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基础

光学基础
光学基础

1.光学基础

本章将介绍光学系统的成像公式和光学系统的基本形式、辐射度量的定义和单位、光学度量的定义和单位、色度量的述语、国际标准(CIE )色度系统和光源系统。以上为设计机器视觉系统建立基础。

1.1光学系统

1.1.1光学成像公式

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公式

(1)成像的几何关系

见图1.1-1,图中也给出了各符号的定义。

图1.1-1 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

(2)物像公式

f

l l 11'1=+ (3)物距 f B b l ????

??+=1 式中B 为物面宽度,b 为像面上探测器宽度。

(4)视场

'

'22f y arctg =ω 光学系统的视场有以下几种,见表1.1-1 。 表1.1-1

光学系统

望远系统 远距摄像 标准物镜 宽视场 超宽视场 视场 6° 12° 46° 65° >100° 视场取决于CCD 的规格化敏感面尺寸和物镜的焦距,如图1.1-2所示。

图1.1-2 视场和规格化敏感面尺寸 (5)孔径

物镜的常用孔径如表1.1-2所示,并且常刻在镜头的前端上。 表1.1-2

F 0.7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7)焦深 2'sin '81

2

u n f ±=Δ式中λ为观测波长。

(8)垂轴放大率见图1.1-3l

f fl y y '''?==β

(9)轴向放大率 n

n '2βα=

图1.1-3 垂轴放大率

1.1.2摄像物镜

摄像物镜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仅列举出一些常用的摄像物镜形式, 常用不同类型摄像物镜的主要参数示于表1.1-3中。 表1.1-3 常用摄像物镜的主要参数

f(mm) F 2ω

(o )

Petzval 型

三片型

双高斯型

1 - 4.5 1 - 5.6 0.8-

2 40-50 40 标准物镜

50 1.4 46 广

镜 topgon 型 pyccap 型 同心物镜 鱼眼型

17,20 17,20 17,20 7.5,15 5.6-6.5 5.6-8 2 2.8 90-100 120 130 180-270 折反射型

缩微物镜

远摄物镜

远距物镜

反远距物镜

畸变物镜

变焦距物镜 28-50 0.75 25.0≥NA 4 2.8-4 2.5-4 22

3.5 15 12 60-90 >180 75-46

下面便按照表1.1-8的顺序介绍常用摄像物镜的基本型结构及其主要参数。在这些基本型结构的基础上还出现了许多改进型。

1)Petzval 物镜

Petzval 物镜是由彼此分开的两个正光焦度透镜组所组成的,如图1.1-4所示。它的特点是孔径大而视场小,例如,f ′=100mm 时,F 数=1.6,而2w=10°

2)三片型物镜

典型三片型物镜是柯克三片型物镜,它由三个单透镜“正、负、正”组成,见图1.1-5,它的视场比petzval 型物镜的大,而相对孔径却要小些,例如, f ′=75mm 时,2ω=10°,F 数=4.5.

图1.1-4 petzval 物镜

图1.1-5 三片物镜 3)双高斯型物镜

大孔径摄像物镜(系指F 数<2 ),经常采用双高斯型物镜及其改进物镜,其基本结构型式如图1.1-6所示。这是一种用厚透镜来校正像面弯曲的系统。

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位置,光栏位于系统的中间,双高斯型物镜结构完全对称于光栏时,垂轴像差可以自动消除。完全对称结构的双高斯型物镜,其半部由弯月形的厚透镜和一个单正透镜所组成。厚透镜用于校正S Ⅳ,单透镜的弯曲用于校正S Ⅰ。两个半部之间的间距用于校正S Ⅱ。在厚镜中引入一个胶合面来校正色差(C Ⅰ)。这样,结构完全对称的一倍成像系统,七种初级像差就得到校正了。

图1.1-6 双高斯物镜

双高斯型物镜的主要缺点是轴外高级负球差和高级正像散较大。典型双高斯物镜例的参数为:f ′=50mm,F 数=2,而=ω250°。

4)广角物镜

广角物镜的视场超过60°,而视场超过100°的物镜则称为超广角物镜。

广角物镜大都采用对称结构,光栏位于镜组中央,镜片相对光阑对称,如图1.1-7至1.1-12所示。镜片相对光阑对称排列可以消除畸变,这对于扩大物镜视场是十分有利的。 最早出现的对称物镜是Hypogon 物镜,见图1.1-7,它仅由两片对称的正透镜组成,相对孔径很小。

在Hypogon 物镜的里面加入一组对称于光阑的负透镜就得到如图1.1-8所示的Topogon 物镜,它的相对孔径为1:6.3,视场角为100°,畸变为0.3%。

另一类对称型广角和超广角物镜是著名的Pyccap 物镜,它的半部可以看作是Hill 全天物镜,如图1.1-9所示。而Hill 物镜则可看作是鱼眼物镜的雏型。Pyccap 物镜是把Hill 物镜对称于光阑重叠起来,如图1.1-10所示。它的相对孔径为1:8,视场角为122°,而

畸变显著减小到0.07%,是用于航空摄像测量最优良的物镜。

图1.1-7 Hypogon物镜

图1.1-8 Topgon物镜

图1.1-9 Hill全天物镜

图1.1-10 Pyccap物镜

同心物镜指所有球面具有同一个曲率中心的物镜。这种物镜成像在凹球面上。这个凹球面的表面曲率中心就是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因而也就是孔径光阑的中心。主光线无折射地通过,并且具有光线沿光轴通过的性质。轴上光束和倾斜光束也是相同的(图1.1-11所示)因此像差校正归结为球差校正。彗差、像散和畸变在同心物镜中是没有的。

同心物镜的特点是广角(2ω≈130°)和很大的相对孔径(~1:2)。

很多广角和超广角物镜,乃至鱼眼物镜,都是对前组进行复杂而获得的。图1.1-12所示的鱼眼物镜,它的相对孔径为1:2.8,视场角为180°,而畸变为100%。

有的鱼眼物镜的视场角更大,甚至高达270°。

图1.1-11 同心物镜

图1.1-12 鱼眼物镜

5)折反射型物镜

当焦距很长时,折反射型物镜与折射式物镜相比,像差容易校正,尤其是二级光谱可以消除。而且因光路折叠,可以得到特别紧凑的结构。

简单的折反射型物镜,采用球面或非球面的校正板来校正反射镜的球差。图1.1-13所示的结构型式称为Schmidt系统,前面是一块非球面校正板,称为Schmidt校正板,它的相对孔径可达1:0.75,视场角为15°。图1.1-14所示的结构型式称为MadcyTOB系统,

是MadcyTOB用弯月形透镜代替了Schmidt校正板。它的性能与Schmidt系统相似。

图1.1-13 带有Schmidt校正板的折反射型物镜

图1.1-14 带有MakcyTOB弯月形透镜的折反物镜

图1.1-15 共心系统折反射型物镜

与此相类似的结构是A。Bouwers的共心系统,如图1.1-15所示。这种共心系统的相对孔径高达1:0.65。用于全景摄像机上,如果接收器也是共心的同心圆,那么在限定的某一方向,视场角甚至可达180°。

折反射型物镜的缺点是存在中心遮拦,遮拦比通常为20-30%。中心遮拦往往降低成像层次,并且反差较大,这也是折反射系统不能普遍应用的原因之一。

6)缩微物镜

微缩物镜属于具有平像场显微物镜像质的物镜,即要求全视场内的波像差应小于λ/4、出射光瞳为远心、轴外无渐晕、基本无畸变的物镜。实用的缩微物镜,基本上属于双高斯型的改进型。

缩微物镜的像质应达到衍射极限,它的数值孔径NA≥0.25。轴外光束孔径角较大,也应当有很好的成像质量。即不仅在加大孔径角时,要降低轴外高级负球差,而且应避免非对称性像差的出现。为此,光学系统的结构型式在采取复杂化的双高斯型式时,也就是把前后组的单块正透镜各由一块分裂为两块时,前组的光焦度要适当地往光阑后半部移。复杂化的

双高斯型后半部的最后一块透镜是背向光栏弯曲的,如图1.1-16所示。其目的是控制上光

线在像方空间的收敛度,同时产生较大的负像散。

在复杂化的双高斯型物镜前方加一组无光焦度校正板,其目的不但为了满足校正畸变在万分之几以内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来校正轴外高级正彗差。

图1.1-16 精缩物镜结构

7)摄像物镜的接口

物镜的接口尺寸是有国际标准的,共有三种接口型式,即F型、C型、CS型。F型接口是通用型接口,一般适用于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而当物镜的焦距约小于25mm时,因物镜的尺寸不大,便采用C型或CS型接口。上述接口的结构尺寸示于图1.1-17中。

图1.1-17 物镜接口

1.1.5远心物镜

在测量系统中,物距常发生变化,从而使像高发生变化,所以测得的物体尺寸也发生变化,即产生了测量误差;另一方面,即使物距是固定的,也会因为CCD敏感表面不易精确调整在像平面上,同样亲会产生测量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远心物镜。其中像方远心物镜可以消除物距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而物方远心物镜则可以消除CCD位置不准带来的测量误差。

1)物方远心物镜

物方远心物镜是将孔径光阑放置在光学系统的像方焦平面上,图1.1-23示出,当孔径光阑放在像方焦平面上时,即使物距发生改变,像距也发生改变,但像高并没有发生改变,即测得的物体尺寸不会变化;图1.1-24清楚地显示出物方远心光路的原理,其中孔径光阑位于像方焦面上,物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如果物体B1B2正确地位于与CCD表面M共轭的位置A1上,那么它在CCD表面上的像为M1M2。如果由于物距改变,物体B1B2不在位置A1而在位置A2,那么它的像B′1B′2偏离CCD表面,B′1和B′2点在CCD表面上投影为一个弥散斑,其中心仍为M1和M2点,按此投影像读出的长度仍为M2M1。这就是说,上述物距改变并不影响测量精度。

图1-23

2)像方远心光路

像方远心光路是将孔径光阑放置在光学系统的物方焦平面上,而像方的主光线平行于光轴。如图1.1-25所示。如果物体B1B2的像B′1B′2不与CCD表面M重合,则在CCD表面M 上得到的是B′1B′2的投影像,其散斑中心距离M1M2=B′1B′2。因此,不管CCD表面M是否和B′1B′2相重合,它和标尺所对应的长度总是B1B2,所以没有测量误差。

图1-24

图1.1-25 像方远心光路

1.1.6远距物镜

远距物镜是一种焦距很长而镜筒较短的物镜,从物镜前表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小于焦距,这对于长焦距物镜来说,有利于缩短物镜的轴向尺寸。

远距型结构采取正负光焦度分离的型式,正光焦度的透镜组在前,负光焦度的透镜组在后,如图1.1-26所示。整个系统的主面移出物镜之外,使得物镜的筒长—物镜前表面到焦面的距离小于焦距,从而缩小了物镜的结构尺寸。在这里,筒长与焦距之比L/f′称为远距比。远距比是远距物镜的重要指标,通常远距比小于1,并且越小越好。

按照上述原理构成的远距物镜,结构型式是各种各样的,尤其是前组,由于负担较大的光焦度,结构一般要比后组复杂。

图1.1-26 远距物镜的高斯光学

前组为三透镜结构,如图1.1-27所示,它的相对孔径为1:4。

图1.1-27 远摄物镜

1.1.7反远距物镜

反远镜是一种焦距较短而后截距很长的物镜,这样,在物镜和CCD之间可以加入分光镜,以实现取景等作用。这种物镜的结构大多是具有负的前组镜和正的后组镜,见图1.1-28。

反远距物镜的孔径光阑和出射光瞳几乎重合并位于第二镜组的主平面上(图 1.1-28a),也可以将孔径光阑位于第二镜组前焦点附近(图1.1-28b)。在这种情况下,像空间中主光线为远心光路这一设计原理是最理想的,但是在相对孔径大的物镜中难以实现。

图1.1-28 反远距摄影物镜的光路图

按照上述结构设计的反远距物镜,前组和后组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型式。负光焦度的前组从一个单片透镜直到非常复杂的结构,而正光焦度的后组往往采用Petzval型、三片型、双高斯型以及它们的复杂化结构。前组为单片透镜而后组为三片型、双高斯型的反远距物镜,如图1.1-29所示,是反远距物镜最简单的结构。它们的工作距离与焦距相当,视场角为60°左右,而相对孔径为1:3.5~1:2.5。

图1.1-29 前组为单负透镜、后组为三片型的反远距物镜

1.1.8畸变物镜

畸变物镜能够在它的像中预先引入规定的畸变。当物镜存在很大的负畸变时,实际上能够拍摄角视场超过180°的物空间。这种物镜用于宇航研究、气像测量中。像的大小不是

按式y′=-f ′tanω确定,而是,例如按下式确定:y′=-f ′sinω。在后一情况中,当-ω=90o时,将得到y′= f ′,即像幅的对角线为焦距的两倍。

畸变物镜的原理图如图1.1-30a所示。吉柳在1930年首先成功地实现了角视场180o和相对孔径1:22的畸变物镜(图1.1-30b)。畸变物镜可以按照反远距物镜的光路图作出。第一组由一或二个透镜组成,并造成很大的畸变(图c、d)。第二透镜组用于校正像差,以便获得清晰的像。

为了研制超广角物镜,像场角余弦四次方的影响是最大的障碍。但是由于负的畸变,在像场边缘上光束深缩,因而在像场边缘上实际光学密度并不比视场中心低。

图1.1-30 畸变物镜的光学系统图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什么光路?为什么?

答: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物方远心光路。由于采用物方远心光路时,孔径光阑与物镜的像方焦平面重合,无论物体处于物方什么位置,它们的主光线是重合的,即轴外点成像光束的中心是相同的。这样,虽然调焦不准,也不会产生测量误差。

基础光学实验实验报告

基 础 光 学 实 验 姓名:许达学号:2120903018 应物21班

一.实验仪器 基础光学轨道系统,基础光学组合狭缝及偏振片,红光激光器及光圈支架,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科学工作室500或750接口,DataStudio软件系统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并会运用实验器材,同时学会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2.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光学现象,并掌握其物理机制。三.实验原理 单缝衍射:当光通过单缝发生衍射,光强极小(暗点)的衍射图案由下式给出asinθ=mλ(m=1,2,3……),其中a是狭缝宽度,θ为衍射角度,λ是光波波长。 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发生干涉,从中央最大值(亮点)到单侧某极大值的角度由下式给出dsinθ=mλ(m=1,2,3……),其中d是狭缝间距,θ为从中心到第m级最大的夹角,λ是光波波长,m为级数。 光的偏振:通过第一偏振器后偏振电场为E0,以一定的角度β穿过第二偏振器,则场强变化为E0cosβ,由于光强正比于场强的平方,则,第二偏振器透过的光强为I=I0cos2β. 四.实验内容及过程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图 如果设单缝与接收屏的距离为s,中央极强到光强极小点的距离为c,且sinθ≈tanθ=c/s,那么可以推得a=smλ/c.又在此次实验中,s=750mm,λ=6.5E(-4)mm,那么推得a=0.4875m/c,又由图可知:当m=1时,c=(88-82)/2=3mm,推得a=0.1625mm; 当m=2时,c=(91-79)/2=6mm,推得a=0.1625mm; 当m=3时,c=(94-76)/2=9mm,推得a=0.1625mm; 当m=4时,c=(96-74)/2=11mm,推得a=0.1773mm; 得到a的平均值0.1662mm,误差E=3.9%。 双缝干涉

0803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03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级学科(中文)名称:光学工程 (英文)名称:Op tical Engine ering 一、学科概况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与现代科学与时俱进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一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铸就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这些技术和产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里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高亮度和高时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光学工程已发展成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生物光子学、微纳光子学、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制造技术、弱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电传感与测量、光纤光学、自适应光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太赫兹光子学、光电子仪器与技术、空间与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产生了质的跃变,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电子产业和光子产业,这些产业的主体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物理光学实验题及答案

物理光学实验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第三章光学(一)概述 光学的学生实验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光反射时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光学探究实验对技能的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原理、器材和步骤。 2.会正确使用各种实验器材,知道它们的摆放要求。 3.知道各种器材在实验实践与探究能力指导 中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验原理、目的,选择除教科书规定仪器之外的其他器材完成实验。 4.会设计实验步骤并按合理步骤进行实验。 5会设计实验报告,会填写实验报告。 6.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7.会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 8.明确要观察内容,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解释实验中的一般问题。 9.会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归纳实验结果。 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基础训练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19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图19 2.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基础训练 1.平面镜能成像是由于平面镜对光的————射作用,所称的想不能在光屏上 呈现, 是————像,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用————代替平面镜,选用两只 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专业 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 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高亮度和高时一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崛起,光学工程已发展为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 主要课程 光学设计,激光原理和技术,导波光学,薄膜光学,光学材料与工艺,辐射度学和色度学,傅里叶光学,光学信息处理,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光通讯原理,计量、检测和传感技术,光学计量与测试。 就业前景 近些年来,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现代光学产业的主体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

这些产业一般具有数字化、集成化和微结构化等技术特征。在传统的光学系统经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对集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微光学系统的研究和开拓光子在信息科学中作用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有专业人士把光学工程分为两类,一类从横向看,光学工程可以选择的研究所好公司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就业面要窄一些,相比之下就远不如机械、电子等专业好就业。从纵向来看,以上几大类型的专业的就业面,相对来讲都差不多,就业前景以及就业面都比较好。 就业方向 1.光电成像器件及宽束电子光学:主要从事各种光电成像器件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检测及应用技术,宽束电子光学系统及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主要从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算法、技术、系统,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微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从事微光与红外成像探测理论、技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模拟仿真及总体技术,目标与环境光学特性,图像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4.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技术:主要从事图像信息与视频信号采集、提取、处理、压缩、融合、传输及其实时实现等技术,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工程光学基础

工程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典型光学系统之显微镜系统

由于成像理论的逐步完善,构成了许多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光学系统。为了观察近距离的微小物体,要求光学系统有较高的视觉放大率,必须采用复杂的组合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系统。 ●显微镜的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而我们课堂上讲的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 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汇总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 目录 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 实验2 人造彩虹2 (3) 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 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 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 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 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 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 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 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 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 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14错误!未定义

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 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 实验操作: 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 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

实验2 人造彩虹2 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 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 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当一道光束碰到了水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光可能直接穿透过去,或者更有趣的是,它可能碰到水滴的前缘,在进入时水滴内部产生弯曲,接着从水滴后端反射回来,再从水滴前端离开,往我们这里折射出来。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光。 水滴对光的反射,折射加色散形成彩虹。色散后不同色光出射的方向不同,对一个水滴出射的光我们只有站在特定的观察点上才能看见特定的颜色光,而我们平时是站在固定的观察点上去看空中多个水滴,这样,不同水滴中出射的同一种色光能够到达眼睛,这些水滴

光学工程基础参考文献与习题

<<光学工程基础>>参考文献和习题 1 光波、光线和成像 参考文献: 1. Walker Bruce H. Opt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Bellingham, Washington: SPIE,1998 2. 袁旭滄. 应用光学. :国防工业,1988 3. Ditteon Richard 著,詹涵菁译. 现代几何光学. :大学,2004 4. Smith W J.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 Boston: The McGre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5. 熙谋. 光学?近代物理. :大学,2002 6. 钟钖华. 现代光学基础. :大学,2003 7. Ghatak A K, Thyagarajan K. Contemporary Optics. New York: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8 8. 旭麟,罗汝梅. 变分法及其应用. :华中工学院,1983 9. Kidger Michael J. Fundamental Optical Design. Bellingham, Washington: SPIE,2002 10. Jenkins F, White H. Fundamentals of Optics. New York: The McGreaw-Hill Companies, Inc, 1976 11. Hecht E. Optics.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87 习题: 1. 简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 2. 简述成像的基本概念。 3.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在水中呢?在钻石中呢? 4. 画出折射角i '随入射角i 变化的函数曲线,条件是1=n ,n '是下列值:(a) 1.333;(b) 1.5163;(c) 1.78831。 5. 某国产玻璃的51389.1=C n 、5163.1=d n 、52195.1=F n 。计算其阿贝)(Abbe 数,这是什么玻璃?它的玻璃牌号是什么?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工程光学基础教程,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工程光学(第4版),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考试内容: 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2、成像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 3、近轴光学系统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基本定律及几何光学基本概念 2、掌握成像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 3、掌握近轴光线及成像特点、掌握光轴光线成像计算 二、理想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3、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 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考试要求: 1、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概念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求物像关系(作图法与计算法) 3、掌握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概念与相关计算 4、理解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方法及计算 三、平面系统 考试内容 1、平面镜成像

2、平行平板 3、反射棱镜 4、折射棱镜与光楔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2、掌握平行平板成像规律 3、掌握反射棱镜成像与成像方向判断 4、了解折射棱镜与光楔传光特性 四、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光束限制 考试内容 1、光阑 2、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3、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4、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光阑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照相系统中光束限制分析 3、掌握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分析方法 4、掌握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五、光度学 考试内容 1、辐射量与光学量及其单位 2、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量及其单位 2、理解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理解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的计算 六、典型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光学工程(专)

中国计量学院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光学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代码:085202) 一、领域简介 光学工程领域依托于中国计量学院光学工程学科,隶属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光学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国家质检局重点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创新平台之一,2012 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名,全国排名第 24 名。2010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计量学院光学工程领域招收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光学工程学科拥有一支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丰富工程背景和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授 12 名(其中省特聘教授 1 人、校特聘教授 2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副教授 11 人,博士 30 余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医疗器械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行业学会(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IMEKO)、中国光学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众多知名企业(宁波升谱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中宙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种方式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该领域在光学仪器与检测、光纤传感、LED照明、光学生物检测、光电图像与信息处理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科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30 多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 多项,目前在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课题 1 项、“863”计划项目2项、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钱江人才计划、国家质检总局计划项目等 50 余项;实验室固定资产 4000 余万元,年科研到款经费 1000 余万元。 二、培养目标 1.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光学工程领域坚实理论基础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可在本工程领域单位胜任相关工作,可在光电检测仪器、光纤传感与通讯、半导体照明、光学生物检测等行业就业。 三、专业方向 1. 光纤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光纤智能传感网及其在智能建筑、特种设备、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等器件的性能测试、方案设计及应用等。 2. 光电仪器及测量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习题答案(完整)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 10?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2.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 sin 2 2== n I 745356.066666.01cos 22=-=I 1mm I 1=90? n 1 n 2 200mm L I 2 x

88.178745356 .066666 .0* 200*2002===tgI x mm x L 77.35812=+=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式: 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 处。 (2) 将第一面镀膜,就相当于凸面镜

光学基础知识66196知识讲解

光学基础知识66196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一、教学内容: 光电镜头是用来作为光电接收器(CCD,CMOS)的光学传感器元件。 光学特性参数: 1、焦距EFL(学名f’) 是指主面到相应焦点的距离(如图1.1) 图1.1 每个镜片都有前后两个主面-前主面和后主面(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相应的也有两个焦点-前焦和后焦。 凸透镜:双凸;平凸;正弯月(如图1.1) 图1.2 凹透镜:双凹;平凹;负弯月

图1.3 折射率实际反映的是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关系。 薄透镜:)]1()1[()1('12 1R R n f -?-== Φ Φ—透镜光焦距; f ’—焦距; n —折射率; R 1,R 2-两球面曲率半径 厚透镜:2 1221)1()]1()1[()1('1R nR d n R R n f -+ -?-==Φ d -中心厚度 干涉仪与光距座可以量测f ’,R1,R2,d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n 值,从而来确定所用材料。 A 、 EFL 增加,TOTR (光学总长)增加;要降低TOTR 就必须降低EFL ,但EFL 降低,像高就要降低 B 、 EFL 与某些象差相关 C 、 EFL 上升将使F/NO 增大 D 、 EFL ,FOV (视场角)和IMA (像高)三者间有关系

tanFOV ?=EFL IMA -铁三角关系 EFL 的增大(减小)会使像高变大(小),为了保持像高,就必须要增大(减小)FOV ,然而FOV 的增大会使得REL (相对照度)的数值增大。 2、BFL 后焦距(学名后截距) 图2.1 3、F 数(F/NO ) D f NO F '/= f ’-FEL D 入-入瞳直径 入瞳为光阑经其前方光学镜片所成的像,反映进入光学系统的光线 A 、 与MTF 相关,F/NO ↑,则MTF ↑;反之下降 B 、 与景深相关,F/NO ↑,则景深↑,反之下降 C 、 与象差相关,F/NO ↑,则象差↓,反之增加 D 、 与光通量相关,F/NO ↑,则光通量↓,反之增加 对于光电镜头,F/NO 最大在2.8~3.5之间(经验值)允许有±5%的误差,在物方有照明时,F 数可根据照明的照度情况来增大 4、视场角FOV (2ω),半视场角FOC/2(ω)

光学基础知识98149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一、教学内容: 光电镜头是用来作为光电接收器(CCD,CMOS)的光学传感器元件。 光学特性参数: 1、焦距EFL(学名f’) 是指主面到相应焦点的距离(如图1.1) 图1.1 每个镜片都有前后两个主面-前主面和后主面(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相应的也有两个焦点-前焦和后焦。 凸透镜:双凸;平凸;正弯月(如图1.1) 图1.2 凹透镜:双凹;平凹;负弯月

图1.3 折射率实际反映的是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关系。 薄透镜:)]1()1[()1('12 1R R n f -?-== Φ Φ—透镜光焦距; f ’—焦距; n —折射率; R 1,R 2-两球面曲率半径 厚透镜:2 1221)1()]1()1[()1('1R nR d n R R n f -+ -?-==Φ d -中心厚度 干涉仪与光距座可以量测f ’,R1,R2,d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n 值,从而来确定所用材料。 A 、 EFL 增加,TOTR (光学总长)增加;要降低TOTR 就必须降低EFL ,但EFL 降低, 像高就要降低 B 、 EFL 与某些象差相关 C 、 EFL 上升将使F/NO 增大 D 、 EFL ,FOV (视场角)和IMA (像高)三者间有关系 tanFOV ?=EFL IMA -铁三角关系 EFL 的增大(减小)会使像高变大(小),为了保持像高,就必须要增大(减小)FOV ,然而FOV 的增大会使得REL (相对照度)的数值增大。 2、 BFL 后焦距(学名后截距) 图2.1 3、 F 数(F/NO ) D f NO F '/= f ’-FEL D 入-入瞳直径 入瞳为光阑经其前方光学镜片所成的像,反映进入光学系统的光线 A 、 与MTF 相关,F/NO ↑,则MTF ↑;反之下降 B 、 与景深相关,F/NO ↑,则景深↑,反之下降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 一、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1 AO 50°50° 2 CO 40°40° 3 EO 20°20° 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 1 50°50 2 40°40° 3 20°20° (2)实验中,纸板应_“垂直”)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 (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____; (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_。 (5)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 _ ____。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改变入 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二步:如图3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看不到,说明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 1 15°75° 2 30°60° 3 45°45°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o。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 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 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5、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5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光学工程学科导论

理学院 光学工程学科导论 学号: 专业:光学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9月

光学工程学科导论 1.前言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1997年,在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光学工程列为工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理工交叉的学科,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今光学工程已发展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学与光纤传感、光探测、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光电测量、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学科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这些技术和工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里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高亮度和高时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崛起,光学工程已发展为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 2.主要研究内容 (1)以光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进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了解,特别是作为视觉及其他人身感官的延伸,包括图像及多维时空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显示

(整理)光学与光学设计讲义

-與光學設計基本概念 1. 一般稱為可見光是位於光波帶中400~770 nm (0.1~0.77μ ),而波長較短為藍光,波長較長的為紅光。波長比可見光短的紫外光(UV),而波長比可見光長的稱為紅外光(IR),一般的光學玻璃或塑膠材料可應用之400~1500nm,而波長更長的IR區域(1.5~15μ )使用的光學材料為鍺或矽。 2. 光學鏡片置於空氣界面中,當光線經過透鏡時,光線會產生穿透與反射現像,而其中一部份會被光學材料吸收。所以折射率n之材料於空氣中的反射率計算式如下: R(反射率)={(n-1) / (n+1)}2 T(穿透率)=(1-R)X X為透鏡的面數,而此計算值時是忽略材料的吸收率。 3. 當鏡片產生反射現像,而此時反射光被別的面再反射或鏡筒內面產生反射而到達成像面時,這會造成降低像質之有害光,而有害光擴大至像面整體時,則會產生某種像,我們稱為鬼影(像)。而防止鬼影的產生與界面反射的方法:(1)鏡片鍍膜(Coating)( 2)鏡片塗墨。 光線射入n和n’的交界處的情形,有些光線被反射,有些被折射,而產生反射線和折射線,而反射線在同介質中依據光程的極值行進方向,這就是反射現象。另外折射線在折射率為n的介質裡斜射入折射率為n’的介質時,由於光在不同介質裡的速率不相同,因此就改變了進行方向,這就是折射現象。如下圖: 這些光線都遵守下面這些光學基本原則: ?入射線、反射線、折射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i等於反射角r(反射律)。 ?入射角i至折射角t的關係必遵循Snell's law 由於折射率是波長的函數n(λ),因各單色光的折射率各不相同,所以造成折射方向有所差異,或是說不同波長的光在介質內行進的速度不同所造成,這個現象,稱之為色散(dispersion)。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0803光学工程基本要求

0803光学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光学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1)以光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对客观事物与现象进行认识与探索,涉及光电成像及光电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显示等。2)光的产生,如激光、LED及其它各种光源等。3)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如光敏探测器件、光刻蚀、光化工等;或以光作为能量的媒介及其应用,如激光加工、激光核聚变、能量光学等。4)利用光学等效原理进行图像及多维时空结构的观察及处理,如微光夜视技术、变像管与高速摄影等。 光学工程学科包括“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和“光电子技术与光子学”两个重要学科分支,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学科分支以光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研究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光学技术与制造,光度学与色度学,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光存储与显示技术,红外与夜视探测技术,光通信技术与器件等。光电子技术与光子学学科分支以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研究光的产生、传输与控制,如激光和光电子技术,光放大与光的非线性效应等;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研究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应用,如微纳光子学与技术,微结构光学与光集成,生物与医学光子学,量子光学与器件,红外与太赫兹光子学等。 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光作为信息载体,已由可见光波段向两端延伸,一端延向紫外、X射线波段,另一端延向红外和太赫兹波段,从而使光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对象不断地拓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现代光学已大踏步地

迈向光子学时代,研究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光开关、光放大、光调制、光变频、光波复用、光限制、光振荡等)、探测、显示、存储及其与物质(光子本身、电子、原子、分子、激子、极化子等)相互作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性探索课题。此外,光电信息在空间探测中的应用,以及集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微光机电系统,光子技术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等,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新科技革命”,光学工程学科必将在能源与资源(如太阳能发电、激光核聚变、地下水下能源探测等)、信息技术(如无线光通信、光计算、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制造(如激光加工、微纳加工等)、重要基础科学(如对宇宙认识,对生命,对脑认识与研究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在自然科学方面,具备坚实的 数学、物理学、化学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系统而 深入的专门知识,如光学(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光电子技术(含激光原理),光电检测原理,光度学与色度学,光学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红外与夜视技术,光子学理 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纳光子学,量子光学与器件, 太赫兹光子学等。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并 能应用相关理论与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此外,还应掌 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技术 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应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及经济管理类等方面的专门知识。

浙大841《工程光学基础》2018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工程光学基础》(科目代码841)考研大纲 注意:本考试大纲仅适用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郁道银、谈恒英主编《工程光学》第1~7,10~16章,机械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了解费马原理,掌握完善成像条件; 2)熟练掌握共轴球面系统、平面系统和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特征,掌握基点、焦距、放大率、物像关系、拉赫不变量等概念及相关计算并能熟练作图,掌握光组组合的计算与作图方法;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和光学材料的描述参数; 3)熟练掌握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及入瞳出瞳、视场光阑、渐晕光阑的概念、判断、作用和计算方法,光学系统景深及远心光学系统的基本特征; 4)熟练掌握光度学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国际标准量纲体系,掌握光学系统传输光能的特征;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像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6)熟练掌握各种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光束限制、放大倍率、分辨本领,掌握显微镜、投影系统及其照明系统、望远镜和转像系统的关系,能够解决典型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问题。 7)熟练掌握光的电磁波表达形式和电磁场的复振幅描述;掌握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尤其是正入射的情况;掌握光波的叠加原理与方法。 8)熟练掌握光程差概念以及对条纹的影响及基本的等厚等倾干涉系统。掌握条纹定域和非定域的概念及条纹可见度概念;典型的多光束干涉系统以及单层增透、

减反膜的计算结论和实际应用。 9)熟练掌握典型的夫朗和费衍射系统概念和计算;掌握闪耀光栅的原理和计算;衍射极限的概念及在典型光学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夫朗和费衍射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菲涅耳波带片的概念和使用。 10)熟练掌握电磁场叠加以及空间频率的概念;掌握4F系统光学系统用于光学信息处理的概念和过程;相干光学系统和非相干光学系统对成像影响的结论和运用;空间滤波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11)熟练掌握平面电磁波在晶体中的传播过程及寻常光线、非寻常光线各电磁分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惠更斯作图法及应用;典型晶体器件的琼斯矩阵表示及其应用;典型类型偏振光的判断。 12)熟悉平板波导基本原理及特性;掌握激光器基本原理、组成及特性;熟悉激光器的谐振腔理论及速率方程理论;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并熟悉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了解电光调制基本原理。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练习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精选 1.平面镜成像 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 则像将移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 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 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 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 明。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 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成像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烛焰透镜光屏 图乙 原放置 玻璃板 图甲纸 A B

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 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 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 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 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 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来源:学.科.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