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氮素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不同氮素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E malk aj@ S. s u e u c — i: u i tg a . d . n l
1 2 1 根 瘤 菌培养 . .
பைடு நூலகம்
将 上述菌 株 1 5 1和 L 0 分 23 W1 7
别平 板 划线 培养 , 挑起 单 菌落 接 种 YMA 培养 基 上 ,
在 2 8℃培 养箱 培 养 7 , 无菌 水 洗下 根 瘤 菌体 , 2h 用 装 入 无菌 三角 瓶 。
否经 济可 行及 需施 多少 氮肥 的问题 还 有 争议 _ 。采用 8 ] 营养 液砂 培试 验 方法 , 以排 除 外部 环境 的干扰 , 比研 对 究 不 同 的硝 态氮 浓度 对接 种 2种不 同根 瘤 菌 紫花 苜 蓿 生长 特 性 的 影 响 , 紫 花苜 蓿 合 理 的 氮素 供 应 提 供理 为
( ) 试 菌 株 : 华 根瘤 菌 ( 2 3 ) L 1 7 由 2供 中 151和 W 0 ,
量 低 于 1 / g  ̄, 氮肥 可 以提高 紫花 苜蓿 干物 质产 5g k U 施
甘肃 农业 大学 草业 学 院提供 。
1 2 试 验设 计 与方 法 .
量 。Du b r _ 指 出 , x u y等l 6 苜蓿 枝条 的高度 、 株 重 量 和 单
氮 素是植 物 体 内蛋 白质 、 核酸 、 叶绿素 和 一些 激 素
论依据。
等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构成 作 物 生 长 和 产 量 形 成 的 首 是
要 因 素 。 卜 。苜蓿 作 为 家 畜 饲 用 的 重 要 豆科 牧 草 , 可 以借 助根瘤 中的共 生 固氮菌 直接 吸 收空 气 中 的分 子态 氮 。但 是 , 苜蓿 与 根 瘤 菌 的 有 效共 生 生 成 根 瘤 往 往 受

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大豆和根瘤菌之间那超神奇的共生关系。

咱先来说说大豆吧。

大豆可是一种很常见的农作物呢,我们平时喝的豆浆、吃的豆腐,很多都是用大豆做的。

大豆长得可精神啦,有绿色的叶子,还有一串串饱满的豆荚。

那根瘤菌又是啥呢?根瘤菌啊,它是一种小小的微生物,我们用眼睛可看不到它哦。

虽然它很小,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大豆和根瘤菌之间就有着一种特别的共生关系。

啥叫共生关系呢?就是它们两个在一起,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

当大豆的种子种到土里的时候,根瘤菌就会悄悄地靠近大豆的根。

然后呢,根瘤菌就会钻进大豆的根里面,在那里安个家。

大豆的根也不生气,反而很欢迎根瘤菌的到来呢。

为啥大豆会欢迎根瘤菌呢?这是因为根瘤菌有一个超厉害的本领,它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大豆可以用的营养物质。

同学们都知道,空气里大部分都是氮气,但是我们人和植物可不能直接用氮气。

根瘤菌就像一个小魔法师,把氮气变成了大豆能吸收的氮肥。

这样一来,大豆就有了足够的营养,可以长得更壮实,结出更多的豆荚。

那根瘤菌为啥要帮大豆呢?嘿嘿,这是因为大豆也会回报根瘤菌哦。

大豆会给根瘤菌提供一些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让根瘤菌也能好好地生活。

这样,大豆和根瘤菌就形成了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有了根瘤菌的帮助,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工施的氮肥了。

这不仅能节省农民伯伯的成本,还对环境有好处呢。

因为人工施的氮肥太多的话,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而且呀,这种共生关系还能让土壤变得更肥沃。

当大豆收获后,根瘤菌留在土壤里,继续为下一季的农作物提供氮肥。

这样,土壤里的营养就会越来越丰富,其他的农作物也能长得更好。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大豆和根瘤菌多聪明呀!它们不用说话,就能互相合作,一起成长。

这种共生关系真的是大自然的一个奇妙创造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大豆和根瘤菌这样互相帮助的例子哦。

比如我们和朋友之间,互相分享快乐,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还有在一个班级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根瘤菌拌种对大豆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根瘤菌拌种对大豆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a ed o o be n nd Yil fS y a
L i u ,Z IJ —c r HAO u t Y n,Z HAO E —h i IS —z e n a ,L u h n’ ( i n ntue fA r utrl c ne, ii 7 0 1 C ia Jn gIs t gi l a Si c Jnn 2 2 3 , hn ) i ito c u e s g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 1 ,:2— 3 0 17 9 9
Sadn gi l rl c ne hn ogA r ut a i cs c u Se
根 瘤菌拌 种对大 豆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 响
李继存 , 赵 云 , 恩海 , 赵 李素真
22 3 ) 7 0 1 ( 济宁市农业科 学研 究院 , 山东 济宁 摘
有代 表性 。
收 稿 日期 :0 1 0 1 2 1 — 3— 1 基金项 目: 国家大 豆产业体 系资助项 目
于中黄 1 号盛花期 , 3 每小区取相连 5株带 回 室 内调查根瘤菌数量 , 确定根瘤菌剂对大豆结根
作者简介 : 李继存 (9 4 ) 男, 17 - , 高级农艺师, 事大豆育种 与栽培 工作。E— a : i n 00 a o cr c 从 m i l c 2 0 @yho o .a liu j . n 通讯作 者: 李素 真(9 7 , 研 究员, 16 ~) 女, 从事作 物栽培 与植保研 究工作 。
Ab t a t W i e s y e n v rey Z o g u n 3 a tr l h e efc s o hz b u a p i ain o sr c t t o b a a it h n h a g 1 s ma ei ,t f t fr i i m p l t n hh a e o c o

大豆氮肥施用技术

大豆氮肥施用技术

大豆氮肥施用技术大豆高产要“选好种,精播种,防危害,不重茬”。

选好种就是选择抗病、抗倒、抗逆强的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的种子标准。

精播种就是要精细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防危害就是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病虫横行、草吃苗”实现不了高产。

大豆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残根残叶对培养地力有良好作用,是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的极好茬口。

但是,大豆重茬,特别是多年重茬减产严重。

据研究,重茬1-4年比正茬分别减产10.2%、15.9%、23.7%、39.4%。

所以,一定要不重茬。

大豆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是否就不需要施用氮肥了呢?大豆植株中的氮素有三个来源:一是通过增施氮素肥料向大豆提供氮素,二是土壤中固有的氮素,三是根瘤菌的固氮。

根瘤菌固氮能向大豆提供1/2-2/3的氮素。

一般来说,大豆产量越高,由根瘤菌固氮所获得的氮素比例越大。

在生育初期和分枝期,大豆所需氮素主要由施肥供给或从土壤中吸收。

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大豆主要是利用根瘤固定的氮素。

一般来说,大豆的根瘤在幼苗出现第一复叶时,已形成,但是其固氮能力尚弱,这时幼苗根系便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此时需氮量虽然不多,但是若土壤中氮素不足,往往出现缺氮症状,影响其正常生长。

大豆开花结荚期间是大豆需氮高峰期,此时,尽管根瘤固氮能力很强,但一般也不能满足需要,尚需适当增施氮肥,以满足其需要。

在大豆鼓粒后期,根瘤固氮能力减弱,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需采用根外喷施的方法,补充其所需氮肥。

所以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种植大豆要适量增施氮肥,尤其是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但是施用氮肥不能过量,并且应根据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地力水平而定。

因为大豆根瘤的固氮作用和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是相互影响的,土壤中无机氮肥过多会抑制大豆根瘤的形成并降低根瘤的固氮活性。

1/ 1。

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1.固氮能力:豆科植物根瘤菌与其根部共生,形成根瘤,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

根瘤菌能够通过与植物共生的方式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给植物进行吸收利用。

这种固氮能力不仅满足了豆科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够为周围的作物提供氮肥,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2.绿肥作用:许多豆科植物如菜豆、豌豆、白蚕豆等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能力。

种植这些豆科植物可作为绿肥植物,能够快速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重要养分。

当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进行切割或者耙翻入土中后,它们会迅速分解,并释放出吸收的养分,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

此外,这些植物的根系也能够渗透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活动。

3.抗病虫害作用:豆科植物具有多种抗病虫害的特性。

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分泌抗菌物质,抑制一些根部致病菌的生长,对土壤中的病原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同时,豆科植物还能够释放一些化合物,例如豆苗中的黄酮类和异黄酮类物质等,对昆虫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

这种抗病虫害的特性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从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4.线虫抑制作用: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一些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线虫的生长繁殖。

线虫是一类常见的植物病原体,会对作物的根系造成破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豆科植物的根部分泌的抗线虫物质可以减少线虫对作物的危害,保护作物的生长和根系完整。

综上所述,种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固氮能力、绿肥作用、抗病虫害和线虫抑制作用等多种机制,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安排豆科植物的种植是一种常用的农业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

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

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012345/62孙秀娟!徐伟慧!王志刚/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7'/浙江农业学报!!"!#!#$"%#$&$#!)&$'&/89:$&";#(<(-1/=>>2/&""'?&$!';!"!!&&!"收稿日期 !""C?"!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 O !&i ""%!Z e !"!&""<%#作者简介 孙秀娟"&((C +#!女!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根际微生物研究,D ?E F =G $&$C$!C('C$IJJ/6H E !通信作者!王志刚!D ?E F =G $.F 2S 0*=S F 2S IJJ*]V/W ^V/62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孙秀娟 徐伟慧 王志刚!"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摘K 要 为探究大豆根瘤内生细菌对大豆的促生效应!以大豆根瘤为实验材料!分离筛选根瘤内生细菌!测定其分泌植物激素能力及其对大豆株高%茎粗%干重%鲜重和根系生长方面的促生能力,结果表明$共筛选出&%株根瘤内生细菌!经生理生化和&<N ]8T O 鉴定!有&"株为芽孢杆菌属"Q $"'))(/#!#株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属"G &'*/#'$#!其余'株分别为肠杆菌属"M .#*&1S $"#*&#%克雷伯氏菌属"U )*S /'*))$#%不动杆菌属"!"'.*#1S $"#*&#和农杆菌属"!%&1S $"#*&'(C #,通过溶血试验和&<N ]8T O 鉴定筛选出&"株促生能力强的菌株!其中!U )*S /'*))$NC 的吲哚乙酸":O O #分泌量最高!为&'%;$$E S -P )&(赤霉素"Z O >#分泌量最高的为!%&1S $"#*&'(C N&"!分泌量达#(;#'E S -P )&(Q $"'))(/N#的铁载体活性最高!为%";$%L (&"株菌株处理的大豆株高%根长%干鲜重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筛选的大豆根瘤内生细菌!对大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根瘤(内生细菌(大豆(溶血试验(促生能力中图分类号 N&'';#(N$<$;&文献标志码 O 文章编号&""'?&$!'"!"!##"%?&$#!?&"K &'0,%)'+,+()(#+%)")$,%)'+'"#+('-./%)$8,$%#*),"*'6&'/8#,++'(30#,+(%.#)*#""#$%&'+&'/8#,+-0,+%NX TQ =V1VF 2!Q XR W =*V=!R O T Ze *=S F 2S!"91))*%*12V'2*4"'*."*$.A !%&'"()#(&*$.A B 1&*/#&8!_'Z ',$&6.'7*&/'#8!_'Z ',$&>=>;;=![*')1.%-'$.%!9,'.$#78&%*,$%$[H >+V^3+*W S ]H .+*?,]H E H +=2S W B B W 6+H B W 2^H ,*3+=65F 6+W ]=F =2>H 35W F 2]H H +2H ^VG W >H 2>H 35W F 2S ]H .+*!>H 35W F 2]H H +2H ^VG W >.W ]W V>W ^F >W 4,W ]=E W 2+F G E F +W ]=F G >+H =>H G F +W F 2^>6]W W 22H ^VG W W 2^H ,*3+=65F 6+W ]=F !F 2^+*W =]F 5=G =+3+H >W 6]W +W ,G F 2+*H ]E H 2W >F 2^+*W =],]H E H +=H 2W B B W 6+H 2>H 35W F 2,G F 2+*W =S *+!>+W E^=F E W +W ]!^]3.W =S *+!B ]W >*.W =S *+!F 2^]H H +S ]H .+*.W ]W E W F >V]W ^/[*W ]W >VG +>>*H .W ^+*F +F +H +F G H B &%W 2^H ,*3+=65F 6+W ]=F .W ]W >6]W W 2W ^H V+B ]H E]H H +2H ^VG W >/O B +W ],*3>=H G H S =6F G F 2^5=H 6*W E =6F G F 2F G 3>=>F 2^&<N ]8T O=^W 2+=B =6F +=H 2!&">+]F =2>5W G H 2S W ^+H Q $"'))(/>,,/!#>+]F =2>5W G H 2S W ^+H G &'*/#'$>,,!F 2^+*W ]W E F =2=2S '>+]F =2>5W G H 2S W ^+H M .#*&1S $"#*&'$"*$*!U )*S N /'*))$!!"'.*#1S $"#*&!F 2^!%&1S $"#*&'(C /[*]H VS **W E H G 3>=>+W >+F 2^&<N ]8T O=^W 2+=B =6F +=H 2!&">+]F =2>.=+*>+]H 2S S ]H .+*?,]H E H +=2S F 5=G =+3.W ]W >W G W 6+W ^/O E H 2S +*W E !+*W :O O>W 6]W +=H 2H B U )*S /'*))$NC .F >*=S *W >+F +&'%;$$E S -P )&(+*W S =55W ]W G G =2>H B !%&1S $"#*&'(C N&"*F ^+*W *=S *W >+>W 6]W +=H 2F +#(;#'E S -P )&(+*W >=^W ]H ,*H ]W >F 6+=`=+3H BQ $"'))(/N#.F >+*W *=S *W >+F +%";$%L/[*W ,G F 2+*W =S *+!]H H +G W 2S +*!^]3B ]W >*.W =S *+F 2^>+W E^=F E W +W ]H B >H 35W F 2+]W F +W ^53+*W >W &">+]F =2>.W ]W >=S 2=B =6F 2+G 3*=S *W ]+*F 2+*H >W H B +*W 6H 2+]H G /:26H 26G V>=H 2!+*W W 2^H ,*3+=65F 6+W ]=F >6]W W 2W ^=2+*=>W 4,W ]=E W 2+*F ^>+]H 2S S ]H .+*?,]H E H +=2S W B B W 6+H 2>H 35W F 2S ]H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H H+2H^VG W(W2^H,*3+=65F6+W]=VE(>H35W F2(*W E H G3>=>+W>+(S]H.+*?,]H E H+=2S F5=G=+3KK大豆"H)8"'.*C$5#是主要的油料和高蛋白质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用途非常广泛!它的营养价值高!在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大豆产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量施用化肥&!',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化肥利用率降低和土壤状态恶化%作物减产%环境污染等问题&#'!这迫使人们寻找一种高效的%绿色的施肥方法,内生菌"W2^H,*3+W#的概念是由德国科学家%植物病理学之父8W i F]3于&CC<年提出!其认为凡是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均为内生菌&'',随着研究者们对植物内生细菌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内生细菌能与宿主植物形成长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通过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直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如产生吲哚乙酸":O O#%赤霉素"Z O>#等!因此!内生细菌在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植物与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内生微生物共同生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建立共生关系!最终形成共生体根瘤!除了结瘤细菌外!根瘤中还定居着许多与根瘤菌不同的细菌!单独接种植物多数不会结瘤!称为非结瘤细菌&<)C',根瘤内生细菌进入根瘤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根%茎和叶等组织或器官进入植物体内!在宿主体内移动!对植物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钟宇舟等&&"'研究表明!大豆根瘤内生细菌8O&<?$对大豆表现出较好的促生效果,赵龙飞等&&&'从大豆根瘤内分离出的溶磷菌株对大豆生长有促进作用,尽管人们对内生细菌及其在可持续农业中用作生物肥料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但与植物其他组织内生菌相比!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离和鉴定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研究其植物激素分泌情况和对大豆的促生效果!旨在为大豆专化型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K材料与方法&;&K大豆根瘤采集大豆样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土区,将大豆根系轻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取附着在&"株大豆根系的根瘤!立即包在硫酸纸里!'c储存!备用,&;!K培养基配方酵母甘露醇"@g O#培养基"&P#$甘露醇&" S!酵母浸粉&S!U!Y_9'";$S!g S N9'";!S!T F\G";&S!琼脂!";"S!,Y值<;C M%;"(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牛肉膏蛋白胨"T i#培养基"&P#$琼脂!"S!牛肉膏$S!T F\G C S!蛋白胨&"S!,Y值%;"(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铁载体"g U i#培养基"&P#$酪蛋白氨基酸$;"S!甘油&$;"E P!U!Y_9'!;$S!g S N9'-%Y!9";!S!琼脂!";"S!,Y值%;"(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淀粉培养基"&P#$蛋白胨&"S!T F\G$S!牛肉膏$S!可溶性淀粉!S!琼脂&$M!"S&&#',油脂培养基"&P#$蛋白胨&"S!T F\G$S!牛肉膏$S!香油或花生油&"S!&;<L中性红水溶液&E P!琼脂&$M!"S!,Y值%;!&&#',蛋白胨水培养基"&P#$蛋白胨&"S!T F\G$S!,Y值%;<&&#',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P!&;<L 溴甲酚紫乙醇溶液&M!E P!,Y值%;<!另配!"L乳糖和葡萄糖溶液各&"E P&&#',&;#K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K菌株筛选挑选个大%饱满%粉红色的&"个大豆根瘤置于试管内!用无菌水清洗#次!用质量分数!;$L 的Y S\G!表面消毒!E=2!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次!并用无菌研磨机磨碎根瘤,为确保充分的表面消毒!取最后一次漂洗后的&""!P无菌蒸馏水!涂抹在@g O平板上!!C c培养'^后!没有发现细菌生长,用根瘤浸渍液在@g O培养基上划线!在!C c培养'^!根据菌落大小%形态和颜色分离出不同的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T i液体培养基!#"c!&!"]-E=2)&振荡培养过夜!&!"""f%离心!E=2后保留沉淀!)C"c冷藏备用,&;#;!K溶血试验将菌株点样接种于血平板培养基!置于#"c-##$&-孙秀娟!等/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恒温培养&C M!'*后!观察菌落周围有无溶血圈,&;#;#K&<N]8T O菌种鉴定将保存的细菌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活化!'*后!取&E P菌液!&!"""f%离心&E=2!倒掉上清液!用细菌基因组8T O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8T O,选择细菌通用引物!%A"$o?O Z O Z[[[Z O[\\[Z Z\[\O Z?#o#和&'(!a"$o?Z Z[[O\\[[Z[[O\Z O\[[?#o#进行&<N]8T O序列的扩增,_\a扩增产物经&;"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至生工生物工程"长春#有限公司测序,获得测序结果后在T\i: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使用g D Z O$;"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K菌株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淀粉水解试验$将灭菌淀粉培养基制成平板!把菌株接种在平板上!#%c培养!'*!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滴入少量卢戈氏碘液!旋转平板!使碘液均匀铺满平板,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水解!为阳性!即产生胞外淀粉酶活力,油脂水解试验$将菌株接种在灭菌油脂培养基所制的固体平板上!#%c培养!'*!如出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水解!为阳性反应,糖发酵试验选乳糖和葡萄糖,将蛋白胨水培养基分装于试管!每管内放&个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使充满液体,每管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加入!"L无菌糖溶液";$E P,将菌株接种在试管内!#%c培养!'M'C*!观察试管颜色变化!以及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如黄色无气泡和黄色有气泡!为阳性&&#',&;'K菌株分泌激素和产铁载体能力测定&;';&K:O O分泌量测定采用分析纯:O O制备标准曲线!将!""!S-E P)&的:O O标准液梯度稀释为"%!$%$"%%$%&""%&!$%&$"和&%$!S-E P)&!采用NF G dH.>d=显色法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方程为8h";"&<$5b";""(<!J!h";((C$,将冻存的菌株接种到T 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制作种子液,按&L的接种量将种子液分别接入含有!""E S-P)&色氨酸的液体T i培养基中!#"c!&!"]-E=2)&振荡培养'C*,根据标准曲线计算:O O分泌量,每组#个平行,&;';!K铁载体能力测定吸取&E P种子液接种于g U i液体培养基中!#"c!&!"]-E=2)&振荡培养'C*,将上清液与\O N检测液各#E P均匀混合!反应&*!<#" 2E处测定吸光值"@<#">#&&$',对照组为不接菌的g U i液体培养基!测定方法同上"@<#"]#!每组#个平行实验,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铁载体活性"I#&&$',I h"@<#"])@<#">#-@<#"],"&#&;';#KZ O>分泌量测定将分析纯Z O>溶于%"L乙醇中!配制成&"" !S-E P)&的Z O>标准液!梯度稀释为"%&"%!"% #"%'"和$"!S-E P)&!取各浓度的Z O>溶液";$ E P!分别与';$E P(CL硫酸混匀并定容至!"E P!于'&!2E处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方程为8h";"<"$5b";""#!J!h";(('%,按&L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T i培养基中!#"c!&!"]-E=2)&振荡培养'C*,取";$E P 上清液测定菌株Z O>浓度!以确定各菌株最大Z O>分泌量&&<'!每组#个平行实验,&;$K植物促生长试验&;$;&K浸种促生试验将筛出的根瘤内生细菌发酵液接种于T i液体培养基中!#"c!&!"]-E=2)&培养至@<""h&!用";(L T F\G溶液分别稀释&"倍%!"倍和#"倍!以";(L T F\G溶液为对照,挑选大小一致的大豆种子置于底部铺!M#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放<粒大豆种子!每个处理重复#次!共计#"颗,置于!%c恒温人工气候箱培养!&<*光照%C*黑暗,观察记录大豆发芽情况!直到连续#^无新的发芽种子出现!测量根长&&%',&;$;!K温室条件下的植物接种试验大豆种子首先用水洗净!放在体积分数%$L 乙醇中浸泡#E=2!再转至";&L次氯酸钠中浸泡!E=2!然后用无菌水冲洗<M&"次!将消毒好的种子播种到盛有灭菌蛭石的塑料盆中!#M'^后种子即发芽&&C',将根瘤内生细菌接种在T i培养基上活化!然后转接在T i液体培养基中!!C c!&!"]-E=2)&振荡培养'C*!用无菌";(LT F\G溶液将菌体浓度调至&f&"C\A X-E P)&,将大豆幼苗移栽到蛭石里!并在大豆根附近-'#$&-浙江农业学报K第#$卷K第%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接种&"E P 根瘤内生细菌混悬液!&周浇&次g N 营养液和菌液,将植株置于白天!$M #"c %夜间&$M !"c %每天光照C *的温室中培养,培养'"^后收获,以不接种根瘤内生细菌为全空白对照&&('!每处理设#次重复,每天随机调换花盆位置,&;<K 数据处理用N_NN !!;"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8V26F 2法进行多重比较(采用Z ]F ,*_F ^_]=>E C;";!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和制图,!K结果与分析!;&K根瘤内生菌的筛选与鉴定从大豆根瘤中共分离到&%个菌株!经&<N ]8T O序列分析!有&"株为芽孢杆菌属"Q $"')N )(/#!#株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属"G &'*/#'$#!其余'株分别为肠杆菌属"M .#*&1S $"#*&#%克雷伯氏菌属"U )*S /'*))$#%不动杆菌属"!"'.*#1S $"#*&#和农杆菌属"!%&1S $"#*&'(C #"图&#,溶血试验结果显示!有'株细菌的菌落周围产生了溶血圈!判断这'株菌株具有溶血性,通过&<N ]8T O 鉴定最终确定了&"株内生细菌!其中芽孢杆菌属$株"编号N&M N$#!其余$株菌分别为G &'*/#'$属"N<#%M .#*&1S $"#*&属"N%#%U )*S N /'*))$属"NC #%!"'.*#1S $"#*&属"N(#和!%&1S $"#*&'N (C 属"N&"#,&"个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表&所示!N&%N!%N#%N$和N<具有水解淀粉能力!说明$株菌株均产生淀粉酶(N'%N%%NC %N(和N&"具有水解图;<基于&<N ]8T O 序列的内生细菌进化树=)1>;K_*3G H S W 2W +=6+]W W H B W 2^H ,*3+=65F 6+W ]=F 5F >W ^H 2&<N ]8T O>W JVW 26W >-$#$&-孙秀娟!等/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内生细菌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80#;K_*3>=H G H S=6F G F2^5=H6*W E=6F G6*F]F6+W]=>+=6>H B W2? ^H,*3+=65F6+W]=F菌株编号N+]F=2 T H/淀粉水解试验N+F]6**3^]H G3>=>+W>+油脂水解试验9=G*3^]H G3>=>+W>+乳糖发酵试验P F6+H>WB W]E W2+F+=H2+W>+葡萄糖发酵试验Z G V6H>WB W]E W2+F+=H2+W>+N&b)b bN!b)b bN#b)b bN')b)bN$b)b)N<b)))N%)b b bNC)b b bN()b)bN&")b b))b*表示阳性!))*表示阴性,)b*=>,H>=+=`W!))*=>2W S F+=`W/油脂能力!说明细胞外存在脂肪酶(N&%N!%N#% N$%N%%NC和N&"具有分解乳糖的能力(N&%N!% N#%N'%N%%NC和N(具有分解葡萄糖的能力,!;!K菌株分泌激素和产铁载体的能力由图!?O可知!根瘤内生细菌均具有分泌:O O的能力!其中NC分泌量最高!为&'%;$$E S-P)&(N'%N%和N&"也具有较高的:O O分泌量!分别为'&;('E S-P)&%&"";"!E S-P)&和<";'!E S-P)&!且经过多次传代后产:O O特性稳定,通过铁载体活性测定筛选出<个菌株产生铁载体(其中!N#的铁载体活性最高!为%";$%L(N&%N!% N'%N<和NC的铁载体活性分别为&;C(L%$&;<CL%!&;!'L%'(;%&L和';C'L"图!?i#,由图!?\可知!Z O>分泌量最高的为N&"菌株!达#(;#'E S-P)&!其余菌株分泌量在&';#C M#!;C& E S-P)&,!;#K植物促生试验图#?OM图#?D显示!浸种%^后有$个菌株在稀释#"倍时大豆的根最长!分别是N&"$;<<% 6E#%N!"%;$$"6E#%N$"(;<%$6E#%NC"C;&#"6E#和N&""<;!!"6E#,由图#?A%图#?Z可知!有!个菌株在稀释!"倍时大豆的根最长!分别是N#"<;'%$6E#和N("$;C##6E#,有#个菌株在稀释&"倍时大豆的根最长!分别是N'"$;"## 6E#%N<"<;(##6E#和N%"%;#<%6E#"图#?Y%图#?:%图#?7#,综上所述!筛选得到的&"个菌株均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G k";"$#,下同,8F+F H2+*W5F]>E F]dW^.=+*H V++*W>F E W G H.W]6F>W G W++W]=2^=6F+W^>=S2=B=6F2+^=B B W]W26W>F+G k";"$/[*W>F E W F>5W G H./图@<供试菌株分泌:O O Z O>和铁载体的能力=)1>@KO5=G=+3H B+*W+W>+W^>+]F=2>+H>W6]W+W:O O S=55W]? W G G=2F2^>=^W]H,*H]W>可以促进大豆幼苗根系发育,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确认植物的生长促进特性!结果如图'所示,接种&"个菌株的大豆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接种N&%N<和NC的大豆植株株高比对照组分别高#!L%&(L%!'L!接种N$的大豆根长比对照组显著增加#(L!接种N#%N(和N&"的大豆植株地上部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CL%C&L%C<L!接种N!%N'%N%和N&"的大豆植株地下部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L%&$%L%&!<L%&$&L!接种N&%N#%N'%N$%N(和N&"的大豆植株地上部干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C$L%(CL%(#L%%%L%((L和&!!,除接种N&%N<%N%%NC%N(的大豆幼苗地下部干重与-<#$&-浙江农业学报K第#$卷K第%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对照无显著差异外!接种其他菌株的大豆地下部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接种N'的大豆植株地下部干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L ,除接种N<%NC 菌株的大豆茎粗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接种其他菌株的大豆茎粗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接种N#%N'%N&"的大豆植株茎粗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CL %#&L %#"L ,综上!如图'?A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根瘤内生菌的大豆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说明菌株对大豆具有促生效果,#K讨论根瘤中同时定居着很多与根瘤菌不同的内生菌!其中非共生细菌也生活于根瘤中!但不引起植物病害!即根瘤内生细菌&!"',目前!豆科植物有&C""多种!在豆科植物根瘤中常见的内生细菌有假单胞菌属"G /*(A1C 1.$/#%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农杆菌属!由于所有这些属的物种在土壤中都很常见!因此!内生细菌可以看成是根际细菌的一个亚种群&!&)!!',本研究分离的&"株菌包括芽孢杆菌属%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农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均不具有溶血性,芽孢杆菌由于其优良的抗菌%对植物种子发芽与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能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使用最普遍抗菌剂之一&!#)!'',克雷伯氏菌分布于植株的根部和土壤中!在长期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中与植物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起间接促进作用&!$',克雷伯氏菌能够定殖在玉米植株内!为内生固氮菌!对幼苗期玉米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证明克雷伯氏菌属具生物安全性,豆科植物根瘤内生菌在体外表现出不同的植幼苗生长图#个为&个处理!从左至右依次是\U %稀释&"倍%!"倍和#"倍,[*W +*]W W >W W ^G =2S S ]H .+*,G H +>F ]W H 2W +]W F +E W 2+!B ]H EG W B ++H ]=S *+F ]W \U !^=G V+W ^&"+=E W >!!"+=E W >F 2^#"+=E W >/图A<内生细菌对大豆种子的促生作用=)1>A KZ ]H .+*,]H E H +=2S W B B W 6+H B W 2^H ,*3+=65F 6+W ]=F H 2>H 35W F 2>W W ^-%#$&-孙秀娟!等/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综合能力评价,A!D`F G VF+=H2H B6H E,]W*W2>=`W F5=G=+3/图B<菌株对大豆植株促生影响与综合能力评价=)1>B KD B B W6+H B W2^H,*3+=65F6+W]=F H2S]H.+*,]H E H+=H2H B>H35W F2,G F2+>F2^6H E,]W*W2>=`W F5=G=+3W`F G VF+=H2物生长促进机制!包括植物激素的产生!如吲哚乙酸%固氮和磷酸盐溶解&!%',本研究获得的所有菌株都能够以色氨酸为前体合成:O O!同时分泌Z O>!并且超过一半的菌株能产生铁载体!对大豆植株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赵晓妍等&!C'从大豆叶片中分离得到产:O O的内生菌菌株@8Q&'!该菌株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作为植物生命进程的开始!种子萌发在农业上很重要,用本试验筛选的内生细菌浸种处理大豆种子!可以明显促进大豆根的生长!说明筛选的菌株对大豆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但是不同浓度菌液和不同菌种对大豆种子的促生作用效果不同!有的菌液浓度反而抑制种子根的伸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浓度内生细菌的代谢产物量不一样或者不同细菌的生长规律%特性不同!需进一步研究,内生菌与其宿主植物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是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内生菌自身代谢产物来促进植物生长&!(',所筛选的&"株菌株均对大豆植株的株高%根长%茎粗和地上-C#$&-浙江农业学报K第#$卷K第%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地下部生物量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可能是与菌株分泌:O O和Z O>等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芽孢杆菌U\?&和g8&!?!具有产生:O O的能力!并且对大豆的株高和生物量有显著促生效果&#"'!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从大豆中分离出的'"株芽孢杆菌中!巨大芽孢杆菌NT&"D&能够使豆芽长度提高'&L&#&',衡楠楠等&#!'将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的内生菌株N\O X>C接种大豆植株!不仅植株的株高%鲜重等指标显著提高!而且大豆植株产量比不接种也增产了!&;'L M!(;%L,丁玮&##'用(株泡桐根瘤内生细菌接种泡桐幼苗!结果显示!其中地下生长量平均提高&(;%L%苗高生长量平均提高!#;'L,e*F2S 等&#''分离鉴定的&种内生细菌高地芽孢杆菌对不同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何建清等&#$'筛选出的菌株Na&"?<能显著促进黑青稞株高%根长等的生长!可作为开发和推广黑青稞专用生物肥料的优良菌种,本研究结果表明!从大豆根瘤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在体外具有植物生长促进特性!是一种很好的微生物肥料候选材料,综上所述!本文从大豆根瘤中筛选了&%株根瘤内生细菌!通过&<N]8T O和溶血试验最终确定了&"株根瘤内生细菌!它们均产生:O O和Z O>!有<株产生铁载体(这&"株菌株对大豆的萌发!以及大豆植株的株高%根长等有促进作用,参考文献 H#"#*#+$#&&&'K杨红旗!郝仰坤/我国大豆产业回顾%现状与发展对策&7'/广东农业科学!!"&"!#%"&#$&CC)&(&/@O T ZYn!Y O9@U/Y=>+H]=6F G]W`=W.!6V]]W2+>=+VF+=H2F2^^W`W G H,E W2+6H V2+W]E W F>V]WH B\*=2W>W>H35W F2&7'/H($.%A1.%!%&'"()#(&$)4"'*."*/!!"&"!#%"&#$&CC)&(&/"=2\*=2W>W.=+*D2S G=>*F5>+]F6+#&!'K黄国东!宋清晖!王晓慧!等/含枯草芽孢杆菌肥料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7'/土壤与作物!!"!&!&""&#$(()&"%/Y X O T ZZ8!N9T ZnY!R O T ZQY!W+F G/D B B W6+>H B B W]?+=G=0W]>6H2+F=2=2S Q$"'))(//(S#')'/H2,*H+H>32+*W>=>H B>H35W F2G W F`W>F2^>H=G W203E W F6+=`=+=W>&7'/41')/$.A9&1O/!!"!&!&""&#$(()&"%/"=2\*=2W>W.=+*D2S G=>*F5>+]F6+#&#'K柏琼芝!肖石江!王晓瑞!等/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7'/土壤与作物!!"&(!C"!#$&$C)&<$/i O:ne!Q:O9N7!R O T ZQa!W+F G/D B B W6+H B]W^V6W^6*W E=6F G B W]+=G=0W],G V>5=H G H S=6F G B W]+=G=0W]H2F V+VE2,H+F+H3=W G^&7'/41')/$.A9&1O/!!"&(!C"!#$&$C)&<$/"=2\*=?2W>W.=+*D2S G=>*F5>+]F6+#&''K刘江苇!刘颖!徐婷!等/水稻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展望&7'/生命科学研究!!"!&!!$"##$!#!)!#(/P:X7R!P:X@!Q X[!W+F G/O^`F26W>F2^,]H>,W6+>H B]=6W W2^H,*3+W>&7'/V'2*4"'*."*J*/*$&",!!"!&!!$"##$!#!)!#(/"=2\*=2W>W.=+*D2S G=>*F5>+]F6+#&$'Kj O a8Y O a O7X P ON!NU eO!U a:NY T O_a O NO8j X a X U9T?8ON N!W+F G/_G F2+S]H.+*,]H E H+=2S W2^H,*3+W>F2^+*W=]=2+W]?F6+=H2.=+*,G F2+>+H F G G W`=F+W F5=H+=6>+]W>>&7'/9(&&*.#Q'1#*",N.1)1%8!!"&%!<"##$!$!)!<#/&<'K_D:QO!a O g v a D e?i O Y D T Og Y!j D P w e n X D eD!W+F G/i F6+W]=F G F>>H6=F+=H2>.=+*G W S VE W>&7'/9&'#'"$)J*7'*R/'.G)$.#4"'*."*/!!"&$!#'"&-!-##$&%)'!/&%'Ke Y O9PA!Q X@7!NX Ta!W+F G/:^W2+=B=6F+=H2F2^6*F]F6?+W]=0F+=H2H B+*W W2^H,*3+=6,G F2+S]H.+*,]H E,+W]Q$"'))(/9*N&*(/>+]F=2E J!#=>H G F+W^B]H E41O,1&$O G H,W6V]H=^W>]H H+2H^?VG W>&7'/Q&$:')'$.L1(&.$)123'"&1S'1)1%8!!"&&!'!"!#$$<%)$%$/&C'Ke Y O9PA!8D T ZeN!@O T ZR n!W+F G/8=`W]>W]*=0H5=FF>>H6=F+W^.=+*41O,1&$$)1O*"(&1'A*/S]H.2=2^=B B W]W2+]W S=H2>H B P H W>>_G F+W F V=2\*=2F&7'/48/#*C$#'"$.A!O O)'*A3'"&1S'N1)1%8!!"&"!##"C#$'<C)'%%/&('K赵龙飞/我国大豆根瘤内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7'/广东农业科学!!"&'!'&"(#$&$)&(/e Y O9P A/a W>W F]6*H2]W>H V]6W^=`W]>=+3H B>H35W F2&H)8"'.*C$5"P/#g W]]'2H^VG W W2^H,*3+W>=2\*=2F&7'/H($.%A1.%!%&'"()#(&$)4"'*."*/!!"&'!'&"(#$&$)&(/"=2\*=2W>W.=+*D2S G=>*F5>+]F6+#&&"'K钟宇舟!余秀梅!陈强!等/四川盆地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效果&7'/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e Y9T Z@e!@XQg!\Y D Tn!W+F G/:>H G F+=H2!=^W2+=B=?6F+=H2F2^,G F2+S]H.+*,]H E H+=H2F5=G=+3W`F G VF+=H2H B+*W W2?^H,*3+=65F6+W]=F=>H G F+W^B]H E>H35W F2]H H+2H^VG W=2N=6*VF2i F>=2&7'/9,'.*/*L1(&.$)12!O O)'*A$.A M.7'&1.C*.#$)Q'N1)1%8!!"&%!!#"&#$'<)$#/"=2\*=2W>W.=+*D2S G=>*F5?>+]F6+#&&&'K赵龙飞!徐亚军!曹冬建!等/溶磷性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筛选%抗性及系统发育和促生&7'/生态学报!!"&$!#$"&##$''!$)''#$/e Y O9P A!Q X@7!\O987!W+F G/N6]W W2=2S!]W>=>+F26W!,*3G H S W23F2^S]H.+*,]H E H+=2SH B,*H>,*H]V>>H G V5=G=0=2S5F6+W]=F=>H G F+W^B]H E>H35W F2]H H+2H^VG W>&7'/!"#$M"1)1%'N"$4'.'"$!!"&$!#$"&##$''!$)''#$/"=2\*=2W>W.=+*D2S G=>*F5>+]F6+#&&!'KA D a\Y:\Y:T![9X U O i a:R!i9X P O a D NN g!W+F G/:?>H G F+=H2!=^W2+=B=6F+=H2F2^,G F2+S]H.+*,]H E H+=H2F5=G=+3H BW2^H,*3+=65F6+W]=F F>>H6=F+W^.=+*G V,=2W]H H+2H^VG W S]H.2-(#$&-孙秀娟!等/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豆植株的促生效应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V2=>=F2>H=G&7'/!&",'7*/123'"&1S'1)1%8!!"&(!!"&"&"#$&###)&#'(/&&#'K黄秀梨!辛明秀/微生物学实验指导&g'/!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C/&&''K李培根!要雅倩!宋吉祥!等/马铃薯根际产:O O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7'/生物技术通报!!"!"!#<"(#$&"()&&</P:_Z!@O9@n!N9T Z7Q!W+F G/:>H G F+=H2F2^=^W2+=B=?6F+=H2H B:O O?,]H^V6=2S Q$"'))(/>,H2,H+F+H]*=0H>,*W]W F2^=+>S]H.+*?,]H E H+=2S W B B W6+&7'/Q'1#*",.1)1%8Q())*#'.!!"!"!#<"(#$&"()&&</"=2\*=2W>W.=+*D2S G=>*F5?>+]F6+#&&$'K徐伟慧!吕智航!史一然!等/西瓜复合根际促生菌剂构建与促生效应研究&7'/浙江农业学报!!"&C!#""$#$%%C)%C</Q XR Y!P@Xe Y!NY:@a!W+F G/D>+F5G=>*E W2+H B6H E?,G W4S]H.+*?,]H E H+=2S]*=0H5F6+W]=FB H].F+W]E W G H2F2^,]H?E H+=2S W B B W6+H2.F+W]E W G H2]H H+>&7'/!"#$!%&'"()#(&$*+,*N-'$.%*./'/!!"&C!#""$#$%%C)%C</"=2\*=2W>W.=+*D2S?G=>*F5>+]F6+#&&<'K徐伟慧!刘泽平!符春敏!等/根际芽孢杆菌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7'/河南农业科学!!"&C!'%"'#$$()<#/Q XR Y!P:Xe_!A X\g!W+F G/_]H E H+=2S W B B W6+H B Q$N"'))(/]*=0H5F6+W]=F H2]=6W]H H+&7'/L1(&.$)12[*.$.!%&'N"()#(&$)4"'*."*/!!"&C!'%"'#$$()<#/"=2\*=2W>W.=+*D2S G=>*F5>+]F6+#&&%'K陈峥!刘波!邓文琼!等/&'株芽孢杆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其促生机理分析&7'/热带作物学报!!"!&!'!"##$%C()%((/\Y D Te!P:Xi!8D T ZR n!W+F G/g H G W6VG F]=^W2+=B=6F?+=H2F2^S]H.+*,]H E H+=2S E W6*F2=>E>H B&'Q$"'))(/>+]F=2>&7'/9,'.*/*L1(&.$)12D&1O'"$)9&1O/!!"!&!'!"##$%C()%((/"=2\*=2W>W.=+*D2S G=>*F5>+]F6+#&&C'K薛晓昀!冯瑞华!关大伟!等/大豆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系筛选及机理研究&7'/大豆科学!!"&&!#""'#$<&#)<!"/KQ X DQ@!A D T ZaY!Z X O T8R!W+F G/N6]W W2=2S F2^F?2F G3>=>B H]W B B=6=W2+6H?=2H6VG F+=H2>3>+W E H B>H35W F2]*=0H5=FF2^,G F2+S]H.+*?,]H E H+=2S]*=0H5F6+W]=F&7'/418S*$.4"'N*."*!!"&&!#""'#$<&#)<!"/"=2\*=2W>W.=+*D2S G=>*F5>+]F6+#&&('K李晶!蔡少丽!林金新/高效紫云英根瘤菌的选育&7'/南方农业!!"&C!&!"&C#$&C')&C$/P:7!\O:N P!P:T7Q/i]W W^=2S H B]*=0H5=F=>H G F+W^B]H E\*=2W>W E=G d`W+6*.=+**=S*W B B=6=W263&7'/41(#,9,'.$!%N&'"()#(&*!!"&C!&!"&C#$&C')&C$/"=2\*=2W>W#&!"'K邱并生/根瘤内生细菌&7'/微生物学通报!!"&#!'""##$$''/n:XiN/T H^VG W W2^H,*3+=65F6+W]=F&7'/3'"&1S'1)1%89,'N.$!!"&#!'""##$$''/"=2\*=2W>W#&!&'K张淑婷!周利华!赵文卓/植物内生细菌对植物健康的作用&7'/植物医生!!"!"!##"&#$<)&&/e Y O T ZN[!e Y9XP Y!e Y O9R e/[*W]H G W H B,G F2+W2?^H,*3+W>=2,G F2+*W F G+*&7'/G)$.#@1"#1&!!"!"!##"&#$<)&&/"=2\*=2W>W.=+*D2S G=>*F5>+]F6+#&!!'K刘杰!汪恩涛!陈文新/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7'/微生物学报!!"&&!$&"C#$&""&)&""</KP:X7!R O T Z D[!\Y D T R Q/8=>6H`W]3F2^]W>W F]6*,]H S]W>>H B W2^H,*3+=65F6+W]=F=2+*W]H H+2H^VG W>H B G W S?VE W>$F]W`=W.&7'/!"#$3'"&1S'1)1%'"$4'.'"$!!"&&!$&"C#$&""&)&""</"=2\*=2W>W.=+*D2S G=>*F5>+]F6+#&!#'K张翠绵!贾楠!马佳!等/番茄根际多功能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7'/河北农业科学!!"&(!!#"'#$'%)$!/Ke Y O T Z\g!7:OT!g O7!W+F G/N6]W W2=2S F2^=^W2+=B=6F?+=H2H B E VG+=B V26+=H2F G5W2W B=6=F G Q$"'))(/=2+H E F+H]*=0H?>,*W]W>H=G&7'/L1(&.$)12[*S*'!%&'"()#(&$)4"'*."*/!!"&(!!#"'#$'%)$!/"=2\*=2W>W.=+*D2S G=>*F5>+]F6+#&!''Kg:P7O U9j:\8!g O a:T U9j:\7![O g:T8x:\Z!W+F G/D B B W6+H B,G F2+S]H.+*,]HE H+=2S Q$"'))(/>,,/H2S W]E=2F+=H2F2^>W W^G=2S S]H.+*H B>H35W F2&7'/V*%(C*J*/*$&",N$.0.N#*&.$#'1.$)L1(&.$)!!"!!!'$"'#$'C%)'(&/&!$'K李梦娇!彭晟!徐绍忠!等/克雷伯氏菌在农业与环境治理上的应用&7'/生物技术进展!!"&'!'"<#$'&$)'!"/P:g7!_D T ZN!Q XN e!W+F G/O,,G=6F+=H2H B U)*S/'*))$>,,/=2F S]=6VG+V]W F2^W2`=]H2E W2+F G E F2F S W E W2+&7'/9(&N&*.#Q'1#*",.1)1%8!!"&'!'"<#$'&$)'!"/"=2\*=2W>W.=+*D2S G=>*F5>+]F6+#&!<'K韩梅!罗培宇!肖亦农!等/玉米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长作用研究&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Y O Tg!P X9_@!Q:O9@T!W+F G/:>H G F+=H2H B W2^H,*3+?=6T!?B=4=2S5F6+W]=F H B6H]2]=6W F2^+*W=]B V26+=H2B H],]H E H?+=2S S]H.+*&7'/L1(&.$)124,*.8$.%!%&'"()#(&$)6.'7*&/'#8!!"&"!'&"&#$(')(%/"=2\*=2W>W.=+*D2S G=>*F5>+]F6+#&!%'KZ O a\v O?A a O:P D_!\O a a9P!a9i P D89g!W+F G/J,'N :1S'(C,]H E H+W>2H2?G W S VE W>S]H.+*F2^JVF G=+3=2>W`W]F G,]H^V6+=H2>+W,>$+H.F]^>F5=H B W]+=G=0F+=H2H B W^=5G W]F.`W S W?+F5G W>*W F G+*3B H]*VE F2>&7'/G V14?.*!!"&!!%"$#$W#C&!!/K&!C'K赵晓妍!曹越!董芮萌!等/一株野生大豆内生细菌@8Q&'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促生效应研究&7'/大豆科学!!"!&!'""!#$!!')!#&/e Y O9Q@!\O9@!89T Zag!W+F G/:>H G F+=H2!=^W2+=B=?6F+=H2F2^S]H.+*,]H E H+=2S W B B W6+H B F2W2^H,*3+=65F6+W]=F@8Q&'=2.=G^>H35W F2&7'/418S*$.4"'*."*!!"!&!'""!#$!!')!#&/"=2\*=2W>W.=+*D2S G=>*F5>+]F6+#&!('K丁文珺!王珊珊!任婧祺!等/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7'/生物技术进展!!"&$!$"<#$'!$)'!C/-"'$&-浙江农业学报K第#$卷K第%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俄罗斯高效大豆根瘤菌肥对大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俄罗斯高效大豆根瘤菌肥对大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品种黑农 4 4 , 由黑 龙 江省农 业 科学 院 大豆研 究所
提供 。
1 . 3 试验 设 计
经验 - 4 ] 。2 0 0 9年黑龙 江省 农业 科学 院从全俄 大 豆科学 研 究所引进十几株高效 大豆固氮根瘤菌 , 结合 黑龙江省生 态环
境特点和大豆主栽 品种进行综合研究 、 开发和应用 , 筛选 出 2
施 用量 3 5 k g / h m , 与种肥 同施于种下 3— 8 c m。试 验采用 田
间小区对 比法 , 随机 区组设计 , 3次重复 , 小区面积 1 7 . 5 m 。
1 . 4 田 间调 查
作 者简介 : 赵念力 ( 1 9 6 3 一)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 博 士, 研究员 , 主要
株 高 效大 豆 根 瘤 菌 , 并 研 制 出大 豆 高效 根 瘤 菌 肥 G F 1和
收稿 1 3 期: 2 0 1 3— 0 5—1 5 基金项 目: 黑龙江省 留学归国科 学基金 ( 编号 : L C 2 0 0 9 C 0 6 ) 。
田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院试 验地进行 , 试验 地为 黑 土。共设 3个处理 : 处理 A为对 照( C K) , 种肥施磷酸 二铵 1 5 0 k g / h m ; 处理 B为 G F 1菌肥 ; 处理 C为 G F 2菌肥 。菌肥
赵念 力 ,谷 维 ,张俐俐 ,夏善 勇 , 赵 曦 ,吴 立成
( 1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黑龙 江哈尔滨 1 5 0 0 8 6 ; 2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8 6 )
摘要 : 利用从 俄罗斯 引进 的大豆高效根 瘤菌配制 的菌肥 G F 1 、 G F 2进 行 田间试验 , 研究 其在 大豆上 的增产 效果 。 结果表 明, 施用根瘤菌肥后 , 单株鲜重 、 根瘤数 、 株根瘤 鲜重都 有增加 的趋势 , 在生育后 期百粒 重增加 , 增产 幅度 均达 1 3 % 以上 , 其中以根瘤菌 肥 G F 2处理应用效果最好 。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是通过一种相互补充和协调的方式,使得两种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并通过相互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1. 氮素互补效应:玉米和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氮素含量不同,玉米需要较高的氮素供应,而大豆能够通过根瘤菌固氮来提供氮素。

在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时,大豆可以通过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供玉米使用的氮素,从而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同时,玉米的高大的茎和大豆的矮小的茎形成了不同高度的冠层,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利用。

2. 病虫害互抑效应:玉米和大豆具有不同的病虫害易感性,通过间作套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大豆植株含有一种叫做异黄酮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害虫的生长,从而减少玉米和大豆间的病虫害传播。

3. 土壤改良效应:通过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大豆通过根系分泌的根系物质和根瘤中的菌丝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地和保水能力。

而玉米的深根系能够将根系伸入较深的土层,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能够通过氮素互补效应、病虫害互抑效应和土壤改良效应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h o o b a n Gr wt fS y e n
W a gHa , i iJa gYa , n h o o g L n w iL a mi g n o L u We, in n Wa gS a d n , i Ho g e, i Yu n n (h a o a R sac e tr f ob a n ie r ga d e h ooy T eN t n l ee rhC ne y e nE gn ei c n l , i oS n n T g
( 东北 农 业 大 学 国 家大 豆 工 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哈 尔滨 t03 ) 50 0
摘 要 :通过 田 间 小 区试 验 ,在 高 氮素 (38 g /m ) 7 . k h 和低 氮素 (24 g /m ) 0 N 3 . k h 两个 水 平 下接 种 0 N
大豆 根 瘤 菌 , 比较 不 同处理 大 豆 花期 植 株 地 上 部 生 物 量 的 积 累和 籽 实 的产 量 及 产 量 构 成情 况 。 结 果 表 明 ,较 高 氮素 水 平条 件 下接 种 大豆根 瘤 菌对 大豆植 株 地 上 部 生物 量 的 积 累和 大 豆 产量 的 增 加 都较 为 明显 ,与其 他 处理 相 比产 量增 加在 8 %以上 ,而低 氮 素水 平 下接 种根 瘤 菌增 产 效果 . 4 不 明显 。在 不接 种 根 瘤 茵 的情 况 下 ,高 氮素 水 平 下 的产 量低 于低 氮 素 水平 产 量 。建 议 今后 大豆
to fs y a in o o be n.Th e u t ho d t a n t s e pe i n he i r v me to l n b v g o nd b o e r s ls s we h ti hi x rme tt mp o e n fp a ta o e r u i — ma s a c mu ai n a i l fs y e n b no u ai n wa r ini c n d rhih l v lo ir g n s c u lto nd y e d o o b a y i c l to s mo e sg f a tun e g e e fn to e i t a he lwe ne a d i r a e h il v r8. h n t o ro . n nc e s d t e y ed o e 4% c mp r d wih t e o h rte t n s o a e t h t e r ame t.Th fe to e e f c f
2 结果 与分 析
21 接 种 根 瘤 菌及 不 同 氮 素水 平 对 花 期植 株 地 上 . 部 生物 量 的影响
大 豆 品 种 为 合 丰 5 ,供 试 菌 株 为 C B U 0 CA
176 中国农业 大学 生 物学 院陈 文新课 题 组提 供 的 59 (
推 广 大 豆 根 瘤 菌 接 种 技 术 ,将 对 我 国大 豆 生 产 中
硫酸钾 :含纯钾 量 ( : 5 %,产 地 山东 。 K0)0
N :二铵 :尿素 :硫 酸 钾 =2 :1 1 :1 ,公 顷 用
量 3 0k ; 6 g
N :二铵 :硫酸 钾 =2 ,公 顷用 量 2 0k 。 O :1 7 g 5 1 月 3日播 种 ,1 月 4日收获 ,常规 田间管理 。 0
i o u a in w s n tsg i c n n e e l w lv l fn to e . i o t n c lt n t e y ed o o b a n c lt a o i n f a tu d rt o e i g n W t u o u a i , h il fs y e n o i h e o r h i o u d rh g e e f n t g n wa e s t a h tu d rl w l v lo i o e . h e u t u g s t a n e i h l v lo i o e s ls h n t a n e o e e fn t g n T e r s l s g e t h twe r r s s o l o u a er io i m i t es i n t g n l v l sh g n u h i r e c e s h il n h u d i c l t h z b u o l i o e e i h e o g n o d r oi r a e t ey ed a d i n fh r e wa t n m—
根 瘤 菌 可 以 通 过 固氮 酶 将 空 气 中 的氮 气 转 化 为 可 以被 植 物 利 用 的铵 态 氮 ,为 植 物 生 长 提 供 氮
素养料 “ 。大豆接种根瘤菌剂是 国际上普遍推行 的

项 常规 农 艺 措 施 ,在 美 国 、 巴西 、阿 根 廷 等 大
收稿 日期 :2 1 —1 —2 ;修 回 日期 :2 1 —0 0 01 1 9 0 2 2— 7 第一作 者 :王浩 ,女 ,助理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大豆根瘤菌及根际微 生物研 究。E m i gla2 0 @yhocn. — al a i 0 6 a o. c : ln o n 基金项 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 目( A 9 4 3 ,东北农业大学人 才科技启动基金资助 G 0B0— ) 1
p o e t ir g n u e e c e c n t e s y e n p o uci n i h u ur . r v hen to e s f i n y i h o b a r d to n t ef t e i K e r :S y e n; io i y wo ds o b a Rh z b um; to e e e ; e d Ni g n l v l Yi l r
N r es A r utrl nvri , ri, el g a g 1 0 3 ) ot at gi l a U ies y Habn H i n j n , 0 0 h c u t o i 5
Ab ta t I o uaer io im n e ehg e e ( 38 gN/m a dlw lv l3 .0k h )f i sr c : n c lt h zb u u d r h ihlv l7 .0 k h ) n e ( 24 gN/ m o . t o e n
生产 上 在保 证 适 量 施 用 氮肥 的情 况 下应 接 种 大豆根 瘤 茵 ,这样 才能 够起 到 增 产及 增 加 肥料 利 用
率的作 用。
关 键词 :大豆 ; 根 瘤 菌 ; 氮素水 平 ; 产量
Efe to f c fRhiob um no ul to a d t o e Le e z i I c a i n n Nir g n v l
t g n t o a e f we i g p a t b v g o n ima sa c mu ai n a e l sye d a d y ed c mp s- r e , o c mp r o r l n o e r u d b o s c u lt sw l a i l n i l o o i o l n a o
农 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 : 143 S4 .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4 3 4 (0 0 — 0 4 0 17 — 5 72 1)10 1 — 4 2
不 同氮素水 平下接 种根 瘤 菌对大 豆 生长 的影 响
王 浩 ,刘 伟 ,姜 妍 ,王绍 东,李宏伟 ,李远 明
菌 菌 种用 T Y液 体 培养 基 振荡 培 养 ,待菌 体 密度 生 长 至 O - .左右 离 心收 集菌 体 ,用 08%的生理 D。- 0 。2 . 5
而对于根瘤菌接种 与氮肥施用量 之间的研 究报道 较少 ,尤其是对 于重要的豆科 作物大豆 ,在农 业 生 产 过 程 中化 学 氮 肥 的 施 用 量 与 接 种 根 瘤 菌 之 间 究 竟 该 如何 匹 配 才 能 够 达 到 最 佳 的 产 量 结 果 ,一 直 困扰 着 基 层 农 技 人 员 及 广 大 农 民 。这 些 问题 都 还 有 待 于进 一 步 的试 验来 验证 和 解 决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讨 不 同 氮 素水 平 下 接 种 大 豆 根 瘤 菌 对 植 株 地 上部 生物量 的积累及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情况 的 影 响 ,为 今后 根瘤 菌 接 种 技 术 的 推 广 应 用 提 供 理 论 依据 及技 术 支持 。
1 . 根 瘤 菌接种 .2 2
根 瘤菌 接种 采取 拌种 法 。根瘤
氮 肥 的合 理 施 用 、提 高 氮 肥 利 用 效 率 、改 善 土 壤 微 生 态 结 构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近 年 来 ,国 内对 于 根 瘤 菌 的研 究 工作 多集 中在 理论 及应 用基 础研 究上 ,
● 暖

一 农业生产
豆 主产 国 ,根瘤 菌 的接 种面 积达 6 %以上 ,而 目前 5
二 铵 :含 纯 氮 量 ( 1% ,含 纯 磷 量 ( s N) 8 PO )
4 %,产地 吉林 。 6 尿 素 :含纯 氮量 ( 4 %,产地 黑龙 江 。 N)6
我 国根瘤 菌 的接 种 面积 不 足 2 ,与 国外 发 达 国家 % 相 比还 有 相 当大 的差 距 m 。 目前 ,我 国大 豆 生 产 , 中普遍 施用 化 学氮肥 ,但是 氮肥 的利 用 率只有 3 % 0 左 右 ,大 部 分 的氮 肥 都 随着 雨 水流 失 ,进 入到 江 1 河 湖 泊 中 ,这 不 仅 造 成 了 巨大 的 能 源 浪 费 ,而 且 还 造 成 了 水 体 的 富 营 养 化 和 土 地 污 染 ,严 重 影 响 了 人们 的 健 康 和 生 态 的平 衡 。 因此 ,大 力 发 展 和
1 材 料与 方 法 11 供 试材 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