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小论文90546

一年级数学小论文90546
一年级数学小论文90546

“抢三十”中的数学奥秘

**小学 **年级**班 ***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在阳光房喝茶晒太阳,忽然爸爸说“儿子,我们来玩个数学游戏吧”我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个数学游戏的名字叫:“抢三十”,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1,2”, 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 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 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 这样两人反复轮流, 每次每个人

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 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 谁先抢到30, 谁

得胜.就这样爸爸再三解释清楚了规则后,我们就开始了。

首先是我和爸爸玩,爸爸让我先说,结果我输了。试了好几次,都是我输,我很纳闷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每次都是我输,我总结输的教训,结果发现,每次都是我先说,于是我就跟爸爸说,你耍赖,每次都是我先说,才输的。于是我要求爸爸先说,又试了好几次都是输多赢少。我很是不解,爸爸是找到了什么规律,什么数学奥秘,导致我老输。就在这时,爸爸说:“***,只要你先说,你就肯定输。”这时站在一旁的妈妈不乐意了,说:“不可能,我两试试。”就这样,爸爸和妈妈较量起来,试了好几回,只要妈妈先说,爸爸就一定赢。这时我很好奇,想爸爸一定是抓住了什么规律,于是我让爸爸告诉我这里的数学秘密,爸爸小声的告诉了我这里的规律,我记住了规律就和妈妈玩,结果屡试不爽,每次只要妈妈先说,都是我赢。后来我跟爷爷玩,奶奶玩,掌握了爸爸告诉我的规律,每次都是我赢,我很开心。游戏至兴,爸爸开始跟我讲解这里面的数学规律和奥秘,在此我首先将爸爸告诉我的制胜秘诀告诉大家:“在抢三十游戏中,一定要让对

方先说,对方说一个数,你就说两个数。”小伙伴们一定要相信我哦。爸爸说:“***,根据游戏规则,我们要抢30,是不是一定要优先抢到27,这样对方无论说“28”还是“28、29”你总能抢到30,要抢到27,必须要先抢到24,这样对方无论说“25”还是“25、26”你总能抢到27,以此类推,要抢到24,必须要先抢到21,要抢到21,必须要先抢到18,要抢到18,必须要先抢到15,要抢到15,必须要先抢到12,要抢到12,必须要先抢到9,要抢到9,必须要先抢到6,要抢到6,必须要先抢到3,为此只要让对方先开始,无论对方说“1”或者“1,2”,你就总能抢到“3”。3、6、9、12、15、18、21、24、27、30都是3

的倍数,为此每次对方说一个数,你就说两个数,保证了进度按照3的倍数推进,这样你就最终能抢到30.听明白了没有。”我听得很认真,也听明白了爸爸的意思。我问爸爸:“如果我们抢50,是不是这样推理,要抢50就必须抢到47,要抢47就必须抢到44,要抢44就必须抢到41……要抢8就必须抢到5,要抢5就必须抢到2,所以抢50一定要先说,首先抢到2,然后按照抢30的规律推进就一定能赢”。“是的,儿子你太聪明了!关于抢数字的游戏,爸爸给你做个总结,这个总结有点难,现在你不一定理解,但是等你懂时再来看,会觉得总结的很有道理:如果两人每次说的数, 连续个数不大于m,赢家争得的数是n( n> m ), 那么赢家就要先说出一个最小项是用n 除以m + 1的余数, 依次增加m + 1的一列数. 这就是“抢n”类游戏制胜策略的数学道理.

先假设要抢的数为n, 每次每人最多可以报m 个数, 这样可以得出: 要抢到n, 就要抢到n- (m + 1), 就要抢到n- 2(m + 1), 就要抢到n-

3(m + 1), ……按此方式, 就可以求出要抢到的最小数, 即n ÷(m + 1)的余数,就可以设计出哪一位有必胜的机会. 如果余数为0, 则后

说者有必胜的机会; 如果余数非0, 则先者有必胜的机会.”

这就是抢30中的数学奥秘,这就是数字的规律,数学王国真奇妙,我们以后一定要学好数学,发掘更多地数学奥秘!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导语】“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 今天,我无意间发现里一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发明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 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 水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好神奇啊! 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 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结果发现得出来的 数都是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 是一样的。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 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 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今天,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起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问 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 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设原来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 + 10),根据“原来参赛总人数× 1/15 + 10 = 现在参赛总人数

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大全

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大全 导语:生活中处处也有数学。下面是关于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希望大家喜欢小编整理的论文。 数学小论文300字【一】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小论文300字【二】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我们来到了超市。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

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44。8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8。6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 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44。8÷16=2。8(元)8。6÷3≈2。86(元)70÷24≈3(元)2。8元<2。86元<3元16颗装比较合算。 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16÷44。8≈0。36颗)3÷8。6≈0。35(颗)24÷70≈0。34(颗)0。36颗>0。35颗>0。34颗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 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0。06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0。2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数学小论文300字【三】今天,妈妈在做家务而我在做家庭作业。 我发现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我就空在那儿。哈,试卷做完了,我便开始慢慢思考这道题。题目是:“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我想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在卷子上刷刷地写了几笔,可妈妈摇了摇头,缓慢地说:“不对,再想。”我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于是便说:“妈妈,你就饶了我吧!”妈妈便开始认真地教我:“你说1

一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一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序号学校指导教师作者题目 1 宋诏桥小学周燕丁纪元《称狗》一 2 金家漕小学王丽丽朱璟琪《“左右”让我们左右为难》一 3 邱隘实验小学干雨哲王爱波《买水果的奥秘》一 4 堇山小学叶玉梅陈筠文《数星星》一 5 冯家小学竺君萍周佳怡《奇妙的数学》一 6 瞻岐镇中心小学邬倩倩宣志平《特别的奖励》一 7 宋诏桥小学庄丽君徐奕扬《商店打折中的数学问题》一 8 古林镇中心小学郑培龙叶珂《握手的问题》一 9 宋诏桥小学王桂雅陈泓羽《玩“游戏棒”做学问》一 10 邱隘镇中心小学俞琦一王梓涵《两杯水的秘密》一 11 堇山小学刘萍胡艺馨《排队》一 12 洞桥中心小学冯敏冯家宸《从十几减9想到的》一 13 洞桥中心小学李银银董见阳《画一画,解决问题更轻松》 一 14 宋诏桥小学胥华美平川《我发现的小秘密》一 15 堇山小学崔璐璐倪涵《座位》一 16 章水镇中心小学郑欢峥杨书涵《“单位”很重要》一

17 云龙镇王笙舲小学方芳马仁凯《郊游》一 18 古林镇布政小学郑巧燕谢驭能《分蛋糕》一 19 鄞江燕玲学校周秋霞朱韬《走迷宫游戏》一 20 钟公庙小学徐莉莉王惜缘《我最爱的礼物》一 21 高桥镇何家小学胡凯杰王炫《我的“城堡”》一 22 横街中心小学崔怡泳杨刚《数瓶子》一 23 横街中心小学严叶儿董羽研《买书的学问》一 24 洞桥镇百梁小学杨洁刘志强《数泡泡》一 25 高桥镇中心小学桂盛王文欣《游戏中的数字》一 二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序号学校指导教师作者题目 1 古林布政小学袁航王妤昕“算”出乐趣二 2 华泰小学柳耀亮董宥含神奇的时针美丽的对称二 3 邱隘实验小学陈兵金可湛数楼梯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论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论文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民和五小仇群红 一、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换而言之,体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体验”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

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用简单浅显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在适宜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探索情境: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硬纸条等量一量数学书的一条边。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测量数学书同一条边长时,有的学生量出是5根半火柴的长(有的量出是3根牙签的长,有的量出是2张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的同一条边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测量的经验和通 过讨论与观察发现:原来测量数学书边长的材料长短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应处于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反思体验情境。有反思意识的学生,一旦意识到问题,内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海口市琼山第六小学吴惠婉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时间”这部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三个星期前就先告诉学生,三个星期后我们要学习时间,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然后我有意创设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大家接触,结果学生来了兴趣,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 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免费提供给大家,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理的技巧,对论文写作绝对非常有用,如果对论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搜索伯乐论文网上查看对应专业的范文或者直接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写作论文前必看——伯乐论文网老师总结的论文写作经验】 1.论文写作万不可抄袭。大家着手准备论文时,首先就是寻找参考资料和范文,借助搜索引擎的强大,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但是来伯乐论文网的同学们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参考文献和范文不能合理利用,想偷工减料,直接借用是非常常见的。现在无论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都会通过抄袭检测软件查重,直接影响到毕业。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2.论文需要创新,不能随大流。这点大家都能想到,如果跟你同学的题目或者内容一样,肯定不会的高分,论文的创新可以从提出新的观点,结合案例分析,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结合新的理论等方面进行。 3.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如果你仅仅是想毕业,而不是做出杰出的科研成就,那么就少看一些正规的论文写作方法。首先,找出一堆最新的参考文献与范文,最好是近2年的,如果太老旧,肯定在网上传遍了,可能你同学也在用,最近范文可以在伯乐论文网的数据库中搜下;然后,通过结合多篇文章给自己拟个题目和提纲,与别人的论

文区别开来最重要的就是提纲的写作,一定要细分到三级提纲;最后,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c65124885.html,/a/gongke/1000.html这篇文章对论文 的抄袭检测机制做了解,对文章理论部分进行改写,再结合案例做具体的分析描述。 以下是伯乐论文网该专业众多范文中的一篇: 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毕业论文 【论文内容】 我国从倡导素质教育以来,一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 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许多学者对个性教育进行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一线工作的教师、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以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个性教育曾经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个性教 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表明,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评价制度,已经开始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此时此刻,在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调整的时期,家庭和学校在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取得和谐一致,才能培养出优秀 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总结了当前中国家庭、学校个性化教育中存在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闵桥镇中心小学房津瑶 星期天,妈妈说要将家里餐桌上的旧桌布换掉,重买新的。 我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去帮你买。” 妈妈皱了下眉,说:“我把旧台布的尺寸忘记了,现在妈妈想重新量一下,可是,家里没有尺子,该怎么办呢?” 我摸了摸头,走到桌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旧台布,忽然,我发现旧台布上的花纹是一个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 “有了!”我高兴地喊到,“妈妈,我只要用我的学生尺量一下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再相乘不就行了吗?” 我拿来学生尺,量了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然后我又数了一下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是12个正方形,宽是10个正方形,那么长就是12×8=?,宽是10×8=?,怎样算出得数呢?对了,先算出9个8,再算出3个8,然后加起来得96,再想10个8是80。 妈妈听了,高兴地说:“你这个小机灵鬼,谢谢你哦!” “不客气啊。”我调皮地说道。 哈哈哈哈……

闵桥镇中心小学葛梓烽 老师说数学是一门基础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堆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了起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5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5乘以9再加上1吗,就是46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玩具,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看,数学真的是用途很广。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怎样算的又快又准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刘徐 元旦,妈妈给我50元,让我自己安排。我来到商店买了5本本子,每本1元,又买了一个5元钱的玩具,最后我还到超市里买了QQ糖,一袋2元,我买了5袋,妈妈让我算算一共用了多少元。我兴高采烈的对妈妈说:“我刚学会了乘法,这还不容易!” 1*5=5(元) 2*5=10(元) 5+10+5=20(元) 我算的又快又准吧! “藏”起来的乘法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陆光辉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一些冰激淋,我打开袋子数了数,里面有香草味3根,奶油味的5根,芒果味的5根,还有7根巧克力味的。妈妈问我:"你能用乘法计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冰激凌吗"我愣住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这里的4个数不完全相同,怎么用乘法计算呢我想了想,用乘法计把必须把这几个数变得一样大,然后再用乘法计算。我反复在心里读着 3,5,5,7。读着读着,我眼睛一亮,把7拿出2给3,这样4个数都变成了5,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冰激凌一共有5x4=20(根)。妈妈听了我的方法,夸我真聪明。

乘法与加法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江炜杰二年级一开学,沙老师就教会了我们乘法。沙老师说:“乘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比如4+4+4+4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会背‘四六二十四’的口诀就能算出来。”我似懂非懂地问:“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沙老师说:“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来算了;而假如加数相同的话,就可以用乘法来算。其实,乘法就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妈妈去买QQ糖,一袋是两元钱,一共买了五袋,五袋QQ糖一共要付几元钱?我说:“2乘以5等于10”。妈妈又考考我说说:“6袋呢7袋呢”我早就胸有成竹,脱口而出:“二六十二,二七十四,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早就会啦”!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看来我的小乖乖还真能学以致用呢,今天我要大大的奖赏你,要什么随便拿!”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喜滋滋的。我觉得学数学不仅有趣,而且生活中处处用得着!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富鹏小学二年级李左坚 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我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但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学生在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下面就是自己对此谈的一些见解: 一、巧设导语,引发学习的兴趣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如同一副“兴奋剂”他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为此,要经常了解学生流行什么,然后设置好导语。如:在认识厘米和米里面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机器猫”的故事,有一天,大雄和机器猫都说自己比较高,他们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己,结果,大雄145厘米,机器猫135厘米,同学们,你说他们谁高?你们有他们高吗?他们是多少米高呢?这时候,同学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答案,还有自己有没有他们高,就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课导入的成功,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动手实践操作。 小学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学习。如:在认识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来,然后看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抓住“火候”继续启发、引导、设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省时、省力、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喻策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学 生对数 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以下是学习的一些经验方法: 一、巧设导语,引发学习的兴趣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要经常了解学生流行什么,然后设置好导语。如:在认识厘米和米里面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机器猫”的故事,有一天,大雄和机器猫都说自己比较高,他们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己,结果,大雄145厘米,机器猫135厘米,同学们,你说他们谁高你们有他们高吗他们是多少米高呢这时候,同学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答案,还有自己有没有他们高,就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课导入的成功,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动手实践操作。

小学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学习。如:在认识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来,然后看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抓住“火候”继续启发、引导、设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省时、省力、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三、组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游戏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若把知识融入游戏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对口令、出示手指、帮小动物找家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学生的兴趣浓了,情绪高了,思维活了,反应快了,学生在玩耍中,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提高了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乘法口诀,我设计了一个“逢七必过”的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按顺序报一个数,从1开始,不能报跟7有关的数,如果轮到你报这些数时自己双手击掌一下就通过,说错的要惩罚(说一个数字开头四字成语过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很投入,而且还收获了语文知识,效果很好。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2)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2) 星期天.妈妈说要将家里餐桌上的旧桌布换掉.重买新的. 我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去帮你买.” 妈妈皱了下眉.说:“我把旧台布的尺寸忘记了.现在妈妈想重新量一下.可是.家里没有尺子.该怎么办呢?” 我摸了摸头.走到桌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旧台布.忽然.我发现旧台布上的花纹是一个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 “有了!”我高兴地喊到.“妈妈.我只要用我的学生尺量一下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再相乘不就行了吗?” 我拿来学生尺.量了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然后我又数了一下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是12个正方形.宽是10个正方形.那么长就是12×8=?.宽是10×8=?.怎样算出得数呢?对了.先算出9个8.再算出3个8.然后加起来得96.再想10个8是80. 妈妈听了.高兴地说:“你这个小机灵鬼.谢谢你哦!” “不客气啊.”我调皮地说道. 哈哈哈哈…… 数硬币 老师说数学是一门基础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堆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了起

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5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5乘以9再加上1吗.就是46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玩具.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看.数学真的是用途很广. 数学真有趣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加法.二年级一开学.王老师就教会了我乘法.老师说:‘‘乘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我问妈妈:“妈妈.你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吗?”妈妈摇了摇头.说:“我不太懂.你能理解就讲给我听听.好吗?”我沉思了一会.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是这样对我们说的:比如5+5+5+5+5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会背‘五五二十五’的口诀就能算出来.”妈妈听了笑了笑问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我想了一想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讲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21046

怎样算的又快又准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刘徐 元旦,妈妈给我50元,让我自己安排。我来到商店买了5本本子,每本1元,又买了一个5元钱的玩具,最后我还到超市里买了QQ糖,一袋2元,我买了5袋,妈妈让我算算一共用了多少元。我兴高采烈的对妈妈说:“我刚学会了乘法,这还不容易!” 1*5=5(元) 2*5=10(元) 5+10+5=20(元) 我算的又快又准吧! “藏”起来的乘法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陆光辉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一些冰激淋,我打开袋子数了数,里面有香草味3根,奶油味的5根,芒果味的5根,还有7根巧克力味的。妈妈问我:"你能用乘法计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冰激凌吗?"我愣住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这里的4个数不完全相同,怎么用乘法计算呢?我想了想,用乘法计把必须把这几个数变得一样大,然后再用乘法计算。我反复在心里读着3,5,5,7。读着读着,我眼睛一亮,把7拿出2给3,这样4个数都变成了5,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冰激凌一共有5x4=20(根)。妈妈听了我的方法,夸我真聪明。

乘法与加法 海门市刘浩小学二(3)江炜杰二年级一开学,沙老师就教会了我们乘法。沙老师说:“乘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比如4+4+4+4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会背‘四六二十四’的口诀就能算出来。”我似懂非懂地问:“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沙老师说:“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来算了;而假如加数相同的话,就可以用乘法来算。其实,乘法就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妈妈去买QQ糖,一袋是两元钱,一共买了五袋,五袋QQ糖一共要付几元钱?我说:“2乘以5等于10”。妈妈又考考我说说:“6袋呢?7袋呢?”我早就胸有成竹,脱口而出:“二六十二,二七十四,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早就会啦”!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看来我的小乖乖还真能学以致用呢,今天我要大大的奖赏你,要什么随便拿!”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喜滋滋的。我觉得学数学不仅有趣,而且生活中处处用得着!

[小学二年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实验小学崔玉洁 2011-2012年度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1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 2 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二篇).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二篇) 一、备教材要“懂、透、化” 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 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 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 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 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 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 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是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 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 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 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2)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2) 星期天,妈妈说要将家里餐桌上的旧桌布换掉,重买新的。 我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去帮你买。” 妈妈皱了下眉,说:“我把旧台布的尺寸忘记了,现在妈妈想重新量一下,可是,家里 没有尺子,该怎么办呢?” 我摸了摸头,走到桌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旧台布,忽然,我发现旧台布上的花纹是一个 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 “有了!”我高兴地喊到,“妈妈,我只要用我的学生尺量一下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再相乘不就行了吗?” 我拿来学生尺,量了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然后我又数了一下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是12个正方形,宽是10个正方形,那么长就是12×8=?,宽是10×8=?,怎样算出 得数呢?对了,先算出9个8,再算出3个8,然后加起来得96,再想10个8是80。 妈妈听了,高兴地说:“你这个小机灵鬼,谢谢你哦!” “不客气啊。”我调皮地说道。 哈哈哈哈…… 数硬币 老师说数学是一门基础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 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 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堆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

了起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 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5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5乘 以9再加上1吗,就是46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 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 玩具,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看,数学真的是用途很广。 数学真有趣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加法,二年级一开学,王老师就教会了我乘法。老师说:‘‘乘 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我问妈妈:“妈妈,你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吗?”妈妈摇了摇头,说:“我不太懂,你能理解就讲给我听听,好吗?”我沉思了一会,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是这 样对我们说的:比如5+5+5+5+5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 只要会背‘五五二十五’的口诀就能算出来。”妈妈听了笑了笑问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 都能用乘法做呢?”我想了一想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讲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数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转载) 有趣的数学 二(3)班王鹏 数学是看不见的,数学是数不清的。 数学是明亮的眼睛,是我们的欢乐,是数学家的喜讯。 我们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就象欢乐的海洋。 学好数学是我的目标,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数学真有趣 二(3)班王艺淳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数学。 学会了看钟,我们就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了人民币,我们就会买东西;学会了乘法,你就可以很快的算出结果。我今后还会知道更多的数学知识,我还要更加努力! 逛超市 二(3)班岳磊 节日爸爸妈妈陪我去超市,爸爸给我50元让我自己买学习用品和玩具,我买了3张动画碟片,每张6元,我又买了一个1元的玩具,又买了5本本子,每本1元,爸爸让我算算一共多少元。我刚学会了乘法,这还不容易,3×6=18(元),1×5=5(元),18+5+1=24(元),一共用了24元。我算的快吧! 东方明珠塔里的数学 二(3)班陆佳汶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上海参观了东方明珠电视塔。 我们来到售票窗口,看见有三种不同的票价,90米下球体观光层50元,263米上球体观光层70元,350米太空舱观光层100元,我发现门票的价格不同,观光塔的高度越高票价就越贵。 我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数桔子 二(3)班杨芷萱 爷爷的小院里有一棵很大的桔树,妈妈问我一共有多少个桔子。我数了好多遍,得数都不一样,我围着桔子树转了好几圈,忽然,我想到了!树上有三个分枝,我把它们分别编撒谎能够一、二、三号,我点了点一号分枝上的桔子,有0个,二号分枝上有14个,三号分枝上有18个,10+14+18=42(个),我终于数清楚了! 有趣的乘法 二(3)班许耀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二篇) 教师在对乘除法教学进行优化时,一定要从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接受能力入手,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可以对课程更好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乘除法计算知识理解,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将对如何优化小学二年级乘除法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二、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小学二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处于思维养成时期,逻辑能力水平低,因此在学习乘除法时略显吃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方式,并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而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缺乏了解,课堂氛围越发沉闷,学生对乘除法也就越发没有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小学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虽然具有专业教育知识,但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缺乏相关幼儿教学经验,致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代沟不断变大,而乘除法教学相对来说十分枯燥,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就不高,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就不断下降。 最后就是学生课后复习效果差。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课堂学习过程都只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短暂记忆,想要学生真正掌握乘除法知识,就一定要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以达到巩固效果形成长久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但是在小学数学乘除法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年纪小,常常出现对课后复习缺乏重视或是复习方式不正确等情况,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处理数学问题,更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分析、对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以使用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事件进行逻辑推导。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奠基时期。在小学二年级,学生本就处于思维养成和习惯养成关键时期,对学生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