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刘彦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活经验

(一)教室的外面有人敲门,会是什么人呢?质疑可能的情况,引出不确定性。游戏1: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教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2.教师打开没有硬币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3、纸盒里放入一颗红色的小球,把它拿出来会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出确定性。(二)游戏2: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教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2.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面朝上。

3.教师揭示结果。

(三)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教师拿出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武术”(告知学生),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纸条,把每个节目撕下来团成纸团,每人那一次,分四次拿完,分析事件发生的性,在确定和不确定下面的节目后面打“√”,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剩下卡片张数确定不确定

4

3

2

1

1.桌上有四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一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四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让第一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跳舞)2.桌上剩下三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二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三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进一步分析:他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确定吗?(由于舞蹈已被第一名同学抽走,因此能确定第二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

(3)让第二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朗诵)3.桌上剩下二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三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由于舞蹈和朗诵都被抽走,可以推断出剩下的卡片是唱歌、武术,因此能确定第三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舞蹈或朗诵,可能抽到唱歌、武术。)

4.。桌上剩下一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四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由于舞蹈、朗诵和唱歌都被抽走,可以推断出剩下的卡片是武术,因此能确定第四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舞蹈、朗诵和唱歌,一定抽到武术。)

(2)让第四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抽到唱歌)

4.对照研究报告分析、总结。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抽签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如果是确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如果不确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剩下的卡片有关等。 (三)游戏巩固,丰富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教师拿出抽奖盒(事先准备好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中的抽奖盒),规定:抽到绿色棋子为中奖。

1.抽奖比赛,大胆猜测。

(1)教师选两组学生依次在左边和右边抽奖盒抽奖,中奖人数多的为获胜。 (2)猜一猜:左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右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

(通过学生在左边盒子里摸出的均为红色,可以猜到左边盒子里都是红棋子;学生在右边盒子里摸出的有红、黄、蓝、绿各色棋子,可以猜到右边盒子里有红、黄、蓝、绿棋子。)

2.教师展示抽奖盒中的棋子,验证猜想。 3.分析提升。

(1)小组讨论:为什么左边盒子没人中奖而右边盒子有人中奖?

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出左边盒子里面均为红棋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因此不可能中奖;右边盒子里有绿棋子,因此可能摸出绿棋子,就有可能中奖。 (2)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回答问题并分析下述问题。 ①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为什么?

分析: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

剩下卡片张数 确定 不确定

4

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3 不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2 不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一定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1 不可能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一定抽到唱歌( )、跳舞( )、朗诵( )、武术( )。

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旗子?为什么?

分析: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如果在右边盒子任意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分析:右边的盒子里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棋子,所以摸出的棋子颜色有红、黄、蓝、绿这四种可能的结果。

(四)联系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中“生活中的数学”,了解身边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创设“联欢会上抽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感知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接着让学生亲自参与“抽节目”的活动,逐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通过对研究报告的分析,学会用“不可能”“一定”和“可能”来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并能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借助摸棋子游戏,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最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可能。(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1)三天后下雨。()

(2)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

(3)小明跑完100米只用了2秒。()

(4)地球绕着太阳转。()

2.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题。

(二)综合练习

1.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3题,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为什么。

2.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下题,学生展示不同答案。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其中基础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能列举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综合练习则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可能性,我们还将进行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自主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本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总结则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对全课进行总结。

板书:可能性

确定不确定

一定不可能可能

(肯定)(否定)(不一定)

《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杨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三、教学准备

纸盒,红色棋子,蓝色棋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导入新课

1.回顾感知。(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1)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一个空纸盒,放入5个红色棋子。如果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2)演示提问:教师在纸盒中再放入一个蓝色棋子。如果再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这次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3)猜一猜,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会不会是一样大的?

2.揭示课题。

(1)揭示: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就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继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此回顾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既紧密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过渡的问题情境。

(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

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

(1)介绍试验材料。

①教师出示试验材料学具。(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②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纸盒,纸盒里装有数量不等的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纸盒里面的棋子是4红1蓝,或5红1蓝,或6红1蓝,或7红1蓝,或7红2蓝。)

(2)明确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①每次从纸盒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

②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进行20次。

(3)商定试验方案。

①指导学生分组商定试验活动方案,明确试验过程和记录方法。(PPT课件演示。)

②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4)领取试验材料。

①学生分组领取试验材料。

②组织学生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帮助学生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试验数据的随机性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明确试验要求,并根据试验要求自主商定试验方案,有序开展试验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活动。

①学生按预定方案,分小组进行试验活动。

②教师巡视了解每个小组的试验情况,并及时进行活动过程和活动记录的指导。(2)学生组内分析交流。(PPT课件演示。)

①观察分析:观察本小组的摸棋子活动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②讨论交流:从统计结果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摸棋子的试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棋子都可能被摸到,并且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通过分析、交流试验活动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集体交流,推理归纳。

(1)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①展示全班各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结果。

②集体交流:观察全班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思考。(PPT课件演示。)

①每个盒子里都装有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为什么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多呢?

②打开盒子看一看,联系试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③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PPT课件演示。)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推测。(PPT课件演示。)

(1)如果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2)动手摸一摸,和你的推测一致吗?说明什么?

(3)教师小结: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能确定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棋子,也有可能摸出的是蓝色棋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各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有大又小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质疑与验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结果的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

1.巩固体验。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不同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左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②右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小?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6题。(用试验验证猜测。)

①学生自主确定试验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7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每个箱子里有哪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球的数量各是多少?每个箱子里球的总数是多少?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如果要摸出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

b. 在左边箱子里摸出绿球和在右边箱子里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相等?为什么?

c. 如果在左边箱子里增加6个绿球,那么在哪个箱子里摸出绿球更容易?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8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这个小朋友最不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b. 这个小朋友还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c. 像这样的事情能确定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归纳提升

1.教师讲述: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结果不能确定,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2.教师提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3.教师小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出现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出现的数量少,可能性就小。(PPT课件演示。)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5题。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涂色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能性(第3课时)》教学设计张永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教学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17个红色乒乓球和3个黄色乒乓球),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导入

1.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2.复习旧知。

(1)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揭示课题。

(1)教师揭示课题:看来啊,同学们认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小明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新问题的研究。

(二)试验猜想,探究新知

1.初步猜想。

(1)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教师提问: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3)教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2.试验验证。

(1)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猜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PPT 课件演示。)

注意事项: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做好小组合作分工,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2)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3)请各个小组展示、交流试验结果。

(4)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PPT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总结提炼。

(1)总结。(PPT课件演示。)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

②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摸出黄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数量相等吗?

④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球数量多而黄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

(2)提炼。(PPT课件演示。)

①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PPT课件演示。)

②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小。

4.深化小结。

(1)引发思考。(PPT课件演示。)

(2)教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行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总结与对比,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根据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①教师谈话:刚才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摸出两种物体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那三种物体的情况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呢?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a. 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b. 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c. 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想一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d. 小组自主验证。(摸一摸,验证一下,做好记录。)

e. 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猜得这么准确?根据试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2题。

①教师谈话:生活中应用可能性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在“抛硬币”的游戏中就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④拓展介绍。(PPT课件演示。)

2.变式、开放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9题。

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

③统计猜的结果。(PPT课件演示。)

④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0题。

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交流涂色的结果。

③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1题。

《掷一掷》教学设计刘彦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掷一掷”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渗透概率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2,3,4,…,11,12,明确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

教学难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为什么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课件一套;学生两人一组,每组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彩色笔及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1.认识“骰子”。课件出示“骰子”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庄家用掷骰子来设骗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出示课题:掷一掷)

二、学习新知,探索奥秘

(一)组合

1.思考:一次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师演示:同时掷两个骰子,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相加的和是4,那么红色、蓝色骰子上的点数分别可能是多少?3.猜一猜:一次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点数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二)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刚才,有谁掷出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1或13的吗?

教师: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不可能是1或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2.思考: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朝上的面的点数之和可能为2,3,4,…,12,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教师:虽然掷出的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个数,但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师把可能出现的这11个和分成A、B两组,如下图所示:

(三)动手实践,探索奥秘

1.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1)分组

教师:如果老师和你们玩“掷骰子”的比赛,你们想选哪一组的数?A组还是B 组?

(2)猜一猜: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 组算同学们赢,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你是怎么想的?

(3)究竟谁赢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学猜得对呢?让我们在比赛中见分晓吧!2.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1)教师与部分学生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一)。

①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同学们赢。

②每个小组派出一个选手上台跟老师比赛,其他的同学当记录员,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并按要求涂在下面的统计图中。

师生共同游戏,下面的同学做记录。

统计后,宣布赢家。

教师:在刚才一轮的游戏中,老师赢得多,同学们赢得少,同学们不服气,认为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掷,不能说明问题。接下来继续掷,老师还会赢吗?……为了体现公平、满足大家的要求,在下一轮的游戏中,我们每个人都动手轮流掷,好吗?

(2)全体学生参与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二)。

①继续游戏: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②游戏结束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用正字统计法来给最先涂满的和作记录。

学生两人小组进行游戏,并作好记录。

教师:观察实验统计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掷出的点数之和是A组数的可能性大一些,而点数之和是B组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教师:其实,我们用数学上的“组合”知识来思考一下,就能揭开这个奥秘!三、理论验证,揭示奥秘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点数之和是2,那么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

2.如果点数之和是3,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如果红色骰子上是2,蓝色骰子上是多少?还有其点数之和是3的情况吗?一共有几种情况?

浙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可能性》教案

《认识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合适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能用合适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出示水晶小苹果)这是什么?我把它藏在一只手里,请你猜一猜会在老师的哪只手里面呢?(猜三次) 总结:刚才游戏中,苹果可能藏在左手里,也可能藏在右手里,藏在哪只手里面这件事是不确定的,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可能会这样,也可能是那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可能性) 二、自主探究 1、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下面事件。 (1)两枚骰子一起掷一次,求朝上两面的点数和。 ①和是5。 ②和是1。 ③和为2~10中的一个数。

(2)用四张卡片分别写有数字6,4,8,6,闭上眼睛任意抽一张,抽到的数。 ①大于9。 ②是偶数。 ③是4的倍数。 2、滴滴、佳佳、聪聪、强强做摸球游戏。迪迪和佳佳轮流摸球,聪聪和强强负责记录。每次摸球并记录后,把球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摸。下面是迪迪和佳佳摸球的记录单。 摸到哪一种球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刚刚通过玩一玩、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时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老师带来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想一想哪些是一定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练习巩固 1、在下面括号内填上“可能”、“一定”、“不可能”。 (1)抛弃的石块()落下。 (2)铁块放入水中()融化。 (3)明天登上黄山()会看到日出。 (4)太阳()从东边升起。 (5)雨后()出现彩虹。 2、下面是三(1)班同学调查140夹豌豆粒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册《13.2可能性1》教案 苏科版

1 教学目标:体会随机事件在实验中发生机会的大小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机会不总是均等的,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并非总是50%。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数学实验室: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白球和7个红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1.你认为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2.每位同学从袋子中摸1个球,记下所摸球的颜色,然后将球放回并摇匀; 3.按2的方法全班同学轮流摸球,并将全班试验结果填入下表: 在上面的摸球试验中,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是随机的。因白球和红 球的数量不等,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因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的机会都已经确定了,分别是100%和0,所以,今 后将主要研究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议一议: 1. 在5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球,其中,1号袋中有10个红球,2号袋中有8红2白球, 3号袋中有5红5白球,4号袋中有1红9白球,5号袋中有10个白球。 从各个袋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请将袋子的序号按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旋转如图所示的转盘。 (1)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最大? 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最小?猜一猜; (2)全班同学轮流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下指针所落区域的颜色,把全班结果汇总并填入 上表: (3)你猜测的结果与上面试验所得的数据相符吗? 在这个试验中,任意旋转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上是不确定的。由于各颜色 区域的面积不等,所以指针落在不同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也不一样。 练 一 练: 1.在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牌,这张牌是大王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 2.小明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与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 3.在你们班级任意找一名同学,找到男生与找到女生的可能性哪个大? 4.小明投掷一枚正方体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一次骰子,请指出下列事件 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岁机事件,并指出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1)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的点数是7. (3)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的点数是4. (4)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的点数是偶数. 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1个红球,2个绿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完全一样,摇匀后,从 黄 黄 黄 红 红 蓝 红 黄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能性的认识》教案精编版

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能性的认识》教案精 编版

可能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9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摸球游戏活动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并能作出判断;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性的结果。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 4.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知道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及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性的结果。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袋子、红色、黄色的小球、统计表格、转盘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故事引入,揭题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课件出示)阿凡提的故事: 快过年了,做了一年长工的阿凡提想向财主要回他十个金币的工钱,贪心的财主却不想给他,心想:怎样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币又无话可说呢?财主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对阿凡提说:“不要说十个,我这里有一箱子

的金币,你把里面的金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这些金币你就可以全拿走了”。于是阿凡提把箱子里的金币全都倒出来,玩弄了一会儿…… 故事听到这儿,大家猜一猜阿凡提可能赢吗?(随学生的猜想,揭示并板书课题:可能性)为了更好地认识有关可能性的问题,我们可借助下面的摸球游戏来研究。 2.创设摸球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甲、乙、丙三个袋子(不透明),里面分别装有不同颜色的小球(甲袋装6个颜色一样的球,乙袋装3个红球和3个黄球,丙袋装5个红球和1个黄球)。如果我们进行摸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2)从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3)从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每个小组都有和老师一样的甲、乙、丙三个袋子,老师相信:通过摸球活动,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1.游戏一: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小组活动。 提问: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课件出示红点1) (课件出示)活动规则:

公开课《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4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实践、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猜礼物 2.猜猜糖果在哪只手里。 3.(1)教师将颗糖果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糖果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4.(2)教师打开没有糖果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糖果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5.3.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师:下周星期三就是万圣节了,老师打算在我们班举办一次联欢会。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教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告知学生),放在桌上,选三名学生依次上来抽签,并分三步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可能性教学设计 (2)

《可能性》教学设计 重龙镇中心学校:雷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科学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彩球的盒子。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 师:同学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那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愿不愿意?先猜一猜,咱们谁会赢?究竟谁会赢呢?先试一试。好,我们正式开始,我们我们一共玩5次,当我们出的相同的手势时,就算打平手,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记好你输赢的次数,准备好了吗?预备! 2.导入。 师:统计完了吗?刚才比赛时,你每次都赢了老师的孩子请举手,每次都输的孩子请举手,有赢有输的孩子请举手,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能不能保证每次想赢就赢?(不能)为什么?也就是说,当老师出的结果你不知道时,有可能你赢,有可能你输,还有可能平局,这就是一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乒乓球,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红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乒乓球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红色。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红色。

认识可能性(一)

《认识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抛硬币、猜谜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 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2、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推理,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判断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是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 进入到可能性的学习中来。 2、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展的可能性 进行判断,并简单的说明理由。 3、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本节所学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5、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反思追问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知道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有关系。 【教学准备】 1、一元硬币一枚,信封,纸条,装有6个黄色2个白色小球的箱子若干。 2、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红球(边说边转身将球放入一只手中)。 (1)猜一猜,球可能在我的哪个手里呢? 生1:可能在左手。 生2:可能在右手。 (2)教师将右手伸开,学生发现球不在右手。 生:一定在左手。 (3)师: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和“一定”。 教师板书:可能一定

2、师:接下来,老师要将一张纸条放到3个信封当中的一个里面(边说边在课桌下面完成)。 (1)师:猜一猜,纸条可能在几号信封里? 生1:可能在1号。 生2:可能在3号。 生3:可能在2号。 生4:可能在1号,可能在2号,也可能在3号。 (2)教师将1号信封打开,学生发现没有。 师:现在纸条可能在哪个信封里? 生1:可能在2号。 生2:可能在3号。 (3)教师打开2号信封,学生发现纸片在2号信封里。 师:现在纸条还可能在2号信封里吗? 生:一定在2号信封里。 师:纸条可能在3号信封里吗? 生:不可能在3号信封里。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 一做”及相关练习,第 49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 生的结果。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 “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 “不可能”“可能”等词语 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活经验 (一) 教室的外面有人敲门,会是什么人呢质疑可能的情况, 引出不确定性。 游戏1: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 ?教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2. 教师打开没有硬币的手, 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为什么 3、 纸盒里放入一颗红色的小球,把它拿出来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引出确定性。 (二) 游戏2 :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 ?教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 2 ?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面朝上。 3 ?教师揭示结果。 (三) 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 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 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 ?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 ?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 )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刘彦兵

最新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全单元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值. 2.会借助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重点 借助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 学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情境导入 教师: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几种情况? 教师:你认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小颖、小明和小凡都想去看周末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 连续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两枚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两枚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然后累计各组的试验数据,分别计算“两枚正面朝上”“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这三个事件发生的频数与频率,并由此估计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通过刚才的试验,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面掷硬币的试验中, (1)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2)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通常借助画树状图或画表格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①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此图类似于树的形状,所以称为树状图. ②用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共有4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 小明获胜的结果有1种:(正,正),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是1 4; 小颖获胜的结果有1种:(反,反),所以小颖获胜的概率是14 ;

可能性教案 (2)

可能性 海师附小居童梅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好吗?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 [说明:新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玩一玩 1. 游戏一: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想知道用这枚硬币怎么玩游戏吗? 介绍抛硬币的方法:向上抛硬币,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说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交流:刚才在抛硬币时,出现了哪些情况? 拿起一枚硬币,提问:如果老师把这枚硬币抛起,落下后结果会怎样?(学生猜结果)追问: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吗?(不一定)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用“可能”“也可能”说说游戏的结果)(板书:可能) [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游戏二:摸球。 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这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老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示范:老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摸3次)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再次使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设问:如果这个口袋里装3个黄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球,验证结论。 拿出装有6个红球的袋子,问: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一定是红球)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吗?(不可能)(板书:一定)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袋子,小组合作摸5次,看看结果怎样。 反馈: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 活动小结。(略) [说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动—解释说明”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明确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伴着思考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思考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游戏三:转转盘。 出示转盘,谈话:这是一个转盘,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等三个区域,请小朋友想一想,转动指针,最后指针会停在哪里?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转动指针,看指针可能停在哪个区域。 学生交流后,小结:指针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说明:让每个学生动手试一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指针可能停留的区域,强化学生对“可能性”的感知,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辨一辨 多媒体出示装有不同颜色球的三个口袋(①2个红球,3个黄球;②2个蓝球,3个红球; ③5个黄球),以及蓝猫、淘气、菲菲判断从口袋里摸球情况的画面: 蓝猫: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 淘气: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2、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重点: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点回顾: 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_事件和_____________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事件。 2、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_________,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若用A 表示一个事件,则我们就用()A P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通常规定,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记作()___=A P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___,记作()___=A P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和____之间的一个数,即____<()A P <____。 任一随机事件,它发生的概率是由它自身决定的,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 n m 会稳定地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事实上,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的精 确值,即这个常数还是未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在充分多次试验中,一些事件的频率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试验次数越多,摆动幅度越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通过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大小,必须要求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基础演练: 1.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 性是( )( )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 。 2.八(1)班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问班长出勤的情况,班长说:“我们班共有50人,没有全部到齐,但大部分来了。”出勤率可能是( )。 A 、48% B 、50% C 、100% D 、96% 3.A 、B 、C 、D 表示四个袋子,每个袋子中所装的白球和黑球数如下:如果闭着眼睛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球,那么从哪个袋中最有可能取到黑球?( ) A 、12个黑球和4个白球 B 、20个黑球和20个白球 C 、20个黑球和10个白球 D 、12个黑球和6个白球 4.在不透明的袋中装有大小一样的红球和黑球各一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恰为红球的概率与一枚均匀硬币抛起后落地时正面朝上的概率( ) A 、摸出红球的概率大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B 、摸出红球的概率小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5.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A 、 41 B 、21 C 、4 3 D 、1

l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4~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摸球、摸牌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 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 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了解随机现象及结果。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准备红、黄球各一个,红桃A~3、黑桃4这4张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有一个硬币,这是正面,这是反面,如果老师向上抛,猜猜朝上的是哪个面? 生:正面。 师:哪一定吗?(不一定) 生: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反面。 师:你说得真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的64页。(板书课题:可能性)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就从摸球游戏开始吧!看看游戏中隐藏着的哪些数学知识? 二、探究。 1、教学例1和试一试。 如果我把1个黄球和1个红球放进盒子里,用手搅一搅,然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猜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让学生猜) 师:事实是不是像我们所说的这样呢?下面我们通过摸球游戏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游戏前请看清楚游戏要求: 1、组长负责记录在学习卡的表格里,其他组员轮流摸球, 2、其他组员轮流每人摸一个,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 3、摸完球还可以在小组内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明白了吗?(生:明白)师:好,游戏开始! 附学习卡:我们组袋子里放有1个黄球和1个红球,总共摸了10次,其中摸到

四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四年级数学《可能性》 示 范 课 教案

课题:可能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7页例1、“试一试”和例2、“练一练”及“你知道吗”,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说出一个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根据条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定性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联系条件说明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摸球、摸牌等活动及其分析过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义;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体验随机事件,感悟随机思想。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感受随机事件的趣味,逐步形成研究问题的兴趣;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发展相互合作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了解随机现象及结果。 教学准备:学生每6?8人分为一组,每个小组准备口袋、黄球和白球,扑克牌5张;每人准备红色和黄色水彩笔;教师准备相应的口袋和球)。 教学过程: 一、认识可能性

1.学习例1,认识“可能”。 出示口袋(不透明),让学生观察教师放进1个白球和1个黄球。 谈话:这里有一个口袋,里面有1个白球和1个黄球。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要怎样摸?(板书:任意摸1个)示范:像这样先把口袋掂一掂、抖一抖,或者先用手把球搅拌一下,不看口袋里的球伸手去摸1个出来,叫任意摸出1个。明白了吗? 引导: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会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呢?现在我们就分小组来摸一摸,看看结果会怎样,下面进行小组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负责,在你们小组的口袋里放进1个红球和1个黄球; (2)小组里依次轮流每人任意摸1个,一共摸10次,每次摸后再放回口袋; (3)各人按每次摸到的颜色,用水彩笔在课本上表格里画出圆形; (4)小组完成后,在小组里观察记录的结果,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我们一起来观察每组摸球的情况,第一组每次摸到的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出每次的白球或黄球);第二组每次摸到的是——(引导学生集体说出每次什么球)。其余各组呢?大家观察一下,自己说说他们每次摸什么球。 提问:你发现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球是怎样的呢?

《可能性》教案2

《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通过猜测——实验——推理过程感悟不确定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在统计得出的实验数据基础上验证这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将统计的知识与可能性的教学紧密结合是本单元的一个亮点。实验中,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来世界填塞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 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玩中学,通过亲身体会领悟,将不确定事件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摸棋子的游戏中,初步体验身边一些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在详尽的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口头表达、逻辑推理、动手操作等能力,尝试进行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通过详尽的活动,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对一些可能性事件的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黑、白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足球比赛开场抛硬币选择场地。 师:他们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法选择场地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一:通过摸棋子,体验“一定”“不可能”。 出示盒子,告知学生里面装的是棋子,让学生摸棋子,并记录。(指学生读活动要求。)汇报小组内统计出的数据,提问为什么摸出的都是白色的,为什么没有黑色的,为什么没有绿色的。请学生猜一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学生猜到盒子里都是白棋子。最后把盒子中棋子颜色进行公示,表扬和肯定学生通过记录结果进行的大胆猜测。 (板书:一定不可能) 活动二:通过摸棋子(3黑3白),体验“可能”。 继续活动,取出活动一中的棋子,从头向里面放入3个黑色棋子3个白色棋子。小组合作进行,按照要求,组内同学一起猜测,轮流摸棋子,摸完棋子的同学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摸到这种颜色棋子的原因。教师巡视、参与各组操作,适时规范学生的描述语言。当组内成员都摸过棋子后,选取一组作汇报。 问题:1、任意摸一次会摸什么颜色的棋子?⒉为什么会摸出白(黑)颜色的棋子,能否摸出绿色的棋子,为什么? 在这里可能会有小概率事件产生,即:摸了6次,都是同一种颜色,这时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进行多次实验。渗透虽然概率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但是实验的结果不等于就是概率。

可能性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红球(边说边转身将球放入一只手中)。(1)猜一猜,球可能在我的哪个手里呢?生1:可能在左手。生2:可能在右手。(2)教师将右手伸开,学生发现球不在右手。生:一定在左手。(3)师: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和“一定”。教师板书:可能一定2、师:接下来,老师要将一张纸条放到3个信封当中的一个里面(边说边在课桌下面完成)。(1)师:猜一猜,纸条可能在几号信封里?生1:可能在1号。生2:可能在3号。生3:可能在2号。生4:可能在1号,可能在2号,也可能在3号。(2)教师将1号信封打开,学生发现没有。师:现在纸条可能在哪个信封里?生1:可能在2号。生2:可能在3号。(3)教师打开2号信封,学生发现纸片在2号信封里。师:现在纸条还可能在2号信封里吗?生:一定在2号信封里。师:纸条可能在3号信封里吗?生:不可能在3号信封里。教师板书:不可能3、教师根据板书:可能一定不可能讲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可能性”4、学生齐

读:可能一定不可能二、师:刚才我们做了两个游戏,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1、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按要求将球放入盒中。(2)每位同学只摸一次,每次摸一个。摸出后,将摸到球的颜色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再将球放入盒中,摇一摇。其余同学轮流进行。(3)一人摸球时,其余同学注意仔细观察他摸球的结果。(4)小组内完成后,进行交流。用学过的“可能性”讲述盒内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2、学生读游戏规则后,按要求将球放入盒中,并进行摸球游戏。(1)放入3个绿球。学生放入球,进行摸球游戏。并讲述摸到的可能性。(2)放入3个红球和3个黄球。学生放球,进行摸球游戏。并讲述摸到的可能性。(3)放入3个红球、3个黄球和3个绿球。学生放球,进行摸球游戏。并讲述摸到的可能性。3、学生依次进行摸球游戏后,小组内交流摸球情况后,全班进行交流:(1)一定摸到绿球。(2)可能摸到红球可能摸到黄球。(3)不可能摸到红球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绿球,4、师:如果老师来摸,你来放,你会怎样放呢?(1)一定摸到红球。学生讲述:该如何放球。(2)可能摸到红球,可能摸到绿球。学生讲述,该如何放球。5、教师将两种颜色的球放入盒中,请全班同学进行摸球,并把自己摸到球的颜色讲给大家听,再交流:盒中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盒中一定是什么颜色的球。盒中不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三、生活中的数学1、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1)看图讲述:①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②今天下雨。③金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红球(边说边转身将球放入一只手中)。 (1)猜一猜,球可能在我的哪个手里呢? 生1:可能在左手。 生2:可能在右手。

(2)教师将右手伸开,学生发现球不在右手。 生:一定在左手。 (3)师: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和一定。 教师板书:可能一定 2、师:接下来,老师要将一张纸条放到3个信封当中的一个里面(边说边在课桌下面完成)。 (1)师:猜一猜,纸条可能在几号信封里? 生1:可能在1号。 生2:可能在3号。 生3:可能在2号。 生4:可能在1号,可能在2号,也可能在3号。 (2)教师将1号信封打开,学生发现没有。 师:现在纸条可能在哪个信封里? 生1:可能在2号。

生2:可能在3号。 (3)教师打开2号信封,学生发现纸片在2号信封里。 师:现在纸条还可能在2号信封里吗? 生:一定在2号信封里。 师:纸条可能在3号信封里吗? 生:不可能在3号信封里。 教师板书:不可能 3、教师根据板书:可能一定不可能 讲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可能性 4、学生齐读:可能一定不可能 二、师:刚才我们做了两个游戏,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 1、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第四章概率教案

第四章概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2.初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必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4.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在概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教材分析 概率中“随机”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七年级(上)《可能性》一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确定事件的有关事例(如在“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已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转盘游戏”中又体验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中进一步体会到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景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概率的方法,并通过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 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转盘游戏,意在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做大量试验的过程中感悟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在第二节中,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定量刻划一类事件(古典概型)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在第三节中,通过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问题,使学生直观体验另一类事件(几何概型),了解此类事件发生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题图”,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课文给出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介绍本章主要内容,并指出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亲自动手试验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逐步消除错误的经验,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是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3.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事件的现象与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感受和探索,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丰富对概率背景的认识,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尝试试验,以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消除一些错误的经验,体会不确定事件现象的特点.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章认识概率8.2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8.2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3.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中,从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和感受从实验→结果(估计)的过程.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机会不总是均等的. 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引入:让美羊羊和同学们先来做一个“找同桌”的游戏吧!让我们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探索.游戏规则:先请4名同学来做游戏,其中2名同学是同桌关系,其中一名同学蒙上双眼,另3位同学站在周围转圈,当中间这位蒙上双眼的学生喊停时,他手指指向哪位同学,就算找到这位同学.在玩之前同学们请猜一猜,蒙上双眼的学生从3位同学中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再请2名同学来,从5名同学中找同桌,蒙上双眼的学生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两个事件中找到他的同桌的可能性相同吗?(要求:参与游戏,独立思考,积极交流.)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摸球实验. (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①你认为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哪种颜色? ②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③每位同学从袋子中摸1个球,记下所摸球的颜色,然后将球放回并摇匀; ④按③的方法请几位同学轮流摸球,并将试验结果填入下表: 我们用实验验证了大家的猜想. (2)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呢? (3)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呢? (4)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求:动手实践,小组活动,在实验中交流.)

参考答案: (1)①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③④学生活动记录数据,随机数据. (2)可以使袋中的白球数比黄球多. (3)再多放一些白球. (4)在摸球试验中,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是随机的,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白球的数量以及总的球数有关. 活动二、掷骰子. 任意地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落地时, (1)朝上的点数会有哪些可能? (2)任意地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 我们一起来实验. (3)如果全班同学每人抛掷2枚均匀的骰子,记下朝上的点数的数字,并计算出2次点数之和.(请思考:2次点数之和会有哪些可能的结果呢?抛掷若干次之后,点数之和是几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在这些结果中,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 实验验证: 两个点数之和频数频率 2 3 4 5 6 7

八年级数学下册8.2可能性大小教案(新版)苏科版

可能性大小 教学目标: 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3.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中,从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和感受从实验→结果(估计)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体会事件发生的机会不总是均等的.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引入:让美羊羊和同学们先来做一个“找 同桌”的游戏吧!让我们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探索. 游戏规则:先请4名同学来做游戏,其中2名同学是同桌关系,其中一名同学蒙上双眼,另3位同学站在周围转圈,当中间这位蒙上双眼的学生喊停时,他手指指向哪位同学,就算找到这位同学.在玩之前同学们请猜一猜,蒙上双眼的学生从3位同学中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再请2名同学来,从5名同学中找同桌,蒙上双眼的学生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两个事件中找到他的同桌的可能性相同吗? 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用“找朋友”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摸球实验. (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①你认为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哪种颜色? ②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③每位同学从袋子中摸1个球,记下所摸球的颜色,然后将球放回并摇匀; ④按③的方法请几位同学轮流摸球,并将试验结果填入下表: 我们用实验验证了大家的猜想. (2)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呢? (3)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呢? (4)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过设计巧妙合理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不断的探究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