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一、内蒙古草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草原退化严重

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原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在荒漠草原区域,退化和沙化形势更为严峻。

过度放牧是导致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在降低了植物群落的盖度和牧草的高度,并且带来地上生物量下降的同时,还改变了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多样性减少。伴随着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草地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有机碳下降,土壤侵蚀加剧,加快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增加了沙尘暴发生的几率。

(二)草畜矛盾尖锐

草原退化导致牧草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而且,在产草量中下降最突出、最多的都是家畜喜食的、多年生的禾本科牧草。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一方面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面临重大挑战;另一方面,单纯依赖天然草原畜牧业的牧区经济和牧民生计也变得十分脆弱,越来越受到气候的自然波动和频繁的异常气象灾害的显著影响。

(三)水资源匮乏

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草原牧区,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水资源的匮乏将长期存在。而且,随

着社会需求的增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现象将更为突出,如过多截流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等。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使珍贵的水资源变得更为珍贵。何况,滥用水资源还造成了湿地的普遍退化,显著影响了区域的生态水文过程,生态后果更为严重。

(四)全球变化的新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适应、调整能力差,生产脆弱的地区。针对内蒙古的研究表明,草原和荒漠区域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则呈现更为复杂的变化特点:增加或者减少不显著,且在空间、时间和强度上分布不均匀。同时,异常和极端气象事件频繁发生,干旱、雪灾有增加的趋势。这样的水热条件的改变,无疑会对草原和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生态恢复的进程被延滞,原本脆弱的传统的畜牧业将面临新的、艰巨的挑战。

(五)野生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在天然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珍贵的资源生物相对较丰富。据统计,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区的药用植物有800余种,还有食用(白蘑、发菜、黄花等)、饲用(羊草、黄花苜蓿、扁蓿豆、驼绒藜等)、观赏(山丹、毛百合、鸢尾、大花杓兰、绣线菊等)、防风固沙(沙蒿、沙柳、沙地柏等)资源植物。

然而,人类的不当的活动已经造成了许多珍贵、稀有的物种的丧失。例如,分布于锡林郭勒盟的类短命植物单花郁金香已经

消失;草原上的白蘑、发菜由于过度采摘和草场的严重退化,数量越来越少,但目前人们还没有掌握其培育技术。

此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人类活动使得内蒙古草原荒漠区的大型动物迅速减少,有的已经灭绝。如内蒙古野马已经灭绝;野骆驼已很少见到;野驴、盘羊、青羊种群数量很小,濒临灭绝;黄羊的数量急剧下降,等等。

(六)矿产开发带来了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煤炭和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从鄂尔多斯向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迅速扩展。工业化一方面为自治区的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乃至文化冲突与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

广阔的草原牧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污染。尽管工业企业和矿区的范围有限,但污染物却可以通过大气和水进行远距离传输,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尚不清楚。开矿,特别是无序开矿,会彻底毁坏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生境破碎化,威胁生物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矿产开发活动对牧区文化和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将尤其深远,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七)科学研究亟待加强

自治区在畜牧业科学研究上加大了支持力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科学研究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方向和观念上。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草原研究以应用居多,现实主义至上,忽视基础研究的核心作用。这样做的结果是,基础研究落后,应用和技术研

发的进展也很缓慢。因为,离开基础研究的应用研究是无源之水。因此,自治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队伍需要加强,科研水平尚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合理利用的途径

各种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原生态系统受损和生态系统服务被破坏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过牧、垦殖、樵采所引发并激化的草畜矛盾是这些表现形式的直接作用者。然而,究其根源,则是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草原生态系统有限供给之间矛盾的反映。人类的需求扩张不断加剧草畜冲突,施加到自然生态系统上,就产生了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此,破解自治区目前所面临的草原生态环境困局,必须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

(1)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减轻人类生存对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和压力。

充分挖掘各地区的资源价值,逐渐摆脱畜牧业作为牧民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的困境,从而缓解过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另外,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转移牧区剩余劳动力。从经济的角度,推动多元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于天然草地畜牧业的过度依赖。培育畜牧业产品市场,创立绿色品牌,显著提升牧区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牧区劳动力。促进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更深层次的劳动,而不是原始资源的消耗,实现劳动转移。

(2)生态恢复措施的评估与创新

目前,在草原生态基础建设投入和草原奖补投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草场使用上采取了“双权一制”的制度;为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采取了“草畜平衡制度”,为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采取了“禁牧、休牧、轮牧”等退牧还草制度,并针对上述制度制定了生态补偿机制。这些措施对提高牧民自觉保护草原,遏制草原退化,可持续利用草原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积极有效地落实各种生态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原的生态压力。

在“草畜平衡制度”实施中,要充分认识牧草产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波动大的特点与畜群采食量相对稳定的矛盾。合理利用的途径通过人工草地建设和优化饲草料布置格局和运输途径来探讨解决冬、春季和干旱年份牧饲草料不足问题,使草畜真正达到平衡。草原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是实现退化草原恢复的基本前提。为此,要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状态下草原的围封休闲效果,研究围封和放牧利用的时空配置,进而建立适宜的轮封制度和放牧制度,要让真正的过度利用草场得到有效的休闲,可利用的草场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就已有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而言,迫切需要开展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合理利用的途径改革当前较为单一的政府组织方式,强化牧民参与意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提高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的实际应用效果

开展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的科学规划工作;加强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的技术与设备研发,通过降低成本,实现推广应用。

(4)积极应对全球变化

针对内蒙古的研究表明,草原和荒漠区域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则呈现更为复杂的变化特点:增加或者减少不显著,且在空间、时间和强度上分布不均匀。同时,异常和极端气象事件频繁发生,干旱与雪灾有增加的趋势。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开展适应性研究,防范可能的生产与生态风险。在指导、制定畜牧业生产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降雨量的不均匀分配对草场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影响。要充分利用现代交通、信息建立统一的区域服务网络,及时调拨草料或转移牲畜,尽可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5)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清查草原和荒漠地区的资源植物,掌握其现状与分布,建立资源档案;积极、持久的进行草地资源收集、保护、驯化、选育、扩繁,培育适合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工牧草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如内蒙古草原优良牧草资源丰富,但被很好的应用到人工草地中的寥寥无几。白蘑、发菜很有市场,但至今无法解决人工培育的技术问题。在中草药方面,仅甘草、麻黄、黄芪人

工种植的经验较为成功。此外,需要加强各类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6)深刻认识水资源在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性

水是草原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限制因子,同时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因子,如何合理的利用草原区的水资源,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生态建设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植被建植、生态恢复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种植密度以及种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环境条件,将会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人工植被蒸散量普遍较天然植被大,造林地土壤干化、大面积纯林死亡(如沙棘灌丛)等。

(7)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现有耕地基础上(不再新增开垦面积),牧区耕地由种粮向种草转变。通过高效的市场信息平台和物质运输能力的建设,在政府的政策性引导下,使传统的“游牧”向“游草”转变。即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通过饲草料的及时、高效、科学的配置,使牧户得到充足饲草料的前提下,放弃传统的粗放性放牧模式,转变为定居型的精细饲养模式。从而获得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增收的生态、经济双重效益。

(8)加强科学研究

针对复杂多样的内蒙古自然生态系统与景观格局,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全面启动长期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推动基础理

论研究的深入。气候变化、全球化和低碳经济等热点和前沿将会对草原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应优先支持这类研究。此外,要规范草原生态系统和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工程的监测与评估体系。

(9)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同时提高牧民的受教育水平

毫不夸张地讲,各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技术措施和政策的实施,都要通过一家一户的牧民加以落实,他们认可度的高低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10)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

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涉及众多部门与机构,如何增强合力,减少内耗,内蒙古应该率先垂范,走出一条自己的改革之路,为我国其他草原牧区做出示范。

鸟类知识简介

鸟类知识简介 三、行为生态 1鸟类的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大类其中肉食性又可分为食肉类、食鱼类、食虫类和食腐类。 食肉鸟类: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少数其它鸟类如贼鸥等。这类鸟嘴呈钩状爪利两翅强健善飞其中多为捕食者食腐类严格地说也属于这类。 隼形目(猎隼) 鸮形目(猫头鹰) 蓝翡翠(佛法僧目) 鹬(鸻形目) 食鱼鸟类:种类极多主要为水鸟和海鸟捕猎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另外不少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涉禽也属于这类。

食虫鸟类:为鸟类中最多的一类又以雀形目为最这类鸟通常飞行迅速而敏捷眼尖嘴快我曾亲眼看到我养的白头鹎雏鸟原地吃到飞过它身旁的苍蝇的情况。一般来说哺雏期间这类鸟会大量捕食有害农林的昆虫所以这类鸟绝大多数为农林益鸟 植食性鸟类:这类鸟通常情况下吃植物种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储藏食物如松鸦等。左边这只乌鸫(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虫因此所谓植食性的鸟类多数并非严格的只吃植物食物。但象蜂鸟这样的鸟类则是终生以花蜜为食的某些硬嘴鸟也是终生以植物为食这类属于狭食性鸟类有的甚至是专食性的。一般地说广食性的鸟类种群优势比狭食性的要大。 杂食性鸟类:其实许多食虫鸟类和植食性鸟类都可列入到这类中这类中最典型的是乌鸦只要是人能吃的它们都吃。左边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乌鸦(雀形目)右边是麻雀(雀形目)。严格地说上页的乌鸫属于杂食性鸟而麻雀由属于植食鸟。 2、鸣啭鸟类的鸣啭 一次在湖北安陆一处洪荒山中流连一周多听到黄鹂的鸣啭声让我激动不已当时就对它们的鸣声做了一些记录在短短几天里发现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叫法。可惜的是我不懂鸟声学无法理解那些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知

小鼠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五:小鼠解剖实验 吴雪薇121140059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给小鼠注射、灌胃等技术操作 2、了解戊巴比妥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复习解剖的基本操作 4、通过实验了解小鼠唾液腺的结构 5、通过实验了解小鼠体内器官、系统构造 二、实验原理 1、小鼠唾液腺 唾液腺由颌下腺、腮腺、舌下腺组成,颌下腺最明显,颌下腺两边弥散的是腮腺,舌下腺连于颌下腺上,容易与颌下腺上连的淋巴结搞混。 2、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即构成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像树叶,下部附着在喉结的内壁上。会厌是喉头上前部的树叶状结构,由会厌软骨和黏膜构成。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 3、小鼠体内结构 (1)胸腔:胸腔内的结构主要有食道、心、肺。 (2)腹腔:主要有胃、肝、胆、胰、脾、肠、肾(包括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和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雌),睾丸、附睾、精囊腺、输精管(雄)。 (3)胸腔与腹腔由膈膜隔开。 三、实验器材 注射器、烧杯、灌胃针、解剖盘、解剖剪刀、镊子、解剖针、钉子 四、实验材料 小鼠1只、戊巴比妥溶液 五、实验操作 1、抓取一只小鼠,拎住尾巴根部,使其前肢抓在抹布上,后肢提起,用注射器 向其腹腔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 2、将小鼠放在烧杯中,观察它的反应。 3、待小鼠不再动时,用注射器向其腹腔再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使其死亡。 4、将小鼠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在解剖盘上。 5、用解剖剪刀,从靠近肛门处剪开表皮直至口腔,观察唾液腺。 6、剪开口腔,观察会厌软骨。 7、剪开腹腔和胸腔,观察小鼠体内结构。 8、处理小鼠,清洗、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 1、观察注射戊巴比妥溶液后的小鼠 本次实验第一次注射,注射了0.4ml的戊巴比妥溶液,第二次注射了0.6ml。

2017-2018年宁夏大学考博试题草地农业生态学

宁夏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卷考试科目:草地农业生态学适用专业:草学(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2、生态位 3、斯太普(Steppe) 4、生态系统服务 5、能值 6、草地基况 二、问答题(共52分) 1、草地农业系统的生物因素包括了哪些因子?每个因子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有哪 些?(6分) 2、叙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6分) 3、生产中一些养殖户会购买年龄在1.5岁以内的羊只进行短期育肥出售,请用次 级生产积累规律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年龄段的羊只?(6分) 4、提高净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6分) 5、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和草地生产力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7分) 6、叙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后评估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7分) 7、建设和发展草地农业应遵循哪些原则?(7分) 8、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蕴藏在哪些方面?(7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放牧草地由于放牧家畜的介入,使之与未放牧草地在元素循环方面产生了较大 差异。请论述家畜放牧及其排泄物对草地元素循环产生了哪些影响?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草牧业,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均 提出推进粮改饲、发展现代饲草生产体系。请基于植物生产系统和动物生产系统相悖及耦合理论,结合我国草畜产业发展现状,论述国家提出草牧业和粮改饲的背景、并论述系统耦合理论对发展草牧业和推进粮改饲有何指导意义? 第1页,共1页

宁夏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卷 考试科目:草地农业生态学适用专业:草学 (不用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阐述草地农业生态系 统的结构(四个生产层)及其特征。 2.简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过程。 3.水热综合因子如何影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及类型 间的发生学关系? 4.降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的影响如何? 5.从草地农业力能学的观点着眼,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可以从哪几个力能学 效应考虑? 6.简述斯太普、普列里及萨王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布及其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理论在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2.基于大草食动物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阐述实施围封禁牧政策的利弊及其可持续性。 第1页,共1页

农业生态学名词解释

系统 (System)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 (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简言之,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产者 (Producer) 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 消费者(Consumer)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主要指依赖初级生产者或其他生物其他生物为生的各种动物。 分解者 (Decomposer) 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一样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如甲虫、蠕虫、白蚂蚁和某些软体动物。 生物圈 (Biosphere)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组分结构 (Components Structure)即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 垂直结构 (Vertical structure)指农业生物类群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垂直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农业生物也因适应环境的垂直变化而形成各类层带立体结构。 水平结构(Horizontal Structure) 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农业生物类群在水平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亦即由农田、人工草地、人工林、池塘等类型的景观单元所组成的农业景观结构。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指农业生物类群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发展演替。 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结构。 能量流动 (Energy Flow)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单向流动,是驱动一切生命活动的齿轮。 物质循环 (Nutrient Cycle)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是指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它们沿着食物链在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传递,最终归还环境,并可被多次重复吸收利用,构成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Information Transfer)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产生的物理信息(声、光、色、电等)、化学信息(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等)、营养信息(食物和养分)和行为信息(生物的行为、动作)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传递,把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功能。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农业生态系统不但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信息网,而且还利用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网,利用电话、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教育、推广、邮电、计算机网络等方式高效地传送信息。 价值流(Value Flow)价值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组分间转移。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转变成生产形态的价值,最后以增值了的产品价值形态出现。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以价格计算的资金流是价值流的外在表现。 种群 (Population)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出生率 (Natality) 是指种群在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等方式下,产生新个体的能

3.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三、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引言: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 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内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1.实验材料: 实验室购买的雄性小鼠、13.5天孕鼠。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链霉素溶液)、胰蛋白酶溶液、PBS溶液(NaCl 8.00g,Na2HP04 1.15g,KCl 0.20g,KH2P04 0.20g,pH调至7.2,超纯水定容到1000mL,分装,121 ℃灭菌20 min) 2.实验步骤: 2.1 处死小鼠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雄性小鼠或怀孕雌鼠尾巴中部放在铁笼上,使小鼠前肢接触铁笼(后肢悬空),左手从小鼠后方向前按住鼠头及颈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同时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造成小鼠立即死亡。当小鼠停止抽搐,松开左手。将整个小鼠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 2.2 解剖小鼠 将雄性小鼠或怀孕雌鼠从烧杯中移入超净台取出后放在无菌大平皿中,用碘酒棉球消毒腹部的被毛,然后再用酒精棉球擦拭碘酒擦过的部位。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剪刀剪开皮肤,打开腹腔,将剪开的皮肤分别拉向两边。观察小鼠内脏器官。

北京林业大学801草地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考研801草地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草地生态学》考试是草学学科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各草学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试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草地生态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草地种群生态学、草地群落生态学、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草地的生产性能、放牧生态学、草地火管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草地生态学》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草地生态学的概念与背景知识; 2.草地种群生态学; 3.草地群落生态学; 4.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草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 6.放牧生态学; 7.草地火生态学; 8.中国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 三、考试要求 1、透彻理解草地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2、理解并注重草地的种群生态、草地群落的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草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放牧和火管理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等内容。

四、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约占30分) 2、填空题(约占30分) 2、简答题(约占50分) 3、论述题(约占40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1.《草地生态学》,周寿荣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6 2. 《生态学》,李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草地农业生态学》,任继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草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天然草地: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灌丛极少甚至没有,或完全没有乔木(moore ,1964),一般被称为永久性草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及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草地:通过人们精心播种与培育的农业栽培草本植被,但经过长时间的演替,也会有外来种侵入,物别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使人工草地打上天然草地的烙印 草地:具有更广泛的农学涵义,而不等同于植被类型概念,应与“草原”一词作划分,也就是说草地是指可作为家畜放牧或打草利用的比生态学上草原植被类型更为广泛的范围,其中包括草原,也包括草原以外天然的或人工的供畜牧业利用的草地。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是研究草地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系统关系的科学。它是草地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科学,是农业生物学与生态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因而又是应用植物生态学。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A·G·Tansley 1935年提出的 草原:主要是在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一种植被类型,以夏绿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缺乏乔木,有时夹以小灌木,小半灌木。它主要是由所在地区的气候因素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即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即称为草原。 典型草原: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克氏针茅草原 荒漠草原: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沙生针茅草原 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 紫花高寒草原:紫花针茅草原 草甸:是由多年生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群落类型,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和冰雪融化等各种来源的水分)形成和发育起来的,这里所说的中生植物包括旱中生植物和湿中生植物,也包括那些适盐耐盐的所谓盐中生草本植物。草甸一般不呈地带性分布。 草场:通过放牧,割草或其它方式为家畜等食草动物提供食料的自然,地段(李特),一般是指在其上进行着草群培育过程的生产地段,在每一段时间内,草场都处在一定的生产状况之下,产生若干一定品质的草群。 草地(Grassland):一般译为草地,狭义指禾草草地,包括Prairie(高禾草草地)和Steppe (矮禾草草地)。广义的草地应与草场相同。草本植物群落的泛称,即能放牧或割草,提供牲畜饲料的自然地段。 草地资源: 一般是指提供家畜所需要的放牧场与打草场的自然资源。 在论述草地资源前,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概念,即草原,草甸,草地,草场。一般情况下草地和草场是农学的概念,草原和草甸是植物群落的概念。

广东常见鸟类

大山雀 不用过多介绍,生命力适应能力超强的小小麻雀,无论是僻静的山村亦或喧嚣的城市总能见到它们成群的身影。虽然没有靓丽的羽翼,但每当它们闪现在令人窒息近乎死寂的都市压力角落时,总让人内心掠过丝丝生气,是的,它们也在这里........... 大山雀,应该算是小麻雀的近亲吧,黑白配长得很酷很时尚,就像披着黑色包头围巾,围巾垂落胸前只漏出白皙的脸颊,呵呵。奇怪的是它们和麻雀亲戚喜欢成群出游不一样,而是喜欢跟着其他同类的大部队,比如暗绿绣眼鸟,它们天生一定是很要好的朋友。

1、长尾缝叶莺 乡下很常见的一种灰褐色小不点,歌声比较单调,尾巴喜欢上扬,飞动时翅膀拍打还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用什么词来形容一把好呢,活泼!想半天就这词放它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喜欢在菜地瓜棚钻上钻下觅食,然后在带刺的荆棘堆里筑巢,鸟巢非常漂亮,完全是编织业界的典范:外层用细草层层精细编织,并将周围生长的绿叶也缝贴在鸟巢表面,很是隐蔽,内部用棉絮羽毛铺垫,看着就安逸。选择在天然屏障里安居是智慧的表现,可惜的是它们却总喜欢选择在小路边相对容易暴露的荆棘堆所以每到繁殖季节,总能够看到拎着鸟巢兴奋飞奔的小孩,很是可惜。

2 暗绿绣眼鸟 绣眼儿看上去秀气,短尾巴,但一样是活泼喧闹,成群在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在广州最常见到它们就是路边榕果成熟时,叽叽喳喳在上面扒的榕果满地都是,行人多有中招,当然鸿运当头时还不一定只是榕果哈哈,绣眼儿很会吃,除了小昆虫、小浆果等,它们还吃花蜜,最不厚道的是,还会到寻常百姓家偷吃腊肉,

3 鹊鸲 虽然也是黑白配,但鹊鸲在乡下名声并不好,原因吧可能有二,一为它总是神经兮兮的徘徊在乡下人工or天然的茅房周围,伺机而动,其二我想应该是其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吧,乡亲们留传下来鹊鸲的叫声是报忧不报喜的,每每听到它们乱起哄,上了年级的老者似乎都会面露菜色,好像马上马上就要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一般,可是在我们后辈耳中,圆润的鸣声还真是蛮赞的,欧洲的耶稣像上帝,中国的玉帝似如来,这应该都是思维意识创造的产物吧,你看为何相隔百里的广州街坊却视其为报喜鸟呢,还有就是鹊鸲喜欢在裂开的竹筒里面筑巢,很懂得利用资源很是聪明。

大班社会教案:鸟类的灾难

大班社会教案:鸟类的灾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几种常见的鸟,并且知道他们的习性。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激发幼儿爱鸟、护鸟的热情,从小具有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室布置成“鸟类王国”的场景,会表演创作舞蹈“雀跃 晴林”。 2.教学图片,各种鸟的头饰若干,有关鸟的录象。 3.幼儿通过媒体初步认识这些鸟。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扮演各种鸟的形象,随欢快的《清晨曲》音乐(有各种鸟叫声)进场。 1.幼儿随鸟叫声飞进场,在“树”下围坐好。 2.教师简单介绍场景—“鸟类王国”和鸟王—孔雀(教师扮)。 二、介绍几种常见的鸟,并且知道他们的习性。 1.师:我是鸟王—孔雀,今天在着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 时候,把你们召集起来举行“最佳鸟儿”的评选大赛。比一比谁 的本领最大,谁的贡献最多,愿意参加的鸟可以报名。 2.由幼儿扮演的各类鸟开始自我介绍。 鹰:我是老鹰,我有一双奇特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我能

看见很小的东西,目光敏锐,我还有尖尖的爪子和带有弯钩的嘴巴,我还有一对大翅膀,会飞到云层之中,我最喜欢吃田鼠和野兔。 鹦鹉:我是语言学家鹦鹉,你们瞧我多漂亮,我有七彩的羽毛,长长的尾巴,我还有一张会模仿的嘴巴,我能学唱歌,还会吹口哨呢! 猫头鹰:我有一双大又亮的眼睛,深夜能看见细小的老鼠在活动,我接飞过去,一把抓住它,因此我是“捕鼠能手”。 燕子:我是春天的使者,每年春天我穿着黑色的礼服,在春姑娘的带领下来到南方,为大家报告春天来了。 3.由小朋友们相互进行讨论各种鸟的特点。 教师小结:刚才小鸟们都展示了自己的本领,看来你们的贡献可真不小,少了谁都不行,看来你们都是最佳小鸟,让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小鸟有那些本领。 4.幼儿看有关鸟的录象,认识其他的鸟。 三、了解鸟类面临的灾难。 1.设置情景:一阵蕴涵危机的音乐响起声中,信鸽送来探测到的面临危难照片。大家一起商讨研究。 2.图一:小鸟正受农药的侵害。 提问:小鸟怎么了?为什么会死?飞机上喷洒的是什么? 小结: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杀死了害虫,而且有毒的农药也把小鸟给毒死了。

鸟类知识简介

鸟类知识简介 1、鸟类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鸟纲(AVES),为两大类温血动物之一,全世界有鸟类九千至一万种。按照传统的分类,现存鸟类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今鸟亚纲中又有齿颌总目、古颌总目、楔翼总目、今颌总目四个总目。我国只有今颌总目23个目中的21目,1200种左右,占鸟类总数的13%。 鸟类诞生于中生代侏罗纪,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或与爬行动物有着极亲密的关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被羊膜。前肢成翼,偶或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具两心耳、两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并有肺壁而形成的气囊,用以助肺行双重呼吸。种类繁多,遍及全球,生态多样。鸟类在自然界生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直接地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保护鸟类是每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生理结构 为了在空中作业,鸟类的前肢进化为鸟翼(少数后来又退化)。鸟翼上覆盖着羽毛,这些羽毛质轻、结实且富于弹性,可分为飞羽和覆羽两大类,羽毛上有许多小钩,它们将羽毛粘在一起形成一组光滑的表面。尾羽也属飞羽,是用于飞翔的重要部分。蓬松的小覆羽和绒羽则可保温。许多种鸟类的羽根能分泌油脂,通过理毛能使这些油脂布于羽毛表面,可使羽毛显得很漂亮,也利于飞行。 3、骨骼结构 无牙、骨空、尾骨退化、无膀胱等,这极大减轻了鸟体的重量,更有利于它们的飞翔。从右图中我们能看到鸟类的头骨愈合得比较简洁,前肢骨细而长且有龙骨作支撑,整个鸟骨显得结实轻便。由于升力和翅膀的表面积成正比,这使得鸟类的体积一般不会很大,否则前肢过长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大多数鸟类有四趾,拇指向后,便于抓握。颈椎较长且转动自由度很大,这是因为鸟类没有可干活的手,诸如取食、育雏、防御、理毛、建巢等许多工作均由嘴来完成之故。

小鼠解剖图(完整版)

图Ⅸ-1 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Lateral view 图Ⅸ-2 整体骨骼背面观The skeleton、Dorsal view 1 背肋dorsal rib 2 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 颈椎cerical vertebra 4 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5 顶骨parietal bone 6 额骨frontal bone 7 鼻骨nasal bone 8 锁骨clavicle 9 肩胛骨scapula 10 肱骨hemerus 11 髌骨patella 12 腰椎lumbar vertebra 13 荐椎sacral vertebra 14 尾椎caudal vertebra 15 坐骨ischium 16 髂骨ilium 17 股骨femur 18 腓骨fibula 19 胫骨tibia 20 跖骨metatarsal bone 21 趾骨digital bone 22 胸肋sternal rib 23 头骨skull 24 指骨digital bone 25 桡骨radius 图Ⅸ-3 背柱背面The vertebral column、Dorsal aspect

1 枢椎axis 2 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 第II 胸椎I Ith thoraac vertebra 4 第1 腰椎I st lumbar vertebra 5 第 6 腰椎6th lumbar vertebra 6 耻骨pubis 7 闭孔obturator foramen 8 寰椎atlas 9 第7 颈椎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 10 胸肋sternal rib 1l 背肋dorsal rib 12 第4 腰椎4th lumbar 13 髂骨ilium 14 荐椎sacral vertebra 15 坐骨ischimn 16 尾椎caudal vertebra 图Ⅸ-4 胸廓背面The thorax.Dorsal aspect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 物的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 后白塔小学冯津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各种鸟类特点的资料,并用科学的语言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 4、能将常见鸟的名称以及其喙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说 出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对于模拟鸟喙取食实验情况的分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常见几种鸟:猫头鹰、鹦鹉、鸽子等。 实验材料:一个托盘、五个小碗(第一个小碗中盛有用泡沫打的洞,洞中有很多米粒,第二个小碗中盛有土和葵花子、第三个小碗中盛有纸屑和橡皮泥“橡皮虫”,第四个小碗中盛有塑料板,塑料板上订有各种“小动物”、第五个小碗中盛有水,水中有一些“浮游生物”;五张白纸;1把工具(或尖嘴钳子、或勺子、或起钉器、或镊子));一只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出问题

今年鸟类动物运动会就要拉开序幕了,前来报名的鸟类动物可多了,让我们看一看都有谁呢?总裁判员对于前来报名的鸟类朋友一一进行了登统。突然间,报名处发生了争执声。“你们几个怎么也来凑热闹,你们不能报名。”“为什么呢。”“因为你们不是鸟类。”“什么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动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是啊,这节课就让咱们班的同学一起来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板书: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 1、观察、阅读获取信息 (1)介绍研究方法 师:要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鸟的特征呢? 生:…… 师:对了,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及如何取食和他们所吃的食物是什么等这些方面的特征。为了帮助我们研究,老师特意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们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在它们和我们见面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小提示: ①它们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 ②先整体观察每一种鸟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

常见鸟类简介

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2.鸽子 一种善于飞行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 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由于鸽子具有 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鸽子又有野 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 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 家禽饲养。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力和 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 3.喜鹊 喜鹊体形很大,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 部为白色。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 食谷物、昆虫,一般3月筑巢,巢筑好后开 始产卵,每窝产卵5-8枚。喜鹊肉可入药。 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 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 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体形特点是 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 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 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虹膜是褐色的;嘴是黑色;脚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体长435~46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幼鸟羽色似成鸟,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属光泽也不显著。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 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 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 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 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 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 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 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 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 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 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 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 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5.鹦鹉 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高 亢,那独具特色的钩喙使人们很 容易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 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 息在林中树枝上,自筑巢或以树 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 花蜜。也有特例:如深山鹦鹉, 这种生活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 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付又长 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 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 6.画眉 画眉是中国常见的鸣禽。鸣声洪亮,婉 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 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 是一种普遍性留鸟。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 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 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 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 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小鼠解剖

实验一小鼠大体解剖 注意事项:请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谨防被小鼠咬伤; 如发生意外,请立即报告老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方法; 2. 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 3. 熟悉脏器系数的测定方法 4. 了解一般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方法 5. 了解一般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正确的抓取固定动物,是为了不损害动物健康,不影响观察指标,并防止被动物咬伤,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抓取固定动物的方法依实验内容和动物类而定。抓取固定动物前,必须对各种动物的一般习性有所了解,抓取固定时既要小心仔细,不能粗暴,又要大胆敏捷,确实达到正确抓取固定动物的目的。 (1)单手抓取固定法 小鼠性情较温顺,挣扎力小,比较容易抓取和保定。抓取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图1)放在格板或铁笼上。趁着小鼠试图挣脱的瞬间,迅速用另外三个手指压住小鼠的尾巴根部握入手掌(图2);放松拇指和食指,用另外三个手指控制小鼠,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边疏松的皮肤提起小鼠(图3),完成抓取保定。注意,抓小鼠尾巴应抓住尾巴中部或根部,不能仅捏住小鼠尾巴的尾端,因为这时小鼠的重量全部集中到尾端,如果小鼠挣扎,有可能弄破尾端。 在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用线绳捆绑在木版上,或固定在尾静脉注射架及粗试管中。 图1 图2 图3 (2)双手抓取固定法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图4),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图5)。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如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和尾静脉注射时,则需将小鼠作一定形式的固定,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等均可使动物先取背卧位(必要时先行麻醉),再用大头针将鼠前后肢依次固定在腊板上。尾静脉注射时,可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图6),先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固定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 图4 图 5 2. 小鼠的处死方法 (1)颈椎脱臼处死法 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2)断头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3 .小鼠解剖步骤 (1)处死小鼠 将小鼠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后,置台秤上称重。 图6

鸟类知识的资料

鸟类知识的资料 下面介绍最著名的两个亚纲: 古鸟亚纲: 以始祖鸟(Archaeoteryx lithograhica)为代表它也可能是恐爪龙类那样该亚纲会被废除。 今鸟亚纲: 包括白垩纪以来的一些化石鸟类以及现存鸟类。 化石鸟类: 以黄昏鸟目和鱼鸟目为代表它们的骨骼近似现代鸟类但上、下颌具槽生齿。 目 现存今鸟亚纲鸟类可归为3个总目即: 一、平胸总目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大者达135kg体高2.5m)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平胸总目的著名代表为鸵鸟(Struthio camelus)或称非洲鸵鸟其他代表尚有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及鸸鹋(或称澳洲鸵鸟)(Dromaus nova-chollandeae)。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Ateryx oweni)。 二、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肢划水有关。游泳快速有人称为“水下飞行”。分布限在南半球。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Atenodytes atagonicus)。

三、突胸总目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

小鼠解剖实验报告(干货)

小鼠解剖实验报告°实验五:小鼠解剖实验吴雪薇 121140059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给小鼠注射、灌胃等技术操作 2、了解戊巴比妥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复习解剖的基本操作 4、通过实验了解小鼠唾液腺的结构 5、通过实验了解小鼠体内器官、系统构造 二、实验原理 1、小鼠唾液腺 唾液腺由颌下腺、腮腺、舌下腺组成,颌下腺最明显,颌下腺两边弥散的是腮腺,舌下腺连于颌下腺上,容易与颌下腺上连的淋巴结搞混。 2、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即构成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像树叶,下部附着在喉结的内壁上。会厌是喉头上前部的树叶状结构,由会厌软骨和黏膜构成。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 3、小鼠体内结构

(1)胸腔:胸腔内的结构主要有食道、心、肺。(2)腹腔:主要有胃、肝、胆、胰、脾、肠、肾(包括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和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雌),睾丸、附睾、精囊腺、输精管(雄)。 (3)胸腔与腹腔由膈膜隔开。 三、实验器材 注射器、烧杯、灌胃针、解剖盘、解剖剪刀、镊子、解剖针、钉子 四、实验材料 小鼠1只、戊巴比妥溶液 五、实验操作 1、抓取一只小鼠,拎住尾巴根部,使其前肢抓在抹布上,后肢提起,用注射器向其腹腔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 2、将小鼠放在烧杯中,观察它的反应. 3、待小鼠不再动时,用注射器向其腹腔再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使其死亡. 4、将小鼠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在解剖盘上。 5、用解剖剪刀,从靠近肛门处剪开表皮直至口腔,观察唾液腺。

6、剪开口腔,观察会厌软骨。 7、剪开腹腔和胸腔,观察小鼠体内结构. 8、处理小鼠,清洗、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 1、观察注射戊巴比妥溶液后的小鼠 本次实验第一次注射,注射了0.4ml的戊巴比妥溶液,第二次注射了0.6ml。 小鼠先是身体颤抖,趴在烧杯底不怎么动,后开始出现用爪子挠脸的行为,然后开始乱动甚至依靠烧杯壁直立起来,最后倒下,身体仍在颤抖且较剧烈,在大约两分半后不怎么动了,但身体还在颤抖。 2、观察唾液腺

中国南方草地开发现状及对策

中国南方草地开发现状及对策 龙显静2012210362 摘要:随着人口压力增大和北方草地的严重退化,21世纪南方草地将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分析了中国南方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研究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段时间内我国南方革业的发展应由中高山地区向丘陵地区转移,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南方的独特优势,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革业发展道路;同时,应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以促进南方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雏持其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 关健词:南方革地;开发利用现状;发展战略 前言:我国南方大部分山区(如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期,适合大多数优良牧草生长。草山草坡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传统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山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这些地区有着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2O世纪8O年代初期开始,伴随着学术界关于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弊的热烈争论,在任继周等学者的主导和带领下,南方很多地方开展了种草养畜的科研、试验示范项目,研究与探索适宜的技术,把大面积的草山草坡改良为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将山区的畜牧业引上现代草地畜牧业的轨道,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2O多年来,不论是科研试验还是生产实践,南方人工草地畜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不同人工草地家畜系统指标体系,探索出了较成熟的单项和配套技术,建植了大面积的人工草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对2O多年南方人工草地家畜生产系统科研与实践回顾的基础上,总结成熟的科研成果、技术和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南方草地畜牧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1南方草地开发现状 中国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土地总面积约为2.6083亿hm2(不含台湾),天然草地总面积为7958万hm2,草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3%为南方土地总面积的30.51%,其中可利用的草地面积占70%以上,是南方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1]。 受传统农业思想和农业生产习惯的影响,20多年前,我国南方的草山草坡,

珠海野生常见鸟类介绍

珠海鸟类资源介绍 珠海地域和气候得天独厚,是国际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鸟类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全市鸟类有12目40科共320种,占广东省65%。近年来,随着珠海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执法力度的加大,乱捕滥猎、盲目经营利用等危及鸟类生存的现象已发生根本改观,鸟类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回升。2004年12月14日,斗门区上空出现上万只丝光椋鸟归巢的壮观景象。2005年3 月8日,横琴岛一块 4000多亩的天然红树林中,栖息了上千只白鹭、灰鹭。3月17日,华南濒危动物保护所在淇澳

岛湿地大澳驻点观测鸟类的专家会同珠海有关部门,对淇澳湿地大澳一带进行日常观测时,意外地发现了已在珠海消失3年之久被环保人士称为“环境清道夫”的大嘴乌鸦,其中较大一群有5只。淇澳红树林区域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路径之一,秋冬季节栖息着40余种候鸟,其中许多是受有关国际公约保护的候鸟,例如大白鹭、中白鹭等。 珠海淇澳岛淇澳岛红树林

珠海鸟类品种1:海鸥(珠海市市鸟) 海鸥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学名:Larus can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 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海鸥的解释有二:广义

的海鸥是鸥科40余种海鸟的总称;狭义的海鸥是鸥科,鸥属的一个物种。 中文名 称: 海鸥 外文名称: Mew Gull,Common Gull 界:动物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海鸥拉丁学 名: Larus canus 命名时 间: 生活习性: 海鸥以海滨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以 及耕地里的蠕虫和蛴螬为食;也捕食岸边小 鱼,拾取岸边及船上丢弃的剩饭残羹。有些 大型鸥类掠食其他鸟(包括其同类)的幼雏。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在海边、海港, 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漂浮在水 面上,游泳,觅食,低空飞翔、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 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 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 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海鸥。[4]

农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群落。 2.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3.初级生产力:是指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生物量的速率。 4.生态对策: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生境的对策。 5.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形成的相互交错成网的多条食物链。 6.生态位:是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同期时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7.初级生产力:指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生物量的速率。 8.能效率:指人工投入单位辅助能量所获得的有效产出能或能量报酬。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基理的学科。 10.次级生产: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生物量形成的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 1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浸入出现群落与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 12.系统: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3.物质循环: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 14.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15.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次多级利用物质生产工艺系统。 16.肥力结构:是指形成产量的自然肥力、再循环肥力和外源肥力所占比例。 17.立体种养技术:是利用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互补特性,利用了生物间生态位的差异,从而提高是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率。 18.生物学放大作用:各种有毒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的毒物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食物链的浓缩作用又称生物放大作用。 19.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与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20.食物链:是由日光能转化固定食物能,经过一系列有取食、被取食关系的生物,从植物有机物开始被逐级转移而形成的生物链条。 二、填空 1.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四大功能)。 2.农业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3.种群增长有(指数增长型)和(逻辑斯蒂增长型)两种增长模式。 4.生态金字塔依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能量)、(生物)、(能量金字塔)、(数目金字塔)。 5.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类群。 6.系统的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白箱”)和(“黑箱”)两种方法。 7.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自然能)和(人功能)。 8.生态演替的两种类型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三、单选 1.下列哪种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水稻)。 2.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循环的是(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