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四市一模语文正卷

苏北四市一模语文正卷
苏北四市一模语文正卷

江苏省2020届高三年级期末(一模)考试集锦(苏北四市)

语文I 正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

④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

A.①②⑥③⑤④

B.⑤②①⑥③④

C.①②⑤④③⑥

D.⑤①②④③⑥

3.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②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①嵩山②泰山③华山④衡山

B.①嵩山②华山③泰山④衡山

C.①衡山②华山③嵩山④泰山

D.①衡山②嵩山③泰山④华山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后来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矫.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自分.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速.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累.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矫.旨削夺矫:假托

B.自分.为权奸所忌分:分类

C.是速.我死也速:加速

D.兄光霁累.死累:牵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5分)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5分)

8.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9.请简要分析本诗前四句的作用。(5分)

10.诗歌中间六句(“载酒五松山……流光畏蹉跎”)描绘了哪些场景?(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5)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7)▲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牢骚太盛防肠断,▲。(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如果不想听这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渔妇们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时人们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吉喜被敲门声惊醒,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男人第一次当爸爸时都是这么慌乱不堪的。吉喜喜欢这种慌乱的神态。

吉喜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一百多幢房屋的阿甲渔村在雪中显得规模更加小了。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吉喜望了望逝川,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微妙的震颤了。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这个可怜的老渔民在七十岁那年成了黑熊的牺牲品。年轻时的胡会能骑善射,围剿龟鱼最有经验。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曾在某一年捕泪鱼的时候告诉吉喜没有娶她的原因:“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

吉喜恨恨地说:“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吉喜的这种想法酿造了她一生的悲剧。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都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

逝川日日夜夜地流,吉喜一天天地苍老,两岸的树林却愈发蓊郁了。吉喜过了中年特别喜欢唱歌。但过了四十岁就不再歌唱了,她开始沉静地迎接她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见到吉喜,眼睛湿湿地望了她一眼。

“吉喜大妈,我会死吗?”产妇从毯子下伸出一只湿漉漉的手。

“头一回生孩子的女人都想着会死,可没有一个人会死的。有我在,没有人会死的。”吉喜安慰道,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产妇说:“我自己。你告诉我怎样剪脐带,我一个人在家就行,让胡刀也去捕泪鱼。”

吉喜嗔怪道:“看把你能耐的。”

夜越来越深了,吉喜换上一根新蜡烛,给产妇讲她年轻时闹过的一些笑话。产妇入神地听了一会儿,忍不住笑起来。吉喜见她没了负担,这才安心了。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吉喜大叫着:“胡刀胡刀,你可真有造化,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胡刀兴奋得像只采花粉的蜜蜂。产妇终于平静下来,“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没有那种悲哀之声从水面飘溢而出了,逝川显得那么宁静。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她开始起网了,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她跌坐在河岸上。

天色渐渐地明了,篝火无声地熄灭了。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选自《短篇小说三十年精选》,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阿甲渔村在每年初雪降临的黄昏捕捞泪鱼,是为了消灾祈福。人们在寒冷的夜晚安慰了一条条悲伤的鱼,便也

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B.胡会告诉吉喜:“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是吉喜古稀之年仍然单身的直接

原因,而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

C.这篇小说充满了北国情调,对景物描写生动贴切,如“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房屋在雪中就像

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

D.作者描绘的一条神秘的河流——逝川,它会发出呜咽之声,是一条时间之河,也是一条生命之河,见证了世间

的欢乐悲苦。

13.请简要分析吉喜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苍古之境

朱良志

中国古代画家所说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一般意义上“古”,即古代;一指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作为境界的“古”,包含着足以使艺术家倾心的因素。如古雅、古淡、古朴、苍古、率古等,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

或被称为“老境”,老即是古,所谓“画之老境,最难其俦”。如山之峰巅,罕有人能攀及。邵梅臣说:“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

对此境的追求,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出于挚爱生命的殷殷之心。真正的苍古之境满溢着生命的热烈。犹如人之老年,览尽人间风烟,进入一片生命的化境,返归于平淡,在衰老的外表中满蕴着对生命的体验。亦如红霞如醉的秋末丹枫、斑驳陆离的桦树林,在暮秋之中展示绚烂之美。画之古境就是要在苍老简淡之中释放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画之古境,追求的是生命时间的最高峰。

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故中国画在选材上有表现春日溶溶、夏意滔滔的场景,但更多的是寒天雪地、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

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表现宇宙创化的混莽感,将艺术触角直溯向生命创化的根源处,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如体现米家山水特点的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画面峰峦出没于云翻雾卷之中,混混莽莽,犹如宇宙创化时阴阳相摩相荡的一片混沌,此画被论者称为“一片混元之气”。“混元”即体现出生命造化的特点。

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如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如经历万世的风雨。一个苍老的生命中裹孕着它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信息。因此中国画的苍古之境,是苍老中的鲜嫩,太古中的当下。

可见,中国画提倡苍古,不是提倡复古,而是创造新颖独特的生命境界,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是把握生命的最高形态,体现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唐人绘画重秀润宛丽,而五代北宋一跃而推重苍古浑化之境,细润的笔墨、褊狭的形式被捐弃,由嫩至于老,由褊狭至于博大,由丰润一变为枯老,从而借老境来表现鲜活的生命感。当代画家吴茀之说: “画贵有古意,因为古就是今的对称,不趋附流俗叫古,古意的古,是不落时习,无烟火气的说话,并不是学古人画就是古意。”古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国画家就是通过绵长的时间达到远离俗世的目的,通过时间的回复实现空间的超越。

(选自《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有删改)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苍古之境被称为画之老境,是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很少有人能攀及。

B.好比人进入老年,历经世事之后趋于平淡,苍古之境是在衰老的外表下蕴藏着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C.中国画在选材上偏好寒天雪地和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也利于表现苍老之境。

D.追求苍古之境,不是提倡复古和眷恋逝去,而是创造全新生命境界,体现对宇宙意识、生命精神的追求。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邵梅臣的话“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意在论证中国画中要实现苍古之境是极其困难的。

B.《潇湘奇观图》的“混元”,将艺术触角指向生命创化的根源,论证了中国画家内心在追求苍古之境。

C.文章举“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例子,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

D.文章将唐人绘画风格与五代北宋绘画风格加以比较,意在阐明五代北宋绘画更利于表达苍古之境。

17.请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高峰”的内涵。(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它还正迅速铺向全球,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商业业态,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目前,1+9个“支付宝”已服务全球超过9亿人。晚于支付宝10年的微信支付,目前支持的世界币种已涵盖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等16个币种,跨境业务也已支持4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接入。

对于移动支付,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习惯、市场痛点都不一样,每到一地都要非常专注地研究如何解决当地用户的痛点,采取“一地一策”。

马来西亚有一种非常普及的全民交通卡TnG卡,在该国3000多万人口中的发卡量高达2000万,在当地众多交通场景中实现“一卡通”。这种实体卡虽然方便,但最大问题是需要排队充值,且平时没法查询余额。支付宝团队找到这个需求和痛点后,和TnG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TnGD,2018年3月,TnGD的电子钱包产品落地投运,9个月里,逐步实现了支付、转账、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买机票等常见应用。

菲律宾在全球的海外劳务人员多达1200万,他们每年向菲律宾国内的亲朋好友汇回的外汇约60亿—80亿美元,但菲律宾有6000万人未被银行服务覆盖。2018年6月,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两个当地版“支付宝”——香港AlipayHK 与菲律宾GCash之间实现了全球首笔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

(摘编自《中国移动支付,用暖科技贡献世界》)材料二:

表1:2013-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表2: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主要场景使用率统计情况

材料三:

移动支付市场在经历了扫码支付的迅速发展之后,生物技术逐渐引入其中,比如采用刷脸支付,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支付。

各大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刷脸支付,支付宝开发“蜻蜓”,微信开发“微信青蛙”,均在逐渐布局刷脸支付市场。此外,许多其他生物科技也在逐步探索进入支付领域,包括声纹、眼纹、掌纹等。尤其是声纹技术,据相关专家介绍,该技术由于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伪造难度高,很可能成为继指纹、人脸之后,最快在金融支付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技术带来了移动支付方式的改变,但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以刷脸支付为例,其基本原理是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然后解锁完成人脸支付。因此,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信

息泄露,人脸支付就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加强监管。此外,企业

也应当自律,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减少刷脸支付的安全隐患。

(摘编自《支付新亮点,好使但谨慎》)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支付宝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

地区落地生根。

B.针对马来西亚的全民交通卡TnG卡,支付宝团队找到其需求和痛点,通过研发,最终逐步实现了支付、转账、

买机票等常见应用。

C.中国的移动支付增速2016年达到最大,而2018年近6亿的移动用户中,则有57%的用户用移动支付参与实体

零售购物。

D.生物技术支付虽然便捷,但它是以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为前提,一旦云端生物数据库信息泄露,这种支付就可

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支付宝研制的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可有效解决银行网点覆盖面不全,网

民急需跨区域汇款的实际困难。

B.移动支付目前主体是直接用于生活消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接用于理财、

转账等金融活动可能逐步增多。

C.生物识别技术中,声纹技术因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伪造难度高,很可能继指

纹、人脸之后,最快得到应用。

D.市场的交易支付,经历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

入刷脸支付阶段,简便快捷。

20.我国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