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名中英互译

根据翻译对等原则, 并结合不同实际情况, 对汉英电 影片名可以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等多种方法。
( 一) 直译或音译
直译或音译是指在片名浅显易懂, 不会产生误 解的情况下, 按照片名的字面意思或发音直接 翻译。如:
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与野兽》 Brave Heart《勇敢的心》
人》,“第三只手”在中文里指“贼”或“小偷”, 译成The Thief Catcher 译出了语用意义, 不会让英美观众产生误解。 《霸王别姬》未按字面译为Xiang Yuthe Conqueror Bids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或EmperorChu and Lady Yu, 而 译为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套用了观众熟悉的海明威名 著A Farewell to Arms, 译者抓住了关键词Farewell 与 Concubine, 爱情故事与悲剧气氛一目了然, 很好地吸引了观 众
questions
Hobson’s Choice -《霍布逊的选择》? Pumpkin Eater-《食南瓜的人》?
Hobson
讲述的是一位著名为Hobson 的鞋店老板, 不愿意把大女儿嫁 给店里的伙计, 结果遭到三个女儿同盟的反对, 于是屈从了她 们。电影中主角名叫Hobson, 表面上看没有问题。可是 Hobson 是一个英语成语, 源自1712 年509 期英国《观察家》 杂志。Hobson 是16 世纪英国剑桥地区驿站老板, 向顾客出 租马匹。可是他有一个怪脾气, 他非常喜欢自己的马匹, 所以 总是坚持按照固定的顺序轮流出租。顾客到马厩去牵马时, 即使不喜欢也只能牵了就走, 没有商量的余地。后来, 人们引 用该成语, 表示“没有选择或商量的余地” 。很显然,《霍布 逊的选择》没有译出这层语用意义, 也就不能做到与原片的 功能对等。如果我们换个角度, 改用中国观众熟悉的文化意 向, 译成《别无选择》岂不更好?
模因视阈下的电影片名特点分析

“ me Me ”最早 出现在 牛津 大学 动 物 学 家 Rc ad D wk s的 著 作 i r a i h n
— —
《自私 的基 因》一书中 ,他认 为
除 了生 物遗传 学 存在复 制 因子 D A N
之外 ,在 文化 、社 会 与思 想 上 也 存 在一种复制 因子 , 那就是 “ me Me ”, 它通 过 模 仿 、复 制 ,在人 的大 脑 之 间相互传 染而进行传播 ( a is D wk , n
出现 提 供 了新 的 视 角和 灵 感 。 【 键 词 】模 因 关 传播 电 影 片 名
d i 0 9 9 .s. 0 — 9 6 0 21. 2 o: . 6  ̄in1 2 6 1 . 1 . 0 13 s 0 2 93
1 、前 言
从 历 a * 共 时 两 个 方 向 来 进 行 复 制 -n , j 和 传 播 , 它 可 以 是 纵 向 , 随 着 时 间
17 9 6)。 模 因 这 一 概 念 的 出 现 , 吸 引 了不 少学 者 专 家 铁 卢 “ 欧 洲 一 是 个小 镇 的名 字 ,1 1 8 拿破 仑在 此 5年 的延 续 而传 递 ,也 可 以是 横 向,在 惨败 ,最终结束 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 同一 时代 的 不 同群体 或 区域 之间 进 “ 滑铁卢 ”因此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 , 行 传 播。模 因 的生命 周 期 分 为 以下 象 征着 “ 痛 的 失 败 ”,如今 我 们 惨 四 个 阶 段 :同 化 ( s i l in), a smit ao 输掉 比赛、 赔掉 生 意都 可 以 用遭 遇 “ 铁 卢 ”来 形 容 。 滑 是指信息被 宿主接受并吸收 的过程: 记 忆 (ee t n),模 因 必 须 有 一 rtn i o 22与 文 化 教育 相 关 . 个 被 大脑 记 忆 的过 程 , 它被宿 主 记 教 育和 知 识传 播 来 自学校 和 社 忆 的越久 ,就 越 容 易传 播 给其 它宿 会 ( 自然 ,2 0 。通 过 受教 育 何 0 5)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 不 仅 是人 们 日常 休 闲 的娱 乐 形 式之 一 ,也是 一 门商 重 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将 “目的 ”这 一概念运用 于翻译之 业 性 与 文 化性 兼 具 的现 代视 听 艺 术 。 电影 片 名 作 为影 片 呈 现 中 ,并 认 为 翻 译 作 为 一 种 跨 文 化 的 交 际 行 为 , 翻 译 目 的往
中 出现 的 “ 一 名 多 译 ”及 其 他 翻 译 不 规 范 现 象 进 行 对 比 分 其 观 看 电影 的欲 望 和 兴 趣 , 从而 增 加 票 房 收 入 。 ( 李静,
析 , 以促 进 电影 译 名 的 规 范化 和 合 理 化 。
2 0 1 2 )
二、功能 目的论 与电影片名功能介绍 功 能 目 的 论 是 由 德 国 功 能 派 学 者 汉 斯 ・弗 米 尔 和 克
【 l 0 ] 朱冠明. 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 [ J ] . 山东 外语教学,2 0 0 5 , ( 2 ) .
【 2 ] 陈慧英,饶穗. 广 州话普 通话对照 ( 英丈译释 ) ( 第三版 )【 M 】 .
北京 : 北 京语 言 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2 .
【 8 】 赖鹏. 从 “ 言域”的语用视角看情 态动词 “ 能”在粤语中的缺 失
与替 补 [ J 】 . 语 文 学 刊 ,2 0 1 5 , ( 1 ). [ 9 ] 彭利 贞. 现代 汉语 情 态 研 究 [ M ] . 北 京 : 中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
并存 的现象 ,正可谓是 “ 一名多译 , 良莠不齐 ” ( 贺莺 ,
( 指 称 )功 能 、表情 功 能和 感染 ( 诉 求 )功 能 ( N o r d ,
2 0 0 1 );其三 ,电影 片名翻译作 为一种应用型文体 ,其究 2 0 0 1 )。信息功 能即传递 电影信 息 ,包括其 内容 、情节和 竟 应当注重 “ 求真 ”,还 是落脚于 “ 务实 ”?因此 ,本文 主 题 的表 达 ; 表 情 功 能 则 主 要 指 情 感 的 表 达 , 它 要 求 片 名
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1.引言电影作为一种受众广泛关注的艺术形式,片名在电影推广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准确地翻译电影片名,既能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又能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难点及影响因素,并以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片名翻译的一些经验和策略。
2.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翻译2.1 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目的论是翻译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沟通需求和文化背景,翻译行为应以目标受众为导向。
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目的论的观点尤为重要,因为片名既是营销手段,又是对电影主题的概括和传达。
2.2 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引目标受众:片名是电影的门面,直接影响观影者对电影的第一印象。
因此,片名的翻译要能够吸引目标受众,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电影的好奇心。
(2) 传达电影主题:片名应能够准确地概括和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片名,观众可以初步了解电影的内容和故事线索,进而决定是否观影。
(3) 映射文化背景:电影是一种集合了情节、角色、语言、音乐等多种要素的艺术形式,涉及到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
片名的翻译要能够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应目标文化的审美习惯和接受度。
3.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与难点3.1 片名翻译的原则(1) 传神忠实原作:片名翻译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的主题和情感,避免对原作进行过分的加工和改动。
(2) 考虑目标受众:片名要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进行翻译,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片名所传达的信息。
(3) 简洁明了:片名要尽量简洁明了,能够一眼看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避免过于复杂或晦涩的翻译。
3.2 片名翻译的难点(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电影片名的理解和接受度存在差异。
因此,译者要考虑如何在翻译中消除文化障碍,使得翻译片名在目标文化中具有合适的效果。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电影台词的翻译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电影台词的翻译概述电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许多人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观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翻译不准确或译文不流畅的问题。
这篇文档将从翻译模因论的角度来探究电影台词的翻译问题。
翻译模因论简介翻译模因论是由Richard Dawkins提出的一种理论,它认为语言的传播类似于生物学的基因传播。
模因是社会学上具有自我复制机制的文化单位。
在翻译模因论中,翻译是模因的传播过程,翻译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翻译前后模因的相似度。
翻译模因论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台词的本质在翻译电影台词时,我们需要理解台词的本质。
台词是电影角色通过观察和思考后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观影者对电影台词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持原有情感和主题的一致性。
翻译的难点•文化差异:电影中许多台词与特定的文化有关,翻译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保持翻译和原意的相似度。
•语言的转化: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方式不同,有些原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翻译时需要进行语言的转化,使得译文表达相近的意思。
•感情的传递:有些台词需要传递强烈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翻译时需要呈现出情感的转换和表达。
翻译技巧•直译:直接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保持其语言的结构和顺序。
•释译: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释义,使得译文表达与原文相同的意思。
•形似译:在两种语言中找到音、形、义相近的字或词进行翻译。
•自由译:以原文为基础,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改写,使得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用语。
结论在翻译电影台词时,我们需要根据翻译模因论的原理,保持翻译前后模因的一致性。
同时,我们需要了解电影台词的本质,并根据不同的翻译难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持忠实于原意的基础上,呈现出流畅自然的译文。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导语:英文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名片,直接面向全球观众。
然而,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使得片名翻译成为电影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论作为一种翻译理论,可以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一、目的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基本原理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功能。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翻译目的主要体现在吸引观众、传递影片主题和增加广告效果等方面。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从这些方面考虑,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二、目的论在吸引观众方面的应用吸引观众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目标之一。
翻译者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比如,通过使用有趣、引人入胜的词语,或者运用一些文化隐喻和吸引人的符号,来激起观众的好奇心。
例如,电影《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将片名译为中文《魔法美女》,充分利用了“魔法”和“美女”这两个概念,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此外,目的论还强调影片的宣传效果。
翻译者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片名,让观众在一瞬间就能记住电影并产生兴趣。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将片名译为中文《泰坦尼克号》,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故事的背景和主题,从而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目的论在传递主题方面的应用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吸引观众,还要能准确传达电影的主题。
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意义,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译名。
例如,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将片名译为中文《阿甘正传》,既准确传达了主人公的名字,又直接表达了电影的主题:一个普通人的非凡经历。
此外,目的论在传递电影主题方面还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和符号来实现。
例如,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将片名译为中文《星际启航》,用“星际”和“启航”这两个词表达了电影中人类对探索宇宙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英文电影片名中译

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英文电影片名中译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比较专业的工作,由于英语电影片名的文字信息性和感情性都很强,必须在传达原著的内容和情感的同时把握住其文字游戏、表达的艺术性,以及爆破出一种鲜明的文学色彩,使人一见便知故事背景。
首先,翻译者要清楚英文电影片名中实际意义,即根据英语原文,分析词义及句子结构,把握住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明确原文含义。
比如有一部非常受欢迎影片《Forrest Gump》,原意义是“阿甘正传”,其中Forrest可以理解为“森林”、“林地”,Gump则可以理解为“笨人”以及“蠢蛋”的意思,这样整个电影片名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笨蛋的森林故事”。
其次,翻译者要思考翻译的目的,即根据中文翻译要和英语片名表达一致的情感,并且尽可能突出原片的意义和特色。
比如同样是一部非常受欢迎影片,《The Breakfast Club》,可以翻译为“早餐俱乐部”,这里Breakfast可以理解为“早餐”,Club则可以理解为“俱乐部”,这样整个电影片名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俱乐部的成员在一起享用早餐的场景,给读者一种青春的活力感,为电影的内容带来一种温馨的美好气氛。
最后,翻译者要思考翻译的方法,即结合语言特点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拟声词、复合词、俏皮词等。
比如,《A Beautiful Mind》,可以翻译为“美丽心灵”,其中Beautiful可以理解为“美丽”,Mind则可以理解为“心灵”,即美丽心灵的意思,表达的是一个充满着美丽心灵的人的故事,既保留了原文的含义,又能给读者一种温馨和激动的感觉。
总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要精准、形象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既要展现其文字游戏、表达的艺术性,又要反映出其潜在的文学色彩,让读者一见便知故事背景,充分显示电影片名的另类文字游戏及表现力。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集商业、文化和艺术等因素于一身的再创作。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究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方法在具体实例中所起之功效,并力图对当前电影片名翻译中存在的“一名多译”及其他不规范的翻译现象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今后的电影片名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从而使电影译名在忠实传递影片信息和文化的同时,亦能兼富美感,并顺利实现其商业价值。
标签:功能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直译意译一、引言电影不仅是人们日常休闲的娱乐形式之一,也是一门商业性与文化性兼具的现代视听艺术。
电影片名作为影片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还承担着对电影的宣传和推销作用。
精彩的片名往往有助于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进而帮助实现其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贺莺,2001)在现阶段翻译界,学者虽已从多个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尝试和探究,但综观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文献,仍存在三大不足之处。
其一,电影片名的翻译究竟是应当就“片名”本身而论,还是应当结合电影情节和内容;其二,当前电影片名的翻译依然存在诸多译名并存的现象,正可谓是“一名多译,良莠不齐”(贺莺,2001);其三,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文体,其究竟应当注重“求真”,还是落脚于“务实”?因此,本文将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力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方法来探究直译与意译在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其中出现的“一名多译”及其他翻译不规范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促进电影译名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二、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功能介绍功能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汉斯·弗米尔和克里丝汀·诺德等人创立的一种理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将“目的”这一概念运用于翻译之中,并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往往决定翻译策略或手段。
同时,目的论者认为,在“目的论”的三大法则中,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作为普通适用法则,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且忠诚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仲伟合,19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正确地理解原片名 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值时,译者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得译语读者 和基础,翻译前译者要利用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语义、语
群体中产生具有商业号召力的翻译,此类模因称为改译 境 和 语 用 分 析 。 ⑨ 美 国 影 片 “One Flew Over the
模因,改译模因可以通过增译、减译、创译等形式实现。
物机器猫的状态。正是由于这个迫不得已的抉择,大 都值得重新经历。即使我们成年以后,我们心里还住
Cuckoo’s Nest”曾被台湾片商译为“飞越杜鹃窝”,主要
1.减译模因 汉语为意合语言(parataxis),通常通 是由于对原电影片名的理解错误造成的,“Cuckoo’s
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含义,《古今大战秦俑 Nest”引申义为“疯人院”,由于影片的主题也是关于麦
情》通过短短七个字,既展示了动作(大战),又体现了 克默菲在疯人院的遭遇,大陆翻译为《飞越疯人院》更
变源语的形式来实现。此时,译者既要考虑到原影片的 层面,而是要充分发挥语言应用能力,产生出胜过源语
故事情节和内涵,同时也要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 片名的译文。“Lolita”讲述的是美国的忘年畸恋,即大学
语境,通过译入语中近似的意象翻译源语的模因,这种 教授亨博特与寡妇夏洛特的女儿洛丽塔的爱情故事。
思
中。直译模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异域特色和 疯狂》、“The Visitor”译为《不速之客》等。
韵律节奏。
3.创译模因 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再创作的过
(三) 意译模因 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程。郭沫若认为“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⑧。因
REVIEW
有时候为了传达源语电影片名的语义内涵,要通过改 此,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要局限于字、词、义
是备用电池一般是装在机器猫的耳朵里的,而哆啦A 来,继续为我们守护梦想。“童年如同遗忘的火种,永远
梦并没有耳朵。如果要更换新电池,哆啦A梦就会失去 能在我们身心中复萌。”所以,梦想之光总会在我们愿
所有的记忆,包括与大雄最美好的相处的点点滴滴。然 意重新点燃的刹那,再次闪烁,再度温暖我们的余生。
而,这份记忆太珍贵太重要了,他宁可哆啦A梦保持植 所以,巴什拉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童年的所有梦想
不能直接翻译为《阿里》。为了使该片名对影片起到“导 为源语模因的初始宿主,要在深入理解原语影片内容
视”的作用,不妨采用增译法,将其翻译为《拳王阿里》, 和主题基础上,通过对源语片名的解码、编码,将源语
通过片名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清晰化,传达了源语的信 模因传染给译语读者,实现了源语模因(下转第159页)
电影通常被誉为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影视产 品能够传递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电影片名 翻译起着宣传导视的作用。好的片名翻译既能传达影片的主题,又能唤起人们观看欲望,从而赢得译语的观众和 市场。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具有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①目前,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够理想, 主要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鉴于此,本文将以模因论为指导,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试图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一定 的理论指导。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语言之思 147
/
学
林
胖虎的妈妈也突然出现,怒发冲冠地拿着大萝卜要教 的童话永远葆有生机、拥有活力的原因所在。当时间意
漫
训胖虎。尽管大雄报复了胖虎和大夫。但是他心里依然 义上的童年远去,心灵意义上的童年却永远存在于我
录
感到失落,在自己的房间抱头痛哭,他伤心地抽泣:“哆 们的梦想中,巴什拉的梦想诗学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
啦A梦不会回来了!”就在这时候,一道耀眼的光芒照 的价值:“心灵对童年的价值标准则从不无动于衷,尽
亮了整个房间,哆啦A梦微笑着再次出现。
管回忆到特征很奇特,假若它具有童年的原始征兆,它
REVIEW
网上流行着一个十分感人的励志版的哆啦A梦结 就能使我们身心中的童年原型复苏。”童年在人类的原
局:有一天,哆啦A梦突然不能动弹了,大雄心急如焚, 型记忆中已经成为了关于梦想的固定隐喻,而这一隐
情况下翻译模因称为意译模因。影片《霸王别姬》运用 原电影片名“Lolita”是以女主人公“洛丽塔”的名字命
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及主人公在剧中合作演出的京 名的。其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属于创作性翻译。
剧名作为电影片名,既突出了影片的主题,同时也暗示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故引自苏东坡写给朋友张先的一
着 主 人 公 最 终 的 悲 惨 结 局 。 该 影 片 英 文 翻 译 为 首讽刺诗,调侃张先老夫娶幼妻:“十八新娘八十郎,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同样在国外也是非同凡 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
响。由于翻译后的英文影片受众是普通大众,而非汉 人常用“一树梨花压海棠”形容老夫少妻。因此,译者通
翻出了哆啦A梦留下的时光机,独自乘坐时光机来到 喻被无数的梦想家用哆啦A梦这样的形象进行着不断
了22世纪。大雄找到了哆啦A梦的妹妹哆啦美,哆啦美 的注解,或许在其中,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童话存在的
随同大雄坐时光机回到了20世纪,看到一动不动的哆 意义。
啦A梦,哆啦美知道这是因为哥哥已经耗尽了电量。但
哆啦A梦是我们心中童年的原型,它的复苏和归
“The Others”译为《小岛惊魂》“、Bathing Beauty”译为《出 Men”译为《芸 芸 众 生》、“Ghost”译 为《人 鬼 情 未 了》、
水芙蓉》等。
“Rain Man”译为《手足情未了》等。
(四)改译模因 有时候,如果原片名不够恰当,不
三、对译者的要求
能够满足传达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语言之思 146
/
语
言
形式,能够传达源语的语义,并且不会造成理解过程中 息和文化,进而可以取得一定的商业效益。类似,
之
的任何障碍,此时,译者可直接将原语模因复制到译语 “Face Off ”译为《夺面双雄》、“Sister Act”译为《修女也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基于模因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田希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 海宁 314408]
摘 要:电影片名翻译不仅是简单的双语语码转换过程,更重要的是英汉两种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是模因传播过 程。译者作为传播模因的宿主,可以通过多种变通方式将源语模因转换为译入语模因。译者要在充分理解原影片内 容和主题基础上,利用自己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性地再现源语模因。 关键词:模因论 电影片名 翻译
一、模因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模因”(meme)一词源于希腊语“mimeme”,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此概念最早是由达尔文(Richard Dawkins)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何自然教授认为“模因”具有“模仿”和“基因”双重含义,故将“meme”翻译成“模 因”,目的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到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②模因论为语言引入了信息复制的 观点,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 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③ 切斯特曼(Chesterman)认为,翻译理论进化(即理论的更迭和演变)的本身就是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 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在翻译模因库中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一方面,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 承;而另一方面它也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成 为源语模因的宿主,源语模因经过译者的解码、编码,传染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作为模因的新宿主,对这些翻译 模因进行重新编码,实现了源语模因的传播。最理想的翻译模式为:模因的新载体能使新的宿主通过转换过的语 言,成功解码这些模因,使源语模因由此得到传播并产生等效的语用功能。⑤电影片名的翻译并非简单的自当句对 的过程,是译者解码源语模因,通过新的宿主— ——译语读者传播源语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谙识中西方 语言和文化,使得原语信息在译语读者群体产生近似的效果。 二、模因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片名通常简洁、新颖、含义丰富,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待事物的价 值取向不同,因此电影片名翻译需要迎合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本文将根据何自然教授的模因划分方法,将电影 片名的翻译分为音译模因、直译模因、意译模因和改译模因等。 (一)音译模因 音译模因是根据源语的发音方式,将源语模因翻译为译入语的翻译方式。在中西文化交流 中,专有名词通常采用音译模式。如“Avatar”一词源于梵文,是中国文化中的“文化空缺”,指“神以物质形式降临在 世间,借用人的肉体施展神的力量”。原影片通过“Avatar”这一片名,向观众展示了故事的主题。译者作为源语的初 始宿主,要考虑受众的文化。中国是佛教、儒教国家,对于佛教文化耳濡目染,因此,直接将“Avatar”翻译为《阿凡 达》也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心理,传播了这一佛教文化,同时也展示了故事的主题。类似的音译还有“Lincoln”译为《林 肯》、“Spartacus”译为《斯巴达克斯》、“Troy”译为《特洛伊》等。音译模因能够像译语读者传递源语文化,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中西彼此文化中的“文化空缺”。 (二)直译模因 电影片名的直译法,就是“根据源语和译语的特点,在最大限度内保持源语片名的形式和意 义来进行翻译”⑥。包惠南提到过“凡宜直译的片名应该尽量直译,以最大限度传达原名的信息,保持原片名与内容 的完美统一,这应是影视片名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⑦。如国产影片《英雄》译为“Heroes”、“Time Code”译为 《时间密码》、“The Age of Innocence”译为《纯真年代》等。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