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2种方法效果对比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作者:陈士明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2期[摘要]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
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
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 左胸入路;右胸入路;胸中段;食管癌[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40-02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远期生存率的提高方法仍为较难突破的瓶颈,研究报道称其5年总生存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8~77岁,平均(55.6±10.5)岁。
均经胃镜病理检查及上消化道造成定位证实。
病程1.0~8.5个月,以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为1.5~10.0 cm病变长度,平均为(4.5±3.3) cm。
其中腺鳞癌1例,腺癌1例,鳞癌78例。
同时采用胸部CT行常规检查,对纵隔淋巴结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了解。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程、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采取右胸路径实施手术,协助患者取约45°的左斜卧位,切口选择在右胸前外侧,并经第4肋间位置向胸腔内进入,对奇静脉弓行结扎并切断,将肿瘤及胸段食管处于游离状态,对食管旁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行清扫操作。
切口选择在上腹正中位置,将胃至幽门水平游离,对区域淋巴结行清扫操作,加强胃网膜友动脉及胃右的保护,对食管裂孔行扩大操作,达3~4横指宽度为宜,送胃入右侧胸腔。
将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或右胸顶处行吻合操作,胃壁与胸顶胸膜行数针固定缝合,以使吻合口张力减轻。
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的应用对比

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的应用对比目的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分别应用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比较分析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二野清扫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三野清扫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
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应用三野清扫术的效果较好,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且安全性也更高。
标签:二野清扫术;三野清扫术;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目前,食道癌已经成为了一种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而在对食道癌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手术根治性切除,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主要为试管癌淋巴结复发。
为此,这也就使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結的清扫工作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1]。
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0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比较分析了二野清扫术与三野清扫术的清扫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介于42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6.33)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儿年龄介于41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9±6.31)岁。
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二野清扫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即右后外侧开胸联合上腹部正中切口;将三野清扫术应用到观察组中,即右后外侧开胸联合上腹部正中切口以及颈部U形切口[2]。
三切口食管-胃单层宽边颈部吻合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研究

ss wih sng e l y r a d b o d bo d r s t r a e i p r t o i t i l a e n r a r e u u e t k n up e h - r c c e o h g a a c r r d c lo e a i n a i s p a e lc n e a ia p r to
中采 用 颈 胸 腹 三 处 切 口入 路 , 胃与 食 管 吻 合 采 用 单 层 宽 边 方 法 、 胃代 食 管 。 结 果 :全 组 无 手 术 死 亡 , 现 吻 出
合 口漏 l 、 例 吻合 口狭 窄 5例 、 门梗 阻 2例 、 次 开 胸 止 血 1例 、 腔 感 染 2例 以 及 乳 糜 胸 1例 、 访 13 幽 再 胸 随 4 例 , 年 生 存 率 为 3 . % 。结 论 :此 术 式 简 便 有 效 , 属 淋 巴结 清 扫 方 便 , 底 , 得 推 广 。 五 12 局 彻 值 关 键 词 :食 管 癌 根 治 术 ;胸 上 段 食 管 癌 ; 管 . 食 胃单 层 宽 边 吻 合
a u a ia se t my t a e t ih o g s r d c lma t co o tk he rg t c mm o a oi h e h r c a o i li c so nd e n c r td t r e t o a o bd m na n iin a —
三野淋巴清扫术与普通三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术后疗效观察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笔者所在 医院 白20 0 5年 1 0月 ~ 0 8年 1 20 0
13 观 察 指 标 .
术后 观 察患 者 的主观 症状 , 括 进食 减少 、 包 呛
术后两组患者进食减少 、 呛咳 、 反酸 、 心 、 烧 腹泻 、 重下降等 体 症状 比较 。观察 组 : 食 减 少 1 进 t例 (9 6 ) 体重 下 降 1 1. % , 0例 (78 , 1. %) 食物反 流 l 0例 ( 7 8 ) 进 食 呛 咳 1 1. % , 2例 ( 14 ) 2.% , 烧心 9例 ( 60 ) 腹泻 l 例 (9 6 ) 1. % , 1 t. % 。对照组 : 进食减少 2例
中外 医 学研 究
|
21 0 0年 1月 第 8卷
|。 | || I |
第 2期
|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 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 |
三 野 淋 巴清 扫 术 与 普 通 三 切 口治 疗 中
月5 6例食管癌患者施 行三 野淋 巴结 清扫食 管癌 切除术 , 察患 观
者术 后 的 生活 质 量 , 与 食 管 癌 患 者 普 通 三 切 口术 后 生 活质 量 做 并 比较 , 报 道 如 下 。 现 l 资 料 与 方 法
前缘切 L游离颈段食 管 , 管状 胃经 食管 床提至颈 部 , 食管 ~ I 将 行 胃颈部 吻合术 , 保持吻合 口无张力 , 外涂 O B胶 或生物蛋 白胶 , 同
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手术配合

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手术配合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手术配合一、手术背景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其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及周围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需要分别开胸、开腹和颈部切口,以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
二、手术步骤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血液学检查等。
-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包括开胸器械、吻合器、线锯等。
2. 开胸手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全身麻醉后,进行患侧胸部切口。
- 打开胸腔,暴露食管和肿瘤组织。
- 清扫周围淋巴结,切除肿瘤组织。
3. 开腹手术- 在患侧腹部进行切口,暴露胃和肝脏。
- 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
- 将胃与食管远端进行吻合。
4. 颈部切口- 在患者颈部进行切口,暴露食管近端。
- 切除肿瘤组织,将食管近端与胃进行吻合。
5. 关闭伤口- 完成吻合后,依次关闭胸腔、腹腔和颈部的切口。
- 放置引流管,防止积气和积液。
三、手术配合1. 麻醉配合- 麻醉师需确保患者术中麻醉平稳,避免因疼痛等原因导致的手术中断。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术中安全。
2. 器械护士- 器械护士需熟悉手术步骤,确保手术器械的准确传递。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 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负责管理手术间的物品和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
4. 外科医生- 外科医生需具备丰富的食管癌手术经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手术纪律,确保患者安全。
四、术后管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
-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五、注意事项- 术前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的结合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01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与精准医疗
02
结合免疫治疗和精准医疗,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
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个体化康复指导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的
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5%
。吻合口瘘会导致局部感染、胸膜腔感染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02 03
乳糜胸
乳糜胸是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 乳糜胸会导致大量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乳糜液溢出,造成营养不良和免 疫功能低下。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对于老年患 者和长期吸烟者,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会导致咳嗽、咳痰、发热等症 状,影响术后恢复。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存在的高危因 素进行干预。例如,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应提前戒烟, 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与观察
术后应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 症。例如,对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引流和 营养支持治疗。
术中操作规范
术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同时 ,应选择合适的吻合技术和材料,以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 症的发生率。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为预防术后感染,可在术前和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部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严格 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
特点
该手术具有切除范围广泛、清扫 淋巴结彻底等优点,有助于提高 患者生存率。
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对照组 28例患者 ,采用双腔插 管全麻 ,患者先取左 侧卧位 , 标 准右 胸后 外侧 切 口,经 第 5或 第 6肋 间进 胸 ,结扎 切 断奇 静 脉 弓 ,游离胸段食 管及清扫 淋 巴结 ,清 除周 围脂 肪组织 ,于食 管 膈肌 裂 孑L上 缘切断 食管 ,上 下两 断端 缝扎 并用 安尔 碘消毒 ,之 间 连接 足够 长棉纱 带 ,胸 腔创 面止 血 、膨肺 、置 胸管 、关 胸 。然 后 ,改 变手术 床方 向和变换 患者 体位 从左 侧卧 位至平 卧位 ,腰 部垫 高 ,重新 消毒 铺 巾 ,行 上腹 正 中切 口,游离 全 胃,清 除腹腔
3 讨 论 目前 ,我 国食管 癌 的发病率 居世 界首 位 ,并 以胸 中上段 食
管癌 为主 ,根 治性 地治疗 食管 癌必 须提 高肿瘤 的切 除率 ,并 进 行大 范围 的淋 巴结 清 扫 ,因为 淋 巴结 转 移程 度 是影 响预后 最
表 1 两 组患 者手 术情 况 比较 ( ± )
院时间 ,加快患者 的康 复进程 。
【关键 词 】胸 中上段 食管癌 ;三切 口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69—02
胸 中上段食 管癌 的发 病率 约 占全部 食管癌 发病 率 的 70% 左右 ,是 食管癌治 疗的重点 。 由于胸 中上段 食管癌受 人体生 理 结构 的影响 ,经左 胸进路手 术常感术 野暴露欠 佳 ,因此 ,多选择 经左 颈 一右胸 一上 腹正 中三切 口手术治 疗 的办 法 _Il。但是 ,常 规 的手 术需要 患者两次 摆放体位 才能 完成手术配 合 ,不仅影 响 手术 进 程 ,还 可能 增加感 染 的机会 ,而笔 者所 在 医院在 临床 实 践 中采 用一种体 位完成 手术 ,简化 了手术步骤 。为进一 步探讨 这两 种术 式 的差异 性 ,现将 53例 食管 癌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报道 如 下 。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切除途径和方法,证实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
方法对行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的23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情况、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生存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36例患者右颈气管旁三角淋巴结癌转移率67%(158/236)、转移度30%(213/710),无一例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比左侧进胸左胸内或左颈部吻合平均延长1 h,与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手术相当,术后恢复时间与既往术式无区别。
结论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法。
标签:胸中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胸中段食管癌因其病变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入路多样,我院既往多采用有左侧进胸左膈肌切开左胸内或左颈部食管胃吻合以及右侧进胸加上腹正中切口右胸内食管胃吻合,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均未对右颈气管旁三角(气管及食管右侧与肩胛舌骨肌及右锁骨下动静脉所围成的三角区)[1]淋巴结进行清扫,影响胸中段食管癌术后疗效。
因此,自2004年6月至今采用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效果满意。
现将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236例胸中段食管癌行三野根治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236例,女86例,男15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6岁。
术前均经纤维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病变位于胸中段,长度2~6 cm。
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鳞癌,1例为多灶性鳞癌。
手术时间220~310 min,住院时间(术后至拆线并正常进食半流质)7~10 d。
1例出现右胸乳糜瘘,经再手术缝扎胸导管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先取左侧90°卧位,沿右第5肋间进胸,进胸后将肺组织向前下方推开并剪开纵隔胸膜,经探察能将肿瘤除时,先结扎切断奇静脉弓,再沿肿瘤周围仔细分离并结扎切断食管营养血管,同时清扫全胸段食管旁及上、中、下纵隔各组淋巴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2种方法效果对比作者:柯孙葵,林若柏,段红兵,蔡英杰【摘要】目的:对比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手工吻合与一次性吻合器吻合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08年2月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患者217例,颈部吻合分别采取手工吻合和强生一次性吻合器吻合,并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135例,吻合器组82例两组。
所有患者术后均观察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半年,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63%(13/13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5.19%(7/135)。
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2.44%(2/8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 6.10%(5/82)。
术后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手工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中,吻合器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是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吻合术,外科[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with cervical artificial anastomosis in three field radical esophagectomy and with onetime anastomosis. Methods: Collected datas from 217 cases who accepted cervical artificialanastomosis and onetime anastomosis in three field radical esophagectomy from January 2002 to February 2008 in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Divided all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artificial anastomosis group (135 cases) and stapler anastomosis group (82 cases). Observed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surgery and anastomotic stricture 6 months later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6month follow up showed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 were 9.63% and 2.44% respectively in two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 were 5.19% and 6.10%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Stapler anastomosi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 It is valuable for cervical anastomosis in three field radical esophagectomy.[KEY WORDS]Esophageal carcinoma; Anastomotic; Anastomosis, surgery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结果显示可提高胸段食管癌治疗效果,但由于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影响了三野根治术的广泛开展。
由于该术式吻合口位置高,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现回顾性分析颈部吻合2种处理方法,即手工吻合与吻合器吻合,对比其在颈部吻合的安全性。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1月~200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均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或鳞腺癌病例217例,根据颈部吻合方式分为手工吻合组和吻合器组。
手工吻合组共135例,胸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38、63、34例;吻合器组共82例,胸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17、48、1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手工吻合组与吻合器组患者的一般资料1.2 方法右进胸后外侧切口完成胸段食管游离,全纵隔淋巴结清扫。
转换体位,同时经上腹正中切口清扫胃周淋巴结并游离胃,自胃小弯中段以闭合器分次向近端闭合并切除部分胃小弯组织,一并切除贲门及肿瘤食管,闭合缘作浆肌层包埋,制成一长度约20 cm、管径约2 cm的管状胃。
管状胃近端作标志缝线与食管近端结扎线连接,备上提至颈部。
颈部经下颈部衣领状切口清扫双侧锁骨上、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最后经食管床上提管状胃至左颈部行胃食管颈部吻合。
手工组采用传统双层吻合方法,离断颈段食管,取管状胃顶部与食管断端分层吻合(黏膜—黏膜、浆肌层—外膜)。
期间留置胃管及空肠营养管。
检查吻合口完整。
吻合器组采用强生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吻合:松开荷包钳,在距缝线下方0.5 cm处顺食管纵轴作长约2 cm切口,向食管近端塞人抵钉座,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在线结下0.5 cm处切断食管。
抵钉座放置完毕后,在管状胃顶部最高点切一小孔,将吻合器的中心杆从该处置入,距该孔约3.0 cm处的胃前壁切一2.5 cm切口,并经切口将主机一起送至胃底,对接抵钉座中心杆后调节指示针于有效钉合范围,最后完成击发,检查吻合口完整性。
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并于进食前复查食管泛影脯胺透视排除吻合口瘘。
术后半年内复查食管钡透了解吻合口狭窄情况。
吻合口直径<1.0 cm为吻合口狭窄。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
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分析。
2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率为100%。
结果见表2。
手工吻合组135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发生率为9.63%(13/135);吻合器组82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2.44%(2/82)。
15例吻合口瘘患者均经通畅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治愈。
手工吻合组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7例,发生率为5.19%(7/135);吻合器组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发生率(5/82)6.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手工吻合组和吻合器组术后并发症结果(n)(%) 3 讨论食管癌多中心起源,进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比较符合食管癌的根治原则[1]。
可以减少食管切缘残留癌和远期再发癌[2]。
同时,食管壁的淋巴管网十分丰富,且组织疏松,为癌细胞的淋巴道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癌症较早地出现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癌不仅极易转移到附近淋巴结,而且常常转移到颈部及腹部有关淋巴结。
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逐渐成为治疗食管癌的常用方法,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特别是由于该术式吻合位置高,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增大,颈部手工吻合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多数文献[37]认为5%~15%,明显高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5%(包括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
手工缝合虽能在直视下进行,但却繁杂费时,而吻合器的使用却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并不能减少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良性狭窄)[8]。
有文献甚至认为颈部吻合使用吻合器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9]。
但又有专家认为使用吻合器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10,11]。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颈部吻合器明显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发生率。
我们在颈部应用吻合器的一些体会:(1)颈部食管胃吻合关键是要有足够长的管状胃,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为此胃就要充分游离,直至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并做成管状胃,胃小弯第一把缝合器切断点一般在贲门到小弯的第二血管分支,对于较短的胃,根据情况也可选择第三支。
平展胃可延长管状胃长度。
(2)因为颈部空间较小,适宜倒插中心杆,再通过胃前壁一小口连接吻合器主机。
(3) 管状胃短或残留食管不足以安置吻合器抵钉座者,仍应手工吻合。
(4)吻合器退出后要仔细检查吻合口是否完整。
我们一般用食指探查吻合口光滑与否,并顺便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引人胃腔内,一般说来,只要吻合光滑黏膜对合完整,如果肌层对合不良,缝合肌层数针是可以避免吻合口瘘发生。
(5)吻合完毕宜将胃底与颈深筋膜缝合固定数针,以免胸胃重坠导致吻合口张力过大影响其愈合,同时避免吻合口坠入胸腔。
(6)击发吻合器前检查颈部喉返神经、甲状腺及血管是否嵌入。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若管状胃及残留食管够长的情况下、颈部使用吻合器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参考文献】1 邵令方,高宗人,卫功锉,等.河南省34年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研究[J].中国肿瘤杂志,2000,9(5):213.2 刘海峰,王斌,李刚生,等.左胸小切口颈部食管胃黏膜包套式吻合治疗食管癌[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274276.3 王威威,胡春宏.食管癌术后复发放射治疗配合甘氨双唑钠增敏的近期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2):117118.4 冯先富,张庆河.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体会(附536例报告) [J].中华外科杂志,1989,27:3435.5 孙玉鹗,于长海,戴为民.机械吻合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1605例经验总结) [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2021.6 冒志明,刘颈柏,赵凯国,等.经胸颈段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临床应用(附82例报告) [J].中华胸心外科杂志,1996,12:8990.7 赵崇伟,王普政,王化生,等.胸骨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上中段食管癌[J].中华外科杂志,1987,25:458459.8 Hsu HH, Chen JS, Huang PM, et parison of manual and mechanical 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afteresophageal resection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4,25(6):10971101.9 Honkoop P, Siersema PD, Tilanus HW, et al. Benign anastomotic strictures after 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 and cervical esophagogastrostomy: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6,111(6):11411148.10 Chunwei F, Qingzeng N, Jianliang L, et al.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with a new stapler in the surgery of esophageal carcinoma[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5,28(2):291295.11 Singh D, Maley RH, Santucci T,et al.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 of stapled mechanical 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J]. Ann Thorac Surg,2001,71(2):4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