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论文2011

合集下载

学术论文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如何呈现

学术论文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如何呈现

学术论文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如何呈现在学术研究中,准确的误差分析和合理的数据处理是得出可靠结论的关键。

它们不仅能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还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在学术论文中如何有效地呈现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是评估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明确误差的来源。

这可能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实验环境的变化、样本的代表性不足、人为操作的失误等等。

对于每种可能的误差源,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以物理实验为例,如果使用的测量仪器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那么在论文中就需要明确指出该仪器的精度规格,并计算这种精度误差对最终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若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发生变化,也需要记录并分析这些变化对实验数据的潜在干扰。

在呈现误差分析时,图表往往是非常有力的工具。

比如,可以绘制误差条图(Error Bar Chart)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不确定性。

误差条通常表示数据的标准差或标准误差,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数据的波动范围。

除了图表,文字描述也必不可少。

要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解释误差的类型、大小和可能的影响。

比如,“本次实验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为±01 克,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这种误差的影响。

”数据处理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和结论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研究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约和数据分析等。

数据清洗是去除无效或异常的数据点,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例如,在一组测量数据中,如果存在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的异常值,就需要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并决定是否将其剔除。

如果是由于测量错误导致的异常值,应当予以去除;但如果是真实存在的特殊情况,就需要保留并在论文中加以说明。

数据转换则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更适合分析的形式。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在机械加工中,工艺系统中凡是能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越大对产品就越不利,为了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就需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通过减少加工误差可实现这一要求。

可实行的方法有直接减少误差法、误差补偿法,误差分组法和误差转移法四种。

直接减少误差法,故名思意就是在查明加工误差的原始误差后,再设法改变一些参数来减少误差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加工细长轴时可采用反向进给的切削方式,可使进给力指向尾架,对零件是拉伸作用,使长轴的横截面得到了保证,即重要表面得到保证,满足加工要求,这样的改变可有效的避免零件被正向进给时产生的横向力给“压弯”,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地制造出一种新的误差,来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所固有的原始误差。

当原始误差是负值时,人为的取正值,反之则取负值,尽量使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或者里哟一种原始误差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

通过这种误差抵消,可使被加工零件得到原有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例如在装配机床上某些相互配合的零件时,由于加工要求总的加工精度高,利用现有的加工技术很难达到或者说加工成本很高,而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保证精度和质量,这时可采用利用修整法适当减少其中一个零件的公差,增加另一个零件的公差,从而使两者装配好后误差相互补偿,达到总的要求精度。

误差分组法是当坯件精度太低,引起的定位误差或复映误差太大时,将毛坯按其误差不同分为n组,每组精度就缩小为原来的1/n倍,再按组调整工件和刀具的相对位置来减少误差。

例如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所获得曲线发现实际的分散范围比理论的公差范围发生平移时,可选择增大(减小)进刀量来减少误差。

如图所示情况是对孔加工后公差分布就可以通过减少进刀量来使公差范围恢复到要求的范围,从而保证了加工零件精度和质量。

误差转移法就是把原始误差从误差敏感方向转移到误差的非敏感方向。

例如在利用卧式车床加工轴类零件时,加工零件的敏感方向在和工件接触的刀尖的法线方向,而此方向是轴类零件要求保证的方向,为保证加工精度,减少误差,可采用立式车床对其进行加工,转移误差的敏感方向到非敏感方向上去。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__气垫导轨误差分析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__气垫导轨误差分析

20**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气垫导轨研究物体的运动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摘要:气垫导轨是为研究无摩擦现象而设计的力学实验设备。

通过亲身实验发现,系统误差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所以,本论文基于实验,从实验原理出发,对气垫导轨在实验中由于各种系统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进行定量的分析,发现其原因并提出减小其系统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气垫导轨;系统误差;误差分析;气体粘滞阻力Air track the movement of objects in the system error analysis of experi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Abstract: The air track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no mechanical friction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by hand, there are inevitable systematic errors. Therefore, it is based on experiments, starting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inciple on the air track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 due to various factors of the system err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found reasons and reduce the system error.key words: air track; system error;error analysis;viscous force of friction利用气垫导轨,在配以光电计时系统和其他辅助软件,可以对作直线运动的物滑块进行许多研究,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物体间的碰撞,研究简谐振动的规律等。

论文写作中的误差分析与结果解读

论文写作中的误差分析与结果解读

论文写作中的误差分析与结果解读在科研领域,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论文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研究者的声誉和学术成就。

然而,由于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和不确定性,论文中的误差分析和结果解读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误差分析与结果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研成果。

一、误差分析误差是指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它是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在论文中,误差分析是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和解释的过程。

误差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1.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装置、测量仪器或实验方法的固有缺陷而引起的误差。

在论文中,应该详细描述实验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对可能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如果使用的仪器存在标定不准确的问题,那么在结果解读时就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可能引入的误差。

1.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误差。

它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重复实验和统计分析来减小其影响。

在论文中,应该明确指出实验的重复次数和统计方法,并对随机误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解释。

例如,可以计算实验数据的标准差或置信区间,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1.3 人为误差人为误差是由于实验者的主观因素而引起的误差。

这包括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数据记录的错误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等。

在论文中,应该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并对可能的人为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如果实验数据存在明显的异常值,就需要仔细检查数据记录和处理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人为误差。

二、结果解读结果解读是对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和说明的过程。

它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 结果的可信度在结果解读中,首先需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可信度是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论文中,可以通过误差分析和统计分析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例如,可以计算结果的误差范围或置信区间,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结果的可靠程度。

(分析化学专业论文)控制电位滴定法的误差分析

(分析化学专业论文)控制电位滴定法的误差分析
Key words:error,controlled potential titrimetry,silver-chlorine silver electrode,hydrogen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I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瓦涵栖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砷年弓月斤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ABSTRACT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err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experimental result.Reducing the error to a maximum extent is the tenet of most chemistry analylists.In this thesis,the error law of controlled potential titrimetry is studied. Hereby,following jobs have been done:(1)for single component system,based on silver ion titrating the chloridion,the conclusion Call be drew that the controlled error of electromotive force i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experimental error of potentionmetric titration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modeling、以m analog computation; (2)Ag-AgCI electrode as the directing electrode,AgN03 as the titrant,potential points are selected separately before titration jump、at and after titration jump,and conclusion of analog computation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3)for polycomponent system,based on sodium hydroxide titrating mixed acids,the rate of error五and the selectivity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SEL as reference,by building mathematical model,such conclusions can be drew as follows:firstl%the reasonable ApH is 0.2 in the process of mixed acids titration;secondly,when the pKa of the most strongest acid is 1.0,5.0 and 9.0 separately,the minimal ApKa isl.8,1.3 and 1.2 correspondingly in the condition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4)several two-component systems of acidS in different intensity ale selected,such as formic acid and acetic acid、formic acid and chlorine acetic acid、acetic acid and chlorine acetic acid、boric acid and phenol,method mentioned above is used,and it’S defmed that all the components in the four systems above Can be quantitative demrmined.(5) Hydrogen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as the indicator electrode,NaOH as the titrant,three two-component systems at different intensity ranges ale seleted.potentionmetric titration is used and conclusion of analog computation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

陀螺仪论文-陀螺经纬仪定向的误差分析及导线平差

陀螺仪论文-陀螺经纬仪定向的误差分析及导线平差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误差分析及导线平差摘 要:井下经纬仪导线通常是由井底车场开始的向井田边界推进的,根据误差累计原理,导线点位的误差离井底车场越远误差越大。

利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及平差,能有效地控制误差,并提供最优定向法!关键词: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导线平差1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精度平定陀螺经纬仪的定向精度主要以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m T 和一次定向中误差m α表示。

1.1 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在待定边进行陀螺定向前,陀螺仪需在地面已知坐标方位角边上 测定仪器常数△。

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前后共需测4~6次,这样就可按白赛尔公式求算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即仪器常数一次测定中误差(简称一次测定中误差)为:[]1vv n ±∆- 式中 v i —仪器常数的平均值与各次仪器常数的差值;n △—测定仪器常数的次数。

则测定仪器常数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 △平= m T 平=mT n ±∆1.2 一次定向中误差一次定向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仪器常数平均中误差; —待定边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m α= 222·m m T m λ∆±平+平+—确定子午线收敛角的中误差。

因确定子午线收敛角的误差m γ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上式可写为:m α= 22·m T m ∆±平+平 2 陀螺经纬仪一次测定方位角的中误差分析如前所述,陀螺经纬仪的测量精度,以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表示。

不同的定向方法,其误差来源也有差异。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跟踪逆转点法和中天法,其中所用的一些数据是根据具体的仪器试验分析所得,有一定得局限性,但对掌握误差分析方法而言,却是无关紧要的。

2.1 跟踪逆转点法定向时的误差分析以JT 15型陀螺经纬仪为例进行探讨。

按跟踪逆转点法进行陀螺定向时,主要误差来源有:①经纬仪测定方向的误差;②上架式陀螺仪与经纬仪的连接误差;③悬挂带零位变动误差;④灵敏部摆动平衡位置的变动误差;⑤外界条件,如风流、气温及震动等因素的影响。

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

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姓名:于永洋学号:07506015专业:物理学年级:2007级完成日期:2011年5月指导教师:曹猛测量金属比热容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于永洋(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摘要:金属比热容的测量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但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大,造成测量结果往往有一定偏差。

本研究分析了混合法测量金属比热容实验中可能产生实验误差的各种因素,对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法用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关键词:误差、比热容、混合法Error to explore and fixed in metal specific heat capacitymeasurementYU YONGYA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Specific Heat capacity measuring in metal is the classic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Certain deiation often measurement results because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This study analyzes various factors of the error by the cooling method and hybrid method.Analy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rror of the results and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lower the error influence.Keywords:error, specific heat capacity, hybrid method目录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实验仪器与原理 (2)(一)混合法测量物体比热容 (3)三、实验结果与误差讨论 (4)(一)混合法测量结果与误差分析 (7)1.测量数据与结果 (7)2.产生的误差及影响分析 (8)3.散热修正 (8)四、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引言:物理实验过程就是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误差检验分析报告范文

误差检验分析报告范文

误差检验分析报告范文误差检验分析报告一、引言误差检验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测量误差进行评估和判断,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的沸点,通过多次实验测量数据,对误差进行检验,以确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温度计、水槽、热水壶等。

2. 实验步骤:(1) 在不同温度下,将温度计放入水中,等待温度稳定。

(2) 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3) 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多组数据。

(4) 对数据进行误差检验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得到了以下数据:温度1:99.0℃温度2:98.9℃温度3:98.8℃温度4:99.2℃温度5:99.1℃四、误差检验1. 平均值计算:(99.0 + 98.9 + 98.8 + 99.2 + 99.1) / 5 = 99.0℃2. 标准差计算:(1) 计算每组数据与平均值的离差:(99.0 - 99.0), (98.9 - 99.0), (98.8 - 99.0),(99.2 - 99.0), (99.1 - 99.0)(2) 求离差的平方和的均值:[(99.0 - 99.0)^2 + (98.9 - 99.0)^2+ (98.8 - 99.0)^2 + (99.2 - 99.0)^2 + (99.1 - 99.0)^2] / 5 = 0.02(3) 标准差= √0.02 = 0.1413. 极差计算:(99.2 - 98.8) = 0.4四、分析和讨论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平均值99.0℃,表明实验结果相对较为准确,与理论值接近。

2. 标准差0.141,表示实验数据的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的稳定性较好。

3. 极差为0.4,表示实验数据的变动范围较大。

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其他未考虑的因素导致的。

5. 结论通过误差检验和分析,可以认为本次实验结果较为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的数据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来减小,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 基于的正交法的对影响香蕉的保鲜因素的研究

一、试验目的: 作为一种大众喜欢的水果,香蕉不仅味美,而且具有很高营养、易消化等特点。然而,香蕉的不易保鲜,成为制约其价格的提高,制约着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本次试验中,我们通过对生活中常遇到的几个与香蕉保鲜有关的外部因素的研究,分析出各个所列的因素对香蕉保鲜的影响,试图寻找出最佳的香蕉保鲜方法。

二、试验对象: 9个密封袋,9个香蕉,一个温度计,一个液体量具,一些清水,浓度分别5PPM 、10PPM、15PPM的赤霉素各3份。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9个密封袋,9个香蕉,一个温度计,一个液体量具,一些清水,浓度分别5PPM 、10PPM、15PPM的赤霉素各3份。

2、留意天气预报,选择有连续3天以上晴朗天气的时间来进行实验。 3、将9个香蕉分别放入密封袋中,按照表3在各个密封袋中对应放入一定量的水和赤霉素,将密封袋密封。然后对就表3,各将3只密封袋分别放在冰箱、树阴下、阳台,以实现其温度因素的不同。

4、连续三天内,每天选择最低温时(6时),最高温时(15时),一般温度时(2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三个实验地点的温度,以便计算出平均温度。

5、三天后,取回9个密封袋,观察9个香蕉的腐烂程度,记录数据。 四、试验方案设计: 1、试验指标。 通过在3天后观察香蕉的外表同果肉的质量对试验结果进行判断,以腐烂程度作为试验结果,腐烂程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再对数据分析,找出最优组合。

2、选因素、定水平。 因素:影响香蕉保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选取同一种类的香蕉,并选择其大小相近、质量好、无表面破损的香蕉。将温度、相对湿度环境、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九二0)三个作为研究的因素。

水平:对应以上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定三个水平。(赤霉素(九二0)能延迟香蕉成熟变色, 对保鲜效果好。)

3、确定因素、水平,并选择正交表。 根据对日常生活中环境的总结,对就选定的因素,我们对各因素各分为以下三种水平: 温度:15度、28度、38度 相对湿度环境:做用聚乙烯薄膜袋密封每一个香蕉前加入水份量: 4ml 8ml 12ml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 不同赤霉素(九二0)的浓度:5PPM 10PPM 15PPM --------根据以上分析,现列出如下表的试验因素水平表(表1): 表1: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试验因素 温度 湿度 赤霉素(九二0)的浓度 1 15 4ml 5PPM 2 28 8ml 10PPM 3 38 12ml 15PPM

因本试验仅考察三个因素对香蕉保鲜的影响效果,不考察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故宜选用)3(49L正交表。

4、表头设计 在不考察交互作用时,各因素可随机安排在各列上。因此,本试验可将温度(A)、相对

温度环境(B)、不同赤霉素(九二0)的浓度(C)安排在)3(49L的第1、2、3列,从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表头: 表2表头设计 列号 1 2 3 因素 A B C

5、设计实验方案。 把正交表中安排各因素的列中的每个水平数字换成该因素的实际水平值,编制正交试验方案。

表3试验方案

试验号 试验因素 试验结果 温度 湿度 赤霉素(九二0)的浓度 空列 相对腐烂程度(%) 1 15 4ml 5PPM 1 2 15 8ml 10PPM 2 3 15 12ml 15PPM 3 4 28 4ml 10PPM 3 5 28 8ml 15PPM 1 6 28 12ml 5PPM 2 7 38 4ml 15PPM 2 8 38 8ml 5PPM 3 9 38 12ml 10PPM 1 注:以上提到的三个温度水平皆为对三个实验地点温度值的预测,以后实验将以实地测得的温度为准进行。

五、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3 1、实验记录: 表4温度记录 测量号 实验地点 冰箱 阳台 树阴下 1 15 32 27 2 15 38 31 3 15 35 29 4 15 31 27 5 15 37 32 6 15 33 29 7 15 32 27 8 15 37 31 9 15 35 30 平均值 15 34.5 29

表5实验结果记录 试验号 相对腐烂程度% 1 10 2 5 3 15 4 45 5 55 6 60 7 95 8 90 9 85 2、确定试验因素的优水平和最优水平组合。

分析A因素各水平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1A的影响反映在第1、2、3号

试验中,2A的影响反映在第4、5、6号试验中,3A的影响反映在第7、8、9号试验中。 计算A因素的各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之和: 0351501KA1 10/3KkA1A1 601605554KA2 3.53/3KkA2A2 602088559KA3 6.86/3KkA3A3 根据正交设计的特性,对1A、2A、3A来说,三组试验的试验条件是完全一样的(综合可比性),可进行直接比较。如果因素A对试验指标无影响时,那么1Ak、2Ak、3Ak应该相--------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 等,但由上面的计算可见,1Ak、2Ak、3Ak实际上不相等。说明,A因素的水平变动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因此,根据1Ak、2Ak、3Ak的大小可以判断1A、2A、3A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大小。由于试验指标为腐烂率,而1Ak<2Ak<3Ak可断定1A为A因素的优水平。

同理,可以计算并确定2B、2C分别为B、C因素的优水平。三个因素的优水平组合1A2B2C

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使香蕉保鲜时间最长的外部因素组合为:温度15度,

湿度为加入8ml水,赤霉素浓度为10PPM。详细情况见表6。 表6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号 试验因素 试验结果 温度 湿度 赤霉素(九二0)的浓度 空列 相对腐烂程度(%) 1 15 4ml 5PPM 1 10 2 15 8ml 10PPM 2 5 3 15 12ml 15PPM 3 15 4 29 4ml 10PPM 3 45 5 29 8ml 15PPM 1 55 6 29 12ml 5PPM 2 60 7 34.5 4ml 15PPM 2 95 8 34.5 8ml 5PPM 3 85 9 34.5 12ml 10PPM 1 80 K1 30 150 155 K2 160 145 130 K3 270 155 165 k1 10 50 51.66 k2 53.3 48.33 43.33 k3 90 51.66 55 级差值R 80 3.33 11.67

主次顺序 A>C>B

优水平 A1 B2 C2 优组合 1A2B2C

3、 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法)。 根据极差R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主次。本试验极差R计算结果见表6,比较各R值大小,可见BCARRR,所以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A、--------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 C、B。即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赤霉素浓度的大小,而湿度的影响最小。 4、 绘制因素与指标趋势图。

以各因素水平为横坐标,试验指标的平均值(jmk)为纵坐标,绘制因素与指标趋势图。由因素与指标趋势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试验指标随着因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可为进一步试验指明方向。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6 由上面三个图,可以看出对于因素A,复印纸的影响最大;对于因素B,派克牌墨水的效果比较突出;对于因素C,墨水量为10%的效果最好。

六、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1. 计算 (1) 计算各列各水平对应数据K1、K2、K3的平方和及其和的平方: 211K=900 221K=25600 231K=72900

故其平方和为:231221211KKK=900+25600+72900=99400

而其和的平方为:211600)27016030()(22312111KKK

计算列偏差平方和及自由度:

第一列的列偏差平方: miijjCTKrSS121 其中

故: 9622.2921160099400319)()(312312111231221211KKKKKKSSA

同理可得: 16.7BSS, 216.7CSS,0eSS(空列)

9)()(231211112KKKnxCT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