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条件下广西对越南水果出口贸易发展分析(一)

合集下载

贵港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

贵港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

贵港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全球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广西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共圆复兴梦想,可从政府、企业、农民三个层面来推进:政府应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中国—东盟农业经贸合作;继续推进"两区""两站"建设项目;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在海外设立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对农民个人来说,应转变观念,做新时代的农民,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扶贫贸易经济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具有全球性、即时性、无纸化等特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引擎。

在2014年到2019年货物进出口贸易下降的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仍逆势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到了9、1万亿元。

1同时,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也由2016年上海、郑州等12个城市,扩充到2019年的南京、西安、厦门等共37个试点城市。

《全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农产品跨境电商市场活力凸显,2019年“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出口额为20、7亿元,位列跨境电商出口额第十位;进口额311、1亿元,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中排名第二。

江西米粉、甘肃中药材、贵州茶叶、湖北小龙虾、陕西苹果、云南花卉等产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烙印明显,广受世界消费者欢迎。

一、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一)总体情况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广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严重影响。

在中央“六稳”“六保”系列政策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实施下,广西外贸进出口情况有明显的回暖。

2020年1—10月,广西外贸进出口3862亿元,增长0、4%。

其中,出口2122、8亿元,下降0、1%;进口1739、2亿元,增长1、2%。

2020年1—10月,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042、3亿元,下降2%,占52、9%。

越南特产在南宁销售的优势及分析

越南特产在南宁销售的优势及分析

越南特产在南宁销售的优势及分析摘要:在国际形势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变化及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不断互通往来。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关税壁垒不断突破0的界限,越来越多的越南特产店也悄然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

越南特产自身的优势也是其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现状;;南宁市;特产;地理1 关税优势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其作用与目的总的来说就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

而我国的关税,追溯起源,虽说法不一,但也早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往来更是频繁。

关税,在国际贸易中就充当着尤其重要的角色。

中国,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国家。

海陆兼备,幅源广阔,人口丰富,资源多样。

与各东盟国家,尤其是越南,更是有着天然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的历史。

而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是密切。

尤其是近年来,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颁布与执行。

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开启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010年,自贸区的如期完成,使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90%多的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这之中,便包括越南。

这一规定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双边的贸易往来,双边商品进出口数额大幅度上涨。

2011-2015年,属于自贸区的全面建成阶段,中国与东盟越、老、柬、缅四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大多实现零关税。

这一措施的出台,不仅互利了双边几个国家的发展,更推动了彼此的经济活动往来。

而越南特产,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不断且大量的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出现。

2016年后,随着关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越南特产在中国的出现更是呈现一个爆发的趋势。

在许多超市或是便利店,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越南特产的身影。

此次,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若是一个区域有一家特产店的成立,那么在短期内,这个区域会相继出现好几家特产店,且距离相隔不会太远,成立的时间点也不会超过两年。

社会经济调查

社会经济调查

一.越南水果介绍越南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同时也是水果生产大国,越南的水果远销海内外,受到了热烈欢迎。

但由于越南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劳动者的技术能力等许多因素的限制,越南水果出口效率还在较低的层次,在扩大的发展过程还面临机遇与挑战。

在新形势下,越南水果的竞争力如何,以及越南水果如何继续发展和扩大市场,如何争取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了现在越南水果产业的重要问题。

分析了越南水果的生产及贸易的现状,目前水果在种植、生产以及贸易方面的现状;越南水果发展优势,目前越南水果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越南水果贸易对策和建议。

二、越南水果调查焦点越南新鲜水果的种植面积为55.4万平方公顷,年产300万吨,出口潜力非常大。

2010年以来,越南有很多大型的水果基地相继建成,如前江的Hoa Loc芒果,平顺的火龙果,北江的Thieu荔枝,等等。

越南在水果的生产上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因为热带水果易种植,成本低,很有发展潜力。

越南一些地方成立了种植同一产品的合作社,加强耕作管理,使产品达到出口标准。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年越南水果种植面积为54万公顷,到了2009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96.7万公顷,其中葡萄、香蕉、柑桔、龙眼、芒果等9类种植面积就达到69.93万公顷,占水果种植总面积的73.9%。

(一)越南水果贸易特点1.水果出口增速加快据越南果蔬协会的报告,近年来越南水果出口量年增长率约9%。

2010 年越南水果出口额达4.7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300 万美元。

随着出口额增长,越南水果在一些大的出口市场如欧盟和美国等已经立稳了足,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越南水果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和中国大陆。

越南水果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气候条件,不能在其他国家栽培的热带水果在越南却生长良好;此外,低廉的成本是其另一大优势。

专家相信,有了这个潜力,越南水果今年能够开辟更多市场。

按照目前的增速,2015 年越南水果出口可以达到10 亿美元的目标。

越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越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附件B: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1)课题研究背景越南主义社会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面与中国云南广西相接,西面与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约3260公里,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越南土地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善生面积之和。

越南是一个多山之国。

境内以上2/3以上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东北沿海为平原,红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和网密布,是越南主要产米区之一。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越南的西原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九龙江平原区和红河平原区的发展很不平衡。

越南的矿产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易于露天开采。

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气候因地形及赤道距离而有较大的差别。

南方靠近赤道,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全年温差很小。

北方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可达2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15摄氏度。

大部地区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2011年,越南人口约有8784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80%,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8%。

首都河内的人口有350万(包括郊区),是千年古城,现为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人口418万,是越南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港口。

海防有人口156万,位于北部东海岸,是重要的军港和商港。

1976年越南统一时,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处境。

国家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于1986年底开始实行经济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越南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3.9%,第四个五年计划(1991-1995)期间, GDP年均增长8.2%。

1996年GDP比1995年增长9.34%,1997年比上一年增长9%。

1998 年,国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是仍保持了大约6%的增长速度,是东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广西与越南边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与越南边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前言广西居于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的前沿,陆地边境线长,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迎来良好的机遇,然而现边境贸易政策不够规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及边贸互市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等问题,促使广西的边境贸易将面临新的挑战,遇到更大的冲击。

一、广西与越南边贸发展现状中国与越南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后,为了推动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政府在加强双方边贸合作关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广西,它处于中国与越南的交界处,具有中国与越南最便捷的地理优势,与越南的边贸将更为密切,经济合作也将更加广泛。

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越边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一)出口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情况中越两国是水陆相交的邻国,有数千里的水陆边界。

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至今在中越边境地区还居住着13个跨国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很密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于 1950年正式建交,成为兄弟邻邦。

此后两国有过短暂的冷战和摩擦时期,并于1991年11月实现邦交正常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刺激了两国边贸的发展。

同时中国与越南友好关系得以进一步改善,两国高层互访增多,两国人员的往来增加,也为两国边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两国政府陆续签订的多项协议和实施的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速度。

其中中越于 2000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基本上解决了两国陆地和水上边界划分问题;2002年3月中国宣布给予越南 MFN (最惠国 )待遇;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金边与东盟十国首脑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 04年始提出的“两廊一圈”战略构想。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

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接壤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产品贸易是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贸易规模较大: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两地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大。

根据数据显示,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约占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5%左右。

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主要出口商品有水果、水产品、木材等,这些农产品在东盟市场需求较大。

广西从东盟国家进口了大量的粮食、食用油等农产品。

三、合作模式多样: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多样,既有出口贸易,也有投资合作、技术援助等形式。

广西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的农业产能合作,共同打造农现代化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一、贸易格局不平衡: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进口多出口少的问题,广西农产品进出口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导致广西农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产品质量不稳定:农产品的质量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广西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广西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这给贸易合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三、物流配套体系不完善:物流配套体系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保障,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物流配套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部分农产品在运输、储存、包装等环节存在困难,影响了农产品的贸易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加强监管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监管和质量标准的制定,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稳定,提高广西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加强物流配套建设:加大对农产品物流配套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等环节的改进,提高农产品贸易的效率。

三、深化农业合作: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推动双方在农业技术、农产品种植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中越实行零关税贸易对两国主要热带作物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中越实行零关税贸易对两国主要热带作物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单 位 : 吨 ( AO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万 F
胡 椒 进 口数 量
2o 0O 2 0 2 0 o 1 o2 20 2o o 3 oO
美元/ 。2 0 年越南橡 胶 出口量 居世界第六 位。 吨 04
据 越贸 易部称 ,o 4 2 0 年越对 华 出 口橡 胶 占越南 年
出 口 数 量
元 ,0 1 已增 加到近3 20 年 亿美 元 , 占到越南 对华 出 吨, 由于价 格原 因 , 口额 由1 6 出 . 亿美 元降 到 1 8 4 . 2 口贸易总额 的2 %。越南 出 口到我 国的农 产 品主 亿美 元 。越南 仍然 是世界第 一 大胡椒 出 口国 , 1 约
要 是大米 、 橡胶 、 咖啡 、 茶叶 、 胡椒 、 菜 和热带水 占国际胡椒市场的2 %。 蔬 5 果等 , 中向我 国 出 口的橡胶 占其橡 胶 出 口总量 其 2 0 年1 8 中旬 ,越南胡 椒 出 口量 为7 万 04  ̄ 月 . 2 的4 % ̄ 0 蔬菜 占到5 %以上 。越南 的热 带农 吨 , 口金 额为 9 0 万美 元 , 口量 和 出 口金额 0 6 %, 0 出 70 出 产 品主要 出 口到 中国 , 括 : 包 腰果 、 椒 、 胡 咖啡 、 龙 同 比分别增长3 %和3 %。其 中中国 占越 南 出 口 3 0 眼、 芒果 、 菠萝 、 胶 、 蕉 、 橡 香 西瓜 、 枝 、 龙 果 、 市场 的8 荔 火 %。由于 干旱 减产 , 估计2 0 年越南胡 椒 05 红毛丹等 。越南 水果协 会提 供 的统计 数字 显示 , 2 0 年上半年越南 全 国水 果 出 口创 汇达到 1 3 03 . 亿 7
交水稻种 子 和杂交玉 米种子 都是从 我 国进 口的 ,

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广西地处华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水果种植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广西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口规模逐年扩大。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广西水果产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壁垒、贸易摩擦、物流成本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广西水果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广西水果产业概述广西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包括柑橘、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

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柑橘是广西的主要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超过150万吨。

此外,香蕉、龙眼等水果也有较大的种植规模。

在出口方面,广西水果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三、广西水果出口现状分析根据海关数据,2019年广西水果出口总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主要出口品种包括柑橘、香蕉、龙眼等。

其中,柑橘出口量最大,占出口总量的30%以上。

在出口市场方面,东南亚地区是广西水果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四、广西水果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首先,政策变化对广西水果出口的影响较大。

例如,关税的调整、非关税壁垒的设置等都可能对广西水果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汇率波动也对广西水果出口造成一定压力。

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广西水果出口的重要因素。

例如,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下降,会对广西水果出口造成冲击。

最后,物流成本也是影响广西水果出口的重要因素。

五、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以下是广西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1. 拓展市场渠道。

通过开拓新市场,如欧美、非洲等,扩大广西水果的出口渠道,降低对东南亚市场的依赖度。

2. 优化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高广西水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3. 提高质量安全。

加强水果生产的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关税条件下广西对越南水果出口贸易发展分析(一)摘要]根据《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2004年起,中国与东盟老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进出口的600种农产品关税逐步减少,至2006年降为零;与东盟新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进出口的上述农产品关税也将在2010年降至零。

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向着相互开放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国通向东盟桥头堡的广西正在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

广西是水果大省,果树栽培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位居全国第五。

广西对越南水果贸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

文章就广西对越南水果出口贸易问题,论述其在零关税背景下的特点、优劣势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西;越南;零关税;水果出口一、贸易特点2004年“早期收获”方案实施后,广西充分利用本地水果资源优势,扩大出口果类品种和出口数量,水果贸易出口越南每年呈增长趋势,并呈现出农贸结合、经贸结合的特点。

(一)出口数量增加、品种扩大。

2004年广西出口越南的鲜干水果及坚果166800吨,其中苹果54647.2吨,占32.75%,橘柑橙76700吨,占45.96%;出口总金额4226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5.36%。

2005年、2006年出口形势稳定增长,2007年出口175000吨,出口总金额3643万美元。

出口水果品种除苹果、梨是区外货源外,其余都是广西区内生产,如袖子、柑桔、桃、李、大果杨梅、枣、板栗、白果、早熟梨、夏橙等。

这些产品是广西的出口优势,是国内其他省份所不能及的。

(二)经贸合作加强。

广西在立足生产抓特色、出口靠质量、效益在经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思路,积极加强与越南相关部门的经贸往来,寻求与越南的广泛合作。

200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在凭祥召开广西水果出口东盟产销对接会议,全区14个地级市、30个柑桔主产县水果及经贸部门主要负责人、62个水果生产、流通和出口大户,以及应邀参会的越南果蔬研究院、越南谅山省水果协会和越南水果进口客商50人共16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了双方合作的重要性,增进了广西水果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越南水果贸易商的交流与合作。

双方签署的水果流通企业水果贸易备忘录对提高广西水果出口贸易、水果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助农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同年11月,中国广西一越南广宁农业合作东兴联络站成立,在两省区农业信息交流、开展产业和贸易项目合作等领域达成共识,促进了双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三)出口市场形成。

以2006年为例,广西对越南的农产品出口额近1.4亿美元,占全区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0%,其中出口数量最多的五类农产品依次是:未改性乙醇、柑橘、中药材、大蒜和苹果。

2006年5月,集水果批发、零售功能于一体。

每天可容纳的交易量近百万吨的广西东兴市中越水果交易市场开工建设,解决了市场的需求与专业交易场所不足的矛盾。

凭祥口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是广西水果出口越南的前沿通道,建成了天源水果交易市场、恒大综合市场和浦寨物流中心等一批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

水果之乡的钦州市在优化优势水果的发展布局,尽快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以及品牌化的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完善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检测体系,突破水果出口的障碍,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协定的相关条款,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投入,加强水果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

保证钦州水果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008年10月,边陲小镇龙州后来居上,本地生产的鲜水果首次出口越南市场,至2009年1月已出口鲜柑、橙果等近2000吨。

(四)经济和管理部门积极参与。

一是广西各级农业、商务、财税、经委、发改委、质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广西农业部门调整水果种植结构、种植时间,加大对水果产业的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种植、加工与储运水平。

2005年推出了“优果工程”,对120万亩的水果基地进行结构调整,推广果树标准化栽培200万亩。

质量监督部门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和HACCP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扶持和帮助企业生产。

二是口岸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

海关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实行提前报关、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便捷通关措施。

商检、质检部门严把质量关,检验检疫部门出台了《出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完善了出口水果溯源体系,建立进出境不合格水果召回制度。

2009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与越南农林水产质量管理局在南宁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检验检疫会谈纪要》,确保双边农产品贸易健康顺利发展。

二、优势分析广西水果出口越南有其自身的优势,突出地反映在水果种植面积、水果品种和产量、地理位置上。

由于零关税方案的实施,出口水果的关税调节作用已不存在;因此,价格因素也成了广西与越南水果贸易竞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一)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广西山多田少,有大量适合水果生长发育的低山、丘陵和台地,土壤类型丰富,如微酸至中性土壤最适宜柑橘、柚类的种植,红壤适宜油桃的种植,紫色土及河流冲击土适宜西瓜、甘蔗的生长。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全国光照水热资源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之一;北回归线以南1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南亚热带区域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占全国亚热带区面积近四分之一,为规模经营提供了保障。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广西发展水果产业的基础。

水果生产是广西农业产业中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广西有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面积1700多万亩;总产量700多万吨,仅次于山东、河北、广东、陕西之后,水果业每年总产值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柑橙柚、龙眼、荔枝、蕉类和芒果是广西水果生产的五大水果品种,其中2007年,广西龙眼种植面积256.5万亩,产量为40.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

(二)水果品种类多。

广西是多种南亚热带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果树47科,占全国58个科的81%,主要栽培果树有柑桔、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李、柚、柿、梨、梅、枣、黄皮、桃、番石榴、木瓜、木菠萝、核桃、野生毛葡萄等。

名牌品种有容县沙田柚、融安与灵川金桔、灵山香荔、容县大乌圆龙眼、谷子矮香蕉、恭城月柿、黄腊李、灌阳梨、灌阳长枣、田阳香芒等;特有品种有鸡嘴荔、晚白露龙眼、无核黄皮、薄壳核桃等;优质品种有平南石硖龙眼、木格龙眼、浦北矮香蕉、桂味荔枝等;稀有品有如四季荔、四两果荔枝、露仁核桃等,据市场调查:蜜柑、脐橙、沙田柚和新引种成功的美国提子等水果品种是越南稀缺且受欢迎的品种,白果、板栗、柿饼等干果在越南也十分畅销。

(三)价格因素。

缘于自然环境的相似,广西水果与越南水果品种亦相似。

实施零关税以前,广西水果虽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但通过关税调节可拉大竞争优势。

但零关税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优势。

以龙眼和菠萝为例,广西龙眼成本价为3元/公斤,越南的成本价仅为1.25元/公斤;广西菠萝成本价0.8元/公斤,而越南的成本价为1.56元/公斤,水果价格优势互有差异。

广西和越南在水果在季节和品种上互补性很强,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出口更多优势水果。

2008年11月,桂平市白沙镇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引进了台湾西瓜滴灌和配套应用地膜覆盖等“三避”技术,在干旱缺水的秋季发展西瓜种植,平均亩产2.6吨,比露地灌溉种植的西瓜亩产增0.8吨,每吨价格高达1200多元,亩产值达3000多元,盈利近2000元,已有近百吨西瓜销往越南,经济效益甚佳。

(四)地理优势。

广西濒临北部湾、与越南毗邻,交通条件优越,海陆空运输便利。

海运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三大港口与越南各大港业务往来密切;在广西与越南1020公里的陆路边界上,东兴、凭祥、水口和龙邦等4个国家一类口岸直接与越南相连,8个二类口岸和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直接与越南进行经贸活动,加之广西面向东盟大通道的建设。

广西利用自身地理优势为广西水果出口越南提供了快捷的服务。

坐落于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凭祥物流园。

占地面积为1100亩,总投资11亿元,由广西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投资建设。

物流园的建成将为广西水果出口越南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三、劣势分析广西水果产业和经营管理方式有诸多优势,但不能不看到广西水果产业自身的不足,如水果品牌、质量和经营活动中的信息化程度均存在不少隐患,尤其是在零关税的作用下,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优劣不保,劣势更加突显。

知已知彼,不断进取是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精品果类数量不多,出口质量有待提高。

在水果品种结构上,广西水果主要是季内中熟品种多,早迟熟品种偏少,时令淡季水果发展缓慢,成熟期集中,应市不均衡。

虽然通过“优果工程”建设,调整水果结构发展战略取得一定成效,但用经济规模衡量还有不少距离。

在水果生产差异化方面,广西与越南差异程度低,由于价格因素,广西水果出口越南难度增大,反而越南水果出口广西增加。

如荔枝在我国有20种,越南仅有10种。

但广西未能利用荔枝品种差异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越南出口荔枝。

在出口水果的加工、包装上,采收质量、保鲜工艺、运输包装与国际标准尚有差距。

(二)信息化程度偏低,影响销售效益。

广西水果产业有统一的信息系统,也有不少分支信息网点,但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上缺乏权威性和时效性,尤其在出口信息方面。

越南有需求,而广西供给跟不上,预见性欠缺。

在零关税面前,双方平等,双方有着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

当今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化经济是掌握和实现这一商机的前提。

现实生产经营管理中,广西的水果生产商和经销商真正掌握信息和运用信息为数甚少,以传统经验、独打单拼居多,对零关税未来充满期盼,但又无从下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忧虑重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