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冗余通讯方案

双机冗余通讯方案

关于炉排和MACS5.2.4冗余通讯分两个上位机接收连接冗余通道的初步方案

子站:炉排三菱Q系列PLC,支持双机冗余

主站:macs5.2.4

通讯软件:和利时MODBUS主站程序V2.2.1

要求:子站过来的两个冗余通道在主站上分两个电脑接收(一用一备)。

通讯点:模拟量45个输出32个输入,BOOL量21个输出45个输入。

难点:一用一备两个主站通讯数据会在DCS算法中造成冲突吗?备用站向DCS 写的数据会不会影响工作站写DCS的数据?

三菱通道定义为通道1、通道2。

MODBUS两个主站定义为站A、站B。

如果备用站向DCS写的数据会影响工作站写DCS的数据那么初步设计个解决方案。

三菱PLC过来的两个冗余通道工作方式:在一个通道故障的情况下切花到另一个通道。

问题1:不工作的通道PLC方是断开,还是连接不发数据?还是。。。。

问题2:在通道1正常工作时,通道2是无信号传输的,A和B这时都给DCS 输入信号,会造成冲突。

1、输入bool解决方案:定义两组通讯点。PLC输入BOOL量取或。

衍生问题:实际BOOL为false。不工作的通道保持值为true怎么处理?怎么判断哪个值是真,哪个是假?通道断时通讯软件给值是怎么样的,保持还是为0?

2、输出bool解决方案:给两组输出bool信号都写值。

3、输入模拟量解决方案:信号品质检查,二取一。

4、输出模拟量解决方案:给两组信号都写值。

问题3:每个炉炉排通讯定义两组数据,两炉共77*2模拟量,66*2bool量。

数据是不是太多了?

问题4:在站A或站B不是工作站而是作为备用站存在的情况下,软件有数据处理工作吗?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具体配置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及 具体配置

一、双机热备拓扑图以及工作原理

双机热备工作示意图 二、双机热备方案介绍 在高可用性方案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系统盘上的,而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是通过磁盘阵列集中管理和数据备份的。数据的集中管理是通过双机热备份系统,将所有站点的数据直接从中央存储设备来读取和存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用户的数据存放在外接共享磁盘阵列中,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机主动替代主机工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 双机热备份系统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所谓“心跳”,指的是主从系统之间相互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通讯信号,表明各自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一旦“心跳”信号表明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备用系统无法收到主机系统的“心跳”信号,则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软件(双机软件

RoseHA)认为主机系统发生故障,立即令主机停止工作,并将系统资源转移到备用系统上,备用系统将替代主机发挥作用,以保证网络服务运行不间断。 双机备份方案中,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和双机双工模式。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双机热备模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 方式,active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而standby服务器处于监控准备状态。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或手工方式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这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模式。 ?双机互备模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但彼此均设为备机,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了应用的持续性,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高。服务器配置相对要好。 ?双机双工模式 : 是目前Cluster(集群)的一种形式,两台服务器均为活动状态,同时运行相同的应用,保证整体的性能,也实现了负载均衡和互为备份。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用此种方式比较多。 双机热备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基于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另一种是没有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一般称为纯软件方式,低成本模式。 基于存储共享的双机热备是双机热备的最标准方案。这种方式采用两台服务器,使用共享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柜或存储区域网SAN)。两台服务器可以采用热备(主从)、互备、双工(并行)等不同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两台服务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流水灯交通灯定时器双机交互时钟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流水灯交通灯定时器双机交互时钟学号:31100800 班级:自动化10 班姓名:张指导老师:胡 2019.12 单片机核心板实验要求 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 简单I/O 引脚的输出 2 ) 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3 ) 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2 、完成功能要求 1 ) 开机是点亮1 2 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2 ) 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3 ) 通过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 二、定时器或实时时钟实验 1 、实验目的 1 ) 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 2 ) 定时器的应用 3 ) 按键功能定义2 、完成功能要求 1 ) 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让1 2 个发光二极管闪烁,完成定时 器功能。 2 ) 实时时钟,可以设定当前时间,完成钟表功能(四位数码管分别 显示分钟和秒)。 上述二个功能至少完成一种功能。 三、双机通信实验 1 、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2 、完成功能要求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四、交通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按键、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综合应用编程技术 2 )数据存储于EEPRO的技术 (也可以不使用) 3 )定时中断技术 4 )按键中断技术 2 、完成功能要求 1 )对每个路口(主干道、次干道)的绿灯时间,及黄灯时间的设定。 2 )设定参数掉电后不丢失(如果不使用EEPRO,此功能可以不实现)。 3 )紧急按键功能,当按下该键时,所有路口变成红灯,相当于交警指挥特殊车辆通过。再按该键,恢复正常显示。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简单I/O 引脚的输出 2 )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3 )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1 )开机是点亮12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 2 )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3 )通过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三、 系统硬件设计 1 )如单片机核心板所示的硬件电路。四、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思路: 1 )定义数组使得调用数组可以使led 灯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显示; 2 )将按键的输入端全部置零,做单独按键使用; 3 )利用“ while ”循环使得数码管可以闪烁三下; 4 )利用“ for ”循环使得小灯能够依次点亮一个周期; 5 )将以上思想汇总,编程,实现功能。程序详见附录。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刚开始不知道怎样只设置一个管脚(如POP),查阅相关资料后知道表示方法, 并学会了用“ sbit ”语句定义,方便多了。 2)对于C语言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语句的用法也不清楚,重新看了C语言,用到什 么看什么很快就懂了。 3 )主程序中没有用延时程序和死循环导致led 不能点亮,请教同学以后才知道。 4 )对于按键只是不了解,看书又很模糊,看了网上“ KINGST 工作室”也就是“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的视频后很清楚明了,之后好多东西也是从上边学到,就不再赘述了。 指导老师签字:日期: 实验二定时器或实时时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 2 )定时器的应用 3 )按键功能定义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1 )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让12个发 光二极管闪烁,完成定时器功能。 2 )实时时钟,可以设定当前时间,完成钟表功能(四位数码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协议部分)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一:主被叫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 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 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 5、掌握移动台被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6、掌握通话结束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 7、了解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时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二、实验仪器 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 2、台式计算机一台; 3、小交换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处于开机空闲状态的移动台要建立与另一用户的通信,在用户看来只要输入被叫号码,再按发送键,移动台就开始启动程序直到电话拨通。实际上,移动台和网络要经许多步骤才能将呼叫建立起来。以移动台和移动台进行通信为例,就包括主叫移动台和主叫MSC建立信令链接、主叫MSC通过被叫电话号码对被叫用户进行选路,即寻找被叫所处的MSC、被叫MSC寻呼被叫MS并建立信令连接过程等三个过程。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主叫时MS和MSC之间的信令过程、以及为了完成通话连接,主叫MSC和被叫MSC之间的信令过程(即七号信令中的部分消息)。 四、实验内容 1、记录正常呼叫的过程中,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2、记录被叫关机时,移动台主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3、记录被叫振铃后无应答时,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4、记录被叫号码无效时,移动台主叫的信令流程 5、记录通话结束后,呼叫链路释放的信令流程 五、实验步骤 主叫实验: 1、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主界面上双击“主叫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 2、点击“初始化”键,看到消息框中出现“初始化”完成。再点击“开机”键,从而使移动台处于开机状态。

通信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 2010-- 2011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通信技术综合实验题目:SDH技术综合实验院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2011年 6 月

A C B D S1 P1S1 P1 主用 备用 AC AC 环形保护组网配置实验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2M 业务在环形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 2、实验要求: 在SDH1、SDH2、SDH3配置成环网,开通SDH2到SDH3两个节点间的2M 业务,并提供环网保护机制。 1)掌握二纤单向保护环的保护机理及OptiX 设备的通道保护机理。 2)掌握环形通道保护业务配置方法。采用环形组网方式时,提供3套SDH 设备,要求配置成虚拟单向通道保护环。 3)了解SDH 的原理、命令行有比较深刻,在做实验之前应画出详细的实际网络连接图,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要设计出实验实现方案、验证方法及具体的步骤。 4)利用实验平台自行编辑命令行并运行验证实验方案,进行测试实验是否成功。 二、实验正文 1.实验原理 单向通道保护环通常由两根光纤来实现,一根光纤用于传业务信号,称S 光纤;另一根光纤传相同的信号用于保护,称P 光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使用“首端桥接,末端倒换”结构如下图所示: 业务信号和保护信号分别由光纤S1和P1携带。例如,在节点A ,进入环以节点C 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AC )同时馈入发送方向光纤S1和P1。其中,S1光纤按ABC 方向将业务信号送至节点C ,P1光纤按ADC 方向将同样的信号作为保护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 。接收端分路节点C 同时收到两个方向支路信号,按照分路通道信号的优劣决定选其中一路作为分路信号,即所谓末端选收。正常情况下,以S1光纤送来信号为主信号。同时,从C 点插入环以节点A 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CA)按上述同样方法送至节点A 。

服务器双机热备方案定稿版

服务器双机热备方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双机热备方案 双机热备针对的是服务器的临时故障所做的一种备份技术,通过双机热备,来避免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的服务。 1.集群技术 在了解双机热备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集群技术。 集群(Cluster)技术是指一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每个群集节点(即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运行其自己进程的一个独立服务器。这些进程可以彼此通信,对网络客户机来说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单一系统,协同起来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端(Client)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的计算机系统。一个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节点自动接管。 其中,只有两个节点的高可用集群又称为双机热备,即使用两台服务器互相备份。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由另一台服务器承担服务任务,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保证系统能持续对外提供服务。可见,双机热备是集群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 2. 双机热备适用对象 一般邮件服务器是要长年累月工作的,且为了工作上需要,其邮件备份工作就绝对少不了。有些企业为了避免服务器故障产生数据丢失等现象,都会采用RAID技术和数据备份

技术。但是数据备份只能解决系统出现问题后的恢复;而RAID技术,又只能解决硬盘的问题。我们知道,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问题,都会造成邮件服务的中断,而RAID及数据备份技术恰恰就不能解决避免服务中断的问题。 要恢复服务器,再轻微的问题或者强悍的技术支持,服务器都要中断一段时间,对于一些需要随时实时在线的用户而言,丢失邮件就等于丢失金钱,损失可大可小,这类用户是很难忍受服务中断的。因此,就需要通过双机热备,来避免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的服务。 3. 实现方案 双机热备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基于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另一种是没有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一般称为纯软件方式。 1)基于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 基于存储共享的双机热备是双机热备的最标准方案。对于这种方式,采用两台服务器(邮件系统同时运行在两台服务器上),使用共享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邮件系统的数据都存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自动化15级) 实验名称:串行通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 2.掌握双机通讯的接口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 1. PC机; 2.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 3. 数码管显示模块 三、实验容 1.双机通信 由两套单片机试验装置(两个实验小组)共同完成该实验。我们U1为甲机,U2为乙机。甲机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后8位给乙机,乙机接收该8位数据,并显示在8位数码管上。电路如图1所示。 要求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波特率为2400bit/s,不加倍,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图1 双机通信原理示意图

附加要求:乙机接收完毕后,将本机(乙机)的学号后8位发送回甲机,甲机显示在数码管上。 2.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向PC机发送数据。单片机向PC机重复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发送波特率为1200,采用方式1,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四、实验原理 4.1 串行通讯的方式 在串行通讯中,有两种基本的通讯方式:异步通讯,同步通讯。 异步串行通讯规定了字符数据的传送格式,既每个数据以相同的帧格式发送。每个帧信息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本实验主要学习异步通讯的实现方法。 在异步通讯中,每一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以至占用了时间。所以在数据块传送时,为了提高通讯速度,常去掉这些标志,而采用同步通讯。同步通讯不像异步通讯那样,靠起始位在每个字符数据开始时发送和接受同步。而是通过同步字符在每个数据块传送开始时使收/发双方同步。 按照通讯方式,又可将数据传输线路分成三种: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1)单工方式 在单工方式下,通讯线的一端联接发送器,另一端联接接收器,它们形成单向联接,只允许数据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向传送。 (2)半双工方式 在半双工方式下,系统中的每个通讯设备都由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通过收发开关接到通讯线路上,如图33-1所示。在这种方式中,数据能从A站送到B站,也能从B站传送到A站,但是不能同时在二个方向上传送,即每次只能一个站发送,另一个站接收。 图2 半双工通讯方式 图33-1中的收发开关并不是实际的物理开关,而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由通讯线两端的半双工通讯协议进行功能切换。 (3)全双工(Full—duplex)方式 虽然半双工方式比单工方式灵活,但它的效率依然较低。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所需的时间一般大约为数毫秒,这么长的时间延迟在对时间较敏感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检测监视控制系统)中是无法容忍的。重复线路切换所引起的延迟积累,正是半双工通信协议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半双工的这种缺点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方法很简单,即采用信道划分技术。在图33-2 的全双工连接中,不是交替发送和接收,而是可同时发送和接收。全双工通讯系统的每一端都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数据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

光通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通信实验报告 篇一:光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班姓学 级:名:号: 班内序号:17 日 期:20XX年5月 一、oTDR的使用与测量 1、实验原理 oTDR使用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来表征光纤的特性。瑞利散射是由于光信号沿着光纤产生无规律的散射而形成。oTDR就测量回到oTDR端口的一部分散射光。这些背向散射信号就表明了由光纤而导致的衰减(损耗/距离)程度。形成的轨迹是一条向下的曲线,它说明了背向散射的功率不断减小,这是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发射和背向散射的信

号都有所损耗。 给定了光纤参数后,瑞利散射的功率就可以标明出来,如果波长已知,它就与信号的脉冲宽度成比例:脉冲宽度越长,背向散射功率就越强。瑞利散射的功率还与发射信号的波长有关,波长较短则功率较强。也就是说用1310nm信号产生的轨迹会比1550nm信号所产生的轨迹的瑞利背向散射要高。 在高波长区(超过1500nm),瑞利散射会持续减小,但另外一个叫红外线衰减(或吸收)的现象会出现,增加并导致了全部衰减值的增大。因此,1550nm是最低的衰减波长;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它是作为长距离通信的波长。很自然,这些现象也会影响到oTDR。作为1550nm波长的oTDR,它也具有低的衰减性能,因此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测试。而作为高衰减的1310nm或1625nm波长,oTDR的测试距离就必然受到限制,因为测试设备需要在oTDR轨迹中测出一个尖锋,而且这个尖锋的尾端会快速地落入到噪音中。 菲涅尔反射是离散的反射,它是由整条光纤中的个别点而引起的,这些点是由造成反向系数改变的因素组成,例如玻璃与空气的间隙。在这些点上,会有很强的背向散射光被反射回来。因此,oTDR就是利用菲涅尔反射的信息来定位连接点,光纤终端或断点。 oTDR的工作原理就类似于一个雷达。它先对光纤发出一

防火墙双机热备 配置案例

双机热备 网络卫士防火墙可以实现多种方式下的冗余备份,包括:双机热备模式、负载均衡模式和连接保护模式。 在双机热备模式下(最多支持九台设备),任何时刻都只有一台防火墙(主墙)处于工作状态,承担报文转发任务,一组防火墙处于备份状态并随时接替任务。当主墙的任何一个接口(不包括心跳口)出现故障时,处于备份状态的防火墙经过协商后,由优先级高的防火墙接替主墙的工作,进行数据转发。 在负载均衡模式下(最多支持九台设备),两台/多台防火墙并行工作,都处于正常的数据转发状态。每台防火墙中设置多个VRRP备份组,两台/多台防火墙中VRID相同的组之间可以相互备份,以便确保某台设备故障时,其他的设备能够接替其工作。 在连接保护模式下(最多支持九台设备),防火墙之间只同步连接信息,并不同步状态信息。当两台/多台防火墙均正常工作时,由上下游的设备通过运行VRRP或HSRP进行冗余备份,以便决定流量由哪台防火墙转发,所有防火墙处于负载分担状态,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上下游设备经过协商后会将其上的数据流通过其他防火墙转发。 双机热备模式 基本需求 图 1双机热备模式的网络拓扑图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双机热备的主备模式拓扑图,主墙和一台从墙并联工作,两个防火墙的Eth2接口为心跳口,由心跳线连接用来协商状态,同步对象及配置信息。

配置要点 ?设置HA心跳口属性 ?设置除心跳口以外的其余通信接口属于VRID2 ?指定HA的工作模式及心跳口的本地地址和对端地址 ?主从防火墙的配置同步 WEBUI配置步骤 1)配置HA心跳口和其他通讯接口地址 HA心跳口必须工作在路由模式下,而且要配置同一网段的IP以保证相互通信。接口属性必须要勾选“ha-static”选项,否则HA心跳口的IP地址信息会在主从墙运行配置同步时被对方覆盖。 ?主墙 a)配置HA心跳口地址。 ①点击网络管理> 接口,然后选择“物理接口”页签,点击eth2接口后的“设置” 图标,配置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配置。 ②点击eth2接口后的“设置”图标,在“路由模式”下方配置心跳口的IP地址, 然后点击“添加”按钮,如下图所示。 “ha-static”选项必须勾选,否则运行状态同步时IP地址信息也会被同步。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配置。 b)配置Eth1和Eth0口的IP地址。 配置Eth1和Eth0的IP地址分别为和,具体操作请参见配置HA心跳口地址。 说明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及具体配置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

案及具体配置 . 一、双机热备拓扑图以及工作原理 专业资料Word .

双机热备工作示意图 二、双机热备方案介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系统盘在高可用性方案中,数据的集磁盘阵列集中管理和数据备份的。上的,而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是通过将所有站点的数据直接从中央存储设备来读取和中管理是通过双机热备份系统,用户的数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备机主动替代主机工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据存放在外接共享磁盘阵列中,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 心双机热备份系统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所谓“,指的是主从系统之间相互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通讯信号,表明各自系”跳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一旦“心跳”信号表明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备用系统双机软件无法收到主机系统的“心跳”信号,则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软件(专业资料 Word .

RoseHA)认为主机系统发生故障,立即令主机停止工作,并将系统资源转移到备用系统上,备用系统将替代主机发挥作用,以保证网络服务运行不间断。 双机备份方案中,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和双机双工模式。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双机热备模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 方式,active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而standby服务器处于监控准备状态。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或手工方式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这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模式。 双机互备模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但彼此均?设为备机,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了应用的持续性,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高。服务器配置相对要好。 双机双工模式: 是目前Cluster(集群)的一种形式,两台服务器均为?活动状态,同时运行相同的应用,保证整体的性能,也实现了负载均衡和互为备份。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用此种方式比较多。 双机热备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基于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另一种是没有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一般称为纯软件方式,低成本模式。 基于存储共享的双机热备是双机热备的最标准方案。这种方式采用两台服务器,使用共享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柜或存储区域网SAN)。两台服务器可以采用热备(主从)、互备、双工(并行)等不同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两台服专业资料 Word .

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学生实验报告学院: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与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推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1、按照P241图A、72绘制电路原理图1,将第6章实例2中2#机的查询法 收发程序改为中断法(1#机发送过程不变)并实现原有功能; 2、按照图A7、3与表A7、3绘制电路原理图2,并定义电源端口; 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2的PCB设计,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 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A、74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 4、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电脑 Keil4 Proteus ISIS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 1、提前阅读与实验六相关的阅读材料 2、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3、编写与编译程序 4、利用ISIS调试功能检查程序的语法与逻辑错误 5、观察仿真结果,检验程序与电路的正确性 程序: 主机: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led[]={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 unsigned int j=0;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counter=0;//定义计数器 TMOD=0x20; //T1定时方式2 TH1=TL1=0xf4; //2400b/s PCON=0; //波特率不加倍 SCON=0x50; //串口方式1,TI与RI清零,允许接收TR1=1; //启动T1 while(1) { SBUF=counter; //发送联络信号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 TI=0; //清除TI标志位 while(RI==0); //等待乙机回答 RI=0; if(SBUF==counter) //若返回值与发送值相同,组织新数据 { P2=led[counter];//显示已发送值 if(++counter>15) //修正计数器值 counter=0; delay(500); } } } 从机: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led[]={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unsigned char receiv=0;//定义计数器 void display() interrupt 4 { if(RI=1) { RI=0; //清RI标志位 receiv=SBUF; //取得接收值 SBUF=receiv; //结果返送主机 if(TI==0); //等待发送结束 TI=0; //清TI标志位 P2=led[receiv]; //显示已发送值 } } void main(void)

通信技术实训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 《通信技术》实训报告 系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实习起止时间:2014 年 6 月9 日至2014 年6 月20 日

目录 一、实训时间 (3) 二、实训地点 (3) 三、实训目的 (3) 四、实训情况简介 (3) 五、实训内容 (4) 六、实训小结或体会 (10)

一、实训时间:从2014 年6 月9 日至2014年6 月20 日 二、实训地点: 三、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点对点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链型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环形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次实训了解MGW及MSCS数据配置。 SDH技术的诞生有其必然性,随着通信的发展,要求传送的信息不仅是话音,还有文字、数据、图像SDH技术和视频等。加之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70至80年代,陆续出现了T1(DS1)/E1载波系统(1.544/2.048Mbps)、X.25帧中继、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多种网络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希望现代信息传输网络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各种电路和业务,而上述网络技术由于其业务的单调性,扩展的复杂性,带宽的局限性,仅在原有框架内修改或完善已无济于事。SDH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中,采用了SDH技术的接入网系统是应用最普遍的。SDH的诞生解决了由于入户媒质的带宽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网和用户业务需求的发展,而产生了用户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传输网上大量带宽的利用率。SDH技术自从90年代引入以来,至今已经是一种成熟、标准的技术,在骨干网中被广泛采用,且价格越来越低,在接入网中应用可以将SDH技术在核心网中的巨大带宽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入接入网领域,充分利用SDH 同步复用、标准化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灵活网络拓扑能力和高可靠性带来好处,在接入网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受益。我们了解SDH的光传输及MGW及MSCS数据配置对我们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有帮助。 四、实训情况简介 经学校安排, 于2014年6月9号至2014年6月20号期间在电子信息楼B404进行了实训,实训工作内容为SDH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SDH链型组网配置实验,SDH环形组网配置实验以及MGW和MSCS数据配置实验。现总结如下: 实验进行了两周,第一周是移动数据配置,第二周是光传输实验,每次老师先给我们讲解原理,还有注意事项等,我了解了原理之后按照指导书在配置环境下按指导书配置。配置

F5负载均衡的双机冗余配置与全冗余解析

F5负载均衡的双机冗余配置与全冗余解析 F5负载均衡的双机冗余实现与RadWare是不同的,RadWare是采用VRRP协议实现的,F5主要是通过串口心跳和网络心跳来实现双机冗余的。下面让我们对此做一下认识和了解,仅此交流。 一、串口心跳双机冗余方式 两台F5 BIG IP之间通过串口用它自带的串口线揽(这个串口线较短)相连。每台F5 BIGIP 通过串口心跳线监控对端设备的状态。 在串口心跳线的结构中,双机切换流程如下: 1、Active 设备负责在心跳线上产生一个高电平 2、Backup设备监听对端的高电平 3、当Backup设备监听到对端没有高电平时,将自己转换为Active设备 4、Backup设备对外发送ARP广播,将所有的VS和浮动IP对外广播,表明这些地址在自己这端,引发网络流量切换。 在BIGIP的串口心跳线中,主要通过电平方式来通知对端和监控对端状态,在串口心跳线中没有任何的数据信号传输。 这种方式也是F5推荐的冗余方式。 二、网络心跳双机冗余方式 由于F5的串口线长度有限(50英尺),当两台F5 BIGIP物理位置相距较远的时候,就不方便连接了。除了串口心跳外,两台F5 BIGIP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线连接来实现心跳信号的传递。切换触发信号通过网络通知对端设备,同时每台F5 BIGIP通过网络连线来监控对端设备的状态。 两台f5 BIGIP之间通过TCP的1028端口进行心跳信号传递。切换的过程如下: 1、Acitve设备负责产生心跳信号 2、Backup设备监听Active设备的心跳信号

3、当Backup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心跳信号时,则将自己切换为Active 4、Backup设备对外发送ARP广播,将所有的VS和浮动IP对外广播,表明这些地址在自己这端,引发网络流量切换。 在配置Network FailSafe的时候,将指定一个VLAN来进行心跳信号传输。这个VLAN通常为两台BIGIP之间的一个独立连接VLAN或者Internal VLAN。 三、网络心跳的配置示例: 1、网络图 2、设置Floating IP和Failover Peer IP地址 3、检测运行状态: System---Redundancy Properties中查看

HP服务器双机热备方案

H P服务器双机热备 方 案 书

1.方案设计 双机热备份方案它需要两台服务器进行群集,通常是同一型号的。至少两块网卡,分别用于两台服务器与局域网的连接。有两卡H B A 卡用于服务器主机集群与磁盘存储连接.整个双机热备份系统中,两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各自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存储系统中,只是需要共享的数据,如数据软件和数据文档等,就需要存放在共用的磁盘阵列中。 此方案提供了两台H P P r o L i a n t 服务器通过 R O S E H A 软件双机热备,将数据存储在H P M o d u l a r S m a r t A r r a y 2000存储阵列上, H P u l t r i u m (傲群) 460磁带机与核心交换机相连,进行数据备份,其设计如下: 1.1 系统结构拓朴图 磁盘阵列备份模式示意图 1.2解决方案 ? 2台核心业务服务器:H P P r o L i a n t 系列服务器 ? 磁盘阵列:M o d u l a r S m a r t A r r a y 2000s a ? 双机热备软件: R O S E -H A ? 备份磁带机:H P StorageWorks 1/8 G2 Tape Autoloader Hp 服务器 Hp 服务器

2.产品选型 2.1 HP DL380 G5(机架式) 特性: 机箱尺寸比较小巧,在机柜中可以同时放置多台服务器,从而获得更高的处理能力。同时DL系列服务器由于机箱尺寸比较小,所以在设计上已经将许多服务器特性包含进去,例如集成的阵列卡、冗余的网卡配置、远程的管理功能等。对于需要较大数据存储的应用,可以选择外置扩展存储来满足海量存储的需求。DL 系列服务器比较适合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企业具有多种应用系统的环境下使用,对于关键性业务,集群系统DL系列服务器也是首选机型。 HP ML370 G5(塔式) 特性: 通过转换支架可转化成机架式的服务器,ML系列服务器具有较大的机箱尺寸,因此其内部扩展能力较强,可以安装的扩展板卡以及硬盘的数量都比较多,因此,当用户应用不断递增时,通过添加组件方式提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增长,并保护了用户的投资。ML系列服务器具备有很好的可用性,可以支持多种冗余组件的扩充,避免因为某些组件的故障导致系统宕机。所以这个系列服务器适应范围极广,从低端入门级服务器一直到高端的企业级服务器都有,即可以满足小型企业文件存储与打印的需求,也可以为大型企业运行中心数据库应用。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全版.doc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定义局部变量ij for(i=0;i

{ m=1; //KEY1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4; //KEY4键按下 return(m); } } }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KEY2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5; //KEY5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

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a)(b) 图 1 连上电源 (2)将RFID模块下方的开关拨至ON位置,给RFID模块上电,LED5灯会红色常亮。 (3)将RFID模块下方的4位拨码开关1234 在编号1、2、3中选择一个拨到上侧,同时保证该选择的编号在ZigBee、IPV6、 Bluetooth下方的拨码开关中没有拨到拨到上侧,否则会起冲突(例 如,RFID模块下方的拨码开关选择1拨到上侧,那么ZigBee、IPV6、

最新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

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

前言 数据信息是当今社会进步、发展的关键。面对日益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的要求是网络能够可靠、高速、稳定地运行。当前大部分网络服务都是采用中心服务器的模式(只有一台服务器),服务器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是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所提供的服务就会被中断,影响正常工作,并可能丢失关键数据,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无论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在故障情况下尽快恢复使用并保证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服务器双机热备份技术正是解决由软硬件故障引起可靠性降低的有效措施,该技术较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安装维护简单、稳定可靠、监测直观等优点,在网络保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双机热备阐述 什么是双机热备? 所谓双机热备份,概况地说,就是用网络两台服务器连接起来,平时互相备份,共同执行同一服务。当一台服务器停机时,可以由双机中的另一台服务器自动将停机服务器的业务接管,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保证系统能持续提供服务。 什么时候需要双机热备呢? 一般服务器要长年累月(7 X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其备份工作就绝对少不了。所以,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应首先对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终端用户对服务中断的容忍程度进行考虑,然后再来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比如网络中的用户最多能容忍多长时间恢复服务?如果服务不能很快恢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二、双机热备拓扑图以及工作原理 双机热备工作示意图

三、双机热备方案介绍 在高可用性方案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系统盘上的,而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是通过磁盘阵列集中管理和数据备份的。数据的集中管理是通过双机热备份系统,将所有站点的数据直接从中央存储设备来读取和存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用户的数据存放在外接共享磁盘阵列中,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机主动替代主机工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 双机热备份系统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所谓“心跳”,指的是主从系统之间相互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通讯信号,表明各自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一旦“心跳”信号表明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备用系统无法收到主机系统的“心跳”信号,则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软件(双机软件RoseHA)认为主机系统发生故障,立即令主机停止工作,并将系统资源转移到备用系统上,备用系统将替代主机发挥作用,以保证网络服务运行不间断。 双机备份方案中,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和双机双工模式。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双机热备模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 方式,active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而standby服务器处于监控准备状态。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或手工方式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这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模式。 ?双机互备模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但彼此均设为备机,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了应用的持续性,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高。服务器配置相对要好。 ?双机双工模式 : 是目前Cluster(集群)的一种形式,两台服务器均为活动状态,同时运行相同的应用,保证整体的性能,也实现了负载均衡和互为备份。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用此种方式比较多。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及具体配置

RoseMirrorHA镜像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 及具体配置

一、双机热备拓扑图以及工作原理

双机热备工作示意图 二、双机热备方案介绍 在高可用性方案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系统盘上的,而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是通过磁盘阵列集中管理和数据备份的。数据的集中管理是通过双机热备份系统,将所有站点的数据直接从中央存储设备来读取和存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用户的数据存放在外接共享磁盘阵列中,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机主动替代主机工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 双机热备份系统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所谓“心跳”,指的是主从系统之间相互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通讯信号,表明各自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一旦“心跳”信号表明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备用系统无法收到主机系统的“心跳”信号,则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软件(双机软件RoseHA)认为主机系统发生故障,立即令主机停止工作,并将系统资源转移到备用系统上,备用系统将替代主机发挥作用,以保证网络服务运行不间断。

双机备份方案中,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和双机双工模式。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双机热备模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 方式,active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而standby服务器处于监控准备状态。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或手工方式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这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模式。 ?双机互备模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但彼此均设为备机,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了应用的持续性,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高。服务器配置相对要好。 ?双机双工模式 : 是目前Cluster(集群)的一种形式,两台服务器均为活动状态,同时运行相同的应用,保证整体的性能,也实现了负载均衡和互为备份。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用此种方式比较多。 双机热备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基于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另一种是没有共享的存储设备的方式,一般称为纯软件方式,低成本模式。 基于存储共享的双机热备是双机热备的最标准方案。这种方式采用两台服务器,使用共享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柜或存储区域网SAN)。两台服务器可以采用热备(主从)、互备、双工(并行)等不同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两台服务器将以一个虚拟的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依工作方式的不同,将服务请求发送给其中一台服务器承担。同时,服务器通过心跳线(目前往往采用建立私有网络的方式)侦测另一台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根据心跳侦测的情况做出判断,并进行切换,接管服务。对于用户而言,这一过程是全自动的,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从而对业务不会造成影响。由于使用共享的存储设备,因此两台服务器使用的实际上是一样的数据,由双机或集群软件对其进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