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米 灌 溉 技 术

合集下载

春天玉米综合种植技术

春天玉米综合种植技术

目 录•种植前的准备•种植与管理•施肥与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存•种植效益与市场分析种植前的准备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整地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深耕细整,将土地整平、耙细,以便于播种和出苗。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浸泡、拌种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品种选择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需求,准备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肥料准备适量的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等,以预防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农药肥料与农药的准备种植与管理播种与密度播种时间01春季是玉米播种的主要季节,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播种方式02玉米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和移栽。

直播是将玉米种子直接播种在田地中,移栽则是将玉米苗从育苗床中移栽到田地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密度控制03合理的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密度为每亩3000-4000株较为适宜。

010203查苗补苗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保证全苗。

中耕除草在玉米生长期间,要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防止杂草竞争养分。

施肥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以满足玉米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每亩需要施用适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

苗期管理水分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以促进玉米的生长。

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以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包括玉米螟、蚜虫和黑穗病等。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中后期管理施肥与灌溉1.A 1.B1.D1.C基肥施用在玉米种植前,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作为基肥,以满足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水是生命之源,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

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精准的灌溉方式。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滴灌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头组成。

-水源可以是井水、河水或者水库水等。

首部枢纽则起着控制、过滤和施肥等功能。

它能调节水的压力,去除水中的杂质,还可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实现随水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输配水管网如同人体的血管,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各个滴头。

-滴头是滴灌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的出水量非常小,能够精准地将水送达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深层渗漏。

这种灌溉方式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比如在一些沙漠边缘种植果树或者蔬菜的农场,滴灌可以保证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既不会因为缺水而干枯,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根部腐烂。

而且,滴灌还能减少杂草的生长,因为只有植物根部周围有水分,杂草难以在干燥的区域生长。

二、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介于喷灌与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的喷头喷出的是细小的水滴,就像细雨一般。

-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网和微喷头。

水源和首部枢纽的功能与滴灌类似。

输水管网将水送到各个微喷头所在的位置。

微喷头有多种形式,有的是旋转式的,有的是折射式的。

这些微喷头能够将水以扇形或者圆形的方式喷洒在作物周围的地面上。

-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这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例如在花卉种植园中,微喷灌既能为花卉提供水分,又能营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有助于花卉保持娇艳的色泽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微喷灌的喷洒范围较大,相比于滴灌,它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适合一些行距较宽的作物,如葡萄种植园。

而且,它的喷头安装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也比较低。

第三章灌水技术第一节(资)

第三章灌水技术第一节(资)

各种坡度均可, 水量较少 尤其适用于复 杂地形 平坦 较平坦 较平坦 水量缺乏 水量极其 缺乏 水量缺乏
各种灌水方法适用条件简表
各种灌水方法优缺点比较简表
灌水方法 水的 利用 率 灌水 均匀 性 不破 坏土 壤的 团粒 结构 对土 壤透 水性 的适 应性 对地 形的 适应 性 改变 空气 湿度 结合 施肥 结合 冲洗 盐碱 土 基建 与设 备投 资 平整 土地 的土 方工 程量 田间 工程 占地 能源 消耗 量 管理 用劳 力
1.微灌灌水方法:微灌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低 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过滤,并通过管道系统输水至末级 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 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壤表面或 地表下土壤。微灌法主要借毛细管作用,也有部分重力作用 湿润根系区附近局部范围的土体,所以又称局部灌溉法。微 灌法依细小水流由灌水器流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法、 微喷灌法和涌泉灌法等多种类型。
点分布的均匀程度。
32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三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2) 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应使灌溉水都保持在
作物可以吸收到的土壤里,能尽量减少发生地面
流失和深层渗漏,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即灌水
效率)。
33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三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3) 少破坏或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灌水后能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一般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灌水均匀。能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
到田间,而且使得每棵作物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水量
。常以均匀系数来表示。
指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湿润作 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或者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 划湿润土层的均匀程度,或者表征为田间灌溉水在田面上各

应用智慧农业技术促进玉米高产稳产

应用智慧农业技术促进玉米高产稳产

应用智慧农业技术促进玉米高产稳产玉米无论在任何地区,都有较高的重视度,一般被应用在日常饮食和工业生产中,无论在生活还是生产中都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应用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玉米生产质量。

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玉米真正实现高产稳产,满足市场需求,使种植人员提高经济增收的同时促进当地玉米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1选地和整地1.1 选地信息化背景下,让种植地的选择工作更加方便,比如可通过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对土地情况进行探查,了解地块实情。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土壤成分,勘察种植地肥沃度、灌溉条件,确保玉米不同时期生长都能得到满足。

地块的土壤也要进行细作,确保整个区域的平整性,避免出现板结情况。

前茬作物如果为豆类,一般会有较好的肥力。

1.2 整地在整地时,可结合机械化技术进行操作,通过机械设备辅助,保证土壤有较好的通透性和疏松度,让种子能够更加顺利地破土发芽。

另外在整地时,还可将秸秆还田和深耕技术结合,将秸秆利用率提高,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同时在田间翻撒粉碎的玉米秸秆,还能提高土壤养分,使土壤蓄水能力增强,营造出更有利于生长的环境。

具体操作时,翻耕深度为30 cm,并在深耕后将土地镇压。

在秸秆还田时,必须在收穗后将秸秆及时回收粉碎,控制粉碎后长度在10 cm,如果长度过长,会影响土壤密实水平,使整体保水能力降低。

2选种及具体品种确定2.1 玉米品种玉米后期能否实现高产,这和品种的选择密不可分。

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更应该重视种子选择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与当地实际结合,确保所选品种抗逆性强。

农户在选种时,考虑品种是否符合当地种植,能否快速适应当地水源、天气和土壤条件,让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最大化发挥。

2.2 具体品种确定比如在葫芦岛市,对品种进行选择时,葫新338是一种常见品种,此类玉米的穗位高在127 cm,株高一般在323 cm,有126 d的生育期,生产的果实穗长为22 cm左右,千粒重在367 g,出籽率超过83%。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
华北平原是中国的粮食生产重要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在华北平原,针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学调度: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期和需水量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进行灌溉调度,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引水供应:华北平原地区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建设水库、引黄灌区和地下水开发等手段,供应足够的灌溉水源。

主要依靠引黄灌区的引水渠道和水井进行供水,确保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需求。

3. 技术支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包括滴灌、喷灌等精确灌溉技术,减少水的浪费和土壤水分蒸发。

同时,通过建设灌溉用水渠道和排水体系,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4. 政策措施:政府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制定相关灌溉管理政策,保护农田水利设施、水源和水质。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灌溉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需求。

综上所述,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注重科学调度、引水供应、技术支持和政策措施,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保障华北平原的粮食生产。

灌溉技术实验报告

灌溉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灌溉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 探究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3. 评估不同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1. 作物:玉米、小麦、棉花等;2. 灌溉设备:喷灌机、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漫灌设备等;3. 实验场地:农田、温室等;4.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2. 实验设计:根据作物需水量、生长周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3. 实验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灌溉操作;4. 数据记录:记录各小区的灌溉量、作物生长状况、产量等数据;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灌溉技术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灌溉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具有灌溉均匀、节水等优点,但容易造成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实验结果显示,喷灌技术在玉米、小麦等作物生长初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长后期,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2)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节水效果显著。

实验结果显示,滴灌技术在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节水效果明显。

(3)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通过微喷头将水分均匀喷洒到作物周围,具有节水、灌溉均匀等优点。

实验结果显示,微喷灌技术在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节水效果明显。

(4)漫灌技术:漫灌技术是将水均匀地漫灌到作物周围,但节水效果较差。

实验结果显示,漫灌技术在玉米、小麦等作物生长初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长后期,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2. 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滴灌技术和微喷灌技术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滴灌技术每亩地节水80立方米,微喷灌技术节水效果略低于滴灌技术,但也能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

3. 不同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在节水、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水资源短缺、土壤质地较差的地区。

我国农业大田滴灌技术的运用和简述

我国农业大田滴灌技术的运用和简述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中亚干旱中 心,总面积16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
积的1/6其中沙漠戈壁近半,天然 森林覆盖率不到5% ,草原50多
A 万km2,可垦宜农荒地km2,耕地
只有3.3万km2。新疆属于温带 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不到250 mm,年蒸发量1 700 mm以上。 水资源年径流量约750亿m3(减 去净出国水量),其中地下水年补 充量370亿m3。水资源短缺极 为严重。
1.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田间节水抑盐一体化工程。
目前,新疆作物平均光能利用率仅为 0.6%,经石河子大学作物 高产中心多年研究,棉花不同产量其光能利用率不同。经测算, 每 hm2产皮棉为 3114.75 公斤(207.65 公斤/亩)、2643.90 (176.26 公斤/亩)、2055.90 公斤(137.06 公斤/亩)、1575.60 公斤(105.04 公斤/亩)和 1237.35 公斤(82.49 公斤/亩)时,其光能利用率分别为 2.17%、1.81%、1.43%、1.10%和 0.86%(按每克干物质贮能 17765J、光合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 50%计)。光能利用率每增加 0.1%,每公顷皮棉增加 142.5 公斤(9.5 公斤/亩),即增加 4.4%。
当前不具备与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要 求相配套的农业机具,针对上述技术 难题,研制出新型玉米膜下滴灌专用 播种机机和除茬整地机,并获得专利, 一次作业可完成覆膜、辅管、播种、 施肥、镇压等多项内容的机械化种 植集成,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
创造了条件。
A
B
C
第二章:
1 新疆地区滴灌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
(1)新疆农业地理概况
东北地区的大田作物滴灌所存在的问题:
A 市场竞争无序,有待规范。

小麦与玉米微咸水补灌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与玉米微咸水补灌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与玉米微咸水补灌高产栽培技术小麦与玉米是我国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小麦与玉米的产量,农民需要在栽培过程中注重细节,采用一些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种微咸水补灌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增加小麦与玉米的产量。

1. 微咸水补灌介绍微咸水补灌是指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盐水进行灌溉。

微咸水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

微咸水可以通过深井、浅井或咸水淡化等方式进行制备。

在使用微咸水进行补灌时,应注意控制盐度和灌溉量,以防止土壤盐渍化。

2. 微咸水补灌小麦的技术要点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用微咸水进行补灌,可以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的发育,增加产量。

下面是微咸水补灌小麦的技术要点:1) 选择合适的微咸水。

小麦对盐分的耐受性较强,可以使用盐度在0.2%以下的微咸水进行补灌。

2) 控制灌溉量。

在微咸水补灌中,应注意控制灌溉量,以防止土壤盐渍化。

一般来说,每次灌溉量不宜超过小麦生长周期的1/4,间隔时间为7-10天。

3) 选择合适的时机。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微咸水补灌。

一般来说,早期生长阶段和结实期是补灌的关键时期。

在天气干旱缺水时,可以适当增加补灌次数。

4. 注意事项在微咸水补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监测土壤盐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咸水补灌,应进行土壤盐分监测,如发现土壤盐分过高,应及时采取措施排盐。

5. 总结微咸水补灌是一种适用于小麦与玉米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合理使用微咸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

但是在使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时,应注意控制盐度和灌溉量,以防止土壤盐渍化。

同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补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 米 灌 溉 技 术
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还必
须推行科学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1、沟灌和隔沟灌。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还可
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
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
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
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
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粘土含水量低于20%,
沙土含水量低于12%即需要灌水。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
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4次关键水:
(1)拔节水。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
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但玉
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墒情
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
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
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
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
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
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
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此期保持
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