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0篇

【篇一】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用辩证的眼光重读《论语》、巧析经典、吸取精华,运用到自身建设当中。

注重正派之道,修政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组工干部要带头讲正派,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组工干部是人民公仆,要真正做到以百姓为主,以身作则,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多角度学习、思考、修德,谨言、慎行,切忌“巧言令色”,切实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注重廉洁之道,修政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组工干部要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生活虽然简朴也能乐在其中,对非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则视之如浮云,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筑牢拒腐思想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组工干部要廉洁自律,重义轻利,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加强自身的纯洁性教育,自觉抵御金钱、物质、美色等腐败因素的侵蚀,恪守廉洁奉公,真正做到干干净净为人民服务,树立起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的新形象。

注重亲民之道,修政德。“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组工干部的工作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应该时刻倾听百姓呼声,知民所想、察民所虑、为民所需,百姓赞同的,要执行,百姓不理解的,要解释清楚,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组工干部要视百姓如亲人,谦虚谨慎、亲切随和,以平等的身份对待他们,时刻谨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要避免与人民群众有摩擦,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化解矛盾,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真心实意、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努力做到让党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注重仁爱之道,修政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就必须要具备仁爱之心,与人为善,不忧不虑,做到“乐观之心、爱人之心、怜悯之心”三心合一。要尊重同志、理解同事、善待朋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要积极主动干工作,做到多行动、少指责,多鼓励、少挑剔。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成为实践仁爱的表率,努力成为一名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好组工干部。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组工干部要保持这种态度,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用仁爱、真情带给社会更多温暖。

【篇二】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崇高地位,有半部《论语》走天下之说。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整篇详细的去读,但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这部孔子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读《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

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的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坦荡,作为我们一个普通人的认识没有能力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份内的事,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篇三】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句话是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能巩固。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沉淀和赓续着君子品格和风范。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尊崇和追求着“君子”般的人格。中国共产党员身为觉悟崇高的先锋战士,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君子”品质。学会自重,威严才能从内到外而散发出来,学习的知识才能巩固,进而才能知行合一、形貌俱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又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而道路遥远。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期望,肩负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梦想,不可谓不“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培养自己宏大、刚强、坚毅的品质,用这种品质完成我们的工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有信仰的人才能有坚韧的力量,才能经历住磨难的历练,才能有克服一切的勇气,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我们每个党员,都要争做松、柏,经得住任何的考验,做人民群众地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人民的利益受损,我们就要及时站出来,为群众解决问题、分忧解难。

《论语》中的道理看似简单,实则深邃,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去细细品味,只有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党员才能修身持正,才能不断学习提高,才能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灌输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论语》中汲取到营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篇四】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这足以说明《论语》这部博大精深的文学经典、智慧宝典,带给后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读了20遍《论语》后,除加深了对常用经典名言的理解外,对“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感触颇深。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和他相伴。我觉得这句话内涵丰富,小到做人、治家,大到管理国家,都值得借鉴。

先说做人吧!有道德包含的内涵很多:善良、宽容、助人为乐、仁爱、礼让等等。如果具备了这些品质,就是现在说的具有正能量的人,谁不喜欢与你交朋友呢?当你时时帮助别人,别人怎会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呢?

就如马克思吧!因为他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仁爱之心,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才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敬仰,才会拥有恩格斯这样伟大而忠贞的友谊。虽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