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抗栓治疗在下肢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抗栓治疗在下肢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付鸿江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020)020
【摘要】下肢动脉疾病(LEAD)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及时的溶栓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急性肢体缺血的症状,还能有效预防血管事件的发生.积极抗栓治疗可有效预防LEA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临床上常采用抗栓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为肯定,且患者创伤小、治疗花费较低,故较易被患者接受.常用的抗拴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其中抗血小板药物已作为抗栓治疗的首要措施用于LEAD的预防性治疗.近年来,安全性抗栓药物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些药物的问世将给LEAD的治疗带来重大的进展.【总页数】2页(P3727-3728)
【作者】付鸿江
【作者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普外科,天津3004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56.6
【相关文献】
1.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非心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周耕;王亚年;蒲红
2.超声消融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孙顺吉;蹇兆成;龙金凤;孙业全;王秀春;冯学强;赵凯;王鹏
3.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动脉内经导管直接溶栓术的应用 [J], 陈浩鑫;谢维杭;郑楚发
4.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动脉内经导管直接溶栓术的应用 [J], 陈浩鑫[1];谢维杭[1];郑楚发[1]
5.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晏燕(综述);韩鹏(审校);刘冰(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提高家属的照护 能力。
康复期锻炼指导与随访安排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随访安排
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 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下肢缺血原因分析
01
动脉插管因素
VA-ECMO治疗时,动脉插管会阻断股动脉血流,导致下肢缺血。插管
的直径、插入深度、插管时间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生。
02 0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下肢缺血的风险。 例如,老年患者和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下肢缺血 。
治疗相关因素
VA-ECMO治疗期间的抗凝治疗、血压控制等也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 生。抗凝不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下肢缺血;而血压控制不佳 则可能加重下肢缺血的症状。
下肢缺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随着 缺血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
下肢缺血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学科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下肢缺血的防治水平。
提高患者和公众的认知度
加强患者和公众对下肢缺血问题的认知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防治工 作,也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目的阐述
本共识旨在规范经股动脉VA-ECMO 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防治策略,提高 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患有动脉硬化症的患者。
当血管内的血栓或脂质堆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就会引起下肢缺血症状,如疼痛、无力、发麻以及溃疡等。
下肢动脉栓塞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坏死和截肢。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针对下肢动脉栓塞,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案。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使用抗凝血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和溶解血栓,以达到改善血管通透性的目的。
对于早期较轻度的动脉栓塞,药物治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术技术,如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来扩张和支撑狭窄部位的血管,从而恢复血流通畅。
这种治疗方案通常适用于病变较重、狭窄较严重的患者,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则是在介入手术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动脉重建。
如消除闭塞或狭窄的部位,从而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案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采取
一定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适度运动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展。
总之,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102例临床报道

【 稿 日期 1 0 0 0 -1 收 21- 3 3
9 2
中外 医疗 C IA F R IN ME IA R A M N HN O EG D L T E T E T C
临 床
医 学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12 例临床报道① 0
杜 丽苹 温 志国 李 彦州 河南 洛阳 4 10 ) 70 9 ( 南省 洛阳 市 中心 医院血 管外 科 河
【 摘要 】 目的 研 究 自 外 周血干 细胞 移植 术对 下肢 动脉 缺血 性疾 病 的治 疗作 用 。 体 方法 对 12 0 例下肢 严重 缺血 患者 应 用外 周血 中的 单个核 细胞 移植 , 用缺血肢体 局部 移植及 患肢 股 动脉 腔 内移植 2 采 种方法 , 后应 用补 气活血 , 循环 类 药物 治疗 , 察术前 . 术 改善 观 术后 临 床 症状 , 征 的变化 。 体 结果 治疗后患肢 皮温 及疼 痛均有不 同程度 的改善 , 肱 比值(B) 术前有 升 高。 论 自 干细胞 移植 配合 中 踝 AI 较 结 体 药 治疗, 改善下肢 严重缺血 疾病 的临床 症状 有一定 的作 用。 对 l 关键 词 l 体 外 周血 单个 核细 胞 移植 术 下肢 缺血 自 【 图 分 类 号 I 5 中 R5 2 【 献标识 码 I 文 A 【 章编 号 】 6 4 0 4 (0 00 () 0 9 -0 文 1 7 - 7 22 1 )6b- 0 2 1
需麻 醉 、 全 性高 、 安 易于 接 受 、 造血 功 能 重建 快 、 染 和 出血 并发 症 感 低等 优 点 , 们认 为此 方法 更适 合临 床开 展 。 我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16例围术期护理

20 04年 3月 一20 0 9年 8月 , 我们 为 1 6例下肢动 脉缺 血性 疾病患者行 自体外 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 并给 予精 心护理 , 取 得满意效果 。现将 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3 1 3 动员阶段 护理 ..
按 医嘱肌 内注射 重组 人粒 细 胞集 落
3 围 术 期 护 理
3 1 术前护理 . 3 1 1 心理护理 .. 细致地做 好解释工 作 , 向患 者简 要介 绍干 细胞 移植 的基 本原 理、 手术过程 , 讲解 成功病例 , 帮助患者 建立 信心 , 以积 极 的态
沐浴并更换患者服 。有 下肢 溃疡者 , 每天用 1 %高效碘 溶液消
动脉缺血性 疾病患者行 自体外周血 干细胞 移植治疗 , 并做 好术前护理 、 术后 护理 , 察患者症 状改善情 况。结果 : 观 本组 9 例肢 端小溃疡在 6个月 内愈合 ; 2例半年后愈 合 ; 1例血栓 闭塞性脉 管炎截趾 后切 口愈 合 良好 ; 1例糖尿病 足溃疡经 干细 胞移植 治疗 1个月渍疡愈合 出院 。结论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有效 而安 全 , 加强 围术期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 1 年第 1 卷第 2 01 7 期
自体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 动脉 缺血性疾病 1 围术期护理 6例
宁 力清 , 影青 郑
( 中山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 广东 中山 58 0 ) 24 3
摘 要 目的 : 讨 自体外周血干 细胞移植 治疗下肢动脉 缺血性 疾病 患者 的 围术期 护理方 法。方法 : 1 探 对 6例 下肢
可有效减 少并发 症发生 , 高移植 治疗效果 。 提
关键词 干细胞 ; 动脉缺 血 ; 下肢 ; 静息痛 ; 围术期护理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6— 26 2 1 )2— 0 3— 2 10 7 5 (0 1 0 0 2 0 中图分类号 : 4 3 6 1 7 . 1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研究进展

1 91
u icl en e d tei el [ ] J Bo Chm,2 0 ,2 1 mbla v i n ohl lcl J . i e i a s l 0 6 8
(4 3 ): 2 2 0 2 2 8 47— 47.
lmeaeat i a clrs ohmu c e s[] icR s o rs ci t i vsua mo t sl cl J .Cr e , vyn e l
问题 做 一 深 入 的探 讨 。
塞 , 随之 有 毛 细 血 管 形 成 ,使 血 栓 再 通 ,动 脉 与血 栓 粘 连 紧 缩 ,动 脉 外 周 广 泛 纤 维 化 、变 形 、缺 血 。许 多 学 者认 为 [ 发 7 病 机 制 与 自身 免 疫 功 能紊 乱 有 关 ,但 还 缺 乏 足 够 的 证 据 。 多 发 于男 性 青 壮 年 ; () 多 发 性 大 动 脉 炎 : 为 主 动脉 及其 主 要 4 分 支 的慢 性 进 行 性 非 特 异 性 炎症 ,病 因 尚 不 明 确 ,可 能 因 素
摘 要 :下 肢 缺 血性 疾 病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技 术 不 断 提 高 ,如何 更 好 的 降低 截 肢 率 、改 善 间歇 性 破 行 、提 高 生活 质 量 仍 是 研究 的热 点 。血 管 腔 内 血管 成 形 术 用 于 治 疗 可 能优 于 目前其 它 治 疗 方 法 ,有 待 于进 一 步 研 究 。
著 的关 系 。 国外 研 究 显 示 ,下 肢 缺 血 性 疾 病 发 生 随 年 龄 的增 长 而 明 显增 加 ,4 ~ 5 5 4岁 发生 率 为 0 6 ,5  ̄ 6 .% 5 4岁 的 发 生
高血 糖 与 蛋 白质 的非 酶 糖 化 状 态 ,脂 代 谢 紊 乱 。 血 液 的 高 粘 稠 、高 血 凝 状 态 以及 下肢 神 经病 变 等 诸 多 因 素 使 病 人 的 下 肢
重医大介入放射学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章节思考题第一至二章1.介入放射学的定义是什么?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介入放射学所需要的影像监视器材有哪些?(1)直接X线透视(2)间接X透视与DSA(3)超声波检查仪(4)CT(5)MR3介入放射学使用的操作器械有哪些?(1)穿刺针⑵导管⑶导丝(4)导管鞘⑸支架(6)其他4.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的大致分类。
按药物来源分六类:即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及其他类型。
按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不同时相的作用分两类:(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⑵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5.栓塞剂的使用原则栓塞物质在使用中,必须保证能够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手段下显影,释放或留置的全过程必须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手段监视下完成,否则易造成异位栓塞、过度栓塞或栓塞物质反流。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刺激,不导致过敏反应,不改变人体基因。
6.介入放射学按治疗领域分类(1)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①血管本身的病变,利用成形术及灌注术治疗②利用灌注术对肿瘤性疾病进行治疗③利用动脉栓塞术消除器官功能④利用灌注术治疗非特异性炎症⑤血管造影及血管造影与其他影像设备相结合的侵袭性影像诊断。
(2)非血管系统计入放射学:①利用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管腔狭窄②利用穿刺(引流)术治疗囊肿、脓肿、血肿、积液和梗阻性黄疸肾积水等③利用穿刺术采取组织,病理学标本④利用穿刺术通过穿刺针注入药物或施加物理、化学因素治疗肿瘤或治疗疼痛。
第三章1.经导管栓塞术的定义。
是在X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2.经皮血管栓塞术的治疗机制。
阻塞靶血管使肿瘤或靶器官造成缺血坏死;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和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阻塞血管使之远端压力下降或直接从血管内封堵破裂的血管以利于止血以及用栓塞物填塞异常突出的血管腔(动脉瘤),以防其破裂出血。
刘素钦主任医师防治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经验

化, 夜尿 频多 或少尿无 尿 , 肢体 乏力 , 舌质 黯 红 , 白 苔
则 合温经 散寒 化 湿通 痹 之 品 , 麻 黄 、 如 细辛 、 穿 山 炮 甲等 。如合并 瘀血 痰浊 , 阻滞 经络者 , 多予 二 陈汤合
刘师对 桂姜 附剂 的使用 亦有 积极 的探索 。具体 用 量亦 论 阳 虚病 位 在 经 在 脏 , 在 脏 腑 者 , 宜 大 病 剂 量 , 熟 附子 使 用 6 9 , 如 0~ 0 g 肉桂 或 桂 枝 使 用 1 5~ 3 , 姜或 生 姜使 用 3 6 , 0g 干 0— 0 g 否则 效果 不 理 想 。 病 在经 者 , 量次 之 , 用 如熟 附子 使 用 1 0~3 , 枝 0g桂 使 用 5~1 , 5g 干姜 或 生 姜使 用 1 0~2 , 用 过 程 0g 使
患 , 程长 , 挟 多 , 势重 , 后 差 , 多 死 于缺 血 病 兼 病 预 大
任 医师 主张在 治疗 中总应 着 眼 于顾 护 机 体 阳气 , 临
床思 维勿 限于 表面或 局部 之寒 热痰 湿瘀 毒 。且 阳气
渐充 , 或会 出现 脏病还 腑 , 由里 出表 的有利 局面 。否
则可 能 陷入 祛邪 而 阳气 愈伤 , 阳气 愈 伤 而 邪毒 难 化 的危 局 。即使是 患 肢 局 部 热毒 炽 盛 , 神 色形 态 饮 但 食 舌 脉等若 提示 阳气 损伤 的 , 宜寒 温并 用 , 于其 也 至
全 身水 肿 , 晕 目眩 , 喘胸 闷 , 利 , 或 完 谷 不 头 咳 下 甚
汤 或通 脉 四逆汤加 减 。经络 阳气 虚 , 气在经 者 , 邪 则 采 用 当归 四逆汤 、 阳 还 五汤 或 阳和 丸合 桂 附 剂 加 补 减 。如 局部 破溃溢 脓 或 坏 疽 热毒 炽 盛 者 , 合 用 四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
股-股人工血管旁路术
股、腘动脉内膜剥脱术
股深动脉成形术
股—股动脉旁路术 股—腘动脉旁路术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腘—胫后动(静)脉大隐静脉旁路术
腋—(双)股动脉旁路术 腘—胫后(动、静脉)旁路术
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
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手术方式
股动脉内膜剥脱、股深动脉成形术
C型 当前外科手术治 疗最常使用,但是没 有充分证据建议使用
D型 适合外 科手术治疗
D型 适合外 科手术治疗
治
疗
旁路手术 • 自体静脉旁路 • 人工血管旁路
传统手术
腹主—双股(髂)动脉旁路术
腹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
股—股动脉旁路术
腹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
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手术方式
腹主—双股(髂)动脉旁路术
II
III
4
5 6
缺血性静息痛
轻度组织坏死 重度组织坏死
IV
溃疡或坏疽 III
治疗目的
控制疾病发展,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 减轻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增加肢体保肢率 减少死亡
减轻病人痛苦,保全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方法选择
药物保守 一期截肢 血管重建 腔内治疗,还是结合手术治疗
治
疗
• • • •
心脑事件
心血管事件
分 级
Fontaine分型 分期 I IIa IIb 临床表现 无症状 轻度间跛 中重度间跛 分级 0 I I I Rutherford分型 分类 0 1 2 3 临床表现 无症状 轻度间跛 中度间跛 重度间跛
III
缺血性静息痛
保守治疗 危险因素控制 步行锻炼 药物治疗 足部护理
TASCII 分类
A型 适合血 管腔内治疗
B型 当前血管腔内治 疗最常使用,但是没 有充分证据建议使用
A型 适合血 管腔内治疗
≤10cm
≤5cm
C型 当前外科手 术治疗最常使用, 但是没有充分证 据建议使用
B型 当前血管腔内治 疗最常使用,但是没 有充分证据建议使用
• 治疗的可重复性较传统手术高
• 治疗费用较昂贵
TASC对PAD的治疗目标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腘—胫后动(静)脉大隐静脉旁路术
腋—(双)股动脉旁路术
腘—胫后(动、静脉)旁路术
腔内治疗
近年来,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疾病呈快速发展势头
新技术、新器材不断涌现;循证医学证据逐步充分
一系列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发布正 积极指导临床决策,推动着下肢动脉疾病治疗模式 的转变
方 法
• • • • • • • 球囊扩张成形术(PTA) 内支架术(Stenting) 血管内膜下动脉成形术 导管溶栓术 血栓抽吸术 超声消融术 激光成形术
影响疗效的因素
• 病变的长度 • 病变的类型 • 病变的数量 • 病变的部位
腔内治疗的特点
• 创伤小,相对于传统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 • 对新技术的敏感性高,更新速度快
下肢缺血性疾病
治疗现状及方案选择
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 曹文东
概
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动脉阻塞或闭塞,从而引 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发病率不容忽视
死亡率高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
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全身动脉硬化病变的局部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与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