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话语分析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O卷第5期
2012年5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10,NO.5
May.2012
批判性话语分析初探
杨小妮
(中北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作为新兴的语言研究方向,批评语言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批评性话语分析也日渐取得更深入的研究成果。文中主要总结
了批评性话语分析产生的背景,介绍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最后从宏观上对批评性话语分析作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12)05—0113—02
批评话语分析源于20世纪7O年代英国发起的 关于话语分析方法的学科,是批评社会科学的一个 方面。主要分析话语表面下所隐藏的深层含义,或 言外之意。不仅研究话语的会话意义,而且关注这 种意义深层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语篇中的不 平等关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得以进行的关键所在, 社会权利对语言的影响是批评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出 发点。批评性话语分析使人们对语言在社会中的作 用有一个新的认识,注重话语产生、传递和接受与意 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了解权利在会话中的主导作用。 批评性话语分析自形成以来,已经有了长足的 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它是由英国语言学 家福勒等人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 首次提出来的l1]。在1989年,费尔克劳在《语言与 权力》中又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个概念。它 旨在透过表面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对意识形 态的反作用l2]。对于话语与社会权利的关系,福勒 也有所阐述:客观世界存在某种程度的畸形和缺陷, 批评主义的目的是纠正这种对客观事实的扭曲;批 评就是对一系列认为产生的不平等、不平衡关系的 反映。费尔克劳在分析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中认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出于自身利益而倡导的 意识形态,通过话语实践逐步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 认可,逐渐变成了常识性的或者自然的东西。同时 还提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三个方面:描写语篇的 形式结构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 际过程的关系;解释交际过程与它的社会环境之间 的关系。而且对语篇的互文性也做了简单的阐释,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一套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路径。近 年来,国内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虽然还未成型,但以 辛斌等人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于 此,而且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深层次探索。
由此可见,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家主要研究
语言中的权势关系和不平等、不平衡,探索话语和社
会文化之间的权势关系,分析潜在的意识形态对话
语选择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言外之意,揭露话
语中暗含的不平等、不公平关系。
一
、
批评性话语分析产生的背景
任何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和实施都是各个方面发
展到一定程度,在各种因素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产生
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
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修辞学、
认知学等各门学科,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也必然与
这些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哲学基础
综观语言的发展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与哲学
紧密相关,各种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很大程度上都会
受不同哲学思想和观点的影响,社会语言学、批评语
言学也不例外。作为批评语言学的核心理论,批评
性话语分析在社会中的应用,必然受到哲学和社会
学的影响,而批评语言学又把研究语言与意识形态
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它的哲学基础
应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首先,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他们认为意识形
态具有欺骗性,是为巩固和强化现存秩序服务的,所
以,从社会平等的观念出发,意识形态打破了这一规
则,是应该受到批评的。而意识形态的产生、传播和
接受都是靠语言这种媒介进行的,因而为其服务的
语言也理应受到批评。当时社会批评理论已经形
*收稿13期:2012一O2—27
基金项目:中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英汉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2010Y009),项目负责人:李瑞萍。
作者简介:杨小妮(198O一),女,山西运城人,中北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
11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投稿网址http://xbgjxt.SWU.cn 2012年5月
成,所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产生就有了一定的成长 背景和支持。正是这种对意识形态负面影响的批评 使为其服务的工具一语言首先受到质疑,批评性 话语分析就是对话语进行的深层分析,探讨隐藏于 话语表面下的受意识形态影响的话语言外之意。 其次,葛兰姆西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不同于法兰 克福学派,他们认为意识形态应该被理解为中性的、 正面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对言语的批评分析也不能 太激进,还要注意意识形态对语言的积极影响。正 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里,言语交际才能顺利地进行, 没有固定的意识形态,交际就失去了共同的背景而 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二)语言学基础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以I .Bloomfield、N. Chomsky为代表的主流语言学在很多观点上截然 不同。它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方法,重视语言使用者 及其所处的特定社会位置,是权势、社会和语言主权 的构建者,侧重以语篇为研究中心,把语言看作是一 个多功能的系统,是由社会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因此,相比之下,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理论不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力图探索这种 结构出现的原因,并从语篇所实现的社会和交际功 能来解释其原因,这些理论更适合于批评话语分 析,成为了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韩礼 德指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 语篇功能 ]。 这一分类有助于批评性话语分析达到分析语篇 的目的。首先,韩礼德区分言语行为为行为、意义和 语法三个层次,发话者通过运用一定的语法,生成相 应的言语行为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这一过程支持了 意义服务于权利和语言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批评思 想。其次,系统功能与社会符号学有本质的联系,有 助于批评话语分析者把语言这一符号置于社会文化 环境的背景下加以分析研究,考虑社会意识形态对 语言的影响。最后,功能语法也有助于从整体上剖 析话语。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实用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目的是研究话语中体现的意 识形态和权利关系,其研究领域和对象非常广泛。 借用Jan Blommaert的分析归类和总结,具体来说 包括: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研究、种族研究、与种族有 关的移民话语研究、经济话语研究、广告话语与推销 文化研究、媒体语言研究、性别研究、机构话语研究、 社会工作话语研究、官僚话语研究、教育话语研究 等_4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在当今国际化进程中 跨文化影响下的话语语篇分析研究。跨文化交际研
究从2O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它的研
究涉及各个方面。近年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蓬勃
发展,拓宽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领域,使跨文化交际
研究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国内,已经有学者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来
研究跨文化交际语境方面的语篇,分析研究英美领
导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演讲。在这一研究中,可以
总结出这一特定语境中词语的选择、隐喻的选择等
因素,揭露出通过运用这些特殊的手段达到的预期
目的,关键是通过分析这些手段掩藏下的话语中的
意识形态、权利等潜在的背景因素影响,从而得出话
语中的言外之意。
三、结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
方法,更注重从社会制度和构成来寻求解释话语的
产生。在强调社会对话语产生影响的同时,还注重
话语对社会的反作用力,代表着语言研究的一个新
视角。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一开始就呈现
了它蓬勃的生命力,采取批评的方式对话语进行分
析,通过对意识形态在话语中的作用分析,从深层揭
示话语的言外之意。因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一切
社会形态中,所以任何的话语交际都可能受其影响
而含有言外之意,这些交际中的意思只有通过批评
性的分析才能发觉。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
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言语交际中,例如课
堂话语、幽默相声语言、会议语言等。同时,批评话
语分析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忽
略话语与社会的辩证的、动态的关系等。本文粗略
总结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其
在实际中可能的分析运用,提供了研究话语分析的
基本途径,希望有助于对各种话语展开更细致、更全
面的批评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E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5:231~250.
[2] 纪玉华.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23—129.
[32刘慧.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8
(8):96—98.
[4]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EJ].当代语言学,
2001(4):113一l34.
责任编辑:徐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