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厌氧氨氧化菌的基本生理生化特征
1.1 厌氧氨氧化菌生理特性 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类专性厌氧的无机自养细
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光损性球状细菌,细胞单生或成 对出芽繁殖。 在电子显微镜下,一般为不规则的圆形 和椭圆形,其直径不到 1 μm 。 它属于最古老的古生 物菌或分支很深的细菌栖热孢菌属和产液菌属,在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中属于浮霉状菌目。 1.2 厌氧氨氧化菌内部结构
异养
Candidatus Scalindua brodae
Nitrosomonas europaea Nitrosomonas eutropha
注:“*” 表示在存在 O2 的情况下, 这些菌将能将氨氮和亚硝氮转为 N2,而 非 存 在 好 氧 氨 氧 化 细 菌 。
第 22 卷 第 2 期 2009 年 4 月
环境科技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2 No.2 Apr.2009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李 祥, 袁 怡, 黄 勇, 王 勇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11)
摘 要: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作用细菌是厌氧氨氧化菌。目前
由于缺失某种肽链, 使得细胞壁表面存在漏斗状结 构,称为“火山口状的结构”[2]。 厌氧氨氧化菌细胞壁 组成与其他细菌也不相同, 由蛋白质和脂多糖包裹 着。 蛋白质和脂多糖一起相互作用促使凝胶体在体 外形成,因此厌氧氨氧化菌能聚集在一起生长。
在厌氧氨氧化菌细胞壁内紧靠着的地方有 2 层 膜。 通过 R Nase-gold 方法分析内部的 RNA 序列将 这个膜定义为细胞质膜。 另一个膜也因此定义为细 胞质内膜。 在这 2 层膜之间含有大量 pp 质,对其结 构和功能还不清楚。 厌氧氨氧化菌内还有最后一层 膜包裹着厌氧氨氧化体,称为厌氧氨氧化体膜。 在细 胞质内膜和厌氧氨氧化体膜之间是细胞质, 里面含 有大量颗粒。 因此这 3 层膜将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 质分为 3 层。至今为止,这种由细胞膜围成的分室结 构只发现于 planctomycetes(浮 霉 状 菌 目)的 细 胞 中 。 通 过 16Srna 分 析 表 明 厌 氧 氨 氧 化 细 菌 与 planctomy-cetes 同源性最近。 这些形态特征都指向 planctomy-cetes,为厌氧氨氧化菌分类地位的最终确 定提供了依据。
收 稿 日 期 :2008-11-17 基 金 项 目 :江 苏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BK2002043),苏 州 科 技 学 院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Z964),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项 目 (A0030702). 作者简介:李 祥(1984-),男,江苏仪征人,硕士研究生,氧化菌,这对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目前厌氧氨氧化
菌研究进展的角度,综述了目前发现的厌氧氨氧化菌种类,结构和部分结构的功能。 以期待对工艺控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厌氧氨氧化菌; 厌氧氨氧化体; 细菌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细胞壁
细胞膜
PP 质 细胞质内膜
Anammox 体 Anammox 体膜 核糖质
类核
a. 为厌氧氨氧化细菌结构模型
b. 为厌氧氨氧化原理模型
图 1 为厌氧氨氧化菌细胞结构及反应原理模型
第 22 卷 第 2 期
李 祥等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59
1.3 厌氧氨氧化菌内部结构特性 厌氧氨氧化菌细胞壁中无聚肽糖而有蛋白质,
2 厌氧氨氧化菌营养及生存条件
厌氧氨氧化菌培养基的无基组成为包括原水组 成、微量元素Ⅰ和微量元素Ⅱ,pH 值为 7.5 ~ 8.5,温 度为 30 ~ 40 ℃。 在培养过程中,STROUS 等发现当 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超过 98 mg/L 时会抑制厌氧氨氧 化反应。 但是 TSUSHIMA 等[9]则报道厌氧氨氧化细 菌对 NO2-的适应质量浓度可达 710 mg/L,这可能得 益于反应器中富集得到了高浓度的厌氧氨氧化细 菌。 因此推测 NO2-的抑制浓度与生物量有关。 最近 一些学者研究盐度对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在大 量元素的配制过程中投加了 NaCl 和 KCl。 LIU S T 发现盐浓度有助于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提高, 其通 过批示实验表明最适盐质量浓度为 10 mg/L. KARTAL[10] 采用 SBR 反应器对 淡 水 厌 氧 氨 氧 化 菌 株 进 行 了 高 盐废水的逐步驯化试验。 试验表明淡水厌氧氨氧化 菌株能逐渐适应高盐废水, 并且盐质量浓度可以达 到 30 g/L,与 WINDEY 等[11]的研究成果一样。 通过荧 光原位杂交 FISH 分析表明在适应盐的污泥和淡水 污泥中的优势菌都是 K stuttgartiensis。
文章编号: 1674-4829(2009)02-0058-04
Research Process of Anammox Bacteria LI Xiang, YUAN Yi, HUANG Yong, WANG Yong
Abstract: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 is a novel process of nitrogen removal that has being developed for a few years. Anammox bacteria play the majo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removal. Currently, a growing number of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the anammox bacteria, which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anammox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From the view of current ANAMMOX research,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nammox bacteria's ty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Key words: Anammox; Anammox bacteria; Anammoxoso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acteria
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细 胞器。 其膜表面具有多种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酶 。 多数厌氧氨氧化体双分子层膜为曲线形态, 在厌氧 氨氧化体中呈管状突起。 其弯曲程度极不规则,部分 还有成直线形式,常常发生在细胞分裂时,厌氧氨氧 化菌某一面为曲线而另一面则为直线形态。 厌氧氨 氧化体功能到目前为止仍被假定为细胞能量的产生 体,这与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是相同的。
目前已经提出了厌氧氨氧化菌简单的结构模型 图。 如图 1 所示厌氧氨氧化细菌从外到内依次为细 胞壁(cell wall),细胞膜(cytoplasmic membrane),pp 质 (paryphoplasm)、 细 胞 质 内 膜 (intracytop lasmic membrande),Anammox 体 (anammoxosome)、 核 糖 质 (riboplasm)、类核(nucleoid)、蛋白质颗粒等等。
不同厌氧氨氧化菌的脂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 和 派 生 物[3],如 梯 状 结 构 ,因 此 ,各 种 厌 氧 氨 氧 化 菌 有 各种独特的膜结构。 尽管这些菌在系统发育树上处 于 不 同 的 分 支 ,但 JAYNE[4]通 过 研 究 发 现 它 们 基 本 有相同类型的梯状组成, 即含有 2 个相同或不同的 环状系统, 并且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生物合成是不变 的。 这种环状膜脂质的结构在自然界中是比较独特 的, 而且至今为止这种环状膜脂质的结构也只在厌 氧氨氧化菌中才被发现, 因此建议将这种特征作为 厌氧氨氧化菌的所有菌种的生物标志。 它的功能意 义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0 引言
当水环境中不存在分子氧的情况下, 如果同时 存在 NH4+和 NO2-, 就有可能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在此生化反应中, 细菌将 NH4+作为电子供体, NO2- 作为电子受体, 产生氮气(N2)。 这一过程目前称为厌 氧氨氧化(Anammox)。 完成这一过程的细菌统称为厌 氧氨氧化细菌。 该细菌首次在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 反 硝 化 的 水 处 理 小 试 装 置 中 发 现 [1]。 随 着 厌 氧 氨 氧 化 菌在氮循环中重要作用的突显, 对于厌氧氨氧化菌 的研究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 学者致力于厌氧氨氧化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理论领域 研究及其工程应用领域研究, 并且都有了许多新的 发现。这对于全面认识厌氧氨氧化菌的性质、厌氧氨 氧化过程和开发新的废水脱氮技术都具有重要意 义。 文章追踪了国内外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特性研究 进展,以有利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通过 TEM-EDX 分析发现厌氧氨氧化细胞内具 有大量的铁(Fe)元素颗粒,且富集在厌氧氨氧化体膜 附近,其浓度约是该膜内侧的 2 倍。通过进一步鉴定 发 现 K stuttgartiensis 的 内 部 具 有 Fe 存 储 基 因 ,2 个 基 因 为 Kuste 3640 和 kuste 4480。通 过 鉴 定 发 现 在 E coli 大 约 有 32% ~ 48%基 因 序 列 存 在 血 红 素
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
[9]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14]
海水 自养
Planctomycete cquenviron-1
[15]
好氧 *
CandidatusScalindua sorokinii
[16]
Candidatus Scalindua wagneri
3 厌氧氨氧化种类比较及其内部组成特性
3.1 厌氧氨氧化菌种类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从淡水、海水中找到了
4 种属的厌氧氨氧化菌。 从而也证明了厌氧氨氧化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将其按盐度可分为淡 水氨氧化菌和海水氨氧化菌。 将其按生长特性可分 为自养氨氧化菌和异氧氨氧化菌,见表 1:
60
环境科技
的 Fe 蛋白,能增容和储存三价 Fe 元素。 但 Fe 蛋白 生理角色到目前还不能完全清楚[5]。 并且发现在厌氧 氨氧化菌的任何生长期都能发现铁蛋白, 这与其他 细菌是不相同的。 同时通过凝胶作用, 已成功地从 K stuttgartiensis 的细胞提取物中纯化得到 10 kD 细 胞色素 C[6],这 进 一 步 说 明 厌 氧 氨 氧 化 体 内 Fe 元 素 的 重 要 性 。 STROUS[7]在 含 ρ[Fe2(SO4)3]为 6.25 mg/L 的无机培养基中发现厌氧氨氧化菌仅仅利用一半 Fe2 (SO4)3, 因此厌氧氨氧化菌不可能在低 Fe 环境下生 存;然而厌氧氨氧化菌的确产生大量细胞色素酶(大 于细胞总蛋白质含量 20%),因此微生物从基质中吸 取和储存过量 Fe 用于细胞色素的合成。 并且在厌氧 氨氧化细菌体中发现含有大量血红生化铁蛋白体, 是贮存铁离子的蛋白质, 能够利用和贮存无机营养 液中的铁离子。 van NIFTRIK[8]的实验中厌氧氨氧化 体的 Fe 与磷酸盐的比值是 0.83, 因此 Fe 在厌氧氨 氧化体中具有重要作用。
2009 年 4 月
表 1 厌氧氨氧化菌种类
氧需求 盐度 营养类型
厌氧氨氧化菌种类
参考文献
厌氧 淡水 自养
Candidatus Brocadia anammoxidans
[9]
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
[12]
异养 Candidatus anammoxglobus propionicu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