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渗透

结合章节: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听到一些学校优秀教师公开课时有时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性不强,有喧宾夺主之嫌。

案例意义: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教学过程实施:

案例:

[分西瓜]:一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教师未作任何评价。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这位教师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学会说假话,鼓励他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

案例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案例-文档

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思品与社会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无情的灾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知道学生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和《中公河流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洪灾。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洪灾带上。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珍惜我们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会看地图,冰从中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间一图片、音乐。 生准备:搜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教学过程: 1.图片导人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谈感受(多媒体播放图片)。 生:大自然风景真美啊! 生2:这些xx 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和即将学的新知自然灾害形成鲜明的对比,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师:大自然总是这么xx 多姿吗? 生:不是,大自然还有很多的自然灾害。 (引出新知,师板书课题:灾害)

2.出示教学目标(略)(指名读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做到心 中有数。) 3.出示自学要求,自学36~ 39页 (1)大自然有哪些灾害,这些灾害给人类造成哪些后果?(2)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看看我国有哪些地区位于地震带上,你的家乡离地震带近吗? (3)阅读《中国江河分布图》,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你的家乡在河流带上吗? (出示自学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学、思考、并组织好语言回答)检查自学情况: 师:大自然有哪些灾害? 生: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师板书)师:这些灾害给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生:地震使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损毁。 生2:洪水吞噬了许多村庄和市县,毁坏了大片良田和很多工厂。生:台风把大树连根拔起,吹倒房屋和通信设施。生:中国四川汶川地震 69227 人遇难,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3000多人被夺取生命。 (此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事例和数据中,感受灾难的无情,师板书危害生命,财产损失)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自然灾害? 生:汇报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组灾难中的图片,看看你们又有了哪些新感受。 (多媒播放图片,并配乐“孤独”营造悲伤心痛的气氛,感受灾害的无情,从而

“XXXX”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模板)-

附件2 “XXXX”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模板) XX学院(部) XXX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提示:本次立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提示:XX专业XX年级) 教学章节:(提示:请项目负责人从本课程教学内容中选取一个相对完整的、最适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的教学章节) 使用教材:(提示:教材名称、出版社) ] 教学课时:2节/3节/4节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500字左右) (本部分撰写提示:授课教师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在本章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结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如何评价教学成效等。)(“我想怎么改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过程(3000字左右) 》 (本部分撰写提示:本部分为课程教学实录,要详细写明前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如何在教学中予以具体落实和开展的。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尤其是课程思政改革开展的真实情景【如具体有哪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以及关键性环节或活动开展的设计意图等】,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

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我是怎么改革的”) (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问题导向,要紧紧围绕所欲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六、教学反思(“对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本部分撰写提示: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 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 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 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七、教学效果 (提示:本部分请简要概述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哪些具体成效”) 《 附: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典型成果 (本部分提示: 1.相关教学资源: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的 课程思政方面的书目、文章、网站信息等。 2.学生相关学习成果: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方面的典型资料;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体现教学改革效果的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学习心得、感悟等。) (特别说明:以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撰写模板只是给各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 一、教学目标: 1、过调查交流交通事故的事例给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培 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2、通过观察本地的交通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和常识。 3、通过探讨分析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 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让学生观察本地的交通现状,初步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通过探讨分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三、教学准备课件:事故照片、录像、统计数字等、案例背景: 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四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平面图、路线图并在掌握了认路和寻路的方法后,让学生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一些交通规则,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至教育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近几年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些交通事故多都是由于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如乱穿马路、乱闯红灯、在马路上玩耍、打闹等)引起的。在讲这一课时我面对的是小学的学生,新林小学前有一条马路,这条马路车量多,而且时有发生交通事故,这无 是该校学生在安全上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始终以这条公路为主线,让学生意识到危险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必须遵守交通法规,从而知道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五、案例描述:

师:今天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非常的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为了感谢大家的热情,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们 想看吗? 生:想。 (课件一:播放新林小学门前的场景,公路上车来人往,时有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师: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 生:熟悉。这是我们的学校和学校前面的马路。 师: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每天要经过这条马路?(生举手示意) 师:每天在你过马路的时候,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会怎样嘱咐你们呢? 生:嘱咐我们要小心。 师:家长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厌其烦的嘱咐我们呢? 生:担心我们路上出危险。路上的车太多了。现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太多了。 片段二: 师小结:是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迅速,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交通事故。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下面请同学们先在本组为内交流,然后选取你们组最为令人震撼的交通事故讲给大家听。小组内交流并选取最打动人心的事例在全班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老师课前也用电话对我市的交通大队做了采访,由此我了解到以下几组数据。 (课件二:展示课件,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以及死伤中小学生人数,并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数据,由此数据你们有何感触呢?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20 -20 学年第学期)

微博的政治性、政治社会化功能、特性、传播内容的发布标准等思政案例简介

本课程思政的案例是依托课程讲授人所主持的社科基金青年课题 和个人科研著作《。。。。。。。》而设计完成。本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 ,从理论上 解析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难点问题。本案例从理论上提出了政治思想传播的三对张 力”这一学术命题,并从新媒体传播的感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理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大众性特 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层次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因此,本课程思政的突出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统性的政治观念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在多数的课程思政中, 是将其他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以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类贯穿课程思政做法的一个缺陷是容易造成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脱节。而鉴于政治与传 播》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它属于典型的具有强烈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在这一课程中,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恰如其分,这样可以的课程设计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有必要的现实关照,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第二,将科研、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前所述,本案例是结合授课者本人承担的省 部级课题和已经出版的著作设计完成的,将科研成果直接反哺于课堂教学的突出体现。 第三,将课堂教学、批判思考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在本次课堂设计中,会有批判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最后,所给出的传播策略可以直接服务于 党和国家的宣传部门。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1、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 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我们向往公平》 监军中学樊宝恒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在本校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思品(全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思品(全册)第一课第一个节内容《我们向往公平》,本课时主要相关知识是公平的基本含义,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涉及到心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本课时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合作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利益与责任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则是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目的和归宿。 从课标要求看,需要学生懂得公平的含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三、案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理智地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2、能力:增强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

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3、知识: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 重要性。 2、难点:认识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图片 六、案例教学过程 1、欢迎您的光临。 同学们:《正气歌》中有一句:有一种信任值得珍藏,那是百姓心中的衡量。本堂课,看谁回答最优秀、表现最突出。 2、播放视频《三个和尚》并认真思考: ①为什么一个和尚不愁水吃? ②为什么两个和尚还能合作? ③为什么有了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吃了呢? 一个和尚则不存在公平问题;两个和尚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公平与否;等到三个和尚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付出会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3、出示课题《我们向往公平》

小学思品教学案例

小学思品教学案例 激趣、引导、发现、探究 ——《我们来定班规》一课教学案例 前川五小章玲华 一.案例背景: 《我们来定班规》是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尝试自己定班规、守班规,体会班规是建立在班级需要的基础上,并结合定班规过程,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规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又枯燥又乏味的话题,要让学生自己定规则,并自觉遵守,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再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发现图书角中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这样就为定班规打下了基础。通过这些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体验规则制定的初步过程,并产生要自觉遵守规则的主体意愿。 二.案例描述: 上这节课前,我提前让学生观察班级图书角,班上的不良现象。在准备上这节课时,我为激趣导入这个环节纠结了很久,最后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我突然决定创设问题情景,激趣导入。你知道老师最崇拜的工作是什么吗?学生们一下子瞪着眼睛望着我,我又说道:“当医生”。学生们都好奇地望着我,我又说道:“因为医生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能让受病痛折磨的人远离痛苦,能让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啊”!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地听着。我也很高兴,此时我话锋一转,如果让你们来当小医生。你们愿意吗?学生们响亮地回答:“愿意”。听着孩子们响亮的回答。我又随机说道:“为了规范我们的言行,让我们的班集体越来越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小医生,诊断班级病情,并对症开方,制定我们的班规。 学生有了当医生的欲望,这是好事情,接下来,我又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小,定班规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用学生熟悉的班级图书角抛砖引玉,给定班规铺路搭桥。我问学生“你观察发现图书角里有什么问题吗?因为学生课前观察过,所以都争着抢着说,有的说:“书越来越少”。有的说:“书弄脏弄坏了”。还有的说:“我想看的书被人拿走了……。”学生说完后,我因势利导:这么多的问题,你们能想办法解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开始出主意,想办法。学生制定图书规则后,我再因势利导;你觉得我们班还有那些地方有问题呢?下面请你们继续当小医生,为我们班诊断一下。话音一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高级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附说明) 一、案例名称(主题) 比照中美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坚定“四个自信”,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结合章节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II》第十四单元浮士德经济学(《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三版重排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词汇知识: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与表达,拓展有关经济学、经济发展规律、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中英文表述。 语篇知识:了解说明文的语篇特点,语篇衔接与连贯。 文化知识: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制约因素、模式特点,以及相较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优越性。 2.能力目标 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围绕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主题,通过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比照中美经济发展模式差异,探讨两者历史条件及模式特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文进行中国文化表达的能力。

逻辑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分析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通过对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批判性思辨及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 3.素质目标 思想道德: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认同与信心,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强决心。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和民族认同。 专业素质:通过比照及思辨,培养学生运用中英双语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表达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和素质。 四、案例意义 以“比照中美经济发展模式差异”为授课主题,引入有关“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通过了解浮士德经济学的概念、内容、实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有关表述和内涵,引导学生认识浮士德经济学发展模式的实质,并对比分析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通过分析说明美国现行经济模式是一种基于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浮士德经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能够正确认识“四个自信”的重要价值,批判西方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 五、教学过程 本单元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教学主题呈现、课堂讲解与讨论、观点分享与课后拓展四个部分,计划8个学时。其中课前准备与课后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面对毕业班,我们倍感压力。针对具体后期单项问题研究与教学,我也试图在系统和整体上进行深度剖析。举例说明之。 我在进行关于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一片掌声)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铺垫。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灯不挑不明,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三课时)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政治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无序的知识硬塞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负担重而收效微,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习政治的不积极。而且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益也必然受损。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就一定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内容顺序呈现更加符合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也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案例描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1课有关“珍惜无价的自尊”的教学内容,它分了三个框题,其中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中谈了如何尊重他人的问题。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又谈如何尊重他人,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教材,我在教学时打乱了教材原有结构,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同时对一些探究活动稍做了一点变通。具体是这样的:学习第二框时对“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全展开,只研究我们为什么应该尊重他人?至于如何做到尊重他人?此时就不继续学习了,等到学习第三框时插进去一并研究。 而学习第三框时,我把第三框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如何维护自尊(即第一目“维护人格很重要”和第二目“自尊者豁达”)和如何尊重他人(即第三目“善于尊重他人”)。下面我仅叙述对“如何尊重他人”这部分内容的处理。 (一)活动:给班上同学写赠言 请你从尊重、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给你的家人、朋友、同学写一写 你的赠言。 要求:赠言只写对方的优点,你最欣赏的地方,完成后,当面送给对方。 回答: 1、你给别人写赠言,有何感受? 2、你收到别人的赠言有什么感觉?没有收到,又是什么感觉? 3、班上谁得到的赠言最多?为什么? 通过互写赠言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的意见,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事实说明:尊重他人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因此我们要掌握尊重他人的原则,了解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二)学生看书、讨论: 1、你认为尊重他人的原则有哪些?

孟波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及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一则 ——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单位:保太中学姓名:孟波我在进行《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教学时,提出了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主要是吸收它的哪些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并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社会制度。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那么落后,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那么发达。这时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有的同学说:我们中国人口多,所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发达呢?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要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要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铺垫。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灯不挑不明,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doc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一、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自修能力; 2.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结构组成及功能; 3.具备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块功能、典型案例应用,强调产品模块调试方法 4.有较快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 5.提升敬业爱岗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形成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7.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参考 序号教学任务 机电一体化1 产品介绍 机电一体化 2的系统组成 及功能 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生产与 发展; 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 成、基本功能等. 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常见的 机械系统; 理解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 的构成、基本功能等. 理解步进伺服驱动单元 理解检测单元、控制单元 及接口技术。 课程思政设计 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 的需求,采用合适的 方法,自主学习,适 应发展。 通过分组实训操作, 树立互相帮助、互相 学习、团队协作、乐 业敬业的工作作风; 在巩固和加深专业知 识的同时,培养敬业、 精益、专注、创新的 “工匠精神” 。 活动设计 向学生说明课 程安排、考核 方式等事宜; 现场教学。 展示图片; 伺服驱动装调 实际操作 学时 4 14

分析激光打标机典型案 例; 机电一体化展示图片;实 分析特种阀门控制系统典了解国情,具有推动3技术应用实物。 8 型案例;技术革新的责任感。 例 掌握数控机床基本机构及 如何选型。 4机动安排 2 5复习 2 总课时30 三、实施案例 案例 1 从任课班级中挑选成绩好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根据企业如何进行激光打标机设计开发,培养学生 对复杂自动化设备设计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部件以及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 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通过项目实施,一是让学生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 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二是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三是能主动与其他专业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承担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案例 2 通过一个综合案例的学习、设计、研发,内化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 优秀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1)任务引领 按照给定的自动化设备,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 (2)知识传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文综组周玉勇 驴子得救了 有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一日不小心掉进庭院中的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救驴子出来,但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未能如愿以偿。这位农夫想到驴子年纪已大,不值得大费周折把它救出来,并决定放弃。不过这口枯井还是要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铁铲,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里,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境遇时,刚开始还烦躁不安、痛苦地哀嚎着,一会儿这头驴就安静了下来,人们原以为井中的驴子已被泥土覆盖而死去,于是农夫便探头朝井下望去,出现在眼前的现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到驴子身上时,它就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在泥土上面……这样,很快这头驴子便上升到井口,枯井填了,驴子也随之得救了! 评析: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生活中不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那往往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如同材料中驴子的情况一样,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时而也会陷入枯井,被各种各样的“泥土”倾倒在身上,面对这种境遇,不同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急躁、烦闷、不安、怨天尤人,其结果只能是被落下的“泥土”所覆盖,成为挫折的俘虏;另一种人,则是挫而不折,乐观向上,轻轻地掸去落在身上的“泥土”,开拓进取,并从中炼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文综组周玉勇 盲人提灯笼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是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 评析: “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盲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其实奉献爱心,去爱每一个人,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事。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束花都可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同时也美丽了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质。我们心里要时刻装着别人。只有我们慷慨地付出,才会有惊喜的收获。有时,成功就是我们不经意间付出的回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97989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案例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政治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无序的知识硬塞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负担重而收效微,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习政治的不积极。而且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益也必然受损。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就一定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内容顺序呈现更加符合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也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案例描述: (一)活动:给班上同学写赠言

请你从尊重、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给你的家人、朋友、同学写一写 你的赠言。 要求:赠言只写对方的优点,你最欣赏的地方,完成后,当面送给对方。 回答: 1、你给别人写赠言,有何感受? 2、你收到别人的赠言有什么感觉?没有收到,又是什么感觉? 3、班上谁得到的赠言最多?为什么? 通过互写赠言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的意见,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事实说明:尊重他人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因此我们要掌握尊重他人的原则,了解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二)学生看书、讨论: 1、你认为尊重他人的原则有哪些? 2、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归纳: 尊重他人的原则:民主、平等、合作、宽容。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三)创设情景: 着名作家萧伯纳在国外访问期间曾经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并和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后,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着名的萧伯纳。”小姑娘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姑娘)的名字。”这使苏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感到自己太傲慢了。从此,他常常回忆这件事,并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都要永远谦逊。这就是那个小姑娘给我的教训。”萧伯纳的教训就在于他

思想政治教育经典案例评析

思想政治教育经典案例评析 ---------用预防教育法、疏导教育法、心理疏导法等方法评析案例:一个初三的男孩子,很优秀的一个男孩子,爸爸大学教授,妈妈报社记者,独生子,钢琴九级,班里的学习委员,学校学生会副主席,英语课代表。他喜欢上了班里的很优秀的一个女生,对那个女生暗示了好多次了,可好像对方根本就不理他,他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找到了班主任,他说:“老师,我有事要跟你说。”老师就问他什么事情要跟老师说。接着男生继续说:“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我向她暗示了很多次了,她都不理我,现在我特痛苦,我觉得您能帮我,您说我能不能跟她挑明关系,如果您觉得没问题,我明天就和她挑明。”老师想,在这种情况下,他真的不知所措,找同龄人说,同龄人也帮不上什么忙,找父母帮忙吧,父母反对。然后老师再问:“你能告诉我你喜欢谁了吗?我得知道那个女孩是谁?”男孩说:“我告诉你之后你要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不改变对我原有的看法,第二不告诉我父母,第三不告诉同学。”老师当即爽快的答应了他的条件。男孩说:“那个女生是我们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宣传委员,能歌善舞的,他说老师您觉得怎么样?”老师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说:“首先我得祝贺你!”男孩说:“啊,我都这样了,你还祝贺我。”老师说:“对,你在选择异性朋友上不俗,选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孩。”男孩这回就拍着胸口说:“老师我眼力不错吧。”老师说你眼力真不错。然后老师就给他说:“假设你明天就跟那女生说了我爱你三个字后会有

什么后果吗?” 男生摇了摇头。老师继续说:“第一种结果是人家根本就没有那种心思,你是单相思,那怎么办呢?第二种结果是你俩都互相喜欢,开始谈恋爱了,堕入情网,消磨时光。初一入校时,你曾在全班谈理想的主题班会上,向全部宣过誓,说我要考上清华大学啊,现在你初三就谈恋爱,可以上清华吗?不一定。高三毕业的是有可能你会看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被别人领走了。因为什么,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业余时间。在你专心的去谈恋爱的时候,别人专心的去读书了,所以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没到你手里。”同时,到真正那一天的时候,我说,“老师一定还向你表示祝贺,因为你获得了爱情”。男孩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老师这时候又说了,“你不是女人,你不知道,世上任何一个优秀女人,都不可能喜欢一个一无所成的男人,到那个时候,这个女同学可能移情别恋了。你是鸡也飞了,蛋也打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你觉得值吗?不后悔吗?明天你就选择去。”通过与老师的这么一番谈话,相信那男孩会冷静的思考做出选择。 这个老师在班里曾经做过调查,只要性心理成熟的人数达到三分之一,她就要进行两个大课的讲授。一是人体生理解剖课,请医生来讲。把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图挂到黑板上,让孩子们看,教给孩子们什么叫生理。人的生理告诉你男性女性在你这个年龄阶段,出现什么样的生理变化。另一个是个体心理辅导课。找不同的心理专家来给孩子们讲,这个时候怎么去控制自己的情感,怎么去调试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与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与分析 课型:新授课 课题:《同济携手共进<男生.女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学设计背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这是正常的心理感情。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而当今的媒体一些关于爱情的影视剧和故事,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情观就凸显重要。 教学设计理念: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这时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却也肤浅,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与异性的交往,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他们的性格和一生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十分重要。 课前准备:1、青苹果 2、节目排练 3、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4、联系嘉宾 5、选定主持人,写好串联词 6、幻灯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分成两大模块。 一、青苹果的酸涩

设置这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认识到不正常的男女生交往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块共分四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表演《青苹果》。通过学生的精彩表演,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过早摘取青苹果的危害。第二环节:《我也来讲述青苹果的故事》,让一些同学自发的讲述男女生不正常交往的故事。其故事内容可以是身边周围发生的,也可以是从新闻中听来的。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心灵触动。第三环节:品尝青苹果,感受青涩。将事先准备好的青苹果发给每一位学生。当学生看着鲜艳诱人的青苹果,忍不住咬了一口,有些学生情不自禁的喊出“苦、涩”时,顺理成章进入第四个环节:《青苹果论坛》。让学生个抒己见,分别阐述男女生不正常交往带来的利与弊,然后在讨论将结束时,由主持人宣布班里开设了青苹果论坛,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在网上论坛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携手共进 设置这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男女生不应该不正常交往,但并不是不能交往,只是要掌握好交往的尺度。本块共分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双簧《俺是男子汉》通过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感受到男女生不交往的危害,紧接着第二环节:主持人请出特邀嘉宾——心理医生,讲述男女同学交往的好处。其目的通过专家的讲述,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会使我们的身心健康。主持人紧接着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正常交往呢?”第三环节:幻灯展示学生的一些看法,学生在画面展示中思考,

教学案例分析:八年级思想品德(上)

教学案例分析:八年级《思想品德》(上) 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 第二节合作!竞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2) 明确在合作中竞争的目的以及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 理解在竞争中合作需要形成团队精神。 2.能力目标: 1) 大胆自信、敢于竞争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2) 正确处理与竞争对手关系的能力;辩证看待竞争中胜于败的能力。 3)为自己的集体作出贡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促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 2) 尝试在竞争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3) 在学习如何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高尚的人。教学重点: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教学难点: 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参与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多少个冠军? 学生:51个。

教师: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我国乒乓健儿夺冠的风采。 多媒体播放我国男女乒乓球队夺取团体冠军的视频,让学生议一议“夺取团体冠军是竞争的结果,还是合作的结果?”。 生答后,教师总结:夺取团体冠军既是竞争的结果,也是合作的结果。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 那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通过学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一)在合作中竞争 活动一:生活观察:“竞争的对手,合作的伙伴”(教材P95材料 一) 1.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情境,明确活动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理解。 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说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教材P95) 活动二:阅读感悟(教材P95相关链接) 1.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课本内容,体验感悟,明确目的。 2.学生阅读,同位合作学习,思考: ?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是什么? ?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有什么意义? 3.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明确答案。 活动三:合作竞争显风采(教材P96“明志中学先进集体材料”) 1. 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情境,明确活动目的。 2.分组讨论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3.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说明在合作中竞争,应尊重对手,向对手学习。 活动四:考考你 1.多媒体展示问题: ?有人说:竞争对手就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是“你

思品教学案例分析题

思品教学案例分析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思品教学案例分析题 教学案例分析题: 1、案例:(师)准备一条拔河绳,一上课,就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表演拔河比赛。(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后, (问)为何有胜有输?——学生分别答:配合的好坏、心齐与否、组织的好坏……。 (讲)我们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 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答:体现了遵循认识规律的教学设计策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 2、案例:(师)上课前一分钟,先请一学生在讲台上玩电子游戏(大屏幕示全班学生看),游戏结束时上课铃声已约过一分钟。

(师)不顾上课铃声,再请一学生上讲台继续玩,两分钟后游戏结束。 (连续问全班学生)继续玩好否整个上午就玩下去好否如果不够刺激,玩输的出钱给玩赢的好否 (若已有学生说“不好”时,再问)为什么不好玩电子游戏不好吗……(学生发言)……。 (讲)对,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更多些。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自己有过的)类似的“不良诱惑”……(学生发言)……。 (问)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学生发言)……。 (问)怎么办?……(学生发言)……。 (板书)……(学生讲一条拒绝不良诱惑的办法,教师写一条)……。 (边讲边书)……(把学生讲的多种办法用精练的词汇概括为3至4条)——1、避开诱因法;2、……;3、……; 4、……。(小结)……。 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