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120个常用函数集.

Excel的120个常用函数集.
Excel的120个常用函数集.

72n 97sqrt 73now

98subtatol 74

networkdays 99sumproduct 75or 100 small

(完整版)MATLAB常用函数大全

一、MATLAB常用的基本数学函数 abs(x):纯量的绝对值或向量的长度 angle(z):复数z的相角(Phase angle) sqrt(x):开平方 real(z):复数z的实部 imag(z):复数z的虚部 conj(z):复数z的共轭复数 round(x):四舍五入至最近整数 fix(x):无论正负,舍去小数至最近整数 floor(x):地板函数,即舍去正小数至最近整数ceil(x):天花板函数,即加入正小数至最近整数rat(x):将实数x化为分数表示 rats(x):将实数x化为多项分数展开 sign(x):符号函数(Signum function)。 当x<0时,sign(x)=-1; 当x=0时,sign(x)=0; 当x>0时,sign(x)=1。 rem(x,y):求x除以y的馀数 gcd(x,y):整数x和y的最大公因数 lcm(x,y):整数x和y的最小公倍数 exp(x):自然指数 pow2(x):2的指数 log(x):以e为底的对数,即自然对数或 log2(x):以2为底的对数 log10(x):以10为底的对数 二、MATLAB常用的三角函数 sin(x):正弦函数 cos(x):余弦函数

tan(x):正切函数 asin(x):反正弦函数 acos(x):反馀弦函数 atan(x):反正切函数 atan2(x,y):四象限的反正切函数 sinh(x):超越正弦函数 cosh(x):超越馀弦函数 tanh(x):超越正切函数 asinh(x):反超越正弦函数 acosh(x):反超越馀弦函数 atanh(x):反超越正切函数 三、适用於向量的常用函数有: min(x): 向量x的元素的最小值 max(x): 向量x的元素的最大值 mean(x): 向量x的元素的平均值 median(x): 向量x的元素的中位数 std(x): 向量x的元素的标准差 diff(x): 向量x的相邻元素的差 sort(x): 对向量x的元素进行排序(Sorting)length(x): 向量x的元素个数 norm(x): 向量x的欧氏(Euclidean)长度sum(x): 向量x的元素总和 prod(x): 向量x的元素总乘积 cumsum(x): 向量x的累计元素总和cumprod(x): 向量x的累计元素总乘积 dot(x, y): 向量x和y的内积 cross(x, y): 向量x和y的外积 四、MATLAB的永久常数

Excel常用函数详解

计算机二级考试MS_Office应用Excel函数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 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SUM函数 简单求和。 函数用法 SUM(number1,[number2],…) =SUM(A1:A5)是将单元格 A1 至 A5 中的所有数值相加; =SUM(A1,A3,A5)是将单元格 A1,A3,A5 中的数字相加。 SUMIFS函数 根据多个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 函数用法 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1)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包括数字或包含数字的名称、区域或单元格引用。忽略空白值和文本值。 2) criteria_range1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一个区域。 3) criteria1为条件1,条件的形式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可用来定义将对criteria_range1参数中的哪些单元格求和。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B4、"苹果"、或"32"。 4)criteria_range2为用于条件2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5) criteria2为条件2,条件的形式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可用来定义将对criteria_range2参数中的哪些单元格求和。 4)和5)最多允许127个区域/条件对,即参数总数不超255个。 VLOOKUP函数 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列序所对应的值。

EXCEL常用函数使用整理归类

EXCEL常用函数使用整理归类 EXCEL中常用函数的使用 1、求和函数: =SUM(区域或单元格,……) 2、条件式求和函数: =SUMIF(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3、多重条件求和函数: =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4、求最 大值函数: =MAX(区域或单元格,……) 5、求最小值函数: =MIX(区域或单元格,……) 应用举例求选手的最后得分: =(SUM(D2:D8)-MAX(D2:D8)-MIN(D2:D8))/6 6、四舍五入函数: =ROUND(单元格或表达式或函数,保留小数位数) 如:=ROUND($E3/30/8,0)*1.5*$F3 7、取整函数:(不是四舍五入而是直接去掉小数) =TRUNC(单元格或表达式或函数) 8、排名函数: =RANK(单元格,单元格所在区域,0) 9、还贷款额函数: =PMT(月利率,偿还期限,贷款总额) 可求出每月的还款额 10、开平方函数: =SQRT(单元格数字)

11、数组公式: (1)计算单个结果: =SUM(F2:F17*G2:G17)+ CTRL+SHIST+ENTER (一一对应分别乘起来后求和) (2)频率分布函数: =FREQUENCY(数据区域,频率点区段)+CTRL+SHIST+ENTER。注:输入函数前先需选定要 生成频率的区域。 12、求平均数函数: =AVERAGE(区域或单元格,……) 13、条件式求平均函数: = AVERAGEIF(条件区域,条件,平均区域) 14、多重条件求平均函数: = AVERAGEIFS(求平均区域,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15、统计个数函数: =COUNT(区域或单元格,……) 16、条件式统计个数函数: = COUNTIF(统计区域,条件) 17、多重条件统计个数函数: = COUNTIFS(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实际应用举例: 及格率公式:=(COUNTIF(C2:C59,">=60")/COUNT(C2:C59)); 优秀率公式:=(COUNTIF(C2:C59,">=80")/COUNT(C2:C59)); 语文及格率公式:=COUNTIFS(语文,">=90",班级,A8)/COUNTIFS(语文,">0",班级,A8) 90分以上人数公式:=COUNTIF(C2:C59,">=90");

excel常用公式详解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实用)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完整版)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完整版)EXCEL常用的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推荐文档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一、相关概念 (一)函数语法 由函数名+括号+参数组成 例:求和函数:SUM(A1,B2,…) 。参数与参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二)运算符 1. 公式运算符:加(+)、减(-)、乘(*)、除(/)、百分号(%)、乘幂(^) 2. 比较运算符:大与(>)、小于(<)、等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 3. 引用运算符:区域运算符(:)、联合运算符(,) (三)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例: A1 $A1 锁定第A列 A$1 锁定第1行 $A$1 锁定第A列与第1行 二、常用函数 (一)数学函数 1. 求和 =SUM(数值1,数值2,……) 2. 条件求和 =SUMIF(查找的范围,条件(即对象),要求和的范围) 例:(1)=SUMIF(A1:A4,”>=200”,B1:B4) 函数意思:对第A1栏至A4栏中,大于等于200的数值对应的第B1列至B4列中数值求和

(2)=SUMIF(A1:A4,”<300”,C1:C4) 函数意思:对第A1栏至A4栏中,小于300的数值对应的第C1栏至C4栏中数值求和 3. 求个数 =COUNT(数值1,数值2,……) 例:(1) =COUNT(A1:A4) 函数意思:第A1栏至A4栏求个数(2) =COUNT(A1:C4) 函数意思:第A1栏至C4栏求个数 4. 条件求个数 =COUNTIF(范围,条件) 例:(1) =COUNTIF(A1:A4,”<>200”) 函数意思:第A1栏至A4栏中不等于200的栏求个数 (2) =COUNTIF(A1:C4,”>=1000”) 函数意思:第A1栏至C4栏中大于等1000的栏求个数 5. 求算术平均数 =AVERAGE(数值1,数值2,……) 例:(1) =AVERAGE(A1,B2) (2) =AVERAGE(A1:A4) 6. 四舍五入函数 =ROUND(数值,保留的小数位数) 7. 排位函数 =RANK(数值,范围,序别) 1-升序 0-降序 例:(1) =RANK(A1,A1:A4,1) 函数意思:第A1栏在A1栏至A4栏中按升序排序,返回排名值。 (2) =RANK(A1,A1:A4,0) 函数意思:第A1栏在A1栏至A4栏中按降序排序,返回排名值。 8. 乘积函数 =PRODUCT(数值1,数值2,……) 9. 取绝对值 =ABS(数字) 10. 取整 =INT(数字)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常用函数大全

常用函数大全 mysql_affected_rows
mysql_affected_rows — 取得前一次 MySQL 操作所影响的记录行数 mysql_fetch_array —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关联数组或数字数组或二者兼 有:
mysql_fetch_array($result, MYSQL_NUM) , MYSQL_NUM 可用 MYSQL_BOTH 或
MYSQL_ASSOC 代替,也可以不写,默认为 MYSQL_BOTH
mysql_fetch_row — 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枚举数组: mysql_fetch_row($result); mysql_fetch_assoc($result)
mysql_fetch_row()从和指定的结果标识关联的结果集中取得一行数据并作为数组返回。每个结果 的列储存在一个数组的单元中,偏移量从 0 开始。 依次调用 mysql_fetch_row()将返回结果集中的下一行,如果没有更多行则返回 FALSE。 mysql_fetch_assoc — 从结果集中取得一行作为关联数组 :
mysql_fetch_assoc() 和用 mysql_fetch_array() 加上第二个可选参数 MYSQL_ASSOC 完全相同。它 仅仅返回关联数组。这也是 mysql_fetch_array()起初始的工作方式。如果在关联索引之外还需要数字 索引,用 mysql_fetch_array()。 如果结果中的两个或以上的列具有相同字段名,最后一列将优先。要访问同名的其它列,要么用 mysql_fetch_row()来取得数字索引或给该列起个别名。参见 mysql_fetch_array() 例子中有关别名说 明。 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指出,用 mysql_fetch_assoc()并不明显 比用 mysql_fetch_row()慢,而且还提供了 明显更多的值。
mysql_query()
仅对 SELECT,SHOW,EXPLAIN 或 DESCRIBE 语句返回一个资源标识符,
如果查询执行不正确则返回 FALSE。对于其它类型的 SQL 语句,mysql_query()在执行成功时返回 TRUE,出错时返回 FALSE。非 FALSE 的返回值意味着查询是合法的并能够被服务器执行。这并不说明 任何有关影响到的或返回的行数。 很有可能一条查询执行成功了但并未影响到或并未返回任何行。

excel表格常用函数详解

excel工作表常用函数详解 (注:查看函数运算过程,点击表格中工具—公式审核—公式求值) 数学和三角函数 ABS(number) 返回数字的绝对值 单元格A1输入:=ABS(-2) 显示结果:2 INT(number) 将数字向下舍入(取小)到最接近的整数 单元格A1输入:=INT(8.9) 显示结果:8 单元格A1输入:=INT(-8.9) 显示结果:-9 MOD(number,divisor)返回被除后的余数 单元格A1输入:=MOD(3, 2) 显示结果:1 单元格A1输入:=MOD(3, -2) 显示结果:-1 RAND 返回 0 和 1 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单元格A1输入:=RAND() 显示结果: 大于等于0及小于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RANDBETWEEN 返回指定数字间的随机数 单元格A1输入:=RANDBETWEEN(1,36) 显示结果: 大于等于1及小于36之间的一个随机数ROUND(number,num_digits)将数字按指定位数舍入 单元格A1输入:=ROUND(2.15, 1) 显示结果:2.2 单元格A1输入:=ROUND(-1.475, 2) 显示结果: -1.48 ROUNDDOWN(number,num_digits)向绝对值减小的方向舍入数字 单元格A1输入:=ROUNDDOWN(2.15, 1) 显示结果:2.1 单元格A1输入:=ROUNDDOWN(-1.475,2) 显示结果: -1.47 ROUNDUP(number,num_digits)向绝对值增大的方向舍入数字 单元格A1输入:=ROUNDUP(2.13, 1) 显示结果:2.2 单元格A1输入:=ROUNDUP(-1.473,2) 显示结果: -1.48 SIGN(number)返回数字的正负数符号 单元格A1输入:=SIGN(10) 显示结果:1 单元格A1输入:=SIGN(-5) 显示结果: -1 SUBTOTAL(function_num, ref1, ref2, ...)返回列表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用) Function_num为1到11,对忽略隐藏行列数据分类汇总 Function_num为1到11,对包含隐藏行列数据分类汇总 SUM(number1,number2, ...) 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快捷键:alt+=) 单元格输入:=SUM(3,2) 显示结果:3+2=5 单元格A1输入:=SUM(A2:A4) 显示结果: A2+A3+A4的和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 SUMIF(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常量条件加""号,单元格条件直接引用,条件首尾可以加*号通配符,单元格的条件加&来连接"*"。求和区域可以用起始单元格代替 单元格输入:=SUMIF(A2:A4,"张*", B2:B4) 显示结果:对A2,A3,A4三个单元格满足以"张"开头对应的B2,B3,B4求和 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 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1,2,3}*{1,2,3})显示结果:1*1+2*2+3*3=14 SUMPRODUCT((条件区域1=条件1)* (条件区域2=条件2)*求和区域)条件不能用通配符

EXCEL常用、实用计算公式讲解

EXCEL基本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 =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 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②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 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③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 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 =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④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 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 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 ①平均函数 =AVERAGE(:);②最大值函数 =MAX (:);③最小值函数 =MIN (:); ④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EXCEL常用函数解析

E X C E L常用函数解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数学和三角函数 ABS 返回数字的绝对值 ACOS 返回数字的反余弦值 ACOSH 返回数字的反双曲余弦值 ASIN 返回数字的反正弦值 ASINH 返回数字的反双曲正弦值 ATAN 返回数字的反正切值 ATAN2 从 X 和 Y 坐标返回反正切 ATANH 返回数字的反双曲正切值 CEILING 将数字舍入为最接近的整数,或最接近的有效数字的倍数COMBIN 返回给定数目对象的组合数 COS 返回数字的余弦值 COSH 返回数字的双曲余弦值 COUNTIF 计算符合给定条件的区域中的非空单元格个数DEGREES 将弧度转换为度 EVEN 将数字向上舍入为最接近的偶型整数 EXP 返回 e 的指定数乘幂 FACT 返回数字的阶乘 FACTDOUBLE 返回数字的双阶乘 FLOOR 将数字朝着零的方向向下舍入 GCD 返回最大公约数 INT 将数字向下舍入为最接近的整数 LCM 返回最小公倍数 LN 返回数字的自然对数 LOG 返回数字的指定底数的对数 LOG10 返回数字的常用对数 MDETERM 返回数组的矩阵行列式

MINVERSE 返回数组的逆矩阵 MMULT 返回两数组的矩阵乘积 MOD 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 MROUND 返回按指定倍数舍入后的数字MULTINOMIAL 返回一组数字的多项式 ODD 将数字向上舍入为最接近的奇型整数 PI 返回 Pi 值 POWER 返回数的乘幂结果 PRODUCT 将所有以参数形式给出的数字相乘QUOTIENT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RADIANS 将度转换为弧度 RAND 返回 0 到 1 之间的随机数RANDBETWEEN 返回指定数字之间的随机数ROMAN 将阿拉伯数字转换为文本形式的罗马数字ROUND 将数字舍入到指定位数 ROUNDDOWN 将数字朝零的方向舍入 ROUNDUP 将数朝远离零的方向舍入SERIESSUM 返回基于公式的幂级数的和 SIGN 返回数字的符号 SIN 返回给定角度的正弦值 SINH 返回数字的双曲正弦值 SQRT 返回正平方根 SQRTPI 返回某数与 Pi 的乘积的平方根SUBTOTAL 返回数据库清单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SUM 将参数求和 SUMIF 按给定条件将指定单元格求和SUMPRODUCT 返回相对应的数组部分的乘积和SUMSQ 返回参数的平方和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EXCEL 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相关概念(一)函数语法 由函数名+括号+参数组成 例:求和函数:SUM(A1,B2,?)。参数与参数之间用逗号“ , ”隔开 (二)运算符 1. 公式运算符:加(+)、减(- )、乘(* )、除(/ )、百分号(%)、乘幂(^) 2. 比较运算符:大与(>)、小于(<)、等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等于(<>) 3. 引用运算符:区域运算符(:)、联合运算符(, ) (三)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2. 条件求和=SUMIF (查找的范围, 条件(即对象), 要求和的范围)、不 例:A1 $A1 A$1 $A$1 二、常用函数(一)数学函数1. 求和=SUM 锁定第 A 列 锁定第 1 行 锁定第A列与第 1 行数值1,数值2,??)

例:(1)=SUMIF(A1:A4,”>=200”,B1:B4) 函数意思:对第A1栏至A4栏中,大于等于200的数值对应的第B1列至B4列中数值求和 (2)=SUMIF(A1:A4,”<300”,C1:C4) 函数意思:对第A1栏至A4栏中,小于300的数值对应的第C1栏至C4栏中数值求和 3. 求个数=COUNT (数值1, 数值2, ??) 例:(1)=COUNT(A1:A4)函数意思:第A1栏至A4栏求个数 (2)=COUNT(A1:C4)函数意思:第A1栏至C4栏求个数 4. 条件求个数=COUNTIF (范围, 条件) 例:(1)=COUNTIF(A1:A4 ,”<>200”) 函数意思:第A1栏至A4栏中不等于200 的栏求个数 (2)=COUNTIF(A1:C4”, >=1000”) 函数意思:第A1栏至C4栏中大于等1000 的栏求个数 5. 求算术平均数=AVERAGE(数值1,数值2,??) 例:(1)=AVERAGE(A1,B2) (2)=AVERAGE(A1:A4) 6. 四舍五入函数=ROUND(数值, 保留的小数位数) 7. 排位函数=RANK (数值,范围,序别)1- 升序0- 降序 例:(1)=RANK(A1,A1:A4,1) 函数意思:第A1栏在A1栏至A4 栏中按升序排序,返回排名值

EXCEL常用函数种实例

求参数的和,就是求指定的所有参数的和 2.SUMIF 1. 条件求和,Excel中sumif 函数的用法是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2. sumif 函数语法是: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sumif 函数的参数如下: 第一个参数:Range为条件区域,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第二个参数:Criteria 是求和条件,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 第三个参数:Sum_range为实际求和区域,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当省略第三个参数时,则条件区域就是实际求和区域。 (注:criteria 参数中使用通配符(包括问号(?)和星号(*))。问号匹配任意单个字符;星号匹配任意一串字符。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该字符前键入波形符 (~)。)3. 实例:计算人员甲的营业额($K$3:$K$26:绝对区域,按F4 可设定) 3.COUNT 1. 用途:它可以统计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含有数字的单元格个数。 2. 函数语法:COUNT(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是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30 个),其中只有数字类型的 数据才能被统计 3. 实例:如果A1=90 、A2=人数、A3=〞〞、A4=54、A5=36,则公式“ =COUNT(A1:A5) 返回得3。 4. COUNTA 1. 说明:返回参数组中非空值的数目。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它们包括空格但不包括空白单元格。如果不需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则应该使用COUNT 函数。 2. 语法:COUNTA(value1,value2,...) 3. 实例:如果A1=6.28、A2=3.74,A3=“我们”其余单元格为空,则公式 “ =COUNTA(A1:A5) 的计算结果等于3。 5. COUNTBLANK 1. 用途:计算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空白单元格的数目。 2. 函数语法:COUNTBLANK(range) 参数: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空白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3. 实例:如果A1=88 、A2=55 、A3=( 空格) 、A4=72 、A5=( 空格) ,则公式 =COUNTBLANK(A1:A5) ”返回得2

Excel常用函数讲解

Excel函数应用 1、vlookup 2、mid left right find len concatenate index 3、abs rank 4、round rounddown roundup 5、if sum count 6、month today year 7、date now weekday 一、统计函数 有些函数在名称中多了一个字母A?比如,AVERAGE与AVERAGEA;COUNT与COUNTA。基本上,名称中带A的函数在统计时不仅统计数字,而且文本和逻辑值(如TRUE 和FALSE)也将计算在内。 (一)用于求平均值的统计函数AVERAGE、TRIMMEAN 1、求参数的算术平均值函数AVERAGE 语法形式为AVERAGE(number1,number2, ...) 其中Number1, number2, ...为要计算平均值的1~30 个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是涉及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如果数组或单元格引用参数中有文字、逻辑值或空单元格,则忽略其值。但是,如果单元格包含零值则计算在内。 2、求数据集的内部平均值TRIMMEAN 函数TRIMMEAN先从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除去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点,然后再求平均值。当希望在分析中剔除一部分数据的计算时,可以使用此函数。比如,我们在计算选手平均分数中常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XX号选手的最后得分,就可以使用该函数来计算。 语法形式为TRIMMEAN(array,percent) 其中Array为需要进行筛选并求平均值的数组或数据区域。Percent为计算时所要除去的数据点的比例,例如,如果percent = 0.2,在20 个数据点的集合中,就要除去 4 个数据点(20 x 0.2),头部除去 2 个,尾部除去2 个。函数TRIMMEAN 将除去的数据点数目向下舍为最接近的2 的倍数。 举例说明:示例中也列举了带A的函数AVERAGEA的求解方法。

整理非常全的PHP常用函数大全

php usleep() 函数延迟代码执行若干微秒。 unpack() 函数从二进制字符串对数据进行解包。 uniqid() 函数基于以微秒计的当前时间,生成一个唯一的ID。 time_sleep_until() 函数延迟代码执行直到指定的时间。 time_nanosleep() 函数延迟代码执行若干秒和纳秒。 sleep() 函数延迟代码执行若干秒。 show_source() 函数对文件进行语法高亮显示。 strip_whitespace() 函数返回已删除PHP 注释以及空白字符的源代码文件。 pack() 函数把数据装入一个二进制字符串。 ignore_user_abort() 函数设置与客户机断开是否会终止脚本的执行。 highlight_string() 函数对字符串进行语法高亮显示。 highlight_file() 函数对文件进行语法高亮显示。 get_browser() 函数返回用户浏览器的性能。 exit() 函数输出一条消息,并退出当前脚本。 eval() 函数把字符串按照PHP 代码来计算。 die() 函数输出一条消息,并退出当前脚本。 defined() 函数检查某常量是否存在。 define() 函数定义一个常量。 constant() 函数返回常量的值。 connection_status() 函数返回当前的连接状态。 connection_aborted() 函数检查是否断开客户机。 zip_read() 函数读取打开的zip 档案中的下一个文件。 zip_open() 函数打开ZIP 文件以供读取。 zip_entry_read() 函数从打开的zip 档案项目中获取内容。 zip_entry_open() 函数打开一个ZIP 档案项目以供读取。 zip_entry_name() 函数返回zip 档案项目的名称。 zip_entry_filesize() 函数返回zip 档案项目的原始大小(在压缩之前)。 zip_entry_compressionmethod() 函数返回zip 档案项目的压缩方法。 zip_entry_compressedsize() 函数返回zip 档案项目的压缩文件尺寸。 zip_entry_close() 函数关闭由zip_entry_open() 函数打开的zip 档案文件。 zip_close() 函数关闭由zip_open() 函数打开的zip 档案文件。 xml_set_unparsed_entity_decl_handler() 函数规定在遇到无法解析的实体名称(NDATA)声明时被调用的函数。 xml_set_processing_instruction_handler() 函数规定当解析器在XML 文档中找到处理指令时所调用的函数。 xml_set_object() 函数允许在对象中使用XML 解析器。 xml_set_notation_decl_handler() 函数规定当解析器在XML 文档中找到符号声明时被调用的函数。 xml_set_external_entity_ref_handler() 函数规定当解析器在XML 文档中找到外部实体时被调用的函数。 xml_set_element_handler() 函数建立起始和终止元素处理器。 xml_set_default_handler() 函数为XML 解析器建立默认的数据处理器。 xml_set_character_data_handler() 函数建立字符数据处理器。

Excel常用函数

●SUM 加總 語法:SUM(儲存格:儲存格)連續儲存格的加總 SUM(儲存格,儲存格,儲存格)不連續儲存格的加總 例1:SUM(A2:A20) 加總儲存格A2至A20。 例2:SUM(A5,A11,A13,B7,B18,B20)加總儲存格A5,A11,A13,B7,B18,B20數值總合。 例3:SUM(A2:A20,B17,C17) 加總儲存格A2至A20後,再加上B17及C17。 ●SUMIF 相同條件的加總 語法:SUMIF(選定內容的儲存格範圍,選定的內容,加總的儲存格範圍) 有時候在表格中,常常需要針對特定的內容進行加總,可以用=A1+A5+A9+A13+A17+….或=SUM(A1,A5,A9,A13,A17,….)進行所需內容的加總,若此表內容很多,可能長達數百列時,上述之方法不但費時,可能還會遺漏,此時,就需要用到SUMIF這個函數。 實際的例子: ●絕對位址($) 相對位址 實際的例子:

在匯率32.05的情況下,折合台幣都應該去乘B1這個儲存格,折合台幣1的公式直接複製下來後,在相對位址的情況下,儲存格C4的公式是乘上B2,而非B1,而B2的內容是「手續費」,結果當然不正確,C5,C6,C7的結果也都不正確;折合台幣2的公式已經將B1改成$B$1的絕對位址型式,直接複製下來後,儲存格D4的公式是乘上B1,是正確的欄位,D5,D6,D7的結果也是正確的。 ●ROUND 四捨五入 語法:ROUND(計算式,小數點位數) 在儲存格中,直接打上=50/3 結果值應為16.666……循環,但用ROUND函數後,=ROUND(50/3,2) 得出的值為16.67,意思為計算至小數點後第3位,四捨五入取至小數第2位。 實際的例子: ●COUNT 計算筆數(用於數字) COUNTA計算筆數(用於文字) COUNTBLANK 計算空白筆數 語法:COUNT(儲存格範圍) COUNTA(儲存格範圍) COUNTBLANK(儲存格範圍) 實際的例子:

常用函数

一、复习旧课(略) 二、讲授新课:常用函数应用 1、函数名称:COUNTIF函数 函数名称:COUNTIF 主要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使用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说明:Range代表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 应用举例:在C1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B1:B13,">=80"),确认后,即可统计出B1至B13单元格区域中,数值大于等于80的单元格数目。 CONCATENATE函数 2、函数名称:CONCATENATE 主要功能: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 使用格式:CONCATENA TE(Text1,Text……) 参数说明:Text1、Text2……为需要连接的字符文本或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在C1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NCATENATE(A14,"@",B14,".com"),确认后,即可将A14单元格中字符、@、B14单元格中的字符和.com连接成一个整体,显示在C14单元格中。 特别提醒:如果参数不是引用的单元格,且为文本格式的,请给参数加上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如果将上述公式改为:=A14&"@"&B14&".com",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COLUMN 函数 3、函数名称:COLUMN 主要功能:显示所引用单元格的列标号值。 使用格式:COLUMN(reference) 参数说明:reference为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在C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LUMN(B11),确认后显示为2(即B列)。 特别提醒:如果在B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LUMN(),也显示出2;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返回行标号值的函数——ROW(reference)。 4、Excel中排名用函数 在“名次”列的“G2”单元格输入“=RANK(F2,$F$2:$F$7)”, 快捷方式或链接创建函数HYPERLINK 5、语法:HYPERLINK(link_location,friendly_name)。 参数:link_location是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它可以指向文档中的某个具体位置。如Excel工作表中的特定单元格或区域,或某个Word文档中的书签,也可以指向硬盘中的文件或是Internet或Intranet的URL。Friendly_name为单元格中显示的链接文字或数字,它用蓝色显示并带有下划线。如果省略了friendly_name,单元格就将link_location显示为链接。 应用实例:管理文档或网站地址 如果你拥有大量文档或收集了许多网站地址,管理起来一定有困难。如果能够将其中的文档名、URL等与文档等对象链接起来,不仅管理方便,还可以直接打开文档或访问站点。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根据文档类型建立管理工作表,其中的文件名或网站名必须使用以下方法输入:选中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