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初三下册 切线长定理—巩固练习(提高)

(华东师大版)数学初三下册 切线长定理—巩固练习(提高)
(华东师大版)数学初三下册 切线长定理—巩固练习(提高)

切线长定理—巩固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说法: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3.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

∠PAB本身)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2016?越秀区一模)如图,PA、PB、DE分别切⊙O于A、B、C点,若圆O的半径为6,OP=10,则△PDE的周长为()

A.10 B.12 C.16 D.20

6.(2015?东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中,AD平行BC,∠ABC=90°,AD=2,AB=6,以AB为直

径的半⊙O 切CD 于点E ,F 为弧BE 上一动点,过F 点的直线MN 为半⊙O 的切线,MN 交BC 于M ,交CD 于N ,则△MCN 的周长为( )

A .9

B . 10

C . 3

D . 2

二、填空题

7.如图,P 是⊙O 的直径AB 延长线上的一点,PC 与⊙O 相切于点C ,若∠P=20°,则∠A=___________°.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巳知AB 是⊙O 的一条直径,延长AB 至C 点,使得AC=3BC ,CD 与⊙O 相切,切点为D .若CD=√3,则线段BC 的长度等于 .

9.如图,直径分别为CD 、CE 的两个半圆相切于点C ,大半圆M 的弦AB 与小半圆N 相切于点F ,且AB∥CD,

AB=4,设、的长分别为x 、y ,线段ED 的长为z ,则z (x+y )= .

10.阅读下面材料:对于平面图形A ,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 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

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 被这个圆所覆盖.

如图 (1)中的三角形被一个圆所覆盖,图 (2)中的四边形被两个圆所覆盖.

回答下列问题:

(1)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r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cm; P O C

B

A CD CE

(2)边长为1 cm的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

(3)边长为2 cm,1 cm的矩形被两个半径都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这两个圆的

圆心距是________ cm.

11.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

BE交于点M,过点D作DF⊥AC于点F,DH⊥AB于点H交BE于点G,下列结论:①BD=CD,②DF

是⊙O的切线,③∠DAC=∠BDH,④DG=BM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12.已知:如图,三个半圆以此相外切,它们的圆心都在x轴的正半轴上并与直线y x相切,设半圆C1、半圆C2、半圆C3的半径分别是r1、r2、r3,则当r1=1时,r3= .

三、解答题

13. 如图,△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D,E为BC中点.

求证:DE是⊙O切线.

14. (2016?绵阳)如图,AB为⊙O直径,C为⊙O上一点,点D是的中点,DE⊥AC于E,DF⊥

AB于F.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OF=4,求AC的长度.

15. (2015?杭州模拟)联想三角形内心的概念,我们可引入如下概念.

定义:到三角形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内心.

举例:如图1,若PD=PE ,则点P 为△ABC 的准内心.

应用:如图2,BF 为等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准内心P 在BF 上,且PF=BP ,求证:点P 是△ABC 的内心.

探究: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准内心P 在AC 上,若PC=AP ,求∠A 的度数.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

【解析】②④错误.

2.【答案】D ;

【解析】∵AD=AF,BD=BE,CE=CF , ∴周长=8,故选D.

21218?+?=

3.【答案】C;

【解析】∠PAB=∠PBA=∠POA=∠ACB,有3个.

4.【答案】D;

【解析】点O是△DEF的外接圆的圆心(即外心),是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D.

5.【答案】C

【解析】∵PA、PB、DE分别切⊙O于A、B、C点,

∴AD=CD,CE=BE,PA=PB,OA⊥AP.

在直角三角形OA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P=8,

∴△PDE的周长为2AP=16.

故选C.

6.【答案】A;

【解析】解:作DH⊥BC于H,如图,

∵四边形ABCD中,AD平行BC,∠ABC=90°,

∴AB⊥AD,AB⊥BC,

∵AB为直径,

∴AD和BC为⊙O 切线,

∵CD和MN为⊙O 切线,

∴DE=DA=2,CE=CB,NE=NF,MB=MF,

∵四边形ABHD为矩形,

∴BH=AD=2,DH=AB=6,

设BC=x,则CH=x﹣2,CD=x+2,

在Rt△DCH中,∵CH2+DH2=DC2,

∴(x﹣2)2+62=(x+2)2,解得x=4.5,

∴CB=CE=4.5,

∴△MCN的周长=CN+CM+MN

=CN+CM+NF+MF

=CN+CM+NF+MB

=CE+CB

=9.

故选A.

二、填空题

7.【答案】∠A=35°;

【解析】由PC与⊙O相切于点C,得∠PCO=90°,而∠P=20°,所以∠POC=70°;

因为OA=OC,所以∠A=∠ACO;又∠A+∠ACO=∠POC=70°,故∠A=35°.8.【答案】1;

【解析】连结OD,∵CD与⊙O相切,切点为D,∴∠ODC=90°,设⊙O的半径为r,则OC=2r,在Rt△ODC中,有勾股定理得r=1,BC=r=1.

9.【答案】8π;

【解析】过M作MG⊥AB于G,连MB,NF,如图,

而AB=4,

∴BG=AG=2,

∴MB2﹣MG2=22=4,

又∵大半圆M 的弦与小半圆N 相切于点F ,

∴NF⊥AB,

∵AB∥CD,

∴MG=NF,

设⊙M,⊙N 的半径分别为R ,r ,

∴z(x+y )=(CD ﹣CE )(π?R+π?r),

=(2R ﹣2r )(R+r )?π,

=(R 2﹣r 2)?2π,

= 4?2π,

=8π.

故答案为:8π.

10.【答案】 (1); (2); (3); 1. 【解析】图形被圆覆盖,圆一定大于图形的外接圆,它的最小半径就是外接圆半径. (1)正方形的外接圆半径,是对角线的一半,因此r 的最小值是 cm. (2)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其高的,故r 的最小值是 cm. (3)r 的最小值是 cm ,圆心距是1 cm. 11.【答案】 ①②③④;

【解析】解:①∵AB 为⊙O 的直径,

∴∠BDA=90°,即AD ⊥BC ,

又∵AB=AC ,

∴BD=DC ,∠BAD=∠DAE ,

故①正确;

②连接OD ,如图所示:

∵∠BAD=∠DAE ,

∴,

∴OD ⊥BE ,

∵AB 是直径,

∴BE ⊥AC

又∵DF ⊥AC ,

∴BE ∥DF ,

∴DF ⊥OD ,

∴DF 是切线.故②正确;

③∵Rt △ABD 中,DH ⊥AB ,

∴∠DAB=∠BDH ,

又∵∠BAD=∠DAC ,

∴∠DAC=∠BDH .

故③正确;

④∵∠DBE=∠DAC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2332

22

23

2332

2

∠BDH=∠DAC (已证),

∴∠DBE=∠BDH

∴DG=BG ,

∵∠BDH+∠HDA=∠DBE+∠DMB=90°,

∴∠GDM=∠DMG

∴DG=GM

∴DG=BM ,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2.【答案】9.

【解析】由三个半圆依次与直线y =x 相切并且圆心都在x 轴上,∴y =x 倾斜角是30°, ∴得OO =2r ,OO 2=2r ,003=2r ,r 1=1,∴r 3=9.故答案为9.

三、解答题

13. 【答案与解析】

连接OD ,CD

∵AC 是⊙O 直径

∴CD ⊥AB

∵E 为BC 中点

∴ED=EC

∴∠EDC=∠ECD

又∵OD=OC

∴∠ODC=∠OCD

∴∠EDC+∠ODC=∠ECD+∠OCD

∴∠ODE=∠OCE=90°

∴DE 是⊙O 的切线.

14.【答案与解析】

解:(1)DE 与⊙O 相切.

证明:连接OD 、AD ,

∵点D 是

的中点, ∴=,

∴∠DAO=∠DAC ,

∵OA=OD ,

∴∠DAO=∠ODA ,

∴∠DAC=∠ODA ,

∴OD ∥AE ,

∵DE ⊥AC ,

∴DE ⊥OD ,

∴DE 与⊙O 相切.

331123

(2)连接BC交OD于H,延长DF交⊙O于G,由垂径定理可得:OH⊥BC,==,

∴=,

∴DG=BC,

∴弦心距OH=OF=4,

∵AB是直径,

∴BC⊥AC,

∴OH∥AC,

∴OH是△ABC的中位线,

∴AC=2OH=8.

15. 【答案与解析】

解:应用:∵△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BF为角平分线,

∴∠PBE=30°,

∴PE=PB,

∵BF是等边△ABC的角平分线,

∴BF⊥AC,

∵PF=BF,

∴PE=PD=PF,

∴P是△ABC的内心;

探究:根据题意得:

PD=PC=AP,

在Rt△ADP中,AP=2PD,

∴∠A是锐角,

∴∠A=30°.

华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期末及答案

安岳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义务教育九年级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唯一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12只外观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则从中任取1只,是二等品的概率等于( ) A. 112 …B. 16 C. 14 D. 712 2.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3. )

A. 9ab B. 3b a C. 23a b D. 356a b 4.如图,斜坡AB 长20米,其水平宽度AC 为103米,则斜坡AB 的坡度为( ) A. 030 B. 060 C. 1:3 D. 1:2 5.若34 x y =,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74x y y += B. 4y y x =- C. 2113 x y x += D. 14x y y -= 6.如图,为了测量河两岸A 、B 两点的距离,在与AB 垂直的方 向上取点C ,测得AC a =,ACB α∠=,那么AB 等于( ) A. sin a α? B. cos a α? C. tan a α? D. cot a α? 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1k ≥- C. 1k ≥-且0k ≠

D. 1 k≠ k>-且0 8.如图△ABC中,点G是重心,连结BG并延长BG交AC于D,若点G到AB的距离为2,则 点D到AB的距离是() A. 2.5 B. 3 C.3.6 D.4 9.某商品经两次降价,由每件100元调到每件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A.8.5% B.9% C.9.5% D.10% 10.设a、b、c、d都是整数,且a<2b,b<3c,c<4d,d<20,则a的最大值是() A.480 B.479 C.448 D.447

2018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二章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 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 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0 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 正分数0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 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培训资料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知识点小结 第21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意义 形如)0(≥a a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a 有意义,a 的取值范围是;0≥a 当a 0<时,a 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2、最简二次根式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开方数因数因式的次数为1); ③分母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 (1)双重非负性:)0(0≥≥a a (2)还原性:(a 2)=a )0(≥a 。 *(3)绝对性:?? ???<-=>==)0()0(0)0(2a a a a a a a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 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 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 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去。 (2)有理化因式与分母有理化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步骤:一化二找三合并 (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相乘(除),就是把被开方数相乘(除),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 式。 0,0).a b ?=≥≥ = (0,0)b a ≥> (5)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达标检测卷【名校试卷+详细解答】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64 B.17 C.27 D.24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 6 B.30=3 10 C.8+2=10 D.(-5)2=-5 3.方程2x(x-3)+5(3-x)=0的根是() A.x=5 2B.x=3 C.x1= 5 2,x2=3 D.x1=- 5 2,x2=3 4.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k>-1 4B.k>- 1 4且k≠0 C.k<- 1 4D.k≥- 1 4且k≠0 5.如图,在△ABC中,DE∥BC,AD=6,BD=3,AE=4,则EC的长为() A.1 B.2 C.3 D.4 6.如图,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如果AD=8,BD=4,那么tan A的值是() A.1 2B. 2 2C. 3 3D. 2 7.如图,沿AC的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速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在AC上取一点B,使得∠ABD=148°.已知BD=600米,∠D=58°,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开挖点E离点D的距离是() A.600sin 58°米B.600tan 58°米 C. 600 cos 58°米D.600cos 58°米

8.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某地“明天降雨的概率是75%”表示明天有75%的时间会降雨 B.“预计本题的正确率是95%”表示100位考生中一定有95人做对C.“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是不可能事件 D.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 2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OA′B′,则△OA′B′的重心坐标是() A.(-3,1) B.(-6,2) C.(-3,1)或(3,-1) D.(6,-2)或(-6,2) 1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与CD的中点B′重合,若AB =2,BC=3,则△FCB′与△B′DG的面积之比为() A.9:4 B.3:2 C.4:3 D.16: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使二次根式5-2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若最简二次根式 2 3a-4与21-2a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的值是________. 1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则m=________. 14.某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为36万元,若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比十月份的营业额增长了44%,则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________.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23.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2 =++c bx ax (a ≠0)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3、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2. 理解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 做一做: 1.问题一 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分 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 米,不难列出方程 x(x +10)=900 整理可得 x 2+10x -900=0. (1) 2.问题2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解: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1+x )万册;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1+x )倍,即5(1+x )(1+x)=5(1+x)2万册.可列得方程 5(1+x )2=7.2, 整理可得 5x 2+10x -2.2=0. (2) 3.思考、讨论 这样,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 )共同特点:(1) 都是整式方程 (2)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 ≠0)。 其中2 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最全最实用知识点大全

b a b a b a a a b a b a a a --= +==1,,1 第21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形如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 =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a≥0,b≥0); (b≥0,a>0). 6.实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值 (1)大小比较的方法:平方法、倒数法、作差法。 (2)实数的估计值,例如:__5的整数部分是2_______________- 7.绝对值、二次根式、平方的和为0,那么每个加数分别为0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b ab b b a a = (>0) (<0) 0 (=0);

21212121211 (3)()4,(4) ___________,(5)_____x x x x x x x x -=+-?+=+=2222,;();,a x a mx n p x n p a b a ==±+=+=±=±若x 则若,则m 若则=b 提公因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 平方差公式: 十字相乘法: 2 2 24()24b ac b ax bx c a x a a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2 +bx+c=0(a ≠0),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1)直接开平方法: (2) 因式分解法: (3) 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四开方. (4)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当b 2 -4ac ≥0时,x =____________. ( 5)换元法:2222 (21)3(21)40,()3()40x x x x x x +-+-=----= 3.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配方: …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__________. (1)b 2 -4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有两个__________实数根; (2)b 2 -4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有两个__________实数根; (3)b 2 -4ac <0?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__________实数根. 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则x 1+x 2= __________,x 1x 2=__________. 【 注意:(1)222121212()2x x x x x x +=+-?(2)22 121212()()4x x x x x x -=+-?;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大复习及答案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大复习 第Ⅰ卷(满分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 )三边对应相等 (D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2、计算: 2 14 24 m m ++-的结果是( ) A 、m+2 B 、m -2 C 、 12m + D 、1 2 m - 3、方程(a+2)|a|+3a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值为( ) A 、a =±2 B 、a=2 C 、a=-2 D 、a ≠-2 4、若x <2,则 2 |2| x x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5、如图1,AC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EC ∥AB 交⊙O 于E ,则图中与 1 2 ∠BOC 相等的角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B 、K ≠0 C 、K <1且K ≠0 D 、K >1 7、如图2,O 为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过O 的 直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E 、F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 共有( ) A 、2对 B 、3对 C 、5对 D 、6对 8、圆心都在x 轴上的两圆有一个公共点是(1,2),那么这两圆的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相交 D 、外离 9、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4cm ,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 ) A 、24πcm 2 B 、12πcm 2 C 、12cm 2 D 、6πcm 2 10、下面是赵明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若x 2 =4,则x=2 B 、方程x(2x -1)=2x -1的解为x =1 C 、关于x 的方程x 2-3x +m=0的一个根是1, 那么m = 2 图1 D 图2 F E D C A B O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二章 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 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 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 1)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2)按正负分类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正分数 0 负整数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 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 (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 的相反数是—a 。 (6)多重符号化简 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 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 (1)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 ≥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5)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7.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期末测试题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B ) A .2020年的元旦是晴天 B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 C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D .在一个没有红球的盒子里,摸到红球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C ) A .23 +42 =65 B .33 ×32 =36 C .27 ÷3 =3 D .(-3)2 =-3 3.(兰考县期中)当0

第6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8x +q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q 的取值范围是(A ) A .q <16 B .q >16 C .q ≤4 D .q ≥4 6.如图,下列条件能使△BPE 和△CPD 相似的有(C ) ①∠B =∠C ; ②AD AC =AE AB ; ③∠ADB =∠AEC ; ④AD AB =AE AC ; ⑤PE PD =BP PC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6=0的两根,则α2+β2=(C ) A .-8 B .32 C .16 D .40 8.如图,一飞镖游戏板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格子构成,向游戏板随机投掷一枚飞镖,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是(C ) A .49 B .59 C .15 D .1 4 9.(洛阳模拟)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AC ,AB 的中点,BD 与CE 交于点O ,连结DE .下列结论:①OE OB =OD OC ;②DE BC =1 2 ;③S △DOE S △BOC =12 ;④S △DOE S △DBE =1 3 .其中正确 的个数有(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图所示,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完整教案

华东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1.1. 二次根式(1) 教学目标:1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1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a ≥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 当a 是正数时,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即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当a 是零时,a 等于0,它表示零的平方根,也叫做零的算术平方根. 当a 是负数时,a 没有意义. 二、概括:a (a ≥0)表示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a (a ≥0)是一个非负数,它的平方 等于a .即有: (1)a ≥0(a ≥0); (2)2)(a =a (a ≥0). 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a ≥0,即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三、例题讲解 例题: x 是怎样的实数时,二次根式1-x 有意义? 分析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且只须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解: 被开方数x-1≥0,即x ≥1. 所以,当x ≥1时,二次根式1-x 有意义. 思考:2a 等于什么? 我们不妨取a 的一些值,如2,-2,3,-3,……分别计算对应的a2的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概括: 当a ≥0时,a a =2; 当a <0时,a a -=2. 这是二次根式的又一重要性质.如果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完全平方,运用这个性质,可以将它“开方” 出来,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例如: 22)2(4x x ==2x (x ≥0); 2224)(x x x ==. 四、练习: x 取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x 43-; (2)23-x ; (3)2)3(-x ; (4)x x 3443-+- 五、 拓展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 21 章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a 0) (1) ( a ) 2 (a ≥0 );( 2) a 0(a ≥0);(3) a 2 (a 0) (a 0) 3. 二次根式的乘除: 乘法运算: a b (a 0,b 0) 计算公式: 除法运算: 4. 概念: 1. 最简二次根式: (1) (2) 2.同类二次根式: 5. 二次根式的加减: (一化,二找,三合并 ) (1) 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 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6. 二次根式化简求值步骤: (1) “一分”:分解因数(因式)、平方数(式); (2)“二 移”:根据算 术平方根的概念,把根号内的平方数或者平方式移到根号外面; (3)“三化”:化去被开方数中的 分母. 7.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运算类似, 先算乘方, 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 括号里面的. (2) 对于二次根式混合运算,原来学过的所有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3) 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 如能结合题目特点, 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选择恰当的解题途 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第 22 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 bx c 0(a 0) . 它的特征:等式左边 是一个关 于未知数 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 ax 2 叫做二次项, a 叫做二次项系数; bx 叫做一次项, b 叫做一次项系数; c 叫做常数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直接 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x a)2 b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 x a 是 b 的平方根,当 b 0时, x a b , x a b ,当 b<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2 ,把公式中的 a 看 a (a 0, b 0) (3)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B 2017-2018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参考答案 (12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A 、12+a B 、a 4 C 、5 1 D 、4a 2、函数y=1+x + 2 1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围是( D ) A 、x ≥-1 B 、x ≤-1 C 、x ≠2 D 、x ≥-1且x ≠2 3、若关于x 的方程 x 2-m=2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围是( A ) A 、m >-1 B 、m <-2 C 、m ≥0 D 、m <0 4、已知实数x 满足x 2+ 2 1x +x+x 1 =0,如果设 x+x 1=y,则原方程可变形为( A ) A 、y 2 +y-2=0 B 、y 2 +y+2=0 C 、y 2 +y=0 D 、y 2 +2y=0 5、太照射下的某一时刻,1.5m 高的竹竿影长2.5m,那么影长为30m 的旗杆的高是( B ). A 、20m B 、18m C 、16m D 、15m 6、如图,△ABC 中,∠ACB=90°,CD ⊥AB ,么 S △ABC ∶S △BCD =( D ) A 、2∶1 B 、3∶1 C 、3∶1 D 、4∶1 7、sin58°、cos58°、cos28°的大小关系是( D ) A 、cos28°< cos58° < sin58° B 、sin58° < cos28°<cos58° C 、cos58° < sin58° < cos28° D 、sin58° < cos58° <cos28° 8、为了绿化校园,某校计划经过两年时间,绿地面积增加21%.设平均每年绿地面积增长率

(完整版)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新)

最新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类离不开数学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第2章有理数 § 2.1有理数 1. 正数与负数 2. 有理数 § 2.2数轴 1. 数轴 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 2.3相反数 § 2.4绝对值 § 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2.6有理数的加法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 2.7有理数的减法 § 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2.9有理数的乘法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 2.10有理数的除法 § 2.11有理数的乘方 § 2.12科学记数法 §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3.1列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 3.列代数式 § 3.2代数式的值 § 3.3整式 1.单项式 2.多项式 3.升幕排列与降幕排列§ 3.4整式的加减 1. 同类项 2. 合并同类项 3. 去括号与添括号 4. 整式的加减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4.2立体图形的视图 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2.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 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 4.4平面图形 § 4.5最基本的图形一点和线 1. 点和线 2. 线段的长短比较 § 4.6 角 1. 角 2. 角的比较和运算 3. 余角和补角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 5.1相交线 1. 对顶角 2. 垂线 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平行线 1. 平行线 2. 平行线的判定 3. 平行线的性质 七年级下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 6.3实践与探索 第7章一次方程组 §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word版本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知识点小结 第21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意义 形如)0(≥a a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a 有意义,a 的取值范围是;0≥a 当a 0<时,a 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2、最简二次根式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开方数因数因式的次数为1); ③分母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 (1)双重非负性:)0(0≥≥a a (2)还原性:(a 2 )=a )0(≥a 。 *(3)绝对性:?? ???<-=>==)0()0(0) 0(2 a a a a a a a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 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 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去。 (2)有理化因式与分母有理化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步骤:一化二找三合并 (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相乘(除),就是把被开方数相乘(除),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0,0).a b ? =≥≥ = (0,0)b a ≥> (5)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附:1、根式 )0,0(>≥a b a b 的化简方法 (1)把 a b 化为,a b 然后分母有理化为 .a ab (2)把a b 化为a a a b ??,然后化为 .a ab 2、 分母有理化的关健是确定有理化因式,其基本方法为: (1)根据(a )a =2 )0(≥a 可知a (2)根据平方差公式,可知b ±a 的有理化因式为b a μ,y b x a ±的有理化因式是y b x a μ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的形式,这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对于分式,当x=-1时,其值为0,当x=1时,此分式没有意义,那么( ) A. a=b= -1 B. a=b=1 C. a=1, b= -1 D. a=- 1, b=1 2.已知点P(m+3,2m+4)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为() A. (-1,0) B. (1,0) C. (-2,0) D. (0,2) 3.如图所示,观察下面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1)(2)(3) B. (1)(2)(4) C. (2)(3)(4) D. (1)(3)(4) 4.己知x=2是关于x的方程x2-(m+4)x+4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为( ) A. 6 B. 8 C. 10 D. 8或10 5.如果座位表上“5列2行”记作(5,2),那么(4,3)表示() A. 3列5行 B. 5列3行 C. 4列3行 D. 3列4行 6.△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且AB=AC+CD.若∠BCA=60°,则∠ABC的大小为() A. 30° B. 60° C. 80° D. 100° 7.如图,CD∥AB,OE平分∠AOD,OF⊥OE,OG⊥CD,∠CDO=50°,则下列结论: ① ∠AOE=65°;② OF平分∠BOD;③ ∠GOE=∠DOF;④ ∠AOE=∠GO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8题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8.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0 B. k<﹣1 C. k<1 D. k>﹣1 9.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2,D是AB边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E 是BC边上一点,且∠CDE=30°.设AD=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 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二章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2.正数和负数 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 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0 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 正分数0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 (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 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 (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大复习及答案

1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大复习 第Ⅰ卷(满分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 )三边对应相等 (D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2、计算: 2 14 24 m m ++-的结果是( ) A 、m+2 B 、m -2 C 、 12m + D 、1 2 m - 3、方程(a+2)|a|+3a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值为( ) A 、a =±2 B 、a=2 C 、a=-2 D 、a ≠-2 4、若x <2,则 2 |2| x x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5、如图1,AC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EC ∥AB 交⊙O 于E ,则图中与 1 2 ∠BOC 相等的角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B 、K ≠0 C 、K <1且K ≠0 D 、K >1 7、如图2,O 为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过O 的直 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E 、F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 有( ) A 、2对 B 、3对 C 、5对 D 、6对 8、圆心都在x 轴上的两圆有一个公共点是(1,2),那么这两圆的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相交 D 、外离 9、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4cm ,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 ) A 、24πcm 2 B 、12πcm 2 C 、12cm 2 D 、6πcm 2 10、下面是赵明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若x 2 =4,则x=2 B 、方程x(2x -1)=2x -1的解为x =1 C 、关于x 的方程x 2-3x +m=0的一个根是1, 那么m = 2 图1 D 图2 F E D C A B O

(完整)初中数学目录--华东师大版

华东师大版 初中数学按章节目录 七年级上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1.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第2章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1. 相反意义的量;2. 正数与负数;3. 有理数; §2.2 数轴;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6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数的减法;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2.10 有理数的除法; §2.11 有理数的乘方; §2.12 科学记数法; §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第3章整式的加减 §3.1 列代数式:1. 用字母表示数;2. 代数式; 3. 列代数式; §3.2 代数式的值; §3.3 整式;1. 单项式;2. 多项式;3.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3.4 整式的加减;1. 同类项;2. 合并同类项; 3. 去括号与添括号; 4. 整式的加减;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阅读材料欧拉公式; §4.2 画立体图形;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2.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4.4 平面图形; §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1. 点和线;2. 线段的长短比较; §4.6 角;1. 角;2. 角的比较和运算;3. 角的特殊关系; §4.7 相交线;1. 垂线;2. 相交线中的角;§4.8 平行线;1. 平行线;2. 平行线的识别; 3. 平行线的特征;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5.1 数据的收集;1. 数据有用吗;2. 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的表示;1.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2. 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1. 方程的简单变形;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7.1二元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7.3实践与探索; 阅读材料鸡兔同笼; 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认识不等式;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不等式的解集; 2.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9章多边形 §9.1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外角和;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2. 用多种正多边形拼地板; 第10章轴对称 §10.1生活中的轴对称; 阅读材料剪正五角星; §10.2轴对称的认识;1.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 画图形的对称轴; 3. 设计轴对称图案; §10.3等腰三角形;1. 等腰三角形;2. 等腰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复习备考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 90分钟 满分:120分 总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532=+ (B )262322=? (C )228=÷ (D )3223=- 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32=++a x x 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 【 】 (A )5 (B )1- (C )2 (D )5- 3. 一同学将方程0342=--x x 化成了()n m x =+2 的形式,则 【 】 (A )7,2=-=n m (B )7,2==n m (C )1,2=-=n m (D )7,2-==n m 4. 若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1111D C B A 相似,则四边形1111D C B A 一定是 【 】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 5.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m x m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 (A )0 (B )8 (C )24± (D )0或8 6. 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长分别是5 cm 和3 cm,它们的周长之差为12 cm,则小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14 cm (B )16 cm (C )18 cm (D )30 cm 7. 在Rt △ABC 中,2 1 cos =A ,则A sin 的值是 【 】 (A ) 22 (B )23 (C )33 (D )2 1

8. 如图(1)所示,在△ABC 中,?=∠⊥30,ABC BC AC ,点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A BD =,则DAC ∠tan 的值为 【 】 (A )32+ (B )32 (C )33+ (D )33 图(1) D A C 图(2 ) 9. 从长为3 , 5 , 7 , 10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作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 (A ) 41 (B )21 (C )4 3 (D )1 10. 河堤横断面如图(2)所示,堤高6=BC m,迎水坡AB 的坡比为3:1,则AB 的长为 【 】 (A )12 m (B )34m (C )35m (D )36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二次根式1-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 已知()0322 =++-b a ,则() 2019 b a +的值为_________. 13.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___. 14. 新世纪百货大楼“宝乐”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如果每件童装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则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设每件童装应降价x 元,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3)所示,为估计池塘两岸边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O ,分别取OA 、OB 的中点M 、N ,测得32=MN m,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