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合集下载

氢能汽车 制造标准

氢能汽车 制造标准

氢能汽车制造标准
氢能汽车的制造标准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车辆结构、氢燃料系统、安全性能等。

以下是一些制造标准要点:
车辆结构:
包括车身材料、车架设计、车轮系统等。

标准可能规定车辆的尺寸、质量以及结构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氢燃料系统:
涵盖氢气储存、输送、供应等系统。

标准可能规定氢气储存罐的材料、强度、检测方法等。

燃料电池系统:
包括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标准可能涉及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性能:
规定车辆在事故、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标准。

包括防爆措施、紧急切断系统等。

排放标准:
要求符合环保和排放标准,确保车辆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符合规定。

车辆控制系统:
涵盖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确保车辆的驾驶和操作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汽车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

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建议查阅相应的汽车制造标准文件以获取详细信息。

1。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2023最新国标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2023最新国标

目次范围 (1)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术语和定义 (1) 34 基本要求 (4)加注协议组成 (4)制定原则 (4)适用范围 (4)加注等级分类 (4)5 加注性能目标 (4)原则 (5)一般规定 (5)6 加注边界条件 (5)基本要求 (5)压力等级 (5)氢气预冷温度等级 (5)车载储氢系统 (5)管路压降 (6)加注方式 (7)7 加注过程 (7)无通信加注 (7)通信加注 (7)8 加注过程控制 (8)基本要求 (8)压力控制法 (9)流量控制法 (10)附录A(资料性)加注过程控制流程图 (11)A.1 加氢启动程序 (11)A.2 加注表选择程序 (12)A.3 加注程序 (13)A.4 加注过程检测程序 (14)A.5 氢气预冷温度等级降低加注程序 (15)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氢能汽车加注协议的组成、制定原则、加注性能目标、边界条件以及加注过程及控制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氢能汽车的氢气加注协议。

氢能船舶、氢能有轨电车、氢能飞行器、氢能工程车辆、氢能发电装置等的加注协议也可参照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54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GB/T 2454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2699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5544 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GB 50516 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车载储氢系统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从氢气加注口至压力调节器进口,与高压氢气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

车载储氢系统容量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capacity车载储氢系统加注率100%时的氢气总质量。

国家 氢能 标准

国家 氢能 标准

国家氢能标准是指在我国氢能产业领域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这些标准涵盖了氢能的制备、储存、输运、应用等方面,旨在推动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氢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国家氢能标准的相关内容。

1. 氢能制备标准氢能制备标准主要包括氢气品质、氢气制备方法、设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氢气品质标准规定了氢气的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确保制备的氢气满足下游应用的需求。

氢气制备方法标准包括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等,规定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能耗和环保指标等。

设备性能标准则对氢气制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 氢能储存和输运标准氢能储存和输运标准主要包括高压储氢容器、车载储氢气瓶、液氢容器、氢能管道、加氢站等方面的要求。

高压储氢容器和车载储氢气瓶标准规定了容器的材料、结构、密封、安全阀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储存和输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液氢容器和氢能管道标准则对液氢储存和输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氢站标准规定了加氢站的设计、建设、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加氢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氢能应用标准氢能应用标准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发电、氢能供热等方面的要求。

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性能、安全、环保等指标。

氢能发电和氢能供热标准则对氢能发电和供热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4. 氢能安全标准氢能安全标准主要包括氢气泄漏检测、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氢能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氢气泄漏检测标准规定了氢气泄漏检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及时发现氢气泄漏。

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标准对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的方法、流程、指标等进行了规定,为氢能设备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氢能设备安全防护标准则对氢能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解析丰田燃料电池轿车Mirai高压储氢系统(上)

解析丰田燃料电池轿车Mirai高压储氢系统(上)

解析丰田燃料电池轿车Mirai高压储氢系统(上)◆编译/江苏 高惠民丰田汽车公司于1992年开始开发燃料电池汽车(FCV :fuel cell vehicles ),此后进行了许多项目研发,以期使这些汽车得到广泛使用。

丰田FCHV-adv发布于2008年,采用的是燃料存储压力为70MPa的氢气罐,而不是35MPa的氢气罐。

通过各种改善燃料经济性的措施,FCHV-adv的实际续航里程达到了至少500km。

继FCHV-adv之后,丰田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FCV轿车Mirai(未来),使其量产化。

该轿车配备了新型70MPa高压存储系统。

新型FCV的储氢系统比FCHV-adv的存储系统质量轻得多,且成本更低。

一、70MPa高压储氢系统布置优化了新开发的高压氢气罐形状,使其能够安装在轿车型车辆的地板下方(图1)。

图1 高压氢气罐安装布局这种形状的高压储氢罐确保了车辆具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和所需的氢气容量。

两个高压氢罐的规格列于表1。

高压氢气通过高压调节器和喷射器两个元件的减压输送给燃料电池堆(FC),图2所示为新型FCV高压储氢系统的基本配置。

这两个氢气罐通过圆形支架安装在地板下方,如图3所示。

表1 高压氢气罐规格图2 高压储氢系统的基本配置图3 高压储氢系统的外观二、减轻高压氢气罐的质量1.改进的碳纤维增强树脂(CFRP)层压方法由于高压氢罐在高压氢气存储系统的质量中占最大比例,因此对罐的设计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图4所示为高压氢气罐的结构。

图4 高压氢气罐的结构高压氢气罐由最内层的塑料构成内衬,以密封氢气,并被能够承受高压的坚固碳纤维增强树脂层(CFRP,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包围。

CFRP层之外是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层(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用以承受冲击。

最外层是含有膨胀石墨的耐火聚氨酯保护层和防跌落的耐冲击聚氨酯保护层。

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车载储氢系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车载储氢系统是指利用氢气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所搭载的氢气储存和供应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车载储氢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逐渐扩大,相关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将对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风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背景、写作目的,以及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正文部分包括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三个小节,对当前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部分包括市场前景展望、投资建议和结论总结三个小节,对车载储氢系统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并对整个报告进行了总结概括。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本文撰写的目的进行阐述,例如通过对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分析,评估该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投资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结论总结,为读者提供对该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关投资决策的支持。

在此部分还可以明确指出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分析和综合性的投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车载储氢系统市场,从而进行理性决策。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我们首先介绍了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概况,并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了阐述。

然后,我们对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车载储氢系统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成熟,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市场需求。

同时,政策支持、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也对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分析作者:张新建来源:《时代汽车》2019年第02期摘要:介绍了车载氢系统的全新定义,包括加氢系统、储氢系统、供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气子系统,对比了国内外车载氢系统安全性标准规范,指出了我国车载氢系统监管模式的不同之处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尚待解决的氢气安全问题,提出了车载氢系统安全性保障措施。

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安全性;保障措施1 引言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性能高、充气时间短、续驶里程长、零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有力竞争者[1]。

国际上特别是日本车用燃料电池技术链渐趋于成熟,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发展氢能,在燃料电池领域,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示范运行的全方位格局[2]。

氢气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源,由于其本身的易燃易爆性、分子小难密封以及氢脆等问题,使得燃料电池汽车氢气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安全性是人们在选择燃料电池汽车时首先关心的问题。

为协调各国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公众接受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成立工作组,起草了安全性不低于传统汽车、基于性能的全球技术法规GTR No.13《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3]。

根据GTR No.13,燃料电池汽车的危险源有:与氢气系统有关的着火与爆炸风险;与燃料电池高压电系统有关的电击风险;其中,燃料电池汽车高压电系统的相关风险与电动汽车一致,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中的相关内容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本文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 车载氢系统安全性现状GTR No.13将燃料电池汽车划分为加氢系统、储氢系统、供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电驱动和动力管理系统五个关键系统,其中,前三个系统与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气子系统一起合称为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

GTR No.13描述了两种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方式,分别为高压压缩储氢和液态储氢。

其中,高压压缩储氢的储氢压力通常为35MPa,该压力下的车用压缩氢气瓶国内外均已得到广泛应用。

国外主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简析

国外主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简析

国外主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简析■ 王晓兵1,2 张妍懿1 郝 冬1 王仁广1(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摘 要: 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带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也促使相关标准的需求。

在国际上UN/WP.29、ISO、IEC、SAE等组织推出了氢气和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标准。

本文在简单介绍GTR13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以上几个主要国际机构制订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标准,可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同时分析指出我国在相关标准制订方面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标准制订的工作。

关键词:氢气,燃料电池,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4.033Brief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tandards on Hydrogen andFuel Cell VehiclesWANG Xiao-bing1,2 ZHANG Yan-yi1 HAO Dong1 WANG Ren-guang1(1.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2.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najin) Co., Ltd.)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uel cell vehic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demand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related standards. Several main organizations such as UN/WP.29, ISO, IEC and SAE have released different standards on hydrogen, fuel cell, fuel cell vehicles. This paper introduced GTR No.13 and interpretted ISO, IEC and SAE standards on hydrogen,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vehicles,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related personnel. It then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tandards in China.Key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standards标准评析目前,国际上有多个组织已经开展燃料电池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具体如下:(1)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 P.29)负责制订发布的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GTR 13《氢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全球技术法规》,起到纲领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车载储氢系统标准统计
时间:2014-08-27 08:45:08来源:
随着各国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不断投入,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全球
各大汽车集团均有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计划。各国及各区域燃料电池汽车相关
标准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中。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新标准制定主要集中于燃料电
池系统及车载储氢系统两大方面。其中车载储氢系统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储氢系统
的测试及加注方面。
世界各国对于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各不相同,主要的标准体系包
括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及日本标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在北京
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示范运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标准,已有了初步
的发展。目前的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标准统计如下:
表1 国内车载储氢系统相关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备注

1 GB/T24548-2009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2 GB/T24549-2009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
3
GB/T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
术规范

4
GB/T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
术要求

5
GB/T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
验方法
6 GB/T26779-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7 ——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制定

8 ——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制定

9 —— 车用纤维缠绕高压氢气罐标准
制定

表2 国际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相关标准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ISO/DIS 15869
气态氢和混合气-地面车辆燃
料箱
2 ISO/DIS 17268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3 ISO/TR 15916 氢系统安全基本要求
4 SAE J2600 压缩氢汽车燃料加注装置
5 SAE J2601 压缩氢汽车燃料交换装置
6 SAE J2579 储氢瓶技术标准
7 CGH2R 氢动力汽车氢系统标准

8 JIGA-T-5
氢动力汽车高压储氢气瓶技
术标准

9 UN-ECE/Wp29/AC3/GTR 燃料电池车辆全球技术法规

10 JARI S001S002
燃料电池汽车压缩氢系统标

11 KHK S0128 燃料电池汽车高压气瓶标准
其中CGH2R标准是针对整个燃料电池汽车车载供氢系统的标准,对储氢系统
中各部件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给出规定。JIGA标准针对车载储氢瓶的设计、制
造/批试验及型式试验给出了明确规定。联合国即将发布的燃料电池车辆全球技
术法规(GTR)将大部分采用日本的标准,因此日本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商将在
新能参数方面不必做过多的调整,这也体现了目前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
的领先地位。未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