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和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关联性研究

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关联性研究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其形成过程复杂而多样,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肿瘤的研究和治疗越来越深入,其中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关联性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程序性途径,是维持器官发育、组织修复和免疫抗体原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损伤细胞会自我清除,避免异常细胞的过度繁殖和累积,从而发挥保护机制。
然而,当细胞凋亡被抑制或失调时,这一机制就会失效,导致异常细胞的过度增生和积累,从而形成肿瘤。
因此,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有密切的关联性。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抑制或失控是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细胞凋亡通路上发生的突变和改变,造成细胞凋亡失调,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此外,肿瘤环境、肿瘤干细胞等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针对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关联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方面,可以重点研究肿瘤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质的突变和变异情况,探讨如何通过修复或调控这一通路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例如,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细胞凋亡通路的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如多柿条、紫杉醇、顺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导细胞凋亡,避免肿瘤的过度增生和积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细胞凋亡失调的机制入手,探讨肿瘤环境、肿瘤干细胞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抑制肿瘤环境中的炎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的增生和活化,可以恢复细胞凋亡通路的正常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
此外,一些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药物也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通路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综上所述,细胞凋亡与肿瘤形成的关联性是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对细胞凋亡通路上关键蛋白质的突变和变异、肿瘤环境、肿瘤干细胞等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策略,为肿瘤治疗的进步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细胞凋亡和肿瘤的关系

细胞凋亡和肿瘤的关系细胞凋亡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它在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细胞凋亡受到异常调控时,它与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和肿瘤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细胞凋亡的定义和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包括细胞收缩、细胞核碎裂、DNA降解等。
这一过程是由一组细胞内信号分子调控的,包括凋亡诱导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保持平衡,有利于机体的健康发展。
二、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肿瘤是由异常增殖的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凋亡的异常调控与肿瘤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 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展某些情况下,细胞凋亡的抑制会导致肿瘤的发展。
一些肿瘤细胞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凋亡调节通路的抑制因子,抵抗机体对于肿瘤细胞的消除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细胞凋亡调节通路的突变与肿瘤细胞凋亡调节通路中的基因突变是肿瘤发展的常见驱动因素。
在一些肿瘤中,存在凋亡诱导因子或凋亡抑制因子的突变,导致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
这些突变可以使肿瘤细胞逃脱凋亡的调控,继而无限增殖,形成肿瘤组织。
3. 肿瘤治疗中的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些抗肿瘤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放疗和免疫疗法等肿瘤治疗手段也可以通过细胞凋亡的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
三、临床应用前景对于细胞凋亡和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依靠细胞凋亡诱导剂的抗肿瘤药物设计细胞凋亡诱导剂是一类能够直接或间接调控凋亡信号通路的化合物。
通过研究细胞凋亡调控通路的机制,科学家可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抗肿瘤药物,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2. 利用细胞凋亡标记物进行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细胞凋亡过程中产生的DNA断裂和胞浆释放的内源性化合物可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标记物。
通过检测细胞凋亡标记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对肿瘤的类型、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一个广泛研究的主题,它在正常生理和疾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是细胞增殖失控的结果,而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研究的主要进展。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在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胚胎发育、免疫应答、组织修复和去除受损细胞等。
细胞凋亡的执行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和调控网络,其中包括细胞凋亡激活的通路、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互作等。
肿瘤是由异常增殖的细胞组成的疾病,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复杂而多样。
一方面,细胞凋亡调控的缺陷会导致细胞的生存信号过度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这种情况常见于细胞凋亡通路中重要调节因子的缺陷或突变,如p53基因的突变、Bcl-2家族的高表达等。
这些突变或异常表达会干扰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促使细胞逃脱凋亡并继续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另一方面,细胞凋亡的正常调控也与肿瘤的治疗相关。
许多抗癌药物和放疗方案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治疗手段常常通过干扰凋亡通路的不同环节来实现,如激活凋亡相关受体、干扰凋亡信号的传导以及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等。
此外,免疫细胞也可以通过识别和凋亡肿瘤细胞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科学家们发现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细胞凋亡的调控异常会发生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在早期的肿瘤发展中,细胞凋亡抑制信号的增强或凋亡诱导信号的减弱是常见的现象。
而在晚期的肿瘤中,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通常显著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另外,凋亡调控基因的突变也被广泛研究。
诸如p53、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基因的突变与肿瘤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这些突变会导致细胞凋亡通路的紊乱,使肿瘤细胞更容易逃脱凋亡,继续增殖并发展为肿瘤。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细胞凋亡和肿瘤干细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多样。
而细胞凋亡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细胞凋亡的定义、调控机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凋亡的定义与调控机制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性的细胞死亡过程。
相比于坏死,细胞凋亡通常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对维持组织稳态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主要通过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作用,如细胞因子、药物等,来诱导细胞凋亡。
内源性途径则是通过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调控,包括线粒体途径、膜受体途径和内质网途径等。
二、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细胞凋亡的缺失或异常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可以清除体内异常细胞,防止其发展成肿瘤。
而当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紊乱时,异常细胞无法被及时清除,从而增加了肿瘤发生的风险。
另一方面,肿瘤细胞本身也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来逃避程序性细胞死亡。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如Bax和Bak 等,来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此外,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过度表达抗凋亡蛋白,如Bcl-2家族蛋白,来抵抗细胞凋亡的诱导。
三、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由于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将其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策略之一。
目前,针对细胞凋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来达到治疗效果;二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来增强其他治疗手段的效果。
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研究人员发展了多种方法。
例如,利用化学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诱导其凋亡。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如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也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凋亡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抑制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方面,研究人员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正常生理过程,维持了健康机体的稳态。
然而,当细胞凋亡的调控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一、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是一种自身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
其中,线粒体途径、细胞膜受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几种常见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在线粒体途径中,损伤信号会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等蛋白质,然后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形成复合物,最终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引发凋亡。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外源性分子如死亡因子结合受体,通过结合受体内的死亡结构域,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反应。
内质网途径则主要通过细胞内的应激信号,触发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激活。
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释放DNA片段进入细胞核,进而激活凋亡基因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是由于细胞凋亡调控失衡而发生的疾病。
一方面,凋亡信号通路的缺陷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凋亡诱导因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过度激活,导致过量的细胞凋亡,损害正常组织与器官结构,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例如,线粒体途径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角色。
肿瘤细胞常常会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阻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肿瘤的耐药性,促进肿瘤的进展。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死亡信号内化、突变或基因剪切等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信号传导的错误,影响细胞凋亡的正常进行。
这些异常往往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途径的紊乱同样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进化,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正常行使。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细胞凋亡,即细胞自我死亡,是一种正常而必要的生理现象。
它在维持组织和器官稳态、优化发育和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细胞凋亡功能出现异常或被破坏时,就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从凋亡的机制、调控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精确、有序的细胞自我死亡过程,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途径:内源性途径(线粒体途径)和外源性途径(死亡受体途径)。
在内源性途径中,线粒体释放细胞内的凋亡相关因子如细胞色素C等,进而启动效应蛋白酶半胱天冬酶家族(caspases)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而外源性途径则是一种通过细胞膜表面的死亡受体激活caspases,从而引发细胞凋亡的过程。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调控机制。
在这些调控机制中,Bcl-2家族蛋白和caspases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子。
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调控中的关键因子,分为两类:抑制性蛋白(如Bcl-2、Bcl-xL等)和促进性蛋白(如Bak、Bax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类蛋白之间保持平衡,阻止线粒体途径的启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被破坏,促进性蛋白的活性上调,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的启动。
caspases是细胞凋亡中另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
它是一类半胱天冬酶家族蛋白酶,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蛋白。
在正常细胞中,caspases活性受到抑制,从而维持细胞的存活。
而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s被激活,引发细胞的死亡。
三、细胞凋亡功能失调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能够清除异常细胞和受损细胞,起到抗肿瘤的保护作用。
然而,一些异常情况会导致细胞凋亡功能紊乱,使机体无法正确调控细胞生死,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
一方面,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Bcl-2的高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凋亡的启动和进行,使异常细胞逃脱凋亡的监管,进而诱导肿瘤的产生。
细胞凋亡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探讨

细胞凋亡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探讨在医学领域,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为了战胜肿瘤,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各种治疗方法。
其中,细胞凋亡这一生物学过程在抗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细胞凋亡,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一种“自我毁灭”程序。
它是一个高度有序、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能够清除那些老化、受损或者不再需要的细胞,从而保持细胞群体的平衡和组织的完整性。
那么,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肿瘤的形成往往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存活有关。
正常细胞在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时,会按照程序启动凋亡,以防止过度增殖和恶变。
然而,在肿瘤细胞中,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细胞凋亡的机制常常受到破坏,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脱凋亡的命运,不断增殖并形成肿瘤组织。
这就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如果能够重新激活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就有可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目前,许多抗肿瘤治疗方法都是基于这一原理来设计的。
化疗是常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例如,一些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肿瘤细胞的 DNA,导致 DNA 损伤无法修复,从而触发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干扰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或能量供应,使肿瘤细胞无法维持生存而发生凋亡。
放疗也是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
放射线能够产生自由基,造成肿瘤细胞的 DNA 损伤,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放疗还可以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促使肿瘤细胞走向凋亡。
除了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某些靶点,如特定的蛋白质或信号通路,从而更精准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例如,针对某些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受体蛋白的靶向药物,可以阻断相应的信号传导,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方向。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的关系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的关系在肿瘤治疗中,细胞凋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发生某些不可逆的损伤或变异后主动死亡的现象,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正常的生物过程中,细胞凋亡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然而,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这种现象不断地被破坏或妨碍,导致肿瘤细胞可以不受限制地生存和繁殖。
因此,研究和应用细胞凋亡是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策略。
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部的一些信号途径引起的,这些途径涉及到多种细胞分子的参与。
最罕见的途径是由细胞内部信号调节蛋白激活程序化的细胞死亡(caspase),这种方法被称为程序化细胞死亡或凋亡性细胞死亡。
另一种重要的途径被称为“细胞死亡通路”,它们被激活后导致膜上蛋白的调节,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这些通路包括线粒体通路和透过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s)活化的外部通路。
这些通路在肿瘤形成和治疗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肿瘤形成对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和繁殖是通过破坏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例如,细胞外环境的改变、DNA损伤和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暴露都可以破坏细胞凋亡途径。
也就是说,细胞凋亡和肿瘤的形成之间有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肿瘤的生长会破坏正常细胞凋亡而维持其生存能力,从而导致肿瘤的不断扩大和癌症的形成。
肿瘤治疗中的细胞凋亡策略治疗肿瘤的细胞凋亡策略包括免疫疗法、激素疗法、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手段。
化疗是治疗晚期癌症的最常用方法,但正常细胞也很容易受到放疗和化疗的损害。
在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能够破坏肿瘤细胞内的DNA、粘接酶和多种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有助于治疗肿瘤并改善治疗效果。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免疫治疗是通过加强人体免疫系统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最新的研究发现,通过免疫治疗可以促进自身的细胞凋亡过程,并维持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缩小肿瘤范围,减少破坏,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细胞机体,包括人,均存在着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平衡,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二者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此矛盾的运动发展推动着机体的生、老、病、死。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自稳机制。
它可以主动地清除多余的特异性或分化能力与机体不相适应的,以及已经完成功能而又不再应用的细胞;清除有潜在危险的细胞,如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DNA损伤又得不到修复有癌化危险的细胞等。
故凋亡是调节生物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机制,此种调节一旦失败会导致机体疾病,肿瘤的发生甚至死亡。
细胞的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
它是由于多种致病因子如局部缺血、理化因素及生物因子的作用所致的细胞急速死亡。
其重要的特点是细胞肿胀、溶解、释放出裂解产物,使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另一种多发生于生理情况下,故称为生理性死亡——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 death,PCD)。
1972年Kerr最先提出这一概念。
肿瘤细胞是永生性细胞,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有关,也与细胞凋亡的异常有关。
1972年Kerr等人在提出凋亡概念的同时预测:恶性肿瘤中的自发凋亡可能会涉及到导致肿瘤消退的治疗作用[1]。
1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属诱发行为,其诱因很多,如DNA损伤、生长因子撤除、糖皮质激素作用、FasL以及TNF作用、细胞间接触等。
细胞凋亡的机制极为复杂,除了涉及诸如凋亡因子、受体、适配蛋白、启动蛋白、效应蛋白、抑制蛋白等多种蛋白的相互作用外,还涉及到线粒体和内质网。
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主要有2条独立的凋亡途径。
一条是通过死亡受体激活途径。
死亡受体即细胞膜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它们能与携带凋亡信号的专一性配基结合,并迅速将凋亡信号转导至细胞内而诱导细胞凋亡。
另一条通路是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
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能与Apaf-1及Caspase-9形成复合体(凋亡小体),在dATP 、ATP存在下激活caspase-3,启动caspase级联细胞凋亡和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李娜 高俊岩 刘敏[摘要] 细胞凋亡的过程极为复杂,是调节机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机制,涉及一系列调控因子。
这些调控因子在维持细胞自稳中发挥重要作用。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也受到与多凋亡调控蛋白的调控。
本文综述了关于细胞凋亡及肿瘤的一些调控机制,望从对凋亡调控蛋白的研究中,进一步阐明凋亡的作用机理,为肿瘤以及其它一些恶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想的途径。
[关键词] 细胞凋亡;肿瘤[Abstract] Apoptosis is a very complex process. It accommodates the body to grow normally by many regulators. It is important that by these regulators the body can keep steady. Also by these regulators we can control the tumor and cure the tumor. This review summarized some regulations of apoptosis and tumor. By this study w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mechanism of apoptosis and offer perfect therapy for tumor.[Key words] Apoptosis; tumor反应,诱导细胞凋亡[2]。
1.1 死亡受体途径及其调控 凋亡细胞表面有特定的感应器即死亡受体, 死亡受体可以接受胞外的死亡信号而激活细胞内的凋亡。
细胞受到某些凋亡信号的刺激,Fas(CD95)通过与其特异性配体FasL(CD95L)结合而在细胞膜表面发生聚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FADD与Caspase-8特异的结构域结合并使Caspase-8形成二聚体而自身激活,Caspase-8释放到胞浆中激活效应型Caspase-3,6,7,导致细胞凋亡。
还有研究发现,Caspase-8可把bcl-2家族的Bid切割成tB id, tB id能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
释放到胞浆的cytc激活caspase-9,caspase-9再激活效应caspase,导致细胞凋亡[3]。
TNFR的衔接子是TRADD。
TRADD又可与另两个衔接子结合:一个是FADD,另一个是RIP,RIP与TRAF2结合后进入核,通过信息的不同通路,可能经NFkB因其凋亡。
1.2 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 当线粒体受到氧化剂、神经酰胺、钙离子、某些胱天酶、Bax等刺激后,释放出细胞色素-C,从而活化Apaf-1[4]。
活化的Apaf-1通过与CARD-CARD的相互作用活化Caspase-9,随即Caspase-9酶切Caspase-3原,导致细胞凋亡。
大量证据表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至胞质是引发凋亡的关键步骤。
凋亡过程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是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高的结果。
关于细胞色素C释放的具体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①线粒体外膜蛋白聚合形成膜通透转运孔(PTP)复合体,导致外膜非特异性断裂;②Bcl-2家族蛋白形成通道,调控细胞色素C 释放。
2 肿瘤的调控正常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受到精确的调控。
而肿瘤细胞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
通过研究证实,肿瘤细胞的无限生长是肿瘤细胞凋亡受抑制的结果,因而凋亡障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凋亡是体内细胞平衡的一个关键要素,通过消除不健康的细胞而达到平衡。
2.1 抗凋亡因素的调控2.1.1 Bcl-2与肿瘤细胞凋亡调控Bcl-2家族成员都含有1~4个Bcl-2同源结构域(BH1~4)。
其中BH4是抗凋亡蛋白所特有的结构域,BH3是与促进凋亡有关的结构域。
根据功能和结构可作者单位:100037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 (李娜 刘敏) 100053 北京卫生学校 (高俊岩)将Bcl-2基因家族分为两类,一类是抗凋亡的(anti-apoptotic),如:Bcl-2、Bcl-xl、Bcl-w、Mcl-1;一类是促进凋亡的(pro-apoptotic),如:Bax、Bak、Bad、Bid、Bim,在促凋亡蛋白中还有一类仅含BH3结构,如Bid、Bad。
具有抑制凋亡作用的Bcl-2和Bcl-xL可抑制Caspase-3或类似蛋白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凋亡[5]。
高水平的Bc1-2蛋白可抑制细胞死亡延长细胞寿命,是目前公认的抗凋亡基因,Bc1-2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正常细胞的增殖能力,Bc1-2的异常表达在重度异型增生区及癌变区明显增加,使已经发生癌变的及有明显癌变倾向的细胞寿命延长、堆积, 从而形成癌性瘤块。
2.1.2 凋亡抑制剂IA PS与肿瘤细胞凋亡调控IA PSN 端有1-3个BI R(bac u lov i ra l IA P rep e at)其保守结构:CX2CX6WX3DX5HX6C。
这个保守结构对凋亡抑制作用发挥具重要意义。
已知IAP家族成员有:cIAP1、cIAP2、XIAP 、NIAP 、survivin 和livivin等,是否所有的IAP都有调节凋亡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2.1.2.1 XIAP与肿瘤细胞凋亡调控 XIAP是IAPS的一种,它能结合Caspase-9并抑制Caspase-9的蛋白酶活性,因而能阻止凋亡发生。
XIAP也可以结合并抑制Caspase-3的活性,Caspase-3同XIAP结合,受到IAP的BIR区调节,这对于IAP的功能发挥是必要的。
IAPSC端富含Cys的锌指结构域:RING结构参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增殖分化调控中发挥功能。
可以促进XIAP 和已经结合了XIAP的Caspase的降解,可能还存在其他一些IAP分子,通过结合、抑制、降解Caspase而抑制凋亡发生[6]。
2.1.2.2 Survivin蛋白与肿瘤细胞凋亡调控 Survivin蛋白是IAP家族的“明星”分子,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基因,其表达过度可使细胞凋亡明显减少[7]。
它的N端仅有1个Cys/His为基础的锌指结构-BIR重复单元,它由1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和4个小α螺旋组成,BIR区中有Cys-pro-Thr插入;C端缺乏介导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显示泛素化E3-连接酶活性的RING motif,代之以一个特征性的长42个Aa的α-螺旋motif,为survivin同微管结合所必需。
Survivin蛋白借助分子中唯一的BIR结构直接同线粒体活化因子Smac/DIABL相作用间接地抑制Caspases的级联反应,阻断其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有效地对抗胞外,如FasL、TNF和胞内,如肿瘤化疗药物、电离辐射等基因毒对细胞的凋亡诱导。
2.1.3 死亡受体阻断分子 正常组织在生理条件下有一种假性受体(DcRs)的膜蛋白存在。
DcRs是一种糖磷脂膜锚定蛋白,与功能型受体DR4、DR5结构同源,在胞外有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结合区,含有一跨膜区,但其胞内信号区缺失或突变,因此可以阻断TRAIL诱发的细胞凋亡。
DcRs主要表达在正常细胞,而在肿瘤组织中不表达。
由于DcRs和TRAIL结构上的部分同源性及表达特点,有可能通过选择性表达TRAIL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2 促凋亡因素的调控2.2.1 p53基因 野生型p53是肿瘤抑癌基因,它与细胞的生长阻滞和凋亡有关,因此它能促进放、化疗剂的杀伤作用。
野生型p53蛋白在功能上可分为位于氨基端的酸性活化基团,位于羧基端的碱性非特异性的DNA结合基团,及位于中央的具有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基团。
野生型p53蛋白通过其分子中部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基团在G1晚期与DNA的特别序列结合,使细胞周期减慢,出现G1停顿。
借助转录依赖和不依赖的机制调控凋亡,诱导线粒体蛋白表达:Apaf-1,Bax,Noxa,p53AIP1,p53DINP1,mtCLIC,Pidd,PUMA,引发Cyt-c释放,Caspase活化,细胞凋亡。
所以p53基因是促凋亡基因,野生型p53蛋白被称为“分子卫兵”,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2.2.2 C-myc 以往的研究认为C-myc作用在于促进细胞增殖,它可活化p53,此作用可为bcl-2抑制。
近来则发现C-myc 过表达也可诱导某些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它可出现于细胞周期的各个时相。
C-myc的促增殖与诱导凋亡的功能区域是相同的。
其表达增强时,具体作用取决于所接受的外来信号。
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促生长类生长因子存在时,C-myc的高表达促使细胞增殖;而缺乏促生长类生长因子时,C-myc高表达促使细胞进入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