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q_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延考卷

yyq_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延考卷
yyq_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延考卷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四川延考区卷)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乙植物的高;在较强光照条件下,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甲植物的高;当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时,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不增加,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仍不断增加。据此推测:

A.甲、乙都是阴生植物 B.甲、乙都是阳生植物

C.甲是阳生植物,乙是阴生植物 D.甲是阴生植物,乙是阳生植物

2.用实验检测某一菌株,结果如下:

(1)有氧条件下,菌株正常生长,但检测不出乳酸和酒精

(2)无氧条件下,乳酸含量增加明显,但检测不出酒精

(3)无氧条件下,培养液中半乳糖的消耗量与乳酸的生成量成正比

由上述结果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此菌能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活 B.此菌中存在催化乳酸形成的酶

C.此菌为厌氧菌 D.半乳糖也可成为此菌的营养物质

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4。假定某植物五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后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2 B.1/4 C.1/16 D.1/64

5.关于人体中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小泡中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C.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会迅速失去作用

D.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

C.0.50mol的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

D.1.0L浓度为1.0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 6.02×1023个氢离子

7.20 g 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 氢气(标准状况),这种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 .Mg 和Al

B .Al 和Fe

C .Fe 和Zn

D .Zn 和Cu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没有极性键

C .离子晶体中一定没有共价键

D .分子晶体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9.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 2+2H 2O=2MnOOH+Zn(OH)2

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A .负极反应为Zn-2e -=Zn 2+

B .负极反应为Zn+2H 2O-2e -= Zn(OH)2+H +

C .正极反应为2MnO 2+2H ++ 2e -=2MnOOH

D .正极反应为2MnO 2+2H 2O + 2e -=2MnOOH+2OH -

10.下列关于苯乙酸丁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12H 16O 2

B .有3种不同结构的苯乙酸丁酯

C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D . 在酸、碱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

1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 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 .a-a ′→d-d ′→e

B .b-b ′→d-d ′→g

C .c-c ′→d-d ′→g

D .d-d ′→c-c ′→f

12.已知和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m a X -n b Y A .b+m+n B .b+m-n

C .b-m+n

D .b-m-n 13.X 、Y 、Z 三者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 元素有一种同位素不含中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化学式①XYZ 3、②X 2YZ 2、③X 2YZ 3、④X 2Y 2Z 2、⑤X 2Y 2Z 4、⑥X 4Y 2Z 2中,并非都存在的一组分子是

2013四川高考数学(理科)答案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 理工农医类(四川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四川,理1)设集合A ={x |x +2=0},集合B ={x |x 2 -4=0},则A ∩B =( ). A .{-2} B .{2} C .{-2,2} D .? 2.(2013四川,理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则图中表示z 的共轭复数 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2013四川,理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4.(2013四川,理4)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 A .?p :?x ∈A,2x ?B B .?p :?x ?A,2x ?B C .?p :?x ?A,2x ∈B D .?p :?x ∈A,2x ?B 5.(2013四川,理5)函数f (x )=2sin(ωx +φ)ππ0,22ω?? ? >-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φ的值分别是( ). A .2,π 3- B .2,π6- C .4,π6- D .4,π3 6.(2013四川,理6)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到双曲线x 2 -2 3 y =1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 A .12 B . C .1 D

7.(2013四川,理7)函数 3 31 x x y= - 的图象大致是( ). 8.(2013四川,理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b,共可得到lg a-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 A.9 B.10 C.18 D.20 9.(2013四川,理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 4 B. 1 2 C. 3 4 D. 7 8 10.(2013四川,理10)设函数f(x) 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y =sin x上存在点(x0,y0)使得f(f(y0))=y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e] B.[e-1-1,1] C.[1,e+1] D.[e-1-1,e+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2013四川,理11)二项式(x+y)5的展开式中,含x2y3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2.(2013四川,理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AD=λAO,则λ=__________. 13.(2013四川,理13)设sin 2α=-sin α,α∈ π ,π 2 ?? ? ?? ,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_. 14.(2013四川,理14)已知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当x≥0时,f(x)=x2-4x,那么,不等式f(x+2)<5的解集是__________. 15.(2013四川,理15)设P1,P2,…,P n为平面α内的n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到点P1,P2,…,P n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点P1,P2,…,P n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B的中位点,现有下列命题: ①若三个点A,B,C共线,C在线段AB上,则C是A,B,C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B,C,D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2013四川,理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a n}中,a1+a3=8,且a4为a2和a9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 n}的首项、公差及前n项和.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四川卷及答案.doc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测试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 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 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 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CO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3.大气中 2 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 的是 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2 CO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 A. 2 CO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B.两种 2 C.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CO浓度都高于355 μmol·mol-1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 2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湖北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 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 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有速率。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因此A、B、D正确。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

2013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四川卷)超清晰版本

2013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四川卷)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 .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W 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 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2 )A 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 .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B .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C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D .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l -581c” 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 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365 13 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则图2所 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 .a

2009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9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C 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 2+、、H +、Cl -1、HSO -3 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 C.FeCl 2溶液:K +、、Na +、、SO 2-4、、AlO -1 D. () Kw c H + =0.1 mol/L 的溶液:Na +、K +、SiO 2-3、NO -3 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 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SO 2-4+SO 2-4(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 2K 2SO 4(aq)+H 2O(l); ?H=-57.3kJ/mol C.C 8H 18(1)+ 25 2 O 2(g)=8CO 2(g);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1); ?H=-5518 kJ/mol 10.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 C .YX 2、M 2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

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化学试卷解析

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卷化学部分解析 6、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常识的认识与应用。铬属重金属元素,会危害身体健康,A项正确;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项正确;血液透析是将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包括NOx,易引发呼吸道疾病,D项错误。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B【解析】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气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 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易错警示】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试题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标准状况 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考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HF、H2O、CHCl3等;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晶体结构: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化学键的数目;④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⑤电解、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知识;⑥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 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 A。 8、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9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鸡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8.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 a 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 a HCO3饱和溶液,又有C a CO3沉淀生成。 B.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 a 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四川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入NaOH溶液: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32-+2H+=C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Cu溶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mol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L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 (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6.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NaHCO 3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 + )>c(CO 32- )>c(HCO 3- )>c(OH - ) B .20ml0.1mol/LCH 3COONa 溶液与10ml0.1mol/LHCl 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 3COO - )>c(Cl - )>c(CH 3COOH)>c(H + ) C .室温下,pH =2的盐酸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 - )>c(H + )>c(NH 4+ )>c(OH - ) D .0.1mol/LCH 3COOH 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 - )>c(H + )+c(CH 3COOH) 7.在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 下表: A .实验①中,若5min 时测得n(M)=0.050mol ,则0至5min 时间内,用N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υ(N)=1.0×10- 2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是,X 的转化率为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 >0.060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 8.(13分)X 、Y 、Z 、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 2是红棕色气体;X 与氢元素可 形成XH 3;Z 基态原子的M 层与K 层电子数相等;R 2+ 离子的3d 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Y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Z 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 (2)XY 2- 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R 2+ 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原子是______。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 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典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 ..的原因是 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 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 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值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值D.癌症的发生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kJ/mol

2013四川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物理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7题,每题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 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 .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 .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 所示,则 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 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 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0.05sin(100πt+π/2)A 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 .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B .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C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D .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 ”却很值得 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 o C 到40o C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3 2 2 倍 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365 13 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 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2011年高考四川卷理综试题(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第I卷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大题,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4.右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确 ..的是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 B.????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氦物质含量不变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四川卷)word解析版

2011四川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答案:C 解析: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作菌种或科研材料;进入稳定期后,微生物仍会产生新细胞,这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活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因此C 错。 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B 解析: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因此合成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也发达。因此B 错。 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 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A 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 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化学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费选择题)。第Ⅰ卷5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需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卷第Ⅱ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惹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Ⅰ卷共7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二氧化硫课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选A 解析:SO2有一定毒性,少量用于漂白。本题主要是对物质性质用途的考察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选D解析:A.CO不是酸性氧化物,B氧化铁不是胶体,C,CCl4属于非电解质。本题主要针对物质分类的考察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 = 2H++Cl-+ClO- B.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2008年四川非延考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08年四川非延考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B .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C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D .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16 R 1、 R 2、R 3 和R 4 均为固定电阻,开关 S 是闭合的。 和 U 1和U 2; 、 和 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 1 S ,U 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U 2变小、I 3 变小 B .U 2不变、I 3变大 C .I 1变小、I 2变小 D .I 1变大、I 2变大 17.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金属线圈可绕沿其直径的竖直轴自由转动。开始时线圈静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成的锐角为α。在磁场开始增强后的一个极短时间内,线圈平面 A .维持不动 B .将向使α减小的方向转动 C .将向使α增大的方向转动 D .将转动,因不知磁场方向,不能确定α会增大还是会减小 1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 、v 、s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9.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 、b 两点相距4.42 m 。图中实、虚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A .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 .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 .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 D .a 点一定比b 点距波源近 20.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 的高空,使得 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 ,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 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 .0.6小时 B .1.6小时 C .4.0小时 D .24小时 0D . 0A . 0C . 0B .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2)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 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12 N – 14 O -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 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 于血钙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 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 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2013年高考四川卷化学试卷及答案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二氧化硫课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2 3 +4H+=SO-24+3S↓+2H2O 4.同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①0.1 0.1 9 ②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2009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 ★ 启封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物理部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答案:D 解析:雷达是根据超声波测定物体位置的,A 错;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B 错;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C 错;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D 对。 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 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 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 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133.39- B.123.39- C.323.39 D.233.3.9 答案:A 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 GMm R =22()m R T π,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 =V =V 1:V 2 ,已知12T T =13.39,则V 1:V 2 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可知A 错;物体从外够外界吸收热量、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可能增加、减小和不变,C 错;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作正功,可能向外解放热,内能可能减少、温度降低,D 错;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

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理综物理(含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延考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有质量分别为m 和m /2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象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A. k f B.k f 2 C.k f 3 D.k f 4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C.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 16、一气体放电管,当其两电极间的电压超过3500V 时,就放电而发光,在它发光的情况下逐渐降低电压,要降到2500V 时才熄灭。放电管两电极不分正负。现有一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峰值为1000V ,频率为50Hz ,若用它给上述放电管供电,则在一小时内放电管实际发光的时间为 A.10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35分钟 17.如图,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两点a 和b 。一带电质点在a 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B.质点在b 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C.带电质点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D.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