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务员-资料分析

2013公务员-资料分析
2013公务员-资料分析

第二节资料分析重要概念及基本技巧

一:计算性概念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它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要注意区别“占”、“超”、“为”、“增”的含义和用法:“占计划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就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

材料:节选自2007年黑龙江省A类真题

2001年~2005年某市水环境情况表

例.达标湖泊容量2005年比2001年( )。

A.上升了24.3%

B.下降了24.3%

C.上升了24.3个百分点

D.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解析】从表格中可看出2005年达标湖泊容量由2001的59.5%下降到了35.2%,下降了59.5-35.2=24.3个百分点,故选D项,注意和B项的区别。

【答案】D。

(二)同比与环比

在资料分析中出现过的增长率(负增长率)形式,一般有同比增长(下降)、环比增长(下降)、年均增长(下降)等。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材料:节选自2007年吉林省行测甲类真题

“据统计,今年5月份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21.19万辆和22.13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6%和26.0%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1.43万辆和1.52万辆,降幅不大;交叉型乘用车本月产销6.60万辆和6.85万辆,分别比上月下降14.2%和2.8%;多功能乘用车产销降幅最大,本月产销1.23 万辆和1.24万辆。

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累计产销99.10万辆和96.93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73%,销量同比增长1.07% ;多功能乘用车累计产销6.11 万辆和5.71 万辆,同比增长31.20% 和31.5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累计产销6.46 万辆和6.54 万辆,同比下降16.00% 和10.25%;交叉型乘用车累计产销36.77 万辆和37.41 万辆,同比增长6.02%和10.29% 。”

例:根据上述资料,以下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与去年相比,全国今年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B.今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去年同期

C.去年5月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今年5月

D.今年4月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略高于5月

【解析】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今年1~5月份基本型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了2.73%,A错误。今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16.00%和10.25%,B正确。今年5月份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比上月下降14.23%和2.83%,这是一个环比下降,不是同比下降,而C项的叙述却是关于同比的,则C项无法从资料中得到。

今年5月份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6%和26.03%,这是一个同比增长,而D项的叙述却是关于环比的,则D项也无法从资料中得到。

综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就是B项。

【答案】B

(三)拉动……增长……(个百分点)

即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造成的总体增长的百分比。

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

(四)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即某变量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设一个经济变量初值为x,经过n年后变

y -1。

为y,则它的年均增长率就是g=n x

要注意它和年增长率的区别。

材料:节选自2007年浙江省行测真题

“2005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5年中总产值分别是334.0亿元、747.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7.1%、24.7%,大大超过“十五”预期目标。……

2005年海洋产业中“五大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的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82.6%,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2005年该省海洋产业中“五大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2000亿元

②2005年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一半

③200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24.7%

A、仅①③

B、仅②③

C、仅①②

D、①②和③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2005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五大产业”的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82.6%,则“五大产业”的总产值为2144.6×82.6%<2200×90%=1980<2000,①错误。

2005年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分别为334.0亿元、747.3亿元,合计

334.0+747.3=1081.3亿元,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081.3÷2144.6=(1000+81.3)÷(2000+144.6),很明显看出81.3超过144.6的一半,则原式大于0.5,②正确。

海洋交通运输业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7%,是一个年均增长率,不是2005年与2004年相比的增长速度,③也是错误的。

综上,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①③,应该选择A项。

【答案】A。

(五)倍数与翻番

倍数和翻番都是描述数量增加的一种抽象化的表现形式,但二者的涵义和计算方法截然不同。

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例:某城市200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倍)。再如,甲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0元,为乙地3000元的2.7倍(8000÷3000=2.7倍)。

翻番是指数量加倍,指原基数在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1变为2(1×2),2变为4(2×2),3变为6(3×2)……A变为A×2,翻两番为(A×2)×2=A×22。

翻番和倍数有一定联系,n2即翻番后的水平相当于原基数的倍数,如原基数是5,翻三番为5×32,翻三番后达到的水平为40,相当于基数5的32倍,即8倍。可见“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六)平均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公式为: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

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

(七)当年价格、可比价格和不变价格

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副业产品收购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使国民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收入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如: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0.9亿元,它反映1999年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所产生的以货币表现得产品和劳务总量。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由于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必须消除价格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如:我们要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因为用当年价格表示的1994年、1993年工业生产值存在着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增长速度,而应采用消除了价格因素后的可比价格进行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255.1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为3360.97亿元,1993年则分别为3327.04亿元和2849.77亿元,按1994年比1993年增长速度为(4255.19÷3327.04-1)×100%=27.9%,但由于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状况,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则为(3360.97÷2849.77-1)×100%=17.9%,这一速度就较为确切地反映出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

不变价格,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八)指数

指数是指两数相比较时设被比较数为固定值从而得到的比例关系。

在经济生活中,一般会用到两种指数,一种是以特定时期的数据为100,之后时间的数据全部根据这个时期的数据来计算指数,时期改变,但指数的基数不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场的股票指数;另一种则是都以上个时期的数据为基数100,下个时期指数均是两个时期的数据之比,时期改变,基数代表的数据变化。

在资料分析题中的出现的指数一般是第二种形式,在解题时要注意不要误解为第一种形式。

例:a=50,b=40,设b的指数为100,则a的指数为50÷40×100=125。

(九)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进口额-出口额=逆差;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出口额-进口额=顺差。

例: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61亿美元,增长20%。

进出口总额=9691-7916=1775亿美元。

(十)汇率

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又叫汇价。

如果把外汇也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汇率即是在外汇市场上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例如:1美元=7.26人民币,表示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7.26,1美元可换7.26人民币,或7.26人民币可兑换成1美元。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时常要进行货币之间的兑换。例如,中国进口商要进口10万美元的美国设备,就必须先将72.6万人民币兑换成10万美元,再支付价款。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脱离这种经济交易的外汇买卖。例如,某人买进该种货币,待汇率上升之后,再以高价卖出,从而获得最大量的利润。因此,外汇成了投资获利的工具。

(十一)利率 利息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货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

利率即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

公式为:利息率=利息额÷本金×100%

利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例:某商店为了促销G 牌空调机,2000年元旦那天购买该机可分两期付款。在购买时先付一笔款,余下部分及它的利息(年利率为5.6%)在2001年元旦付清。该空调机售价每台8224元,若两次付款数相同,问每次应该付款多少元?

【解析】假设在购买时未付款,一年后除付清每台的本金8224元外,还应支付每台的利息款为8224×5.6%×1=460.544(元),而实际情况则是在购买空调机时先付了一部分且两次的付款数相同,很显然,(8224+460.544)元超过了两次付款的钱,其多余部分的钱相当于第一次付款数的5.6%,所以,每次付款钱数的(1+1+5.6%)是(8224+460.544)元,据此可得每次应付款的钱数是(8224+460.544)÷(1+1+5.6%)=8684.544÷2.056=4224(元)。

(十二)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去年本市户籍人口出生和死亡状况分析:全年分娩新生儿63498人,死亡62767人,人口自然增长数为731人。

据公布,去年全市户籍居民人口约1189万人。全年分娩新生儿63498人,出生率为

5.34?;死亡62767人,死亡率为5.28?;人口自然增长数为731人,增长率为0.06?。

人口自然增长率=10000

1189731?×1000?=0.06?

二:非计算性概念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

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有些虽然是工业,但是并不是加工产业,例如采矿业是直接提供矿产但是并不加工,所以采矿业是属于第一产业的。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

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行业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各国对产业划分并不完全一致。通常的三次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企业类型】

按轻、重工业——轻工业企业、重工业企业。

按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

按全社会工业口径——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指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出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是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

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所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价值形态上他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总产值】和【增加值】

总产值: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即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增加值: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异同: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数值较大;增加值是经过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数值较小。

【景气指数】

景气指数是指将反映各行业运行状况的定量指标,如价格、成交量、开工率等或定性指标,如预期、信心等指数化,来反映经济或行业的景气变化。

常见的景气指数有企业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以及各个行业的景气指数。通常景气指数在0-200之间,100为中间值,高于100视为景气状态,越接近200,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越景气。低于100则是不景气,越接近0,景气越低迷。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

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算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随之下跌,造就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是一个反应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通过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及服务项目随着时间的变动,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指数的基期数值定为一百)。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度量指定的一篮子消费商品和服务随着时间的变动,价格发生的变动。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得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划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国有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镇、工矿区所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等九个部分。

【五年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1991-1995年是第八个五年,简称“八五”期间;1996-2000年是第九个五年,简称“九五”期间;2001-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简称“十五”期间;2006-2010年是第十一个五年,简称“十一五”期间。

三:运算技巧简析

精确计算需要计算出精确值,而近似计算只需要求出一个近似的值即可。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题目比较少,只有遇到判断正确与否的题目时,才需要对精确值进行

计算;否则,只需要计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唯一的近似结果即可。

下面介绍几种可以将计算进行简化的方法。关于基本的计算技巧,可参见数学运算部分的介绍。

(一) 乘除法转化法

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 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列式计算为a=b ÷(1+x%)或a=b ÷(1-x%).

这是一个除法运算。进行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运算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 )(1+x )=1-2x

当x 与1相比很小时,2x 接近于0,则1-2x =1,可得1-x ≈x +11,1+x ≈x

-11。 原式可以转化为a=b ÷(1+x%)≈b ×(1-x%)或a=b ÷(1-x%)≈b ×(1+x%)。

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材料:节选自2008年江苏省行测A 类真题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公顷(1.73亿亩)……与2004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30%,园地面积增加2.31%……

例:2004年全国园地约为( )

A .1.69亿亩

B .1.28亿亩

C .1.55亿亩

D .1.75亿亩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知道,2005年全国园地面积为1.73亿亩,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2.31%,则2004年全国园地约为1.73÷(1+2.31%),应用乘除法转化法,原式≈1.73×(1-2.31%)=1.73-1.73×2.31%,1.73×2.31<1.8×2.5%=0.045,1.73×2.31%=0.034,则1.73×2.31%≈0.04,1.73÷(1+2.31%)≈1.69亿亩。

【验证】1.73÷(1+2.31%)≈1.69亿亩。

【答案】A 。

(二) 分子分母比较法

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

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材料:节选自2008年江西省行测真题

2004年世界石油产量达38.68亿吨,比上年增长了4.5%。欧佩克的产量增长了7.7%达到15.88亿吨,从而继续赢得市场份额。伊拉克(增长了50.8%)和委内瑞拉(增长了13.8%)的供应有所反弹,但仍低于先前的最高水平。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达到5.06亿吨,增长了

3.7%,创历史新高。中东其他产油国产量也分别有所提高,伊朗增长了2.3%,达到2.03亿吨;阿联酋增长了5.2%,达到1.26亿吨;科威特增长了8.7%,达到1.20亿吨……

例:2003年阿联酋的石油产量比科威特()。

A. 高

B. 低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解析】2003年阿联酋石油产量:1.26÷(1+5.2%),科威特石油产量:1.20÷(1+8.7%),1.26÷105.2%肯定要大于1.20÷108.7%,因为前者分子比后者分子大,前者分母比后者分母小,前者得到的商肯定大于后者得到的商,选A 项。

【验证】2003年阿联酋石油产量:1.26÷(1+5.2%)≈1.20亿吨,科威特石油产量:1.20÷(1+8.7%)≈1.1亿吨。

【答案】A 。

(三) 分子分母差额法

分数b a 与d

b c a ++比较大小(a 、b 、c 、d 均为正数) d b c a ++-b a =)

(d b b ad bc +-。 当bc-ad=0,即d c =b a 时,)

(d b b ad bc +-=0,d b c a ++=b a 当bc-ad >0,即d c >b a 时,)

(d b b ad bc +->0,d b c a ++>b a 当bc-ad <0,即

d c <b a 时,)(d b b ad bc +-<0,d b c a ++<b a 即d c 与b

a 的关系,与d

b

c a ++与b a 的关系一致,或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还可以得到

d c =b a 时,d c =d b c a ++=b a ;d c >b a 时,d c >d b c a ++>b a ;d c <b a 时,d c <d b c a ++<b

a 当试题中出现比较多个计算式的数值,且多个计算式之间的分子、分母相应都比较接近时,就可以通过两个分子、分母差与原来某个分子、分母所占的比例来比较计算结果的大小。

材料:节选自2007年江苏省行测A 类真题

例.2005年1-10月,贵州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甘肃省相比()

A.较低

B.较高

C.恰好相等

D.无法比较

【解析】2005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86.02÷(1+21.2%),甘肃省为787.02÷(1+22.17%),786.02与787.02的差值1只占原来两者数值的700分之一,但是1.212与

1.2217的差值0.11约占原来两者数值的100分之一,分母的差额较大,所以甘肃省的数值应该小于原来比值,即贵州省的比值。故贵州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

【验证】2005年贵州省固定投资额为786.02÷(1+21.2%)≈648.5亿元,甘肃省为787.02÷(1+22.17%)≈644.2亿元,故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

【答案】B 。

(四)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

年均增长率的计算式包含多次方计算,考生在考场是很难通过计算得出数据的。实际上,当x<<1的时候(x 小于0.05),nx x n

+≈+1)1(。(二次项分解)

材料:节选自2008年国家行测真题

1990-1992年和2000-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

510152025303540

发展中地区(总体)北非西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东亚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

A .3.30

B .3.96

C .4.02

D .4.82

【解析】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约为15×%22%)21(10?+,≈+10%)21(1+0.02×10=1.2,那么15×%22%)21(10?+≈15×1.2×22%≈3.96亿,我们知道上面的近似是省略了后面的多次项,所以实际结果应该略大于3.96亿,应选择C 项。

【验证】15×%22%)21(10?+≈4.02亿人。

【答案】C 。

(五) 同项相消法

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材料:节选自2008年深圳市上半年行测真题

“2006 年我国进口铜材料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

例:与上年相比,2006年我国铜材进口平均价格为:( )

A .上涨了48.7%

B .下跌了47.6%

C .上涨了47.6%

D .下跌了47.8%

【解析】由资料可知,2005年我国进口铜材为109.3÷(1-2.3%)万吨,总价值为63.6÷(1+45.3%)亿美元,平均价格为[63.6÷(1+45.3%)]×10000÷[109.3÷(1-2.3%)]美元/吨。2006年我国铜材进口平均价格为63.6×10000÷109.3美元/吨,相比2005年上涨了(63.6×10000÷109.3)÷{[63.6÷(1+45.3%)]×10000÷[109.3÷(1-2.3%)]}-1,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的有数据63.6、10000、109.3,63.6、10000都处于被除数的位置,109.3都处于除数的位置,都可以消掉,原式变为(1+45.3%)÷(1-2.3%)-1≈(1+45.3%)×(1+2.3%)-1=1+45.3%+2.3%+45.3%×2.3%-1>45.3%+2.3%=47.6%,应选A 项。

【验证】2005年我国进口铜材为109.3÷(1-2.3%)≈111.9万吨,总价值为63.6÷(1+45.3%)≈43.8亿美元,则平均价格为43.8×10000÷111.9≈3914美元/吨。则2006年的平均价格比2005年上涨了5821÷3914-1≈48.7%。

【答案】A 。

(六) 关系选择法

资料分析的各个数据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关系有时候并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可以从多个方向达到,这样有些数据既可以通过某个语句的数据求出,也可以根据其他语句的数据求出。遇到这种情形时,应试者应该把握好材料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选择计算方法较为简单的解法来加强解题的正确性。

材料:节选自2007年上海市行测真题

“产业结构:

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

例:2000年上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大约是()

A.1800亿元

B.2400亿元

C.3000亿元

D.3500亿元

【解析】从资料中可以知道2005年上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2000-2005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用乘方来求出2005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2000年的多少倍,进而求出2000年上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但计算中出现了一个五次方,计算量很大。

另外也可从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其对2000年的增长率求出2000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再根据200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求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这样,计算量就大大减少了。

2000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4588.38÷(1+66.7%)≈45.88÷(1+2/3)≈4600×0.6=2760亿元,200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46.3:52.1,则2000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760×46.3÷52.1≈2760×[(45+1.3)÷(50+2.1)] ≈2760×0.9≈2500亿元,最接近的选项就是B 项。

【验证】2000年上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4475.92÷5%)4.131( =2387亿元。

【答案】B 。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

精品文档料分析 你应根据资料提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所给出的图、表、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题。121~125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小麦总产14.3%万吨,比2000年增长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2000万吨,比17.8%;玉米总产量82271.0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43.2%2000年增长年增长39.1%;大豆总产量23095.3万吨,比 年部分国家各种谷物产量2008 2008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谷物产量增长率(%) 稻谷国家小麦玉米大豆 1.9中国1 2.956.40.9 16.32.9印度60.271.4 6.712.0美国22.0 7.3 9.1254.2巴西85.183.0 年相比全世界增产量最多的是:.下列四种谷物中,20002008年与121 .小麦 B .稻谷A .大豆.玉米C D 年的产量分别排序,哪个国家产量排名2008将每个国家的四种谷物按.122 年相比产量增长率最高?2000第一的谷物与 .中国A .美国 B . 精品文档

C.印度 D.巴西 123.2000年,中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产量的比重约为: A.20% B.24% C.28% D.32% 124.2000年,表中所列四国玉米的最高产量约是最低产量的多少倍? A.11 B.16 C.21 D.26 12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地 B.2008年,巴西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比2000年略有下降 C.与2000年相比,2008年中国小麦产量增产900多亿吨 D.2008年,印度稻谷产量是其小麦产量的2倍以上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201O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同比上涨10.4%。结合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于6月1日将汽油、柴油批发价格分别下调230元/吨和220元/吨。 2010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产量4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于6月1日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了230元/千立方米。 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 126.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1.8% B.4.2% C.6.3% D.9.6% 127.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A.1009 B.1218 C.1370 D.1787 128. 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多少美元? A.68.19 B.73.53 C.75.28 D.77.03 . 精品文档

(完整word版)公务员资料分析总结,推荐文档

资料分析 精算基础是理解知悉每一个问题的信息和问法。 列式子是直接舍入的抄(第一次就抄整数) 做题标记法: 提干注意1.2017年城镇消费品零售比农村消费品零售多多少倍? 2017年全国平均每位网民月均使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约为多少M(注意1024M=1G、平均、月均记得直接在试卷写上12) 一、陷阱 1.(时间):给2014年,求2013年;求增长率跨度两年;给1-7月,求7月;给年均,求月均 2.(单位):民航区别万吨和亿吨;人口增长单位区别百分号和千分号----结合现实生活 3.(概念):六大行业中,全国中的东、中、西 4.选项:问下面哪一年增长率最快? 先看选项(在对应的题目年份标注:用打勾、画圆圈...) 5. 按照2015年水产品产量从多到少,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注意:产量后的单位的不同;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做题时标上升降图标;还有主题词的变化;注意时间段*(题目给出1-12个月,还有12月的,问1-11个月的)

陷阱:主题词、单位、时间,范围:“累计”问其中一个时间段、特殊表述 2012年末,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2012年末,0-14岁(不含15周岁)人口为22287人。问:2012年,中国1-14岁(不含15周岁)的人口数量为多少?() 利润(和我们数量关系不一样) 6.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入 7.增长率:可正可负,且负的小于正的 8.变化幅度:直接比较增长率的绝对值。例如a增长率为-10%,为8%,则a的变化幅度大于b 9.增长(了)n倍=是原来的n+1倍、增长到n倍=原来的n倍。例子:2014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额超过2012年的1.8倍(即为间隔增长率为80%) 10、比例:比重: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资料分析:利润率=利润÷收入 成数:几成=十分之几 翻番:翻n番=2的n次方 11.选项首位不同截取两位,首位不同截取三位。(结合具体选项) 12.增长率

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资料分析部分

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资料分析部分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106.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A. 124 B. 126 C. 129 D. 132 107.该市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多少吨?() A. 4.6 B. 5.2 C. 5.8 D. 6.5 108.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与上年相比,产量变化绝对值最小的是() A. 肉类 B. 禽蛋

C. 水产品 D. 牛奶 109.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A. 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 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 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 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2010年该市粮食产量不到蔬菜产量的1/3 B. 2010年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 C. 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12年 D. 2010年该市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年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 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761和1073亿元,同比增长36.5%和34.5%,分别高出全行业7.2和5.2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2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较为稳定,分别实现收入2867亿元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28.2%和23.9%。IC设计增长放缓,上半年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

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专项练习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1~5题。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占总人口的14.6%。据预测,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万张(据2000年统计资料)。 1.2000年北京市的总人口为多少? A. 188万 B. 1288万 C. 1175万 D. 1346万 2.到2050年老年人口增加多少? A. 416万 B. 188万 C. 228万 D.无法确定 3.2025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多少? A. 416万 B. 1387万 C. 1346万 D. 228万 4.到2025年增加的总人口比增加的老年人口少多少? A. 129万 B. 23万 C. 93万 D. 175万 5.2000年全市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多大比重? A. 1.6% B. 0.7% C. 5.2% D. 3.1% (二)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6~10题的问题。 据2002年11月某报载,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比上年下降了2.6%,其中,消费品市场86454个,下降2.7%,生产资料市场6631个,下降1.5%;市场成交额为328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24949.6亿元,增长2.8%,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7877.5亿元,增长8.7%。 6.全国现有商品交易市场( )个。 A. 6631 B. 93085 C. 6000 D. 90000 7.全国现有消费品市场86454个,比上年下降了( ) A. 2.7% B. 2.7 C. 2.6% D. 2.6 8.目前,全国有生产资料市场( ) A. 86454个 B. 90000个 C. 93085个 D. 6631个 9.目前,全国拥有的生产资料市场数量比上年下降( ) A. 2.7% B. 1.5% C. 2.0% D. 8.7% 10.资料显示,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比上一年下降了( ) A. 1.5% B. 2.7% C. 2.6 D. 2.6% (三)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1~14题的问题。 水,是生命的摇篮,也是重要的动力资源。据估算,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海水占97.5%,淡水仅占2.5%,而且在淡水中又有70%是冰,实际上真正可以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的水量是不多的。估计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 11.以上资料显示,地球上约有( )亿立方公里的水。 A. 14 B. 10 C. 15 D. 12 12.地球上的淡水仅占( ) A. 1% B. 2.5% C. 2% D. 3.5% 13.在地球的淡水中,有( )是冰。 A. 10% B. 30% C. 70% D. 50% 14.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与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如果基期量就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已知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就是a,B的增长率就是b,“A+B”的增长率就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就是10%,“二成”代表的就是20%,以此类推。 A就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就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就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就是原来的8倍。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她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就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就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就是80。 算法: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就是100,那么现在就就是20。 算法:100×20%=20。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分类汇总——资料分析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2009年北京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社招)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针) 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 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 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116、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76384.5亿元 B.89217.1亿元 C.92883.6亿元 D.131872.8亿元 117、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2008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情况的是

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资料分析部分

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资料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间20分钟)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106.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A. 124 B. 126 C. 129 D. 132 107.该市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多少吨?() A. 4.6 B. 5.2 C. 5.8 D. 6.5 108.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与上年相比,产量变化绝对值最小的是() A. 肉类 B. 禽蛋 C. 水产品

D. 牛奶 109.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A. 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 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 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 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2010年该市粮食产量不到蔬菜产量的1/3 B. 2010年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 C. 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12年 D. 2010年该市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年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 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761和1073亿元,同比增长36.5%和34.5%,分别高出全行业7.2和5.2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2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较为稳定,分别实现收入2867亿元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28.2%和23.9%。IC设计增长放缓,上半年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 111.2011年6月份我国软件产业软件业务收入占上半年总值的比重约为() A. 22.7% B. 24.6%

江西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

2019年 2017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102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赛事223场,B 类赛事33场。2017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达到了498万人次,2016年、2015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分别为280万人次、150万人次。 2017年全年马拉松直接从业人口数72万,间接从业人口数200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超过1900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规模赛事数量方面,2017年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52场、149场和103场,而2016年的前三分别为江苏省37场,北京市33场,广东省25场。 从2017年全年赛事的覆盖区域来看,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更为广泛,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涵盖了含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较上年增加了101个城市。 在赛事类型方面,2017年1102场规模赛事中,全程马拉松参赛人次最高,突破了235万人次,其次为半程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次超过134万人次。在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B类赛事中,2017年全程马拉松项目完赛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半程马拉松项目完赛45.29万人次,同比减少了0.03万人次。 按照跑者户籍所在地统计,2017年参加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的跑者中,来自江苏的数量最多,共有76469人参赛,在全国占比10.10%。湖北、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省紧随其后。而在全部参赛选手中,共有3663人次的男选手在全程项目中跑进3小时,772人次女选手跑进3小时20分。 116、2017年我国马拉松赛事场次比2011年增加了约: A.47倍 B.49倍 C.51倍 D.53倍 117、2017年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次的同比增速比2016年约: A.快9个百分点 B.慢9个百分点 C.快7个百分点 D.慢7个百分点 118、在2017年马拉松运动年度产业总规模的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每年大约需要平均增长多少才能实现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目标? A.15% B.20% C.25% D.30% 119、在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B类赛事中,2016年全程马拉松项目完赛人次比同期半程马拉松项目完赛人次约: A.多23万 B.少23万 C.多21万 D.少21万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7年马拉松运动年度产业规模比2016年多200亿元 B.2017年参加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的全国跑者数量少于75万人

公务员资料分析20题经典

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5题 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个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个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5.1%。钢材出口181万吨,比上月增加38万吨;进口174万吨,比上月增加11万吨。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焦炭出口5万吨,比上月增加2万吨。 1—7月,全国粗钢产量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7784万吨,同比下降7.6%,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9048万吨,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率为11.3%。铁合金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钢材出口1116万吨,同比下降67.3%;进口988万吨,同比增长1.6%。铁矿砂进口35525万吨,同比增长31.8%。焦炭出口28万吨,同比下降96.6%。 1、2009年6月,全国钢材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为 A.5.4% B.14.0% C.19.4% D.24.8% 2、下列选项中,2009年7月,环比增长率最高的为 A.钢材出口量 B.钢材进口量 C.钢坯进口量 D.焦炭出口量 3、2009年,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多少万吨? A.45.6 B.46.2 C.47.4 D.49.0 4、2007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A.2.0 B.2.4 C.2.8 D.3.2 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08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高于钢材产量 B.2009年1—7月,全国焦炭产量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C.2008年1—7月,全国铁矿砂进口量超过3亿吨 D.2009年1—7月,全国钢材进出口总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二、根据以下材料回答6-10题 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7%。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和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No.1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No.2 年均增长率 如果基期量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No.3 间隔增长率 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No.4 混合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No.5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No.6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No.7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No.8 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是10%,“二成”代表的是20%,以此类推。 No.9 倍数 A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No.10 翻番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是原来的8倍。 No.11 指数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https://www.360docs.net/doc/c611897276.html,)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20122017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2-2017国考真题之资料分析 2017省级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某市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6万吨,同比下降2.3%;甘蔗产量0.57万吨,下降23.6%;油料产量0.12万吨,增长32.4%;蔬菜产量15.79万吨,下降3.4%;水果产量7.84万吨,增长7.4%。 全年水产品产量29.1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海洋捕捞1.09万吨,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6.07万吨,增长89.5%;淡水捕捞0.18万吨,增长1.1%;淡水养殖21.81万吨,下降7.9%。 2010~2015年某市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116.2014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 A.9 B.8 C.7 D.6 117.“十二五”期间,该市粮食总产量在以下哪个范围() A.23~24万吨之间 B.22~23万吨之间 C.21~22万吨之间 D.20~21万吨之间 118.按照2015年水产品产量从多到少,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 B.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 C.淡水捕捞、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 D.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 119.以下哪项折线图能准确反映2011~2015年间该市粮食生产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4年油料产量超过1000吨 B.除淡水养殖之外,其余类型的水产品2015年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均高于上年 C.2014~2015年甘蔗累计产量不到1万吨 D.2010~2015年,粮食产量同比上升的年份多于同比下降的年份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 2014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年份从业人员人数(人)文物机构数(个)参观人数(万人次)未成年人参观人数(万人次) 2 7 35436 9075 2 42 43248 12203 2 1 2 1 2 6 2 7 74706 20237 2 3 121.2014年,我国文物机构相关指标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从业人员数 B.参观人数 C.文物机构数 D.未成年人参观人数 122.2014年末,我国一、二、三级文物总量占全部文物藏品的比重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8% B.10% C.14% D.54% 123.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2 B.4.5

公务员之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先读题后题目 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 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 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2013年国考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的增加值如下图所示: 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增加值饼形图(单位:亿元) 116.2011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为多少? A.11.64% B.19.10% C.30.74% D.42.38% 【答案】B 【解析】这个题是基本计算,30.74%-11.64%=19.1%。 做不对,只能说你。。。。。 117.2010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 A.2972 B.3540 C.3865 D.4373 【答案】A 【解析】2010年前十一个月为(896.31/25.32%)/(1+19.1%),由于25.32%≈1/4,19.1%≈20%,计算式900×4-900×4/6=3600-600=3000,那就是A选项。 选项差别较大,不估算真对不起这选项。 【补充说明】秒杀技巧,,,详见https://www.360docs.net/doc/c611897276.html,/u/2846688127。 118.2011年前十一个月,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增加值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总和的比约为()。 A.3:5 B.3:4

C.5:6 D.9:10 【答案】C 【解析】其实这个就是个比值,选项差别也不小,那估算吧。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319.31,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总和:152.34+125.23+109.54≈277+110=387, 比值约为320:387,口算该值大于80%,小于90%。 119.若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则2012年前十一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同期约增加多少亿元? A.210.7 B.486.3 C.275.5 D.685.6 【答案】B 【解析】就是两个增加值的和值。 2012年前十一个月896.31×30.73%≈900×30%=270,也就是C选项; 由于2011年同期同比增加值必然2012年的增加值,整体增加值小于270×2=540。 【补充说明】如果没有发现选项设置的巧妙,可以直接计算2010年同期的增加值896.31×30.71%/(1+30.74%)≈900×30%/1.30=270/1.3,口算也就是200多一点(其实就是A选项),那么总的增加值就是270+200=470,即B选项。 【补充说明】秒杀技巧,,,详见https://www.360docs.net/doc/c611897276.html,/u/2846688127。 120.关于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增加值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增加值超过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6 B.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与新材料领域增加值之和大约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2 C.航空航天领域实现的增加值可能不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3 D.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与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之和不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4 【答案】D 【解析】A选项,152.34/896.31,口算该值略大于150/900=1/6,正确; B选项,319.31+125.23≈320+125=435,而435/896.31,约为50%,正确; C选项,航空航天领域等其它领域增加值在饼状图中所占面积不到1/4,也就是不到25%,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1.基期与现期:做为对比参照的是基期,而相对于比较的是现期。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表述变化的绝对量;增长量则表述两者变化的相对 量。 3.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其中n为相差年数;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其中n为相差年数。 4.百分数与百分点: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n个百分点即n% 5.同比与环比:同比:指 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环比: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6.成数与翻番:成数:几 成相当于十分之几。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7.倍数:增长n倍(增长了、增长、多了),即增加n00%,就是增长率,现值=原 值×(1+n);是原来的几倍(增长到、是),说的是增长后的结果,现值=原值×n。 8.斜率≠增长率 9.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主要公式:比重=部分÷总体;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 量;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10.平均数:均;每;单位。公式:平均数=后面÷前面,人均 GDP=GDP÷人数;每户 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11.顺差和逆差:顺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 叫作对外贸易 顺差(又称出超)。出口-进口>0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 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进口-出口<0 12.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 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 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 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13.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 的最佳指标。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 14.GNP(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 一定时期内生产

2013.11.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资料分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资料分析》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2年全国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上述省市国道网的日平均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全国国道网日平均行驶量为244883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的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2181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48742万车公里;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为1084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11164万车公里。全国调整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130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204717万车公里。(注:交通拥挤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及年平均交通拥挤度116.2009~2012年全国国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 A.2010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1年 117.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年平均拥挤度数值相差最小的年份,高速公路全年日平均交通量为:

A.10765辆 B.16837辆 C.12632辆 D.19423辆 118.以下关于2012年日平均行驶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国家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 B。全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全国国道网 C。全国国道网—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 D。全国国道网—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 119.2012年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约是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的:A.1.7倍 B.1.5倍 C.2.0倍 D.1.8倍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2012年,全国国道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B.2012年国道网日平均交通量超过2万辆的省份最多有6个 C.2008~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D.2012年国道年平均拥挤度超过0.6的省份至少有8个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统计表分析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统计表分析 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 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地市级)_0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地市级) 导语】2019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已于12月2日落下帷幕,将在考后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供考生们参考学习!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等最新资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111、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ロ药品单价约为多少万美元? A. 2 B. 19 C. 8 D. 96 112、2017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A. 2 B. 3 C. 4 D. 5 113、2016年5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 A. 超过100% B. 在40%~100%之间 C. 在0%~40%之间 D. 低于0% 114、以下折线图中,能准确反映2017年第四季度各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的是: 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16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低于1万吨的月份仅有2个 B. 2017年11月,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C. 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超过75亿美元 D. 2017年1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超过20亿美元 2017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1240万辆,同比增长19.3%;二手车交易额为8092.7亿元,同比增长34%。2017年12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23万辆,交易量环比上升7.4%,上年同期交易量为108万辆。 116、2011~2017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量低于80万辆的年份有几个? A. 3 B. 4 C. 5 D. 7 117、“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全国二手车总计交易约多少亿辆? A. 0.46 B. 0.50 C. 0.38 D. 0.42 118、2017年1~10月,平均每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约为多少万辆? A. 100 B. 105 C. 90 D. 95 119、2015年全国二手车交易总金额比201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