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取栓术与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详解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详解


(向导管内注 入30%泛影葡胺,C型臂 透视确定导管前端位于滤器下约2~3cm, 以免将滤器拉动移位或损伤下腔静脉), 股、髂静脉取通后,再行股总静脉以下 的顺行取栓:用剪去注射器接头的4F导 管尾端由胫后静脉切口向上插入,从股 静脉切口拉出,注射器针头插入导管尾 端,向上取栓。

胫后、腘、股浅静脉取通后,在胫后静 脉切口处分离出一支与胫后静脉相通的 分支,剪断后远心端结扎,近心端插入 一根硬膜外导管至胫后静脉内作为留置 管。

术后患肢抬高,经留置管每日持续滴入 肝素100毫克;滴入尿激酶50万单位,每 日一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加血栓 通450毫克,每日一次。连续用药7天拔 管。然后继续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毫升加血栓通450毫克,每日一次;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每日两次;共 用5天。另外,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以祛胀、浅静脉 怒张、沿深静脉压痛三大表现。股青肿7 例(患肢疼痛剧烈,皮肤呈暗紫色), 股白肿2例(患肢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 明现减弱)。手术前全部行顺行双下肢 静脉造影,均提示患肢混合性深静脉血 栓形成,对侧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通 畅。

对31例患者术前全部在局麻下行对侧股 静脉穿刺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均 为Cordis滤器(强生公司,美国)。置入 滤器后即行患肢股静脉及胫后静脉切开 (内踝下方入路)、Fogarty导管取栓术: 先用6F或7F导管向上取通股、髂静脉
结果

术后7天经留置导管静脉造影示:28例 患肢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壁光滑无返 流,1例腘静脉狭窄50%,2例胫前静脉 部分再通。随访:29例症状全部消失,2 例穿弹力袜后能正常活动、工作。
结论


手术取栓结合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以减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肺栓塞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cute limb arterial embolism,AE)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临床表现为“5P”征,即疼痛(pain)、麻痹(para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苍白(paiior)。

其栓子大多来源于心脏和和主动脉脱落的附壁血栓,部分血栓可继发于动脉狭窄或血管手术后,其中60%~70%的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颤动[1],其次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脏瓣膜病,此外,腔内操作造成的栓子脱落也可导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3]。

动脉血栓栓子起源于左心房、左心室和动脉壁,血栓形成于有或无血流停滞的受损内膜表面。

栓子通常位于四肢动脉分叉处:34%位于股总动脉;14.2%在腘动脉;髂总动脉占13.6%;9.1%位于主动脉分叉处[4]。

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栓塞远端动脉血栓形成,特别是股、腘动脉的栓塞,如不及时诊治患者有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未经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后果是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3%,根据闭塞部位、腔内闭塞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有27%的肢体发展为坏疽,18.3%转化为慢性肢体缺血[4]。

因此,对于严重缺血的肢体,建议及时恢复外周动脉灌注。

如果肢体缺血的诊断延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不可逆缺血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的麻痹和僵硬。

动脉阻塞发生后6 ~ 8小时内被认为是抢救急性动脉阻塞肢体的“黄金时间”。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在栓塞发生数小时内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则。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动脉再通延迟的情况。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一旦确诊,必须对肢体存活能力进行评估,立即制定血管重建的计划。

肢体修复的可能性、缺血的持续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脉解剖是决定血运重建方法的关键因素。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腔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联合应用取栓术及动脉溶栓治疗15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联合应用取栓术及动脉溶栓治疗15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 2 ) ABI i niia l i c e s d o .7 4. . sg fc nty n r a e a r ge f . . Th r we e . 0 fe e a i ve a o 0 83 ee r no
利 用 球 囊 导 管 给 1 8例 急 性 下肢 动脉 栓 塞 患者 进 行 下肢 动脉 取 栓 术 , 后 在 动 脉 内 留置 导 管 , 续 滴 入 5 术 持
溶栓 药 物 , 续 2 4d 连 ~ .治 疗 成 功 者 为 1 8例 ( 10 ) 好 转 为 2 2 8 . , O例 (2 7 ) 有 效 率 为 9 . 1 . , 37
A r e ile bo e t m y w e e p r o m e n 1 a e c t r e i la t ra m bo im ow e x r m iy by t ra m lco r e f r d i 58 c s sofa u e a t ra r e i le ls ofl re t e t u i g ofb lo a he e s n a l on c t t r。a h om bo y i r g e e c tnu d t rc e o nd t r l tc d u s w r on i e o be t ikld f r2~ 4 d y h o gh t e a st r u h

1 ・ 36
J u n l fM e ia c n eYa ba ie st J n 0 0 Vo. 3 No 2 o r a o d c l i c n in Unv riy u .2 1 S e 13 .
[ 临床 医学]
联 合 应用 取栓 术 及 动 脉溶 栓 治疗 1 8例 急 性 下肢 动脉 栓 塞 5

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分析

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分析

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8T11:57:36.4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作者:刘浩曹兴念[导读]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炎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和动脉取栓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110例患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一组55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术的治疗,称A组,另一组患者同为55人进行动脉取栓术的治疗,称B组。

手术治疗后进行比较,分别比较患者的动脉畅通的情况,脉搏数,是否会复发以及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反应程度。

结果 A组康复人数有42人,康复率为76.36%,B组康复人数为51人,康复率为92.73%,B组康复率高于A组(P<0.005)。

A组复发人数为4人,复发率为7.27%;B组复发人数为14人,复发率为25.4%,B组复发率也高于A组(P<0.005)。

结论通过比较两种手术,我们可以看出,介入溶栓术和动脉取栓术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有缺点。

介入治疗术术后比较稳定不易复发,但治疗效果相对来说不如动脉取栓术明显,但是动脉取栓术容易复发,所以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来选取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术;动脉取栓术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炎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此病易发生在曾患有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属于急性疾病,容易造成肢体残疾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产生心理压力等其他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两种治疗方法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110名患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治疗观察比对的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65名,女性患者45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取栓术的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取栓术的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取栓术的护理蔡华玮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

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

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or gar t y导管取栓,采取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2006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6例,将其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50~75岁。

左下肢栓塞15利,右下肢栓塞11例,发病时间5h一1周。

临床表现:突发下肢疼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活动障碍,且不能及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

本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0例,吸烟史17例,心房纤颤史13例,术前检查血纤维蛋白原高者5例。

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立即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全部行急诊取栓术,术中肝素化(1m g/kg),采取局部麻醉加基础麻醉,股三角纵行切开,髂动脉用5F或6F的For gart y 导管取栓,多次操作手法轻柔,至近端有高压血流喷出,远端有较丰富的血液回流,再向远端注射尿激酶25万一50万U,同时游离股静脉,远端放血200—400m l,用7—0pr ol ene线连续缝合切口。

术后常规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抗凝,10d后改用华法林口服至术后6~12个月。

1.3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

2例患者有下肢神经缺血引起的胫前肌无力,足背屈不能,查肌电图示腓神经及胫神经损伤。

2护理2.1术前护理12.1.1常规急诊准备:立即评估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常规皮试、备皮、备血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

2.1.2心理护理:急性动脉栓塞起病急、变化快,可致肢体剧烈疼痛、坏死,必要时需截肢治疗,这些都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介绍此病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解释本病预后情况及配合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护理体会

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护理体会
探 J . 1 中国 妇 幼保 健 ,0 6,1 1 ): 4 1 8 . 2 0 2 (8 2 8 —24 2

护理 医学 ・
介 入 联 合 手 术 取 栓 治 疗 急 性 下肢 深静 脉 血 栓 形 成 5 0例 护 理 体 会
孙友 芳 , 晓燕 , 亓 倪红 霞
[ 要]目的: 摘 探讨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 急性 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的护理措 施 。方法 : 总结 5 0例介入联 合手术 取栓护 理经 验, 制定详细 的术前 、 术后护理措施 。结果 : 手术均获成功 , 未发生肺动脉栓塞 、 下腔静脉滤器并 发症 、 溶栓并发症及 出血倾向 。 结论 : 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 、 有效 、 微创 , 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外科手术 ; 静脉血栓形成 ; 介入治疗 ; 护理 [ 中国图书资料分 类法分类号 ]R64 5 [ 文献标识码]A
维普资讯
62 0
JB n b d C l, e tmb r 0 8, o. 3, o 5 e g u Me ol S pe e 0 V 13 N . 2
新 生儿疾 病筛 查 主要 的 环节 , 检 验 结 果 准确 与 否 是
的关 键 , 必须 对采集 血 标 本 的护理 人 员进 行 严 格 业 务 培训考 核 , 不断 提高 相 关 理论 知 识 和 技术 操 作 水 平, 增强 工作 责任感 , 确保 参与 采集标 本 的护理人 员 在 采血 、 送检 等各环 节 中能严 格遵守 护理操 作规 程 。 在采血 过程 中 , 常会碰 到血 流不 畅 、 经 血斑 太小 的现
急 性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ep eos d e vrt ll trm o , V ) ho b sD T 是一 种 严重且具 有潜 在危 险 的疾 病 , 如 未能及 时有 效地 治疗 , 易发 展 为血栓后 综合 征 , 甚 至发生 严 重 的并 发 症 肺 栓 塞 ( um nr mbl m, p l o aye o s i P) E 造成 死 亡 。 目前 D T的治 疗 方 法 主 要 包 括 内 V

动脉取栓术与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比较

动脉取栓术与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比较

畅。如有较长的堵塞血栓可用导丝反复破碎血栓 , 可增强溶 这样

临床 探讨 ・
21 0 0年 1 月第 4 卷第 3 期 1 8 3
方 法 向股 深 、 浅 动 脉 插 入 导 管 , 时 动 脉 逐 渐 变 细 , 插 34 股 此 应 、 号导 管 直 至 回血 良好 。手术 中应 尽 可 能取 净 栓 子 , 栓 成功 后 应 取 用肝 素 盐 水 4 0 mL溶 入尿 激 酶 (0— 0万 U, 动 脉 远 端 注 入 , 2 3) 从
【 s r c 】 Ob e  ̄v o ae h l i le e to m o c m rm at y a d it v ni a tea y o c t at a e b l m Ab t a t j c e C mp rd te c nc f c fe b l t y f r r n ne e t n rp n aue r r l m oi i a eo o e r ol h e i s
O_ 1 3
> 0. 05
1 _ 介入组治疗方法 _2 2
用股动脉血管成像数字减影 ( S 观 D A)

2.7 1
< 0. 05
25 .8
< 0. 05
察 血 栓 堵 塞 的部 位 , 泥鳅 导 丝 将 导 管 引 导 至 通 过 堵 塞 段 , 后 用 然
缓 慢 退 出 导丝 ,采 用 逐 层 溶 栓疗 法 ,分 段 、分 次共 注入 尿 激 酶
b l co f m a tr wa a i l b t r ha i tr e t n l h r p , b t h i tr e t n l h r p as h v o n u eirt, t e o e tmy r o rey s l t t e et t n n e v ni a te a y u t e ne v n i a te a y lo a e w s p roi e o o y h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与介入溶栓的疗效比较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与介入溶栓的疗效比较

临床研 究 ・
21 1 第 卷 3 0年1 8第3 1 月 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 与介入溶栓 的疗效 比较
何 志 坚
广东 省 佛 山市第 一 人 民医 院 , 广东 佛 山 5 8 0 2 00
【 要】目的 : 摘 探讨 下肢 深静 脉血 栓碎栓 溶栓 与介 入溶 栓 的临床疗 效 。方法 : 回顾 性分 析我 院 2 0 0 6年 6月 ~ 0 0年 3 21 月 收治 的 6 下肢 深静 脉血栓 患者 临床资料 。根 据我 院采用 的治疗方 法不 同 , 其分 为对照组 和观 察组 。对照 组 4 例 4例 将 0 给予碎 栓溶 栓 , 观察 组 2 4例 给予 介 入溶 栓治疗 。 比较 两组 的 临床疗 效 、 发 症及住 院时 间。 并 随访 1 后 , 年 比较两 组 的 复发率 和后 遗症 。 结果 : 与对照组 相 比, 观察组 的治愈率 和总有效 率高于对 照组 (2 0 S 7 0 9 . % V 25 %) 6 . %U . %,58 5 35 3 S8 .0 , 差 异均 有 高度 统计 学 意义 ( 5 . 、 06 均 P O0 )无 效 率及 并发 症发 生 率低 于 对 照组 ( .7 x= 39 9 . 4 5, < .1 , 41 % s1 .0 93 % 75 %,.8
J n 0 6 t rh 2 1 . c r i o te df r n t o so u r ame t t e r iie no i h o to r u u e 2 0 oMac 0 0 Ac odngt h if e tmeh d fo rte t n , h ywee dvd d it n t ec n rlgo p e
[ sr c]Ob et e oepoec rt eefc o rk n bl trmb ls n nevnin trmb ls nlw rl Ab ta t jci :T x l uai f t fbo e ot ho o i a d it e t ho o i i o e i v r v e ys r o ys m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