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接枝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苯乙烯_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究

苯乙烯_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究

图 5 接枝率2w ( St) 变化曲线图
从图 5 可以看出 ,加入第二单体 St 后 ,初始 接枝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且接枝率随着 St 用量的 增加而增大 。这是由于 St 和 MA H 两者的竞聚 率 ( r) 很小 ,自由基单体极性度量值 ( e) 相差较大 , 容易发生交替共聚反应 ,在 PEW 大分子链上形 成 MA H2St 交替共聚物的接枝链 。而且与使用 MA H 单种单体相比 ,虽然直接连在 P EW 链段上 的 MA H 减少了 ,但参加接枝的 MA H 增多了 ,具 有活性的酸酐基团数目增加 ,所以接枝率有所增 大 ;但 St 用量过多时 ,MA H 趋于反应完全 ,接枝 率增加缓慢趋于平衡 。w ( St) = 5. 0 %为宜 。 2. 6 产品表征 2. 6. 1 红外光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反应温度对 MAH 接枝率的影响 不同反应温度下接枝率的变化见图 1 , P EW
20 g , w (D TB P) = 0. 4 % , m ( MA H) = 2 g , t = 2. 5 h。
过长反应交联程度增加 ,致使在实验中常会出现 凝胶现象 。反应时间选择在 2~2. 5 h 较为合适 。 2. 3 w (引发剂) 对 MAH 接枝的影响
w (引发剂) 对接枝的影响见图 3 , m ( P EW) = 20 g , m (MA H) = 2 g , t = 2. 5 h , t = 143 ℃。
图 1 接枝率2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 1 曲线表明 ,接枝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 温度达到 143 ℃之后下降 ,温度过低时不利于引 发剂的分解 ,从而导致接枝率的降低 ,这是因为引 发剂分解需要一定能量 ,反应温度低于 130 ℃时 , 引发剂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的速度较慢 ,因而接 枝率较低 。而当温度过高时 ,引发剂分解产生的 初级自由基发生双基终止及诱导分解等副反应的 速率增大 ,从而使引发效率降低 ,因此接枝率亦下 降 。温度控制在 140~145 ℃较为适宜 。 2. 2 反应时间对 MAH 接枝率的影响

生物油(植物油、菜籽油)非晶态催化加氢变高端润滑油基础油

生物油(植物油、菜籽油)非晶态催化加氢变高端润滑油基础油

5万吨/年生物油(植物油、菜籽油)非晶态催化加氢变高端润滑油基础油摘要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的新型能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质能通过热解液化技术得到液体产物,即生物油。

生物油可作为化石能源的可替代能源。

但是,生物油的高含氧量使生物油存在粘度高,腐蚀性强,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作为液体燃料的应用。

因此,需要对生物油进行提质精制。

催化加氢是升级生物油的有效方法。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生物油以及生物油中的含氧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研究。

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催化剂下菜籽油加氢脱氧(HDO)路径以及催化剂活性的考察上,而对过程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产率随反应条件的定量规律描述的报道还很有限。

关键字:生物油菜籽油非晶态催化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目录绪论 (4)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5)1.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世界润滑油总消费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区域市场变化巨大,亚太地区成为消费热点地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全球润滑油需求走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供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全球基础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菜籽多酚Canolol研究进展

菜籽多酚Canolol研究进展

菜籽多酚Canolol研究进展张苗;杨湄;郑畅;黄凤洪【摘要】Canolol是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主要多酚之一,由油菜籽中天然存在的芥子酸在高温高压下脱酸转化而成.Canolol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诱变、抗癌等生理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营养价值.本文阐述了Canolol的发现、结构鉴定与定量检测、影响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Canolol 的主要生理活性等,为油菜籽高值化加工技术发展和高品质、高附加值菜籽油产品以及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年(卷),期】2014(036)005【总页数】5页(P685-689)【关键词】菜籽多酚;Canolol;2,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检测方法;生理活性【作者】张苗;杨湄;郑畅;黄凤洪【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9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油料生产中所占比重约40%。

“十二五”期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到1 300万吨以上,分别约占世界的21%和23%[1]。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在抗癌、抗辐射损伤、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作用[2]。

大宗商品油料中,油菜籽的多酚含量最高。

菜籽多酚分为酚酸和单宁,酚酸又包括游离酚酸和酯化酚酸,其中游离酚酸占总酚的9%~16%,芥子酸(sinapic acid)是最主要的游离酚酸,占游离酚酸总量的70%~85%;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酸的胆碱酯)和芥子酸葡萄糖苷(1-O-β-D-glucopyranosyl sinapate)是最主要的酯化酚酸,在菜籽中的含量约为0.4%~1.0%[3~5](图1)。

乳液接枝聚合工艺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乳液接枝聚合工艺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乳液接枝聚合工艺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杨晓峰;李延春;穆秀云;鲁荆林;单崇杰;陈明;白延军【摘要】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乳胶(PBL)粒子表面接枝共聚丙烯腈和苯乙烯单体,通过改变聚合工艺条件合成了一系列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ABS树脂.主要考察了PBL存放时间、胶乳粒径、接枝单体丙烯腈含量、接枝聚合温度等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PBL存放时间、降低单体丙烯腈含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白度,但会降低产品的冲击性能;降低聚合温度有利于提高ABS树脂的冲击性能和白度;增加PBL小粒径胶乳的含量会降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白度.【期刊名称】《弹性体》【年(卷),期】2016(026)003【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ABS树脂;接枝聚合工艺;白度;冲击强度【作者】杨晓峰;李延春;穆秀云;鲁荆林;单崇杰;陈明;白延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吉林吉林13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2ABS树脂是一种通用型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丙烯腈(AN)-丁二烯-苯乙烯(St)的三元共聚物。

由于其同时具有聚丙烯腈的高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聚苯乙烯的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聚丁二烯的坚韧性和抗冲击性,因而综合性能良好,目前已在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磺化腐植酸接枝改性共聚物合成及性能研究

磺化腐植酸接枝改性共聚物合成及性能研究

数小 时 ( 1 0 0℃左右 ) 室温 下倾 去 酸液 , 烘干 后备 用 , 制 得磺化 腐植 酸钠 .
取丙 烯酸 于 1 0 0 mL的烧 杯 中 , 再 取 中 和丙 烯 酸 所需 的 Na OH 溶 于 1 0 mL蒸馏水 中 , 在冷水 浴的
条件, 慢 慢滴 加 N a OH 溶 液 , 并 用 玻璃杯 不 断搅 拌 ,
取腐植 酸 原 料 和 Na OH 按 质 量 比约 5:1混 合, 加人 蒸 馏 水 , 用 玻 璃 杯不 断搅 拌 , 静置 2 4 h , 取 上清 液 , 用1 0 的盐酸 , 调p Hi2 , 用 玻 璃杯 不断 搅
实验 选用 陕西彬 长煤 , 煤质分 析结果 见第 9 3页 表1 . 嘲采用 干法 制浆 , 通 过多峰 级 配实 验确 定 制浆
瓶 中, 磁 力搅 拌加 热 , 待 固体 亚 硫 酸钠 完 全 溶解 , 冷
却 后滴人 数 毫升浓 硫 酸 , 然后 一 次 性加 入 腐 植酸 钠
溶液( - 9亚硫 酸钠加 入 的质 量 比为 5: 4 ) . 回流搅 拌
环 和杂环 的缩 聚体 系 , 这种 体 系是疏水 的 , 但 是跟 煤
的最佳粒 度级 配 , 2 0目~4 0目为 8 9 / 5 , 4 0目~1 2 0目
*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 1 1 7 6 1 4 8 ) . 1 )教授 、 博 士生 导 师 ; 2 )硕 士生 ; 3 )博 士 生 , 陕 西科 技 大 学 , 教 育 部 轻 化 工 助 剂化 学 与 技 术 重 点 实验 室 , 7 1 0 0 2 1 陕 西 西安
静置 2 4 h , 再 用 真 空 泵 抽滤 , 滤 渣 在 电热 鼓 风干 燥 器 中, 9 0℃烘干 至恒重 , 即得 实验用腐 植酸 . _ l

食用植物油脂凝胶化技术研究进展

食用植物油脂凝胶化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12-10;修回日期:2019-05-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584);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开放基金(20181038)作者简介:曹振宇(1987),男,博士,研究方向为粮油新产品开发(E-mail )caozhenyu@cofco.com 。

通信作者:刘泽龙,正高级工程师,博士(E-mail )liuzelong@cofco.com 。

油脂改性食用植物油脂凝胶化技术研究进展曹振宇1,2,刘泽龙1,2,3,张慧娟1,王静1,任顺成3,裴成利4(1.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8;2.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9;3.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01;4.中粮生化专业化公司,长春130033)摘要:油脂凝胶化技术在提高液态油脂塑性方面效果突出,并在减少或替代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的应用开发中潜力巨大。

综述了植物油凝胶和乳凝胶两大类油脂凝胶的形成机理,凝胶化油脂的制备方法、应用特性等,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上述两类凝胶化技术的国内外开发与应用进展,举例分析了该类技术在食品起酥、涂抹填充、巧克力反砂抑制等诸多应用的可行性,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油脂;凝胶化技术;油凝胶;乳凝胶;食品应用中图分类号:TS221;TQ4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969(2019)08-0057-08Advance in technology of edible vegetable oil -gellingCAO Zhenyu 1,2,LIU Zelong 1,2,3,ZHANG Huijuan 1,WANG Jing 1,REN Shuncheng 3,PEI Chengli 4(1.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Food Nutrition and Human Health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Food Safety ,COFCO Nutriti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2209,China ;3.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China ;4.COFCO Biochemical Co.,Ltd.,Changchun 130033,China )Abstract :Oil -gelling technologies exhibit an outstanding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lasicity of the liquid oil with a great potential for reducing or replacing the trans or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food products.The formation mechanism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leogels and emulsion -gels ,the two main types of gelled oil ,were reviewed.Furthermor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oil -gelling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ies in food processing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for shortening ,spreads ,inhibition of fat bloom formation in chocolate ,etc.,and the future work was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 :vegetable oil ;oil -gelling technology ;oleogels ;emulsion -gels ;food application现代食品工业常常会使用如人造奶油、黄油等植物或动物来源的“塑性脂肪”,以满足对含脂食品质构品质的加工要求。

低芥酸菜籽油

低芥酸菜籽油
GB/T1536《菜籽油》国家标准显示 :芥酸含量不超过脂肪酸组成3%的菜籽油,即为低芥酸菜籽油。美国 FDA规定不能超过总脂肪酸的2%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低芥酸菜籽油的要求是芥酸含量为2%以 下。
定义
芥酸 油菜籽油中所含顺△一二十二碳一烯酸,以所占脂肪酸组成的百分率表示。 低芥酸油菜籽 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5%。
包装
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玻璃、塑料油桶或金属油桶,油桶最大包装容量为180kg。
运输
以槽车或油轮散装运输时,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防止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污染、有毒害物质混运。装 卸时要轻拿轻放。
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净的容器内,严禁露天存放及日晒雨淋,储存仓库温度不得高于40℃,室外大容量储 存罐应采取降温、满罐和充气储存技术。
一般性质
酸值:≤0.5 密度:0.913-0.917g/cm 芥酸:≤2.0% 闪点:290-330℃ 游离脂肪酸≤0.05%(油酸) 凝点:-10--2℃ 碘值:94-126 折射率:1.465-1.469 皂化值:186-198 溶解度:溶于氯仿和乙醚,几不溶于乙醇(95%),可与脂肪油混合。 动力粘度:20℃时77p)
拥有高含量的酚类物质:低芥酸菜籽中的酚酸总量较高,除延缓油脂氧化外,还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炎、 抗病毒等重要功能活性。
含有一定量的甾醇、维生素E: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抗炎症、抗癌、免疫调节方面、改善脂质代谢 等。
谢谢观看
低芥酸菜籽油
浅黄色油状液体
01 定义
03 特征指标 05 制法
目录
02 性状 04 一般性质 06 制剂应用
07 包装
目录
08 运输
09 储存
010 开发

菜籽油萃取法

菜籽油萃取法

1.菜籽油萃取方法?
答:菜籽油分为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以下是两种菜籽油的提炼方法。

压榨菜籽油:首先除杂,然后轧胚,再高温焙炒,压榨,再物理方法多层帆布过滤,最后除去磷脂等有害物质。

所有生产过程均为物理方法。

保留了菜油的原汁原味。

而且所有原料均为国产非转基因菜籽。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工艺:物理压榨工艺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毛油(半成品油)→将毛油沉淀→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60-8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 Kg 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 →然后脱水最后制成食用油传统物理压榨法整个榨油和炼油过程未使用任何化学剂,所以不存在化学残留。

化学浸出油工艺: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最后制成食用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卷 第 5 7 期
2l O O年 l O月
皮 革 与 化 工
L EAT HER AND CHEM I CALS
Vo _2 No 5 l 7 .
Oc . 2O1 t O
蘑 毋 咎i 索l
菜籽油接枝 聚合物加脂剂 的 制 备 与性 能研 究
卢 行 芳 陈彩 选 ,
量, 探索 得 到了菜 籽油丙烯 酸 的较佳 合成工 艺 , 并对
产 物 的结 构 、 能 做 了表 征 。 性
聚合 反 应L ] 1 。以 菜 籽 油 为 主 要 原 料 合 成 加 脂 剂 ,
既 能 保 证 原 料 油 的 来 源 , 低 加 脂 剂 的 成 本 , 能 提 降 又
单 体 发生 聚合 反 应 的反 应 条 件 。通 过红 外 谱 图分 析 , 明 聚合 反 应 已经 实 现 。 证 关 键 词 : 籽 油 ;聚合 ;黏度 ;亲 水性 菜 中图 分 类 号 : S 2 . ; T 5 9 4 TQ3 6 3 3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4 9 9 2 1 ) 5 0 4 4 l 7 —0 3 ( 0 0 0 —0 0 —0
S nt e i nd Pr pe te fRa lGr f y h ss a o r is o pe Oi at
Po y e ti o l m r Fa lqu r
IU n —f n . Xi g a g CH EN i xu n Ca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h j n n u ty& Tr d lt c nc W e z o 2 0 3 Ch n ; 1 Z ei g I d sr a a ePoy e h i , n h u 3 5 0 , ia
a i . The po y e ia i s p o e O O C r w ih t e p o nfa e pe t u . cd l m rz ton wa r v d t C U t he h l fi r r d s c r m K e r s r pe o l y wo d : a i;po y e ia i n;v s i iy; h r p l l m rz to ic d t yd o hie
( . 江 工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温 州 3 5 0 ; 1浙 浙 2 0 3
2 温 州 市环 保 局 珊 溪 水 利 枢 纽 分 局 , 江 温 州 3 5 0 ) . 浙 2 0 0
摘 要 : 文 通 过 考 察 反 应 温 度 、 应 时 间 和 引发 剂 用 量 对 产 物 水 接 触 角 和黏 度 的影 响 , 索 了 菜籽 油 与丙 烯 酸 本 反 探
1 实验 部 分
1 1 实 验 试 剂 和 仪 器 .
1 1 1 试 剂 ..
高其 附加值 。丙烯 酸 为 常见 的软性 单 体 , 有 亲水 含 基 团羧基和不 饱和双 键 。通过 丙烯酸 和菜籽 油 的高 温 聚合 反应 , 菜籽 油分 子 中的双键达 到饱 和 , 使 能有
第 5期
卢行 芳 , : 等 菜籽 油接枝 聚合 物加 脂剂 的制备 与性 能研 究
2 W e z ou EPA . nh Sha a e ns r a c b t to nxiW t rCo e v n y Su s a i n,W e z ou 3 5 00, i ) nh 20 Ch na Ab t a t I hi a e ,t e i l e e f c o s o h yd o ie a i c s t f t l me s r c :n t s p p r h nfu nc a t r n t e h r ph l nd v s o iy o he po y r we e d s u s d s h a e p r t e,tm e a d h mo r ic s e uc s t m e a ur i n t e a unt f i ta o , whih s ple t e o niit r c up id h d t f r t r be t r s nt ss c d to or t e po y e ia i he r pe o l wih a r lc a a o a he t e y he i on ii n f h l m rz ton of t a i t c y i
菜籽 油是我 国产 量 较 大 的一 类植 物 油 , 有 来 具
本 文 通过 改 变反 应 温度 、 应 时 间和 引发 剂用 反
源 丰富 、 价格 低廉 等 优 点 , 油脂 化 工 的重 要 原 料 。 是
菜籽 油的脂肪 酸组 成 以 芥 酸和 油 酸 为 主 , 酸 和 油 芥
酸 的碳 链 上 都 含 有 碳 碳 不 饱 和 双 键 , 以 进 行 接 枝 可
效提 高菜籽油 加脂剂 的耐 光性能 ; 另一 方面 , 在菜
菜籽 油 , 业 级 ; 烯 酸 , 析 纯 ; 氧 化 苯 甲 工 丙 分 过 酰, 分析 纯 ; 氨水 , 析纯 。 分 1 1 2 仪 器 ..
籽油分 子链 中引入 羧基 , 可提 高 菜 籽油 分 子 的亲 水
性; 同时 , 丙烯 酸含 有 的羧 基 , 进 一 步引 入其 它单 为
体提供 了载体 。
收稿 日期 :09 4 8 20 —0 —0 基金 项 目 : 江省 科 技 计划 项 H( 0 8 3 0 5 浙 20C 13)
J 一1型定 时 电 动搅 拌 器 ; 外 线 电子 水 分 测 J 红 试仪 ; 数控 恒 温 油 浴 锅 ; HBⅢ循 环 水 式 多 用 真 空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