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提高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提高策略
[摘要]提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学校、
教师共同努力,寻求有效途径,教师素质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才
会取得更大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素质 提高策略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
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
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
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
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
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
择。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班人,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速度。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根本任务,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教育教学工
作者,也是党的政治思想宣传者,其言行会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大小。面临新的形势,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师如何以积极姿态全面提高素质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整体素质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
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
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讲政治,尤其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
想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对事业、人民和社会的责任
感,要有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要
做到讲爱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讲学习,刻苦求知,勇于进取;讲奉献,精
于教书,勤于育人。

2.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前沿的视角关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跟时代步伐,
内容更新快,政治性和时代性强,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前沿
的视角关注,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和重大事件,同时要利用大量的时间认真研
究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对自
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又要站在当今时代的前沿,更要
有异常活跃的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才能
永不落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时代魅力。

3.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面广、理论
要求高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理论素质,在教学中从
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
构,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在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
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应当有一定的修养,并对自然科学领域也应略知一
二,从而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同时,教师自
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坚实丰厚
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达到“以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的教学目的。

4.强烈的改革意识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更是创新的成果,它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重视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
要勇于破除旧观念和旧思想的束缚,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
规律、创造新方法。改革意识要求教师不仅不能满足于掌握现成的知识和已有的
经验,而且要使自己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创新精神要求教师不仅
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创新性学习,而且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
和管理活动,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5.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浓烈的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
响,教师还需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熏陶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
纯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
教师要以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格及其仪表神态、言谈举止等影响和陶冶
学生。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就无法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情”是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因素,作为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
想法,体会学生的感情,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
通,才能引发情感共鸣,产生心理谐振,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

6.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教学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艺术活
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文化
气质、语言艺术、交往技巧、人格修养等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强有力地影响着
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例如
从总体框架的勾勒、阐述层次的展开、重点难点的剖析、背景知识的引用、典型
事例的穿插到情感世界的激发、人格力量的感染以及精神世界的升华等都必须精
心设计,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被带入一个真善美的精神境界。要达到这一境
界,教师的授课应是观点鲜明、推理严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论证充分,同
时注重语言生动、气氛和谐、情理交融,让教学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并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传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和浓郁时代气息的理论知识,变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的“渗透式”
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大学生,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
情,增强教学效果。

三、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的几点对策
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前提。《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从战略
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加
强领导。”高校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将提高教
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激励与保障机制,为提高教师素质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注重自身理论学习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关键。教师只有永远
不放松学习,才能不断地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
是“正人”,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
“正人”必须先“正己”,“正己”就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道德修
养和审美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首先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同
时还要学习与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和交叉知识,不断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厚积薄发,使得对理论的阐述深刻到位;其次要自觉地从
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研究等,以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用现代
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健全师资管理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保障。要加快学校师
资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科学地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物质与精神奖
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按劳分配的利益机制,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
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和教师资源开发的和谐氛围,在客观条件上为促进教
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4.广泛开展培训工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着力点。现代社会是
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应本着
全面规划、规范管理、普遍提高、重点培养、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原则,建立
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开展教师知识更
新的进修工作、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教研教改与合作科研以及相关的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等,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的业务
水平、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做,
尤其要采取措施尽快把优秀的青年教师推上重要岗位,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
坚持岗前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集体备课制,全面提高他
们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力军的作用。

5.强化实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有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
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同时要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研究
方法。教育科学源于教育实践,又对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作为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教
师要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以思考研究为中心,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
来,善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在学习、教学、科研中的得与失,在不断实践和总
结中提高自己。

6.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有益补充。“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从学生
那里得到启发和灵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种关系的建立首先源自于教师对
学生的爱,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灵魂。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以尊重,尊重和
爱同等重要,特别是对待那些后进的学生。第三,教师要采取主动,去营造和谐
的师生关系。主动不是讨好而是源自于爱,是爱的自然流露。教师要关心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实际困惑,对学生既有风趣睿智的长者般的
教导,又有亲切真诚的朋友间的交流。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新时期的挑战,要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要求和学生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为提升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坚强的主导性保障。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Z].2004-08-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