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

合集下载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行置管溶栓的护理干预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行置管溶栓的护理干预
C r so d gato:G a-i , — al cr ui pn @ i 1 3 o o ep n i u r UJ n n E m i j. j n i v .6 . r r n h i p g : g a g p cn
【 btat Obe t e T i us h l i l f c o n r n tret nfrnevni a cte r A s c】 r jci ods s teci c f t f us gi evni t et nl a t — v c n aee i n o o i r o h e
e te t s L a , G i -ig G a-ig D p r etfItret nl a ioy A l t xrmie I h i Y EJ gpn , U J n n. n i p eat n o evni a R do g , f ie m n o l i ad N nigFr sil N j gMei l n esy N n n 10 6 C ia aj it pt , a i dc i r t, aj g2 0 0 , hn n sHo a u n aU v i i
d r c e h o oy i t e a y i a in swi c t rei le oim flwe xr mi e . M e h d T e i td tr mb l s h r p n p t t t a u e a t r mb l e s e h a s o o re te t s i to s h e p r n e o u sn a e f r4 a e i c t rei le oim fl w r e t mi e h c s t a e x e i c fn ri g c r 8 c s s w t a u e a tr mb l e o h a s o o e xr t s w ih wa r td e i e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西南国防医药 20 年第 l 卷第 4期 09 9
吐, 放射治疗产生脱发、 身体虚弱, 这些也会给癌症患者带来不 良
的心理问题 。因此, 从癌症放、 化疗时患者的生理 、 心理特点给予 周到细致的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必须做 到的。( ) 1建立 良好 的护 患关系, 重视语言交流 : 护士的语言要和蔼 , 举止文静 , 对患者要 在治疗和精神上给予支持 , 要耐心细致 , 富有爱心 , 并经常接近患 者, 明确 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 切不可说 出消极的语言加 重其 心
到腹壁 上的造 口时 , 常表现为害怕 、 失落 、 无奈 甚至厌恶 , 响 影 病人 的情 绪。护士要注 意做 好病 人 的心理 护理 , 同情 、 心 、 关 体贴病人 。执行造 口护理指导 时 , 要对 每例病人 进行评估 , 证 明病人 的接受能力 、 学习进展。及时适量 的学 习, 既符合 病人 的生理需求 , 又满足其 心理 需要 , 使病 人能 较快 适应 造 口,受并宣泄压 抑的痛苦 , 减轻心 理压力。
然后 , 从不同的角度多给患者心理安慰 , 减轻不 良情绪 , 从而巩 固 化疗前心理护理的成果 , 坚定患者对化疗 的信心。另外 向其解释
化疗与其他治疗 的区别 ,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化疗 , 说明化疗 方案
的选择是根据疴 睛而定 , 如果不接受化疗会导致病情恶化。让患 者明白化疗的必要性 , 从被动状态转为主动配合化疗 的良好心理 状态。( ) 3 及时解决疑虑和困惑: 当患者针对化疗过程及化疗后 情况提出问题时 , 应客观科学地给予积极回答 。如患者想知道主 治医师的一些情况时 , 热情地将主治医师良好的医德医风如实地
急性 下肢 动脉 栓 塞术 后 并 发 急性 呼 吸窘 迫 综合 征 的 护理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护理常规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是血管外科急症之一,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因发病急骤而得名。

包括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其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诊断和治疗延误,轻者肢体丧失,重者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

急性动脉栓塞典型的症状表现为5P 征:疼痛、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栓塞的位置、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多少,以及以前是否有动脉硬化性疾病引起动脉狭窄,还有侧支循环情况。

【临床表现】1、疼痛:突然发生剧烈的患肢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部分病人仅感酸痛或呈钝痛,少数病人疼痛并不明显,而是感觉丧失与麻木。

肢体远端疼痛是最为剧烈,活动时产痛加重,因而使活动受限。

2、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栓塞部位远端由于周围神经的缺血而引起感觉及运动的障碍。

出现感觉的丧失或感觉异常,自觉患肢麻木,有针刺样感;栓塞近端有感觉过敏区或感觉减退区,感觉异常为袜套式;下肢动动麻痹,活动无力,可出现足下垂。

3、皮色苍白: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层下静脉丛血液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

若皮下浅血管仍有少量血液存留,亦可出现青紫色斑块及条纹,病久发生坏死呈紫黑色,以手足远端明显。

4、皮温降低: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触之冰凉,受累肢体皮温降低比栓塞部位低一个关节面,越远降低越明显,而且界限清楚。

5、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动脉处常有压痛,其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

栓塞肢体严重缺血4-6 个小时,即可发生坏死。

【治疗原则】四肢主要动脉干的栓塞,应该在肢体未出现坏死前尽早手术,以恢复肢体的血流,有时还需做小腿筋膜切开术等。

如肢体已坏死,等坏死平面出现后,做截肢或截趾;若无抗凝溶栓禁忌,入院后立即抗凝治疗,在此基础上可行如下治疗:1、外科治疗动脉切开Fogarty 球囊导管取栓术;血管内膜剥脱术。

2、腔内治疗经皮球囊导管扩张和必要的内支架植人术、置管溶栓术等。

综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综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正房 颤 过 程 中或 突然 心 率 加 快 的 情 况 下 , 子 脱 落 致 肢 体 动 栓
坏死。采用大软枕垫于下肢 , 足跟部垫棉圈可有效保护皮肤。 2 2 3 出血倾 向的观察及 护理 术 中术后 持续应 用肝 素和 . .
尿激 酶 , 干扰 了凝血过程 , 使机 体凝 血机 制障碍。需密切观察
采用此 方法 治疗急性 下肢动 脉栓塞患者 2 5例 , 果满意 , 效 现 将其 护理介 绍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运 中放低 患肢并适 当制动 , 以防止体位性 缺 血和疼痛 。禁 止
热敷 和冷敷 , 热敷可增加组织代谢 , 加重 患肢缺血 、 缺氧 , 叉因
患肢感觉 障碍 , 热的敏 感性 降低 , 造成 烫伤 ; 对 易 冷敷可使 血
使用华 法令 口服抗凝。
13 结果 . 本组 2 5例 患 者 均 手 术 成 功 , 后 患 肢 恢 复 足 背 术
动脉搏动 , 血供 良好 , 皮温正 常 , 截肢 。其 中 1例术 后并 发 无 心肺功能衰竭转 I U治疗好 转 , 例 并发右 下肢骨 筋膜室 综 C 1 合征 、 急性 肾功能衰竭 自动 出院 。
木、 无脉和运动障碍 , 可引起肢 体坏死 , 甚至 危及生命 。目前
治 疗 急 性 下 肢 动 脉 栓 塞 最 有 效 的方 法 , 以 F gr 是 oat 管 取 y导
左右 , 可抬高床头 1 ~2 m, 5 0e 有利于动 脉血 流人肢体 。在 搬
栓, 结合术 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 … 。我院 自 1 9 99年始
流恢 复通畅。本组 2 5例患者术后恢复足背动脉搏 动, 皮温正
常 , 供 良好 。 血 2 2 2 提供 正 确 的 行 为 指 导 .. 患 肢 放 置 于 低 于心 脏 水 平 1 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护理
症状包括下肢疼痛、局部发绀、肿胀和脉搏减弱。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血管成像(US)、CT血管造影和血 流动力学监测。
护理前准备工作
1 评估疼痛程度
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 便有效提供相关的舒缓措 施。
2 准备药物和器械
确保准备妥当的药况
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护 理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护理
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护理。本演示将为您 介绍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事项,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预防措施。
下肢动脉栓塞简介
下肢动脉栓塞是指下肢动脉突然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血流阻断。常见症状包 括下肢疼痛、无力和发绀等。通过超声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诊断。
疾病症状及诊断方法
增加纤维摄入
饮食中应增加纤维摄入,促进 消化系统功能。
术后康复及护理
康复训练 创伤护理 定期随访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恢复下肢 功能和肌力。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与患者建立随访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及后续随访建议
1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和适量锻炼。
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
1
栓子溶解治疗
2
通过使用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机械
方法溶解栓子。
3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以防止血栓形 成。
疼痛管理
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营养护理建议
饮食均衡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摄入 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
限制钠摄入
饮食中应限制高钠食物的摄入, 有助于控制水肿。
2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相关血管状况,以及监测潜在的并发症。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解决方案》
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患有动脉硬化症的患者。

当血管内的血栓或脂质堆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就会引起下肢缺血症状,如疼痛、无力、发麻以及溃疡等。

下肢动脉栓塞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坏死和截肢。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针对下肢动脉栓塞,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案。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使用抗凝血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和溶解血栓,以达到改善血管通透性的目的。

对于早期较轻度的动脉栓塞,药物治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术技术,如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来扩张和支撑狭窄部位的血管,从而恢复血流通畅。

这种治疗方案通常适用于病变较重、狭窄较严重的患者,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则是在介入手术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动脉重建。

如消除闭塞或狭窄的部位,从而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案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采取
一定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适度运动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展。

总之,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cute limb arterial embolism,AE)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临床表现为“5P”征,即疼痛(pain)、麻痹(para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苍白(paiior)。

其栓子大多来源于心脏和和主动脉脱落的附壁血栓,部分血栓可继发于动脉狭窄或血管手术后,其中60%~70%的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颤动[1],其次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脏瓣膜病,此外,腔内操作造成的栓子脱落也可导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3]。

动脉血栓栓子起源于左心房、左心室和动脉壁,血栓形成于有或无血流停滞的受损内膜表面。

栓子通常位于四肢动脉分叉处:34%位于股总动脉;14.2%在腘动脉;髂总动脉占13.6%;9.1%位于主动脉分叉处[4]。

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栓塞远端动脉血栓形成,特别是股、腘动脉的栓塞,如不及时诊治患者有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未经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后果是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3%,根据闭塞部位、腔内闭塞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有27%的肢体发展为坏疽,18.3%转化为慢性肢体缺血[4]。

因此,对于严重缺血的肢体,建议及时恢复外周动脉灌注。

如果肢体缺血的诊断延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不可逆缺血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的麻痹和僵硬。

动脉阻塞发生后6 ~ 8小时内被认为是抢救急性动脉阻塞肢体的“黄金时间”。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在栓塞发生数小时内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则。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动脉再通延迟的情况。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一旦确诊,必须对肢体存活能力进行评估,立即制定血管重建的计划。

肢体修复的可能性、缺血的持续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脉解剖是决定血运重建方法的关键因素。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腔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栓塞护理常规下肢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血流而导致肢体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

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重缺血后6-12 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差,需积极处理。

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6P”征:即疼痛(Pain)、麻木(Paresthesia)、苍白(Pallor)、无脉(Pulseless)、运动障碍(Paralysis)和皮肤温度变化(Polikiothermia)。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小动脉栓塞如下肢胫腓干远端动脉栓塞;上肢肱动脉远端的动脉栓塞。

②全身情况严重,不能耐受手术者。

③肢体己出现明显的坏死征象,手术已不能挽救肢体。

常用纤溶抗凝、溶栓祛聚及扩血管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动脉取栓术。

有两种主要方法:①切开动脉直接取栓;②利用Fogarty 球囊导管取栓。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既往有无心源性心脏病等相关病史。

2、评估患肢疼痛及肿胀情况,了解患肢色泽、温度、感觉、下肢动脉搏动,了解有无突发胸闷、气促等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3、了解患者血管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一、术前1、按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指导本病起病急,症状明显,病人往往会担心今后不能行走而产生焦虑情绪。

首先要安慰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同时告知病人绝对禁烟。

3、患肢护理卧床休息,患肢平放。

局部禁用冷热敷,因热敷可使组织代谢增高加重缺氧,冷敷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重缺氧。

病人肢体疼痛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嘱病人切记用手按摩患肢,以免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二、术后1、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皮肤的麻 痹、感觉减退
表现为肌肉僵 硬、坏死,不 能活动。
其中运动障碍是肢体缺血的晚期表现。当肢体皮肤出现花斑、肌肉僵硬、关节僵直、感觉 丧失时是肌肉坏死的征象,疾病进一步发展,组织坏死、毒素吸收,引起心、肺、肾等重 要脏器损害,可危及生命。约20%患者有多发栓子存在,如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 的栓塞。
单击这里添加标题
基本病史,查体
1.病例汇报
右下肢病程记录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概念、病因、高危因素
2.疾病知识介绍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治疗及患肢护理
3.问题探讨
1
基本情况: 姓名:陈某 性别: 男 年龄:65岁 民族:汉族 主诉: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右侧小腿疼痛2小时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史,无传染病史。 手术外伤史:13年前行阑尾炎切除术,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本地,未到外地久居,无冶游史吸烟20支/天,20+ 年,已戒,饮酒少量。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病例汇报
2
3 4 5
初步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病例汇报
20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痰。自服“感
冒药”后好转。10年前,冬季受凉后咳嗽,咳黄粘痰,当地
现病史
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周前 受凉后,咳嗽有痰,痰液不易咳出伴胸闷气短、气喘、腹胀
、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侧小腿疼痛两小时,经120送来我院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表现
二 天
四天 六 天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辅助检查
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首选)
通过声频输出判断检
查部位的血流情况。
2.血管彩色超声(彩超)
可明确栓塞部位及范围。
3.动脉CTA检查(CT血管造影)
了解病变部位和累及病变的范围有 较大帮助。
4.踝肱指数的应用:踝/肱指数<0.3且踝部血压低于30mmHg(4kPa)。节段性
00
根据栓子来源不同,发病原因分为三类: 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不明原因。
2.非心源
性栓塞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片、主动脉附壁血栓等。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因
下肢动脉栓塞
栓子主要是心源性 (60%-70%有心脏病史)
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
落。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评估分级
评估分级:缺血严重程度对选择处理策略是最重要的因素,为 手术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持续性疼痛 感觉缺失 足趾肌肉无力 肌肉僵直 痛觉异常 被动运动疼痛
右侧肢体能活动,右下肢疼痛,皮温低, 足底及小腿皮肤发绀,颜色加深,呈黑褐 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血运差,足背及腘动脉未扪及搏动,双下 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病例汇报 右下肢病程记录
第一日
第三日
第五日
病例汇报 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猝死、压疮、右下肢坏疽,败血症
2 3
疼痛: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静脉血栓应注意: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
动,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 平20~30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位低于心脏1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问题探讨
动脉血栓
预防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栓子来源: (1)心房颤动(最常见原因) (2)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附壁血栓
1.一级预防
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不 吸烟,不饮烈性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 从儿童期开始,即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也应该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2.二级预防
急诊科,急诊科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以“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收住院

病例汇报---查体
桶状胸 呼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 右下肢皮肤较左侧苍白 双肺叩诊呈清音




双侧语颤减弱。 双侧呼吸运动一致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均可闻及干湿啰音
右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
病例汇报 右下肢病程记录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
基础上形成 。 动脉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的危险因素,服用有效抗血栓的
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动脉血栓以抗血小板为主,
静脉血栓以抗凝为主
静脉血栓的症状:肿胀、疼痛、浅静脉 怒张
动脉血栓特征性症状:“5p”征:疼痛、麻木、
运动障碍,苍白和无脉 动脉血栓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患肢体
III
IV
减退不仅限 于足趾
广泛感觉丧 失
2-3级
1-0级
通常不可闻及
通常不可闻及
可闻及
不可闻及
血管再通救肢,组织 再灌注不可避免
组织坏死、神经永久 损伤,需截肢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高危因素
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度、高烟瘾的人,特别对于有冠心 病、发作心梗的人、房颤的人、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的人是高发动脉栓塞
防止肺炎发生的方法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护理措施 护理项目
嘱其多饮水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
保持大便通畅,有专人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康复指导
防止肺炎发生的方法 增强体质生活起居规律
教会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多与患 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讲 解成功患者案例和此 疾病相关的知识,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因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因
00
根据栓子来源不同,发病原因分为三类: 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不明原因。
1.心源性
栓塞
心房颤动 ---- (最常见原因)心房和心室不协调收缩导致血液
停止,在左心房形成血栓;其他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形成的附壁血栓; 左心室室壁瘤;心脏瓣膜疾病;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因
5
抬高床头15-20度,观察患者咳嗽情况,痰液颜 色、性质和量,予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
6
早期康复治疗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运动以防 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等,
3
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患肢体 位低于心脏15度角,便于血液灌注下肢, 从而减轻患肢缺血引起的疼痛;
心理护理:多与病人沟通,针对性给予心理护
右下肢皮肤较左侧明显苍白,皮温低,趾 端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绀,范围较前增宽, 颜色加深,右下肢静息状态及活动时疼痛, 血运差,足背动脉未扪及搏动。
第一日
第三日
第五日
患者出现右下肢静息状态及活动时疼痛,血 运差,足背动脉未扪及搏动,右侧肢体能自 主运动,肌力检查不合作,肌张力正常。下 肢血管彩超示右侧股动脉腘动脉低回声填充, 血栓不排除,双下肢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
2.手术治疗
(1)动脉导管取栓术 --- 最佳时间应少于8~12小时。
(2)动脉插管溶栓术 ---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rt-PA等
(3)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治疗。
手术适应证
(1)栓塞在手及足部动脉以上的较大血管。 (2)肢体仍然存活。
手术禁忌证
(1)患肢组织已经丧失活力或坏疽。 (2)全身情况危重,难以承受手术。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肢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适当保暖患肢禁冷敷,以免引起血管收缩;
2
取合适的体位,睡觉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易灌流至下肢;坐位时避免跷二郎腿,防 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用温水洗脚,以免烫伤;
4
皮肤瘙痒时,可涂止痒药膏,避免手抓,以免造成继发感染
分叉,上肢动脉有3/4发生于肱动脉。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概念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E)和动脉血栓形成
(ATE)。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临床表现为动脉栓塞或血栓 形成的远端组织缺血。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特别是股动脉、腘动脉的栓塞 需及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会给带来严重后果——截肢甚至死亡。
7 4
指导做足背伸屈动作,勿揉捏;加护床栏,防 坠床跌倒。
理,给予解释、安慰病人,分散其注意力;向
病人及家属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1)相关概念
疾病知识
2)疾病病因、高危因素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及治疗
5)患肢护理要点总结
动脉栓塞---概念
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通常指----急性动脉栓塞, 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冲向远侧, 阻塞远端动脉,导致相应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 任何远端动脉都可能发生栓塞,通常见于下肢,其次是髂动脉和腹主动脉
满足患者日常生活所需
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与焦虑,
使患者身心健康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
(1)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区别?
( 2 )如何有效预防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问题探讨
动脉血栓供血不好,远端苍白。
静脉血栓回流不好,局部青紫。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 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 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应着重避免引起血 流减慢的因素
的人群。另外,动脉损伤、恶性肿瘤和心脏粘液瘤,也是发生动脉栓塞的原因。

冠心病
发作心梗
房颤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表现
P1.肢体
疼痛
P2.皮色
苍白
P3.脉搏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