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与地名变迁

成都历史与地名变迁
成都历史与地名变迁

成都历史与地名变迁

作者简介:谢元鲁,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教授,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成都市地名学会理事。

成都,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一、成都的建城与地理环境

成都平原由岷江与沱江冲积而成,先秦时期,河流纵横,水网密布,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为森林、沼泽与平原相间的地貌。宜于农业发展,尤其适于稻作农业。在成都市中心商业街2000年发现的战国时期古蜀王国船棺葬遗址中,17具船棺均由直径1米以上楠木制成,最大的船棺长18米,直径达1.7米,为千年楠木。可为当时成都平原植被的见证。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距今3700-4500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西周时期,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从成都平原周边高阜丘陵逐渐向平原水洼地区迁移,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原始稻作和渔猎业为主。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成都平原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且具一定规模的古城,目前已发现的有: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温江鱼鳬城、崇州双河古城等。各古城均选址在河流之间的较高阶地上,面积在0.1-0.6平方公里之间。而距今4000年-3200年之间,又出现了广汉三星堆古城,面积达3.6平方公里,周边有堆土城墙,古城内出土有大量金、铜、玉、石、陶、象牙等各类器物的祭祀坑,主要有青铜人像、头像、面具,神树以及作为权力象征的金杖和大量玉器。并有许多建筑遗址。在三星堆文化之后,就是成都西郊发现的金沙文化,距今约3200年-2600年,约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前期,出土3000余件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等,其中以金箔“太阳神鸟”为其重要标志,还出土100多根象牙,是古蜀国的神权祭祀场所,说明成都在古蜀王国时期的地位日趋重要。

关于秦代以前的成都历史,古史中记载并不清楚,唐诗人李白就已说“蚕丛和鱼鳬,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我们今天所知的成都历史,则主要来自于常璩《华阳国志》和扬雄《蜀王本纪》。指记载,成都地区是由蚕丛、鱼鳬、开明王朝的历史相续而成。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刻画鸟头纹,应是鱼凫王朝的象征。开明氏又称鳖灵,来自荆地,浮于江水,后在成都平原治水,“决玉山,民得陆处。”治水成功,因而鱼鳬氏(望帝)让位于开明氏(丛帝)。留下了杜鹃啼血的传说,李商隐《锦瑟》诗说:“望帝春心思杜鹃。”

西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证明古蜀人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自古蜀王国的开明九世迁都于成都后,成都城址二千多年来未发生过变化,名称也未改变,这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是十分少有的。成都城市的这种特点,与先秦时代成都平原的自然环境与城址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郫江和流江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的两个分支。既是古代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在都江堰修筑后,也是重要的灌溉渠道。《史记河渠书》说:“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灌,百姓享其利。”成都最早的城址,即在郫、流二江合流处,有水陆交通之便,为成都平原,北上越秦岭到关中的金牛道的起点,又能避免岷江洪水的危害。所以杜甫诗说:“蜀人矜夸一千载,洪水不近张仪楼。”就是这一情况的写照。

这一时期对成都地名的影响,首先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命名,如都江堰,望丛祠、五丁桥,鱼凫城。望丛祠是纪念传说中的望帝与丛帝。望帝是鱼凫王国最后一位君主杜宇,丛帝则是望帝的大臣鳖灵,他因治水有功,被望帝禅让为王,是开明王国的第一位君主。五丁是开明王国负担筑路、修桥、建城等工程的百姓的代表。

至今仍然有若干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文化风俗古迹地名留存。如五块石、天涯石、石笋街等。五块石、天涯石为古代蜀国的大石遗迹,由若干大石垒叠而成,学者大多解读为古代墓葬纪念标志。石笋也是大石遗迹,相传下有海眼,动之则成都平原会发生洪水。

二、秦汉成都的兴盛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市区范围不大,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区域,政治中心;西为少城,县治,是商业及市民居住区,商业繁盛,是经济中心所在,故成都又有“少城”之称。大城和少城共一城墉,古人称为“层城”或“重城”。张仪所筑城又称为“龟城”,据传说城垣是沿江中爬出神龟足迹而建成。龟即“鳖灵”的象征。秦城的西门城楼高

达百尺(约合今30米),称为张仪楼。唐诗人岑参《登张仪楼》诗说:“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成都秦城的南北轴线并非正对南北,而是偏于东北-西南方向,这种布局是为了顺应成都平原的河道,尤其是郫、流二江的流向,直到现在仍对城市空间布局起很大的影响。秦汉成都的西郊和南郊的郫江、流江上,架设了7座桥梁,形成北斗星的图形,被总称为“星桥”。这是秦汉城市建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反映。这一格局或显或晦地承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古代城市格局定式的一种类型。

此后两千多年中,成都的城名从没变过,城址没有迁移,这在中国城市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间“移秦民万家实之”,传入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冶铁技术,秦孝文王时(约公元前260年),李冰为蜀守,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华阳国志》描述说:“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成都属蜀郡,辖十二县。

汉承秦制,成都仍为蜀郡的治所。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时,以巴蜀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成都成为益州刺史的治所。在以后的两千多年,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一地位从未改变过。汉武帝时改筑成都城池,在原少城基础上筑南小城,与之相对的蜀王城则称为北小城,加上锦官城,三城连接成大城,称为“新城”。东汉时期,成都丝织业盛况空前,其中织锦最为著名,并设置锦官管理,其官署在城南郊,日后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也就是成都得名锦城之始。蜀锦织成后,要在城外的江水中漂洗,使其色彩鲜明,因此城南的流江又被称为锦江。唐人刘禹锡诗说:“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撒下鸳鸯锦,欲向中流定晚霞。”

汉代成都文化发达。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成都石室兴学,开我国地方公办学校之先河。此后出现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学家和学者,司马相如、扬雄和王褒代表了汉赋的最高成就,严遵(君平)的《老子指归》奠定了道教的理论基础。

《汉书地理志》说,汉代的成都“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 《后汉书公孙述传》又说:“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后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西汉后期,成都人口已增至7.6万户,成为仅次于长安的中国第二大城市。是全国最为富庶的都市之一。汉代的成都是“市廛所会、万商成渊”的商业都会,成为四川最重要的商业交易中心。成都是通往关中的商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古代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到王莽时,益州改称庸部,蜀郡改为导江郡。公孙述据蜀称帝,以成都为国都(公元25-36年),辖十五县。三国鼎立时,刘备统一巴蜀,建都于成都,刘备即位于武担山之南。

在以今青龙街为中心,穿城九里三的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个位置轮廓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三国时成都为益州郡制,辖七县。

西晋(公元265——316年)初期,把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成都仍属益州,州治仍在成都。公元304年,入蜀避难的秦、雍流民首领李特在成都建立了“大成”政权,辖六县。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消灭“大成”政权,下令拆去成都少城。在公元582——592年间,隋蜀王杨秀沿着旧城,扩大西南面,重筑成都城,周围四十里。这次筑城取土中,成摩诃池(今人民南路展览馆一带。后为五代前后蜀的宫苑)。隋时成都为益州蜀郡治,辖十三县。

这一时期对成都地名的影响,首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如星桥。

其次是当时著名生产技术及商业发展的反映,如锦官城、锦里、少城。

第三是当时著名历史事件的反映,如张仪楼、石室巷、文庙街。

第四是历史名人的遗迹,如君平街、抚琴台、驷马桥、武侯祠、桓侯巷。

第五是当时地理环境与交通的反映,如万里桥、市桥、笮桥

秦汉时代的若干历史古迹地名留存到今天。如支机石街、君平街、琴台路、驷马桥。

三、唐宋成都的繁荣高峰

进入唐代(公元618——907年),唐先后置成都为益州、蜀郡、成都府。隋末唐初的玄奘法师就曾入蜀,在成都学法两年并在圣寿寺受戒。唐明皇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蜀县改称华阳县,成都也改称“南京”,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难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即天下城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唐人卢求在《成都记序》中说:“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丽,罗锦之秀,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诗人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赞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能及此间无。”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30年),南诏入侵蜀中,进攻成都,掳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公元879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为加强防卫,又筑“罗城”。这是成都城第一次改用砖石建造。罗城周长25里,开有十门,城上有门楼房舍5000多间。为加强防御,高骈把原在成都城南的郫江(又称内江、清远江)改道从城北流过,再绕城东而南,与流江(又称外江、锦江)在罗城外东南方会合。二江之间,又在城西开挖护城河相连,使环城出现完整的水道防御体系。罗城的修筑,奠定了唐以后直到清代成都城垣的格局。城内有大街坊一百二十个,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

五代时期,前蜀的王建、王衍父子和后蜀的孟知祥、孟昶父子在成都建国,前后长达六十年之久,后被北宋所灭。其间公元927年,后蜀主孟知祥在罗城之外,“发民丁十二万修成

都城”,增筑羊马城,城周达四十二里。其子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一到秋天,四十里花开如锦,绚丽动人,称之为芙蓉城,即今成都简称“蓉城”的来由。同时成都又是一个各类名花竞放的园林城市,杜甫诗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陆游诗说:“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又说“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宋代成都彭州的牡丹盛绝一时。其次为海棠。陆游诗说:“成都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又赞美说:“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宋代成都游乐之风兴起,闻名全国。宋人任正一说:“成都之俗,以游乐相尚”。苏轼诗说:“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宋人田况曾作《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描绘一年之中成都的游乐风气。《宋史地理志》说,四川“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焉,动至连月。”

宋代(公元960——1279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四川地区被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益州路治所一直在成都。成都还是叫成都府,管辖成都、华阳两县。后李顺攻入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失败后,成都府被降为益州。

唐宋成都纺织、造纸、印刷业居于全国前列,如蜀锦的织造工场出现,益州麻纸及薛涛彩笺的产生,雕版印刷书籍进入市场等均为显例。唐代宫廷及官府用纸,指定为“益州麻纸”。唐代后期成都印刷的年历和书籍,即已销行全国。五代后蜀时,宰相毋昭裔在成都雕版印刷大型文集与儒家经典,为中国古代大规模出版之始。同时,成都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尤其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北宋成都诞生,由十六家富商首先发行,显示成都的金融业在全国也居于领先地位。

唐宋时代的成都风景优美,文化发达,陆游诗赞美说:“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烟柳不遮楼阁断,风花时傍马头飞。”唐代成都城中有摩诃池,五代前后蜀时,扩大开凿湖面,沿湖修筑宣华苑,成为君主的宫殿禁地。商业不断发展,宋代成都产生了自由的集市,如锦市、蚕市、花市、药市最为有名。

唐宋时期也是成都文学艺术发展的顶峰。唐宋著名文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白居易、元稹、薛涛、刘禹锡、张籍、杜牧、李商隐、韦庄、李德裕,以及陆游等多来成都。等人都在成都留下了大量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成都在唐末五代是全国诗歌的中心,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词集《花间集》即产生在成都。同时音乐、歌舞、戏剧、绘画已非常繁盛。唐宋成都音乐发达,杜甫诗说:“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陆游说成都“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笙。”戏剧又有“蜀戏冠天下”之称。成都大慈寺规模宏大,有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多间殿房,在殿房厅堂的墙壁上,从唐代后期到北宋前期,由当时本地或流寓蜀中的许

多著名画师,绘下了上万幅以佛教题材为主的壁画,并有无数的雕塑,成为唐宋时期全国佛教绘画雕塑的艺术圣地,大慈寺的壁画被称颂为“天下第一”。

唐宋时期是历史上成都城市发展的又一高峰,宋代宋祁诗说,成都“此时全盛超西汉,还有渊云抒颂无。”

这一时期对成都地名的影响,首先是佛教与道教兴盛的反映,如大慈寺街、文殊院街、青羊宫、青羊正街。

第二是当时对成都城市建设改造与官府公共建筑的反映,如罗城、九里堤、合江亭、散花楼、筹边楼、上池街。

第三为当时城市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传说的反映。如芙蓉城,浣花溪、百花潭、碧鸡坊、石笋街。

四、元明清时代成都的衰落与复兴

宋元之际,蒙古军队把四川作为对南宋的主要战略进攻方向,成都在战争受到极大破坏,开始衰落。元朝初年,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治所先在重庆,不久移到成都。从此成都一直是四川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治所。当时四川共辖九路,成都居路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又分四川为四道,成都划为川西道,但成都仍是当时政治文化中心。

明代设四川布政司,下辖八个府,成都是首府,管辖两州十三县。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建在成都。在城中建蜀王宫城,内城周长五里,即今俗称“皇城”的遗址。今天还留下“顺城大街”和“后子(宰)门”的地名。朱元璋曾先后两次命大将李文忠和蓝玉以土筑成都城,后来都指挥使赵清用砖石重修成都大部城墙。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部队进入成都,改国号为“大西”,成都也改称“西京”,蜀王府的宫殿一度成为张献忠的皇宫。随后清军攻入四川,清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的大西军撤出成都时,对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成都全城焚毁,一座繁华似锦的名都会五六年间竟断绝人烟。十多年后蜀人余榀的《蜀都行》记载说,当时的成都“生民百万同时尽,眼前耆旧存无几。访问难禁泣泪流,故宫荒废连禾黍。万里桥边阳气微,锦官城中野雉飞。经商半是秦人语,四郊寥落农人稀。” 顺治十六年(1659)时成都城中“草木蔽寒,麇鹿豺虎,纵横民舍,官署不可复识,各官栖于城楼,兵则射猎于城内。蜀王府野兽聚集,二三年间捕获未尽。”(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1),成为麋鹿纵横、虎豹出没之地。清初四川人口仅一万八千多丁口,约五十万人左右。整个四川成为茂林丰草的荒野,虎豹遍地。

从康熙初年起,大量移民进入四川,经济开始回升,成都也随之逐渐恢复生气。清代由于大量移民源源不断涌入四川,使四川人口急剧增长,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四川人口已

达948万,为了明代万历年间四川人口的3倍多。到嘉庆年间四川人口超过2千万,为明代的6倍多,到了道光十年(1830),四川人口超过3千万,约为明代的10倍。

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等开始修复成都城垣。成都城内西南部并筑满城,成为城中之城,驻扎八旗官兵。乾隆时,四川总督福康安又再次重修成都城垣,“其楼观壮丽,城堑完固,冠于西南。”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两次重建和扩建,一座宏伟的成都新城又屹立在两江环抱的旧城址之上。同时,城内街道、桥梁逐渐重建,河道也得以疏浚。成都的名胜古迹也陆续重建,乾隆时重建杜甫草堂,嘉庆时重建武侯祠,光绪时建造望江楼。同时学校也陆续重修,如道光时建墨池书院,乾隆时为纪念明代文人宋濂建潜溪书院,同治时张之洞建尊经书院等。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重庆的门户开放和川江航运的开辟,成都在四川和西南的地位逐渐被重庆所取代而渐趋衰落。

这一时期对成都地名的影响,首先是承袭了历史地名并反映当时的行政机构分布,如东御街、西御街,正府街(成都府与华阳县府)、督院街、提督街、盐道街、学道街,爵版街(脚板街),藩署街(布政司),将军衙门。

第二是当时社会与行政情况的反映,如龙泉驿,锦官驿,科甲巷

第三是明清时期,城市手工业发展的反映,如打铜街、打金街、金丝街、银丝街、染房街、酱园公所街、锣锅巷、纱帽街、署袜街、棉花街等。

第四反映了城市商业贸易的变化,如骡马市街、羊市街、珠市街等。还有因商业会馆得名者,如陕西街

第五是当时对成都城市建设与历史事件的新变化,如满城、皇城坝、红照壁街、后子门街、顺城街、东城根街、大福建营巷等。

第六为当时历史文化名人的反映。如骆公祠街(纪念清代状元骆成骧)、状元街(纪念明代状元杨慎),岳府街(清代名将岳钟琪)。

五、近现代成都的复兴与发展

1911年源起成都的四川保路运动和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先导,为武昌起义的成功立下大功。民国初年,裁废道制,后废府,成都仍为四川省治所在地。成都市的正式建置是在1928年。当时建立成都市政府,把成都、华阳两县的城区部分合并为成都市,成、华两县只辖乡区。这一大变革,改变了1000多年来两县分治一城的格局,是成都城向近代化迈进的开始。

近现代时期,成都经济文化继续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化。1874年,成都创办四川机器局;1886年,创办电报局和邮政局;1898年,宋育仁创办第一份报纸《蜀学报》;1902年,创办现代大中小学堂,同年尊经书院改建为四川高等学堂,后改为四川大学。1903年,创办警察局;1905

年,出现四川第一家银行濬川源银行;1906年,出现自来水公司。1908年,创办电灯公司;到1909年,成都的近代工厂有22家,主要有造币厂、火柴厂、肥皂厂和电灯公司等。在清末民初,同时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外国人在成都总共创办了20多所学校,其中美英基督教会在1910年创办华西协合大学。到外国留学已成风气,清末民初成都留日学生达2千人之多,留法学生亦有上百人,其中如宋育仁、吴虞、王光祈、李劼人等为代表人物。

但是,近现代时期的成都,仍然是传统的休闲和商业城市。清末的统计,城市人口约30余万人。酒楼、茶馆、戏园、祠堂、庙宇等遍布城中。全城有酒楼558家,戏园25家,茶馆518家,成为突出的城市特色。被1870年前来考察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中国最秀丽雅致的城市之一。”20世纪初的美国旅游家夏柏林在《国家地理》杂志上,赞美成都街道整齐干净的石板路,市中心横架在溪流上的的精美石桥,更欣赏房屋后面美丽的庭院。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成都的城垣被逐步拆除,城内的古老建筑和街区被成片改建,成都的城市历史风貌,除文殊院、大慈寺、宽窄巷子等个别街区外,已基本上荡然无存。这又是城市现代化过程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巨大破坏。

抗战爆发后,四川成为抗日的大后方,成都人民为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战争期间,全川出征和补充兵员总数达三百四十万人,阵亡、负伤、失踪者达六十四万余人,约占全国总伤亡官兵数的20%,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许多都是成都人民的子弟。

建国后,1950年成都为川西行署驻地,1952年起成为四川省省会,并列为中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1983年5月,温江地区(除广汉、什邡两县外)并入成都市,实行市辖县的体制。1990年以后先后实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市、建区。成都市现面积12390平方公里,2005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8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约450万人。现辖9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4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6县(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

这一时期对成都地名的影响,首先是新型的工商业产生,如商业场、春熙路等。

再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江汉路(1937年中央军校在此建分校)、致民路(抗战疏散人口),光华村(抗战期间上海光华大学内迁),华西坝(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的创立)等。

第三是当时对成都城市建设的新变化,如人民路,一环路,二环路。

第四为当时居民分布情况的反映。如文家巷、李家巷、曹家巷,马家花园路。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西南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大平原上,东南、东北与内江、德阳两市接壤,南部、西南同乐山市、雅安地区相邻,西北和阿坝州连界。这里东有龙泉山拱卫,西有邛崃山屏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99公里。全市总面积12389.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60万,有汉、回、藏、满、蒙、羌、彝等40多个民族。 远在3000年前,成都地区就已有原始部落聚居,而这里的“巴蜀文化”更可推溯到3700年前的殷商初期。周代末年,即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第九世要把国都由陴县迁到这里。当时他动员人民大兴土木,建城筑楼,提出“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建城史已有2300多年。自秦以来,成都历来是蜀中统治政权的所在地,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它曾5次被列为封建割据朝廷的都城,即西汉末年公孙述的“成家”、三国时刘备的“蜀汉”、西晋16国时李雄、李寿的“成汉”、五代十国时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其余各朝代也皆为中央政权郡、道、府、路和省的治所。西汉时,成都的蜀锦驰名天下,因此有了“锦城”的别称;五代后蜀主时,

又因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有了“蓉城”的美名。唐代的成都,曾号称“扬一益二”,是仅次于扬州的全国经济中心。当时的成都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顶盛时期。1928年,成都正是设置市。1949年,成都解放,最初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自此一直是四川省省会。 成都市的发展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皆备,平均海拔在387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古有“蜀犬吠日”之说。境内的河网密布,属半水区域,主要有长江支流的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共40多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壤,使成都市的生物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水稻、小麦、油菜籽、蔬菜、水果、桑树、中药等种植多、产量大;家禽饲养普遍,尤以生猪、蜂蜜在全国著称。境内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岩驴、野牛等珍稀动物。中药材品种繁多,现已查明中草药860多种,可利用的野生和家种药材672种,其中川芎、川郁金、乌梅等,以产量大、品种优而驰名中外。茶叶、生漆、油桐、油茶、桑树、果树、黄柏等经济林木也很丰富。矿产品有芒硝、煤、铁等30多种。

四川七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七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数量仅次于江苏省、河南省. 1.成都市 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 市中排名第一。 2.自贡 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史和71年建市史,1939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还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恐龙、井盐和灯会被称为自贡的“大三绝”,“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江姐故里” 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从清朝中叶以来,自贡一直是中国井盐生产的中心,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并以机械、化工、盐业、纺织、轻工、食品、灯饰、新型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级园林城市、 中国“文学之城”100强市。 3.宜宾 别称:“僰道” 、“戎州”、“叙州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宜宾—宜昌段亦称川江。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

三国地名

第一回 1幽州,又称燕州,中国历史古地名,今天北京、天津与朝阳市一带,包括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部的一些地域。其南面是冀州(河北省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省东部、北部),北面和东面则是长城以外,如辽东、平州和营州。幽州的中心是蓟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蓟县)。上古称为“蓟”,蓟国的国都;春秋中期,燕国灭蓟国,迁都于此,改名为“燕京”。汉朝至西晋期间设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战国的燕国国都蓟县(今北京市范围)为中心。十六国、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称、治所、范围时有变化(隋炀帝时叫涿郡、唐天宝年间叫范阳郡),但位置基本不变。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后晋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投降契丹人,把幽云十六州让给契丹。后来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北伐时,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赵光义北伐失败后,辽国于会同元年起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后又改号燕京。幽州这一名称不再被使用。此后朝代更替,它陆续又叫过“中都大兴府”(金国)、“汗八里(大都)”(元朝)、“北平府”(明初)、“北京顺天府”(明朝、清朝)、“京兆地方”(民国初年)、“北平市”(民国)、“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2涿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汉高祖置,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区以南,河北省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中改名范阳郡。隋大业初又改幽州置,治蓟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省霸州市和天津市海河以北,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等县以东地区。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至此。唐武德初复名幽州。 3河东解良人关羽(今山西运城人) 4青州,是中国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其范围远远超出今天的青州市。不过晋朝后,青州范围大大缩小,治所也迁移到今天的青州市境内,故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名称。《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因地处海(东海)岱(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5广宗县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东部,地势平坦。东临威县,南接邱县,西连平乡、巨鹿两县,北临南宫市。 6颍川,郡名,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7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 8谯郡,即今安徽亳州市。 9南阳市简称“宛”,是中国河南省西南部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中国最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之中,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1][2],她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三顾茅庐”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南阳孕育出了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3]等历史名人,战国时期,南阳是著名的冶铁中心,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阳郡治所所在地,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乃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在东汉时期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10汝南,古属豫州,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驻马店市下属的一个县。古称安城县、汝阳县等,曾是豫州州治。 11顿丘河南濮阳的一个县 第二回 1陇西临洮董卓陇西在古代是从地理方位指称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地方。又称陇右(古人以西为右),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陇西郡,中国秦朝至唐朝的一个行政区划,郡治旧址在狄道县。陇右或陇山以西,为地理名词。陇又是今甘肃的简称。 2曲阳曲阳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隶属保定市辖县,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脚下,雕刻之乡。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六国后,始置曲阳县,属巨鹿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曾一度将曲阳提升为恒州,故曲阳也有“恒州”之称。 3阳城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华文化发源的一个重要源头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明,标志着成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成都的地名将进一步了解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许多地名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或历史典故。 一、成都街道的演变 街道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形成,成都在公元前316年秦来蜀之前就有了居民区和街道,《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这是成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街。公元前310年张仪张若筑成都城,乃“徒臵少城内”,成都城“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郡四出大道,道实二十里,有衢。”左思《蜀都赋》形容为“画方轨之广涂(涂),”可惜秦汉时的街名无传不可考,只留下五担山、石室、石笋、天涯石、支机石、千秋池、龙堤池、锦里等一些古迹地名。成都城内的街道,历代只有一些零星记载。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公元876年增筑罗城,城内有街坊120个。北宋时,四川制臵使范成大用砖和石板铺设大街14条,计3360丈,改善了路面状况。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城西垣内筑满城(习称少城),城内住八旗官兵眷属,“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共三十三条”。其时,牛车手推车拉货进城,以致街道损坏严重,乾

隆四十二年(1777年),“布政司查榕巢下令通城修砌街道,清理沟渠,不使积水”。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访问成都后写道:“街道宽阔,大多笔直,相互交叉成直角。(《四川后记》)1897年法国人马尼爱在《游历四川成都记》里,说成都的大街“甚为宽阔,夹街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元大之路然。”清末调查成都城共有街道438条,小巷113条(1910年《四川官报》),《成都通览》统计为543条。清人周询《芙蓉话旧录》描述了清代成都的街道情况:“全城四门及附郭街道,大小五百有奇。时未改筑马路,街面最宽者为东大街,宽约三丈。次则南大街、北大街、总府街、文庙前后街,皆二丈许。其余多不及二丈……,各街面悉敷以石板,两旁有阶沿,高于街面四、五寸,阶沿上宽二尺内外。……城内外各街平坦,无一陂陀。”1913年,拆除满城,与大城并击为一。满城胡同名称悉改为街或巷。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从一个消费性城市,逐步向综合性工业城市转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区范围扩大,街道变易甚多,随着城市规划的建设加速,许多传统的街道得到改造,城市的主要干道拓宽延伸,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新建各大干道,如: 1、贯通南北之干道:人民路、解放路、府青路、红星路; 2、贯通东西之干道:新华大道、蜀都大道; 3、环城干道:一环路和二环路。 同时由于兴建这些干道拆除了若干小街小巷,这些小街小巷的名称也就随之而永久消失。这些老地名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城市改造,城市扩大,一部分新街名取代老街名是

三国全面战争秘籍地名全城市

使用秘籍如下 process_cq这个是全战通用的快速建造秘籍 add_money这个是全战通用的加钱秘籍 add_population这个是全战通用的增加人口秘籍 详细使用方法例快速建造 process_cq C-0101-b-BeiPing(秘籍城市代码)加钱 add_money 999999 增加人口 add_population C-0101-b-BeiPing 4000(秘籍城市代码人数) C-0101-a-BeiPing} 幽州 {C-0101-b-BeiPing} 幽州·北平 {C-0102-a-XiangPing} 辽东郡 {C-0102-b-XiangPing} 幽州·襄平 {C-0103-a-LiaoXi} 辽西郡 {C-0103-b-LiaoXi} 幽州·辽西 {C-0104-a-DaiXian} 代郡 {C-0104-b-DaiXian} 幽州·代县 {C-0105-a-FanYang} 笵阳郡 {C-0105-b-FanYang} 幽州·笵阳 {C-0106-a-ChangLi} 昌黎郡 {C-0106-b-ChangLi} 幽州·昌黎 {C-0201-a-TaiYuan} 太原郡 {C-0201-b-TaiYuan} 并州·晋阳 {C-0202-a-ShangDang} 上党郡 {C-0202-b-ShangDang} 并州·上党 {C-0203-a-XiHe} 西河郡 {C-0203-b-XiHe}并州·西河 {C-0204-a-XinXing} 新兴郡 {C-0204-b-XinXing} 并州·新兴 {C-0205-ag-YanMenGuan} 雁门郡 {C-0205-bg-YanMenGuan} 并州·雁门关 {C-0206-ag-HuKouGuan} 乐平郡 {C-0206-bg-HuKouGuan} 并州·壶口关 {C-0301-a-YeCheng} 魏郡 {C-0301-b-YeCheng} 冀州·邺城 {C-0302-a-NanPi} 渤海郡 {C-0302-b-NanPi} 冀州·南皮 {C-0303-a-Xindu} 安平郡 {C-0303-b-Xindu} 冀州·信都 {C-0304-a-GuangPing} 广平郡 {C-0304-b-GuangPing} 冀州·广平 {C-0305-a-ChangShan} 常山郡 {C-0305-b-ChangShan} 冀州·常山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

成都 一、历史沿革 成都为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4500年城市文明史,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构筑城池,是中国2300多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历程、文化兴衰、历史文化遗产都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古蜀文化、水利文化、丝路文化、三国文化等传统文化基因,4500年的文明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为成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与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青城山、青羊宫、宝墩、三星堆、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二、地域特色 成都的城市布局注重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形成了川西平原上“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特征。成都古城城市空间格局的传承性极强,至今仍保持着大城、皇城、少城的格局,府、南河环抱古城,形成“三城相重、两江环抱”的特征,并保留了的独特的道路网络。 三、历史文化资源 成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分别为成都市和都江堰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分别为新都区、崇州市、邛崃市;中国历史文化

名镇6个,分别为安仁镇、新场镇、平乐镇、洛带镇、五凤镇和黄龙溪镇;省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8个,省市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项;历史文化街区12片;古树名木8459余株。 1、历史城区 历史城区传统格局保护较好,目前仍呈现出“两江抱城,三城相重”的古城格局,街巷北偏东30度的走向得到良好保护与传承。着力保护历史城区传统格局。保护规划强化并划定自唐代传承至今的历史城区范围界限,延续历史城区街巷肌理与空间格局,重点保护“城水关系”,修缮城墙遗址等。 2、历史文化街区 成都市共规划历史文化街区18条。按照《成都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要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街巷肌理、空间尺度、历史风貌,保护与之相联系的建(构)筑物等物质形态和环境要素,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成都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3处,大致分为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几大类,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0处。自1961年以来,成都市先后有7批38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逐年增加,文化遗产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1总则 1.0.1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l.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l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0.4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0.5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0.6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0.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8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0.9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0.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历史文化名城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 二画 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畫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成都市建筑物名称备案管理办法.docx

成都市建筑物名称备案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建设的住宅、商场、写字楼、宾馆等大型建筑物(群),其项目业主应按程序办理建筑物名称备案手续。 一、建筑物名称备案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住宅、商场、写字楼、宾馆等大型建筑物(群)应办理建筑物名称备案手续: (一)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含)以上。 (二)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含)以上。 (三)楼层在7层(含)或高度在24米(含)以上。二、建筑物备案名称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不得使用有损国家尊严,妨碍民族团结,宣传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以及易产生误解、歧义的词语。(二)不得使用人名或外国地名。 (三)一般不得使用冠有“中国”、“中华”、“国际”、“世界”等词语。 (四)一般不得使用具有国家机关所在地、有特定含义标志性建筑物名称和特定政治色彩的词语。 (五)不得使用帝王称谓、官衔、职位等词语。 (六)不得侵犯他人的名称专用权,不得使用非本企业拥有的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国际著名品牌名称。 (七)使用外文音译命名,原意应当健康,中文名称无不良含义,且不致产生歧义。

(八)使用国家明令保护的标语、文字,必须征得主管部门书面同意。 (九)冠以本市行政区划名、著名区片名的,应在该区域范围内。 (十)中心城区区域内或其他区(市)县区域内建筑物名称不得重名、同音,不得在已有同类地名前增加或减少“大”、“新”、“成都”之类的词。 (十一)不宜使用以下通名: 1.行政区划通名,如国、州、镇、区、市等。 2.其它地名类别通名,如海、港、湾、林、岛等。 3.使用后易于产生歧义的,如门、世家、庄园、世界等。(十二)通名不得重叠使用,如“某某花园广场”、“某某花园城”。 (十三)建筑物名称应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外文、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数字和标点符号等。 三、建筑物名称备案标准 (一)大楼:指具有办公、商业、住宅等功能的建筑。层数一般应在7层以上或者高度在24米以上。 (二)大厦、商厦:指具有办公或商业等功能的公共建筑。高度一般应在50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三)广场:指具有室外开敞空间的高层建筑。用地面积一般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室外地面应有面积不小于2千平方米的集中室外开敞空间向公众开放。 (四)中心:具有商业、办公、酒店、娱乐等功能的建筑物。用地面积一般应在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一般应在

《水浒传》地名及舛误举偶

《水浒传》中的地名及舛误举偶 菏泽学院程英良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杰出名著之一。小说取材于于北宋末年的宋江农民起义,故事虽有历史的影子,但却不是历史小说。宋江等三十六人,史载确有其人,但史料有限,又多语焉不详,虽然给小说创作留下来巨大的虚拟空间,但书中所述历史地名多有舛误,今以举偶,为《水浒》研究者参考。 一、《水浒传》纪事时间及成书年代 一部《水浒传》,从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纪事,到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宋江被赐死止,共记述了66年事。宋江起义始于宣和元年(1119年)末,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被张叔夜所擒,故事发生的年限十分短暂。后人渐次加入了征田虎、方腊故事,事也在宣和年间(1119—1125)。 《水浒传》的成书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宋·罗烨《醉翁谈话》记载的“说话”开始,经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宋代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的传播,‘水浒故事’基本定型。后经元代传说、话本、杂剧的渲染,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就了《水浒传》,进而罗贯中加以砍削润色,终成《水浒传》。从“说话”到明末金圣叹七十一回本《水浒》,历经600年时间,其地名使用舛误多多。

二、水浒故事发生地的地理状况 水浒故事大多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黄淮之间,其间河流、湖泊众多,人口稠密,行政区划交相设置,封建自然经济却十分落后,农民起义时常崛起。 河流纵横、湖泊沼泽众多。其间有黄河、淮河、汴河、济水等大型河流,特别是黄河、淮河经常决口泛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宋江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宣和年间,激起农民起义的导火线是北宋设置的“西城括田所”。宋徽宗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于政和元年(1111年)设立这一机构,专事搜刮。梁山泊原为很小的湖泊,因黄河决口使许多原来的小湖泊与之汇合,到北宋末年形成水域八百里的大湖泊,许多破产农民以及一些逃犯据此为生。但“西城括田所”将整个梁山泊收为“公有”,规定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犯禁者以盗贼论处。农民和渔民交不起沉重的赋税,不得已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武装聚集,抗租抗税,阻杀官兵。因此,梁山泊就成了农民武装起义的据点。 三、《水浒传》中的地名 《水浒传》中提到的地名暨行政区划名称有两大类:一是中央行政区划,如都城(东京汴梁)及开封府、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二是地方行政区划名。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的地方行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指定工作。 二、条件标准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下列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之一。 1.与中国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有直接和重要关联。在国家政权、制度文明、国家礼仪、农业手工业发展、商贸交流、社会组织、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城市与建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军事防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形态、科技文化发展有直接和重要关联。突出反映近现代战争冲突与灾害应对、革命运动与政治体制变革、工商业发展、生活方式变迁、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科学技术发展、城市与建筑等方面的历史进程或杰出成就。 3.见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创建革命根据地、长征、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 4.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突出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工业体系建立、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5.见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突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6.突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集中反映本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或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 (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能够体现上述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和空间环境。 1.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文化街区不少于2片,每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小于1公顷、50米以上历史街巷不少于4条、历史建筑不少于10处。 2.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少于10处,保存状态良好,且能够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核心价值。 三、工作要求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县)应满足以下工作要求: (一)完成保护对象测绘建档、建库、挂牌工作。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 1 都城谱系:先秦 涿鹿黄帝建都之地。今属河北省。 穷桑古少昊氏建都地。在鲁北,今山东曲阜附近。 帝丘颛顼建都地。该地在今河南濮阳市。 亳①帝喾建都地。其建都之地在亳(今河南偃师县境)。②商代都城之一至仲丁时迁都于隞(今河南郑州附近),后又有盘庚、武丁行都于亳。原居亳地之人在周初已人居三处,而皆以“亳”名地,故有“三亳”之称(此据郑玄及孔颖达说;另有唐张守节等以为在今河面商丘的南亳、今山东曹县有北亳、河南偃师为西亳,皆为汤所迁,称“三亳”)。周代此地称尸氏。汉代于此置尸乡,属河郡偃师县。其地遗有大沟,后世称尸乡沟。 平阳①帝尧建都地。今河北唐县境。②帝舜建都地。③夏禹建都地。④周代韩国都城。⑤周代秦国之都。 唐①唐尧的国都。②夏商时期唐国之都。③周代唐国之都。 蒲坂一作蒲坂。虞舜建都地。《帝王世纪》载:“舜所都,或言蒲孤。” 陶虞舜之都。 阳翟①夏禹的国都。②周代韩国都城。 阳城夏禹之都。在今河南登封县告成镇附近,当因临近古阳城山(今告成东北之东岭山)而得名。此外,禹都阳城之地望所在,尚有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市境)、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境)、泽州阳城(今山西晋城县境)、唐城(今山西翼城县境)等说,似均不如颖川阳城(登封)说证据充足。 安邑①夏禹之都。即今山西夏县禹王镇附近,古称“故夏虚”。②周代魏国都城。地在今山西夏县禹王镇附近。 观或称灌、斟灌。在今河南范县境。 斟灌或作斗灌。夏代斟灌国之都。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北。 斟鄩①亦作斟寻、鄩。夏代禹之后裔斟寻氏之都。在今河南巩县西南。②或作斗寻。 夏代斟寻国之都。在今山东潍坊市西南。 鉏夏代后羿之都。 穷石夏代后羿之都。在今山西南部,当临近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境)。 原夏代都城之一。①在今河南济源县境。②周代原国之都。在今河南济源县境。 老王夏代都城之一。在今河南沁阳县境,与原(今河南济源县境)相近。 老丘夏代都城之一。今河南开封市境有“老邱城”,或以为即夏都老丘之所在。亦有人以为“老丘”当为“老王”之误,“老王”即“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县境。 西河夏代都城之。地在今山西河津县境,临于西河。 顾①夏时顾国之都。在今河南范县东南。②战国时期中山国之都。在今河北定州市境。 缗夏代有缗氏之都。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其君为少昊氏后裔。 扈夏代有扈氏之都。在今陕西户县北。 豕韦亦称韦。古豕韦国之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豕韦为彭姓国,祝融的后裔,夏帝少康时始受封。 仍有仍氏(亦作有戎氏、有?氏)之都。该地临近于夏都西河(今山西河泽县境)。 亦有学者以为仍地当在今山东济宁东南。 邾古邾国之都。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邾为曹姓国,颛顼的后裔,后改称邹。

三国传说解说词

三国传说解说词 三国传说是关于三国历史时期魏、吴、蜀三国人物和事件的民间口头文字,其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三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重要依据,具有历史长,范围广,趣味性强的特点。 淮安在清代是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的驻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仅淮安老城区清江浦的人口,从明末的3万人到清代乾隆时期已达54万,是全国著名的移民城市。城市的繁荣带来侃三国的兴盛,三国传奇也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具有很多不同口本和很高质量的传说。侃三国者涉及各个阶层,各种文化层次,场所遍及茶馆、书场、浴室、寻常街巷及日常生活中的百姓人家,并在其传承中不断演变延续至今,形成淮安特色: 1、地域特色:三国时代,刘备、关羽曾来淮与袁术作战, 因此留下了许多与三国相关的淮安地名。如袁江、袁浦、 公路浦、关城、三义巷、关帝巷,因此以地名相传的《石 亭之战》、《石桥之战》、《关城传奇》、《美人救英雄》等 传说,文化积淀沉厚。 2、地方特色:淮扬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首,三国传说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与淮扬菜目融洽,《软兜长鱼》、《三国醉鸡》、 《荷包蛋》、《张飞香酥鸡》、《西瓜高与圆圆蛋》可谓是 其中经典妙笔。 3、大众特色:市井味浓,活态传承演变中,现实生活元素、

方言传说更具趣味性,《跑堂难倒“老三国”》、《跑堂再 难“老三国”》、《侃三国各个脸红》,传说中有生活,令 人回味无穷。 三国历史悠久,千古流传,历来受到我国各阶层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可以说自从三国时代开始,当代人便侃当代事,西晋陈寿著了《三国志》,人们便开始全面了解三国时代的人和事,为侃桑三国创造了条件。东晋干宝《搜神记》,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侃三国时代的到来和三国传说的兴起,由历史向以文学为主,兼有历史的方向发展,唐代三国传说已流传甚广,宋代便出现“说三分”专科和演员,元代三国杂剧甚多,明初《三国演义》的问世和明、清帝王加封关羽,更使三国传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侃三国传说在明、清、民国达到鼎盛时期。淮安地处淮河下游,人文环境优越,三国传说传承人甚多,传承谱系清晰,晚清有文寿泉,民国有吴香,现代张元鼎为淮安市历史协会会员,喜搜集整理民俗文化,有《三国人物探秘》、《淮上夜话》《侃三国》问世。经常去学校及公共场所讲三国传说,普及传承文化。 2010年3月,三国传说录入第三批清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河区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和保障措施及经费预算。 2010年4月,三国传说以民间文学项目申报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史中一些人名地名等字的正确读音

中国古代史中一些人名地名等字的正确读音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同学因为对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名和地名等不能正确读音,往往闹出很多历史笑话。因此教师在讲述历史知识时,应首先将字读正确。以下就是对易读错的人名和地名的举例,以飨读者。 1、会稽(ɡuì jī) 2、岑参 (c?n shēn) 3、炮烙(páo lu?)之刑 4、大月氏 (r?u zhī) 5、女娲 (wā) 6、樊於期(fán yú jī) 7、苻(pú)坚 8、龟兹 (qiū cí) 9、可汗 (ka hán ) 10、吐蕃(bō) 11、帝喾 (kù) 12、万俟勰(m? qí xi?) 13、赤嵌(kàn )城 14、褒姒 (bāo sì) 15、范蠡 (lǐ) 16、焚(f?n)书坑儒(rú) 17、呼韩邪单于 (y? chán yú ) 18、金兀术 (wù zhú) 19、祖逖 (tì) 20、老聃(dān ) 21、汨(mì)罗江 22、淳(chún )于越 23、临洮(lín táo ) 24、鸭绿(lù)江 25、芒砀山 (mánɡ dànɡ) 26、缇萦 (tí yínɡ) 27、于阗 (tián ) 28、张骞 (qiān ) 29、谯(qiáo )县 30、应玚(yīnɡ yánɡ) 31、阮瑀(ruǎn yǔ) 32、拓跋珪(tu? báɡuī) 33、元昊(hào ) 34、郯(tán )城 35、暹(xiān )罗 36、蕲(qí)县 37、虞姬 (yú jī) 38、范滂 (pānɡ ) 39、鄯善(shàn shàn ) 40、蔡邕(yōnɡ) 41、许攸(yōu ) 42、刘歆(xīn ) 42、邗(hán )沟 43、范缜 (zhěn ) 44、鄄(juàn )城 45、郓( yùn )城 46、鲜卑 (xiān bēi ) 47、樵(qiáo )夫 48、大汶(wan)口 49、燧(suì)人氏 50、蚩尤 (chī y?u ) 51、有扈(hù)氏 52、亳 (b?) 53、镐(hào)京 54、夏桀 (ji?) 55、商纣 (zh?u ) 56、共(ɡōnɡ)伯和 57、藁(ɡǎo)城 58、蟠(pán)龙 59、郢(yǐnɡ) 60、李悝(kuī) 61、阖闾(h? lǘ) 63、公子虔(qián) 64、大宛(yuān) 65、邯郸(hán dān) 66、虢(ɡu?)国 67、弈(yì)秋 68、阿房(ē pánɡ)宫 69、骊(lí)山 70、胡亥(hài ) 71、垓(ɡāi )下 72、刘濞(bì) 73、主父偃(yǎn) 74、菑(zī)川 75、齐桓( huán)公 76、李膺(yīnɡ) 77、陂(bēi)塘 78、冒顿(m? dú) 79、阏氏(yān zhī) 80、王嫱(qiánɡ) 81、胡笳(jiā) 82、周髀(bì)算经 83、王粲 (càn) 84、迦毗(jiā pí)罗卫 85、蹴鞠(cù jū) 86、曹丕(pī) 87、刘禅(chán) 88、齐王冏(jiǒnɡ) 89、长沙王乂(yì) 90、河间王颙(y?nɡ) 91、遒(qiú)县 92、司马懿(yì) 93、疆埸(yì) 94、洧 (wěi) 水 95、钟繇(y?u)

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至迟在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频频见诸典籍。《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这是对成都得名的一种最通俗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说法。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当时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开明王朝的首都最初在郫县,到开明九世时,乃迁都至成都。为什么开明王朝会产生迁都的想法呢?据《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原来是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两年左右的时间又由集市衍变扩充为一座像样的城市。这时候,成都的繁华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郫县,所以开明王朝的统治者会把首都迁至这人烟辐辏(còu)的地方。成都城所在地为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生态条件看,都是十分优越的。开明王朝在成都建都以后,秦国宰相张仪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龟城”,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少有的一个特例。 成都得名的其它看法 近年来,还有一些有关成都得名的新看法值得关注:

第一种看法认为:成都乃是远古时期一个叫“成侯”的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为“成都”。《山海经》有这样的语句:“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因此成都的“成”字极可能是生息在成都的一个古族名或国名,成为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代表斧钺的形象,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的形象,说明“成”这个部族以善于射箭和使用兵器而闻名。“都”当然是“成”这个部族的治所,也即政治、军事权力集中的地方。 第二种看法认为:“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du”。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第三种看法则称:古代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蚕丛这支部落又被称做“崇墉”。随着朝代的更迭,到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其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为“成”;而“都”的意思无外乎“人之所聚亦曰都”,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四年级四班王子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