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探究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探究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探究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探究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摘要】

快速公交(BRT)在国外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效果,近些年在我国也逐渐兴起。本文对快速公交系统的现状以及设计中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快速公交;BRT;定义;现状;适应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交通的运力。快速公交(BRT)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公交的不足,使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服务效率,在我国大城市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

2、BRT系统规划的定义

相对传统公交,BRT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相对灵活的体系。BRT通过对传统公共汽车在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上的改良,从而以较少的投资、较强的灵活性实现较高的服务效率。BRT系统规划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与城市自身特点紧密配合,寻求快速公交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合理结构模式,建立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因此,在快速公交系统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化的规划原则与方法,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实施、运营、优化这一不断推进的过程进行全面分析。

基于以上的考虑,BRT系统规划可以概括为:在对城市系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在城市交通一体化框架下,为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出行舒适方便、兼顾运营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与各交通子系统相互协调、对城市土地使用提供引导和支撑的客流运输体系,所采取的一系列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的综合。

3、BRT系统发展现状

在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矛盾冲击下,快速公交系统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绿色环保等特点,

成为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革命性方案。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城市快速公交成功运营给世界各国上了生动一课。此后,美国、哥伦比亚、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有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成功运营案例。

国内,在世界诸多城市BRT建设的影响下,特别是国务院出台81号文后,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把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推到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前台,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BRT线路和系统。

北京市编制了中心城公共汽(电)车线网规划,并首次把BRT作为公共汽(电)车线网的一个功能层次,融入公交线网整体结构中,与常规公共汽车线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很好的衔接换乘关系。常州修建的第一条BRT线路,呈南北走向。北起京沪高速常州北站,南至武进长途汽车站北边。沿线经过辽河路、通江路怀德北路、劳动西路、兰陵路、武宜路、鸣新东路、龙华路,全长约23.77km,共设26个站点(不包括首末站)。车道的布置方式为路中右开门。线路走向与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一致,可基本解决沿线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2012年5月16日上午,盐城大丰市区至大丰港区的BRT快速公交正式开通,创全国县级市开通BRT快速公交之先河。据了解,BRT快速公交线路起始点大丰汽车总站,终点至大丰港区管委会,全线票价6元。市区外中途暂时设立2个停靠点:“干河大桥”和“朝荣村村部”。8台车全部采用自动化售票机为无人售票车。

4、BRT适应性分析

4.1、我国城市的交通特点

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口密集、道路资源紧缺是我国大城市的共同特点,而道路空间资源不足是制约BRT设置的最关键因素。我国城市道路资源不足原因在于非机动车出行比重大及近来机动车发展迅猛。非机动车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不可忽略的因素,不仅路段上需要提供专用道,路口处也必须保障非机动车的安全过街,这给路段的BRT专用道设置以及路口的BRT信号控制优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近年来,据资料统计,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5%以上,且未来10—15年将是小汽车快速进

入家庭的关键时间。这使许多大城市的路网不堪负荷,尤其在市中心区。

4.2、BRT的适用条件

BRT建设具有一定适用条件。首先在运送能力它仍属于中运量半捷运公交系统,当大城市主要交通走廊断面客流规模超过2.5万人次/小时,一般情况BRT是难以支撑的。此外,BRT对道路宽度、车道数、交叉口间距等都有一定要求,而这些在某些大城市的中心区或繁华地段难以得到满足。而轨道交通不受上述条件约束,因此,仅从这一点看,BRT是无法取代轨道交通的。但BRT作为经济高效的公交方式,当条件适宜时,应得到积极鼓励,尤其是处于以下环境中:中心区有条件的干道上、连接中心区与外围地区的放射路上、连接中心城与外围组团或卫星城的放射路上、大型外围组团或卫星城内部、远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但近期客流规模不足的交通走廊上。灵活性是BRT 较轨道交通最为突出的优势,不同城市或城市的不同区域、不同道路都可以选择形式不同的建设模式。它可以选择传统公共汽车,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大容量公交车;可以是单一的公交专用道形式,也可以是完全具备全部核心内容的BR,这主要由具体的环境条件和交通特点而定。

5、BRT系统设计的问题分析

5.1、BRT的选择与功能定位

相对于轨道而言,BRT存在经济优势,但却要消耗能源和道路空间资源;与常规公交相比,BRT虽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优点,但却对客流条件、道路条件、交叉口条件、站点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全面系统分析BRT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城市规模、类型、土地利用特性、道路条件和城市交通走廊客流需求特点合理选择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模式。对BRT进行合理功能定位,对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合理利用城市经济资源、引导城市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2、BRT车站布置

5.2.1.车站布置间距

快速公交((BRT)车站间距一般在600—1000m之间,车站位置应

根据沿线城市用地结构、性质、预测人流交通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在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大型公建、车站、码头、公交换承中心等处需布置BRT车站。

5.2.2.车站功能和分区

根据BRT车站的使用要求,车站包括售票区、检票区和候车区三部分。售票区:主要供乘客进站上车前购票、信息查询等。乘客平面过街站点应提供足够的乘客等待信号驻留空间。检票区:提供检验票闸机布置和乘客检验票排队空间。候车区:提供乘客等候车辆的空间、乘客上下车交换区域、老、弱、病、残、孕座座椅和一些必要的乘客信息系统设备;当采用封闭式站台时,应提供设置空调和屏蔽门等设施的空间。

5.2.3.车站布置形式

BRT车站布置形式一般为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道路空间条件确定。

①岛式站台

站台设在上下行线路中间,车辆停靠时左侧开门。站台供上下行线路共用,站台宽度较大。岛式站台布置示意见下图。

图1岛式站台布置示意图

岛式站台各种设施可以相互利用,可以减少站台设施布置空间,节约投资,站台利用率高。岛式站台以设在路段为宜,结合人行过街天桥、通道综合考虑。当上下行方向的车辆不同时到达时站台可以相互调节,并方便乘客中途折返换乘。当相反方向的车辆同时到达时,两个方向的乘客同时下车易造成交错混乱。岛式站台站务管理比较集中,使用工作人员较少。岛式站台由于进出站客流多,一般需要专门的过街设施,如天桥或者人行通道。

②侧式站台

上下行线路站台分开设置,每侧各设一个站台,车辆停靠时左侧开门或右侧开门。每侧站台仅供本方向车辆停靠,站台宽度相对岛式要小。侧式站台仅供一侧乘客使用,两方向乘客不会产生交错混乱,但站台设施利用率较岛式站台低,同时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及设备,

乘客折返不方便。侧式站台一般设在交叉口附近,进出站可结合平交路口的人行横道过街,从而减少建设投资。

图2侧式站台布置示意图

5.3、BRT中信号优先技术的应用

交叉口信号公交优先通行技术通常包括对交叉口进出口道进行基于公交优先通行的几何设计以及与之配套的信号配时设计。美国洛杉矶的应用实例表明,同普通公共汽车相比,BRT可节省出行时间25%,其中30%~50%要归功于公交信号优先技术的应用。而目前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在国内城市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因此,结合公交专用道、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的设置和交叉口条件进行公交专用相位设置和

感应式公交信号优先的分析研究是提高我国城市BRT专用道运行效率,提高BRT吸引力的重要措施。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有: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并对信号控制进行优化、设置双停车线并配上预信号、公交优先感应信号控制,基于公交优先通行的相位设计与信号配时等。

【结束语】

总之,快速公交的发展要根据城市的自身需求而适时发展,它的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多而且相对灵活,能够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魏海磊.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8

[2]戴帅,魏中华.BRT在大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7):12-14

------------最新【精品】范文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10多年中,快速公交系统BRT(Bus Rapid Transit)作为一种新颖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很多城市得到了快速推广。本文介绍了它的系统特点,并对它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BRT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快速公交;BRT;直达线路运营;专用路权 中图分类号: C91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快速公交(BRT)简介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BRT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在建设初期,库里蒂巴市政府寻找到了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建立快速公交系统,也就是BRT系统。 自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十多个大城市已经建成BRT系统,另外有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推进BRT的规划或建设工作。随着BRT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在把握BRT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个城市的自身情况,建设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快速公交系统。 2.BRT的系统特点和组成 2.1 BRT的系统特点 BRT系统包括7项核心内容,即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专有路权、水平登降、车外售检票、交叉路口优先通行、乘客信息、车队管理,这7个部分的有效结合,使BRT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BRT系统采用独特的大容量公交车辆,使得公交

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问题研究 2012-03-05 BRT是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的简称,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快速公交系统40年前起源于巴西的库里蒂巴,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城市通过仿效库里蒂巴市的经验,开发改良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巴西库里蒂巴是BRT发源地,也是我国城市建造BRT的样板。从我国多个城市实施BRT的几年运作实践来看,成效无法与库里蒂巴BRT可参比,总结库里蒂巴BRT成功七要素,我国城市并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可以说我国仿效BRT很有争议。 一、快速公交系统(BRT)来源 20世纪70年代的巴西为第三世界国家,库里蒂巴和巴西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贫穷、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1973年,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库里蒂巴因地制宜创建了为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第一条20公里长的BRT线路,目的是为了拉近两个区域的时空而发展经济;其结果BRT 的运营是成功而赢利的。如今库里蒂巴BRT线路已发展成五条放射状网络。库里蒂巴人均绿地面积581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巴西库里蒂巴BRT的成功可以简要总结为以下七要素:第一,BRT线路呈带状土地利用形态,目的是为拉动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人口密度低,当时(1973年)城市人口不足50万;第三,因具备充足的道路资源,BRT建造了与道路相互平行的专用路,原本横向交通畅通,交叉口不需信号优先;第四,BRT专用路不需封闭管理,简易透明管状车站,增加建筑景观的另类;第五,BRT建造成本极低,每公里造价20万美元;第六,协同土地开发,合理构成5条放射状BRT网络(见图1);第七,运营赢利(见图1)。 一个优秀的项目作用胜于任何宣传。BRT能否成为我国延续发展的优秀项目?赞成者认为,BRT相比轨道交通投入低,建设周期短。反对者认为,BRT占用道路资源多,难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著名的帕累托效率法则是要人们放弃那些“表现一般或不好”的(投入80%只能带来20%

城市交通拥堵 申论冲刺卷及答案(27)学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资料 1.北京市有那么多流动人口,其实在大街小巷中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堵塞最多的是行人、骑车人、大小公交车及重型货车。行人和骑车人在没有交警和交通协管员的路口常与机动车辆抢行,本来一次绿灯过六七辆车的,抢来抢去有时只能过两三辆车,怎么能不堵呢?本应是右转弯或左转弯道却常被直行车或非法掉头车占用,使正常转弯车辆堵在右转或左转弯道上,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率和通行率;还有快车道经常被低速行驶的车辆占用,这些都大大影响车辆的通行速度;在有些辅路上司机为抢道互不相让,致使车辆横七竖八地纠结在一起,造成大面积堵车。这些问题不是靠限制私车就能解决问题的。现在连中小学生骑车都敢逆行或不按信号灯行驶,那么再看某些成人的素质就更低了。 2.北京市每年新增汽车三十万辆,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展望2008年奥运会举办时北京的交通状况,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2008年奥运会期间,通过专有措施和一般性措施相结合,北京市的交通会有保证,国际奥委会对这点比较满意。” 刘淇承认目前北京市有些地区和时段交通比较拥堵,交通问题是北京奥运筹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为此,奥组委专门成立了交通部,制定了奥运交通规划,组织了协调和指挥机构。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奥组委对北京奥运会赛时人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预计国外买票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将达到五十万人,奥林匹克公园区每天将有二十至二十四万人不等,其他地方每天也有约十五万人。届时,局部地区会达到很高的人流量,这就对城市交通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观众和市民完全不用担心,刘淇介绍说,北京市和奥组委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拥堵状况,以满足奥运会的需求。 首先,加快了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条轨道交通正在建设当中,包括与奥运会紧密相关的从首都国际机场到东直门的轻轨;与地铁十号线相连的到奥林匹克公园的奥运支线;十号地铁则争取在2008年6、7月前建成运行。此外,北京市将进一步开辟大容量地面公交快速系统,扩大公交专用线区域,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在城市周围布置大型的公交枢纽,使民众换乘更容易。 其次,参照往届奥运会的经验,在北京奥运会赛时,将设置奥林匹克专用线,保障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官员、记者的出行,某些地区和时段还将采取一些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再次,加强交通管理现代化,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流量等的科学管理,使北京市的交通管理上升到新水平。 最后,加强对市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得我们的交通能够更加有序。 “随着北京市地铁线路的增加和机制的调整,更多人会放弃开车,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刘淇充满信心地表示,“这些专有措施和一般性措施相结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的交通状况完全可以保证。” 3.上海市市交通局公布《上海市2007-2009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有关部门解读了《计划》的具体进程。 据介绍,“三年行动计划”期间,上海市将投资约1100亿元以上资金,完成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以促进公交良性发展。到2010年,上海公共交通客运量占机动车出行比重将达到65%以上,占出行总量的比重达到33%以上。力争建成300公里公交专用道(中心城区110公里),高峰时段的公交车辆时速将达到15公里以上,准点率达到90%。新增公交停车泊位3500个,以满足公交车辆维修保养和停车的需要。 4.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减缓城市能源消费增长。李东序介绍,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目标是:特大城市逐步建立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公共汽车、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大中城市逐步建立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结构出现了向个体小汽车为主转化的趋势,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随

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

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 的建设与开发 张 国 伍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 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处于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就是要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起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本文在阐述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式,并对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智能化调度 系统 分类号 U121 Build 2Up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B eijing Public T ransport Zhang Guowu (College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The main target of Public Transpor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sorder ,uncontrolled and low efficiency not suitable to the capital public transportation.The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is to integrate ad 2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communication ,control ,GPS ,computer network and sys 2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into one 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sic architec 2ture of such a system and analyzed its integrated model.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of each sub 2systems are introduced as well. K ey w ords public transpor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1998年北京市拥有近5000辆公共汽车,运营线路近300条,场站用地近200万m 2,地铁仅有41km ,与10年前相比虽有较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出行难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着:公交数量、质量与北京城市对公交需求不相适应,服务设施落后,即不准确又不舒适;换 本文收到日期1999201220 张国伍男1929年生教授 email bfxb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1779685.html, 1999年10月第23卷第5期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NORTHER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 Oct.1999 Vol.23No.5

基于单片机的公交车报站系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公交车 报站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1202 时间2014.10-2014.12 指导教师 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公交车报站系统的硬件设计原理,提供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大屏幕LED点阵显示的硬件设计方案。系统主要通过AT89C52单片机做为系统CPU,处理包括键盘输入和LED显示屏显示站名的所有信号处理。系统扫描到有键按下,判键确定后给CPU一个脉冲信号,然后CPU处理信号,确定所到站的站名,再通过扫描驱动从LED显示屏上显示出所到站的站名。达到半自动报站的作用。整个系统硬件设计包括键盘电路、复位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显示电路、内存扩展电路模块。其中显示模块是本系统的重点。 本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公交车报站的准确性,可靠性。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变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AT89C52单片机,16*16LED点阵显示屏,

目录 第一章 (3) 1.1前言 (3) 1.2背景与意义 (3) 1.3 现状 (4) 1.4 发展趋势 (4) 1.5 设计任务 (4) 第二章案论证和选择 (5) 2.1总体方案 (5) 2.2单片机的选择 (5) 2.3 LED点阵显示方式的选择 (6)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7) 3.1单片机介绍 (7) 3.1.1晶振电路 (10) 3.1.2复位电路设计 (11) 3.1.3按键电路设计 (11) 3.2 显示电路设计 (12) 3.2.1 16*16LED显示屏 (12) 3.2.2 LED显示屏工作原理 (14) 第四章软件设计 (16) 4.1 软件开发工具和语音 (16) 4.2 单片机软件流程图 (16)

BRT快速公交客流量分析

BRT 流量分析 摘要论文编号: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剥离逐步分析,根据各个阶段性数据的分布,进行线性&非线性拟合,探究出该地区全年的各阶段客流量分别与或多个不同因素的关系。同时总结出一套有效、可行的快速公交系统客流预测方法,为BRT的安全管理研究提供数据依据和理论保障。 针对问题一,客流量与自然因素相关性分析,将客流量数据(处理后的数据,处理过程在文中有详细说明)分别与各个因素结合,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判断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在相关的前提下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并得出结论。 针对问题二,将节假日与周末的有关数据单独抽离原始表格,计算客流量与其相关系数的协方差系数,根据协方差系数的性质,判断相关性程度进而判断其对客流量的影响程度。 针对为题三、四,对以上所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从实际角度出发,为该城市BRT未来发展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快速公交系统(BRT)客流量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客流量预测方法多项式Logistic模型

一、问题重述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附件为某城市BRT-1号线刚开通时的流量统计及对应的天气情况,请对全年数据进行客流量多尺度时间特征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客流量和温度、天气、风速的相关性分析。 2、客流量和假日经济相关性分析,并分析温度、天气、风速对其影响程度,找出最适合出 行的气象状况。 3、对客流量进行多尺度分析,并进行周期流量预测,从应对安全管理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4、从你的研究角度提出更多的思考,向有关部门写一封建议书。 二、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客流量容纳量 初始客流量 r 客流量固有增长率 因普及度增加而增加的客流量 ρ相关系数 Z、Y 平均客流量 三、基本假设 1、假设一年,该地区工作日的人口迁入迁出不足以影响到本文所研究的各项指标。 2、两年,人口基数基本保持一致(不考虑医学的快速发展)。 3、假设各交通系统在一年的服务质量均为良好且保持不变。 4、假设一年,各交通系统并未出现重大问题从而影响其他交通方式的客流量。 四、问题分析 4.0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快速公交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大数据研究,归纳分析能够很好地帮助我国健康发展快速公交体系。目前,国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认识已逐步得到统一,并将快速公交系统视为提供高效服务的“绿色交通”系统和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 4.1问题一分析 根据附件中的数据,本文以客流量为主体,分别探究天气,温度,风速对其影响,由于客流量与人们的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由表中数据可知,假期 1

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类别编号20100803075大学珞珈学院 毕业论文 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 系别电子信息科学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2010级电信三班 学号20100803075 姓名熊鹏 指导教师婧 大学珞珈学院 2014年4月14日

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利用89C52单片机作为CPU来进行总体控制,同时使用FYD12864液晶显示电路进行汉字显示,能够实现公交车的站名显示。在CPU控制模式下,键盘电路采用中断扫描模式,当有键按下时,系统产生中断,CPU响应中断后,通过软件来实现该键号所对应键的功能。因此当公交车到达某站时通过按键来控制本系统进行工作,CPU同时通过程序读取汉字信息送入LCD液晶显示电路进行汉字提示。通过本设计主要解决了如何方便、准确的指示乘客到站的问题,使得乘客能愉快、安全的下车。 关键词:单片机液晶显示键盘电路

The design of bus station reported were based on the DSP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use 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CPU to carry out , meanwhile it uses FYD12864 character LCD display circuit to achieve the bus station and station display. In the CPU control mode, the keyboard interrupt scan mode circuit, the system generates an interrupt when a key pressed , APU response to failure, the key number is inquired by the software to achieve the key numb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unction keys. So when the bus reaches a certain point, through the keyboard to control the system to work, CPU while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program reads characters into the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rcuit character prompt.This design primarily addresses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direct the passengers to the stations conveniently and accurately,ensure the secure of the passengers when they get on board or get off the bas. Keywords:Microcontroller LCD K eyboard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系统开发的目的及功能需求分析 1、1 现状分析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和纽带,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在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建立的工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大量的城市基础要素和交通信息未被充分的表达出来,给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使车和车、车和路、车和乘客相互协调,提高公交车辆的营运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及管理系统,是现代公共交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诸多空间信息的分析和管理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地理信息系统(GIS)由于其在开发模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1、2 功能需求分析 一个良好的城市公交系统应根据该城市的具体情况,由多种方式灵活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网络、相辅相成、共同承担市区公共交通运输和市郊中短途客运。城市公交系统通常要从不同方面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鉴于交通运输联合化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公交系统基础信息平台应包含各运输子系统的多类信息,提供互联平台和信息共享融合渠道,实现公交网络整体效益的最大发挥。城市公交系统的活动主体主要包括该系统的管理决策者、营运者和使用者,他们对城市公交系统的基础信息提供具有不同的需求。 1、2、1 管理决策者 城市公交系统的决策者通常由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构成,负责制定、监督实施公交系统各层面规划、政策和法规( 决策部门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经济发展信息、客流统计数据、公交行业营运报表等( 随着公交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决策层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

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目录 1引言. 1 2系统的需求分析. 3 2.1 问题定义. 3 2.1.1 JSP编程技术. 3 2.1.2 PHP编程技术. 4 2.1.3 ASP编程技术. 4 2.2 问题的解决方案. 5 2.3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 3 系统方案设计. 9 3.1 系统设计的目的. 9 3.2 系统设计思想. 9 3.3 系统模块分析. 9 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 4.1 系统设计相关内容. 11 4.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1 4.3 数据库设计. 15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15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19 5 系统详细设计. 22 5.1 查询功能. 22 5.2 管理员功能. 27 6 系统实施概况. 33 6.1 系统软硬件实施要求. 33 6.2 系统测试. 33 7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一一 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基于GPS的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1](精)

基于 GPS 的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 许连华,李学庆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济南 250061 摘要:介绍了由 GPS 接收器、工控机和音频输出设备组成的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的功能、组成原理和关键技术, 阐述了系统主要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关键词:GPS ;工控机;自动报站 GPS Based Bus-stop Auto-announce System XU Lianhua, LI Xueq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 Abstract 】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unction, the principles of composing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GPS based buses’auto-announce system, alsothe hardware desig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are presented. 【 Key word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ndustrial Computer; Bus-stop announcer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第 31卷第 23期 Vol.31 № 23 2005年 12月 December 2005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文章编号:1000— 3428(200523— 0191— 02 文献标识码:A

快速公交(BRT)系统模式研究

快速公交(BRT)系统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05T14:24:34.6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作者:周少敏[导读] 快速公交发源于南美城市的一种具轨道精神的运输方式,全球已超过50个城市使用。总所周知未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路权问题,利用现代公交车技术,在城市道路上设置专用道,再配合智能型运输系统,采用轨道运输的运营调度管理模式,其明显在施工期间、兴建成本、车辆行驶速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中国重庆 400074) 摘要:快速公交发源于南美城市的一种具轨道精神的运输方式,全球已超过50个城市使用。总所周知未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路权问题,利用现代公交车技术,在城市道路上设置专用道,再配合智能型运输系统,采用轨道运输的运营调度管理模式,其明显在施工期间、兴建成本、车辆行驶速度、运营调度弹性上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快速公交;人文设计;工程规划;智能交通 1 快速公交(BRT)概述 快速公交发源于南美城市的一种具轨道精神的运输方式,为了达到轨道的目的,路段采用了专用和混用的路权,随着车流量的大小灵活的变控车道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车辆的行驶平均速度;采用站外或者车上收费,类似于轨道收费和票证系统,避免传统公交上车需要打卡,过分拥堵导致在具体车站停留过长时间,配合车站出入口的闸机式设计,旅客可以迅速的上下车,提高运输效率;以人为本,采用低地板无障碍设计,与站台等高,车辆一般包含18m和12m两种型式,配合需求决定使用种类,塑造人性公交轨道之景象;快速公交每三到五分钟一班车,以密集的班次节省旅客等待时间,设计服务完善,由屏蔽门、玻璃护栏。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和旅客信息设备;另外快速公交智能运输系统(ITS)技术,提供准确可到的到站时间,离站时间和实时的提供乘车的信息[1]。通过使快速公交延滞和路口等待时间最小,规划BRT优先号志,路段稳定速率,让车辆优先通过路口,吻合路权问题和极大程度增加效率,让绿色采用公共出行成为潮流,人心所向。 2 快速公交(BRT)优势 快速公交(BRT)为一种以轨道思维运行的大众运输工具,是一种大量快速运输工具,单向每小时可运送3,000~20,000人;班次密集,尖峰班距约3~5分;路线规划弹性极高,具公交车路线的规划弹性;可及性佳,可配合地区道路特性;准点准点性,配合智慧化车辆、BRT专用道及路口优先号志达成;工期短 1~2年可完成一条路线,相比于轨道建设或MRT,其工期约5~10年;经费低,每公里约0.1~0.4亿元,MRT约3-8亿元;利用工期短、经费低的特性,可快速构建都会区完整大众运输路网,适合做都会区交通运输骨干。快速公交能快速形成都会区完整大众运输路网,形成市民习惯,培养大量运输运量,构建永续的轨道系统。短工期,低成本,高弹性的三大优势足以立即解决交通问题。我国广州广州,厦门,台湾台中已全部达到部分或全部专用道,隔离候车空间,采用新式联结公交车,达到水平上下车,路口立体交叉或优先号志和车外收费等功能,但是不得提出我国的车站设计没有鲜艳特色,采用中规设计基本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但是漠视了交通其实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巴西经典的BRT采用管状车站设计,另一个国际典范是哥伦比亚的Bogota,子车站设计能有效避免搭错路线天桥设计保障行人立体穿越的安全性。[2]墨西哥城,厄挂多基则采用简化设计,我国北京,杭州,常州,济南和郑州等结合了当地特设,呼应政府倡导,这些都是值得肯定。 3 快速公交(BRT)系统工程规划 快速公交系统工程规划包含线路工程,车站工程,车辆段工程,车辆工程和智能交通工程,多个系统间相互合作。(1)线路工程 考虑BRT车辆于车站段煞车启动频繁,若采柔性铺面恐将造成铺面维修频繁,建议采用刚性铺面。于道路段,若采刚性铺面则整体建设成本、施工期程、交通维持皆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上述并考虑路段之行驶舒适性,道路段采柔性铺面,站台及车辆段采刚性铺面。路权设计则有岛式站台,中央测试站台和快车道等,利用中央分隔带可以保障下下乘客。(2)车站工程 车站基本设施是由候车亭、屏蔽门、站名标志、自动售票机、检票闸门、无障碍设施、座椅、公用电话、垃圾筒、紧急对讲机及紧急停车按钮、广告、各项信息系统设备、节能环保设施等组成,保障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3)车辆段工程 车辆段下设有四个项目部,分别为场站一,二部,机电项目部,工艺设备部,更项目部工作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合作,保证系统协调运行。 (4)车辆工程 考虑车辆购置、维护、转售成本,评估车辆耐用性和燃料补给站的形式、成本,同时不可忽视废气排放标准、噪音及其他污染的严格监控,以节能减碳,绿色交通之目标进行车辆系统规划。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深入人心,采用低底盘公交车,配合车站岛式月台及侧式月台的布设,采用双开门车,并配置车上动态及静态信息系统 (5)智能交通工程 专用时相:指特别提供BRT行经交叉路口时之优先号志控制系统,通过BRT之专用时相提供BRT与其他车流行进之区隔,使用时机用于具有专有路权之BRT型式,或用于提供BRT左转(右转),运用于同一道路上其他车流量亦较多之路段。绝对优先:当班次车辆通过路口时,车辆上车载机与路侧侦测设备(DSRC)连动,启动优先号志,号志常绿,车辆通过路口。相对优先(条件式优先):当班次车辆实际到站时间,落后原订时刻表达一定程度,即误点达一定程度时(例如与前班车距超过1又1/2班距条件),下个路口便启动优先号志,以减少班次延误时间,提高准点性,换言之,若班车准时或提早到站时,则不启动优先号志,藉此减少对其他方向车流之影响。[3] 车站出入口:提供静态路线地图、换乘信息、收费方式及实时公交车到站信息。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毕业设计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毕业设计

学号:20100703****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 统(BRT) 学生姓名:*** 教育层次:专科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正文 1:轨道交通的定义 (3) 2: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1):德国发展情况 (4) (2):日本发展情况 (5) (3):中国其他地方发展情况 (6) 3:成都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7) (1):成都轨道交通的背景 (7) (2):成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10) 4:成都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2) (1):成都轨道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12) (2):成都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13) 5:成都交通的优缺点及乘客需求度 (11) (1)成都轨道交通发展的优缺点及需要度 (12) 6:轨道交通对成都及四川的影响 (15) (1):对优化交通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15)

三:结论 (16) 四:结束致谢 (16) 五:参考文献 (17) 摘要 鉴于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了成都市发展轨道交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阐述了成都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并探讨了成都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战略意义 成都轨道交通是在城市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人口与发展之间矛盾不断激化,从而促使快速,安全的轨道交通发展。 关键词:成都轨道交通发展 一: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二:世界各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

城公交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系统实践》报告 设计题目: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20052498 号:学 班专业班级:计算机4 月 2009 年9

一、设计要求 1.全面的信息维护功能,包括主要的交通线路,公交车,停靠站等; 2.乘车线路优化算法; 3.综合交通信息查询,包括道路、公交线路、目的地、乘车方案。 二、开发环境与工具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Windows XP SP3 三、设计原理 首先使用WinInet编程,从合肥公交网站不断查询公交路线,保存到本地,然后通过解析字符串获得每条路线的公交号和站名建立数据库BusPath。 再次解析保存的文本扫描每条路线,获得站名并判断是否已经插入到数据库中新建名为StationName的数据库。 建好数据库后,通过数据库编程以及数据库建设优化实现公交系统多功能及模糊查询。 四、系统功能描述及软件模块划分 可实现公交路线多功能查询,并且支持模糊查询,大致分为三个模块 4.1 起点和目的地查询 4.1.1 直接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4.1.2 一次换乘查询 4.2 站点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公交线路查询4.3 五、设计步骤 本程序用到的解决方案分为三个工程 5.1 ReadIePage工程功能不断地查询合肥公交网站,查询到的公交路线结果保存到pathSave.txt文件中。 5.2 CreateDB工程功能使用ReadIePage工程生成的pathSave.txt文件建立数据库。 5.3 BusSystem工程功能通过数据库编程实现公交路线的多功能查询。

公交车报站器的设计

公交车报站器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Bus Stop-Reporting Mechanical

公交车报站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凌阳十六位单片机精简开发板—61板SPCE061A、LED键盘和SPR_4096显示模组制作的简易公交车报站系统,利用SPR_4096模组存储语音资源和利用了LED键盘显示模组完整地播放一条公交线路的站名,并且能够显示日期和时间,具有时间日期的设置功能。首先给出了模拟公交车报站器的选题背景和设计方案。再次详细地介 绍了系统设计过程中要用到的各种模块(主控板模块、SPR模组模块、LED显示模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以及语音压缩的方法和过程。最后详细地介绍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各 种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实现过程,最终成功实现了公交车报站和在数码管上显示 时间日期等基本功能。 [关键词]公交车报站器SPCE061A芯片SPR4096模组LED键盘显示模组语音压缩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Bus Stop-Reporting Mechanical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acilitated Bus Stop-Repor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unplus sixteen-singlechip developing panel-SPCE061A, which using SPR_4096 modular and LED keyboard displaying modular completely broadcasts the stop names of a bus route and shows the date and time with the function of setting the time and date. Firstly , this paper gives the choosing background and the designing scheme of the Imitated Bus Stop-Reporting System. Secondly, it explicitly introduc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main function of kinds of modules used in the system design (master control board module, SPR modular module and LED displaying modular module) as well as the method and the process of the speech compression. Finally, it detailedly explains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modu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o that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Bus Stop-Reporting, the time and date-showing are accomplished. [Keywords]Bus Stop-Reporter SPCE061A chip SPR4096 Modular LED keyboard Displaying Modular Speech Compression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说明书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公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公交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必须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近年来,运用数字化技术尤其是GIS技术来解决交通领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规划分析等问题已经成为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便于管理这些公交信息,同时也为了方便公交乘客的出行,本文开发了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城市的公交站点、道路和公交线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在乘客给出起点和终点后,自动计算出最优的乘车路线,设计出合理而有效的算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交客流分配更加合理。 一:功能需求分析 (1)对于市内对公交线路不太熟悉的居民以及外地旅客来说,他们在以公交方式出行时,在选择公交线路和乘行方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而该系统除了可以为出行者提供公交线网基础信息、线路运行信息外,还可以将几种经过计算机分析的最佳出行线路及换乘方案推荐给出行者,通过对乘客选择线路进行合理引导,减少乘客的出行延误,从而提高整个公交线网的运行效率。 (2)对于城市公交管理部门来说,应当是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地实现人的移动的经营活动中,使公共交通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适应改革与发展。利用该系统GIS的专题地图可以显示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交通事故分布、交通违章分布、道路的现状和道路规划等专题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直观的决策分析工具。在交通运营管理中,利用GIS技术的网络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可以很直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公交网络覆盖状态,分析公交线路设置是否合理,评价公交站点选址是否科学等。 (3)经济效益的好坏是评价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当然,对于城市公交企业来讲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城市公交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多种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制约,如政府政策、城市人口数量、居民消费需求、城市交通结构等,以及企业资产状况、产权体制、经营管理者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而经营管理是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