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完整版)(优.选)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完整版)(优.选)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完整版)(优.选)

目录

一、引言-----------------------------------------------------------------3

1.1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3

1.2方案比较--------------------------------------------------------3

二、整体设计方框图-------------------------------------------------------4

三、模块电路设计---------------------------------------------------------5

3.1.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5

3.2键盘模块--------------------------------------------------------7

3.3实时时钟模块---------------------------------------------------12

3.4数据存储模块---------------------------------------------------14

3.5温度传感器模块------------------------------------------------

3.6红外模块------------------------------------------------------

3.7电机模块------------------------------------------------------

3.8显示模块------------------------------------------------------

3.9外围驱动模块--------------------------------------------------

四、单片机软件系统设计--------------------------------------------------15

4.1系统实现工作流程-----------------------------------------------

4.2系统流程图-----------------------------------------------------

4.3系统源程序-----------------------------------------------------

五、元件明细表----------------------------------------------------------16

六、整机电路图----------------------------------------------------------19

6.1 整体原理图-----------------------------------------------------19

6.2 整体PCB图-----------------------------------------------------20

6.3整体PCB 3D图--------------------------------------------------

七、总结与致谢----------------------------------------------------------24

八、参考文献------------------------------------------------------------24

一、引言

1.1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本设计是一个具有打铃、当前环境温度显示、教室灯光、广播、校门开关的自动控制等功能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同时该系统也是一可调式万年历,采用SG12864

液晶具有良好的菜单式人机界面更使本系统增色不少。它利用PCF8563实时时钟芯片计时,进行年历计算,并用SG12864将当前日期、星期、时间出来;在进行时间计算,分每加一时,都与规定的作息时间比较,如果相等则进行相应的控制或动作。由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键盘模块、电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红外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外围驱动模块九部分组成,系统扩展16个矩阵按键用于打铃时间调整及时间校正。现代机关企业,特别是学校要求对时间加以控制,要按时打铃及播放广播,以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正常运行。本设计实现了这些功能,给学校及其他机关企业带来方便,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

1.2方案比较

作息时间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很多方案可以实现,其主流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如CPLD、FPGA)来实现,而在本设计中如要实现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必须得用到FPGA来实现,而FPGA的价格相对较贵,且系统设计比较困难。

(2)用PLC来实现,PLC其实就是一被封装起来的单片机,里面设有监控程序,并对I/O端口进行了光电隔离。这样一来使得PLC性能稳定且容易使用,且只需简单外围电路就可以实现该系统功能,但PLC比较昂贵,这样会使成本增高而失去市场竞争。

(3)就是用555定时器产生时钟脉冲和数字芯片(如74LS14)来实现,但要来实现本设计需要大量的数字芯片,使得系统稳定性下降,生产难度加大,而且成本会增加。

(4)就是应用单片充当主控器来再加上适量的外围实现此功能,且单片机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应用的外围器件相对较少,这就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单片机控制简易,开发工具简单,很容易大批量生产。

经过以上比较,最终我们选择第(4)种方案来实施。

二.整体设计方框图

三.模块电路设计

3.1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A.核心器件的选择

单片机是本设计的核心器件,因此单片机的选择决定了该设计的稳定和性能,目前单片机市场种类繁多,有几千种不同型号,单片机的选择应遵循在能满足性能条件下尽可能的选择功耗小资源少价格低,而且货源充足的。现在主流单片机种类有以下几类:

PIC单片机:

是MICROCHIP公司的产品,其突出的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精简指令集,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有较强的模拟接口,代码保密性好,大部分芯片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储器的芯片。

EMC单片机:

是台湾义隆公司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与PIC 8位单片机兼容,且相兼容产品的资源相对比PIC的多,价格便宜,有很多系列可选,但抗干扰较差。

ATMEL单片机(51单片机):

ATMEL公司的8位单片机有AT89、AT90两个系列,AT89系列是8位Flash 单片机,与8051系列单片机相兼容,静态时钟模式;AT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 结构、全静态工作方式、内载在线可编程Flash的单片机,也叫AVR单片机。

PHLIPIS 51PLC系列单片机(51单片机):

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是基于80C51内核的单片机,嵌入了掉电检测、模拟以及片内RC振荡器等功能,这使51LPC在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的应用设计中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HOLTEK单片机:

台湾盛扬半导体的单片机,价格便宜,种类较多,但抗干扰较差,适用于消费类产品。

TI公司单片机(51单片机):

德州仪器提供了TMS370和MSP430两大系列通用单片机.TMS370系列单片机是8位CMOS单片机,具有多种存储模式、多种外围接口模式,适用于复杂的实时控制场合;MSP430系列单片机是一种超低功耗、功能集成度较高的16位低功耗单片机,特别适用于要求功耗低的场合。

最后我们决定选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AT89S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高性价比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8051指令系统及引脚。它集Flash程序存储器既可在线编程(ISP)也可用传统方法进行编程及通用8位微处理器于单片芯片中,AT89S51含有128×8字节内

部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6个中断源和全双工串行UART 通道,已能满足系统控制需求。

B.模块电路设计

单片机运行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必需提供电源,还时钟振荡源,还有复位。由于十二个时钟周期构成一个机器周期,在这里为方便计算我们选取晶振频率为12M HZ的晶振,因为晶振产生的信号比较弱,电容选取范围只能是小于30PF,在这里我们选取C1、C2为22PF。当单片机的复位端持续为两个机器周期高电平时产生复位,因此复位电路的参数需要根据晶振来决定,单片机控制系统一般都要求达到上电复位,因此这就对电容和电阻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这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出元件参数,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参数有一个经验值,在这里我们选用取R2 100Ω、R1 10K,C3取10UF。由于单片机的P0口结构的特殊性,需加上拉电阻,这里我们选取阻值为10K 的电阻,而耐压值的选择我们则只须选择大于7.5V就行了。

C.模块电路图

3.2键盘模块

A.键盘电路选择

键盘可以有几种选择:

一种是利用键盘LED芯片(如HD7279、HD8279、MAX7219等),一种则是直接利用单片机I/O口搭建键盘电路。

采用键盘LED芯片,具有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等特点,但其成本比较高,而且占用额外的功耗和空间,通常用在对键盘读取要求较高的场合。

而普通的键盘电路,则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但其抗干扰能力较前者弱。而键盘电路结构又分为直接型和矩阵型,直接型具有编程、电路简单等特点,但占用的I/O口比较多,适用于只需少量键盘的场合。矩阵型具有电路、编程复杂等特点,但占用I/O口少,比较适应于要求键盘比较多的场合。

而本设计的显示电路是采用的LCD显示,且对键盘读取要求也不是太高,采取键盘芯片不能充分利用其功能,有点浪费。且单片机I/O口比较紧张,所以决定采用普通矩阵键盘。

B.模块电路设计

在本设计中有用到数字键0-9,且还有上、下、左、右、确定、取消键。一共十六个键,刚好可用8个I/O口组成4*4矩阵键盘。而矩阵键盘的搭建比较简单,只需遵循行列相交搭建就行,而必需在行或列添加上拉电阻,而上拉电阻的选取就只需遵循上拉电流小于单片机最大灌电流就行,在这里我们选取10K的电阻来充当上拉电阻。

C.模块电路图

3.3实时时钟模块

A.核心器件选择

在单片机内部,可以利用定时器进行计时,也可以实现功能,但利用内部定时器进行计时会产生计时不精确,且增加了CPU的负担和编程的难度,再就是掉电重启后时间会全部被初始化。因此我们采用实时时钟芯片,实时时钟芯片的种类繁多。在这里我们选用PCF8563实时时钟芯片。

PCF8563 是低功耗的CMOS 实时时钟/日历芯片,它提供一个可编程时钟输出,一个中断输出和掉电检测器,所有的地址和数据通过I2C 总线接口串行传递。最大总线速度为400Kbits/s,每次读写数据后,内嵌的字地址寄存器会自动产生增量,可编程时钟输出刚好可以为红外发射管提供载波信号。

特性

* 低工作电流:典型值为0.25μA(VDD=3.0V,Tamb=25℃时)。

* 世纪标志

* 大工作电压范围:1.0~5.5

* 低休眠电流;典型值为0.25μA(VDD=3.0V,Tamb=25℃)

* 400KHz 的I2C 总线接口(VDD=1.8~5.5V 时)。

* 可编程时钟输出频率为:32.768KHz,1024Hz,32Hz,1Hz。

* 报警和定时器。

* 掉电检测器。

* 内部集成的振荡器电容。

* 片内电源复位功能。

* I2C 总线从地址:读,0A3H;写,0A2H。

* 开漏中断引脚。

PCF8563 有16 个8位寄存器:一个可自动增量的地址寄存器,一个内置

32.768KHz 的振荡器(带有一个内部集成的电容),一个分频器(用于给实时时钟RTC 提供源时钟),一个可编程时钟输出,一个定时器,一个报警器,一个掉电检测器和一个400KHz I2C总线接口。

所有16 个寄存器设计成可寻址的8 位并行寄存器,但不是所有位都有用。前两

个寄存器(内存地址00H,01H)用于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内存地址02H~08H 用于时钟计数器(秒~年计数器),地址09H~0CH 用于报警寄存器(定义报警条件),地址0DH 控制CLKOUT 管脚的输出频率,地址0EH 和0FH 分别用于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和定时器寄存器。秒、分钟、小时、日、月、年、分钟报警、小时报警、日报警寄存器,编码格式为BCD,星期和星期报警寄存器不以BCD 格式编码。

当一个RTC 寄存器被读时,所有计数器的内容被锁存,因此,在传送条件下,可以禁止对时钟/日历芯片的错读。

一个或多个报警寄存器MSB(AE=Alarm Enable 报警使能位)清0时,相应的报警条件有效,这样,一个报警将在每分钟至每星期范围内产生一次。设置报警标志位AF(控制/状态寄存器2的位3)用于产生中断,AF 只可以用软件清除。

8位的倒计数器(地址0FH)由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地址0EH)控制,定时器控制寄存器用于设定定时器的频率(4096,64,1,或1/60Hz),以及设定定时器有效或无效。定时器从软件设置的8 位二进制数倒计数,每次倒计数结束,定时器设置标志位TF,定时器标志位TF 只可以用软件清除,TF 用于产生一个中断(/INT),每个倒计数周期产生一个脉冲作为中断信号。TI/TP控制中断产生的条件。当读定时器时,返回当前倒计数的数值。

管脚CLKOUT 可以输出可编程的方波。CLKOUT 频率寄存器(地址0DH;参见表23)决定方波的频率,CLKOUT 可以输出32.768KHz( 缺省值),1024,32,1Hz 的方波。CLKOUT为开漏输出管脚,通电时有效,无效时为高阻抗。

本模块电路比较简单,只需注意一个地方,那就是实时时钟芯片一般装有后备电池,以保证当断电时仍继续计时,这就需要考虑一个当断电时电流反灌而损坏电源的问题,还有就是当从断电状态进入上电电压的瞬时上升会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因此我们在电源和地之间需加一二极管和缓冲电容,二极管的选取只须考虑最大正向整流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在这里们选取4148,而缓冲电容则选取0.047F。而晶振必须选取32.768KHZ,在晶振和地之间须串联一耦合电容,耦合电容只须小于35P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先取18P。

C.模块电路图

2.4数据存储模块

A.核心器件选择

本模块的设计是为了增加在线调整作息时间,以更适应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而数据存储芯片,我们采用非掉电易失的串行EEPROM芯片进行存储。

串行EEPROM中,较为典型的有ATMEL公司的AT24CXX系列以及该公司生产的AT93CXX系列,较为著名的半导体厂家,包括Microchip,国家半导体厂家等,都有AT93CXX系列EEPROM产品。

AT24CXX系列的串行电可改写及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有10种型号,其中典型的型号有AT24C01A/02/04/08/16等5种,它们的存储容量分别是1024/2048/4096/8192/16384位,也就是128/256/512/1 024/2048字节。这个系列一般用于低电压,低功耗的工业和商业用途,并且可以组成优化的系统。信息存取采用2线串行接口。这里我们就24C02的结构特点,其它系列比较类似。

AT24C02有地址线A0~A2,串行时钟引脚SDA,串行时钟输入引脚SCL,写保护引脚WP等引脚。很明显,其引脚较少,对组成的应用系统可以减少布线,提高可靠性。

各引脚的功能和意义如下:

① VCC引脚,电源+5V。

② GND引脚,地线。

③ SCL引脚,串行时钟输入端。在时钟的正跳沿即上升沿时把时钟写入EEPROM;在时钟的负跳沿即下降沿时把数据从EEPROM中读出来。

④ SDA引脚,串行数据I/O端,用于输入和输出串行数据。这个引脚是漏极开路的埠,故可以组成“线或”结构。

⑤ A0,A1,A2引脚,是芯片地址引脚。在型号不同时意义有些不同,但都要接固定电平。

⑥ WP引脚,写保护端。这个端提供了硬件数据保护。当把WP接地时,允许芯片执行一般读写操作;当把WP接VCC时,则对芯片实施写保护。

内存的组织:对于不同的型号,内存的组织不一样,其关键原因在于内存容量存在差异。对于AT24CXX系列的EEPROM,其典型型号的内存组织如下。

AT24C01A:内部含有128个字节,故需要7位地址对其内部字节进行寻址

AT24C02:内部含有256个字节,故需要8位地址对其内部字节进行读写。

起始状态:当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变到低电平则处于起始状态。起始状态应处于任何其它命令之前。

停止状态:当SCL处于高电平时,SDA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则处于停止状态。在执行完读序列信号之后,停止命令将把EEPROM置于低功耗的备用方式(Standby Mode).

应答信号:应答信号是由接受资料的器件发出的。当EEPROM接受完一个写入资料之后,会在SDA上发一个”0”应答信号。反之,当单片机接受完来自EEPROM的资料后,单片机也应向SDA发ACK信号。ACK信号在第9个时钟周期时出现。

备用方式(Standby Mode):AT24C01A/02/04/08/16都具有备用方式,以保证在没有读写操作时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在下面两种情况中,EEPROM都会进入备用方式:第一,芯片通电的时候;第二,在接到停止位和完成了任何内部操作之后。

AT24C01等5种典型的EEPROM在进入起始状态之后,需要一个8位的“器件地址字”去启动内存进行读或写操作。在写操作中,它们有“字节写”,“页面写”两种不同的写入方法。在读操作中,有“现行地址读”,随机读和“顺序读”种各具特点的读出方法。下面分别介绍器件寻址,写操作和读操作。

①器件寻址:所谓器件寻址(Device Addressing)就是用一个8位的器件地址字(Device Address Word)去选择内存芯片。在逻辑电路中的AT24CXX系列的5种芯片种,即AT24C01A/02/04/08/16中,如果和器件地址字相比较结果一致,则读芯片被选中。下面对器件寻址的过程和意义加以说明。

②芯片的操作地址

4种方式,分别对应于1K/2K,4K,8K和16K位的EEPROM芯片。

从图中看出:器件地址字含有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4位,它们称为EEPROM AT24C01A/02/04/08/16的标识第二部分称为硬布线地址,它们是标识后的3位。第三部分是最低位,它是读/写操作选择位。

第一部分:器件标识,器件地址字的最高4位。这4位的内容恒为”1010”,用

于标识EEPROM器件AT24C01A/02/04/08/16。

第二部分:硬布线地址,是与器件地址字的最高4位相接的低3位。硬布线地址的3位有2种符号:Ai(i=0~2),Pj(j=0~2)其中Ai表示外部硬布线地址位。

对于AT24C10A/02这两种1K/2K位的EEPROM芯片,硬布线地址为“A2,A1,A0”。在应用时,“A2,A1,A0”的内容必须和EEPROM芯片的A2,A1,A0的硬布线情况,即逻辑连接情况相比较,如果一样,则芯片被选中;否则,不选中。AT24C01/02:真正地址=字地址。

第三部分:读/写选择位,器件地址字的最低位,并用R/W表示。当R/W=1时,执行读操作;当R/W=0时,执行写操作。

当EEPROM芯片被选中时,则输出“0”;如果EEPROM芯片没有被选中,则它回到备用方式。被选中的芯片。其以后的输入,输出情况视写入和读出的内容而定。

③写操作:AT24C01A/02/04/08/16这5种EEPROM芯片的写操作有2种:一种是字节写,另一种是页面写。

字节写:

这种写方式只执行1个字节的写入。字节写的过程如图所示,其写入过程分外部写和内部写两部分,分别说明如下。

在起始状态中,首先写入8位的器件地址。则EEPROM芯片会产生一个“0”信号ACK输出作为应答;接着,写入8位的字地址,在接受了字地址之后,EEPROM芯片又产生一个“0”应答信号ACK;随后,写入8位资料,在接受了资料之后,芯片又产生一个“0”信号ACK作为应答。到此为止,完成了一个字节写过程,故应在SDA端产生一个停止状态,这是外部写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EEPROM的单片机应在EEPROM的SCL,SDA端送入恰当的信号。当然在一个字节写过程结束时,单片机应以停止状态结束写过程。在这时,EEPROM 进入内部定时的写周期,以便把接受的数据写入到存储单元中。在EEPROM的内部写周期中,其所有输入被屏蔽,同时不响应外部信号直到写周期完成。这是内部写过程。内部写过程大约需要10ms时间。内部写过程处于停止状态与下一次起始状态之间。

页面写:

这种写入方式执行含若干字节的1个页面的写入。对于AT24C01A/02,它们的1

个页面含8个字节;页面写的开头部分和字节写一样。在起始状态,首先写入8位器件地址;待EEPROM答当了“0”信号ACK之后,写入8位字地址;又待芯片应答了“0”信号ACK之后,写入8位资料。

随后页面写的过程则和字节写有区别。

当芯片接受了第一个8位资料并产生应答信号ACK之后,单片机可以连续向EEPROM芯片发送共为1页面的资料。对于AT24C01A/02,可发送共1个页面的8个字节(连第一个8位资料在内)。对于AT24C04/08/16,则共可发送1个页面共16个字节(连第一个8位资料在内)。当然,每发一个字节都要等待芯片的应答信号ACK。

之所以可以连续向芯片发送1个页面资料,是因为字地址的低3~4位在EEPROM 芯片内部可实现加1,字地址的高位不变,用于保持页面的行地址。页面写和字节写两者一样可,都分为外部写和内部写过程。

应答查询:应答查询是单片机对EEPROM各种状态的一种检测。单片机查询到EEPROM有应答“0”信号ACK输出,则说明其内部定时写的周期结束,可以写入新的内容。单片机是通过发送起始状态及器件地址进行应答查询的。由于器件地址可以选择芯片,则检测芯片送出到SDA的状态就可以知道其是否有应答了。

④读操作:读操作的启动是和写操作类同的。它一样需要图所示的器件地址字。和写操纵不同的就是信号为时执行读操作。

读操纵有3种方式,即现行地址读,随机读和顺序读。下面分别说明它们的工作过程。

现行地址读:

在上次读或写操纵完成之后。芯片内部字地址计数器会加1,产生现行地址。只要没有再执行读或写操作,这个现行地址就会在EEPROM芯片保持接电的期间一直保存。一旦器件地址选中EEPROM芯片,并且有R/W=1,则在芯片的应答信号ACK之后把读出的现行地址的资料送出。现行地址的资料输出时,就由单片机一位一位接受,接收后单片机不用向EEPROM发应答信号ACK“0”电平,但应保证发出停止状态的信号以结束现行地址读操作。现行地址读会产生地址循环覆盖现象,但和写操纵的循环覆盖不同。在写操纵中,地址的循环覆盖是现行页面的最后一个字节写入之后,再行写入则覆盖同一页面的第一个字节。而在现行地址读操纵中,地址的循环覆盖是在最

后页面的最后一个字节读出之后,再行读出才覆盖第一个页面的第一个字节。

随机读:

随机读和现行地址读的最大区别在于随机读会执行一个伪写入过程以把字地址装入EEPROM芯片中,然后执行读出,显然,随机读有2个步骤。

第一,执行伪写入——把字地址送入EEPROM,以选择需读的字节。

第二,执行读出——根据字地址读出对应内容。

当EEPROM芯片接收了器件地址及字地址时,在芯片产生应答信号ACK之后,单片机必须再产生一个起始状态,执行现行地址读,这时单片机再发出器件地址并且令R/W=1,则EEPROM应答器件地址并行输出被读数据。在资料读出时由单片机执行一位一位接收,接收完毕后,单片机不用发“0”应答信号ACK,但必须产生停止状态以结束随机读过程。

应该注意:在随机读的第二个步骤是执行现行地址读的,由于第一个步骤时芯片接收了字地址,故现行地址就是所送入的字地址。

顺序读:

顺序读可以用现行地址读或随机读进行启动。它和现行地址读。随机读的最大区别在于:顺序读在读出一批资料之后才由单片机产生停止状态结束读操作;而现行地址读和随机读在读出一个资料之后就由单片机产生停止状态结束读操作。

执行顺序读时,首先执行现行读或随机读的有关过程,在读出第一个资料之后,单片机输出“0”应答信号ACK。在芯片接收应答信号ACK后,就会对字地址进行计数加1,随后串行输出对应的字节。当字地址计数达到内存地址的极限时,则字地址会产生覆盖,顺序读将继续进行。只有在单片机不再产生“0”应答信号ACK,而在接收资料之后马上产生停止状态,才会结束顺序读操作。

B.模块电路设计

本模块电路简单,只须将三地址端和写保护接地就可以了。

C.模块电路图

A01A12A2

3

WP 7GND 4

VCC

8

SDA 5SCL 6

U2VCC

AT24_SDA AT24_SCL

3.5温度传感器模块

A .核心器件选择

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 “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 ~5.5V 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 -55°C~+125°C,在-10~+85°C 范围内,精度为±0.5°C。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 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DS18B20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 、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 和TL 、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下:

DQ 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 为电源地;VDD 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光刻ROM 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64位光刻ROM 的排列是:开始8位(28H )是产品类型标号,接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光刻ROM 的作用是使每一个

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

LS Byte:

二进制中的前面5位是符号位,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0,这5位为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以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如果温度小于0,这5位为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1再乘以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例如+125℃的数字输出为07D0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FC90H。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包括一个高速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2RAM,后者存放高温度和低温度触发器TH、TL和结构寄存器。

暂存存储器包含了8个连续字节,前两个字节是测得的温度信息,第一个字节的内容是温度的低八位,第二个字节是温度的高八位。第三个和第四个字节是TH、TL 的易失性拷贝,第五个字节是结构寄存器的易失性拷贝,这三个字节的内容在每一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六、七、八个字节用于内部计算。第九个字节是冗余检验字节。

该字节各位的意义如下:

试模式。在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R1和R0用来设置分辨率,如下表所示:(DS18B20出厂时被设置为12位)

分辨率设置表:

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复位要求主CPU将数据线下拉500微秒,然后释放,DS18B20收到信号后等待16~60微秒左右,后发出60~240微秒的存在低脉冲,主CPU收到此信号表示复位成功。

B.模块电路设计

本模块接口电路简单,在这里不对电路进行讲解了。

C.模块电路图

GND 1

DQ

2

VDD 3

U8VCC

DQ

3.6红外模块

A.核心元件选择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PPM)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红外发送器电路包括脉冲振荡器、驱动管Q1和Q2、红外发射管Q3等部分。其中脉冲振荡器用以产生38kHz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信号;红外发射管Q3用来向外发射950nm的红外光束。

红外发送器的工作原理为:串行数据由单片机的串行输出端DATA送出并驱动Q1管,数位“0”使Q1管导通,通过Q2管调制成38kHz的载波信号,并利用红外发射管Q3以光脉冲的形式向外发送。数位“1”使Q1管截止,红外发射管Q3不发射红外光。若传送的波特率设为1200bps,则每个数位“0”对应32个载波脉冲调制信号的时序,如图1所示。

图1 调制信号时序图

红外接收电路选用专用红外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是一个三端元件,使用单电源+5V电源,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输入灵敏度高、对其它波长(950nm以外)的红外光不敏感的特点,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红外接收模块内部结构框图

接收模块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红外光敏元件将接收到的载波频率为38kHz 的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和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后,由输出级电路进行反向放大输出。

为保证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准确性,要求发送端载波信号的频率应尽可能接近38kHz,因此在设计脉冲振荡器时,要选用精密元件并保证电源电压稳定。再有,发送的数位“0”至少要对应14个载波脉冲,这就要求传送的波特率不能超过2400bps。

B.模块电路设计

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额定电流为5-50mA在这里我选取限流电阻R10 470Ω,而从PCF8563产生的信号比较微弱,须加上拉电阻,在这里选取R8 10K的上拉电阻。为减少噪声影响我们在基极和载波信号间加一抗干扰电阻R9,阻值为1K。在接收管处为增加输出信号强度和减少噪声影响,输出端也加一拉电阻R11,阻值为10K,由于本设计是利用单片机中断以做出及时响应,在这里输出需加一反向器然后再送入单片才能达到控制功能,在这里我采用74LS04。

C.模块电路图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贴近使用的设计理念,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为控制终端,并采用包括红外遥控、按键、Web界面等在内的多个控制源来控制家用电器。本文的二至四章描述了整个设计的软、硬件部分的具体实现,第五章是根据设计好的功能搭建了一个具体的环境实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二个方面。其中家庭设备自动监控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遥控、远距离异地(通过电话或Internet)的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1)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程序的要求对热水器、微波炉、视像音响等家用电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2) 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所设置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传感器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用量进行自动数据采集、计量,并将采集结果远程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3)空调机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程序,根据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空调机进行监视、调节和控制。 (4)照明设备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分别对各个房间照明设备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可自动调节各个房间的照度。 (5)窗帘的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对窗帘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总体设计

2.1 整体介绍 本次设计以STC89C52芯片为控制核心,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为环境信息采集源,以Web 控制为辅助,来制作一个物联网空调监控系统。在原有的机械式按键开关的基础上,采用无线遥控器与Web 网页远程控制,来控制空调机组(如风机,加湿器,风阀等),实现了远距离,多角度对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控制。此外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多种传感器想结合,智能根据各传感器采集的数值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开关风机,智能调节冷冻水量,自动调节风阀开度等。并能够实现故障诊断,提供报警,数据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查询并Excel 表输出。 2.2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提供了包括了核心控制模块,Web 服务器,Web HTML 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等等。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整体框图 网页 服务器(串口核心控制设备(以 STC8052为数据库设备状态传感器 (温度,LCD 显示 模式,温 度,湿度 继电风 水阀开 新风开 加湿 回风开用户输入 用户控制 环境信按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单片机)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题目: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专业:惺惺惜惺惺 班级:Bxxxxx 姓名:xxxxx 学号:惺惺惜惺惺信息学、、指导教师:xx 电子工程系 2013年6月14日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指导教师xx 执行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学生姓名学号承担任务 Zzz Zxxxx 设计目的1、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2、掌握各个部分功能的设计及应用; 3、学会使用protue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要求1、按照给定的时间模拟控制实现上下课打铃、灯光控制(屏 幕显示); 2、具有各日期和时钟显示。 摘要 本课题是应用AT89C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它利用AT89C52的定时/计数

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AT89C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设计的工作流程。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可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采用AT89C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设有8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特点。 首先设计各个模块的屏幕显示,其次是各个模块需要调用的小程序,有PC 机的日期和时钟,响铃声音,按键,屏幕显示以及延时的调用等等,最后是将各个功能模块与其中需要的小程序通过正确的汇编语言组建起来。这样便完成了源文件的建立。再通过.ASM源文件生成的.EXE可执行文件进行仿真。该仿真可以模拟实现:与PC机日期时钟保持一致的显示功能,仿照已设定的响铃时间进行打铃功能,根据已设定的早晚作息时间灯光控制的功能,键盘输入修正响铃时间,随时手动按键实现响铃的功能。 目录 摘要 .................................................................................................................. - 1 -目录 .................................................................................................................. - 2 -第一章绪论 ........................................................................................................ - 3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 1.2 研究内容及采用方法................................................................................ - 3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3 - 1.2.2 主要采用方法................................................................................. - 3 - 1.3课题的研究原理......................................................................................... - 4 -第2章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的方案设计 ...................................................... - 5 - 2.1总体方案组成框图及设计流程图........................................................... - 5 - 2.2具体步骤实施........................................................................................... - 7 - 2.2.1日期和时钟显示功能的设计......................................................... - 7 - 2.2.2 上下课打铃功能的设计............................................................... - 11 - 2.2.3 灯光显示功能的设计................................................................... - 13 - 2.2.4 修改响铃时间功能的设计........................................................... - 13 - 2.2.5 模拟手动控制功能的设计........................................................... - 14 -第3章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的protues仿真 ............................................ - 16 - 3.1 仿真结果................................................................................................... - 16 - 3.2性能及误差分析....................................................................................... - 17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完整

毕业设计报告题目: 院系: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 年月日

目录 1 方案设计 (1) 1.1 设计任务要求 (1) 1.2 硬件方案设计 (1) 1.3 软件方案的设计 (2) 1.4 主要设计的实现原理 (3) 2 硬件设计 (4) 2.1 单片机的简介 (4) 2.2 硬件器件选择 (4) 2.2.1 单片机选型 (4) 2.2.2 按键部分 (5) 2.2.3 人体检测传感器 (5) 2.2.4 光电检测传感器 (6) 2.3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2.4 按键部分电路图 (7) 2.5 光电检测部分 (8) 2.6 人体热释电传感器 (9) 2.7 电机驱动电路 (10) 3 软件部分设计 (11) 3.1 总程序设计 (11) 3.2 按键程序流程图 (12) 3.3 定时器0中断 (13) 3.4 门控判断程序 (14) 参考文献 (16) 附录A 系统原理图 (17) 附录B 程序代码 (18) 附录C 实物图片 (28)

1 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要求 对于自动门控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所示: (1)自动检测功能:能够自动检测门的附近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开启该门,在没有人体信号时,延时数秒后自动关闭。 (2)安全保护功能:关门时,检测门导轨上是否有人,如果有则停止关门,并迅速打开门,防止人被挤住。 (3)电机调速功能:能够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的速度,开门关门时需要有个加速与减速的过程。 (4)按键输入功能:能够通过按键来控制门自动还是手动运行,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动来操作该门。 (5)门开关限位功能:在开门与关门的时候能够检测到门的限位开关,来检测是否到门的关门与开门的限位。 1.2 硬件方案设计 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微控制芯片。按键部分采用独立式按键, 人体检测部分,使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对外部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光电检测传感器使用TCRT5000光电传感器进行检测。 硬件部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硬件部分框图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1.1所示,本系统主要由STC89C52RC单片机及其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作者:————————————————————————————————日期:

1 课题概述 1.1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设计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个电梯系统的调度模块,即根据每个楼层不同顾客的按键需求,让电梯做出合理的判断,正确高效地知道电梯完成各项载客任务。根据此任务,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有: 1、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系统硬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并且加以运用; 3、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对其内部协议有所掌握,便于应用。 4、研究C语言编程,并且规定电梯的工作规则,用C语言加以实现; 5、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让其协调工作,完成指定任务。 结合以上内容,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步骤如下: 关于硬件部分: 首先,对实际的电梯系统进行模拟,一般情况下,一个电梯应该具备相关按键、显示二极管、数码管等,由于这是一个调度模块,故没有设计具体的轿厢等机械部分。然后,结合这些实物,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分成若干模块,安排好各自之间的关系。接着,要完成电路图的设计,画出PCB板,焊接相关器件后进行硬件调试,看是否好用并加以适当的更正。 关于软件部分: 关于电梯调度时所遵循的原则作出规定,其必须基于高效与人性化两个原则。最后是使用C语言将规定程序化,以便电梯真正的运作。 当然,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分离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硬件依据软件来验证,软件依据硬件来调试。经过一个个的发现问题、一个个的解决问题,最终做出完美的电梯调度模块。 1.2课题的开发环境简介 1.2.1电路图制作软件proteus 7.2 Proteus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外围器件的工具,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对于这样的仿真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 1.2.2C51的程序开发软件Keil

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专业: 指导老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3)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3) 2.1 设计示意图 (3) 2.2 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4) 2.3 LCD液晶显示模块 (4) 2.4 声音模块 (4) 2.5 调节模块 (4) 三、软件设计与说明 (4) 四、课程设计体会 (7) 五程序清单 (7) 六参考文献 (11)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题设计是一个具有打铃、广播功能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采用SG12864液晶具有良好的菜单式人机界面更使本系统增色不少。由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调节模块、时间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声音模块5个部分组成。现代机关企业,特别是学校要求对时间加以控制,要按时打铃及播放广播,以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正常运行。本课题设计实现了这些功能,给学校及其他机关企业带来方便,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 通过对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2.1 设计示意图 图2-1 系统电路框图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智能化作息时间控制器。该控制器要求的功能有:按本校作息时间接通/断开电铃;并用12864液晶屏的第一行显示本人的姓名和学号,第二行显示实时时钟。作息时间控制

器用于学校教学楼的时间控制,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实现时间基准定时,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时、分、秒各两位,并能调节小时和分钟。 2.2 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采用AT89C51,它具有Flash ROM,内部具有4KB ROM 存储空间,能于3V的超低压工作,而且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 2.3 LCD液晶显示模块 LCD12864为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可显示各种字符及图形,可与CPU直接接口,具有8位标准数据总线、6条控制线及电源线,采用KS0107控制IC。 该模块包括的函数为LCD_inti()//LCD 的初始化、checkbusy()//检查LCD是否忙碌、writecode()//写命令、 writedata()//写数据、hanzi()//显示汉字、 zifu()//显示数字或字符。 2.4 声音模块 电路板上的主控模块直接接一个蜂鸣器,构成一个简单的音响电路,该电路利用单片机的一个引脚作为音源,一个引脚接高电平,导通时,蜂鸣器发声,比一个引脚接地时候的声音要大些。脉冲信号的频率决定了其发出声音的音调。 该模块比较简单,其函数为void s_fmq()//蜂鸣器叫、nling()//判断是否闹铃。 2.5 调节模块 该模块要实现6个模式的调节和转变。调节模式的实现只用了三个按钮,分别是Mode 、Inc和Dec 按钮。 三、软件设计与说明

蜂鸣器流水灯数码管显示作息时间控制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项工程训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也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应能加强学生如下能力的培训: (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2)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3)工程绘图的能力; (4)编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5)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2.1总体要求 (1)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绘制系统硬件总框图 (3) 绘制系统原理电路图 (4) 制定编写设计方案,编制软件框图,完成详细完整的程序清单和注释; (5) 制定编写调试方案,编写用户操作使用说明书 (6) 写出设计工作小结。对在完成以上文件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对自己整个设计工作中经验教训,总结收获和今后研修方向。

2.2 具体要求 本次工程实践的校内部分主要以单片机为基础,进行单片机软件编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和系统设计能力,整个设计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硬件及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已经制作成功,学生只需要掌握其原理和焊接相应的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辨别和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应用场所即可,另外对所焊接的电路还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判断是否有焊接错误的地方或者短路的地方,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能够根据现象判别原因,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硬件电子电路的分析、判断能力。 软件编程是本次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为期两周的工程实践中,将占据主要时间,学生要完成的软件编程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熟悉Keil C51编程平台及相关编程软件 2)、编写、调试蜂鸣器、继电器动作、方波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3)、编写、调试LED流水灯(循环显示)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4)、编写、调试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5)、编写、调试数码管动态扫描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6)、电子钟设计(包括键盘、时钟、显示等) 7)、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键盘、显示、时钟、报警等) 8)、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9)、车速里程测量、显示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方法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常见、常用的简单应用装置或对象进行微机控制。所涉及的系统可以实际制作,也可以实验室模拟,具体步骤和内容如下: 3.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

基于单片机的时间控制系统

摘要 学校时间方面,由于时间多,时间乱等原因,不得不去改善其时间方面的设备。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在整个设计中,我们主要用的是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硬件和软件。在硬件部分,包括继电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接口芯片;软件部分,主要是主程序设计。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先调试子程序,然后逐级叠加调试,最后系统调试通过。 在本论文中我是利用单片机把自动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电路,电铃电路连接起来,再通过单片机的编程实现设计要求。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是利用定时器计时处理来做秒计数,当所设置的时间到了,则发出一阵声响,启动继电器,由继电器可以控制放音机开启或关闭。时,分,秒数据是存在变量内并写入七段显示器的缓冲区内,由显示器扫描程序中定时扫描而显示出时间。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显示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ll walks of life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update technology in school time, as time is over, time disorder and other reasons, had to improve their timing equipment. SCM rest time control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ime, from the traditional by people to control the duration of the inconvenience it is essential to the modern school facilities. Throughout the design, we mainly used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On the hardware parts, including relays, memory and display interface chip; software components, mainly the main program design.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gether, the first debugging subroutines, and then stack one level debugging, the final system debugging through. In this paper, I have to use microcontroller to automatically reset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s, relay circuit, electric bell circuit connected, and through the MCU programming design requirements. SCM rest time control system is to use the timer to do time dealing with seconds count, when the set time is up, then a flurry of sound, start relay, Radio Cassette Recorde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relay on or off. Hours, minutes, seconds, there is a variable data is within the seven-segment display and write within the buffer by the display scanning program regularly scans and show the time.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timing; display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作者 系部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2)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 (3) protel se 99软件(4) 单片机使用接口技术 (5)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6)网上有关技术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2)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3)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技术 (4)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实现 (5) 全文总结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1) 程序。要求:编译通过,基本能运行。 (2) 毕业论文。要求:正确,规范,通顺。 (3) 可供发表的研究论文(可选)。要求:规范,新意 均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分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 1设计电路,选择器件 2 利用Protel画原理图 3 编程,调试 4 焊接电路,调试 要求: 1.系统时间设计,设计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时间钟。 2.LED数码管显示时间。 3.设计键盘,通过键盘修改时间、设定闹铃。 进度及安排:(10天) 1.查资料(2天) 2.设计电路画电路图(2天) 3.编程与调试(2天) 4.焊接硬件电路并调试(2天) 5.写报告(2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分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它利用AT89S52的定时/计数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AT89S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24C02芯片来存储数据,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 AT89S52; 24C02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 年1 月13 日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1. 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和键盘扫描、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拓展使用方法。(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2. 设计方案及原理 本设计是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其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使用4位七段显示器来显示当前的时间,由LED闪动作为秒计数表示,显示格式为“时分”,并可显示日期,显示格式为“月日”,年份单独显示。由4个按键来作功能设置,可以设置现在的日期、时间及定时设置时间,一旦设置的时间到则作出相应动作:发光二极管闪亮,同时播放音乐。 单数码管显示模块片机最按键控制模块小系闹钟模块统 系统方框图图1 3. 硬件设计 3.1单片机 AT89C52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闪存,256字节内部RAM,32个

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2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3.2 按键控制模块 按键设定部分比较简单,因为本系统按键少,所以在设计上采用了独立按键方式,程序的编制上也采用了简单的扫描方式。按键控制模块主要有由四个按键1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组成:K1、K2、K3、K4、。其中K1的功能是模式切换键;K2的作用是加一;K3的作用是闹钟使能;K4的作用是减一。 K1KKK按键控制模2 3.3 数码管显示模块 时间显示模块主要由四位七段数码管来显示,配合按键控制模块的校正与设定时间,相应的显示。时间正常显示时,LED每闪动60次,分钟自动加一;每六十分钟小时自动加一;每24小时天自动加一。 数码管显示模块图3 3.4 闹钟模块闹钟模块快的主要功能即闹铃。当设定时间与当前时间一致时, 则闹钟自动闹铃进行提示,同时二极管闪亮一分钟后,自动退出响铃状态,若按K3键,闹钟退出响铃状态。 2

完整版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号 07437230 常州大学 硬件实习报告 题目: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 学院(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通信(怀)08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习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背景 步进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它可以在机械结构中把丝杆的角度变成直线位移,也可以用它带动螺旋电位

通信工程系指导教师:孙守昌1、前言 1.1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课题设计的背景: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也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它可以在机械结构中把丝杆的角度变成直线位移,也可以用它带动螺旋电位器,调节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在数字控制系统中,由于它可以直接接收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而不需要进行D/A转换,所以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步进电机具有快速的启停能力和精度高的显著特点,在定位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1.1.2 课题设计的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调试技术。 (3)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1.1.3 课题设计的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步进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步进电机是用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微电动机,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宽阔的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转反转控制及制动等,并且用其组成的开环系统既简单,廉价,又非常可行,因此在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各种控制装备等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研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4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ping moter,pulse motor或Stepper servo,其应用发展已有80年的历史。正是由于步进电机具有突出的优点,所以成了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数控系统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数控技术,我国的数控系统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我国已经能够自行研制开发适合我国数控机床发展需要的各种档次的数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时 间:指导 教师:

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系列: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一)基本功能 (1)家居内无人时, 切断所有家电的220V 电源, 既消除了各种电器的待机能耗, 又避免了因供电异常、屋内漏水等不可预知事件损坏电器的危险。 (2)通过预设时间和时长控制娱乐性家电, 避免了孩子在家因过度娱乐而延误学习。 (3)所有电器的电源都直接通过系统控制进行供电 / 断电, 在使用电器时无需插拔电源插头, 避免 了因经常插拔电源插头而造成接触不良及触电的危险。 (4)根据预设室内温度和湿度对空调和加湿器自动进行启/ 停控制, 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5)各电器的工作状态在主控面板上以LED直观显示, 并通过键盘集中控制电器, 例如在观看电视时可随手打开/ 关闭厨房电灶。 (6)远程控制家电的启动操作。 (7)设定/ 显示日期、时间、星期及定时叫醒服务。 (8)为避免煤气中毒设置了一氧化碳及燃气报警。 (9)烟感和水感可及时发现家居内的水、火灾并报警。 (10)通过门磁和窗户红外线完成防盗报警。 (二)扩展功能加入住宅配房安全防盗报警功能和住宅门禁系统功能。 二.计划完成时间三周1.第一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设计,同时按要求上交设计报告一份。2.第二周完成软件的具体设计和硬件的制作。 3.第三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目录 1引言 (3) 2总体设计方案 (3) 2.1设计思路 (3) 2.1.1方案确立 (3) 2.2 总体设计框图 (3) 3设计原理分析 (4) 3.1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4) 3.1.1烟感传感器 (4) 3.1.2门磁、红外探测器 (4) 3.1.3热释电传感器 (4) 3.2矩阵键盘模块 (4) 3.3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4显示模块 (5) 3.5 输出部分 (6) 4总结与体会 (6) 参考文献 (6) 附录一程序流程图 (7) 附录二程序列表 (8)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

成绩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器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6月29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器 姓名专业自动化班级1202学号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6月29日-2015年7月10日 一、任务及要求 本课题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具有定时和计数功能的智能化作息时间控制器,用于学校教学楼的时间控制,实现时间基准定时,并配合“启动”、“复位”等按键的操作,并按作息时间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有以下功能: (1)按作息时间接通/断开电铃; (2)课间接通/断开播放音乐设备; (3)时间的设置与值显示(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时、分、秒各两位) 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 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调试。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和相关事宜,查资料确定系统总体方案。 周二~周三:完成硬件设计和电路连接 周四~周日:完成软件设计 第二周: 周一~周三:程序调试 周四~周五:设计报告撰写。周五进行答辩和设计结果检查。 三、参考资料 [1]王迎旭等.单片机原理及及应用[M]. 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戴灿金.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4) 1.1 设计要求 (4) 1.2优点及意义 (4) 1.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1.4初步设计思路 (5)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6) 2.1时钟电路设计 (6) 2.2 复位电路设计 (6) 2.3 键盘电路设计 (6) 2.4 显示电路设计 (7) 2.5继电器电路 (8) 2.6 I/O接口的分配 (8) 第3章应用软件设计 (9) 3.1 主程序设计 (9) 3.2 子程序设计 (9) 3.2.1 显示子程序 (9) 3.2.2 响铃子程序 (11) 3.2.3键盘扫描子程序 (12) 第4章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13) 第5章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A硬件电路原理图 (17) 附录B 程序清单 (18)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中文摘要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讲述水温自动控制过程,在控制过程中主要应用AT89C51、ADC0809、LED显示器、LM324比较器,而主要是通过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并通过四位数码管显示实时温度的一种数字温度计。软件方面采用汇编语言来进行程序设计,使指令的执行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使硬件在软件的控制下协调运作。 而系统的过程则是:首先,通过设置按键,设定恒温运行时的温度值,并且用数码管显示这个温度值.然后,在运行过程中将采样的温度模拟量送入A/D 转换器中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字量用数码管进行显示,最后用单片机来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直到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恒温加热。 关键词:单片机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模数转换器;温度 I

英文摘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mputer penetration in the social field, the application of SCM is to keep at the same time, traditional control testing update on Crescent benefits. In real-time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single-chip applications, often as a single-chip core component to use only single-chip is not enough knowledge, but also the specific hardware structure and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objects combine to make perfect. In this paper,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process, in the control of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 process of AT89C51, ADC0809, LED display, LM324 comparator, but mainly through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collecting ambient temperature t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control components, and through four real-time digital display of a digital thermometer temperature. Software using assembly language for programming, so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rective speed, to save storage spa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expansion and changes to the design of modular software structure, so that the logic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ram design more concise,Hardware software co-oper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it. And systematic process is: First of all, by setting the button, set the thermostat temperature at the time of operation, and digital display of the temperature. Then, in the running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of sampling analog into the A / D converter in the simulation - digital converter, and then converted digital control with digital display, the last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heater used for heating or stop heating until the temperature in the provisions unde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heating. Key words: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Sensor;Data Acquisition;ADC;Temperature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