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2011年度十大系统集成商

智能建筑2011年度十大系统集成商
智能建筑2011年度十大系统集成商

附:“2011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获奖名单

颁发2011年度十大系统集成商

第一名同方数字城市产业本部

第二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名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名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名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第六名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七名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名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名广东宏景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名海南易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度楼宇自控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霍尼韦尔

第二名西门子

第三名江森自控

第四名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第五名加拿大Delta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名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名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第八名亚司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第九名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十名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2011年度智能照明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第二名美国路创电子公司

第三名澳大利亚邦奇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名立维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第五名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六名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

第七名锐高照明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第八名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

第九名莱得圣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第十名广州视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度IBMS优秀品牌奖

深圳市新基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创立方软件有限公司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海南易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度监控系统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第二名霍尼韦尔安防集团

第三名天津三星泰科光电子有限公司

第四名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第五名博世安保通讯系统

第六名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名TCL新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第九名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名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度防盗报警系统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博世安保通讯系统

第二名霍尼韦尔安防集团

第三名泰科安防设备

第四名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名泉州市科立信安防电子有限公司

第六名深圳市派尔多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七名深圳市美安科技有限公司

第八名深圳市夜狼安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第九名深圳市丛文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名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2011年度楼宇对讲系统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名深圳市慧锐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第四名ABB(中国)有限公司

第五名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六名深圳市麦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第七名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

第八名上海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第十名星光楼宇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度优秀门禁品牌奖

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DDS(中国)

北京市门吉利磁电工程研究所

安保迪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11年度优秀停车场品牌奖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富士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杭州立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度智能家居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名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第三名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名快思聪(中国)有限公司

第五名瑞讯科技(亚洲)有限公司

第六名深圳市波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七名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

第八名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九名上海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第十名北京中讯威易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度智能家居单项奖

2011年智能酒店技术领先品牌奖----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数字家庭解决方案领先品牌奖----广州视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智能家居领先品牌奖----深圳市麦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度综合布线十大品牌奖

第一名美国康普公司

第二名美国西蒙公司

第三名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第四名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第五名泛达网络产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第六名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第七名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第八名立维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第九名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第十名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

颁发2011年度综合布线单项奖

2011年综合布线领先品牌奖----美国西蒙公司

2011年综合布线领先品牌奖----百通赫思曼网络系统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11年综合布线数据中心最佳供应商品牌奖----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综合布线最佳电子配线架奖----以色列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综合布线进步最快品牌奖----艾柏森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011年综合布线最具发展潜力品牌奖----美国帕博国际有限公司

2011年综合布线经典产品奖----合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2011年综合布线新锐品牌----普卡特电气设备(北京)有限公司2011年综合布线用户满意品牌奖----上海正璇玻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 信息化技术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预应力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球十二个绿色建筑最新案例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一) 迪拜可持续冰山旅馆 建造时间:2009年9月01日 泳池设备 日间晶莹剔透的蓝色水晶,所采用的有机构造形式与自然界中的冰结构类似 夜幕降临,蓝色水晶变成了一座壮丽辉煌的美丽灯景。表面的颜色每小时会改变

一次。整个建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优雅变身,每年冬天,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地区的北方城镇里,随处可见这种临时性的冰制旅馆,这些旅馆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随着春天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他们最终会融化为水重新回归大地。而目前,迪拜则准备要建造其本土第一座终年不化的冰制建筑——蓝色水晶。然而,在夏季酷热的波斯湾沿岸,要想将一座人造冰山的温度始终控制在华氏32度以下,必定需要的巨大能耗。这又使得蓝色水晶所鼓吹的自身节能环保理念成为空谈,让人不禁要为此哑然失笑。 每一层都将为游客提供新的观景体验,光影的隧道和空间与自然光结合,变化出梦幻的效果

在迪拜的建筑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趋势——不仅要创造极致奢华的建筑,还要制造出不可能的、不适当的、让人瞠目结舌的东西。事实上,迪拜干燥的沙漠性气候并不适宜冰雕作品的存在,尤其不适宜这种六层楼高的奢华娱乐场所。这座巨大的建筑中还包括了一个水下酒吧和舞厅。来自德国的两位设计师Frank和Sven Sauer声称蓝色水晶将会利用自然界的能源以满足自身能源的需要。据称,这座冰制建筑的电力将由镶嵌在冰体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负责提供并采取能源循环系统进行多次利用 这座冰制建筑的电力将由镶嵌在冰体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负责提供并采取能源循环系统进行多次利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这座建筑能产生多少能源,而这些能源又将以何种方式分配到酒吧、咖啡厅等地,同时还要完成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保证其自身巨大的冰体不会融化。即使这座冰制建筑真的可以不依靠外在电力能源而存在,这样一座建在炎热沙漠中心地带的“冰山”也很难和“节能环保”画上等号。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轻骨料混凝土 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塑料模板技术 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5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6住宅钢结构技术 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7.3预拌砂浆技术 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供热计量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xx技术(2017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3模板脚手架技术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钢结构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信息化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11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

内容摘要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本文以国内、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并详细列举了所应用的各项节能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国内外成功项目节能技术 Abstract: Green architecture is to provide mankind with a healthy, comfortable working, living, active space, while achieving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wit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green building projects, and liste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details. Key words:green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project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目录 1.绿色建筑的定义 (4) 2.绿色建筑的发展 (4) 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4) 3.1 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 (4) 3.1.1 项目概况 (4) 3.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5) 3.1.2.1 活动外遮阳 (5) 3.1.2.2 空调系统 (5) 3.1.2.3 排风热回收系统 (5) 3.1.2.4 雨水回用系统 (6) 3.1.3 项目小结 (6) 3.2 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 (6) 3.2.1 项目概况 (6) 3.2.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6) 3.2.2.1 被动式通风系统 (6) 3.2.2.2 外围护系统 (7) 3.2.2.3 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 (7) 3.2.2.4 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 (7) 3.2.2.5 水系统规划设计 (8) 3.2.3项目小结 (8) 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8) 4.1 BDP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 (8) 4.1.1 项目概况 (8) 4.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9) 4.1.2.1 自然通风系统 (9) 4.1.2.2 低光能排放 (10) 4.1.2.3 建筑屋顶 (10) 4.1.3 项目小结 (10) 5. 结语 (11)

全球十大绿色建筑

全球十大绿色生态建筑 最近,美国一家旅游杂志采用了问卷的方式,从世界各地搜索出十大令人惊叹的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建筑从本质上说就是节能型建筑,或称高效益的建筑。用美国建筑师富勒的话说就是“少费多用”;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更具体地明确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1-生态之塔 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的美称。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可以让办公空间进行自然通风,达到节能的效果。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相邻建筑的遮挡。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2-蜂兰生态房 英国科茨沃尔德自然保护内出现了一幢外观奇特的生态房,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蜂兰。这座房屋占地550英亩,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态环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来自废弃的沙砾。同时,它广泛地应用地下热能、雨水、太阳能以及风力解决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它的设计者沙拉·费瑟斯通还曾参与伦敦奥运村的设计。

蜂兰生态房 3-蒲公英之家 对建筑物进行立体绿化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即将植物攀缘在建筑外墙上或种植在屋顶平台和空中庭园中,使其成为外围护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据测算,建筑外墙绿化后,可使冬季热损失减少30%,夏季建筑的外表面温度比邻近街道的环境温度低5摄氏度。日本建筑师藤森照信设计的东京蒲公英之家,就是立体绿化的典型实例。 蒲公英之家

4-和平王旅馆 和平王旅馆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在这家旅店宽大的房间能看到水面和热带雨林,经过一天的徒步旅行或钓鱼之后,旅客还可以进行温泉浴。它建造在海港停泊的游艇上,并充分利用水能和太阳能,尽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可以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作贡献。 和平王旅馆 5-丛林旅馆 萨哈丛林旅馆位于厄瓜多尔的一处密林中,游客可以坐在旅馆的房间里看到树林里美丽的小鸟,聆听到小鸟婉转的叫声。据当地人讲,这片树林里至少有60种鸟儿。这片丛林旅馆全部采用当地的一些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建成,设计十分合理,不会对树林的生态带来破坏。丛林旅游业的可观收入使得当地政府放弃了工业,这样就使得森林可以免遭工业发展的破坏。 萨哈丛林旅馆

十大绿色建筑

十大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的宗旨都是要用来提高公众的健康。建筑位置距离周边的公共交通网络不远,从而鼓励人们选择步行、自行车或是骑马出行。设计师还充分考虑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及保证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在材料选择上,都使用环保建材,不会释放有害气体或可吸入颗粒物,从而保障建筑内部的良好空气质量。 1、诺里斯住宅 诺里斯住宅,是坐落在圣拉蒙谷西边山上的诺里斯峡谷住宅区,即新政时期社区发展计划推行75周年时的标志性项目。在保持原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美国田纳西大学建筑与设计系的设计师将紧凑的房屋延伸至中央公共区域的人行道和公路。该项目的重点在于其环境可持续性设计,通过房屋间路径上种植的原生草和四季常青的草地来吸收相邻物业流径的雨水,并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该项目的屋顶采用了创新的环保设计。屋顶的雨水可被收集,经过紫外线

和活性炭过滤处理后,可用于冲洗厕所和洗涤衣服,而排放掉的灰色水则直接渗透到地下。在住宅内部,采用具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涂料,来保护室内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 2、基林公寓 基林公寓,以科学家CharlesD.Keelin的名字命名,位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西南角,可俯瞰该地区的海岸峭壁。利用其沿海的地理位置,建筑设计采用了自然加热和冷却方式。建筑整体及窗户的设计使得建筑可以通过海风调节室内温度,室内庭院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日光照射,提高朝阳房间的温度。因此,建筑内部完全可以不使用空调设施。 3、钟影大厦

钟影大厦,位于美国密尔沃基,是一座体现了社会公平性,并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建筑采用废弃的材料来建造,利用自然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并拥有一个非营利性团体为大厦租户及周边社区提供卫生医疗服务。密尔沃基属于中大陆气候,该地区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因此,大多数建筑要使用地下水源热泵的供暖和制冷系统。然而,设计师减少了大厦对该系统的依赖:每年4—10月间,温度变化较大,在气温较低时,朝南的房间使用阳光屏以获取更多太阳能;在气温较高时,良好的通风将室外凉爽空气引入,可以降低大厦内部温度。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及推广

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及落实计划 一、概述 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充分吸纳了近几年来工程实践积累产生的先进技术、促进节能降耗的适用新技术,基本反映出现阶段工程技术领域最新先进技术成果。通过新技术的学习,有助于企业了解和把握目前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更好地在项目上运用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二、主要内容 十项新技术是以下十项: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 混凝土技术 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 信息化应用技术 三、现场应用及推广 通过学习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对10项新技术的应用及推行做一下阐述: (一)、混凝土技术 1、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 本项目工程地下室顶板为400厚空心板,采用的是φ250的空心管间距@60作为空心骨架;考虑到顶板配筋密及空心管间距小,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密实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拟采用此自密实性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因振捣不

到位而造成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二)、钢筋技术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指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端部制做出直螺纹,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目前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和镦粗直螺纹连接方式。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钢筋端部的螺纹制作技术、钢筋连接套筒生产控制技术、钢筋接头现场安装技术。 本项目工程主体地下室及地下室车库梁、柱配筋多为大直径三级筋,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Φ22的钢筋全部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为更好指导现场施工,保证施工要求,并编制了具体的钢筋施工方案,现在现场已经应用。(三)、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清水混凝土模板是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加工,满足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和表面装饰效果的模板。 本项目工程计划在地下室部分拟进行推广使用次项技术,一、可以有效减少后期的粉刷及修补;二、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三、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具体施工要求及施工部署,我们将编著次项技术的专项施工方案。 2)、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组拼式大模板是一种单块面积较大、模数化、通用化的大型模板,具有完整的使用功能,采用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吊装和拆除,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组拼式大模板作为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需抹灰或简单抹灰即可进行内外墙面装修。 本项目各栋号单元与单元之间设计有竖向变形缝,采用组拼式大模板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解决支模难、拆模难的问题,并可以提高变形缝处的施工质量。目前项目正在使用次技术。 (四)、外墙保温技术 1)、外墙体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墙体自保温体系是指以蒸压加气混凝土、陶粒增强加气砌块和硅藻土保温砌块(砖)等制成的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陶粒砌块等为墙体材料,辅以节点保温构造措施的自保温体系。即可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节能50%的设计标准。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排名综述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及未来的九大 绿色建筑

NO.1 迪拜塔 ●地点: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高度: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 ●设计单位: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 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竣工时间:在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在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设计特点: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 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 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 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 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总投资:总投资超70亿美元。 世界第一高楼828米---迪拜塔

NO.2 台北101大楼 ●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 ●开工时间:1999年7月 ●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 ●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 ●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508米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 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 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 施工单位:KTRT 地位,高度:508米 设计特点: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 字“八”作为设计单元。

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 面积约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 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美国旧金山根斯勒建筑设计所总裁阿瑟~根斯勒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1 项目概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是一座绿色建筑三星级建筑,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塔楼被分为一系列上下叠加和左右排列的玻璃盒体,这些玻璃盒体带有“集装箱”的隐喻。 综合保税大厦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地上26层。项目紧邻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海关卡口,是园区东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提供一站式办证大厅,同时还包括了商务办公、餐厅、IT机房、员工活动室、停车场等。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1680”工程中的十大绿色建筑亮点工程之一,综保大厦从开发建设之初就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项目实施全过程聘请了专业的绿色咨询顾问公司、严格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要求进行控制,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质量等各方面全方位监控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管理。 综合保税大厦的设计理念是建造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因此,在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项目自身的特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势,采用了德国原装具有能源再生功能的高效电梯,节电效率可高达27.6%;为保障海关、国检等部门的7*24小时加班,大厦的空调冷热源系统采用了蓄能空调系统,并考虑小负荷运行模式专门设计了冷热媒辅助循环系统,可节约空调的使用费用32%;同时利用冷热源采用蓄能空调系统的优势,塔楼空调末端采用大温差VAV送风系统,可节约能耗12%,也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推广使用了综保区区内企业的节能产品——索乐图光导管;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全面统计各时段的能耗、节能率、空气质量等。除此之外,综保大厦还使用了雨水回用、智能通风采光百页、太阳能热水、LED绿色灯具、高效节能配电设备、空调地板送风、空调全热回收等系统。项目设计克服了占地面积小等因素,全面考虑立体绿化的综合节能效果,裙房屋顶设计种植耐旱草皮、员工爱心菜地,裙房东西立面种植了爬藤垂直绿化;员工活动室还专门设置了更衣室和淋浴房,鼓励员工自行骑车或采用公共交通上下班。所有这些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都兼顾节能实效和投资的协调,真正为建造一个绿色环保、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奠定基础。 2 项目照片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新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 地基基础和一下空间工程技术 1.1桩基新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栓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1.2地基处理技术 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G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真空顶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2.5爆破齐淤法术 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术技术 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组合内支撑技术 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高边坡防护技术 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4.1暗挖法 1.4.2逆作法 1.4.3盾构法 1.4.4非开挖埋管技术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2.4清水混凝土技术 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焊接箍筋笼 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4预应力施工技术 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拉索施工技术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4.4新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4.4外挂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 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厚钢板焊接技术

美国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组图)

美国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组图) 编前:绿色建筑,历史悠久。原生的绿色建筑也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面对着世界环境的逐步恶化以及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在日益显示着勃勃生机。下面美国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组图)更能说明这一点。 “美国建筑师协会环境委员会”(AIA-COTE)最近宣布了“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评审团的成员指出:“从开始评选十大绿色建筑以来,标准有所提高。现在我们希望看到多样化的项目;解决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项目;改变居住者行为举止的项目。” 评审团特别感兴趣的有先进的水管理技术;“被动的生存性”(passive survivability)和社区改造。评审团成员乔舒亚-艾德林(Joshua Aidlin)说:“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师承担了开发者的角色,并且他们正在改变城市的政策。” 洛杉矶“切诺基音乐工作室”(Cherokee Studios) 设计者:“布鲁克斯-斯卡帕建筑事务所”(BROOKS + SCARPA)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惟一教派教会礼拜堂”(First Unitarian Society Meeting House)设计者:“库巴拉-沃夏科建筑事务所”(The Kubala Washatko Architects) 堪萨斯州葛林斯堡的“葛林斯堡学院”(Greensburg Schools) 设计者:BNIM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加利福尼亚州丘拉维斯塔的“高技术高中”(High Tech High) 设计者:Studio E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坚强活着基金会”(Livestrong Foundation)设计者:“莱克-弗拉托建筑事务所”(Lake|Flato Architects)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 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推广应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25日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7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 前言 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

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 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 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1)》

附件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PCMW工法),即采用搅拌桩施工对地层进行加固,同时在地层内形成一道类似于咬合排桩一样的水泥土墙,在水泥土中的水泥尚未凝固时插入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形成由搅拌桩挡土止水、管桩承受侧向水土压力的组合结构。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水效果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且支护结构兼做止水帷幕,占用宽度较小等优点。 2 技术指标 (1)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的计算与验算应包括内力和变形计算、整体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和坑外土体变形估算。 (2)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宜采用850mm、1000mm。 (3)水泥土搅拌桩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宜小于0.5MPa。 (4)搅拌桩的入土深度宜比预应力管桩的插入深度深0.5~1.0m。 (5)搅拌桩体与内插管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200。 (6)当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且龄期不小于28d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7)主要参照标准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粘土层、砂层等软弱地层,且在6m~10m深的基坑中具备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隧道、中大医院、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基坑工程。 1.2 斜向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是由加筋水泥土桩体和锚体(总称桩锚体)构成的对土体的支护体系。它采用专门机具施作,直径20~100cm,可为水平向、斜向或竖向的等截面、变截面或有扩大头的桩锚体。在成桩过程中,通过对桩周土体进行切割、搅拌、渗透、挤压和置换,使边坡土体的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在预应力锚筋作用下,改善了边坡土体的应力状态,提高边坡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旋喷搅拌加劲桩技术有如下特点: (1)旋喷搅拌加劲桩施工作业所需空间不大,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场地。 (2)由旋喷搅拌加劲桩代替内支撑,可降低围护结构造价30%左右,使基坑内空旷,改善施工作业条件,缩短工期30%左右。 (3)旋喷搅拌加劲桩的锚拉力可通过张拉试验确定,每根锚筋体通过张拉锁定来检验其旋喷搅拌加劲桩的作用效果,因此可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固结构的安全度。 (4)通过施加预拉力,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 (5)施工形成的扩大径桩头能有效增大抗拔力。 2 技术指标 (1)旋喷搅拌加劲桩可通过自身或与传统的围护墙体(钻孔灌注桩、预制桩、SMW 工法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组合成“人字形”、“门架式”、“复合式”等结构,形成一种重力锚固式的主动支护与加固体,从而可有效控制土体位移、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主要参照标准有:《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4)、《建筑基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十大亮点文档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十大亮点文档 Ten highlights of green building regulat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十大亮点文 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将于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有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下面小泰整理了该条例的十大亮点,欢迎阅读! 一、关于绿色建筑等级 绿色建筑按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 术应用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二、关于新建建筑的等级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 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三、相关文件应包含绿色建筑等级内容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应当载明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公告中,应当依据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明示该地块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四、节能评估分类管理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相应等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节能评估按照建筑面积实行分类管理: (一)总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建筑,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 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 混凝土技术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 轻骨料混凝土 2.5 纤维混凝土 2.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 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 塑料模板技术 4.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4.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世界著名高层建筑

The world-famous high-rise buildings

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东京天空树 东京天空树(日语:东京スカイツリー,英语:Tokyo Sky Tree),正式命名前称为新东京铁塔(新东京タワー),又称墨田塔(すみだタワー)、东京晴天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和其子公司东武塔天空树共同筹建,于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其高度为634.0米。

KVLY电视塔 KVLY电视塔位于美国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 的Blanchard市西边约3里,约在 Fargo及Grand Forks市两地的中间。它在1963年建成的时候曾是世界最高的人造结构,在1974年,华沙电视塔建成, 以646.38米高度之距成为世界第一;可是它在1991年倒塌,而美国的KVLY塔则重新夺回首位。可是它在2008年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迪拜塔所取代。2009年8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艾马尔房地产公司宣布,迪拜塔建成高度为828米,超过高度为628.8米的美国KVLY-TV电视发射塔,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广州塔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 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2010年9月28日,广州市城投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新电视塔的名字为广州塔,整体高600米,为国内第一高塔,而“小蛮腰”的最细处在66层。从10月1日起,广州塔将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轻骨料混凝土 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塑料模板技术 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5、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常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

常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 2014-01-02点击关注>>施工技术 图片来源于《人类未来的居住空间—Living3.0智慧化居住空间展示中心》一文(详见微信历史信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曾对30个已竣工或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出绿色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常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表一绿色公建建筑采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表二绿色居建建筑采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微信历史文章:(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工管理条款的意义 2、夏热冬暖地区某超高层项目绿色建筑适用技术 3、山西四建在清华科技园太原项目的绿色施工实践 最新相关技术论文: 1、关于推进我国绿色建造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详见《施工技术》杂志2014年第1期,作者:毛志兵,于震平)

2、建筑A级保温节能材料对比分析与应用 (详见《施工技术》杂志2013年第22期,作者:杜志信) 3、EPS模块外保温建筑节能技术 (详见《施工技术》杂志2013年第22期,作者:孙莉,孙婧) 更多绿色建筑技术文章请登录施工技术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416074367.html,阅读。 ----------------------------------- 关注“施工技术”方法: 1、微信号搜索“shigongjishu"或“施工技术”。 2、点击右上角或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 关于《施工技术》杂志: 《施工技术》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国内建设系统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科技期刊。本刊及时追踪报道建设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其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特色,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发行量在国内建筑领域遥遥领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