)、丧失了责任感

一个人单独行动时,往往能从伦

理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

受到舆论的指责或法律的制裁。可是

在群体里,其成员就会感到反社会行

为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责任只能

落实到群体身上,或者分散在每个个

体身上,而单个人不会承担群体行为

造成的不良后果所招致的谴责。

(3)、群体的淹没性

在群体中,成员的活动往往不是

以个人的身份出现的,而是具有群体

的意义,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这

样群体就淹没了个性,成员的自我被

融化在群体之中,与群体同一起来。

而且群体成员越是无个性特征,他们

的情绪、思想和活动越一致,自我的

感觉减少,从而行为也就越缺乏自我

的监控。相反,如果个体单独行动,

由于没有群体的融化,个性就明显的

表现出来,并且很容易被他人知觉,

于是个体就会非常注意控制自己的意

识,保护自我,不倾向做出不负责任

的行为来。

12.民族心理研究

(1)、早期民族心理研究

对群体心理研究,最早是从19世

纪末期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开始的。

1895年,拉扎劳斯和斯坦泰尔把当时

的语言学和民族志资料同心理学研究

结合起来,出版了《民族心理学和语

言学》杂志,声称创立了一个民族心

理学派。但是,对民族心理现象进行

系统研究的,却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冯特。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继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后,法国群

体心理学派发展起来。塔尔德的模仿

说、迪尔凯姆的社会实在论,都主张

从不同的侧面提出并研究了群体心理

现象。在法国群体心理学派中对群体

心理研究影响最大的是勒朋。1895年,

勒朋出版《群众心理学》,比较集中的

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并用法国大革

命时期群众运动的例子论证他的观

点。勒朋认为,如同个人有精神一样,

群体也有精神,这就是群体精神,他

称之为“群体心”,所谓群体心是指不

受个人支配的精神体,这种精神笼罩

着群体行为,具有匿名性、情绪感染

性及暗示感受性。早期群体心理学派

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麦独孤。勒朋主

张非理性的群体心,而麦独孤主张非

理性的个人。

(2)、集体无意识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创造性的发展

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人

类精神由若干不同的彼此相互作用的

系统和层次组成,包括意识、个人无

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人心中能

够被人直接知道的部分。荣格用“个

性化”这个术语表示意识过程。意识

的个体化产生了自我。自我是自觉意

识的组织,是一种结构,由能够自觉

到的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组成。

某种观念、情感、记忆或知觉,如不

被自我承认就不会进入意识领域。

荣格所说的个体无意识是指所有

那些微弱的不能达到意识,或者微弱

的不能存留在意识之中的体验。集体

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不同,它的存在

不取决于个人先天的经验。个体无意

识由那些曾经一度被意识到后来又被

忘却了的心理内容所组成,而集体无

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

被意识到。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

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为原

始意象的潜在的意象。荣格所谓的集

体无意识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

形成的一种认知潜在状态。荣格集体

无意识分析中的精彩之处是对原型的

分析。在荣格那里,集体无意识的内

容就是原型,即最初的模式的意思,

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

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模式及结构作

用,在荣格的无意识分析中,表现在

原型对情结的作用上,因为事实上原

型是情结的核心。原型作为核子与中

心,发挥着类似磁石一样的作用,它

把与之相关的经验吸引在一起形成一

个情结。

(3)、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

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无意识的概念。

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

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

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意识到的内容。弗

洛姆指出,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

滤形成的。社会过滤器由三个部分构

成,第一部分是语言,通过它的词汇、

语法和句法,通过固定在其中的整个

精神来决定哪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

识。第二部分是逻辑学,也就是一种

特定的文化中直接导入人的思维的规

律。第三部分是由社会禁忌组成的,

他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

被禁忌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

想和感觉达到意识层次。弗洛姆认为,

从形式上讲,什么事无意识,什么是

意识,取决于社会结构以及这个社会

所产生的认知方式。但未来是光明的,

一旦人认识到在背后支配着的自己的

那些力量,如社会结构、社会无意识

和社会过滤器等等,人就能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状态转变成自由、自觉、自为的人,并以本来的正式的样子去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

(4)、中国民族心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沙莲香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研究,努力把民族心理研究从哲学和文化哲学中脱离出来,积极的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使中国民族心理研究实证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解释学方法论的层面上。她的《中国民族性》(一)和《中国民族性》(二)和近年来的著作如《中国人百年》都表现这种学术思想。其中关于中国人的双重认知取向观点表述了中国人在认知特点上的双重性。关于民族心理的研究,沙莲香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有双重含义。“人本”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天的“天性”,具有先验性,人生而具有,“性相近也”;“人文”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仁的“仁性”,为后天习得,“习相远也”。中国文化赋予人性以双重特性是“天”性与“仁”性的统一。人的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己与仁的不相分离,己与关系息息相关。己是仁的载体,“己”要终身扮演关系角色。沙莲香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共有模式,不仅是中国人的模式而且也是任何民族共同体心态的共有模式。进一步讲,不仅一个民族的心理有“人本”之人性,而且任何民族的心理都有相似人本之人性;另一方面,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文”之人性,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

第九章传播与社会心理

1.传播活动

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者试图与他人分享信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这种传递和交换的反应过程就是传播行为,在这种传播行为中互动各方始终伴随着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1)、传播是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一是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中进行,没有人类的社会互动,也就没有传播行为。社会互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反映就是传播行为。二是在人类社会关系中进行,传播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因此,传播是在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并作用于传播活动,这就是人的社会心理对这些活动的主体反应。

(2)、传播是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建立在双向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符号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递和共享。理解使人们传递和共享的基础,而理解是建立在人们认知基础上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转化为人的态度和行动,即双方的传递和共享活动。

(3)、传播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个人的情感、动机、需求、态度等多方面的社会及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人在传

播活动中的所作所为以及各种反应,

直接影响着传播活动。

2.传播的基本类型

传播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1)、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

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

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常

说的冥思苦想、扪心自问、自言自语

等自己同自己对话。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

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

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例

如流言、民谣等。他不是通过大众传

播媒介的传播,也不是通过有组织的

传播,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它

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话题,是

社会传播的基本行为。

(3)、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

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包括组织

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消息传递

活动,也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

员之间的情感和角色的沟通和传递活

动,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

构成的,有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

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

电影、电视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

递信息的活动。其特征就是面对着较

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群,

信息公开、快速、同时到达的传播活

动,其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

的经费支持这个复杂的机构运作。

3.社会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传播学者H?拉斯维尔最先提出了

传播过程模式。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

有五种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了

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

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此后,施拉姆提出了大众传播过

程模式,这个模式体现了大众社会的

传播特点,即传播是在一定的场域中

进行的,而且是双向的、互动的,彼

此相互关联、作用的。在传播的过程

中,传播参与者是互动的双方、彼此

均受到个人、所属群体、社会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将社会心理看成影响传

播活动的重要因素。

在传播过程的研究中,马莱茨克

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他

的研究把传播过程看做是包括社会心

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

用的“场”,在这个场中,人与情境、

人与讯息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着。

马莱茨克提出,在传播过程中对

传播者和受播者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就传播者而言主要包括:传播者的自

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属群体、社会

环境、所属组织、信息内容、媒介机

构、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所产生的约束

力等。就受众而言主要包括:受播者

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社会

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对媒

介的约束力等。这些因素一是人的社

会心理因素,二是社会环境的因素,

两种因素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环

境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与影响。对

媒介和讯息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来自两

个方面:一是传播者,传播者对讯息

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着传播者自身

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选择和加工

最终将影响和制约讯息的传递;另一

个方面就是受播者,受播者对媒介内

容的接触选择,基于其自身的社会背

景、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同时,媒

介在其心中的印象、地位,也直接影

响着讯息的接受。

4.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社会心理作

(1)、传播者和受播者获取信息

的方式不同,对信息源认知心理不同,

他们的行为反应也不同。对于传播者

来说,其职责就是将社会中数以万计

的社会信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大众的需要,进行采集、选择。

然后经由个人的加工整理转变为社会

信息,通过媒介途径传递给社会大众。

对于受众者来说,虽然他们生活在社

会中,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对他们

的人格、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

他们的行为,但是他们直接从社会中

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

通过媒介、组织、他人那里获得信息,

这个选择加工的过程夹杂着许许多多

的人为及社会因素,因此,自然会产

生与原本的信息效力不同的影响。

(2)、传播者和受众双方对信息

源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就传播者而言,

他首先需要的是事实,需要通过各种

渠道搞清楚事实真相,然后加以报道。

因此,传播者往往要积极、主动的采

访信息源,调查核实信息。而受众决

不会自己去调查、采访信息源,更不

可能直接从政府等相关部门那里获得

证实。对受众者而言,一方面媒介事

实就是一个对现实社会的“拷贝”,虽

然它不是事实本身,但是由于受众无

法直接获得现实,因此只好将从媒介

中得到的现实“拷贝”当作是“现实”。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经过了一层层

过滤网严格的选择和加工,最终到达

他们那里的信息一定是与他们关系最

密切、最重要的。因此他们将媒体视

作信息权威,他们会相信这些权威,

有着对权威服从的心理过程。

5.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信息的接

受是人感觉物理刺激和心理刺激的过

程,也就是心理理解,在传播学上称

之为解码。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

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就是选择性理解。在选择性理解的

基础上,同时存在着其他的选择性特

征,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

择性记忆。选择性接触指的是人们在

接触信息时,总是愿意接触那些与自

己原有态度相一致的传播信息,避免

接触与自己意见不相符合的传播信

息。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无法事先决

定信息的内容,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

关注信息中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态

度、行为相一致的或是自己需要的、

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性记忆则是指在

信息传播过程中,愿望、需要、态度

以及其他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信息

的记忆,也就是说人们很容易记住那

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异质的、需要

的信息,进而忘记那些自己不感兴趣、

不需要的信息。

这种选择性过程被视为四面围墙

的防御,最外层的防御是选择性接触,

接下来是选择性注意,然后是选择性

理解,最里层是选择性记忆。这四道

防线是传播主体——人在自己心里建

立起来的,它意味着无论是传播者、

还是受众,对相同的信息刺激会有不

同的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人

的不同心理作用的结果。

就传播者而言,他们有选择性特

性,他们要用高度敏感的眼光去收集

与整个社会运行、与社会各阶层的民

众普遍相关的信息,发挥他们“守门

人”的作用以及传播的社会导向功能,

向社会全体民众传递信息。传播者在

信息报道过程中,主要是从整个社会

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取信息、报道

信息。传播者对待信息传播的选择性

决定着他们的传播行为,他们的不同

态度、动机引发不同的传播行为,必

然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对于受众来说,首先他们有比较

明显的选择性特征,这种选择性特征

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接触、注意、理

解和记忆。而受众对待信息选择是存

在差异的,这就是个体之间差异的影

响。差异性主要是指个人之间的人格

差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待信息的认

知、动机和态度的差异。其次,受众

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需要通过

媒介学习他们所应拥有的常识、技能

以及社会成员的资格,因此,这种需

要就成为他们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基

础,促使他们积极的介入到传播活动

之中,这就是他们的动力,是他们的

主观能动性反应。再次,受众的态度

影响着他们的活动。受众根据以往的

经验,常常授予媒介一定的权威性,

他们将媒介视为自己的眼睛,通过媒

介“拷贝”现实社会,并形成对自己

社会的认知影像。最后,受众的情绪

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中的认知、理解

和反应。

因此,传播者和受众对信息的选

择特性决定着他们对信息做出不同的

处理,各自的需要是他们对信息获取

的动力,情绪影响着他们对信息的认

知和反应,以往的常识就是他们认知

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的

行为。因此,由于传播者和受众彼此

存在着人格差异和认知差异,存在着

不同需要和动机,使他们对信息形成

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行为。

6.传播效果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先看一下受众一方不同层次的心

理活动是怎样作用域传播过程并发挥

效力的。受众首先对暴露出来的信息

进行接收,也就是获知,将获知的信

息形成认识,这是受众的认知层面,

它是信息传递的基础。然后就是情感

层面,也就是受众对这个消息喜欢与

否,持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感受,

这是由于受众个体差异、以及选择性

差异所决定的。最后是受众的动机层

面,也就是受众的需求是什么,为什

么,其目的是什么等,这种动机决定

着受众所采取的态度,以及由态度决

定的相应的行为反应。这个过程体现

了受众心理对其行为反应的作用,也

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不同的心理层

面,即认知、态度和行为,其中认知

又受到情感、动机的影响。

在人的心理作用下,传播出现两

种结果:第一,对受众造成心理暗示

作用。这种暗示引导着受众按照传播

者的意图去认知、去思考、去行动。

第二,造成受众态度的改变。在传播

过程中,受众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在与传播者以及受众之间彼此心理互动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产生心理上的服从效果,这就是人们在心理作用下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7.舆论

所谓“舆”,即“公众”。舆论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公论”、公众意见,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的意见。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舆论如果是社会上多数人的意见,则具有社会力量,可以制约个人行为。

(2)、舆论既然是共同的意见,则必有一致的看法,这种一致的看法是由不同意见最后演变而来的,是各种意见的综合体。

(3)、舆论有时是一种合理的判断,有时则纯粹是感情所为。对于它的判断要视情境而定。有的情境可以引发人们冷静的思考、充分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有的情境可以引发人们感情的冲动,形成共同看法。

(4)、舆论属于全体的意见、多数人的意见或少数人的意见,主要根据意见本身的力量。有力量的意见即使是少数人的主张,也可以成为舆论。

由此可见,孙先生在强调舆论的共同性、大多数人介入的同时,还强调了即使少数人的意见,只要他有力量,也可以影响或左右大多数人的意见,使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多数人的意见。他还指出舆论的判断要视情境而定,其意思是说,舆论与舆论场有着紧密的关联,场的环境、气氛、条件,以及场中的人的心理都会影响着舆论。

8.舆论的形式及形成过程

舆论有两种形式,即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前者指的是通过多数人明确的言语或态度表现出来的舆论。它包括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表达形式,即政府部门或其他有组织的群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会议、文件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引导,制造某种舆论。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表达方式,它往往是社会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集会、结社、论坛等形式表达他们的意见、思想和情绪,这种表达制造了舆论。潜在性舆论是指那些没有公开表示,只是在亲人、熟人范围之间谈论、散布的意见、思想和情绪、这种舆论对一些社会风气、社会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等表示不满、发发牢骚,有明显的情绪性。

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彼此相互关联,有时潜在性舆论为显在性舆论提供情况、线索,即小范围谈论传播的话题或引起有关部门或群体的注意,或越传范围越大,逐渐引起社会多数人的关注,使之成为社会公开讨论、关注的话题,最终成为显在性的舆论。有时潜在性舆论是直接采取公开表达形式,将意见、思想表达出去,成为显在性舆论。

舆论的形成,是由一个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的过程。首先,舆论客体的存在,即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事件、问题等出现。这些社会事件、问题作为舆论客体表现为一种信息、符号发

出来。其次,是舆论客体给主体所造

成的认知,即社会公众对客体产生认

知,这种认知在各种不同的动机、情

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转化为态度,

态度再转变为各种行动。只有经历了

将个人的意见、思想在人们当中进行

表达、交流、传播之后,才有可能最

终成为舆论,这就是舆论的第三步,

即舆论本身,它是将个人意见表达出

来,在人们中间彼此交流、传播,使

众多的个人意见在表达和交流中汇

集,并趋于一致。舆论形成的最终标

志是社会的公认,因为舆论的形成是

经历了一个将众多性的个人意见交

流、汇集,最终使之趋于一致的过程,

因此,它具有权威性,能够逐渐的被

社会公众接受、服从和采纳。它是社

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

有影响的主体反应,这就是社会心理

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心理的作用下,

舆论形成并发挥着对公众的导向、约

束、压力等心理效应。

9.谣言

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

经证实,公众意识难以辨别真伪的闲

话、传闻或舆论。也就是说,谣言是

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

定的动机和欲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

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

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

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对谣言的

研究中提出谣言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其一是重要性,其二是模糊性。重要

性是指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非常关

心,因为环境影响、制约着他们的生

活和工作,所以环境对于他们是至关

重要的。正是这种人类对自己的生存

环境重要性的关注,使人们不断地积

极主动的去了解环境,以便于调整自

己的行为,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模糊

性是指人们时常不能够及时、准确的

获得其生存环境中的真实信息,人们

不得不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去探求

信息,无论信息是否可靠、是否真实。

如此一来,许多不真实、不客观的信

息就会乘虚而入,并得以传播,甚至

获得人们的信赖,造成社会公众认知

上的混乱,同时也弥补了人们的心理

需求。奥尔波特将这种现象用一个公

式表示,即谣言的强度=事情的重要性

×情况的模糊程度。因此,重要性和

模糊性是谣言的基础。

孙本文先生认为,谣言的产生有

三个原因:

(1)、社会发生变故;

(2)、社会面临危机;

(3)、社会内部结构紊乱

社会发生变故、社会面临危机、

社会内部结构紊乱,三种现象均表现

为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更容

易造成信息渠道的不统一、不畅通、

不确定,只是社会公众对自己的生存

环境表示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社

会公众的这种心理、心态就成为谣言

产生和传播的温床。这三个原因可以

说是谣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这些社

会原因最终引发出来,人们的一连串

的心理反应才是谣言产生的根本。除

此之外,谣言的产生还表现为信息传

递着在传播过程中的个人加工差异。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谣言的传播是以

宣泄和表示焦虑与仇恨为基础的。这

种宣泄、焦虑与仇恨的心态,以及个

人人格差异,最终影响着信息的传播,

自然也会影响其再次被认知。

谣言容易产生负面效应的心理原

因如下:

(1)、虽然谣言是来路不明、无

事实根据的信息。但是特却有着一股

难以想象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是社会

公众在缺乏信息来源时,会有一种强

烈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心态。因为民众常常认为“无风不起

浪”,这种心态不仅成为谣言的温床,

而且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造成

认识混乱,乃至行为偏离。

(2)、谣言的传递对社会、对公

众造成巨大的压力,压力就像是一种

瘟疫,迅速在社会蔓延,在公众心理

产生感染力、共鸣心,影响着社会的

运行和发展,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

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3)、谣言一旦产生,就会以一

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社会公众中间传

播开来,称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而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话题”一旦

传播起来,就难以停止,而且持续时

间较长。越是辟谣,就越激发起人们

的好奇心,以及逆反心理,强化了“话

题”的重要性。

10.民谣

民谣也是舆论的一种,是社会大

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

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情、问题等社会

现象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的反映。

11.舆论、谣言、民谣的社会心

理研究

舆论、谣言、民谣都是社会公众

用言语谈论那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

他们感兴趣的、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共

鸣的话题,这些话题是社会公众对一

些现象的看法、态度,他们基本上是

以非正式的传播为主要通道,传递着

这些公众言论及相关信息,是社会民

众的社会心理反映。对于舆论、谣言、

民谣的社会心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

种:

(1)、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个人

心理差异

舆论、谣言、民谣是一种语言传

播,在传播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人们

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个人的不

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对信息的认知

和理解。奥尔波特认为,一是再传播

者会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认知理解

删除信息中他认为不合理的部分,使

信息变得更具重要性或故事性,这样

既便于传递,也更加吸引他人。奥尔

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削平”。二是接

受者再传递时同样也是按照自己的意

见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保留了他自

己认为是有意义的、有关的信息部分。

奥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磨尖”。经

过多次的“削平”和“磨尖”过程,

致使原信息或被强化、突出,或面目

全非、截然不同。保留下来的信息被

人们认为是可信的、重要的。信息经

历了这个传播之后,无形中起到了强

化信息内容的作用。可见话题的制造

与传播就是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循环

往复的进行着,从而形成舆论、谣言、

民谣等不同形式的舆论。

(2)、记忆误差的心理现象

舆论、谣言的产生还有人们自身

心理特质的原因,其心理原因主要表

现为:舆论、谣言的产生源于人们对

信息的认知、记忆、理解等方面的不

足,或者是偏差。这些因素直接作用

于人们,形成人们心理反应的差异。

首先表现为记忆误差。因此,舆论、

谣言正是在这种由于社会原因引发出

来的人们的心理变故,即对社会环境

的担忧、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以

及信息传播者个人的心理偏好等原因

的影响下产生的。

(3)、沉默的螺旋

对于舆论的研究,德国社会学家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在1974年提

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伊丽莎白?

内尔-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三个

假设: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对

自己环境进行观察之后所做出的判

断,这个过程是人的社会心理过程。

因为人作为社会动物,有群居、合群

的本能。人们不断的寻求着与自己生

存环境的相协调的状态,在环境中寻

找支持自己的意见,避免出现与环境

的不和谐甚至是孤立的状态。这种心

理促使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首

先要观察周围人的态度、意见,然后

决定是否表达自己的意见。用察言观

色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以便尽量

使自己保持与多数人的一致。一旦发

现自己处于少数派,就阻止自己的意

见表达,使自己保持沉默。这是人们

对环境压力的屈从,进而转向沉默或

附和,是人的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

扩散是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伊

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个人具有一种

准统计学感觉官能,这种官能能帮助

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

们的环境所允许和所不允许的,哪些

观点和行为模式或越来越强,哪些越

来越弱”。也就是说,少数人的“沉默”

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的增强,优势

的增强反过来更加促使少数人的“沉

默”。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螺旋式的过

程。

第三,大众传媒舆论在传递过程

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营造

“意见环境”的信息源泉之一,而“意

见环境”影响制约着人们对环境的认

知、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人

们在环境压力、惧怕孤独的心理作用

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屈从于

大多数人的意见,以寻求安全感,由

此形成了“劣势意见的沉默”,以及“优

势意见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大众传媒的

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共鸣性。

累积性是对人的认知领域的作用;普

遍性是人的从众心理作用,因为人们

害怕孤独,寻求与大众一致‘共鸣性

是在认知、从众的心理作用下而产生

的一致性反应,其效力就在于减弱人

在认知、理解过程中的选择性。

12.时尚、流行与社会心理

(1)、时尚、流行的特点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

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

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

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

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时尚有三个

基本的内涵:

第一,是对某种生活模式或标本

的随从和追求,他们涉及的范围非常

广泛、有各种各样的时尚或流行现象。

第二,它是被相当多数的人随从

和追求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当相当多的人多采取某种行为或生活方式时,才可以称之为流行。

第三,它是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这个时期之后就不再流行。

时尚的特点表现为:

标新性,人们对新近出现的事物的随从或追求总是以新、奇、特为标准的。

时效性,既然是入时,那就有个时间的问题,新、奇、特时候有很强的时效性的,随着时间长短来判断事物的新、奇、特,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新的意义。

个性化,时尚反映为一种思想、意识、行为,时尚发起者的主旨是通过时尚来展示个性、突出个人特点。

消费性,时尚、流行讲究新、奇、特,为了追求她,人们会不惜代价、成本,通过消费来达到这个目的。

周期性,时尚、流行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它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反复,失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回过头来再次成为时尚、流行。

时尚现象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观念层面,或精神领域的时尚,二是行为层面的时尚,三是器物层面的时尚。

(2)、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

时尚的产生有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丰富的物质生活、闲暇和发达的大众传媒。

首先,物质生活事实上产生的最基本条件。一方面,如果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他的时尚创新的欲求、动力就会缺乏条件;另一方面,世上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因而只有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基础上,才有可能凭借去物质实力去追求、实现时尚。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出现了闲暇,闲暇也是时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闲暇提供了时尚的时间条件。凡勃伦认为,社会上层阶级在差别化和炫耀地位、财富、闲暇等动机的驱使下去追逐时尚。在讲到衣着时尚时,他认为衣着“除了能证明穿的人财力雄厚、可以任意花费以外,还可以证明他(或她)并不是一个要依靠劳力来赚钱度日的人,衣着作为社会价值的一种证明作用就会大大提高”,“并不是一个要依靠劳力来赚钱度日的人”,意味着他有时间、有闲暇,因此可以去追求时尚。

时尚与社会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大众传媒增强了视觉效果,加快了传递的速度,加大了传播范围,开拓了时尚创新的视野,促成时尚的流行、普及。因此,当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出现闲暇,大众传媒的发达就成为时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通常情况下,时尚的传播过程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瀑布式传播,即从社会上层的精英开始向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流行,正如凡勃伦所说的,它是由社会上上层阶级提倡,而社会下层随从的现象;另一种是从个人内部向外部转换,即通过人们内在心理领域的活动之后,转换为人们的外向具体行动,这是人们通过对时尚信息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态度,直至采取行动的全部心理反应。

(3)、时尚的心理机制

时尚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人类本

能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以及对陈

旧事物的厌弃的基本的心理倾向。人

类“伸张自我”、“表现地位和个性”、

“希望自由和进步”的冲动是人们热

衷于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大众

的模仿心理与趋同心理也是人们追求

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时尚产生的心理动机

是人类借助时尚行为来获得社会的认

同,表现自己满足人类的“虚荣心”,

以及寻求并享受“刺激”的心理愿望。

而时尚的推广流行是人类模仿、从众、

趋同、服从、自我防御的心理作用的

结果。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

环境,时尚就会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出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

尚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是在时尚主体

——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下形成的。

第十章经济心理

1.经济心理

所谓经济心理,就是经济行为的

心理准备状态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

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

动力和阻力。经济行为是指在某一经

济事件中,从不同的选择中选择一种

行为方式,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状

态,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状态。经济

行为的选择,包括有意识地和无意识

的两方面。有意识的经济行为就是意

识到自己在做出某种经济选择,并多

少意识到某些有限的交替关系。同样

一种经济选择的情景,可能有很多种

替代的选择,我们至少应考虑其中有

限数量的替代选择,并在这些不同的

选择中选择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答案。

这一寻求满意答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

的知觉、记忆与推理的认知过程,所

以有意识的经济行为通常需要我们的

控制思维。无意识的经济行为就是我

们处于文化熏陶与习惯的原因,不假

思索的做出的经济选择,我们的日常

经济行为中很多都属于这种类型。因

为不同的人通常有一些不同的习惯,

不同的群体通常在不同的文化中成

长,所以人们往往有一些不同的心理

图式,从而导致经济行为选择上的不

同倾向,或者给同样的经济选择赋予

不同的意义。所以,经济心理的研究

不仅要研究控制性的认知过程,还要

分析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经

济观念与经济心理图式。

2.经济心理学与社会学尤其是经

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主要处理的是作为客观存

在的社会事实,作为其分支学科的经

济社会学,主要关注的是一些社会事

实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增长,

以及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具

体到经济行为的选择来说,经济社会

学关注的是经济行为的社会背景问

题,因为在不同的背景中,人们在相

同的情景下的经济选择不一样,或者

即使有同样的经济行为选择,也具有

不同的社会意义。

3.经济心理学与经济学、实验经

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一些基本的假

设出发的,这些假设中往往就是对整

个人类的心理所做的一些基本假设,

正是从这些基本假设出发,经济学家

们开始他们的理论归纳与演绎。

4.经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

对经济现象的心理学尤其是社会

心理学研究是对经济现象加深理解的

重要途径。对经济心理的研究,及时

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深入,又是应

用心理学在研究领域上的拓展。在这

个意义上,经济心理学可以作为心理

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也可以作为

广义的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5.经济心理学的产生

(1)、塔尔德之前的经济心理学

启示

认为人都不是“理性经济人”,所

谓理性,就是指一致性理性,即所谓

的“同情”,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判断的

形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不是一种

客观“算计”后的结果。在涉及对未

来的预期中,亚当?斯密更是提出人们

普遍存在的“轻视危险和奢望成功的

心理”,这种心理的直接结果就是看好

彩票而轻视保险的作用,间接结果就

是对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职业的选择,

都有了激进和保守两种张力,而这正

好成为后来经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永

恒的话题:创业或企业家精神的问题。

如边沁认为,人们对效用的评价,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主体状态所决

定的,而不是由外在刺激的实际状态

决定,或至少不是完全由外在客观刺

激所决定,这一论断又为奥地利学派

所发展,这一主题延续到现在,发展

成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是当前经

济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塔尔德与经济心理学的创

塔尔德是经济心理学的真正创始

人。因为他在1902年出版了两本《经

济心理学》。该书的基本目的就是希望

改写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突出经济现

象的主观方面,修改经济学中对人类

心里过于简单的假设,使经济现象的

解释建立在真实的人的心理基础之

上,而不是简单的甚至是扭曲的人类

心灵之上。

(3)、塔尔德的《经济心理学》

之后

社会学家韦伯对宗教伦理的讨

论,在最终的意义上是一种经济心理

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

了心理预期以及预期时限的概念,认

为“预期”与预期时限是上述“心态”

的核心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

行为的选择。帕累托的贡献最直接的

就是根据他著名的“剩余物”的概念,

将人们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分为两个

理想类型:定期储蓄的享用者和投资

者,前者厌恶不确定性,后者追求并

充分利用不确定性的好处,这也就是

人们在不确定情境下行为选择的谨慎

和冒险的问题。这一区分的维度不仅

影响了熊彼特等人关于创新的研究,

而且直接与当前最活跃的关于不确定

性的经济心理研究有关。

6.经济心理学的发展

(1)、考托瑙的研究

考托瑙是一名实证主义者,他一

方面拒绝了以往的哲学式的研究,在

方法论上主张用民意测验的方式来搜

集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将勒温的拓扑

心理学应用到对经济行为的分析中

来,将“期望”作为研究的一个主要

方向,并制定了消费者的情感指标体

系。

(2)、迪希特的研究

迪希特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用于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采取的方法

是对从少量消费者那里搜集来的资料

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迪希特在1946年

发表《动机的研究》一书,他认为人

们购买的动机一般都是无意识的,往

往都与力比多的冲动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也就是说,消费行为往往并不

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选择,这就与我们

一般的经济学假设相差很远。

(3)、专业杂志和实验室的成立

稍后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心理学

在欧洲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其中最

值得一提的就是法国经济学实验室的

创立和荷兰《经济心理学杂志》的创

刊。法国经济心理学实验室是在法国

“经济心理学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的,该小组受当时欧共体委托,定

期提交有关的报告。随着欧洲经济心

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多次研讨会的召

开,最终在1981于荷兰创办了第一份

专业杂志《经济心理学杂志》,以此为

中心,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主体的研

究团体,一直延续到今天。

7.当代经济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当代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可

以分为欧洲和美国两种不同的传统。

欧洲的研究大都明确冠以经济心理学

的名称,并由主要是以《经济心理学

杂志》为中心的一个研究团体构成。

该团体的研究方向与主要议题有:消

费问题、对货币的态度(包括储蓄)、

经济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税收相关

的心理研究、经济社会化、风险及其

选择、经济行为的性别差异等。以美

国为中心的一些研究(包括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则基本形成了一个明确

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即从认知的角度

对真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进行实证研

究,并与现实的经济活动广泛开展合

作,无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心理学界

都有广泛的影响。虽然这一研究群体

往往并不冠以经济心理学的名称,但

其研究都是以经济行为的主观层面为

研究的对象,强调心理学对经济学的

重要修正作用。

8.经济心理研究的主题

(1)、经济心理的背景——基本

经济观念的研究

按照经济学的一贯看法,人们在

经济选择过程中会根据已经获得的信

息进行理性的计算,以便得出一个最

佳的选择,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决策的

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但几乎

所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知觉外

在世界是按照我们特定的心理图式进

行的,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的认知和

理性的计算。这种心理图式的来源,

主要就是人们生活的经历。这种经历

既包括每个人对一事一物的短时间内

的经历,也包括一个人一生的经历,

更包括超越一个人一生的他的生活环

境,或者说他所属的群体的长期历史

经验,即所谓的传统。一个群体的基

本经济心理图式,就是基本经济观念,

如经济生活在所有生活中的地位问

题,对财富的获取、处置方式的基本

态度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具体经济心

理展开的基础,或者说基本背景。在

经济心理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大量

的著作都是围绕这些基本问题而展开

的,如韦伯对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探

讨、帕累托对保守与冒险的探讨等。

如果说当代经济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过去的研究更倾向于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寻求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基本经济心理特质;而当代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或者从长期的立场来研究经济基本观念的变迁,或者从短期的立场来研究人们经济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与具体途径。

(2)、决策问题——经济心理的认知研究

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任何经济行为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说法,是在各种不同的选择中选出的最佳选择。毫无疑问,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是我们经过思考后的结果,只是这种思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最优选择”,一直是经济心理学关心的问题。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心理学家就对人们如何感知外在事件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对机遇所寄予的希望远远大于对风险损失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机遇比对风险更敏感。而对决策问题的研究,随着赫伯特?西蒙对认知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经济行为的同样重视,心理学对决策问题的探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学的研究也开始真正为经济学所重视。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理论,即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其他社会活动),因为人们获得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人们心理资源本身的有限性,他们做出的决策只是一个相对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选择。

在西蒙有限理性的基础上,现代经济心理学对决策问题的研究在美国成为主流,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的方法上既有传统的实验室的研究,也有对真实生活中人们经济行为的考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卡尼曼、特维斯基等人提出的前景理论,其基本假设就是人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并解释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作出的决策通常都遵循哪些原则,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又容易产生哪些认知偏差,从而直接影响到现代生活中的经济选择,也就解释了大量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3)、信任——经济制度的心理基础研究

人们对不确定世界的认知总是有限的,毕竟要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选择都进行认真的信息搜集、整理到最后得出推论、做出决策,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按照约定俗称的习惯或制度办事,这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理资源进行信息的加工与选择的权衡。但是我们凭什么将钱放在银行里,而不担心5年以后只有原来价值的一般甚至更少呢?或者我们凭什么放心的借给朋友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呢,因为信任。这里所谓的制度,是指大多数人自愿的行为模式,如果这种行为模式不为大多数人自愿遵守,这样的制度最终要么流于形式,要么靠很大的机构强制执行,而这样会导致真正起作用的制度在暗中实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潜规则”,即人们在行动的层面上所认同的规则。经济心理学研究的正是这种在真实经济生活中起作用的规

则,尤其是这种规则的心理基础——

信任的品质和模式的问题。

信任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领

域,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都

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作为经济心理学,

考察的是信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问

题、不同社会的信任模式对经济发展

的影响问题以及影响信任达成的条件

问题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任可

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可以使

人们的决策在总体上达成一种效益最

大化的结果,而不同社会的信任模式

则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甚至不同

速度。如以家庭或家族为特点的特殊

主义信任模式和以普适性为特点的普

遍主义信任模式,会导致在企业规模、

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很大差异。

(4)、创新——企业家精神的经

济心理分析

在经济生活中,即使在没有得出

所要做的事情的全部细节时,也必须

采取行动。这种行动的选择,并不是

建立在完全有把握的基础上的,所以

就有风险。对于风险有承受能力,敢

于大胆做出这一决策,这正是企业家

的基本素质之一。凯恩斯将它称为

“animal spirits”,表示一种不需要太

多认知理由支持的经济冲动。

经济心理学家从帕累托开始就一

直关注这样的问题,力图找到一些影

响这种这种精神的因素,并讨论将这

种精神维持在何种水平上才是最佳的

选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考察投资问

题的一个基本研究视角——谨慎—投

资维度的研究,进一步将这一维度扩

展到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

中去。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讨论不同群

体对不确定性本身的容忍程度问题,

以考察不同群体在行为选择上的差

异。

(5)、消费者心理

由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原因,销售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相应的,

关于消费的研究称为各种经济行为中

首先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所以,对

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也自然成为经济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领域,甚至有很多

研究者直接将经济心理学等同于消费

者心理学。

以消费行为为中心,可以开展很

多相关的研究,如广告说服的策略、

销售中的推销技巧等,甚至随着所谓

“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通过消费

的方式与心理进一步研究整个社会的

心态与走势、社会的结构与分层等。

(6)、经济病理学研究

所谓经济心理的病理学,就是相

对于经济行为的常态来说,可能存在

一些非常态的经济行为。

根据荷兰《经济心理学杂志》来

看,最近20年来,欧洲最关注的经济

心理病理现象,主要有偷税漏税的经

济心理分析、员工的忠诚问题的经济

心理分析、群体之间与阶层之间的经

济公平问题的经济心理分析、移民问

题的经济心理分析、经济焦虑与恐慌

的经济心理分析等。

9.中国人的经济心理

(1)、中国人经济心理的社会背

农业经济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占绝对

优势的社会,中国传统文明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农业文明的历史。在对土地

和天气的依赖中,中国人的心理节奏

便与自然的节奏之间形成一定的合

拍,虽然不断的改造自然是人们生产

生活实践中的常见现象,但顺应自然

往往是更明智的选择。中原地区的广

袤土地,往往是中国人觉得这就是天

下,没有土地的民族,被称为蛮夷,

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农业文化。

农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不

可能随意迁徙。安土重迁的桑梓情谊

具有重要的价值,以致将大量的人口

牢牢吸附在土地上。自给自足的农业

经济不仅在生活节奏上影响人们的基

本经济心理,而且还因为其有限的眼

界,导致人们的经济动机或需求维持

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刘易斯?阿瑟指

出,人们有限的眼界是限制人类向往

财富的最带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当

人们将生活限制在某一个有限的层次

上时,他们不可能有突破这一层次的

经济冲动。或许,我们称这种情形为

小农意识,但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农

业社会中,这种意识肯定比与此不同

的社会更强一些,而这类意识又正是

经济心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差序格局

所谓差序格局,是指费孝通先生

早年对中国横向社会的经典概括,即

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是从自己出

发,一圈一圈的向外推,人际关系也

就随着越往外推而越不重要,最后退

到很远的地方,就是无关痛痒的路人

了。费孝通认为,这种人际关系与西

方的团体格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

正是中国社会独特性的关键。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往往以家族的

范围为主。这也就是说,重要的经济

合作往往以家族为界限,一般难以超

越这一界限。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

导致中国人在经济行为中的一些特定

的模式,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基本经

济心理假设,尤其是关于公私的基本

心理判断。家族中“房”的观念很强,

人们都希望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尤其

是当这些观念占据优势时,必然面临

与聚相反的过程——散。这一聚一散

的动态变换,就是中国人经济生活中

的事实,也是人们对聚散具备了足够

的心理准备,这影响到他们在经济合

作与冲突中的基本经济心理。

人口过剩

在一个注重家族的农业社会中,

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情理之中的事。人

口的过度增长不仅是一般的社会问

题,而且对整个民族的性格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人口的众多、生活资源

的有限,其结果就是人口在有限的资

源中竞争而部分淘汰。这样,一方面,

生活资源的价值往往极其高昂,从经

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财富的重要性

及其显著,相应的在人们心理上的位

置极其靠前,另一方面,针对大多数

人而言,资源的极其有限,使得他们

一般人不肯能从非常远的角度上来考

虑经济活动的安排,预期时限相对就

更短,难以对未来做一个长期的规划。

这导致他们在资源的安排上,不可能

游刃有余,对于风险往往非常敏感,

缺乏创新,也是很自然的结果。对财

富的迫切期望与对预期时限的相对短

暂两者相结合,积极参与了中国人基

本经济心理的塑造。

社会纵向结构

一个社会的纵向结构往往更具有

塑造社会风尚与习惯的作用,往往决

定了人们基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自战国后期开始,中国社会是军阀和

知识分子联合进行治理的社会。士大

夫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

要层次。当士大夫阶级成为社会最受

尊敬的阶级时,人们只要稍有余力,

都会把心思花在读书做状元的美梦

上。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的传统中,

“经济人”最有利的做法不是增加生

产,而是从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中增

加他们自己取得的份额。而商人在财

富上的地位使得士大夫的地位受到威

胁,所以商人始终被占了舆论优势的

士大夫斥为四民之末。一方面,一些

重要商品被国家所垄断,既增加国库

的收入,也打击了商人;另一方面,

商人要依附于士大夫阶层才能使自己

的财富有安全的保证。所以财富或代

表财富的人,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其自

主性的地位,真正的民间资本甚至民

间社会没有形成。

(2)、中国人的基本经济观念

预期时限与理性的不同类型

面对未来究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才是理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

们从多远的未来考虑问题。所有的人

都必须考虑生存的问题,不能因为未

来有美好的前景就不顾眼前是否能够

渡过难关,区别仅仅在于不同的人可

能“生存线”不一样,导致目光短浅

或保守的程度有差别。而究竟以多远

的未来考虑问题,既与客观的条件约

束有关,也与人们的主观心理倾向有

关。从宏观条件的约束来说,中国在

人口过剩的压力下,很少能够以长远

的打算来规划生活,中国人的生活与

东南亚那些农民的生活状况没有什么

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托尼才提出了

中国人生活状况的“水齐脖子理论”,

即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就像一个长久的

站在一个齐脖深的水中,只要涌来一

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长期客

观条件的约束,也可以造成心理上的

习惯性反应,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稳定

的心理模式。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条

件也影响到主观心理预期的时限。所

以理性首先是适应性的理性,只有当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客观条件的约

束,作出大胆的、具有风险性的选择

时,才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所谓改

造性的理性。但程度上的差异也确实

能够导致不同群体基本经济生活规划

的不同。

中国人对未来的看法

人们对未来的根本看法往往决定

了他们安排生活的基本方向,即什么

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以及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重要的东西。

中国人对未来的看法在思想上受到

儒、释、道的影响,而其中儒家的影

响尤其显著。儒家对未来采取的基本

态度是回避的态度,也就是承认未来

世界的不确定性。而佛教的基本方法

就是“止观”,认为一切事物时时刻刻

都在生灭之中,都是靠缘,缘聚则生,

缘散则灭,进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

幻的,不足留恋也不值得追求,具体

到人生来说,就是轮回的周转,所以

要真正达到“极乐世界”,只有跳出这

种轮回,完全出世的路子。以老庄为

代表的道家思想也是主张无为,淡泊

名利。所以中国人对未来要么就是持

有一种完全不确定的看法,要么就以急功近利的判断未来是确定的,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巫术)进行改变。对未来完全持不确定的看法,在规划生活时就很难从长远的目标来进行,一般只放在此生的范围内。即使是此生的范围,往往也还是不确定,这样就导致更加缺乏规划的长远性,甚至产生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情形。一般来说,基于中国人通常对未来的看法,容易表现为两种极端的去向,急功近利和淡泊名利。当然,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比如说急功近利往往容易受到挫折,面临挫折而走向淡泊名利。

实用理性与“利”的价值

实用理性更具有适应性的倾向,而不是倾向于改造环境。前者将人自身的价值赋予重要的意义,而外在环境的价值仅仅具有工具的价值,都是提升自己人格品质的手段,都是为我所用;后者虽然在最终的意义上也是为了自身价值的提高,但他是将改造外在环境很高的目标,人甚至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工具。在中国人的价值空间里,基本上认为“利”的价值不如“人格”的价值高。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利”的重要性又是不能真正被忽视的,尤其在一个匮乏的社会中,更是如此。这种矛盾的价值观,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只有两者之间出现完全的不协调时才能感受到。一般情况下,人们拥有了理想中的“名”,往往也相应的拥有“利”。或者拥有“利”以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而获得“名”。这在中国并不少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财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相应的,对财富的追求本身也不能成为一种事业。

(3)、派生出的具体经济心理现象

中国人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

很多国外的研究都认为,中国是一个节俭的民族,人们都以极端的节俭态度应付未来。但这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因为他们所考察的中国基本上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当时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处于贫困线上下,节俭是无奈之举。只要对各阶层的人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消费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对于富裕的人来说,量入为出意味着一掷千金、仆从成群,对于穷人来说,就是节俭度日了。不仅作为当事人的消费者遵循着量入为出的原则,而且社会规范也约束着人们,认为应当量入为出,人们通常认为同样数额的金钱对于富人和穷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服务或物品,富人所支付的往往比穷人更多。找有财富越多的人,他的礼仪的色彩也越重,反过来说,拥有大量文化资本的人又是经济资本的最大消耗者。所有财富的占有者同时又必须是财富的最大牺牲者(二律相反)。

投资倾向——保守与激进并存

一些关于中国民族性的研究与议论,往往有这样的矛盾看法:一方面中国人是保守的民族,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人是爱赌的民族。这一矛盾的论述,也正反映了中国人在投资倾向上的两种趋势的并存,即激进和保守的并存。任何投资都是冲着未来的收益的,但未来的收益在客观上是不

确定的,投资倾向既受投资动机——

人们对利的态度的影响,又受到他们

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当动机相当时,

人们对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判断对行为

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既受到

现实经济条件的约束,又受到儒家为

主的“未来不可预测”传统观念的约

束,导致大部分人都追求“万无一失”

的选择,但一些极贫或极富者,往往

对经济条件的约束不敏感,如果进而

受到不确定性后果中机遇的激励,则

往往容易采取冒险的选择。只是在这

些冒险者中,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

认识水平高的,容易产生出一些具有

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品质,认识水平不

高的,则采取简单的冒险行事,如各

种博彩。

信任问题——有限的范围

基于差序格局的横向社会结构,

中国人对他人的信任是有限的,信任

的范围主要只限于家庭,或者在此基

础上有一些向外的扩展,如家族、乡

党等,于是在经济关系中存在着很多

以家庭、家族、乡党为基础的特殊现

象。这些有限的信任、一方面使得经

济组织的规模难以扩大,另一方面,

在已有的经济组织中,因为信任的缺

乏,导致监督成本的大大提高,现实

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经济的

现象,大多与此有关。

工作中的经济心理——敬业的问

既然名或者利才是最终目的,要

么对于得到名的手段往往就不会考虑

太多,甚至不去考虑手段的问题。具

体到工作中,往往把工作只当作获得

名利的手段,难以把工作真正当作一

项事业,一是也就难免在工作中心存

侥幸心理,能混则就采取混的策略。

经济心理学的病理学

在这一范畴上,中国人最大的问

题就是公私的经济心理问题,即中国

人对待公私利益的基本态度问题。就

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形看,贪污

成风、揩油成风、公共精神的缺乏等,

都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前提假设:公共

的东西是没有所有者的东西,没有所

有者的东西就是任何人可以占用的东

西。于是对于公共的物品,要么先据

为己有而后快,要么是糟蹋而后快。

这一基本的心理定向,是我们在经济

生活中必须注意公司问题的妥善安

排,或是这一倾向往往导致经济活动

的失败。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

1.宗教的心理学意涵

心理学的宗教诠释更接近于强调

内在经验的解释,她强调宗教信仰者

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宗教生活中的

意义,并把信仰者个人的主观性的宗

教感受和宗教体验视为宗教最本质的

东西和宗教真正秘密所在。

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对“宗

教”的解释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经验

论即行为主义者观点,他们把宗教看

着一整套公认的形态(如祈祷、崇拜、

神秘体验等等),把宗教看着是“刺激

——反应”机制的深层结果,认为宗

教表现形态不仅不与其他表现人格的

形态相分离,而且他们还是有所联系

的。

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解释的另一

种途径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认

为“宗教”是人格整合、精神完善、

自我升华的基础,是制约人类整体性

和完善性的因素。在此意义上,所谓

的宗教并不是要求人们认可某一个具

体的神学命题,而是要人们了解宗教

对于人类道德与精神的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超个人心

理学对宗教的研究也令人关注。超个

人心理学在对人类宗教的研究中,有

一个特别明显的支点,即他不仅强调

宗教的社会化调节功能,而且更指出

宗教具有的美化生活的价值。

2.宗教经验

关于宗教经验的研究区分出两个

层次,即广义的宗教经验和狭义的宗

教经验。广义的宗教经验是指宗教徒

在宗教信仰和崇拜时的内心感受,狭

义的宗教经验是指宗教徒与神直接交

往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直觉体验。

3.皈依心理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皈依是指在

自己原有的宗教团体的架构下宗教投

入的增强,而在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里

则是只从某一个宗教信仰转移到另外

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从无宗教信仰

的背景变成强烈投入到某一个宗教信

仰之中。

美国学者勒伟?蓝波将皈依分为五

种形式

(1)、从没有信仰到接受信仰

(2)、一个人在同一宗教信仰内

心杨程度的加深

(3)、在同意信仰宗教内改变归

属的门派

(4)、改变信仰宗派

(5)、放弃信仰

4.皈依的过程

罗弗兰德认为,皈依的完成包括

七个条件:

(1)、紧张经验的持续

(2)、浸淫在宗教倾向的问题解

决观点里

(3)、由此而将自己界定为宗教

追寻者

(4)、在生命的转折点上遇到一

个宗教团体

(5)、与该宗教团体之间形成人

际网络或原本即有此人际网络的存在

(6)、对于该宗教团体的负面阻

力并不存在或者其他网络的缺乏

(7)、与该宗教团体展开密集的

互动,或暴露在密集的互动之中

罗弗兰德的皈依模型实际上可以

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内

在的精神紧张与情感困扰及宗教解决

策略;第二阶段,外在的机遇与条件

的作用与配合。罗弗兰德指出,造成

个体在紧张状况之下选择皈依的关键

点在于宗教团体的影响,准皈依者与

宗教团体成员之间逐渐培养或业已存

在的“感情上的联系”。罗弗兰德的皈

依模型所具有的意义突出体现在注重

皈依过程中意义与认同的整合,即将

意义的建构融入皈依过程,并凸显出

生命危机对皈依的触发;同事,他强

调皈依过程中的互动因素,特别是当

事人的主动性、宗教团体本身的传教

策略以及清净三个方面的契合,也就

是说,只有条件温和这才有可能从潜

在的皈依者变成真正的皈依者。

5.皈依的种类

古典研究者以显而易见的时间尺

度将皈依分成两类:突发性皈依和渐

进性皈依。

突发性皈依通过三个主要的特殊

标准来体现它的特征。

(1)、突发性皈依通常是被动的

皈依,皈依者突然感到外在于他的力

量缠着他,困扰这个人的“他物”突

然在危急时刻出现。在这些皈依中,

恐惧和忧虑是主要成分。

(2)、突发性皈依与“他物”的

性质密切相关,即一种屈服于他人的

行为。

(3)、突发性皈依趋向于通过强

烈的罪恶的情感来体现它的特征。突

发性皈依还具有可辨认的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内心迷惑不

安或心理冲突——部分是有意识的,

但有时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2)、第二个特征是产生一种突

然的启迪感或顿悟感,并常常有强烈

的情绪激动相伴随。

(3)、第三个阶段是产生一种和

谐、安宁、平静和慰藉的感觉。

渐进性皈依是在毫无危机和强烈

情感冲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皈依,

是一种稳定的、前进的、缓慢成长的

宗教情感,是渐进的唤起。渐进性皈

依通常具有三个特点:

(1)、渐进性皈依的特点是积极

的寻求意义和目的,其重点是有一时

的努力寻求个人与群体问题的解决办

法。

(2)、渐进性皈依没有情感危机

和罪恶感,这种皈依更具认知性,并

包含着目的性的寻求意义或创造新自

我的努力。

(3)、渐进性皈依是不断的深化

信仰,这种信仰是他们早已认同并接

受的。人们无法辨认他们皈依的准确

时间,但却能逐渐了解到皈依者已经

或正在变成另一个人。

6.祈祷及其心理效应

宗教祈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

类型:第一,请愿式祈祷与感恩式祈

祷。第二,客观祈祷与主观祈祷。宗

教学家罗德尼.斯达克认为“祈祷经常

是一种分享和情感交换的经历,祈祷

建立在人和神之间的情感联结和信心

联结”。

7.宗教情感的内涵

宗教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相当完

整的体系。宗教信仰者对神圣物的信

仰,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观念形态,

也就可在情感经验上引起种种反应,

激发起“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与宗

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量

极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

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

渐熏陶出来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最

好、宗教的真正本质在于它是同宇宙

神秘的一体化的神圣环节,宗教唤起

人们对无限的感应和审度。

8.宗教的表现形式

(1)、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

(2)、对神灵万能的惊异感

(3)、对神灵存在的依赖感

(4)、对神灵审判的罪恶感

(5)、对神灵交往的神秘感和期

待感

(6)、对宗教理想的虔诚感

9.宗教情感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前苏联宗教心理学家德?莫?乌格

里诺维奇将宗教情感的发展划分为三

个阶段:

(1)、宗教情感处于紧张状态,

主要表现为消极性的体验

(2)、宗教情感的高潮状态

(3)、宗教情感的相对平静状态

宗教情感的特点,首先宗教情感是对特殊的“宗教信仰对象”的倾向性。其次,宗教情感常有一个从消极转为积极的过程。

10.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1)、西方研究者眼中的中国人宗教信仰心理

西方学者在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心理进行研究时,提出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非常淡漠;第二,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第三,中国人的宗教观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和契约性的特征。

(2)、国内学界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心理的理解

中国学界关于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研究,有两种主要的观点:第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出发,认为中国人的人格世界中没有宗教;第二,中国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中国有这各种宗教滋生蔓延的肥沃土壤。中国民众尤其是汉民族的老百姓浓厚的宗教意识已经到了见神就拜、见神就信的地步。当然,中国人在宗教信仰的表达上确实存在着世俗化、外在化、简单化的倾向。

11.台湾社会宗教心理的实证研究

乔丹指出,华人的宗教信仰呈现三个特性,即宗教信仰是有条件的、累加性的、神明互换的。所谓有条件性,是指华人的宗教信仰依附于该宗教的判断乃是根据外在的标准而不是根据该信仰系统本身来决定,而其中“医疗”的成功与否是一个人是否认同某一信仰或是宗教实践体系并继续保持忠诚的重要逻辑。所谓累加性,是指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医疗系统可持续获得成功。大部分华人使用多种的医疗或宗教手段,而接受新的信仰不必要放弃原有的信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累加性的而非替代的。所谓神明的互换性,是指一个人不断寻求神的帮助,在某一个身无法实现其愿望时,在亲友的介绍下他可能转而向其他的神求助,当这另外的神应验时,便向他效忠。

12.大陆学者宗教心理实证研究

(1)、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内在意愿较高,主动性程度较低。

(2)、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较为迅速的过程,70%以上的宗教徒在接触宗教信仰的一到两年之后正式皈依。

(3)、宗教徒对崇拜对象有高度的认同,对“教义”有高度的认同感。

(4)、宗教徒的宗教认同是一个深度参与的过程,但不同信仰类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宗教徒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5)、宗教徒对其作为教徒的身份认同具有内涵型的特点,大多数宗教徒均将自己的宗教信仰视为其精神生活的归属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身份的象征。

(6)、宗教徒的宗教认同经历了一个从宗教意识的萌生到宗教信仰的确立的过程。

(7)、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渐进式的皈依,不同文化程度宗教徒的诡异过程有较大的差异。

(8)、宗教徒对其葱白的对象有

很高的认同,并赋予其较高的“人性

化”特征,而由于对不同宗教的崇拜

对象所显示出来的人格化的特征的感

知,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们对不

同宗教信仰的选择。

(9)、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显

示出鲜明的宗教信仰类别和文化程度

的差异性。

(10)、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在其日

常生活层面有较为充分的表现,所信

仰宗教的基本精神与理念不仅成为宗

教徒日常行为的准则,而且成为他们

家庭生活和家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11)、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对其心

理与人格具有某种形塑作用。

第十二章人格培育

1.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定义包含两种内容,一是

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

某种言行,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

而作出的反应;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

种原因而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

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

内在特征。

2.人格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综合性

(4)、功能性

研究表明,同样聪明的儿童,由

于人格不同而在挫折后的问题解决中

的成绩明显不同。控制定向的儿童倾

向于将问题看着一种挑战,在遇到困

难时他们更能采取坚持的态度;无助

定向的儿童倾向于自我中伤,产生消

极情绪,在困难中屈服。当两组儿童

面临困难时,控制定向的儿童能更加

专注的思考问题,能对问题提出新的

策略;而无助儿童则怀疑自己的能力,

变得厌烦,从事无关思维。因此,控

制定向的儿童会出现“失败后的成功”

结果,无助定向儿童则会出现“失败

后的失败”结果。

3.人格的认知差异

(1)、冲动型——沉思型

在20世纪60年代,杰罗姆.卡根

等人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这种认知

差异只体现在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

中。冲动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反应快,

但精确性差。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有的人反应

既快又准,则不属于冲动型认知方式,

而属于快——正确型认知方式;同样

对于那些反应又慢准确性又差的人,

则不属于沉思型,而属于慢——非正

确型。

(2)、同时型——继时型

达斯等人在脑神经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同时性与继时性认知风格。

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在对信息进

行加工时,表现出继时性加工风格,

而右脑优势的个体则表现出同时性加

工风格。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分析问

题,每一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

性,第一个假设成立再进一步考虑第

二种假设,一环一环的推导问题的结

果。每一种假设都有其时间上的先后

顺序,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链状。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解

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

方式是发散的。

这两种认知方式不存在加工水平

上的差异,仅仅是方式上的差异。但

是,如果学习方式与加工方式相匹配

时,不同认知方式的优势就能显示出

来。当学习材料与学生认知方式相匹

配时,学习效果好;反之,当学习材

料与学生认知方式不匹配时,学生学

习一般都不太好。研究发现高智商的

阅读困难儿童常常出现继时性加工缺

陷,如果对他们进行继时性加工策略

训练,结果显示,训练对学习困难的

学生是有帮助的,特别是阅读水平的

进步。

(3)思维风格

R.J.斯腾伯格在总结前人关于心

理风格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思维风格的概念和自我管理理论。

思维风格是指人们所偏好的进行

思考的方式,思维风格不是一种能力,

而是一种偏好表达和使用一种或几种

能力的方式。心理自我管理理论的核

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自

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管理,需要有一

个管理机构,这一管理机构发挥功能

的不同形式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思维

风格。

心理自我管理的功能

心理自我管理有三种功能,立法

的功能是与计划、形成、创造和想象

相联系的;执行的功能是与使用和实

施相联系的;审判的功能是与判断、

评价和比较联系在一起的。这三种功

能中哪种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了哪种

风格。

“立法型”风格的人喜欢创造和

提出计划,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事,

喜欢自己作出决定,他们不喜欢执行

由他人建构好的任务。“执行型”风格

的人喜欢按给定了的结构、程序、规

则做事,不是特别喜欢创造。他们会

很高兴的去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事

情,遵循常规。“审判型”风格得人喜

欢分析和判断已有的事物和方法,喜

欢对规则和程序进行评价。

心理自我管理的形式

心理自我管理的形式分为君主专

制的、等级制的、寡头政治的以及无

政府的。君主专制是指只有单一的目

标和处理方式;等级制的形式允许有

多种目标,浙西目标按其重要性可分

为不同的等级,寡头政治的形式也允

许有多种目标,但每一目标具有同样

的重要性。

具有“专制型”思维风格得人思

想简单,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处理一件

事物或一个方面,做完一件事再做另

一件事情,这样的人在处事时不易受

外界的干扰。具有“等级型”思维风

格的人可以同时面对多种事物,并把

要处理的事物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他

们有很好的秩序感,处事有条理。具

有“平等竞争型”思维风格的人常常

面临多种冲突的目标,常常被多种有

冲突的力量所推动。由于他们不像具

有等级型风格的人那样对事物按重要

性进行排序,因而他们常常在冲突的

任务面前,因为不能很好的分配时间、

资源而感到有压力或无所适从。“无政

府型”思维风格的人会极其灵活的、

随心所欲的工作,他们能在无结构的、

没有清晰程序可遵循的环境下表现最

好。

心理自我管理的水平

心理自我管理的水平主要有两

种,即全局型和局部型。“全局型”思

维风格的人喜欢处理大的、整体的、

抽象的事物,忽视细节,他们喜欢概

念化的,观念化的任务。“局部型”思

维风格的人喜欢处理具体的、细节的

事物。他们比较实际,但看不到全局。

心理自我管理的范围

按照心理自我管理的范围,可分

为两种思维风格,即内倾的和外倾的。

“内倾型”思维风格的人是任务

为导向的,他们喜欢独立工作,对人

际关系不太敏感,他们喜欢将自己的

智能应用到独立于其他人的工作中。

“外倾型”思维风格的人是人际导向

的,喜欢与他人一起做事情活在团体

中完成工作,他们对人际关系比较敏

感。

心理自我管理的倾向

心理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

倾向,即保守的和自由的。“自由型”

思维风格的人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

定的情境,超出现有的程序和规则,

对变化的容忍力高。“保守型”思维风

格的人喜欢能按照已有的程序和规则

做事,喜欢熟悉的工作环境,避免模

糊和变化的情景。

4.人格的生理差异

人格的生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

上,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

性。

格赛尔在观察婴儿的心理表现

时,发现婴儿的气质表现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婴儿表现平静,不着急,慎重

对待周围事物;第二类婴儿急急忙忙,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伶俐,反应快;

第三类婴儿动作不规则,注意和性情

不稳定,但才气焕发。

气质学说最早源于古希腊医生希

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大约500年以后,

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

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被形容为“夏天里的

一团火”,有股火爆的脾气。

多血质的人被形容为像春风一样

“得意洋洋”,富有朝气。

粘液质的人被形容为像冬天一样

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却“冰冷耐寒”,但

也缺乏生气。

抑郁质的人给人以“秋风落叶”

般的无奈忧愁的感觉。

气质是人的天性,反映了人的生

理特点,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既有

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气质只是给人们的人格或行为图上某

种色彩,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

值,没有道德评价的涵义。任何气质

的人,既有可能成为具有杰出才华的

人,也有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5.人格的社会差异

人格的社会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

这一人格成分上,性格是一种与社会

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

嵌了许多社会道德涵义。性格表现为

人们对现实和周围的态度,并表现在

他们的行为举止之中,主要体现在对

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

取的言行上。

奥尔波特根据个人倾向于某一领

域,相应的把人划分为不同的价值观

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

社会心理学第一课上课讲义

心理学导论 灰姑娘的故事-----情境对人的影响力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力量的科学,更确切的说,是 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 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个人: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环境,也取决于我们的 主观态度。 看待彼此:情侣之间刻薄的言辞幸福—外部因素不幸福— 主观因素,品性问题 影响彼此:腼腆—不友善—冷落—对你横加指摘—证实确有敌 意 社会:希特勒的大屠杀运钞车散落现金(美国)无一例外,大部分被人捡走 什么情境—乐于助人/贪婪因素:文化背景/大中小城市3,新兴起源于二战期间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人们喜欢归因,解释他们的行为,使一切处于一个自己可理解,可接受的世界 三体—科学家自杀 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是危险的 心理学揭露的,正是我们意识背后的无意识状态 思维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而是一个幕后工作者 思维,记忆与态度同时是在两个方面进行的,即有意识与目的 和无意图和自动的。 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远远少于我们实际上知道的。 思维不可见—强大 同时存在危险:911——飞机危险——长途汽车旅行(飞机的安 全度为汽车的三倍) 经常犯错: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拒绝承认收到某些事物的 影响(确实影响) 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感觉——失恋,失业,买彩票 错误地估计自己的未来——中年喜欢买紧身衣——体重上涨(不客观) 直觉有利有弊,需要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准确

度要求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渴望被关心,被理解,渴 望归属感 德克萨斯大学实验:除了睡眠时间,每隔十二分钟记三十秒30%在与人交谈 我们对环境做出反应:纳粹分子的屠杀,汶川地震的资助 我们的文化定义我们的情景:我们的审美标准唐(丰满)现代 (骨感) 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种族,文化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内在依然重要,并非是墙头草 吸烟态度——接受/拒绝性格——监禁(报复/一笑泯恩仇)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生物性与生活经验早就了我们 进化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遗传影响行为,做出有利于我们繁 衍的行为寻找异性 基因为我们写下了脚本,但我们有学习与适应能力——敏感且 反应灵敏 心与身融为一体看到美女心态加速,考试失败血压升高,社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心得700字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心得700字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

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测验题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A.1879 B.1897 C.1908 D.1924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中用_______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A、学习 B、本能 C、模仿 D、强化 5.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A、哲学 B、历史学 C、人类学 D、传播学 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7.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8.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9.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11.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从()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 12.完全的价值中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是()。 A.很难做到的 B.容易做到的 C.不必考虑的 D.必须坚持的 1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doc

心理诊断学(全) 心理诊断是一门科学,与迷信巫术活动具冇天壤Z别。心理诊断学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的方法学基础上。 第一课心理诊断学的涵义 1、心理诊断的定义: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 评估的过程。广义的心理诊断:包括心理学中的对各类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判断,也包括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定问题。狭义的心理诊断:主要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与评估。 2、心理诊断研究内容 (1)主要针对■非健康人的心理和行为;;;(2)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规律和发病规律;;(3)特别强调对心理诊断的方法、具体技能和病因的讨论 3、心理诊断的研究对象 一种观点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悖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主要支持这种取向 另一种观点以非健康人为研究对彖:精神分析学派是以畸形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为研究的对彖。 4、服务对象的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将服务对象分为三大类) ?心理问题:主要特征是近期发住、内容诡未泛化、反应不其强烈、心境和情绪产牛波动、思维保持逻辑、人格完整等;?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初始反应剧烈、持续久、内容充分泛化、自身难以克服、悄绪波动较大、思维逻辑错误、可能具有人格缺陷等 ?心理疾病边缘:其主要特征是有不甚典型的界常梢神现象、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过分偏离常态、人格改变等等。 5、心理诊断的特点 ?以从没冇任何心理紊乱到患冇精神疾病Z间连续带的人群为对彖 ?心理诊断对象的模糊性较高,推断难度较大 ?心理诊断与粕神病学存在紧密的关系 ?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 ?心理诊断要求对症状进行定性或定最研究并归类 ?目的是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类别、程度作出判断,并探索其原因 6、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区别与联系 ?共同点——a.研究对象;;;b.手段方法 ?不同点---- &侧重点;;;b.研究对象;;;c.目的 7、心理诊断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判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 ?界常精神活动的排除诊断 (1)一致性原则——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2)统一性原则---- 匚、理活动之间个性心理特征或倾向性 (3)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在一定时期内是和対稳定的 ?对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 11、理诊断的第二项任务 在进行心理诊断时,除了把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外,首耍的是需确定心理问题的具体类别。 ■ 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 在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时,要注意——a.原因的综合分析:临床上儿乎看不到单因素致病的案例b.不是各类原因同等地发生作用。 ?心理诊断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原则;3、经济性原则;4、客观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心理诊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心理诊断7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基础,是理论來源。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屮的基础学科;而心理诊断学是心理学应用学科。 2、心理诊断与精神病?--- 匚、理诊断发展的历史深深蕴涵在精神病V的发展历史之屮,直到近100年,心理诊断才从 精神病学中分离出来。 3、心理诊断与心理测最了---- 匚、理测验是心理诊断的主要理论来源,也是心理诊断定最化的唯-方式。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幸福课_哈佛公开课第一课中文字幕

第一课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 高兴见到你们。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程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 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垒打的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 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 目标只有一个: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 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畴。 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课程。 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 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 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 有850名参加是当时哈佛大学人数最多的课程。 这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 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在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 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 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你抽空参加采访。 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 我漫不经心的问。 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 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会以为你很外向”。 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接受采访”。 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考研讲义

2017级应用心理课程第一课内容简介 时间:2017年10月28日 老师:汪新建 开场白 1、我们的学位是学术学位,含金量高,难度大。 2、要做全局规划,特别要提前设计论文方向,否则来不及,引用的文献要高级别。 3、考试只要努力,问题不大。 授课内容:《普通心理学》即所谓的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学科,即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知 (2)情绪情感过程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或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包含喜怒哀乐等,一般来说,需求满足,情绪情感积极肯定,反之,情绪情感消极否定。——情 (3)意志过程 指人自觉制定目的,克服内外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这是人意识能动性的体现,表现为发动与制止两方面。——意 3、个性(也可称为人格) 定义:个性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 即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如动机、兴趣、世界观价值观等。它伴随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 (2)个性心理特征 即人在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并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 注: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彼此联系的整体,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其实质的理解有两大根本对立的观点,即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中国则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1)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核心观点: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 只讲心理学的分类 心理学分两大类,基础理论领域心理学和应用领域心理学。 (1)基础理论领域: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2)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法律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注:应用心理学的分类之间有重叠部分; 不能混淆心理咨询学和临床心理学。前者是正常人的心理问题,后者是心理变态行为。 第四节:没讲 第五节: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发展史)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lecture1.1:Introduction and Welcome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如何互相看待,影响,相互联系的学科 1)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2)Relies on data analysis 2.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or the “I knew-it-all-along effect”,is the tendcy to exaggerate,after learning an outcome,one‘s ability to have foreseen the outcome. Lecture1.4: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Do We Share the Same Reality? 2.....but percertions are powerfully influenced by: 1)What we happen to be paying attention to 2)环境,过往经历,主观预期,个人动机以及其它动机 2.我们的感知是由外界的事物跟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 庞佐错觉,运动后效(盯着桃红色背景看,会暂时的使你的眼睛的感光细胞对这种颜色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你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小小的偏移) 3.我们的视觉系统不是客观中性的 4.认不是客观中性的,相反,他们带有某些偏向,这些倾向会指引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信息。 Lecture1.5:Confirmation Bias(证实性偏见)

1.证实性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事先认知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这一认知的信息 e.g.表格中的四个格子都是有用的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会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否定这一理论的证据 2.当个人和群体相互交流时,他们常常会抱有某种期望。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是公正的看待自己心中的期望,事实上,人们喜欢寻找那些符合他们期望的信息,他们对于这类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高于那些可能会推翻他们期望的信息,即使注意到了反面证据,人们也往往会找借口置之不顾,最终导致刻板印象,成见或是社会期望。 3.不仅影响期望者本身,也影响被期望的对象。 Lecture1.6: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1.定义:一开始的一个对情景的错误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因而促成了原来虚假观念的实现,从而延续了错误的情况,就像预言家会引用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来证明他们一开始就说对了,这就是社会逻辑的反常性。 皮格玛利翁效应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行为确证(Behaviroal confirmation) 2.行为确证 1)Behaviroal confirmation takes place when people's social expectations lead them to act in a way that causes others to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2)It's a social type of self-fulfiling prophecy. (信念可以创造现实,即使当持有原始信念的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场景。)(Maybe: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之中,仅有40%确认此效应存在)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B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D )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B )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D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B ) A、l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 ACD )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 ABCDE )

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 立性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 BCD E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 A BCD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BC DE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BCD ) A、荣格 B、华生 C、斯金钠 D、班杜拉 E、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BCE )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16人格因素问卷 E、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 ABC )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 ACE )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一、名称解释。 1、社会化: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会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 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3、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4、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 大,称为首因效应。 5、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6、人际关系: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7、利他: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8、侵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9、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2个礼拜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厚达600多页的大本教材、这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着手进行了分析、昨天终于看到了首尾之作--“临床心理学”,总结了一点生活中的法则。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4、态度决定此行为,行为也会更加坚定你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②D.Myer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么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③国内学者沈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常识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 ②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由于心理学研究从来就离不开价值观,不论是在选题、干预社会行为以及推广应用方面,社会心理学家所具有的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答:(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

影响。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②D.Myer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么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③国内学者沈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习社会心理学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 ①认识自己 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②认识他人 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a.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b.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这一方面去认识他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③认识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④认识生活的价值

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3、其他 ◇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 ◇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 ◇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 ◇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 ◇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1、社会化的内容 ◇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 ◇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 ◇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 2.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