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病案追踪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反馈制度

精品规章制度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反馈制度
一、凡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发现疑难特殊病例或有科研价值的病例,必须进行登记。
随访要求记录全面,影像及临床详细资料手术记录、病理或细胞学检查。
二、对于漏诊、误诊的病例要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由不同专业组医师深入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三、明确分工,专人负责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随访做为住院医师年底考核内容之一
四、每月(最后周四)对随访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诊断符合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五、对随访中有价值病例刻盘或硬盘中集中归类,做好资料积累并保存。
可编辑。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放射科不良事件报告记录事件发生时间:2021年8月15日事件发生地点:XX医院放射科报告人:放射科主任一、事件经过2021年8月15日,我院放射科在为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时,发生了一起不良事件。
当天上午,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胸痛就诊,经医生初步诊断疑似心绞痛,建议进行X射线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患者在放射科接受X射线检查过程中,发生了放射性污染事件。
二、不良后果1. 患者受到意外的放射性剂量照射,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受损。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处理放射性污染过程中,暴露于较高辐射剂量,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3. 事件发生后,医院形象和信誉受到影响,可能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三、原因分析1. 放射科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为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时,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放射性污染事件发生。
2. 管理制度不健全:放射科在放射性药品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3. 培训和教育不够:放射科工作人员对放射性药品的正确使用、放射性污染的处理等方面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
四、整改措施1.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在放射性药品使用、放射性污染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放射科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性药品、设备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进行。
3. 提高放射科设备维护水平: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4. 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放射性检查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患者依从性差导致的不良事件。
五、后续处理1. 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患者进行跟踪监测,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2.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以警示其他工作人员。
3. 医院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确保放射科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总结此次放射科不良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确保患者安全。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由于辐射生病的案例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由于辐射生病的案例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由于辐射生病的案例:浙江湖州吴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又铮等四人职业病损害赔偿纠纷案。
与以往的职业病索赔案相比,这4名医生工作于事业单位———医院,从事的也非普通意义上的高危行业———放射科,但他们因此手指腐烂癌变、双眼患白内障的伤痛又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连法院的工作人员都表示,这样的职业病官司在全国都鲜有见到。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由于辐射生病,浙江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放射病诊断组组长高慎永昨天对记者说,全省调查出来,在医院放射科工作而患上职业病皮肤癌的只有8例,而湖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退休医生张又铮等4人就占了一半。
他们4人被X线放射性损害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张又铮昨天在记者面前伸开左手,无名指被锯了,另外4指长着一团团黄色“菜花”,还有血。
张说,缺掉的无名指是因癌症而手术切除的。
23年来莫名的疼痛时刻折磨着他,太冷太热都会痛,别说干不了什么家务活,连晚上睡觉时也会突然血流如注,冒出一股腥臭味。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由于辐射生病,工作没保护措施张说此病始发于1980年,开始时左手出现持续性疼痛,而他从1962年7月开始在湖州第一人民医院从事放射性工作,1992年调到门诊部,2000年7月退休,他在X光室工作了30年。
当时医院放射科的设备是上世纪40年代的,操作时要左手按住患者,右手弄开关。
那时患者凡需要影像诊断,或确诊要不要动手术的,都要X射线检查,“所以我每天长时间要接触射线,但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1995年6月,浙江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确诊张的手指为放射性皮肤癌。
面对因得癌症而发烂发臭的手,2000年5月,张又铮走进手术室,不得不将烂得最厉害的左手无名指切除。
没想到,一年后,张的眼睛又被浙江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确诊为放射性白内障。
同时,这些职业病症状又在他的同事身上出现了。
医生医院对簿公堂。
产科病案追踪制度模板

产科病案追踪制度模板为加强产科病案的管理,提高产科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病案追踪的目的1. 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分析病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促进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病案追踪的范围1. 所有在产科发生的医疗事件和病案。
2. 包括正常分娩、剖宫产、难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病例。
三、病案追踪的流程1. 病案归档后,由病案管理科进行初步审查,确保病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 病案管理科将审查合格的病案提交给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
3. 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提交的病案进行讨论和分析。
4. 针对病案中存在的问题,委员会成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将追踪结果和改进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6. 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病案追踪的内容1. 病案的完整性:包括病史、体检、诊断、治疗、用药、护理、医嘱等各项内容的完整性。
2. 病案的规范性:包括病案的书写格式、签名、时间、病情变化的记录等规范性。
3. 医疗质量:包括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合理性、用药的安全性等。
4. 护理质量: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效果等。
5. 医患沟通:包括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病情解释、治疗方案的告知等。
五、病案追踪的奖惩机制1. 对病案管理优秀、医疗质量高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病案管理不善、医疗质量低的科室和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
3. 对发生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纠纷的科室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病案追踪的持续改进1. 定期总结病案追踪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追踪制度。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病案书写和医疗质量。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病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追踪方法学案例分享

-规章、制度、程序、临床指南、操作常规、临床路径的执行力
-手术、介入、药物、血液、放疗、血透等应用管理
-感染控制的执行力
心大朗住院
追踪实例--1例肺TB、肺大泡患者安全转运追踪
病例介绍
W大朗®免
RAI
AM;
OFIMtM^aiVM
IKKHTU-
患者个案追踪地图
1. ICU A入住评估、用药安全、变更处 方
形
■確认提供哪些重要的照护或 服
务
■评价不同服务间之整合及协 调
成效
■确认服务过程中潜在问题
■追踪方法学习的基本步骤
访谈一评价者以面谈以及査阅文件方式了解医院是否开展和如何做 系 统性的风险管理;
访查一其次以病人个体和个案追踪方式,实地访查第一线工作人员 以 及医院各部门的执行状况,了解各个计划的落实程度;
房等部门)部门、重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使用条码管理。
相关标准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2.2.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C】
2.2.1.1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 门 1. 门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门诊楼分层挂号收费,门诊标 识要清
查疑一在访查过程中,各个评价委员以会议形式讨论和交换评价结 果, 再深入追查有疑问的部份。
进入PDCA循环。
来为市大朗®免
RAIAM; OFIMtM^aiVM
IKKHTU-
基本方法
以查找问题为基本方式 看、问、查、追
♦看到什么问什么 ♦听到什么问(査)什么 ♦查到什么追什么
依据患者就医流程
♦所有区域都要覆盖 ♦抽样面试达到可信的覆盖面
CT室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五篇)

CT室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五篇)第一篇:CT室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CT室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为了不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不断总结经验,更好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一、科室指定专人负责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
二、随访病例由报告审核医生指定,主要病例来源为疑难病例讨论会讨论病例。
三、随访方式为电话(院外患者)和查阅病例(住院患者)两种方式。
四、每季度举行一次疑难病例随访结果讨论会,通过讨论会分析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整改措施进而达到提高科室影像诊断符合率的目的。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CT室第二篇:医学影像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医学影像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1.本制度适应于功能科、影像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设有影像诊断项目的科室。
2.影像诊断科室建立重点病例登记本,记录重点病例,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资料。
3.每例就诊病人,特别是初诊病人,均应在申请单上记录联系电话,以便必要时电话随访。
4.科室每月派人到临床科室或病理科进行追踪随访及记录。
5.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治疗效果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6.定期或不定期对记录的特殊(重点)病例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必要时科室共同分析讨论并作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7.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8.通过随访信息反馈论证检查诊断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通知临床科室。
9.随访结果可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
第三篇: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1.经手术行病理检查的疑难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
2.每月派专人到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

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一、前言结核病是一种常见、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疾病。
为保障公民健康,保持社会稳定,在我国,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早已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整理,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介绍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
二、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整体流程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因此本文将整体流程分为四个步骤:发现患者,筛查患者,追踪管理,随访治疗,下面逐一阐述。
1、发现患者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包括主动性发现和被动性发现两种情况。
主动性发现指的是患者自己发现症状,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被动性发现,则是指经过筛查,或是在科学家、医护人员等的帮助下,发现存在可能感染结核病的患者。
2、筛查患者在发现患者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筛查工作,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病。
常规的结核病筛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
对于血液样本密集筛查,也可以采用快速结核诊断试点实验(TSPOT)之类的技术。
3、追踪管理在确定某个患者确实患有结核病之后,就需要进行追踪管理工作。
追踪管理的过程包括了病情评估、医学观察、传染源管理、治疗、随访等多个方面。
具体如下:(1)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病情的轻重程度,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医学观察:对于非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医生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
(3)传染源管理:对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需要进行传染源管理,在疗程中保证患者不会对他人造成传染。
(4)治疗工作:对于结核病,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化学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随访工作: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随访,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4、随访治疗治疗结核病是一个漫长且需要耐心的过程,一般需要接受六个月以上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和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够坚持治疗、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找到必要的支持。
三、结核病患者追踪管理工作流程的详细分析1、发现患者结核病患者的主动性发现是指患者自我感觉到症状,并主动前往医院寻求治疗;被动性发现是指患者在其他活动中被筛查到。
放射科常见病例分析

放射科常见病例分析在放射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
通过放射影像学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放射科常见的病例,讨论其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放射科常见的病例之一。
通过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病变区域的密度增高、模糊化以及内部渗出等表现。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2. 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于老年人。
通过脑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脑组织缺血区域。
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我们可以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以恢复脑血流。
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外科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3. 骨折骨折是外伤性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通过X线、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准确地诊断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对于简单的骨折,保守治疗如固定和石膏包扎通常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对于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来复位和固定断裂的骨头。
4. 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胃肠道钡餐透视、CT、MRI等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针对肿瘤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我们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5.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通过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以及乳腺核磁共振等检查,我们可以发现乳腺肿块的位置和性质。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常常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
通过以上几个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放射科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各种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放射科并非独立于其他临床科室工作的,医学团队的合作和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