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指南

认知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
NMDA受体拮抗剂
02
通过拮抗NMDA受体,减少神经元损伤和死亡,从而延缓病情
进展。常用药物为美金刚。
其他药物
03
如脑代谢激活剂、抗氧化剂、抗炎药物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况选择使用。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认知训练任务 ,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 忆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功 能。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 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 质和健脑成分的食物,如深色蔬 菜、水果、坚果等。
营养支持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吞咽困难的 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 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 满足。
PART 05
长期照护与康复计划
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需与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疾病进行鉴别,如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路易体痴呆等。通过详细 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痴呆。
PART 03
治疗原则与策略
REPORTING
药物治疗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01
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提高大脑中乙酰胆碱水平,从而改善
创新药物研发动态
疾病修饰治疗药物
研发能够减缓或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病程进展的药物,如针 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抗炎药物等。
症状改善药物
开发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 的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
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
挖掘中药及天然产物中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等作 用的成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ad诊断标准

ad诊断标准

ad诊断标准AD诊断标准是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标准,它是医学上用于诊断AD的一系列标准和程序。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记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以下是AD诊断标准的相关知识。

一、AD的诊断标准症状标准AD患者通常表现为记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如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定向力障碍、判断力障碍、注意力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人格改变、情绪异常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逐渐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临床标准临床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认知功能缺损,包括记忆、定向、判断、计算、语言等;(2)患者出现了社交或家庭功能的障碍,如无法独立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等;(3)患者出现了症状至少六个月以上;(4)患者的症状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毒等。

神经心理测试标准神经心理测试是诊断AD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记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并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影像学标准AD患者的脑部影像学检查通常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脑萎缩、神经元纤维缠结、斑块等。

通过脑部CT、MRI等检查手段,可以观察到这些异常表现,从而辅助诊断AD。

二、AD的诊断流程初步诊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查,如血压、血糖、心电图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

神经心理测试医生会进行一些神经心理测试,如记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测试,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影像学检查医生会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MRI等,以观察患者的脑部结构异常表现,从而辅助诊断AD。

确诊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和流程,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临床标准、神经心理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最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AD。

三、AD的诊断注意事项早期诊断AD通常在老年期发病,但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容易被忽视。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孙永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痴呆的案例
痴呆的案例
学习内容
1.
2.
痴呆概论 Alzhiemer病
1.
2.
3. 4.
5.
6. 7.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常见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鉴别诊断 治疗策略
Dementia 定义
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由于脑功能障 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 合征。是一个症状,必须有认知障碍和 神志清楚 。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re also seen best with a silver stain
AD 的病理特征
Granolovacuolar degeneration
由成簇的空泡组成。空泡内含 0.5~1.5μ 大的颗粒。
从临床角度:
下列5个至少有三项受损: 1. 语言 language 2. 记忆 memory 3. 视空间 visuospatial 4. 情感或人格(affect or personality) 5. 认知 cognitive function:抽象思维、 计算、判断和执行能力
Classification
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三大类: cortical dementia subcortical dementia mixed dementia
(一)皮质痴呆 cortical dementia
主要病变在大脑皮层 Tauopathy 1、Alzheimer’s disease 2、 frontal-temporal lobe dementia Pick’s disease PPA
other

阿尔兹海默病

阿尔兹海默病
2.钙离子拮抗剂
显示过度的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是大脑皮质 细胞死亡的一个可能机制,在阿尔茨海默 病患者脑内也有证据显示钙的自身稳定性 发生改变。
• 3.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 谷氨酸过度兴奋N-甲基-D-天冬氨酸受(NMDA)
受体时,可致神经元死亡
• 代表药物:盐酸美金刚是一种低至中度 NMDA受体拮抗剂
医疗保险受益人支付给医院的医疗费是其他 疾病的3倍。
发病机制
• 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占主 导地位是“Aβ蛋白级联假说”。
Aβ蛋白级联假说
• 由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代谢紊乱,产生 了过量的Aβ42,后者迅速聚集形成寡聚 物,启动了Aβ自聚效应,造成了Aβ的沉 积,形成老年斑。
老年痴呆症的十大警号
• 神经影像学检查
• CT
被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CT上显示 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皮质萎缩。但是由于类 似的影像学改变在没有痴呆 的情况下也可 以出现,因此现在采用CT诊断阿尔茨海默 病逐渐减少,但在血管性痴呆中仍具有重 要意义。
禁忌使用MRI的患者或当排除外科学上 可治疗的认知减退的原因的时候使用CT。 为了获得最佳的海马影像最好做螺旋CT。
• AD 症状发作后平均生存期大约为12 年。
流行病学
• 2001年的研究显示,有60%的痴呆患者 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且逐年增加,到 2040年将增加到70%。在此期间中国的 痴呆人数则将以300%以上增加。
• 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跨省调查显 示65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为7.8%, 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8,北方高 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
• 治疗的共同目标 • 1. 预防痴呆发生 • 2.延缓、稳定或改善症状 • 3.抑制或逆转痴呆早期部分关键性病理过程 • 4.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 5.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 6.减轻照料者负担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ppt课件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ppt课件

新型疗法
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新型的治疗方 法,如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以 期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研究
01
02
03
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锻炼、健康的 饮食、良好的睡眠和减少 压力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病 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 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 的发生有关,控制这些疾 病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特点
AD通常在老年期发病,随着病情 发展,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 语言障碍、定向力丧失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的类型与症状
类型
AD主要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类 型,其中早发型多在60岁之前发病 ,晚发型则在60岁之后发病。
症状
AD的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 障碍、定向力丧失、判断力下降、情 绪不稳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 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 导,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社区护理与支持
社区医疗服务
提供方便的社区医疗服务,如定期健 康检查、药物治疗等,确保患者的身 体健康。
康复训练
在社区组织康复训练活动,帮助患者 进行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康复训练。
社交活动
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增加患者与他人 的交流和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神经元 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等被认为 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治疗研究
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一些药物被批准用于改 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如乙酰 胆碱酯酶抑制剂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 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有助于 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的发生风险。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01

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功能成像技术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脑功能成像技术是指通过不同的成像手段,如CT、MRI、PET等技术,实时监测和分析人类大脑的功能状态和脑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临床治疗、神经科学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帮助,对于了解人类大脑的组织结构、功能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类型1. CT技术CT技术是脑功能成像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将头部以横断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血管和大脑组织的情况。

较小的脑损伤和脑水肿的病人也可以通过CT技术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

2. MRI技术MRI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和脉冲序列生成图像的成像技术。

MRI可以提供与CT技术相同的信息,但对于某些问题,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血栓等,MRI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MRI技术中的fMRI技术还可以检测脑血流的水平,显示出脑活动的图像。

3. PET技术PET技术是一种测量脑血流、脑代谢和脑受体的技术。

PET技术通过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然后使用放射性探头来检测药物在脑中的分布情况,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中某种物质的分布。

二、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1. 临床诊断脑功能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中,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进展情况,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2. 神经科学方面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无法直接检测人脑的运作方式,科学家使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来观察人脑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从而推断不同脑区的功能。

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脑的构造和功能,并从根本上推动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

三、脑功能成像技术的限制脑功能成像技术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无法100%实现准确的诊断;其次,某些脑功能成像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疗PPT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疗PPT

影像学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检测到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有助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检测到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有助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检测到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助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以检测到脑血流量异常,有助于诊断阿尔 茨海默病
脑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 像(MRI)、计算机断层扫 描(CT)等,观察脑部结构 变化
脑脊液检查:检测脑脊液中 的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 蛋白、tau蛋白等
基因检测:检测与阿尔茨海 默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如 APOE基因、PSEN1基因 等
神经病理学检查:通过尸检 或活体组织检查,观察脑组 织中的病理变化,如β-淀粉 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缠结等。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认知训练与锻炼建议
认知训练:进行记忆、注意力、语言等认知功能的训练,如阅读、写作、拼图等
锻炼建议:保持身体锻炼,如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大脑功能
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聊天、参加兴趣班等,有助于提高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诊 断 方 法 05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预 防 措 施 07 未 来 研 究 方 向 与 挑 战
02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概 述 04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治 疗 方 法 06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患 者 及 家 庭
关怀
Part One
单击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老年性痴呆诊断治疗指南

老年性痴呆诊断治疗指南

老年性痴呆诊断治疗指南一、分类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

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2.血管性痴呆,是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病。

一般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基础上,伴有反复脑血管意外发作,包括多发性梗死或小出血灶所致的老年痴呆分类。

典型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栓形成,接着很快获得好转,可遗留某些神经系体征。

3.帕金森病痴呆,指因帕金森病引发痴呆,有帕金森病病史。

4.混合性痴呆,这种老年痴呆分类症状是指既有老年性痴呆,又有血管性痴呆或其他类型的痴呆。

二、临床表现本病以近事易遗忘,而几十年前的事还能记忆犹新,病情逐渐发展,对往事亦遗忘为特点,且出现易怒,睡眠颠倒,言语单调,自语,判断障碍。

如裤子当上衣穿,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认家门,四处游走等。

晚期还可有口、面不自主动作,如吸吮、噘嘴、厌食或贪食,大小便沾满全身。

血管性痴呆多伴有高血压,有反复多次的小卒中发作,一次比一次加重,易激动、记忆力减退、头痛、心悸、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甚至偏瘫、肢体麻木,脑CT检查可发现脑梗塞、脑出血病灶,渐渐形成血管性痴呆。

AD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隐袭,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逐渐进展。

核心症状为ABC三部分,即:日常生活能力降低(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认知能力下降(Cognition)。

三、检查检检查项目检查措施神神经心理学测验(1)认知功能评估:首先进行筛查量表检查,对认知功能进行全面、快速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
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
2019-09-20T11:07:19.6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 作者: 郑伟
[导读] 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即可见萎缩。可显示大脑结构之外,还有技术手段可显示脑组织功能。现对CT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如下。
(黑龙江省大庆康复医院
163453)
摘要:目的 探讨CT检查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
4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老年人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CT参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明
显(
p<0.05)。观察组中女性CT的参考数测量值高于男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CT检查技术,可以及时
有效地了解患者病情,早期诊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CT检查;临床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脑部疾病,可引起记忆、思维和行为问题,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发生前出现的轻度认知功
能损害,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阿尔茨海默病的
pre-MCI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最早期,此期没有认知障碍的临
床表现或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可通过脑脊液或影像学如
PET淀粉样蛋白成像检查辅助诊断[1]。应用CT技术
可对脑萎缩结构特征予以细致测定,特别要注意内侧颞叶,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即可见萎缩。可显示大脑结构之外,还有技术手段可显示
脑组织功能。现对
CT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老年人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
17
例,女23例;年龄59~84岁,平均年龄62.5±2.5岁;观察组老年人,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3.5±1.5岁;对两组患

CT表现进行分析。

1.2 方法
两组均作 CT 平扫检查,应用 PHILIPS 16 排螺旋 CT 机,标准头部基线。厚 6mm,视野350 mm ×350 mm,矩阵 1024×1024,
80kV
,100 mAs。选取颞角起始部位及重点层面进行CTP 扫描。层厚 6mm,静脉团注以流速为 4ml/ s 注射优维显,370 mg/ml,造影剂
注射
7 秒后,开始同层动态扫描,每秒1 次,共80 次。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2],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两组CT参数测量值进行比较,对照组40例,外侧脑裂宽(1.14±0.22)mm,三脑室宽(4.09±0.86)mm,额角指数

33.25±1.82)mm,尾状核指数(13.33±1.80)mm,额叶脑沟宽(1.42±1.16)mm,平均脑沟宽(3.67±2.69)mm,侧脑室宽

3.15±0.66)mm;观察组40例,外侧脑裂宽(5.52±2.59)mm,三脑室宽(7.17±1.23)mm,额角指数(36.75±2.01)mm,尾状核指
数(
18.20±2.52)mm,额叶脑沟宽(2.66±1.92)mm,平均脑沟宽(6.36±1.63)mm,侧脑室宽(4.51±0.22)mm。观察组各CT参数值
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
2.2 对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CT参数测量值进行对比,观察组男17例,外侧脑裂(5.24±2.35)mm,三脑室(7.01±1.19)mm,额角

35.93±2.02)mm,尾状核(17.90±2.44)mm,额叶脑沟(2.58±1.72)mm,平均脑沟(5.72±1.63)mm,侧脑室(4.01±0.24)mm。
观察组中女
23例,外侧脑裂(5.72±2.69)mm,三脑室(7.45±1.29)mm,额角(36.92±2.03)mm,尾状核(18.93±2.59)mm,额叶脑
沟(
2.87±1.95)mm,平均脑沟(6.47±1.85)mm,侧脑室(4.82±0.22)mm;观察组中女性CT的参考数测量值高于男性,差异明显

p<0.05)。
3 讨论
老年前期发生的阿尔茨海默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神经细胞的变性脱落及脑弥漫性萎缩。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男女之比为1:3,
女性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和各种认识能力进行性减退,较脑血管性痴呆发展迅速。痴呆的发生经过为渐进的潜在性的发病和进行
性恶化,很少有自觉症状,但从早期即表现有人格破损,特殊症状表现为自乐,对事情淡漠、多动、徘徊、善于收集等
[3]。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痴呆程度重,早期即可出现人格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常无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头颅CT在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多无阳性发现,连续
CT检查可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第三脑室和侧脑室扩大的速率大于非痴呆者,而区域性萎缩尤其是
颞叶萎缩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磁共振成像则在显示较小的脑结构病变上如海马萎缩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征。阿
尔茨海默病是脑实质弥漫性减少、容积缩小,可见蛛网膜下腔扩大,脑池脑沟增宽
[4]。由于脑室周围脑组织均匀减少,脑室周围受牵拉而
扩大,因此脑室正常形态不改变;脑实质的减少可以先累及白质或灰质,通常是灰、白质同时受累,但灰质受累为主时表现为脑沟增宽较
明显,而脑室扩大稍次之;白质受累为主时,则情况相反。
本研究中,CT参数测量值进行比较,外侧脑裂,三脑室,额角指数,尾状核,额叶脑沟,平均脑沟,侧脑室的宽度。观察组的阿尔茨
海默病患者均大于健康老人的对照组,差异明显。并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女性
CT的参考数测量值高于男性,差异明显。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CT检查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病情,早期诊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意
义。
参考文献
[1]邹寻,张槐平.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与CT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1-2921.
[2]陈文胜,莫金灿. CT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2012,23(11):82-84.
[3]麦游波,刘流,李顺长. CT诊断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426-3427.
[4]黄小全,王华. CT血流灌注应用于老年痴呆症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0):778-7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