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必修1 第3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甲图洋流为暖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2.如果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

B.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3~4题。

3.若洋流系统在大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③是拉布拉多寒流

B.洋流①是本格拉寒流

C.洋流②③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

D.④是暖流

4.若洋流系统在太平洋,则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着名渔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1·长沙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流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0·银川模考)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6~7题。

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大洋环流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7.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

A.智利B.美国C.马来西亚D.英国

(2010·厦门模拟)读图,回答下题。

8.若箭头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9~10题。

9.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经过 B.暖流经过

C.有上升流 D.寒暖流交汇

(2010·湘潭模拟)1519年9月20日至1522年9月6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线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该航线( )

A.穿过马六甲海峡

B.最大纬度跨度约为90°

C.连接七大洲,穿过四大洋

D.大多数航程在温带海域

12.船队航行过程中,曾( )

A.顺西风漂流 B.逆北赤道暖流

C.顺巴西暖流 D.逆本格拉寒流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回答13~15题。

13.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4.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

A.拉布拉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15.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着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依次利用的洋流有哪些

(5)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方向凸出,原因是甲处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方向凸出,原因是乙处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知,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图中洋流自冷水区流向暖水区,为寒流;乙图中的洋流自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为暖流。第2题,如果

这两个洋流都位于太平洋,则甲图洋流是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的寒流,名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乙图洋流是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岸的暖流,名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答案】

3-4【解析】若洋流系统在大西洋,则③是巴西暖流,②是南赤道暖流,①是本格拉寒流,④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若在太平洋,则洋流①是秘鲁寒流,附近形成秘鲁渔场。

【答案】

5【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为非洲几内亚湾以北地区,①③为热带草原气候区,②为热带沙漠气候区,④为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补给河流的水量最少。

6-7【解析】第6题,依据甲洋流的流向、所处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来确定,该区域为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或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故选D。第7题,太平洋的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即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的发生使得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可能会使东南亚、南亚等地出现旱灾。

【答案】

8【解析】根据图中角度数推断该洋流所在纬度区域为40°N 附近,结合图中经度数判断该洋流所在经度为180°,故图示洋流在

(180°,40°N)海域为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D

9-10【解析】第9题,影响两地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势高低、海陆位置、洋流等。从图中看A、B两地纬度相同,地势高低相差不大,但A离海洋近升温快(图为夏季示意图)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气温较低。第10题,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有上升流,使海洋下部的丰富盐类物质被带到海洋表层,而使浮游生物增多,从而增加鱼类的饵料,利于鱼类生长,这类似于秘鲁渔场的形成。

【答案】

11-12【解析】第11题,由图分析该航线没有穿过马六甲海峡,没有穿过北冰洋,大多数航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第12题,结合航行中经过的主要海域判断,航运过程中曾逆西风漂流,顺北赤道暖流,顺巴西暖流,顺本格拉寒流。

13-15【解析】第13题,由世界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呈顺时针流动的洋流系统有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和夏季北印度洋海区。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则呈逆时针流动。故答案A正确。第14题,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现为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气候更干旱,促使沿岸荒漠的形成。千岛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流经的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由于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没有形成荒漠。故选择D。第15题,再现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南半球大陆东部、北半球大陆西岸、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暖流分布。而南半球高纬度是西风漂流属寒流。故选D。

【答案】

16【解析】第(1)题,由纬度及洋流环流分析此海域为北半球海域。第(2)题,a、c属风海流,处于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第(3)题,该环流位于大西洋时,①处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与此成因相同的还有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第(4)题,结合图示分析风带、洋流。第(5)题,当北印度洋洋流是顺时针时,表示北半球为夏季,明确该点后做进一步分析即可。

【答案】(1)北此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2)a c 西东北信

(3)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4)东北信风和西风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5)D

17【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判断,①处

渔场为纽芬兰渔场。第(2)题,等温线稠密说明南北温差大,结合该处洋流分布知是寒暖流交汇处。第(3)题,受加那利寒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乙处向高纬(北)凸出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1)D

(2)南北温差大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3)南加那利寒流北北大西洋暖流

(4)①甲处为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②乙处为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 教育城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A组 一、单项选择题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 C.冬季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B.一年半 C.二年半D.三年半 4.下列不属于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形成的因素的是() A.地转偏向力B.陆地形状 C.波浪和潮汐D.盛行风 5.下列由西风驱动形成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6.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A.北冰洋暖流影响 B.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西风影响 D.信风影响 7.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过来的()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8.寒暖流交汇或有上升流的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下列渔场分布于冷海水上泛海区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 二、综合题 9.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三条线段中添画箭头,完成大洋环流流向。 (2)假设该大洋为北大西洋,那么图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将是:A______,B______。图中各数码海区中能成为大渔场的是______,名称为______(渔场)。 (3)假设该大洋为北太平洋,那么图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将是:A______,B______。①②③④海区成为大渔场的是__,其名称是______(渔场)。 (4)根据洋流性质可以分为______流和______流,______流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5)______的影响以及陆地形状的限制,也会导致洋流方向的改变。 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 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 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三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 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 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 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 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 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 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5. 本实验所测得的摩尔气化热数据是否与温度有关? 答:有关。 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答:装置的密闭性是否良好,水本身是否含有杂质等。 实验五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1. 对于不同成分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 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处出现水平段,混合物在共熔温度时出现水平段。而平台长短也不同。 2. 作相图还有哪些方法? 答:作相图的方法还有溶解度法、沸点法等。 3. 通常认为,体系发生相变时的热效应很小,则用热分析法很难测得准确相图,为什么?在含Bi30%和80%的二个样品的步冷曲线中第一个转折点哪个明显?为什么? 答:因为热分析法是通过步冷曲线来绘制相图的,主要是通过步冷曲线上的拐点和水平段(斜率的改变)来判断新相的出现。如果体系发生相变的热效应很小,则用热分析法很难产生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知识点总结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 1.洋流分类 (1)暖流:从__水温高__的海区流向__水温低__的海区。 (2)寒流:从__水温低__的海区流向__水温高__的海区。 2.影响因素:__盛行风_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__地转偏向力_、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3.主要洋流及分布 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点拨: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均属于在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但西风漂流为寒流。 【重难点解析】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气旋型)的大洋环流: (3)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4)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5)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两个8字,上逆下顺”。 全球大洋环流分为两大环流:一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二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可在南北半球各写一个“8”字来掌握其运动方向,两个“8”字以赤道为界。每个“8”字,上面那个圈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和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下面那个圈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 名师感悟:1.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2.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 (4)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3.北印度洋季风环流运动方向:“夏p冬b,夏顺冬逆”。 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吹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像字母“p”;冬季吹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像字母“b”。用字母的线段表示季风的风向,用弧线表示洋流的流向,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掌握。 〔针对训练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洋流甲(双选)() A.自南向北流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 Word版含答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同步练习 如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1-3题。 1.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2.下列关于a、b、c、d四处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为暖流 B.b处为寒流 C.c处为暖流 D.d处为寒流3.下列洋流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 A.a、b B.b、c C.c、d D.a、d 答案 C A D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4-6题。 4.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5.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6.下列关于图示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海域西侧形成著名文化景观——大堡礁 B.该海域东侧有世界著名渔场,盛产暖水鱼 C.该海域南侧受漂浮冰山影响,水温较低 D.该海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答案 D C C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某大洋,据图判断7-9题。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至③的洋流受信风带影响形成 B.②至①的洋流受风带影响形成 C.①比③的海水温度高 D.②比④的海水温度高 答案 D 8.若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 C 9.若阴影部分是太平洋,其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沿岸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C.③地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D.④地沿岸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D 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回答10-11题。

物理化学实验下思考题答案

磁化率的测定 1.本实验在测定XM做了哪些近似处理 答:(1)忽略了X反(2)X0=0(样品周围介质的体积磁化率)(3)H0=0(样品顶端磁场强度为0。近似认为样品顶端就是试管顶端) 2.为什么可以用莫尔盐来标定磁场强度 答:莫尔盐的XM仅与T有关,物质,物质稳定,组成固定,对磁场反应良好。 3.样品的填充高度和密度以及在磁场中的位置有何要求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样品管与磁极中心线平齐,不与磁极接触,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则样品最上端处磁场强度不为零。(样品的填充高度距样品管口处,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将样品悬挂在天平上,样品底部处于磁场强度最大区域【H】管顶则位于场强最弱甚至为0的区域,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样品处于磁场中的受力产生影响) 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 1. 实验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 答:各组分彼此互溶时,体系为均相,一旦体系恰好不相容,则分相达到相界。 2.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1)苯水分层不彻底(2)苯、醋酸乙酸挥发(3)酚酞变色范围为碱性,通过NaOH 滴定醋酸量偏高。 3. 实验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乙酸-水体系连接线 答:在苯和水含量确定的前提下,互溶曲线上的点与醋酸量一一对应。 电极的制备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

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平衡状态。(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2.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 答(1)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稳定。 (2)以标准氢电极(其电极电势规定为零)作为标准,与待测电极组成一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 3. 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答:(1)盐桥用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2)作盐桥的物质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应接近;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浓度要大;不能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在测量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时,金属电极要加以处理,以除去氧化膜。 6. 如何使E测定准确 答:(1)电极管不能漏液。(2)准电池和待测电池极化,“标准/未知选择”旋钮在“标准”或“未知”位置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对“待测溶液”应将读数盘预置到理论值后再将“标准/未知选择”旋钮旋到,“未知”。(3)甘汞电极不用时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4对新制锌汞齐电极和新镀铜电极应及时测量,避免再度被氧化。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巩固专练:7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019·北京高考)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B.盛行风③为东北信风 C.洋流②的性质为寒流 D.洋流①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上,关于④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区域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B.④沿海地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④沿海地区河网密集 D.④沿海地区能见度较高 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国家示意图,两国都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为了解决乙国淡水资源不足,可行的措施是 A.人口迁移到国外 B.海水淡化 C.开发利用冰川水 D.实施人工降水 4.有人提议甲国可从南极地区拉冰山来补给淡水,下列洋流对实施该措施有利的是 A.秘鲁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西风漂流 D.巴西暖流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简图(图中箭头表示7月份表层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影响7月份甲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地形、地转偏向力 C.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 D.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6.1月初 A.斯里兰卡岛各处降水稀少B.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乙处洋流使得马累降温减湿 D.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

读非洲西海岸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 B.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8.图中洋流 A.能使沿岸排放的污染物质首先到达欧洲西海岸 B.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C.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9.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洋流性质相同 B.沿①洋流航行比较安全 C.②洋流的流向季节变化明显 D.③洋流影响到欧洲西岸气候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①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a>b)的是

傅献彩五版物理化学思考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什么是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答:体系不需要外界对其作非体积功就可能发生的过程叫自发性过程,或者体系在理论 上或实际上能向外界做非体积功的过程叫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不一定是自发性过程, 如电解水就是不具有自发性的过程。 2.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达为:“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的”?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法,实际上涉及的是热与功转化的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 导使过程的不可逆性都相互关联,如果功与热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那么所有的实 际过程发生后都不会留下痕迹,那也成为可逆的了,这样便推翻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否定了热功转化的不可逆性,则“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也不成立。因而可用“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3.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为什么? 不可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 答: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即等于熵变。即ΔS =Q R /T (或ΔS =∫δQ R /T )。不可逆过程热温 商与熵变不等,其原因在于可逆过程的 Q R 大于 Q Ir ,问题实质是不可逆过程熵变 由两部分来源,一个是热温商,另一个是内摩擦等不可逆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逆 过程熵变大于热温商。由于熵是状态函数,熵变不论过程可逆与否,一旦始终态确定, 则ΔS 值是一定的。 4. 为什么说(2-11)式是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 为什么说它也是过程不可逆程度的判据? 答:(2-11)式为:ΔS A →B -∑A δQ /T ≥0,由于实际过程是不可逆的,该式指出了实 际过程只能沿 ΔS A →B -∑A δQ /T 大于零的方向进行;而 ΔS A →B -∑A B δQ /T 小于零 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2-11)式可作为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但不是自发过程方 向的判据.(ΔS-∑δQ /T ) 的差值越大则实际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因此又是不可逆 程度的判据。 5. 以下这些说法的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写出正确的说法。 B (1)因为ΔS =| δQ R /T ,所以只有可逆过程才有熵变;而ΔS >∑δQ Ir /T ,所以不可 A 逆过程只有热温商,但是没有熵变。 (2) 因为ΔS >∑δQ Ir /T ,所以体系由初态 A 经不同的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 B ,其熵 的变值各不相同。 B (3) 因为ΔS =|δQ R /T ,所以只要初、终态一定,过程的热温商的值就是一定的, A 因而 ΔS 是一定的。 答:(1) 熵是状态函数,ΔS =S B -S A 即体系由 A 态到 B 态其变化值 ΔS 是一定的,与 过程的可逆与否无关;而热温商是过程量,由A 态到B 态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则 其热温商值也不相同。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熵的状态函数性质不理解,把熵变与 B 热温商这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ΔS =| δQ R /T ,只说明两个物理量值上相 A 等,并不是概念上等同。 (2) 因为熵是状态函数不论过程可逆与否,其ΔS =S B -S A ,只要始终态一定,其值一定, 其改变值与过程无关。错误原因在于没掌握好状态函数的概念。 (3) 错误在于将过程量热温商与状态函数改变量混为一谈,始终态一定,热温商可以是 许多数值。正确的说法是:只要始、终态一定,其ΔS 改变值就一定,热温商的却随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而不同,而其中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数量等于熵变ΔS 。 6.“对于绝热过程有ΔS ≥0,那末由A 态出发经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都到达B 态,这样同 一状态B 就有两个不同的熵值,熵就不是状态函数了”。显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错在何处?请用理想气体绝热膨胀过程阐述之。 答:绝热可逆过程中ΔS值一定等于零,因此该过程中Q R =0,体系与环境无热交换; 而绝热不可逆过程中,Q Ir =0,而ΔS一定大于零.另外,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 可逆过程与绝热不可逆过程达到的终态是不同。现以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 经过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达到相同的压力,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向外做的功 的绝对值比绝热不可逆过程膨胀向外做的功的绝对值要大些,内能降低得也多些,故 绝热可逆过程终态温度低于绝热不可逆过程终态温度,相同的终态压力时,终态体积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3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印度洋D.南大西洋 读右图(箭头代表洋流),回答3~4题。 3.图中洋流名称是( )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西风漂流4.与该洋流表层海水直接可以交换的是( ) A.秘鲁寒流B.北赤道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日本暖流5.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 C.①②均为暖流 D.①②均为寒流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向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向流动 C.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是暖流 D.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8.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回答9~10题。 9.若该海位于大西洋,则该海区可能位于( ) A.西南部海区B.西北部海区C.东大西洋中部海区D.东南部海区

10.图中①、②表示的洋流名称可能是( ) A.①加利福尼亚寒流、②秘鲁寒流B.①墨西哥湾暖流、②北大西洋暖流 C.①巴西暧流、②西风漂流D.①拉布拉多寒流、②墨西哥湾暖流 图示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A.①B.⑦C.⑧D.⑨ 12.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C.寒暖流交汇D.底部海水上升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图回答13~14题。 13.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读下图,回答15~16题。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配套试题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配套试题 基础练习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1~2题。 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盛行风 B. 地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差异 D. 大陆轮廓和岛屿影响 2.由信风引起的洋流,其运动方向为() A.北半球向西,南半球向东 B.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C. 南北半球都由东向西 D.北半球向东,南半球向西 3.下列有关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洋流是寒流 B.由南向北流的洋流是暖流 C.暖流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水温 D.寒流水温一定低于暖流水温 4.下图中的四幅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正确的是(实线箭头表示暖流,虚线箭头表示寒流) A B C D 5.若一艘油轮在美国东部沿海附近发生严重泄漏,下列地区受污染最严重的是 A.西欧沿海B.墨西哥东部沿海 C.加拿大西北部沿海 D.非洲西北部沿海 6.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B.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C.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出现汛期 D.我国东南沿海时有台风登陆 7.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千岛寒流D.北大西洋暖流 若下图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若图中海域在太平洋,则洋流甲是() A.墨西哥湾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日本暖流 9.若图中海域在大西洋,则洋流乙是() A.巴西暖流B.加那利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墨西哥湾暖流 10.当印度洋北部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D.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11.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如果该图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则()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一燃烧热得测定 1、在本实验中,哪些就是系统?哪些就是环境?系统与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氧弹中得样品、燃烧丝、棉线与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得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得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得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或(降低热损耗得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与苯甲酸得用量就是如何确定得?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与苯甲酸得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得体积与内部氧得压力确定来样品得最大用量。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得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得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得关键因素就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与环境间得热交换就是影响本实验结果得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得关键:药品得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与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得氧化会产生热效应。在一般得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得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得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J(放热).2、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得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得平均温度与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就是偏高?由此所得萘得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就是偏高?说明原因.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与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f偏大,由此所得萘得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得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得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得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得相对分子质量得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加入溶剂中得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得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得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就是稀溶液得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得量既能使溶液得凝固点降低值不就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就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得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得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4、估算实验测定结果得误差,说明影响测定结果得主要因素?答:影响测定结果得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得程度与搅拌速度、寒剂得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程度,只有固液两相得接触面相当大时,固液才能达到平衡。实验过程中就就是采取突然搅拌得方式与改变搅拌速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释其成因。 2、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洋流的形成原因是由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 的方法。 2、学会绘制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2、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1、世界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通过考虑大陆的轮廓情况进一步分析描绘全球洋流分布,熟记主要洋流名称。 教学难点: 洋流模式图的推理以及实际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故事] 1现展示几副泰坦尼克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吧!它沉没的原因是由于在北纬40度撞上了冰山,导致船体进水而沉 没。我们都知道在北纬40度的海域是不可能发育这样大的冰山的,那么这座冰 山来自哪里呢?又是怎样的力使它到达这里而造成了这样一个悲剧的呢?” 那么这就与我们今天的新课有关,请同学们翻到书57页,现在就学习我们今天 的新课,第三章的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课学习】 [讲解] 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57页的文字,思考洋流定义、分类以及成因。 洋流就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 流。在这之中同学们可以看看对于这个流动有哪几个修饰词,那就是“常年”、“稳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图3-2-1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图3-2-1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思路解析:首先要清楚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主要是由全球风带决定的,其次根据风带分析出正确选项。我们可以把大洋洋流模式图巧记为:8/8,在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是北顺南逆,中高纬为北逆南顺。所以正确的图示应为③④。 答案:B 2.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 ①风浪②潮汐③洋流④波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其中风浪、波浪、海啸、风暴潮等形式都属于海浪。 答案:D 3.欧洲西部是世界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区,请问它的形成与哪个洋流的作用密不可分? 思路解析:欧洲地处西风带内,其西部濒临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对欧洲西海岸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加上欧洲西部漫长的海岸线,加剧了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的影响程度。所以形成了世界面积最为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答案:北大西洋暖流。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读图3-2-2,完成1—3题。

图3-2-2 1.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思路解析:在纬度30°,且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符合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模式。 答案:B 2.若AB线是30°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思路解析:北印度洋最北达不到30°N,因此,AB线为30°S纬线。因此,丙洋流在太平洋应是秘鲁寒流,在大西洋应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选D。 答案:D 3.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①风海流②暖流③寒流④补偿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思路解析:如果AB为60°纬线,则此海域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图中洋流又呈逆时针,所以为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乙处的洋流为暖流,是受西风影响产生的,为风海流。答案:C 4.暖流对所流经海区及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减温减湿 D.减温增湿 思路解析:暖流温度高,对流经地区的环境有增温增湿作用,故选A。 答案:A 读“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图3-2-3),完成5—7题。

2021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选择题 世界“第八大洲”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这个大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到30米。这种“垃圾洲”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平洋“垃圾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为() ①污染海洋环境②影响海洋渔业 ③影响海洋航运④影响洋流流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参与构成“垃圾洲”的洋流中与我国冬季沿岸寒流成因一致的是() A.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D.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1.C 2.D 【解析】1.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海域,污染海洋环境;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与此同时,以海洋水产为食品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故选C。 2.参与并构成“垃圾洲”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属于典型风海流的是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我国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寒流,属于风海流。故选D。 2019年7月5日,某旅行团队驾驶帆船从上海出发环球航行,历时一年半,探访24个国家、五大洲(如图)。其环球线路主要为①上海→②宗谷海峡→③荷兰港→④洛杉矶→⑤加拉帕戈斯群岛→⑥秘鲁→⑦智利→⑧南极长城站→⑨南非马来西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途经③④⑤三地时,其自然景观变化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地形C.土壤D.热量 4.图示⑧和⑩海域风浪差异明显,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⑧海域受东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的影响,风速小 B.⑩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速大 C.⑧海域受西风带的影响,加上狭管效应明显,风速大 D.⑩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气流稳定,风速小 5.有利于帆船顺风顺水航行的线路是() A.②→③B.⑤→⑥C.⑥→⑦D.⑨→⑩ 【答案】3.D 4.C 5.A 【解析】3.读图可知,途经③④⑤三地时,其自然景观呈现出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变化,形成此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纬度的降低,热量不断增加,故选D。 4.⑧海域受西风带的影响,加上途径海峡,狭管效应明显,风速大。⑩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速小。故C对,ABD错。故选C。 5.②→③顺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⑤→⑥逆东南信风和秘鲁寒流,⑥→⑦逆秘鲁寒流,⑨→⑩逆马达加斯加暖流,故A对,BCD错。故选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