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超低甲醛防缩整理工艺的探讨

棉织物超低甲醛防缩整理工艺的探讨
棉织物超低甲醛防缩整理工艺的探讨

年产12万吨甲醛的工艺计算

年产12万吨甲醛的工艺计算 1. 计算依据 (1) 产量:120000t/a (2) 年工作日:以300天计(7200h ) (3) 甲醛分子量:30.03 (4)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见下表: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 (5) 装置所用蒸汽压力为:0.4Mpa(表压) (6) 氧醇比:以0.400计,技术单耗按0.430 (7) 原料甲醇浓度:98%(质量比);配料后甲醇浓度:58% (8) 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其中含O 2:21%;N 2:77%;H 2O :2% 2. 物料衡算 原料及产物的衡算 (1) 产量: 67.1624 300120000 =? (t/h)=16670 (kg/h) 其中: HCHO :16670×37.3%=6217.91(kg/h)=207.06(kmol/h ) CH 3OH :16670×1.2%=200.04(kg/h )=6.24(kmol/h ) HCOOH :16670×0.01%=1.67(kg/h )=0.04(kmol/h ) H 2O :16670×61.49%=10250.38(kg/h )=569.47(kmol/h ) 总物质的量:207.06+6.24+0.04+569.47=782.81(kmol/h ) 产品组成

(2) 原料甲醇投入量 设投入量为Y ,尾气中含有甲醇量为X ,则Y = X +?32 43 .016670 根据氧醇比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得:0.4Y/21%=N 空气 77%N 空气/78.856%=N 尾气 0.0072%N 尾气=X 解得:X =0.03(kmol );Y =224.03(kmol ); N 尾气=416.67(kmol );N 空气=426.72(kmol ) (3) 空气投入量 空气投入量=426.72(kmol ) 其中:O 2:426.72×21%=89.61(kmol )=2867.52(kg ) N 2:426.72×77%=328.58(kmol )=9199.96(kg ) H 2O :426.72×2%=8.53(kmol )=153.54(kg ) (4) 尾气量=416.67(kmol ) 其中:CO2:416.67×2.6%=10.83(kmol )=476.52(kg ) CO :416.67×0.2%=0.83(kmol )=26.324(kg ) H2:416.67×15%=62.50(kmol )=125.00(kg ) HCHO :416.67×0.2%=0.83(kmol )=24.90(kg ) CH4:416.67×0.4%=1.67(kmol )=26.72(kg ) CH3OH :416.67×0.0072%=0.03(kmol )=0.96(kg ) H2O :416.67×2.5368%=10.57(kmol )=190.26(kg ) N2:416.67×78.856%=328.57(kmol )=9199.96(kg ) O2:416.67×0.2%=0.83(kmol )=26.56(kg ) (5) 甲醛量: CH 3OH +1/2O 2→HCHO +H 2O (1) CH 3OH +3/2O 2→CO 2+2H 2O (2) CH 3OH +O 2→CO +2H 2O (3)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产广泛用于医药、染料、香料等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苯甲醛的生产新工艺。 二、背景技术及存在技术问题 现有苯甲醛生产技术普遍采用商品甲苯经沉降分离脱水后的甲苯和氯气在搪瓷反应釜内在普通光源的催化下,通过间歇式氯化反应制取苄叉二氯和苄基氯混合物,再通过间歇式分馏处理,得85%左右的苄叉二氯用纯碱溶液水解制的苯甲醛。 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 1、该反应对铁杂质要求较高,瓷非常容易脱落,一旦搪瓷脱落,反应釜 会很快穿孔报废,同时由于搪瓷脱落后料液和铁之间接触后,苄基氯 会反应剧烈的聚会反应,有爆炸的危险。 2、传统工艺采用是通过静臵的方式粗略精致甲苯,这样处理过的甲苯水 含量通常在300ppm以上,这样在反应是会形成盐酸溶液,对设备产生 腐蚀,同时在金属酸溶液存在下,甲苯会发生苯环上氯代反应,不仅 降低了苄叉二氯的收率,而且形成难以分离的环氯副产物。 3、传统工艺采用普通全波段的光源,不仅选择性不好,氯的吸收效率也 较低) 4、传统方式间歇式分馏方式,不仅生产效率极低,而且分馏效果也比较 差,苄叉二氯中的苄基氯的含量在15%左右 5、由于苄基氯和苯甲醛的沸点几乎相同仅相差0.4度,采用传统的分馏 操作,很难使二者分离,传统工艺是通过苄基氯在12%的碳酸钠水溶 液中水解成苄醇,再通过分馏的方法提纯苯甲醛,这样,苄基氯就通 过纯碱转化成苄醇成为分馏后釜残废液了,不仅降低了苯甲醛的收率, 而且增加了污染。 三、技术方案 经过共沸脱水后的精致甲苯和氯气在特殊材质的反应器内,通过高压紫外灯(波长为400nm左右)轴向光照在95-110度之间反应生成苄基氯、苄叉二氯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接下来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1 前言 天然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织物具有手感自然、吸湿透气、抗静电、穿着舒适、经济实惠等优点,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织物纤维中,以棉纤维的产量最大、应用最广,不过纯棉织物有弹性差、易起皱、洗后需熨烫,而且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的缺点。为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在染整加工中,要进行抗皱整理[1]。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棉纤维织物又普遍流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装不仅要求穿着舒适,对保持平整外观、料理简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抗皱和耐久压烫整理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2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探讨 棉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纤维是由失水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聚物。一个纤维素分子是6000~7000个单元组成的长链。这些纤维素长链分子,在一些区域内相互平行排列,并相互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引力,这样的区域称为晶区。在这些区域内,纤维素链紧密牢固地与相邻分子链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信,在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间是没有空间可让水分子和树脂分子进去的。另外,由于相邻纤维素链问的强力很强,所以纤维素链的相对运动是很困难的,即使产生分子的相对位移,待应力消除,其结合力就立刻使位移分子回复到原来位置。所以可以认为结晶区是用来防皱的。 现代理论认为,在纤维素分子链的结晶区之问,存在着序列较差的无定形区。因为在这个区域内,纤维素分子不是排列的非常有序。在无定型区,纤维链间的问隔较大,相邻链问的引力也低于晶区,所以在无定形区的纤维素链间,水分子、树脂分子和染料分子都可渗入。由于纤维相邻链问引力较低,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一旦应力去除,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能使纤维素分子回到其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使织物产生折皱,所以折皱可认为是在无定型区产生的。 为了使纤维或织物具有防皱性能,就必须在无定形区紧邻的纤维素分子问增添一些连接。处理时,织物要保持所需要的形状。这样引入的分子,至少应具有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的基团。在适当的催化剂条件下,这样分子通常被称为纺织树脂,实际上被称为“预缩体”较为合适。 纤维素链的交键必须考虑其它两个因素[2]。第一,引入的交键必须处于拉紧状态。如果要提高纤维和织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抗皱性或褶裥稳定性,则处理时也要保持这种条件。第二,纤维素吸收水分之后就会溶胀,不管是在标准状态下吸收水分,还是浸入水中或水溶液中,溶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无定型区的纤维素链问,强制将链推开的结果。 如果纤维素纤维交链是在高度溶胀状态下进行的,例如,用无机酸和甲醛水溶液处理纤维素织物。当烘干时,纤维素就瘪缩,这样交键就松弛了。在干瘪条件下,由于折皱而引起纤维素分子的相对运动,这样使松弛的交键仅仅拉直而己。由于交键被部分拉直,所引起的应力将使位移分子复原到原来位置。但是,交键中原子绕价键的转移将抵消上述回复力,使形变保持最小位罱。事实上,松弛的交键没有干态抗皱性。 综上所述,在湿态或其他非水介质中,在高度溶胀状下进行共价键合,其结果具有湿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但干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很小。如在高湿下

后整理工艺样本

一后整顿:在实际生产中,常将服装面料练漂,染色,印花以外加工过程称为整顿,由于整顿工序都安排在整个染整加工后期,故常称为后整顿。 服装后整顿工艺种类涉及一下几种: (1)仿旧整顿:就是赋予新织物以“自然旧”风格,整新如旧,较多应用于天然面料。1.普洗:惯用一种柔软洗涤工艺。染色面在洗涤设备中通过一定期间洗涤,为改进手感可添加适量柔软剂,使成品自然泛旧,不缩水,且手感柔软。如水洗纯棉布、涤棉布。2.石磨水洗:使用最普遍一种办法。需在洗涤设备中加入一种可漂浮于水面上较轻、多孔重要物质——浮石。染色织物经磨滚,染料局部被磨去,织物表面产生自然仿旧,有时还会起磨毛起绒效果,颜色有深浅变化、手感柔软。如石磨牛仔服装。 3.漂洗:也称漂色,在洗涤液中加某些染色脱色剂,服装颜色可得到褪色效果,经惯用于平纹树皮布(用树皮纤维织制,如棉布、细帆布)。漂洗普通用于深色服装。 4.酵素洗:在洗涤液中加入酵素粉,使面料特性产生变化。织物表面产生仿旧感,立体效果较好;手感变柔软。 5.喷砂:目是获得一种局部磨损效果。在服装正常洗涤之前,由空气压缩机和喷砂装置产生强气压射出氧化铝微粒完毕喷砂工序。磨损仅限于局部,靛蓝染色纤维在磨擦力作用下剥离织物表面,这道工序成本消耗较高,效率较低,且对工艺技术求较高,但它能获得常规洗涤不能达到特殊效果。 6.套色洗:在原有面料颜色上,套一种与之差别较大颜色,使其两者颜色互相融合,颜 色效果自然、特别。 (2)磨毛整顿:经磨毛整顿织物表面有一层短密细腻、均匀绒毛,手感柔软,效果更显高档。磨毛办法有各种:用金刚砂纸摩擦布面;针布起毛再剪齐绒毛;运用化学助剂使纤维膨化,并对织物进行松式洗涤产生绒毛。如磨毛卡其,砂洗双绉、电力纺,仿麂皮等。(3)折皱整顿:经折皱整顿织物表面具备自然折痕,耐洗而不消退。整顿办法有:予以机械压力和热作用,使布面产生不规则凹凸;手工起皱,可使织物获得任何形状皱折,自然感强;绳状洗涤,使织物浮现纵向皱纹,如树皮皱;揉搓加工,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力”与

氯代苯甲醛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氯代苯甲醛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江苏常州江东化工有限公司费平213014) The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process of chloro-phenylaldehyde 1.前言 氯代苯甲醛的种类较多,主要是指以下几种,它们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Cl Cl Cl CHO CHO Cl—CHO CHO Cl Cl 邻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2,6—二氯苯甲醛氯代苯甲醛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工艺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我国氯代苯甲醛的开发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原料氯代甲苯质量的提高,我国氯代苯甲醛的研究开发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除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创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用途 氯代苯甲醛都是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农药、医药、染料、香料、颜料及其它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国内生产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邻(对)氯苯甲醛,这里就仅介绍它们的工业应用。 邻氯苯甲醛的应用:邻氯苯甲醛与丙酮发生Claisen-Schmidt反应生成的双烯—酮衍生物,在医药上具有消炎作用;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的邻氯苯甲肟,是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在农业上可用以合成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杀螨剂螨死净;染料上用以制造邻磺基苯甲醛钠及荧光增白剂;某些记录材料的中间体。 对氯苯甲醛的应用:对氯苯甲醛在医药上用以合成芬那露,氨基氨络酸等;染料上用以制备酸性蓝(C.I.,酸性蓝83,90,100,109等);农业上用以生产新型除草剂麦敌散,植

苯甲醛生产工艺

一、甲苯氯化水解法 1、工艺流程 甲苯控制条件进行侧链氯化,得到主要产物亚苄基二氯,再经酸性或碱性水 解及精馏可得苯甲醛,副产物苯甲酸。 酸性水解可用硫酸、磷酸、盐酸或甲酸等,并以锌或铁等金属盐为催化剂,如氢氧化锌、磷酸锌、月桂酸锌等,用量约为亚苄基二氯的 0. 05% ; 碱性水解 主要用碳酸钠(有的工厂用有几件替代可提高收率),在 70 ~ 80 ℃下水解 5 ~ 6 h,苯甲醛的收率为 96% ~ 97% 。 2、问题 A.水解法的废液处理有待解决 B.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容易腐蚀设备及管道,对材质要求很高 C.产品含氯,不能直接应用于药品、香料的合成,必须增加产品精制工段,提高了产品成本 3、杭州电化集团的工艺改进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所采用的新工艺是:甲苯侧链光照氯化生成二氯苄, 控制三氯苄的生成量,通过精馏分离除去一氯苄( 循环套用),水解二氯苄含量 高的馏分得到粗苯甲醛 ,经蒸馏得高纯度的苯甲醛产品(≥99.5%)。 文章(《苯甲醛生产技术剖析》邵洪根)详细给出了生产流程及流程中的重 要控制点。

二、甲苯液相氧化法 1. 钴盐为催化剂、溴化物为催化助剂、空气为氧源的液相氧化工艺

此工艺中苯甲醛作为副产物生产,经常出现在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己内酰胺(意大利SNIA工艺)、苯甲酸的工艺流程中。国外早已工业化,国内没有使用此法将苯甲醛作为主产品的生产厂家。 优点:产品不含氯,应用范围广 缺点:氧化工艺不好控制,甲苯很容易被过度氧化成苯甲酸;产品中杂质较多,除苯甲醇、苯甲酸外还存在苯甲酸苄酯等酯类化合物。而且,甲苯的单程转化率不超过20%,若要提高苯甲醛的选择性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甲苯转化率到个位数水平,增加了生产中的动力消耗 改进措施: A.可以通过加入惰性气体的方式控制氧源中氧气的浓度防止过度氧化 B.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C.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或多种脂肪族或芳香族的含氮化合物,提高苯甲醛在反应产物中的分布 2. 三氧化二锰法绿色氧化工艺 利用二氧化锰在 650 ℃下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锰,使用该原料与中等浓度的硫酸与甲苯在反应器内进行固、油、水三相反应,甲苯氧化成苯甲醛。油相蒸馏回收,分离出苯甲醛成品和没有反应的甲苯,甲苯用于循环使用;水相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循环使用;固相副产物( 主要是硫酸锰) 可作为成品出售。用此方法制备苯甲醛的最高收率为 91%。 此法是甲苯间接电氧化法的改进版,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方法。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_倪玉婷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 倪玉婷 马会英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160)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棉织物防皱整理从传统方法到新型纳米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 棉织物防皱;纤维素交联;树脂整理;无甲醛整理;纳米技术 1 引言 防皱整理,也被称为易护理性,耐久压烫整理,耐折皱性,洗可穿性,免烫性等。也就是 说,织物洗涤后只需稍加熨烫或不需熨烫,在穿着过程中具有防皱性能,近几十年防皱棉织物的需求量倍增。 棉是一种富含羟基的纤维素纤维。其中40%的纤维由紧密排列的长链分子在晶区组成,其余的则由在无定形区松散排列的长链分子组成。无定形区分子由氢键联结且松散地排列,这有助于纤维的柔韧性。当纤维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和扭转时,无定形区的分子可以在纤维中自由移动,大分子的氢键发生形变或断裂导致结构单元的位移,并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氢键从而导致折皱产生。折皱最终可能恢复或形成永久折皱,这要视外力作用时间和大小而定(图1) 。 图1 棉纤维维折皱的形成 2 树脂整理 树脂整理是通过保持棉织物弹性来赋予 织物防皱性的方法。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受外力发生扭转,外力去除后分子链回到原来位 置(图2) 。 图2 折皱恢复机理 2.1 脲醛树脂(U F 树脂) 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经缩合反应制成的树脂,简称U F 树脂。脲醛树脂使纤维间产生交联来赋予织物抗皱性,它可以形成一个抵抗大分子链横向变形的三维聚合物晶格从而增强折皱回复能力。尿醛树脂不像表面涂层处理,它赋予织物防皱性但不会使它硬挺变脆。使用低分子量的尿素和甲醛的初缩体使整理剂容易渗透到纤维中。 脲醛树脂的缺点包括:干燥时释放过量的游离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性,整理的 织物拉伸强度受损,并且树脂耐洗性及储存稳定性差且有氯损。活性树脂的发展消除了

年产246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2015 届) 题目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 系别化学工程系 专业煤化工 年级 11级2班 学生姓名魏杰 指导教师张霞 年月日

摘要 本设计为年产2.5万吨37%甲醛水溶液的生产工艺设计,本设计采用银催化法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选择与论证,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物料与能量的衡算,对主要设备和管道进行了设计及选型,同时对本装置安全生产与“三废”治理作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 甲醛: 甲醇: 氧化: 工艺: 电解银:

前言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是甲醇最重要的衍生物产品之一,甲醛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脲醛、酚醛、聚甲醛和三聚氰胺等,也用于生产医药产品、农药和染料以及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目前甲酴的生产均采用甲醇为原料,银催化剂,经空气氧化得到,其浓度为37%左右,其余为水,含甲醛40%、甲醛80%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是常用的杀菌剂和防腐剂。 甲醛是脂肪族中的最简单的醛,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甲醛最早由俄国化学家 A.M.Butlerov于1895年通过亚甲基二乙酯水解制得。1868年,A.M.Hoffmann使用铂催化剂,用空气氧化甲醇合成了甲醛,并且确定了它的化学特性。1886年Loews使用铜催化剂和1910年Blank使用银催化剂使甲醛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10年,由于酚醛树脂的开发成功,使甲醛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甲醛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甲醛产品的深入研究,其生产工艺的日渐完善,对甲醛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业甲醛生产典型的有机合成工艺,在我国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我国的甲醛生产技术无论在装置技术、催化剂的改进、还是余热利用方面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过到国际上同类生产工艺先进水平。 从我国甲醛的生产现状看,结合毕业实习的相关内容,此设计采用的是银催化剂氧化生产甲醛的生产工艺流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年产2.5万吨甲醛装置进行了完整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对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计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加上时间较为仓促,在整个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后整理工艺

一后整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服装面料的练漂,染色,印花以外的加工过程称为整理,由于整理工序都安插在整个染整加工的后期,故常称为后整理。 令狐采学 服装后整理工艺种类包含一下几种: (1)仿旧整理:就是付与新织物以“自然旧”的气概,整新如旧,较多应用于天然面料。 1.普洗:经常使用的一种柔软洗涤工艺。染色面在洗涤设备中经过一按时间的洗涤,为改良手感可添加适量柔软剂,使制品自然泛旧,不缩水,且手感柔软。如水洗纯棉布、涤棉布。 2.石磨水洗: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办法。需在洗涤设备中加入一种可漂浮于水面上较轻、多孔的重要物质——浮石。染色织物经磨滚,染料局部被磨去,织物概略产生自然仿旧,有时还会起磨毛起绒效果,颜色有深浅变更、手感柔软。如石磨牛仔服装。 3.漂洗:也称漂色,在洗涤液中加一些染色脱色剂,服装颜色可获得褪色效果,经经常使用于平纹树皮布(用树皮纤维织制,如棉布、细帆布)。漂洗一般用于深色服装。 4.酵素洗:在洗涤液中加入酵素粉,使面料特性产生变更。织物概略产生仿旧感,立体效果较好;手感变柔软。 5.喷砂:目的是获得一种局部的磨损效果。在服装正常洗涤之前,由空气压缩机和喷砂装置产生的强气压射出氧化铝微粒完成喷砂工序。磨损仅限于局部,靛蓝染色的纤维在磨擦力的作用下剥离织

物概略,这道工序本钱消耗较高,效率较低,且对工艺技术求较高,但它能获得惯例洗涤不克不及达到的特殊效果。 6.套色洗:在原有面料的颜色上,套一种与之差别较年夜的颜色,使其两者颜色互相融合,颜 色效果自然、特别。 (2)磨毛整理:经磨毛整理的织物概略有一层短密细腻、均匀的绒毛,手感柔软,效果更显高档。磨毛的办法有多种:用金刚砂纸摩擦布面;针布起毛再剪齐绒毛;利用化学助剂使纤维膨化,并对织物进行松式洗涤产生绒毛。如磨毛卡其,砂洗双绉、电力纺,仿麂皮等。 (3)折皱整理:经折皱整理的织物概略具有自然折痕,耐洗而不必退。整理办法有:予以机械压力和热的作用,使布面产生不规则凹凸;手工起皱,可使织物获得任何形状的皱折,自然感强;绳状洗涤,使织物呈现纵向皱纹,如树皮皱;揉搓加工,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力”与“热”的共同作用,皱纹永久耐劳。 二服装面料整理的目的: 1.使面料幅宽整齐均一,尺寸和形态稳定。 2.改良服装面料的手感。 3.增进服装面料外观,提高面料光泽,白度,增白等。 4.提高服装面料耐用性能。 5.付与面料特殊性能。 三整理的一般办法: 1.物理机械整理: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用。

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陆建华 (南通利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氯化苄联产苯甲醛工艺与其他苯甲醛生产工艺比较的情况。该技术具有对设备要求低,反应耗时少,焦油产生量少,原料 要求低粗品含量高等优点。 关键词:氯化苄;苯甲醛;联合生产工艺 氯化苄和苯甲醛目前国内市场容量较大,生产企业主要靠提高生产量的方法降低固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其实,通过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提高粗品含量、减少焦油产生的方法降低可变生产成本是一项直接提高产品效益的方法。 1.工艺流程说明 以甲苯为原料,BPO为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氯化深度,氯化混合物(加入500g稳定剂)精馏得99%以上氯化苄产品,塔釜获得88%左右的二氯苄(含少量一氯苄和三氯苄),在表面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精馏得99%以上的苯甲醛产品。 2.苯甲醛生产方法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苯甲醛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以二氯苄为主要原料,以水为反应物料兼溶剂,然后选择一定的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解反应。苯甲醛工艺的技术核心就是催化剂的选择。苯甲醛催化剂主要有:Fe系催化剂、Zn系催化剂、酸催化剂、碱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

剂。这些催化剂中,Fe系催化剂易使物料发生副反应,产生大量焦油而被淘汰,相转移催化工艺路线被南京工业大学申请为专利。本试验采用自制的表面活性催化剂,将有机相以乳液状态分散于水中,大大增加了水与有机相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用Zn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性实验。 3.实验内容及其比较 (1)原料及其用量 原料:一氯苄精馏残液(一氯苄:0.6%、三氯苄:88%、三氯苄:9.4%、其他:2%)。用量:40g 水:自来水。用量:36g 催化剂:(自制)表面活性催化剂。用量:0.1g (2)实验对比表 实验对比表 (3)实验分析 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从物料颜色对比可以看出,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焦油生成量较小;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粗品含量较高,增加了产品收率。 (4)实验缺陷 由于小试物料投料量少,取样频繁,使得粗品损耗大,收率计算

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苯 甲 醛 合 成 苯 甲 酸 材料化学09-1 许军 0901130831 羰基是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化合物的反应中心。 苯甲醛的结构式如图1: 羰基C O 作为吸电子的钝化基团(或称间位定位取代基,也称第二类 取代基),通过吸电子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都能够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因而降低了苯环上亲电取代反映的活性,即钝化了苯环 H 图2亲电取代反映的活性。由图(2)亦可看出:电子云密度降低程度较大的位置是在邻位和对位,因此,相对而言,间位上更容易发

生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醛中羰基上的碳原子(或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为强极性缺电子原子或带有部分正电的原子,这是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χ)很大,其值为χ=3.5(仅次于电负性最大的F原子的电负性χ=4.0),因此,吸附了大量的电子而致使羰基碳原子上带有大量正电荷,所以,羰基碳原子易被带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的亲核试剂进攻,导致π键异裂,形成两个新的σ键,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CH O +Y C O +HY 增长: C O +O 2O CHO O +O

⒊苯甲醛没有α活泼氢,可在强碱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结果一分子醛被氧化成苯甲酸,另一分子的醛被还原成苯甲醇。这是一个歧化反应(dismutation reaction),称之为Cannizzaro反应(康尼查罗)。例如: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下,得到等分子的的苯甲酸和苯甲醇: 2 CHO CH Array 2OH COO 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C H OH O OH CH 2OH COO COOH CH 2O H OH 首先OH ˉ和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由于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致使邻位碳原子排斥电子的能力大大增强,使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另一分子苯甲醛的羰基碳原子上。其中给出氢负离子的叫做授体,接受氢的叫做受体。 虽然反应过程中苯甲酸与苯甲醇同在溶液中,但是二者只在酸性条件下才发生酯化反应。而且,高锰酸钾与硫酸锰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二氧化锰,新制的二氧化锰可将不饱和键上的醇氧化得到相应的醛或酮,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此处便可将副产物苯甲醇再氧化为苯甲醛,从而得到苯甲酸, 反应方成如下: 2KMnO 44NaOH MnO 43522MnO 2K 2SO 4Na 2SO 4H 2O

棉防皱整理一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一 2 1、了解电花、轧花整理及其设备和工艺2、了解防皱的原理 3、掌握整理的工艺及处方中各助剂作用 重点:1、电花、轧花的设备及工艺 2、防皱浆液组成及作用。 难点同上 讲授、提问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防皱整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1、沉积论 2、交链论 二、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二)工艺 (三)浸轧防皱整理液 (四)预烘、拉幅 (五)焙烘 (六)后处理 (七)拉幅 1、什么叫电光轧光和轧花整理 2、防皱整理有哪些原理? 3、防皱整理液由哪些物质组成,分别什么作用?4、防皱整理有哪些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增白、轧光整理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1、含义:在织物表面轧压上大量的平行斜线,使织物表面呈现好似是用大量平行纤维组成的假象,从而大提高织物的光泽。 2、设备 电光轧光机 组成:一只软辊和一只电光辊组成 3、适用:贡缎织物,高支纱平布 4、工艺:P122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1、含义:利用纤维的可塑性,以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之产生凹凸花纹效果的整理过程,又称轧纹整理。 2、适用:经纬强度较好的平纹织物以及其他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等织物的加工。 3、设备组成:一对硬、软轧辊 4、工艺:P123 5、与树脂整理同时进行,以达到耐久性轧花整理。 例:P123 6、另一方法: 拷花:硬辊:凹纹铜辊 软辊:表面平整的高弹性橡胶辊

第三节棉织物的防皱(树脂)整理 概述:开始于1919年,英,甲醛处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一)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 纤维内部的结构单元发生了结构重排,产生了新的结构例纤维素分子上有很多极性基团,在纤维素分子发生相对移动后,很容易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结合。 (二)防皱原理 含义:P124 1、沉积论 树脂扩散后沉积于纤维中,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从而提高纤维的搞形变能力(分子间力) 2、交链论 防皱剂与纤维形成共价键(化学键力) 防皱作用的层次分:1)提高抗形变能力 2)提高弹性回复力 3)降低形成新结构的能力 二、防皱整理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1、外施型整理 2、内施型整理:防皱、防缩、免烫 第二课时

年产4万吨甲醛工艺设计[1]

年产3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设计人:谢强指导老师:罗道成 摘要:本设计为年产3万吨37.2%甲醛水溶液的生产工艺初步设计,本设计采用银催化法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选择与论证,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物料与能量的衡算,对主要设备和管道进行了设计及选型,同时对本装置的安全生产与“三废”治理作了相关讨论并进行经济的初步核算。 本设计配有设计说明书一本,附图4张。说明书包括1:总论;2: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论证;3:年产3万吨37.2%甲醛水溶液工艺计算;4:非标准设备的计算及定性设备的选型;5:工艺管道计算;6:安全以及“三废”治理;7:技术经济初步核算。图纸包括:1 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及工艺流程图;2 氧化器装配图;3 装置平面图;4 装置立面图。 关键词:甲醛;甲醇;氧化;工艺;电解银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Formaldehyde 30000 tons per year Specialit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esigner:Xie Qiang director:Luo Dao Cheng Abstrac t:The design is primary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formaldehyde 30000 tons per year,and adopts Ag as catalys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the craft production way of formaldehyde was selected and the technology was investiged.The main equipments and pipes were designed or selected.At the sane time,safely producing and dealing with”three waste “were argued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was originally estimated. The design consists of an instruction book and a series of diagram. The instruction book includes:1.Introduction.2.Choice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3.30000 tons per year 37.2% formaldehyde crafts for production were designde.4.It is not a selecting type of the equipment of calculation and finalizing the design of the standard device.5.Thecraft pipeline calculating.6.Security and abatement of”three waste”.7.Economic initial estimate of technoligy. The diagram include:1.The pipeline of the device and process flow sheet with controlled piot.2.Assemblage chart of the oxidator.3.Plane figure of the device.4.The blueprints of factory. Key words:formaldehyde;Methanol;Oxidation;Technology;Electrolysis Silver

苯甲醛的合成工艺技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苯甲醛的合成工艺技术 姓名 所在系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 12 月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背景:苯甲醛(Benzaldehyde),无色或浅黄色,是一种强折射率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具有苦杏仁味,故又称苦杏仁油。 苯甲醛的熔点-26℃,沸点178℃,相对密度 1.0415(104℃)。能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微溶于水。能进行水蒸气蒸馏。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 研究意义:本论文对甲苯侧链氯化水解法制备苯甲醛产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高了苯甲醛的收率,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直接碱性水解和酸碱复合水解,甲苯氯化时反应时间、光照效率,蒸馏时真空度、塔顶出料液时的温度对收率的影响。从国内市场来看,无氯苯甲醛市场需求很大。为了满足市场对苯甲醛日益增长的需要,研究和开发一条经济、有效的制备苯甲醛的新途径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甲苯氯化水解法就是一种适于大量生产无氯苯甲醛的好方法。 ①可以充分利用甲苯催化重整过程的迅速发展,使得甲苯价廉易得,产量不断增长。从甲苯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来考虑,甲苯作为苯甲醛的生产原料,可说是最理想的选择。 ②生产大量无氯苯甲醛,以满足食品、香料、化妆品、医药等工业对无氯苯甲醛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③由甲苯生产无氧苯甲醛可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甲苯的价格较苯甲醛低得多,甲苯一般为4000元/吨,而苯甲醛为16000元/吨。 总之甲苯氯化水解法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苯甲醛生产方法,生产能力大,污染少,是值得研究开发的方法。 由于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仍存在低选择性或低收率的最大不足,所以至今仍没找到一种有效的适合工业生产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是苯氧化成苯甲醛,从而很难控制氧化深度。 甲醛极易被O 2

苯甲醛的制备

苯甲醛的制备 一.产品性质: 甲醛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蔷薇科植物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茎皮、叶或种子中,例如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苯甲醛天然存在于苦杏仁油、藿香油、风信子油、依兰依兰油等精油中。有时也称苦杏仁油。纯品是无色液体。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苦杏仁气味。熔点(℃):-26, 相对密度(水=1):1.04, 沸点(℃):179.62℃(1.33kPa),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6, 分子量:106.12, 饱和蒸气压(kPa):0.13(26℃), 折射率:1.5455, 闪点(℃):64°, 引燃温度(℃):192, 溶解性:微溶于水,约为0.6wt(20°C)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 化学性质: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由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生成六水哌嗪。苯甲醛在浓碱溶液中进行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Cannizarro反应):一分子的醛被还原成相应的醇,另一分子的醛与此同时被氧化成羧酸盐。此反应的速度取决于芳环上的取代基。 二.产品的用途: 1.苯甲醛能进行亲核加成、羟醛缩合、康尼察洛反应、潘金反应、硝化和氯化等系列反应,衍生成许多化工产品,在医药、香料、农药和染料等工业中用途甚广。 2.苯甲醛用于制造医药品,如苯基氨基乙酸、N-甲基-2-甲基呋喃胺的硫酸盐、2-苯基苯并咪唑、麻黄素和氯霉素。

棉针织物的防缩

针织物整理的目的是发挥针织物或给予针织物以新的性能,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根据加工的性质,可将整理工艺分为二大类:一类为物理机械整理、防缩、起绒、热定型。另一类为化学整理如树脂整理,特殊整理。 一、棉织物的防缩整理 1、棉针织物缩水:在染整加工中,织物受到拉伸积累形变。如果用这种积累形变的针织坯布缝制成衣,则一经水洗,织物积累的形变,就要回缩,就会发生不合比例的尺寸改变。 1.1 为了避免棉针织物缩水,可设想有两个途径 a、理想流程:理布→缝头→常温溢流机染色→松式烘干机(无张力)→长规程(十节)开幅定型→无张力打卷机(或落布折叠包装) b、强迫回缩:润湿的织物受到振荡,施加相反的力,强迫织物回缩,才能使织物线圈恢复到理想的空间结构。达到稳定产状态,然后维持这一状态进行烘干使之固定下来。实验得知:回潮4% 细罗纹针织物在室温振动25分钟。其收缩率仅为可回缩量的8%,而100%浸湿后在热空气中,振动20分钟,再室温振动5分钟,则回缩率可达67%。 2、防缩工艺及设备 2.1 防缩工艺1:热定型防缩法,棉针织物不能采用。 2.2 防缩工艺2:棉纤维浓碱液和张力下可进行重整排列,以稳定其尺寸即所谓丝光处理。 2.3 机械防缩法:利用专门设备强迫织物预先回缩的方法。 a、机械防缩设备:按纵向强迫回缩的预缩机; 按横向伸展预缩机 b、超喂工艺:超喂湿扩幅,超喂烘干 超喂预缩,超喂定型

二、棉针织物的缩水率问题 1、缩水率的测定 1.1 掌握织物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及了解织物收缩原因。 1.2 仪器:水箱 M988型织物缩机,针织物2±R,量尺、缝线、铅笔。 1.3 实验程序(晾干缩水率) a、仪器与工具:M988型织物缩水机,转速500±20r/min 容量为40L,量尺。 b、试验条件:试液为清水,温度为45±2℃,浴比1:50。试验时间:棉和合纤织物为30分钟。 + + + + + + + + + c、试样准备:取样,需经热定型后24h,距布端2-5米处,数量不得少于2块。每块试样的尺寸为70cm×幅宽的 1/2试样标记:试样沿纵向或横向各量取之处,纵向量50cm,横向量全幅(开幅织物离边10cm,幅宽在1米以上的离布边20cm。圆筒织物离边5cm,用划粉或铅笔对正线圈画好十字记号,并用棉线沿标记,精细缝纫并记录缩水前的纵横向尺寸。 d、操作步骤:① 在缩水机内加入45℃热水,搅拌25-30min,脱水3-5分钟,沿布边平幅悬挂,室内同时用手轻轻拍平,消除皱纹。 ② 计算术平均值 ③ 缩水率= 缩前平均值-缩后平均值 缩前平均值 1.4 缩水率类别:平晾、悬挂滴水及滚筒干燥法。 1.5 经验公式:设定前横向门幅:L 要求缩水率:d%

年产3万吨甲醛生产装置工艺设计

年产3万吨甲醛生产装置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年产3万吨37.2%甲醛水溶液的生产工艺初步设计,本设计采用银催化法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选择与论证,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物料与能量的衡算,对主要设备和管道进行了设计及选型,同时对本装置的安全生产与“三废”治理作了相关讨论并进行经济的初步核算。 本设计配有设计说明书一本,附图4张。说明书包括1:总论;2: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论证;3:年产3万吨37.2%甲醛水溶液工艺计算;4:非标准设备的计算及定性设备的选型;5:工艺管道计算;6:安全以及“三废”治理;7:技术经济初步核算。图纸包括:1 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及工艺流程图;2 氧化器装配图;3 装置平面图;4 装置立面图。 关键词:甲醛;甲醇;氧化;工艺;电解银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Formaldehyde 30000 tons per year Specialit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esigner:Xie Qiang director:Luo Dao Cheng Abstrac t:The design is primary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formaldehyde 30000 tons per year,and adopts Ag as catalys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the craft production way of formaldehyde was selected and the technology was investiged.The main equipments and pipes were designed or selected.At the sane time,safely producing and dealing with”three waste “were argued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was originally estimated. The design consists of an instruction book and a series of diagram. The instruction book includes:1.Introduction.2.Choice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3.30000 tons per year 37.2% formaldehyde crafts for production were designde.4.It is not a selecting type of the equipment of calculation and finalizing the design of the standard device.5.Thecraft pipeline calculating.6.Security and abatement of”three waste”.7.Economic initial estimate of technoligy. The diagram include:1.The pipeline of the device and process flow sheet with controlled piot.2.Assemblage chart of the oxidator.3.Plane figure of the device.4.The blueprints of factory. Key words:formaldehyde;Methanol;Oxidation;Technology;Electrolysis Silver

苯甲醛的合成

1 引言 1.1 苯并咪唑的性质简介 苯并咪唑又名间(二)氮茚,英文名称为Benzimidazole,英文别名为1,3-benzodiazole(简称BI或BIM)。其结构式如下: H N 它的一些物化性质如下:分子式C 6H 7 N 2 ,相对分子质量118.14,熔点169℃~171℃, 沸点360℃。其性状为白色晶体,几乎不溶与苯、石油醚,微溶于冷水、乙醚,稍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酸溶液、强碱溶液。可以用蚁酸和邻苯二胺反应来制备[1]。在药物合成、缓蚀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1.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1.2.1 合成原理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用邻苯二胺与羧酸在有或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此方法的合成原理可以分为两步,其中第一步是N-酰基化反应,第二步是氨基与羰基的加成成环和脱水反应[2]。其反应通式表示如下: NH2 NH2 RCOOH NH NH2 C R O + +H2O NH NH2 C R O H N +H2O 第二种是用邻苯二胺与醛反应,其合成原理也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邻苯二胺与醛羰基缩合形成单或双席夫碱,第二步是席夫碱发生关环反应,氧化脱氢后得到目的产物[3]。其反应通式可表示如下:

R-CHO N NH 2H N H R NH 2 NH 2 +N H N R 1.2.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如上所述,用羧酸和邻苯二胺反应来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两种方法之一。如,付红蕾等[4]以邻苯二胺和丙酸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出了2-乙基苯并咪唑。其原料的摩尔比是1:2.5,反应时间为2.0h ,反应温度约为100℃,磷酸用量为1.5mL 时,最终得率为78.09%。 另外,王元有[5]研究了在多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催化下,邻苯二胺分别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反应合成出了两种苯并咪唑衍生物,产率均在80%以上。并且经过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初步表征,还定性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其合成路线如下: RCOOH PPA/P O NH 2 NH 2 +NH NH 2O PPA/P O H N R 与此同时,利用醛类和邻苯二胺的反应来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也已多见于文献。如李焱等[6]用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在碘催化下,一锅法合成出了2-取代苯并咪唑,该方法具有催化剂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且产率较高(73%~78%)等特点。 于丽颖等[7]研究了邻苯二胺和苯甲醛反应,在空气氧化下,得出了合成2-苯基苯并咪唑的简便方法。并且得出了在原料的摩尔比为1:2,反应的时间为3h ,反应温度在44℃时,氧化产物的产率可以达到72.50%,她们宣称这个方法后处理比较简单,对设备腐蚀性也较小,是一条符合现代环保要求的优良工艺路线。 李莹莹等[8] 用邻苯二胺与芳香醛反应,并且在不加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用空气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