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5-裂解气相色谱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 第六章 色谱与色质联机技术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 第六章  色谱与色质联机技术
以气液色谱为例,样品中某一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比称为 分配系数K: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 组分在载气中的浓度=Cs / Cg Cs
分配系数大即在固定液中溶解度大的组分移动 慢,分配系数小即溶解度小的组分移动快,这样, 随着两相相对运动的进行,不同组分就逐渐被分开。 随着两相相对运动的进行,不同组分就逐渐被分开。
packed column
capillary column
3.色相图与有关术语 色相图与有关术语
基线:仅有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的响应信号, 基线 稳定时为一直线,如Ot。 色谱峰:组分通过检测器时的响应信号,如 色谱峰 曲线CAD。 峰高( ):峰顶至基线的垂直距离,如AB。 峰高(h): 峰宽( ):峰两侧拐点的切线与基线的交点 峰宽(Y): 间的距离,如IJ。 半峰宽( ):峰高一半处峰的宽度,如GH。 半峰宽(Y1/2): 峰面积( ):曲线CAD 与基线延长线所包围 峰面积(A): 的面积,色谱峰呈高斯分布时,A= h·Y1/2。
峰高或峰面积与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是组分定量分 析的依据。
保留值: 保留值: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的总称。组分在 柱中的停留时间,或组分流出时流动相流出的 体积,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与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固定相不变时取 决于组分的分子结构,是色谱定性的依据。 保留时间( ):组分从进样到出峰最大所需 保留时间(tr): 的时间,如O′B。 死时间(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如空 死时间(t0r): 气),从进样到出峰(空气峰)最大之所需的 时间,如O′A′。仅反映载气通过色谱柱的时 间。
色谱法分类: 色谱法按两相状态分类: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气固色 气相色谱 谱和气液色谱)和液相色谱(液固色谱和液 液色谱)。 色谱法固定相性质分类:柱色谱、平面色谱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名词

气相色谱名词

气相色谱词条正文(294条,56507字)1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一种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方式。

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威特在分离植物色素时,取得了各类不同颜色的谱带,故得名色谱法。

以后此法虽慢慢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但“色谱”一词仍被人们沿用至今。

色谱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一相是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流动的称为流动相)中溶解、解析、吸附、脱附,或其它作使劲的不同,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使劲作用而取得相互分离。

2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依照所用固定相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和气-液色谱法。

前者用多孔型固体为固定相,后者那么用蒸气压低、热稳固性好、在操作温度下呈液态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涂在惰性载体上(填充柱)或涂在毛细管内壁(开口管柱)作为固定相。

气相色谱法的优势是: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选择性强,分离和测定同时进行。

其局限性在于不能用于热稳固性差、蒸气压低或离子型化合物等的分析。

3反气相色谱法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IGC) 反气相色谱法是以被测物质(如聚合物样品)作为固定相,将某种已知的挥发性低分子化合物(探针分子)作为样品注入汽化室,汽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中,探针分子在气相和聚合物相两相中进行分派,由于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与探针分子的作用也就不同,选择适合的检测器,检测探针分子在聚合物相中的保留值,藉此研究聚合物与探针分子和聚合物之间的彼此作用参数等。

在高聚物的研究中取得普遍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等均适用于反气相色谱法。

4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与液相色谱类似)的色谱方式。

超临界流体即为处于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它具有对分离十分有利的物化性质,其扩散系数和黏度接近于气体,因此溶质的传质阻力较小,能够取得快速高效的分离,其密度和溶解度又与液体相似,因此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分析沸点较高、热稳固性较差的物质。

裂解气中各种气体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裂解气中各种气体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乙炔 气 是 生 产 氯 乙烯 单 体 的 原 料 , 炔 气 质 乙
量对 氯 乙 烯 单 体 有 很 大 影 响 , 氯 乙 烯 单 体 质 量 而
() 剂 。 2试
乙炔 、 甲烷 、 乙烯 、 氮气 、 一氧 化碳 、 氧化碳 、 二 氢
气 :标 气 [ N ( )= 5 1 % 、 ( . 6 CO)= 1 . % 、 5 1
第3 8卷 第 6期 21 0 0年 6月
聚 氯 乙 烯
Po y i lChl rde l v ny oi
Vo . 8,NO 6 13 .
Jn u .,2 1 00
裂 解 气 中各 种 气体 含 量 的 气相 色 谱 法分 析
张 萍
( 疆天业 ( 团) 限公 司化 工研 究院 , 新 集 有 新疆 石 河子 8 2 0 ) 3 0 0
供 准 确 的分 析数 据 , 而 更 好 地 调 整 控 制 参 数 , 从 改 进 生产 工 艺 。
9 9 % 、 ( =2 5 % 、 H: . 2 c H ) . 7 ( )余 量] 南 京 伟 ,
创气 体有 限公 司生 产 。 1 2 测试 条 件 . 根 据裂 解 气 各 组 分 的 性 质 差 别 , 用 一 根 色 可
K e r s:a e y e e;c a r y i ; v nylc o i ; p o yss g s y wo d c t ln o lpy ol ss i hl rde yr l i a ;ga h o a o r m e h sc r m t g a m t - o d;c tola a y i on r n l ss Ab t a t s r c :A eho ih t e c m bi a i hr m a o a hy w or t to n sc r m a o m t d w t h o n ton ofc o t gr p k sa i n a d ga h o t-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红色载体
孔径 粘合剂 ~1um 有
白色载体
~8-9um 无
机械强度
表面积 化学活性 常用固定液 分离对象

大(4.0 m2/g) 有吸附中心 非极性 非极性物质 大连6201担体 上试201

小(1.0 m2/g) 很弱 极性 极性物质
产品
上试101、102
(一)载体
4.载体的处理方法——钝化,减弱吸附性 酸洗:除铁、铝等金属氧化物,用于分析酸类和酯类 碱洗:除表面Al2O3等酸性用于分析胺类等碱性化合物 硅烷化:除表面的硅醇基,用于具有形成氢键能力的 较强的化合物分析 表面釉化:屏蔽或惰化载体的吸附活性中心,在载体 表面产生一玻璃状的“釉层”
载气→减压→净化→稳压→ →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 进样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气化室、加热系统
色谱柱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系统、色谱柱 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 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记录器、数据处理装置
第二节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
一、气-液色谱固定相 固定相组成:载体+固定液 (一)载体 1.作用:承载固定液的作用 2.要求: 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多涂渍固定液) 无吸附性(不吸附被测组分) 化学惰性(不与固定液发生化学反应) 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气相色谱法
河北医科大学分析化学 樊淑彦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GC)
简介:
1.定义: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法。
2.气相色谱的发展:
由英国生物学家Martin等人创建,1941年首次 提出用气体作流动相,1952年第一次分离复杂混合 物,1955年第一台商用仪器问世,1956年速率理 论 出 现 , 1957 年 诞 生 了 毛 细 管 色 谱 法 , 1959 年 Martin等人创建了裂解气相色谱法,60年代产生了 气-质联用法。

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

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
qx (lgrx) : 在待测柱上的相对保留值的对数。
相对极性Px分类:
β,β ' -氧二丙腈:P =100
角鲨烷:
P =0
其余:Px=0---100 分为5级 0—20 0或1 非和弱极性
角鲨烷、甲基硅 橡胶
21—40 2 中等极性 DNP、OV-17
41—60 3 中等极性 氰基硅橡胶
61—80 4 极性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性
R(
n 4
)
r2r,12,1 1
k2k2 1
(a) ( b) (c)
a:柱效项 b:柱选择性项 c:柱容量项
1.提高r21和k
(1) r21 反映了固定液的选择性, r21值越大(即固定液选 择性 好),分离度就越大,分离越好。若r21 =1 ,则 R = 0 ,两组分不能分离。
1. 填充柱
2. 毛细管柱(开管柱)
四、检测系统 1. 热导池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 电子捕获检测器 4. 火焰光度检测器
五、温度控制系统 控制和测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温度。
色谱柱温控方式:恒温分析、程序升温。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 高选择性 2. 高效能 3. 高灵敏度 4. 分析速度快 5. 应用范围广 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好,分 子量在400以下的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对于气体、气态烃等低沸点混合物,柱温选在比平均沸 点低50℃至平均沸点范围内分析。
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试样,宜采用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指在一个分析周期里,色谱柱的温度随时 间由低温到高温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变化,使沸点不同的组分, 在其最佳柱温下流出,从而改善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
总结:范第姆特方程 H=A+B/U+CU

橡胶聚合物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

橡胶聚合物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

验室作出和积累已知样品的谱图库进行对照 。
b . 一般只能建立相对定量分析法。
c. 样品的组成和结构与裂解产物的关系 ,
有时不象其他分析方法那样一一对应 (因裂解
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妨碍了对某些样品
的分析和研究。
3.3 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条件选择
a. 裂解温度
b . 温升时间
c. 裂解时间
微细的石英管中并将其放入铂丝线圈内,然后送 入裂解室内,通电后,热丝被迅速加热到一定的 温度,样品瞬间裂解,并由载气带入色谱柱。
图 3 热丝裂解器示意图
1 电源;2 计时器;3 载气;4 铂丝线圈;5 到色谱柱
2.3 居里点裂解器
居里点裂解器是利用高频感应进行裂 解,其原理是将一根铁磁丝 (或箔片)置于 高频感应线圈内 ,当通电流时 ,形成的高频 磁场使铁磁丝体产生交变磁通 ,由于铁磁 丝体的磁矩运动的滞后效应 ,丝体或箔片 被 迅 速 加 热 , 温 度 到 达 居 里 点 时 ,( 即 由 铁
磁 到 顺 磁 的 转 变 温 度 ),铁 磁 体 转 变 为 顺 磁 体,此时,不吸收磁场的能量 ,铁磁体温度 就不再上升。随着载气的流动 ,温度下降, 当降至居里点以下时 ,铁磁体即由顺磁又 恢复为铁磁,重新吸收能量 。在继续加热, 如此反复 ,保持铁磁丝体的温度稳定在居 里点上下 。
3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4 谱图的解析和处理
3.1 PGC 的优点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鉴定方法
a.灵敏度高:样品的用量很少,一般为微克 4 . 1 指 纹 图 比 较 鉴 定 法
和毫克量级,有时甚至于小于 1ug 。 b. 样品一般不需要预先提纯或处理 ,可以
直接使用任何物理形态的样品进行实验,因此,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第五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第五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2、气相色谱仪
(4)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电子捕获检测器是利用电负性物质捕获电了的能力,通 过测定电子流进行检测的。ECD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 点。它是一种专属型检测器,是目前分析痕量电负性有机化合 物最有效的检测器,元素的电负性越强,检测器灵敏度越高, 对含卤素、硫、氧、羧基、氨基等的化合物有很高的响应。电 子捕获检测器已广泛应用于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金属 配合物、金属有机多卤或多硫化合物等的分析测定。它可用氮 气或氢气作载气,最常用的是高纯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的组成
载气系统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器、气路控制系统。载气是气 相色谱过程的流动相,原则上说只要没有腐蚀性,且不干扰样 品分析的气体都可以作载气。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从1952年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 析方法。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物化性质的差异,在固定相 (色谱柱)和流动相(载气)构成的两相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 系数(或吸附性能),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 一起迁移,并在两相问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吸附——脱附或溶 解——析出),使得那些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物质,在迁移 速度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经过一段时问后,各组分之问达到了 彼此的分离。被分离的物质依次通过检测装置,给出每个物质的 信息,一般是一个色谱峰。通过出峰的时间和峰面积,可以对被 分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2.进样系统
作用:试样引入色谱柱系统 进样样品状态:液,气,固态 进样设备:注射器,进样阀,裂解器 进样方法:手动,自动
进样方式
分流进样:样品在加热的气化室内气化,蒸气大部分经分馏管道 放空,只极小一部分被载气带入 色谱柱. 特点: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沸程宽,浓度差异大,化学性质 各异的样品不适用. 无分流进样:进样时样品没有分流.适用于痕量分析;进样时间 长,会造成初始谱带的扩展.-冷肼 柱头进样:样品直接进入预处理柱或柱入口,进样部分温度很低, 防止溶剂在进样时针头气化,样品在冷的柱壁上形成液膜,组分 在液膜上实现气化.—编程操作,适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顶空进样:采用气态进样.免除大量样品基体对柱系统的影响. 适用于血中毒物,酒,饮料中挥发性香精,食品添加剂的残留溶 剂,植物的芳香成分,聚合物中的挥发组分等.

色谱柱选择:第一根柱子是非极性,较大内径(甲基硅氧烷) 第二根柱子是中等极性或极性 检测器:FID,ECD 应用:石油样品,环境样品,农残,中药挥发油
气相色谱联用技术——GC-MS
MS:利用电磁学原理将样品分子转换为带电荷的气态离子,并按 照核质比将其分离并记录下来,从而获得分子结构的方法. 质谱单元:真空部分,电离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气质联用:接口单元—色谱仪柱出口压力为105Pa,质谱仪必须保 证在高真空度下运行.为了解决压力的不协调性—接口. 接口方式:开口分流法—通入保护气流(He),使色谱柱的末端 保持常压,而不会降低系统的分离效率.限阻管具有适当的阻力, 仅有一小部分被引入质谱(大部分被放空). 分子分离器:通过分馏技术,使进入质谱的气流获得 富集,以保证较高的灵敏度. 直接连接法:毛细管柱内径细,柱流量小,即使色谱 出来的所有气流全部流入质谱系统,真空系统仍可以维持较好的 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油气田的成熟程度、燃料的燃烧性能
• 生物大分子和医药分析
鉴别不同蛋白质、微生物和细菌的分类、疾病诊断
• 司法检验
染料、橡胶、纤维等物证的检验 Nhomakorabea裂解器
高分辨PGC的特点
(1)分离效能高 (2)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3)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
(4)适用于各种形态样品,且一般不需预处理
(5)定量精度高于IR和MS
(6)设备简单,易于普及
两种商品丙烯-乙烯共聚物的PGC
PGC的局限性
(1)由于受GC分离特点的限制,从色谱柱流出的只能是 热稳定的、分子量有限的裂解产物,故不易检测不稳 定的中间体和难挥发的裂解产物,这对裂解机理的研 究有影响。 (2)裂解产物的定性鉴定比较费时,需要各种联用仪器 分析如 PGC-MS、PGC-FTIR。 (3)由于裂解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少人认为PGC的 “实验室之间的重复性”不是很好,故现在尚无像IR 那样的PGC标准谱图。
裂解气相色谱法
裂解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 裂解气相色谱(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PGC) 是热裂解和气相色谱的结合。 • 在一定的条件下,高分子及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裂 解过程将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就是说,特定的样品有 其特征的裂解行为,例如特征裂解产物或产物分
布。因此,通过对某一样品进行裂解可以获得所需要
的产物,这就是应用裂解;也可以对原样品进行表征, 这就是分析裂解。PGC就是一种分析裂解方法。
所谓PGC,就是将待测样品置于裂解装置内,在严格控 制的条件下加热使之迅速裂解成可挥发性小分子产物, 然后将裂解产物送入色谱柱直接进行分离分析。通过 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与裂解温度、裂解时间等 操作条件的关系可以研究裂解产物与原样品的组成、 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关系,以及裂解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PGC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天然和合成大分子、生物大分 子、有机地质大分子以及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PGC的应用-真伪鉴别
人参
商陆(人参伪品)
PGC的应用
生成乙烯的原 料石脑油质量 的评价
PGC的应用-聚合物
• 聚合物的定性鉴定 • 聚合物的组成分析
•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枝化结构、立体规 整性、分子量和端基、交联结构、共聚 物和共混物的区别)
• 降解机理
PGC的应用-其它
• 能源和地球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