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胶囊剂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1、验证概述及目的:

根据GMP要求,在生产结束后,要对生产设备及操作间进行彻底清洁,以避免造成不同批号或不同品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根据各设备的构造、操作、清洁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及产品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风险分析,选出最差情况的产品;

为了验证清洁方法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对所选的最差情况的产品进行3次清洁验证,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对所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具进行清洁,清洁后对设备的物理外观、检测化学残留及微生物残留,要求应低于设定残留限度要求,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

2.验证范围:

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所有的胶囊剂生产线设备的清洁验证。相关设备见下表:

3.职责

验证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并实施验证活动。

3.1.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3.1.3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

3.1.4负责编制验证报告,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评价,得出验证结论。

.质量保证部:

3.2.1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3.2.2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

3.2.3负责组织和协调验证活动。

3.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控及取样。

3.2.5负责拟定检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3.2.6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编制验证报告和结果评价。

3.2.7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2.8负责管理验证文件并归档保存。

生产部:

3.3.1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3.3.2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清洁。

3.3.3负责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3.3.4协助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工程部:

3.4.1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准。

3.4.2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

3.4.3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质量控制部:

3.5.1负责验证过程中样品的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3.5.2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3.5.3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验证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风险评估:

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共同对直接接触物料及药品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清洁程序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处理措施,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由于上一产品对下一产品的污染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设备的接触面上,选择设备的最差区域,这些区域在清洁难度和残留水平方面代表对清洁规程的最大挑战,因此清洁验证的活性成分的取样计划的确定必须先进行风险分析,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5、验证内容:

清洁验证前检查及确认项目

确认验证涉及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培训,具体见附件。

验证涉及文件现行批准的规程、管理和操作文件,指令清楚、明确,不易引起误操作。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均经过验证且能正常运行;各操作间温湿度、压差及环境经检查符合GMP要求。

清洁条件:

人员净化:按《人员进入洁净区净化操作规程》进行。

工艺用水(纯化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及《纯化水内控质量标准》检验,应符合规定。

设备环境:D级。

清洗操作方法:

设备能拆卸部分拆卸完毕后,用饮用水冲洗或用刷子涮洗至无明显残留物-----用饮用水擦拭干净设备内外表面----- 用纯化水擦拭两遍-----最后用75%乙醇或3%双氧水消毒。

取样:

取样人:QA人员。

取样时机:清洁效果确认:清洗完成后半小时内

清洁验证所需工具:

取样部位及方法:

在固体制剂车间生产的产品三批次结束后,对相关设备按相应SOP清洁、消毒。待设备干燥后由QA先对设备内表面进行目检,应无目视可见残留物。目检合格后按顺序在取样位置上先进行微生物取样,再进行化学残留取样,微生物取样及化学残留留取样位置不能重复,其中微生物取样面积为25cm2、化学残留取样面积为25cm2。

物理外观检查

⑴检查方法:设备在按照清洁规程清洗之后,由QA人员进行外观检查。

⑵可接受标准:目视设备内壁、外表面及不易清洗位置应无可见残留物、无残留气味,无污迹,擦拭后的抹布应无可见污迹。

药品、消毒剂残留量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

参照产品的选定:

我公司生产胶囊剂品种55个,根据其它们的活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我们确定出感冒灵胶囊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溶解性最差,用水清洁难度相对较大,故选感冒灵胶囊作为胶囊剂生产设备清洁验证的参照产品。感冒灵胶囊连续生产三批,批

号: 、、

药品及消毒剂残留量检测:

样品取样(棉签法):

取样时QA人员带上一次性洁净手套,先将硅胶取样模板紧贴在取样位置处,将一根用纯化水润湿并已挤去多余水溶液的取样棉签按在取样位置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另一边,完毕后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在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同法擦拭。将已擦拭棉签放入具塞磨口锥形瓶中,紧闭具塞磨口锥形瓶瓶塞。(注意:棉签擦拭取样过程应覆盖整个硅胶取样模板内所有表面)

备注:微生物取样前将灭菌棉签在灭菌生理盐水中润湿,取样过程不变,取样后放入灭菌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

样品制备:

化学样品制备:将擦拭后的四个棉签剪断置20ml(%氢氧化钠溶液)超声处理5min,过滤即得。

微生物样品制备:将擦拭后四个棉签剪断,投入盛有50ml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锥形瓶中,将瓶迅速摇晃数分钟,即得供试液。

检测方法:

药品残留量检测:取各样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波长257nm 处,测其吸光度。

消毒剂残留量检测:

①利用原理:双氧水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中的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碘离子还原

成碘: H

2O

2

+KI→I

2

+H

2

O (I

2

遇淀粉显蓝色)

②所用的指示剂及试液:

碘化钾(分析纯)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淀粉指示剂: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注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即得。

③检测过程:将样品溶液与纯化水各10ml 置洁净比色管中,各加碘化钾试液1ml ,充分摇匀,各加三滴淀粉指示剂,摇匀,将两比色管置于白色背景下,观察颜色。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进行计数检查,记录结果。 药品及消毒剂残留量可接受标准: 药品残留量接收标准:

擦拭允许残留量≤ 50%×10ppm ×最小批量(kg )×25(cm 2)

工艺过程中直接接触药品设备内表面总面积(cm 2)

50%×10mg/kg ×40kg ×25(cm 2)×103

602450(cm 2)

通过测算指标定为:棉签法允许残留量: ug /棉签

配制对照液的浓度为 : ug × 4 20ml

其吸光度为:,在波长257nm 处测定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小于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即符合要求。

消毒剂残留量接受标准:各样品溶液比色管的颜色不得比纯化水比色管颜色深。 微生物限度可接受标准: 需氧菌总数: ≤50cfu/25cm 2 6、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验证方案中制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判定。出现数据不符合标准(或可接受)范围时,应上报验证小组,进行调查分析,经验证小组定出处理意见后,进行处理。待处理后,应重新进行验证。 7.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验证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验证结论及评价,由验证领导小组审批验证报告。

对验证结果的评价应包括:

验证项目是否有遗漏?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验证过程中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生产工艺是否稳定,按此工艺生产能否得到质量均一、稳定的产品? 有无需要改进的设备、生产条件、操作步骤?

= ug/ml

= ug /棉签 =

生产过程中有无需要增加的检测、控制项目?

8.验证周期及条件:

质量保证部负责根据清洁验证情况,拟订验证周期,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核。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须进行验证:

改变消毒剂或设备清洁规程发生变化;

增加生产相对更难清洁的产品;

生产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会导致引入新的杂质;

清洁程序改变时应再验证。

9.验证证书:详见附表《验证证书》。

洁净区离心机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咪喹莫特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风险评估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8)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软乳膏剂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42

****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文件 目录 1. 概述 (3) 1.1 设备特性描述 (3) 1.2 使用本组设备生产的产品特性 (5) 2. 验证目的 (5) 3. 清洁程序、验证原理、验证人员和职责 (5) 3.1清洁程序 (5) 3.2验证原理 (5) 3.3 验证人员和职责 (5) 4. 验证内容 (5) 4.1 检测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6) 4.2 验证所需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清单及校验情况 (7) 4.3 验证所需其它试验条件 (7) 4.4 最差验证条件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7) 4.4.1 待清洁放置时间 (7) 4.4.2 产品批量和最大日服剂量的选择确定 (7) 4.4.3 验证连续次数 (9) 4.5 取样计划 (9) 4.5.1 取样位置的确定 (10) 4.5.2 取样规程 (10) 4.5.2.1 取样工具 (10)

4.5.2.2 取样操作 (10) 4.6 检测项目及方法 (10) 4.6.1 目测检查 (10) 4.6.2 活性成份残留物检测 (10) 4.6.3 微生物限度检测 (10) 4.7 可接受限度标准 (10) 4.7.1 目测检查限度 (11) 4.7.2 活性成份残留限度 (11) 4.7.2.1基于治疗量计算的限量(MACO) (11) 4.7.2.2单位面积设备表面残留物限度 (11) 4.7.2.3结果计算 (11) 4.7.3 表面微生物限度 (11) 4.7.4 清洁有效期(清洁后放置时间)的考察 (11) 5. 验证实施 (11) 6. 验证结果 (11) 7. 验证周期 (11) 8. 附件 (12) 表1: (13) 表2: (14) 表3: (15) 表4: (16)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 2.验证范围 3.验证目的 4.验证参考文件 5.验证小组名单 6.验证小组职责 7.验证内容 8.结论与评价 9.再验证周期

1. 概述 1.1. 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3. 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1.4. 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级洁净区)、灌装间(A/B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 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μm除菌过滤。 2. 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 验证目的 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 验证参考文件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 验证小组名单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DOC)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组织及培训 5、验证内容 6、结论与评价 7、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D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 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此项验证。本验证和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3次试验。 2、验证目的 车间D级洁净区工作服在使用后,按照经批准的清洁方法操作后,能够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

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P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52799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1.概述: 1.1 概述 ********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对此清洁有助于消除活 性成分的交叉污染,降低或消除微生物对药剂的污染。因此,制 定切实可行清洁操作程序,并对它进行验证是保证产品质量,防 止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本验证是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在生产结 束后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按取样规程取样并进 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标准来确认清洁规程的有效 性。 1.2 使用设备及生产品种 使用********设备,设备技术参数见附件1。我们在试生产期间生产了********产品,产品特性见附件2。 2. 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车间、软膏车间、中药提取车间以及 纱布车间所有设备的清洁效果验证。 3. 验证实施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 验证部门及职责: 4.1 验证领导小组: 4.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4.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4.1.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4.2 设备动力部 4.2.1.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4.2.2.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4.3 质量管理部 4.3.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4.3.2负责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调试工作。 4.3.3负责根据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4 生产技术部 4.4.1负责制订清洁规程,并按规程清洁。 4.4.2负责根据试验结果,修改设备清洁规程。 5. 验证目的: 5.1 根据GMP的要求,必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以保证药品在生 产过程中,设备清洁后的残留不会对下一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证明设备按********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后能达 到工艺要求。 5.2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设备清洁 效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 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

最新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概述:污染药品常见细菌有霉菌、杂菌、致病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来源于制药环境未净化空气,不洁净门、窗、制药设备、工具及进行工艺操作的人等,为减少制药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车间空气进行初、中、高效过滤,阻留细菌进入车间,紫外灭菌等均属物理灭菌法。利用甲醛薰蒸、臭氧来杀灭空气中细菌;以75%乙醇擦拭设备表面;4%来苏儿擦门、窗、墙、地面消毒都属化学灭菌法。选用法定检验方法,用上述多种消毒剂,对人员及车间的空气、门、窗、墙、地面、地漏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优化选择最佳的清洗消毒剂,确认消毒剂的清洁效果。 2.目的:通过用多种清洗消毒剂对车间人员、空气、门、窗、设备设施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确认,优化选择最佳清洗消毒剂。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 4.验证内容: 4.1消毒剂种类:

75%乙醇;0.2%新洁尔灭;0.5%洗必泰、70%乙醇和2%甘油混合液、臭氧;媒酚皂;84消毒液。 4. 2消毒对象:洁净区的人员、空气、设备、门、窗、墙、地面、地漏、洁具等。 4. 3消毒效果试验方法:各种清洁对象按相应的清洗消毒规程操作后,用预先湿润的无菌棉签擦抹清洁对象表面任意位置25cm2,将擦拭后的棉签置入加有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中,振摇15min,取1ml浸出液照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试验(药典法),计算菌落数。 4.4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标准: 4.4.1空气清洁效果评价标准: 在臭氧发生器开启60分钟后: ①各洁净区域的臭氧浓度≥12ppm(标准10~15 ppm)。 ②生物指示剂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583株,菌液浓度1×107个/ml) 挑战性试验检查不得有细菌生长。臭氧灭菌消毒效果见《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方案》。 4.4.2手清洗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评价标准: 菌落数<60CFU/25cm2 4.4.3设备清洗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标准: 菌落数≤50CFU/25cm2 4.4.4车间门、窗、墙清洗消毒评价标准: 菌落数≤50CFU/25cm2 4.4.5地面、地漏清洗消毒评价标准: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产品的残留,容易对下次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于对设备清洁不彻底,极易造成微量污染。因此需要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换品种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责任: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部门姓名备注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待生产完后,设备中残留的物料为,残留的物料有可能对下批产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完以后按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后组织实施验证,以确保清洁规程能确实有效的对釜内残留的物料进行清除。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大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验证所需文件3.1.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振动筛:

2,按500g残留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98m 残留限量为: 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 500g×1000 2×10%(保险系数)×―――――――――×100㎝70%(取样回收=残留限量A2×98m10000 率)2 ㎝/100=3.57㎎2/25ml=0.14mg/ml ㎝/100残留限度定为:3.57㎎对棉签溶出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波长处检测吸光度(磺胺甲恶处有最大吸收),按吸光度计算出残留浓度。257nm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3%唑在.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b.清洗液测试:清洁结束后,向脱色釜中加入500L的溶液,搅拌0.5小时,压滤至中和釜、结晶釜通过离心机,转至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在各设备、器具的出口处收集洗淋溶液,检测限度,其残留限量为:500g×1000 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10㎎/ml 500L×1000 对于清洗液取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按吸光度计算残留浓度。 3.2.2.2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进行,菌落数≤50个/棉签 3.2.2.3 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样品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可接受限度,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3.3 清洗剂的选择 清洁规程中规定使用的清洁溶剂为纯化水,但从取样回收率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取样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且精制过程中使用了碱性溶液,故清洁验证中清洁后取样用溶剂选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精制过程中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因此,擦拭法回收率验证使用的模具为10 cm×10cm的不锈钢片。 3.4 清洁程序

31-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职责 (1) 四、内容 (1) 1、概述 (1) 2、风险评估结果 (1)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2)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4)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9)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一、目的 建立《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确认用于利拉萘酯产品离心甩滤时,按《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洗后,设备上的的残留物不超过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证明《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有效性,保证药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离心机(2016200034)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三、职责 1、验证小组成员负责《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实施。 2、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与验证过程的监督。 四、内容 1、概述 合成车间洁净区离心机(2016200034)是利拉萘酯离心甩滤使用设备,主要是通过高速旋转将结晶液固液分离。其规格型号为PSL-1000。本次验证对《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可行性进行确认,评价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物料所接触部位)的潜在残留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保证药品的生产是在符合GMP要求的情况下生产的。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制造出安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 2、风险评估结果 清洁验证实施前,对影响清洁验证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低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培训不到位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能满足卫生要求,设备因素中设备材质及维护、清洁剂的清洗设计参数不合理,原辅料因素中清洁剂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环境洁净度超标造成微生物污染、设备使用后清洁之前污染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无法使用。 中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清洁操作失误、人员取样位置不具有代表性,原辅料因素中产品活性成分残留量超标、难于清洁的辅料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在清洁

无菌服清洁与灭菌效果验证方案措施

无菌检验 方法学验证方案
辽宁爱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10 年 9 月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起草部门
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方案
起草人
起草日期
总页数 备注
审核部门
审核人
生产技术部主管
起草部门主管
审批部门
审批人
总工办负责人
质量部主管
审核意见
审核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日期

1、验证对象、范围及时间 2、目的 3、实施验证的人员分工及职责 4、可接受标准 5、验证操作方法 6、验证结论 7、结果分析与评价 8、漏项与偏差表 9、再验证周期 10、最终批准 11、附录
目录
1、验证对象及范围

本实验是关于产品无菌检查试验的验证。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
部附录无菌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采用直接接种法对人工污染的六种菌株
进行试验,产品对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采用薄
膜过滤法用0.9%氯化钠100mL进行样品稀释,然后用500mL的pH7.0氯化钠缓冲
液分几次冲洗,可消除其抑菌成分。验证结果应显示对产品无菌试验方法。
2、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为分析评价无菌检验方法,以确认采用适宜的检验
方法。
3、实施验证的人员分工及职责
表 1 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小组职责分工
验证职责
负责部门
负责人
起草验证方案
起草验证报告
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实施
检验
审核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4、接受标准
已对生化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5、验证操作方法
5、1 概述
本产品为三类医疗器械无菌产品。无菌检查法是对该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
检查项目,《2005年版药典》要求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要进行方法学的
验证,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用。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以金葡
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作

冻干机清洁验证方案

冻干机清洁验证方案 XX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文件QJ/BD10.031,01 清洁验证文件 项目名称: 冻干机清洁验证 方案编号: QJ/BD10.031,01 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 2007年 XXXX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文件QJ/BD10.031,01 验证立项申请表 立项部门质量部申请日期 2007.05.25 立项题目冻干机清洁验证要求完成日期 2007.06.30 确认按“冻干机清洁标准操 验证原因作规程”清洗能达到清洁效类别再验证 果,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证明按“冻干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洗冻干机能使设验证要求及目的备中的残留物(包括微生物)的量不会影响下批产品规定的 疗效、质量和安全性。 指定起草验证方 质量部: 案的部门和人员 起草验证方案的 要求及完成日期 立项部门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签名 验证负责人意见 验证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备注 第 2 页共 13 页 XXXX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文件QJ/BD10.031,01 一、验证方案的审批 起草人(签名) 工作部门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会审人(签名) 工作部门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批准人(签名) 工作部门日期 年月日 第 3 页共 13 页 XXXX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文件QJ/BD10.031,01 二、验证方案执行人员 职务姓名工作部门职务 QA主任质量部组长 中心化验室主任化验室组员 车间主任冻干制剂车间组员

中心化验室副主任化验室组员 操作工冻干制剂车间组员 第 4 页共 13 页 XXXXXXXXXXX制药有限公司文件QJ/BD10.031,01 目录 1.引言-------------------------------------------------------------------- 1.1概述------------------------------------------------------------------- 1.2验证目的--------------------------------------------------------------- 2.人员职责---------------------------------------------------------------- 2.1验证小组--------------------------------------------------------------- 2.2生产部----------------------------------------------------------------- 2.3QA--------------------------------------------------------------------- 3.文件控制---------------------------------------------------------------- 4.验证时间---------------------------------------------------------------- 5.产品列表---------------------------------------------------------------- 6.清洁方法---------------------------------------------------------------- 7.验证原理---------------------------------------------------------------- 8.取样方法---------------------------------------------------------------- 9.清洁程序及取样---------------------------------------------------------- 10.检测方法--------------------------------------------------------------- 10.1目测检查-------------------------------------------------------------- 10.2微生物限度检查------------------------------------------------------ 11.接受标准--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组织及培训 5、 验证内容 6、 结论与评价 7、 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 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 了区分,D 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 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 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进 行验证,确认其效果。 ____________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 洁方法的 —比工艺验证 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 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 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 2 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 3次试验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I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 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编号 山东齐鲁制药厂 年月日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方案 验证结论: 验证报告的起草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审核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批准职务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1.背景 2.执行及参考文件 3.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4.验证小组的成立 5.方案概要 二.质量标准 三.设备、管道的清洗验证 四.日常监控与再验证 五.验证最终结果和评价 六.附录

一、验证报告的批准(Approval) 1..验证小组的成立 组长:职务:日期:年月日 成员: 2.验证报告的批准 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二.引言(introduction) 1.验证背景(background of validation) 哌拉西林钠生产厂房位于本厂制剂楼北楼一层,专用于哌拉西林钠无菌原料药的冻干生产,该生产线设备、厂房及公用系统已于2001年5月18日至2001年5月21日进行了全面的验证,验证报告均已完成。 2.摘要(Abstract) 本验证是对哌拉西林钠合成生产中洁净区的直接接触物料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方法的验证。洁净区的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等的清洗验证采用擦拭法,对于内径小、长度大的管道不适宜用擦拭法进行清洗验证的,均采用浸提法来进行清洗的验证。本验证是在哌拉西林钠工艺验证完成后进行,首先是进行验证方法(擦拭法与浸提法)的确认,计算出擦拭法和浸提法的回收率,然后进行设备清洗的验证。通过本验证确认勒设备清洗方法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控制性,确认了设备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三.验证方案的简介(introduction) 1.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1)验证哌拉西林钠生产中所用设备的清洗规程符合GMP的要求,验证生产设备按照清洗规程操作清洗后能够达到GMP的要求,设备、管道通过擦拭法和浸提法,确认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后的残留及灭菌效果达到无菌原料药的生产要求。 (2)确认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管理的要求。 (3)确认哌拉西林钠合成设备的全部清洗操作处于可控制状态(control),确认哌拉西林钠生产设备的清洗操作具有一致性(consistenal)和连续性(confinuation) 2.验证范围(Scope of validation) (1)哌拉西林钠合成所用的设备均为专用设备,料液在反应罐时没有经过除菌过滤,如果清洗处理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污染,因此决定对洁净区内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洗的验证,具体设备包括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

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通过对颗粒剂生产设备清洁效果的验证,证实各设备按其清洁操作规程操作能够有效地除去残留物,达到预先规定的限度,从而 达到对下批产品无影响。 适用范围:适用生产车间(一)生产设备的清洁方法和储存有效期的确定。制定依据: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设备相应清洁规 程操作文件,制订本验证方案。 容: 1. 验证组织及职责 1.1验证组织见《验证总规划》,由清洁验证小组执行本验证方案。 1.2职责

2. 概述 2.1根据GMP要求,在每次更换品种、批号或生产工序完成后,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生产场地进行清洁,以避免造成不同批号或不同品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2.2设备清洁在制药生产中有特殊地位,生产设备的清洗是指从设备表面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辅料、清洁剂、环境污染物质、水冲洗残留物及设备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异物。为正确评估清洗程度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洁验证。 3. 颗粒剂生产设备 3.1颗粒剂生产设备清单

3.2本次验证设备的主要材质为304不锈钢。 3.3本次验证设备及与产品接触面积

4. 验证周期 为了验证清洁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批生产后,分别进行清洁验证。 5. 清洁验证准备工作 5.1进行生产设备清洁验证前,所有与清洁验证有关的仪器、设备应进行过校验或确认。仪表、计量器具等应校验合格,仪器、设备等应建立相应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对清洁验证的样品应建立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本次清洁验证中所使用设备的确认情况及QC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仪表、计量器具等确认或校验情况见附表。 5.2设备清洁规程及文件编号 5.3清洁介质及用品 清洁介质:饮用水、纯化水、压缩空气、75%乙醇 清洁用品:清洁布、一次性清洁布

清洁验证方案

片剂生产线清洁验证方案(2010年) 编号:SVP-QJ-001-01

人员会签表 一、概述 固体口服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粉尘和大量固体残留物,在每批生产结束时如果设备清洗不彻底,容易对下个批号的产品产生污染。因此,每批生产结束后必须按照相应的清洁规程对所用生产设备进行清洁。为评价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必须进行清洁验证。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片剂生产线的主要设备有HLSG-200高效湿法制粒机、YK160-C摇摆式颗粒机、CT-C-Ⅱ热风循环烘箱、HD-800三维运动混合机、BG-150高效包衣机、STP-ZB35B压片机。 片剂生产线上生产的品种有,本方案中选用检测微生物限度和化学分析检测化学残留来检查设备清洁后残留的污染物,进行生产后的清洁效果验证。 二、验证目的 设备清洁验证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该设备经清洗后所残留的污染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本验证方案选择最不利清洁条件,对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线主要设备的清洁程序进行验证。采用棉签擦拭法取样,对设备清洁后的残留进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并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量进行比较。若检测结果均低于其相应规定限量,则可证实设备清洁程序的有效性及稳定性。从而消除换品种或设备清洗不彻底而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生产药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防止交叉污染。因此,清洁验证不仅为设备清洁规程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是设备清洁规程有效性评价的控制标准。这也是此次清洁验证的主要目的。 三、验证人员与职责: 四、验证的安排 进行设备清洁验证前,所有与验证有关的设备、仪器等均已经过验证,仪表、计量器具等已校验合格,检验方法经验证证明符合清洁验证对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的要求,设备、仪器等已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对验证试验的样品已建立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对实验的取样方法(取样回收率实验)和设备的最低检测限度均已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 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 方案 固体制剂车间 广西*****集团有限公司验证方案审批

目录 一.概述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四.验证使用的文件 五.验证组织及职责 六.验证条件 七.验证时间安排 八.清洁过程监控 九.验证内容 1. 清洁验证参照产品的选择 ?选择清洁验证产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产品信息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设备和产品与设备的接触面积 ?产品的选择 2.需监测设备设施 十. 验证方法 1.物理外观检查 2.化学检测 2.1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标准的确定2.2取样方法及药品残留物分析方法建立 ?取样方法 ?活性物质残留分析方法 2.3合格标准 ?微生物限度 ?清洁剂残留限度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 十一.清洁效果的重现性验证 十二.验证的实施 十三.验证结果的评定及结论 十四.再验证 十五.验证证书 十六.验证报告 十七.附件

一.概述 本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品种有********,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确保清洁的完全和彻底。本验证以五酯片生产后,按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用擦拭法取样,检测设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残留物、设备表面残留的细菌数和清洁剂残留,共做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的设备清洁验证,验证其结果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会对下一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连续稳定、符合要求药品大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验证目的 经过对固体车间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从目测、微生物检测、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检测、清洁剂残留限度检测,验证各设备难清洁部位是 否能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从而确定清洁标准操作程序的可行性。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验证依据为:<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设备清洁操作规程、<中国药典> 一部附录 V A,本方案适用于固体车间五酯片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所用的设备如下:

洁净区清洁验证方案

制剂室洁净生产区清洁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2015年 目录 一.目的 (4) 二. 围 (4)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4) 四.容 (4) 1.概述 (4) 2. 实施频次 (4) 3.验证方法 (4) 4. 验证指标 (4) 5. 验证实施 (4) 6. 验证结果与评定 (4) 7. 验证周期 (4) 五. 偏差处理 (4) 六. 附件 (4)

验证方案审批起草 审核 批准

一.目的 对制剂室洁净区进行检查与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及认可标准,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洁净区所含微生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其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和可靠,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确保制剂室洁净区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符合GMP 规的要求。 二. 围 本方案适用于制剂室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四.容 1.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投入生产结束后或生产前都应按清洁规程对洁净生产区的厂房及生产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且使用的消毒剂品种需定期更换,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此,本验证方案主要验证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后,通过采用目测及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清洁消毒的效果,从而评价出洁净区清洁规程,对于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实施频次 为证明D级洁净生产区的环境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验证需连续进行一定的次数保证其重现性,在本验证方案中,验证的次数为连续3次。 3.验证方法 3.1选用的清洁剂及消毒剂 清洁剂:1%NaHCO3溶液、纯化水、注射用水 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 3.2取样操作 3.3.1厂房设施清洁效果检查: 厂房按清洁规程完成清洁后,对各部位进行目测,生产区设施、用具表面无可见异物及生产遗留物,洁净丝光毛巾擦拭后无污渍。 3.3.2厂房设施消毒效果检查: 3.3.2.3 表面微生物数测定 1、将20个脱脂棉签、镊子放入容器盒,用湿热灭菌箱于121℃、20min湿热灭菌后,拿出,冷却后备用。 2、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经灭菌的脱脂棉签,用镊子取棉签并将其靠在溶剂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溶剂。 3、用经灭菌后的镊子将棉签头按在取样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新版GMP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名称: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 案 验证方案编号: VP·HV/E·001-01

验证立项申请表

目录 1. 验证目的……………………………………………………………………… 2. 验证范围……………………………………………………………………… 3. 职责………………………………………………………………………… 4 概述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6 验证方法和标准………………………………………………………………………6.1 风险评价过程。。。。。。。。。。。。。 7 人员培训…………………. 8 相关文件确认………………….. 9 取样方法和工具……………………………… 10 验证标准………………………………….. 11 取样计划及方法……………………………….. 12 验证结果记录…………………………………. 13 再验证周期……………………………………………. 1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 验证目的: 从目检和样品水浊度试验证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按规定的清洗程序清洗后,设备残留的污染物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这些设备的清洁规程是可靠的,从而消除了换品种设备清洗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产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为了增强此次验证的可靠性,清洁验证需进行三批。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WH-720型滚筒式洗药机、WH-1000型蒸药箱、QRZC-300型直线式切药机、WH-480型多功能切片机、WH-600型炒药机、DYJ-600型煅药机、CT-C-I型热风循环烘干箱、20B 型万能粉碎机组清洁规程的再验证。 3 职责: 4 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生产品种和生产批号时,需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生产设备的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为评价该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需进行清洁验证。本验证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本次验证引入风险评估内容,以证明清洁规程的可靠性。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5.1 验证项目:文件确认、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目检、残留物限度能够达到规定的 标准要求。 5.2 时间安排:

D级洁净区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公司验证文件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 清洁消毒程序、消毒剂种类及使用范围、验证原理、验证人员及职责 4. 验证内容 5. 验证实施步骤 6. 可接受限度标准 7.验证实施 8.验证结论判定 9.验证周期 10.附录 10.1 验证取样记录 10.2 验证检测结果记录

1.概述 公司新建厂房包括口服固体车间、软乳膏剂车间(激素类、非激素类)、***原料药车间,车间洁净区级别为D级。针对洁净区域的清洁消毒程序已经建立,在新厂房投入正常运行之前,有必要对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验证,防止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以及交叉污染,保证药品质量。本方案拟通过连续三个周期的洁净区清洁消毒后取样进行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2.验证目的 对洁净区内地漏、传递柜、墙面、顶栅、地面、操作台等按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进行相应检测,确认清洁消毒效果能够达到预定要求,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从而验证相关清洁消毒程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3. 清洁消毒程序、消毒剂种类及使用范围、验证原理、验证人员及职责: 3.1待验证清洁消毒程序: 3.2消毒剂种类及使用范围: 3.3验证原理:

本次验证采用棉签擦拭法取样,对清洁后洁净区墙面、地面、操作台面、传递柜、等表面进行取样,检测微生物残留,将所得结果和可接受限度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均低于可接受的残留限度,证明有关清洁消毒程序是科学、有效和安全的。 3.4验证人员及职责: 4. 验证内容: 本方案拟连续三个周期对清洁后的固体车间、两个软乳膏剂车间、***原料药车间洁净区进行表面擦拭取样,考察残留微生物,将检测结果与可接受的限度标准进行比较,若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则可证实清洁消毒程序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相关操作程序可行。反之,则需对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改进并重新验证确认。 因洁净区设备均单独进行了设备的清洁验证,所以,本验证只针对洁净区内除设备表面外的其他表面取样检测。 5. 验证实施步骤 5.1 验证前提条件 5.1.1 生产车间厂房按规范要求设计、建造并已峻工;纯化水系统已完成性能确认并正常运行供水;车间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已完成性能确认,静态检测各项指标(温度、湿度、压差、换气次数、尘埃粒子、沉降菌、照度)均达到D级洁净区的要求。 5.1.2 车间操作人员均有健康档案,均经过GMP知识、岗位操作SOP、设备及洁净区清洁SOP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5.1.3 验证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经过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5.2清洁和消毒:

玻璃器具清洁验证方案精选.

方案名称:玻璃器具清洁验证方案方案编号:SY-JL-1/0-13() 编制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日期:

●目的:证明玻璃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消除了清洁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 次生产产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玻璃器具清洁的验证过程。 ●责任与要求:玻璃器具清洁验证工作由验证小组负责组织,工程设备部、生产部、质控部有关人员 参与实施。 ●内容:

目录 1.引言 (4) 2.验证内容 (4) 3.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 4.再验证周期 (5) 5.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

1、引言 根据要求,容器在每次后,要认真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为正确评估清洁规程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原辅料容器进行清洁验证。 2.验证内容 2.1清洁原则 器具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洗涤。 2.2清洁依据 按照《玻璃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对清洁过程进行确认并记录。 玻璃器具清洁确认: 2.3清洁确认 通过观察清洁后器具的外观以及对器具最难清洁部位的最后清洁水的检测来确定玻璃器具的清洁效果是否达到生产要求。 2.3.1容器最难清洁部位 容量瓶内壁。 2.3.2取样方法 将容器按清洁规程清洁,在临近结束时,对容量瓶内壁的最后清洁水用普通取样瓶取一瓶水样,进行检测。取样后,样品应及时贴上标签,标明取样日期,取样位置及取样人。 取样记录 2.3.3检验方法 2.3.3.1观察法:目测,清洁后的器具内壁上应能被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2.3.3.2比色法: 水样与工艺用水色度一致呈无色,无可见残留物。 ,2.3.3.3pH检测:取最后冲洗水样,冲洗水样与工艺用水pH应一致。 2.3.3.4电导率检测:取最后冲洗水样,冲洗水样与工艺用水电导率应一致。 2.4可接受标准 2.4.1目视检查清洁状态,清洁后的器具内壁上应能被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2.4.2工艺用水色度一致呈无色,不得有可见残留物, 2.4.3最终冲洗液与工艺用水pH应一致。 2.4.4最终冲洗液与工艺用水电导率应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