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练习二

色彩练习二
色彩练习二

一、填空

1、如右图为两个光源的光谱功率曲线。

如果在A 光源照明下,

红色样呈 色;

绿色样呈 色;

蓝色样呈 色。

如果在B 光源照明下,

红色样呈 色;

绿色样呈 色;

蓝色样呈 色。

2、在分色制版时,

制作青版应选择 滤色片,

制作黄版应选择 滤色片,

制作品红版应选择 滤色片。

3、视网膜中的锥体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 ,

其功能是在 条件下分辨物体的 和 。

4、色光混合时,混合色的亮度是 (填增大或减小) ;

色料混合时,混合色的亮度是 (填增大或减小) 。

二、选择题

1、 在用PhotoShop 软件处理图像时,分色类型设置中包含UCR 和GCR 两个选项,其中

UCR 的黑版含义为( )。

A 、长阶调黑版

B 、短阶调黑版

C 、中间调黑版

D 、都有可能

2、色光加色法中,R 、G 、B 为色光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可见光谱范围内各种颜色,称为一次色,Y 、M 、C 称为二次色,W 称为三次色,( )为正确的图示。

A 、

B 、

C 、

D 、

3、( )网点比较适合于中间调层次和高调层次的图像再现,( )特别适合以中间调为主,细微层次丰富的人物风景画的加网。

A 、圆形、方形

B 、方形、链形

C 、圆形、链形

D 、链形、圆形

4、现有一客户提供一数码样张和四张没有标识色别的菲林片,每张菲林片的图文信息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 、b 、c 、d 这四张胶片各自所对应的颜色为( )。

A .黄、品红、青、黑

B.品红、黄、黑、蓝

C.青、品红、黄、黑

D.黄、青、品红、黑

5、精美杂志印刷常用的网点线数是()。

A.60lpi B、120lpi C、175 lpi D、200 lpi

6、网点增大最严重的部位是()。

A.50%B、亮调C、65%D、网点撘角时

7、复制国画原稿时,下列网点角度安排最合理的是()。

A.Y版0°M版45°C版15°K版75°

B、Y版0°C版45°M版15°K版75°

C、Y版0°K版45°M版15°C版75°

D、M版0°K版45°C版15°Y版75°

8、衡量印刷复制中色彩再现是否正确的一种依据是()。

A. 灰平衡B、颜色鲜艳程度C、黑版生成量D、网点扩大

9、颜色校正时,要提高一个偏暗的绿色饱和度,下列正确的操作是()。

A.增加青和黄的含量

B、增加青和黄的含量,同时降低品红的含量

C、降低品红的含量

D、同时降低青、品红和黄的含量

10、在分色制版工艺中,想获得青版阴图片,需利用的滤色片颜色是()。

A、红

B、蓝

C、绿

D、黄

11、胶印印版的网点排列是整齐的,因此在应用上便会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用()。

A、30°

B、45°

C、90°

D、60°

12、我们平时所说的光,是()的简称。

A、红外线

B、可见光

C、日光

D、紫外线

13、对于油墨的混合,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品红+青=白

B、黄+青=黑

C、品红+绿=黑

D、品红+黄=绿

14、彩色印刷所用的颜色,是根据哪种色彩原理?()

A、加色法

B、减色法

C、空间混合

D、中性混合

15、某一物体之所以能呈现色彩,是由于该物体对光的颜色作()的结果。

A、反射

B、选择性吸收

C、吸收

D、折射

16、白光先后通过黄滤色片、品红滤色片、红滤色片,最后得到的是()。

A、黄色

B、品红色

C、红色

D、绿色

《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题

《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 学生姓名: 学生身份证号: 学生准考证号: 完成作业时间:

《色彩》考试大纲 1.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动画色彩是浙江省高等教学考试动画专业的必考课,该课程作为动画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之一,旨在让学生掌握色彩基本理论,动画中色彩表现的技巧和方法,直接为动画创作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动画片创作者对动画色彩的控制和整体把握能力。 2.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本章基本内容:理解色彩的涵义和概念,色彩语言在动画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色彩学基础知识 本章的基本内容:色彩学原理,光色原理。 考核要求:了解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一般规律。 第三章视觉艺术中的色彩表现 本章基本内容:装饰性色彩,绘画性色彩,写实性色彩表现,表现性色彩表现。 考核要求:了解装饰性色彩一般配色规律,掌握绘画写实性色彩与表现性色彩表现技巧第四章动画色彩表现 本章基本内容:色彩与风格,色彩与情绪,色彩指定,传统动画上色技巧,电脑动画上色技巧。 考核要求: 了解色彩心理规律,动画色彩风格设定,掌握上色技巧(手工、电脑) 第五章动画色彩赏析及批评

本章基本内容:动画色彩发展与变革,欧美主流动画色彩表现,日韩动画的色彩表现,中国传统动画色彩赏析,商业动画色彩,实验动画色彩。 考核要求:了解经典影片的色彩表现,动画影片发展中色彩语言的演变。 3.实践要求 一.学习要求 学生应认真学习指定教材,理论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操作,提高对色彩的审美认识能力,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动画色彩表现一般技巧。 二.课时与作业安排 理论,实践操作与欣赏各占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 1概论不做考试内容 2理论部分采取书面考试形式。 3完成色彩作业:装饰性色彩、绘画性(写实或表现性)色彩、色彩指定(同一画面内容的四种风格)、电脑色彩作品各一幅 三.题型举例

《色彩》练习题参考资料

色彩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B 5、C 6、A 7、B 8、B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A 16、D 17、B 18、A 19、D 20、B 21、B 22、B 23、A 24、A 25、B 26、A 27、B 28、C 29、B 30、A 31、C 32、A 33、D 34、C 35、C 36、D 37、D 38、A 39、C 40、C 41、A 42、A 43、B 44、B 45、A 46、A 47、D 48、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 ABD 4. AD 5. AC 6. AB 7. AB 8. AC 9. CD 10.AC 三、填空题 1. 冷色系 2. 互补 3.白色 4.黑 5. 亮度 6.M60Y100 7.C=30M=40Y=100 8.红色 9. 暖色系 10.黄 四、名词解释 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名称。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色彩的光亮程度。 2.原色:红色、黄色、蓝色。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复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 3.色相对比:两个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4.具象写实:具象表现的绘画形式,并不以是否客观逼真为准则,而是“借题发挥”,以对象为载体,经过夸张、变形、归纳等艺术语言来的处理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5.光源色:指某种光线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环境色:周围环境对其他局部影响的色。固有色:物体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6.明度调和:是指把两个以上不同明度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起,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等情绪的调和构成方法。 7.同类色是指以使用有明度变化的任何一种色彩为基础,任一色与黑、白、灰或水等媒介混合在一起或稀释,从而形成浅灰及深色度之间的色调关系。同种色指连接色轮上90度以内毗邻的色彩。对比色指在色相环上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相对的颜色。

光的色彩-颜色练习题40道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2、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 .凸透镜成像 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4、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 5、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气层吸收掉了 B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 C .空中漂浮着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太阳光遇到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发生散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等色光散射较小穿过了大气层,而蓝光散射较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黑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难辨认; B. 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水中的月亮 C. 黑板“反光” D. 小孔成像 8、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9、(09威海).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10、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1、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 是()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黄、绿、蓝。 D 品红、青、黄。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造成的 13、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最新色彩构成练习题

2、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三种性质。 3、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光 有和,人造光有、等。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冬天人们穿着蓝色的衣服会给人暖和的感觉。 ()2、在没有光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物品的色彩。 ()3、色彩中有红、橙、黄、绿、蓝、紫的色调变化,这种色调倾向叫明度变化。()4、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线下显示的颜色是不同的。 ()5、牛顿色相环是把太阳光概括为六色,并把它们头尾相接,变成六色色环,在相邻的色彩之间加入间色变成十二色色相环。 ()6、纯度指颜色的鲜程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7、色彩组合上的“和谐”,是指很相近的类似彩色的组合;或指相同明暗的不同色彩的组合;或是指尖锐对比而组合在一起的色彩组合。 三、选择:(每题 2分,共20分)可出单选或多选题 1、我们知道色彩会给人一种轻重的感觉,色彩的轻重感是由决定的。() A.明度 B.色相 C.纯度 D.互补色 2、在一幅好的风景作品中,即使是平面的,我们也感觉的到远近的感觉,色会给人近的感觉, 色会给人远的感觉。() A. 冷色、暖色 B. 暗色、亮色 C. 亮色、暗色 D. 暖色、冷色

3、以下颜色哪一个不属于暖色。() A.红色 B.橙色 C.蓝色 D.黄色 4、两种原色相加得到的颜色是什么() A.间色 B.暖色 C.复色 D.冷色 5、暖色和明色给人的感觉。() A.前进 B.缩小 C.后退 D.紧凑 6、红色给人的感觉复杂多样,以下哪种不是对红色的描述。() A.热情 B.喜庆 C.血腥 D.寒冷 7、儿童用品使用的颜色通常都是的色彩。() A.明度高 B.明度低 C.纯度高 D.纯度低 8、以下哪种形式不属于重复构成。() A.形状 B.大小 C.方向 D.颜色 9、唐代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映的色彩对比关系是() A.面积对比 B.冷暖对比 C.色相对比 D.近似色对比 10、以下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是? ( ) A.白色、红色 B.红色、绿色 C.蓝色、黄色 D.橙色、绿色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3、对比色—— 4、同类色—— 五、从色彩心理中色彩联想上理解以下色彩: 红色— 绿色— 橙色— 紫色— 灰色—

色彩基础训练的看法及建议

色彩基础训练的看法及建议 南京艺术学院马军 作为初学绘画的美术考生,往往对色彩的练习没有底,不知道如何去作画,甚至有些个别老师也不知道色彩如何去教,只知道一味地让学生去临摹范画。我想这不可取的,也不符合考生自身的发展。本人学习绘画也有数年,根据这几年的学习与思考,对色彩基础训练也有些认识与观点。想和大家一起探讨色彩基础训练的方法,希望对考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根据研究学生艺术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得知:人的视觉感知能力对于绘画学习最为重要,艺术形象或作品创造,没有一定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大家在作画过程中,多留一些空间给自己,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形状、结构和色调等,想想该怎样画如何画的问题。 大家在学习临摹色彩范画的过程中,我想作为美术初学者,都应该值得提倡的,临摹原稿色彩的优点,取长补短,为自己实际作画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需要纠正的误区是,在我们水平还有待提高的学习阶段,我们不要太拘泥于范画的一些客观东西,要知道范画作者也是一蹴而就的感觉。我们临摹范画就没有必要也去那样模仿,而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色彩关系。至于一个实体像不像,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讲究。如果那样,也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初级的学习阶段,对于“全因素”的色彩,还没有能力去理解吸收各种造型艺术作品的艺术特征。一些作画者往往存在一个平面的概念,以为实物的颜色是何颜色,就在画面中也表现出色彩,往往画面平面,没有形体感。这也是初学者普遍易犯的错误,也体现了作画者没有很好地把素描关系运用到色彩中,这就需要素描关系与色彩的有机结合。 找自身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些极为重要的色彩理论。首先,我们要理解色彩是由光而产生的,光的照射让有颜色的物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同时也正是光的作用,人的视觉对色彩有了感受。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不同的物体表面质感不同,在光的作用下反射出的色彩必然不同;因为人的视觉感受能力不同,对色彩感觉也存在差异,进而,人的视觉心理对色彩就存在着不同认识与选择。物体呈现出的色彩有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物体本身的固有色,是指在日光照射下物体反射出的颜色。其次是光源色,它是光源本身的色彩倾向,不同光源照射在同一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第三是环境色,是指物体所处环境的色彩,他是由环境色光的影响而产生的严肃,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 其次,我们要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所谓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它是决定画面色彩的主要原因。我们平时看到的色彩世界,正是由于这三要素的变化与组合,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象。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感受与认识正是基于对这三要素的不同认识。 第三,对色彩混合的认识。不同色彩经混合后,得出新的色彩,这是非常浅显的常识,我们无需让学生死记色彩混合后所以规律,但对三原色的不同混合所获得色彩以及色彩混合后大体色彩倾向要让学生理解。

色彩的变调训练

色彩的变调训练 葛政委色调是画面整体气氛协调统一的关键。在色彩高考中,画面是否拥有良好的色调是“分档定量”打分的重要依据。考生在训练和考试中,一定要强化自己的调子意识,带着调子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表现对象,运用短期色彩速写、变调练习等方法有效提高自己的色调驾驭能力。训练策略:1.小色稿短期速写练习。当我们观察和分析对象色彩时,最初感觉总是十分新鲜而且比较整体的。为了抓住这一原始感觉,应迅速地记录下对象大的色彩关系和色调。既然是速写,由于时间限制,不允许停留在局部或是反复修改,只能一气呵成,肯定而果断。这种练习多了,就能从中掌握一定的色彩规律,提高组织色调的能力。2.色调变调练习。这种方法重在分析理解,在应对一些默写考题时尤为有效。画面色调从明度上分有亮调子、暗调子;从色性上分有冷暖调子;从纯度上有纯灰色调;从色相上有紫调、蓝调、黄调等,但在实际绘画时三者是结合表现出来的。在训练时可采用同一组静物、同一幅构图画几个不同的调子的方法进行练习。画好后可相互对照比较,看看调子内的色彩的关系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另画一张。这样反复尝试,便可大幅度提高自己把握色彩关系的能力。色彩变调原理是色相环原理。

图1 色调的确定要看画面中整体的色彩倾向,由画面中占面积最大的色彩决定,色彩倾向不明确的由主观决定,不管怎样画画面都要有明确的色调,变调就是要改变画面中不符合整体色调的颜色。依据色相环(图1)冷暖色变调如下:黄色变暖加入红色向橙色方向走;绿色变暖向黄绿方向走;蓝色变暖加入红色向紫色方向走;红色变冷加入蓝色向红紫方向走黄色变冷加入蓝色向黄绿方向走;绿色变冷向蓝绿方向走; 暖调

色彩基础训练

色彩基础训练 一、名词解释 六个标准色—— 光源色—— 固有色—— 条件色—— 色相—— 色度—— 色性—— 补色—— 间色—— 复色—— 同调和谐—— 二、填空题 1.色彩是绘图的 ,也是一种重要的 ,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 2.色彩是一门随光不发展而派生出来的学科,应用在艺术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一。前者着重研究物象 等问题的;后者着重研究有关物象的问题。 3.红、兰、黄是色,也叫 色。橙、绿、紫是色,也叫 色。在生活中大量见到自然景物的颜色都是 色。 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显示出差别的现象,称为。 5.调和的色彩组全可分为两类:一是

色的调和,二是色的调和,组成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 6.研究条件色的对比规律有两个: 规律和规律。 7.在写生实践中要尽可能准确、鲜明、生动地抓住对象的色彩对比关系,这四个对比就是比、比、比、比。 8.把对象、环境和光源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是 观察方法的特点。任何物象色彩又都是以 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9.物体的因有色源不同,即使受同色光源照射,物体的色彩也不一样。物体的因有色愈明亮,受光后明暗的差别愈。固有色愈晦暗,明暗的差别愈。 10.写生时要注意邻接两色的相互影响,互相烘托。要同时画,同时画,同时画。相同或相近的色彩要找,在不同的色彩找。 11.色调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可以有哪些说法?依明度分有、、;依色性分有、、;依色相分有、、 等。 三、单项选择题。 1.熟褐颜料属于下列哪一类色?() A、三原色 B、三间色 C、三次色 2.在色彩速写或写生中初学者常有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到色彩?你认为应该是() A、凭感觉作画 B、看到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就画什么颜色 C、尽量画像对象每一部分的颜色

色彩构成参考练习

习题一:制作色标 目的:认识各种颜色的面貌以及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 要求:a.做12色色相环。 b.水粉平涂。 c.制作要工整、干净。 方法:a. 色相环最大直径为10cm,内环直径为6cm。 b.先将红(品红,颜料中没有此色,可用玫红替代)、黄(柠檬黄)、蓝(湖 蓝)三原色涂在格子中,每一个色之间空3个格;再将红、黄、蓝相混 得出的三个间色橙、绿、紫涂在空格的中间;原色与间色之间进一步相 混,可得12色相环。 ②半个色轮以外的色相推移 目的:此练习在于感受色相带给人的直觉力量。 要求:a.按照色环的排列顺序来选用色相,色阶数可多可少。 b.色相全部用高彩度色,注意画面的主色调,尤其是半个色轮以外的推移, 要按照所需扩大某节段的色阶数,形成有主调的色相推移画面。 方法:调色方法同前。将调好的色阶填入到抽象图形中。 尺寸:20cm×20cm

习题一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习题二:明度色阶 ①明度色阶 目的:体验明度渐变色阶带来的秩序与理性感觉。 要求:a.做两组:一组是无彩色的明度色阶,一组是有彩色的明度色阶,将它们并排贴在一张8开纸上。明度等级为11个,黑定为0,白定为10,从 1到9为灰色系列(孟谢尔色彩体系)。 b.选明度较深的颜色来做(因为颜色加白容易干净、漂亮,加黑容易显脏), 如群青、青莲等。 方法:a.在画纸上打好15个左右5cm×4cm的横格,从白色开始涂,一点点地加黑,直到黑色。超出15个层次也可以,最后从中挑选11个合适的色阶。 b.从色块上裁下3cm×1.5cm大小的正式色阶,将其粘贴在另一张8开纸 上(色阶之间可留有一定的间隔)。 ②明度推移构成练习 目的:从一个颜色向深或向浅的发展中了解单一色相的表现范围;从色阶的深浅变化中理解渐变的节奏关系,以此达到色彩的光感、深度感、空间感等的表现;从明度推移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色彩的调和手法。 要求:a.色阶要10个层次左右,变化要有均匀、等差或等比关系。 b.抽象图形。构图尽量单纯,尤其是第一张无彩色系的明度渐变构成,可 用简单的重复性构图,易出效果。 c.色阶要在调色盒里调和,以备一个颜色反复使用。 方法:a.画好构图,根据画面需要确定色阶数;或者先调好色阶,再根据色阶数安排构图。 b.调色方法:白色与黑色分别摆放在色盒的两端(假定11个色阶),第一 格的白是10份,第二格是9份,第三格是8份,依次递减,最后一格 的白是0;反过来,这边第一格黑是10份,第二格黑足9份,依次递 减。每一格色彩都应是10份(靠感觉估计色量)。调一个色,在纸上试 一个色,边调边试。试色时注意:颜色与颜色要挨着,不要留缝隙,这 样才容易准确。 c.有彩色的明度色阶调配方法同上。如果色阶需要加黑时,一定要小心, 以免过渡太快。 d.将调好的色阶带入抽象图形中,构成画面。 尺寸:20cm×20cm

3.1光的色彩 颜色练习题

3.1 光的色彩颜色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______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水母等)和______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天然、人造 2.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一定是光源 B、宇宙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C、太阳是自然光源 D、蜡烛在任何时候都是光源 C 3.英国物理学家____首先用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时,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现象,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______光. 牛顿 4、红、橙、黄、绿、蓝、靛、紫,紫,折射,红 4.在冬天的阳光下人感到暖和,这说明光是具有的_______________. 能量 5.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 __,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 __. 红、绿、蓝,红、黄、蓝 6.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物体透过的色光,物体反射的色光 7.用红色和蓝色的玻璃纸遮住手电筒前的玻璃,打开开关,并将射出的光投到白纸上,互相重叠的区域呈现的色光是( ) A、粉红 B、青色 C、品红 D、紫色 D 8.普通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有三支电子枪,工作时向荧光屏发射电子束,不同电子束的电子轰击到荧光屏上,能使荧光屏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你认为三支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能使荧光屏分别发出的色光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最为合理. 红、绿、蓝 9.将红、蓝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______(是/不是)品红颜色;将红、蓝两种颜料涂在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______(是/不是)品红颜色.这说明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______(相同/不相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 不是、是、不相同、比较 10.在太阳光下看一张红纸,它呈现色,因为它只能反射光;将它置于只有绿色光源的屋子中时,它将呈现色,因为. 红、红、黑、红纸吸收了绿光 11.在摄影中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在镜头前加红滤色镜,会让 色光通过而吸收的光,从而使照片偏暖色调,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会让色光通过而吸收的光,从而使照片偏冷色调.所以滤色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红、其他颜色的光,蓝、其他颜色的光,只允许某种色光通过而吸收其他色光 12、雨过天晴,蔚蓝色的天际一条彩虹凌空飞架,这是一种现象 色散 1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C) A.月亮B.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C.萤火虫D.电子表上的液晶屏

色彩构成练习题

2、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三种性质。 3、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光 有和,人造光有、等。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 )1、冬天人们穿着蓝色的衣服会给人暖和的感觉。 ( )2、在没有光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物品的色彩。 ( )3、色彩中有红、橙、黄、绿、蓝、紫的色调变化,这种色调倾向叫明度变化。( )4、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线下显示的颜色是不同的。 ()5、牛顿色相环是把太阳光概括为六色,并把它们头尾相接,变成六色色环,在相邻的色彩之间加入间色变成十二色色相环。 ( )6、纯度指颜色的鲜程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 )7、色彩组合上的“和谐”,是指很相近的类似彩色的组合;或指相同明暗的不同色彩的组合;或是指尖锐对比而组合在一起的色彩组合。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可出单选或多选题 1、我们知道色彩会给人一种轻重的感觉,色彩的轻重感是由决定的。() A.明度 B.色相 C.纯度 D.互补色 2、在一幅好的风景作品中,即使是平面的,我们也感觉的到远近的感觉, 色会给人近的感觉, 色会给人远的感觉。( ) A.冷色、暖色 B. 暗色、亮色

C. 亮色、暗色D. 暖色、冷色 3、以下颜色哪一个不属于暖色。() A.红色B.橙色 C.蓝色 D.黄色 4、两种原色相加得到的颜色是什么( ) A.间色 B.暖色 C.复色D.冷色 5、暖色和明色给人的感觉。( ) A.前进 B.缩小 C.后退 D.紧凑 6、红色给人的感觉复杂多样,以下哪种不是对红色的描述。 ( ) A.热情B.喜庆C.血腥 D.寒冷 7、儿童用品使用的颜色通常都是的色彩。( ) A.明度高B.明度低 C.纯度高D.纯度低 8、以下哪种形式不属于重复构成。() A.形状B.大小 C.方向 D.颜色 9、唐代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映的色彩对比关系是( ) A.面积对比 B.冷暖对比 C.色相对比 D.近似色对比 10、以下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是? ( ) A.白色、红色 B.红色、绿色 C.蓝色、黄色D.橙色、绿色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3、对比色—— 4、同类色—— 五、从色彩心理中色彩联想上理解以下色彩: 红色— 绿色— 橙色— 紫色— 灰色—

色彩静物色调训练技巧

郑州美术高考集训:当下郑州画室美术高考教学中,如何色彩静物色调变化规律的专项训练 小色稿练习有利于初学者把握整体色彩关系,训练学生色彩感受力,提高色彩敏锐度。一幅和谐有序的色彩作品,色彩关系、整体色调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关系表现到位能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相对于色彩长期作业而言,小色稿练习能在短时间内把握画面整体色调,具有用时短、色调整体把握能力强的特点。但在细节刻画方面小色稿练习是欠缺的,须结合长期作业训练,才能达到提高绘画者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小色稿练习;色调变化;色彩关系 色彩静物教学中,通过训练大量小色稿色调练习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色彩敏锐度、增强画面整体色彩效果、把握色彩对比。这里所说的小色稿,是相对而言,16开、32开甚至更小,画幅虽然小,牵涉的问题却很重要,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色彩关系,不用顾及形的问题,也不用深入刻画细节。具体而言,小色稿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一、训练学生整体观察方法 素描中的整体许多人很关注而且运用得很好,色彩对整体的要求更不容忽

视。由于色彩本身的丰富性,及所描绘的对象也是色彩瞬息变化的自然界,如同一座山,早晨、中午、晚上因为所受太阳光的不同,所呈现出的颜色也时刻变化。如果绘画者没有对画面的整体意识,那画面色调将会杂乱无章,加上色彩工具的特殊性,在观察色彩的同时,又要调配出适合的颜色,表现技巧相对生疏,将使得初学者手足无措,没有精力考虑整体。而小色稿训练中,因为面幅小,调整起来也方便,比起长期训练来说,对色彩关系的整体把握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在技法上有效训练。 郑州美术高考集训:当下郑州画室美术高考教学中,如何色彩静物色调变化规律的专项训练 一组静物怎样取景,表现什么主题,每个物体面积各占画面多少,尤其是衬布面积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画面色调的形成。一般情况下,衬布往往影响着画面的主题色调。如果衬布全是白色,那就要根据静物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光源强弱来确定色调的倾向性。 二、训练学生运用色彩理论知识把握画面色调变化规律 “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受,色彩的形成和光有密切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子,无光也就无色。”[1]正常的色彩写生,一般是描绘对象客观的光色关系,而变调训练是以改变的光色关系为前提,也就是根据绘

艺考色彩的考试要求和练习方法

起点画室教给你 艺考色彩的考试要求和练习方法

首先我们谈谈—色彩考试的基本要求: 1、构图完整、和谐,构图可尝试一些大构图,就是跳开传统的立面与平的静物台式的的构图,如静物放在凳子上、椅子上、窗台上等。 2、色彩关系准确,色调统一,符合色彩规律。铺大色调是要紧紧抓住物体的色相,即概念意义上的固有色。处理好色彩三要素,色相、色度(明度、纯度)、色性(冷暖)。 3、色彩中的造型,造型要准确,色彩中的造型虽不需素描中的细腻与严谨,但必须相对准确,而且要更简练更概括,要体现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空间感、质感的表现。空间感在构图时就要有所体现,比如衬布布纹的走向,物体的透视关系等。质感指表现不同材质的物体所要的技法,如金属,玻璃制品,瓷器,陶器以及水果蔬菜等。详细内容参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色彩考试》。 5、艺术表现技法。表现技法上的统一,手法要统一,最好不要在同一幅画中用太多手法。如大小笔触、艳灰调子、干湿画法等。艺术表现是创造性活动的体现,直接体现艺术家对技法的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让我们了解下—色彩的训练方式: 色彩临摹是学习绘画的主要途径。色彩临摹对于学习色彩十分重要,可以有助力我们了解色彩基本知识。不论学习什么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包含着临摹的内容。临摹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其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从中吸取营养,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与色彩认知。可配合写生的内容、进度来选定合适的临摹作品。临摹前,对作品要先进行一些了解、分析,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地照葫芦画瓢。过多的临摹或对质量很差的作品临摹,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要十分注意。也可用水粉的工具材料临摹油画作品,水粉画颜料的不透明特性与油画更有相似之处。油画作品中的艺术处理,色彩和表现技法,都是水粉画可以学习借鉴的。印刷品与原作在色彩上会存在一定距离,如要选用需要慎重。故最好是临摹优秀的水粉画原作。

《色彩练习》教学设计

《色彩练习》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雷锋叔叔的生平事迹 , 让学生知道应该向雷峰叔叔学习什么。 2 、技能目标 :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雷锋事迹是怎么样从平凡中见伟大的。 3 、情感目标 : 通过本课 , 学习雷锋精神 , 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2 学情分析 本课是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一课。通过欣赏雷锋叔叔生平的一些图片 , 了解雷锋叔叔是怎样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了 解雷锋 , 通过视频 , 更多的认识雷锋。 3 重点难点 重点 : 通过读文 , 学习雷锋精神 , 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难点 : 像雷锋学习活动 , 化为实际行动 4 教学过程 活动 1 【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知识 1 、教学开始前播放音乐《茉莉花》做为背景。 2 、复习色彩知识 , 三原色、三间色。 3 、复习类似色 , 对比色。 设计理念 : 在教学之前播放音乐 , 平复学生心情 , 创设情境 , 同时将音乐所传达的感 觉进行渗透 , 为下面的教学进行铺垫 , 提高教学效率。复习色彩知识 ,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色彩感觉。 活动 2 【讲授】二、作品赏析,感悟色彩 1 、欣赏抽象绘画 , 提示这些画是根据音乐创作出来的。 2 、介绍抽象画家康定斯基及作品。 设计理念 : 由色彩知识联系到抽象绘画 , 由抽象绘画引到画音乐 , 尽量做到水到渠 成 , 衔接自然 , 既为下面的作画环节提供可参考的视觉刺激又从理论上引导学生主 动探究。通过欣赏名家作品 , 了解绘画作品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 有效提高学生创作 的成功率。 活动 3 【活动】三、倾听音乐,初次体验 1 、刚才我们听过一首音乐老师想邀请大家再听一遍。请大家闭上眼睛 , 细细品味 , 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单色稿练习

单色稿练习 教学目的: 从素描过渡到色彩的一个专门性的练习.从中体会素描工具与色彩工具之间的差异性.并学会用色彩工具理解素描关系.。 训练内容:1 单个物体的塑造(8开)(12课时) 2 简单组合静物练习(4开)(12课时) 3 相对复杂静物练习(4开)(12课时) 训练重点:1 对颜色干湿厚薄的理解 2 黑白灰层次的区分和 3 用笔的塑造规律和变化 4 空间层次的理解 5 体积与质感的塑造 训练周期:一周 色彩认知过程训练 小色稿训练 教学目的: 从复杂的色彩关系当中学会概括大的基本色彩关系.,理解色彩基调在画面中的重要性。 训练内容:同一组简单组合静物的反复变调1 写生色调 2 同类色变调 3 对比色变调 4 自选色调变调 训练重点:1 理解整张画面的大的色彩气氛,也就是所谓的调性问题. 2 理解不同色调之间的颜色对比与和谐。 3 强化处理色彩的主动性。 训练周期:一周(8开或者16开,每一组循环变调控制在6课时) 点彩练习 教学目的: 在前阶段小色稿的训练基础上,把握整体的色彩关系的前提下对色彩关系进行细化,深入比较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

训练内容: 1 区分同类色之间的色彩差异.(4开 12课时) 2 区分互补色之间的色彩差异. (4开 12课时) 3 理解各类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以及相互关系(4开 12课时) 训练重点: 1 体会光线照射下所行成的黑白灰以及投影之间的色彩变化. 2 同一颜色在不同空间当中的色彩变化 3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色彩关系 4 理解由色彩的叠加,并置形成的色层变化 5 深入研究冷暖对比纯灰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训练周期:一周 画面技巧专项训练 构图训练:让学生熟悉色彩构图规律,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并熟练的运用。 训练内容:1 常规性构图(4开 3课时) 2 表现性构图(4开 3课时) 3 大场景构图(4开 3课时) 用笔训练:体会不同用笔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 训练内容:1 各种笔法的训练(如摆点勾擦刷拉揉等)(4开 3课时) 2 了解各种不同材质的绘画工具(水粉笔油画笔油画刷刮刀等)(4开 3课时) 空间训练:理解通过不同的方式营造空间。 训练内容:1 通过明暗对比比较空间(4开 6课时) 2 通过色彩对比强弱比较空间(4开 6课时) 3 通过边线对比比较空间(4开 6课时)

色彩感觉的训练与提高方法

色彩感觉的训练与提高方法 1.提高色彩感觉的训练途径。 1.1用几种简单的颜色来调配丰富色彩的能力。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考生来说,调配颜色无疑是基本的技能之一,通过五到十节课的训练,熟悉调色的基本规律,能用八九种颜色表现丰富的色彩关系。开始练习,颜色种类不易过多,练习调色能力;中间阶段可能要练习所有的常用色,避免对哪一种颜色过分偏爱,尽可能掌握每一种颜色的性能;最后,努力简化画面的颜色,做到用最少的颜色表达最多的色彩感觉。 1.2不断寻求变化明度、纯度、冷暖的能力,明度、纯度、冷暖是色彩基本的要素,几乎所有的色彩语言都与他们有关,三者的自身变化和三者的交叉变化才使我们画面的绚丽色彩有了可能。 1.3捕捉光色变化能力。“光之不存,色之焉附”,没有光就没有丰富的色彩效果。同时,自然光也是变化最多的光,一天中,早中晚色彩就有明显的特点。即使同一时间段,光色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利用外光写生能很好训练捕捉光色变化的能力。 1.4用色彩的纯度变化、冷暖变化表现空间的能力。空间表现除了运用素描关系表现空间以外,大家更要充分利用色彩关系表现空间。对比强(鲜灰对比、冷暖对比等)有往前的感觉。反之,有往后退的感觉。一般规律为:冷退暖进(色彩的冷暖)、灰退鲜进(颜色的鲜灰)、湿退干进(水份多为湿、水份少或无水分为干)、薄退厚进(颜色的薄厚)、疏退密进(概括、细节少的往后、变化多、细节丰富的往前)、弱退强进(对比弱、边缘弱往后退,反之往前)。 1.5利用色彩来表现背光部的能力。背光部的的颜色不易判断,要善于把它放到整体中来比较。背光的颜色也应该用一定的色彩倾向。 1.6形色结合的能力。美术高考不但考查大家驾驭色彩的能力,还考查大家形色结合的能力,水粉画一般采用直接画法,不同于罩染技法,要求以色塑形,这就要求有素描造型的能力,在这里形和色是紧密相连的,做到形色结合是大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缺少冷暖的对比与变化就会缺少色彩的跳动感。 ②色彩的丰富不是颜色种类的多寡,几种颜色也可以调配出丰富的色彩关系。 ③笔触是为色彩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 ④充分利用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等对比因素。 ⑤不要片面的追求色彩的丰富而破坏整体的单纯性。 ⑥不要片面追求条件色而使固有色面目全非。 ⑦充分利用白色和水这两种媒介,“粉气”不等于“粉味”。 ⑧看一张画,要从色调去看。别人的灰色调并不全是灰色,不能局部使用灰色就可以达到效果;纯色调也并不全是纯色,要从色调出发全面的看别人的颜色;临摹一张灰色调的的色彩范画,不能一上去就调和灰色。这中间有个过程,是逐步显像的。

色彩构成作业训练

练习一:色彩原理——色相环练习色相识别练习(色相环制作) 教学目的: 1、了解色彩概念好基本规律 2、掌握色彩工具的运用和材料特性(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3、学会调色,了解色相环的构成, 4、认识各种颜色的面貌和在色相环上的位置了解色相间的混合可以产生新色相。 作业要求:裱过的水彩纸、素描纸、或亚粉纸板,水粉颜料 运用方法:1.色相环:制作色相环用三原色来完成,方法是在画纸上画出三个同心圆环,尺寸如图;在同心圆环中划分出12个扇形区域,现将红、黄(柠檬黄)、蓝(湖蓝)三原色以及使用红、黄、蓝相混得出的橙、绿、紫三个间色,原色与间色之间进一步相混,将得到的12色平涂在中间的圆环上;可得12色色相环; 2.将中间圆环的12个色相分别向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旋转1个扇形格,平涂在外侧圆环和最内侧圆环内,即每个三层的扇形格都是类似色对比。(如上图)并将得到的12对类似色选出3对,以不同面积比平涂表现在方格中,尺寸如下图所示。 评分标准:色相环上色彩的各个属性对比清晰,制作时不需要太多的感性领悟,根据简单的色彩规律调和色彩即可 2种都要完成尺寸一样

练习二:色相、明度、纯度渐变 使用12色相×9级明度的色彩渐变,所选颜料请参考表1-1 ,色相渐变按照左右顺序排列。明度9级渐变按照上下排列,横向的明度尽量做到一致,且明度1级接近白色的极浅效果。规格:横12格竖9格每小格2.5CM×2.5CM注:青莲或者紫罗兰没有的用湖蓝代替

练习三:色彩原理——明度练习(制作明度标尺) 教学目的:掌握明度的推移,学会调节明度 作业要求:180以上纸板,每个色阶的尺寸:1.5cm×3cm 运用方法:把黑、白作为两个极端,在中间根据明度的顺序,等间隔地排列若干个灰色,靠近白端为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明度色,中间部分为中明度色。从白色开始涂,一点点地加黑,直到黑色,最后从中挑选9个合适的明度色阶,裁下来将其粘贴在画纸上组成明度标尺。调色时注意:颜色与颜色要挨着,不要留缝隙,这样才容易准确 评分标准:明度色阶明度关系清晰,渐变柔和,涂色均匀有序 自己选择3中颜色作为制作标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