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新方法的探讨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新方法的探讨摘要】目的为提高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一次性胃管置入的成功率,探讨留置胃管的新方法。
方法将60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1例采用改进鼻饲法,对照组29例用常规鼻饲法。
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从置管到置管后鼻饲护理过程中,改良胃管置入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其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高。
【关键词】昏迷胃管置入护理脑血管病昏迷患者多起病急,病情重,往往伴有咽反射消失,不能进食,如果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易入血,导致MSOF形成。
为维持和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应尽早给予胃肠营养,一般需行胃管置入术,并由胃管内灌注食物、药物和水以及通过胃管观察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
这需要保证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因为反复插胃管对患者咽喉部的刺激,易出现呛咳、憋气,甚至窒息,导致SpO2 降低,直接加重颅脑疾病患者的脑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加,可加重脑的继发性损害,加重病情[1]。
患者昏迷时常伴有严重的舌根后坠,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由于昏迷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本文对昏迷患者采用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进行了探讨。
1 胃管的选择透明硅塑胃管因头端较硬,管壁柔软,侧孔较大,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橡胶胃管。
临床上成人多采用14~28号硅胶胃管,但以16号最为常用。
本实验选取较细、较柔软的16号一次性硅胶胃管,量取发迹至剑突再增加8-10cm,让鼻饲管头部侧孔完全进入胃内,以减少食物反流引起误吸的发生率。
润滑胃管,由一侧鼻腔置入。
有2名以上护士证实胃管置入位置正确,通常采用抽吸胃液、观察水下气泡、听气过水音来证实。
最后在胃管出口处做一标记,便于观察刻度。
通过我院神经科31例昏迷患者采取改进鼻饲法,其成功率较常规胃管置入法为高[2]。
神经外科患者置入胃管技巧的探讨

神经外科患者置入胃管技巧的探讨
俗话说,“胃管的置入是一种技术活,必须熟练掌握”。
胃管置入对神经外科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疗法,预防和治疗机械性能损伤以及减少对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然而,在胃管置入过程中存在许多挑战。
作为胃管置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插入点,以减少患者的不适程度。
更具体地说,运用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置入点,并帮助避免对支气管、食管、胃壁、胃部分以及胃空肚壁的损害,避免出现并发症发生。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避免胃管在胃内受到挤压,从而有助于提高胃管插入术成功率。
在插入胃管之前,要注意清洁手部,并使用酒精或其他活性消毒剂进行外部消毒。
然后,应使用消毒灯进行胃空肚的可视检查,并尽量使用疼痛无关的治疗方法,以便患者能够放松身体,以免阻碍胃管插入。
此外,应考虑使用曲颈插管弯、多孔针等插入设备,以减少疼痛,并可以提升胃管插入成功率。
此外,在置入胃管过程中,应仔细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保证胃管插入有效性。
同时,插入前,应加强营养支持,给予较高的热量和营养补充剂。
适当改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少胃管插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而提高插管过程的成功率。
本文介绍了置入胃管对神经外科患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置入胃管时应遵循的有效技术的探讨。
最后,要重视插入前和插入时的技术准备,结合可视检查,以减少意外,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
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护理颅脑损伤是指脑组织受外力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跌落等意外事故。
颅脑损伤往往引起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生重大变化,对病人的呼吸、循环、神经等方面的影响均非常大。
因此,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脑部受损,呼吸控制中枢受到了严重影响,病情严重的患者往往存在一些呼吸方面的问题,比如呼吸暂停、阻塞等。
这时,及时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保证氧合和通气,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气道管理前,我们需要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了解病人的意识状态和呼吸频率,这有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气道护理计划。
一般情况下,气道管理可以采用口、鼻、喉镜或插管等方式。
下面我们分别具体介绍:口、鼻导管气道管理口、鼻导管是气道管理中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们适用于病情不严重的患者。
将口、鼻导管插入病人的口腔或鼻孔,这样可以使气道畅通,保证病人的通气和氧合。
我们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舒适程度选择不同规格的导管,确保正确安装。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导管,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引起呛咳或窒息。
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气管插管是气道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在进行插管操作前,需要进行术前准备,首先要开展充分的沟通和情绪疏导,避免病人因为恐惧或焦虑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失误或困难。
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将插管器插入病人口中,然后通过气管镜辅助导管进入气管,插管成功后,确认导管位置和长度,控制呼吸机和自主呼吸之间的平衡,以确保病人的呼吸通畅。
气管切开气道管理气管切开也是一种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适用于病情特别严重且需要长期无源性治疗的患者。
在进行气管切开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明确治疗目的。
手术过程中,需要选择切口位置和大小、控制出血、确定切开深度等,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
总的来说,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护理十分关键,不仅要及时发现气道问题,而且还需要准确、快速地处理问题,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昏迷且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进

2 结果
表 1 两 组病 人 一 次 置 管 成 功 率 及 置 管后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检 验 , 以P <O . 0 5为 差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3年 6月 一 2 O 1 1 年8 月 在 我 院植 物 人
2 4 h内误 吸情 况
鼻腔 来 置 管 , 发 挥 健 侧 较 好 咽 部 肌 肉 的吞 咽功 能 , 同 时 侧 卧 位 可
1 . 2 . 1 留置 胃管 方 法 ① 观 察 组 采 用 留 置 胃管 改 良法 。 置 管 病人均带有气管切开 导管 , 其 外 导 管 上 的 气 囊 不 放 气 。病 人 取 平 卧位 , 头 略 向健 侧 倾 斜 2 O℃左 右 , 并选择健侧鼻腔 , 用 湿 棉 签 清 洁后 , 置 入 带 导 丝 的 胃管 ( 江 西 丰 临 医用 器 械 有 限公 司 生 产 ) , 置 至鼻 腔 5 c m左 右 , 退 出 导丝 3 c m, 缓 慢置 人到 1 0 c m 时送 回导丝 至 胃管 顶端 ; 置人 胃管 至 1 5 c m~ 2 O c r r l 时 抬 高 头 部 使 下 颌 靠 近
以 上 。随机 分 为两组 , 观察组 6 0例 , 男3 3 例, 女2 7例 ; 年龄 5 O . 4 3 岁 ±6 . 1 2岁 ; 颅脑 外伤 2 9例 , 脑 梗死 1 9例 , 脑 出血 1 2例 。对 照 组4 O例 , 男2 2例 , 女 1 8例 ; 年龄 4 9 . 9岁 ± 5 . 8 1岁 ; 颅 脑 外 伤 2 O例 , 脑梗死 1 2例 , 脑 出血 8例 。两 组 病 人 年 龄 、 病 情 等 比较 ,
率, 效 果优 于传 统 的 留 置 胃管 方 法 。 关键词 : 气 管切 开 术 ; 留置 胃管 ; 改 良法 ; 昏迷 ; 误 吸
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讨论

气 道 管 理 ( 除 口腔及 呼吸 道 分 泌物 、 吐 物 、 液 、 清 呕 痰
的发病 率 占创 伤 总数 的 2 %, 度颅 脑损 伤 患者病 情 0 重 危重 , 复杂 多变 , 情 变 化迅 速 , 病 并发 症 多 , 残 率 、 致 死
亡 率 高等 特 点 , 抢 救 不 及 时 , 去 抢 救最 佳 时 机 而 若 失 延误治疗 , 故迅速正 确 的病情评估 , lso Gagw昏迷评 2 ] , 规 范 的抢 救 方案 , 效 的抢 救 措施 , 切 细 致 的病 情 有 密
1 资料 和方法
经抢救 治 疗后 恢 复 良好 14例 , 4 残疾 5 例 , l 死亡
4 例。 6
11 一般 资 料 .
重度 颅 外 伤 2 1例患 者 中 , 4 男性 15 5
例 ,女性 8 例 ,年龄 6 7 6 — 2岁,闭合性颅脑损伤 12 9 例 ; 放 性 颅脑 伤 4 例 , 院时 G S评 分 3分 者 9 开 1 人 C 2
1 临 床资料
迟 钝或 消 失 , 发 生舌 后 坠 , 塞 口咽部 闭 气 管 切 开 常 堵 ;
患 者插 管 的重量 、 硬度 , 口咽 、 管切 开处 形成 机 械 使 气 性狭 窄 , 常使 得 胃管很 难插 入 。常规 昏迷病 人插 胃管 法按 “ 仰头 后托 头 ” 加 咽喉部 通 道 弧度f 无 舌 后 先 增 3 对 坠 的患者 有效 ; 昏迷 有舌 后 坠或切 开 气管 的 患者 不 对
护理干预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相关问题探讨

护理干预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相关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4-03-19T14:30:06.060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作者:凌钰侯平[导读] 如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说明胃管可能深入到肺部等器官,因此,需要立即拔出,在患者休息片刻后,另行插管。
凌钰侯平(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新疆阿克苏843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96-02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颅脑术后病人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无效腔,有利于及时清除肺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对维持有效氧供、赢得呼吸中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不当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术后的病人需要精心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将我院颅脑手术后实施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共气管切开并鼻饲的患者40例,男38例,女2例。
年龄67~93岁,其中脑出血11例,重型颅脑损伤3例,慢性阻塞心肺疾病26例。
气管切开时间5~1825d,鼻饲时间4~1824d,其中,有7例发生食物反流,因鼻饲时体位不当导致的2例;鼻饲方法不当导致的1例;吸痰刺激引起的2例;胃出血导致的1例;胃潴留导致的1例。
2胃管护理护理干预2 1插胃管注意事项:在患者病情不甚严重、神志清醒的情况下,为其详细说明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注意态度温和、语气温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获得其积极的配合,插管时,可能会出现恶心等反应。
医护人员应在插管前对患者讲明,并指导其再出现恶心反应时,进行吞咽动作,在插管直达胃部后,应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及面颊。
如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说明胃管可能深入到肺部等器官,因此,需要立即拔出,在患者休息片刻后,另行插管。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李春娇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9(0)5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置胃管方法在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昏迷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2组置胃管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
结果:改良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
结论:改良置胃管方法明显提高了置胃管的成功率,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452-453)
【关键词】昏迷;气管切开;置胃管
【作者】李春娇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R47
【相关文献】
1.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胃管固定方法的探讨 [J], 廖英
2.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置胃管的新方法 [J], 王连娥;李洪一
3.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留置胃管的新方法探讨 [J], 秦学英
4.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J], 李国艳;庄雷岚
5.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方法探讨 [J], 张分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

2 插管前准备和插管方法
2 . 1 插管前 准备
护士在 为病 人安置 胃管 时 ,胃管 的前端 必须通 过 咽喉部 进入 咽部梨 状窝 ,一 旦其稍 微用 力则 胃管 前端就 会 出现夹角 而盘 曲在 咽部或者 口腔部 。所 以 ,护士 必须注 意此项操 作步 骤 。现 今临床 上一般使 用 1 4号硅胶 胃管实施 以上操作 步骤 。
一
病人 是 否有 鼻 出血 现象 。实 施 此项 步骤 时要 先 对 病人 进 行 心理 疏导 消除其 心里 的紧张 。 4 . 1 . 3 吸痰 护理 : 实施人 工气 道 内吸痰 为应用 负压 的原 理 ,通 过 吸痰 管 把气 管 中的痰 和 异 物排 出从 而达 到 呼 吸道 的通 畅 。当护 士的 吸痰手法 不 当时极易 导致不 良后果 ,例 如 : 肺 不 张 、气 道 粘膜 损 伤 、低 氧 血 症 、支 气管 痉 挛 、血 流 动 力 学改 变 、感 染 、颅 内压 增 高 、心律 失 常 、人 工 气 道
阻塞等 。
4 . 2 胃管的护理
4 . 2 . 1 常规插 胃管 法 : 一般 ,因为 胃管较 软 ,其 极易 盘 卷 在 口或者 咽喉部 以致插入 障碍 。所 以 , 护 士在进 行插管 时 , 必须 确 保其 手 法 轻 柔 ,技术 熟 练 ,防 止对 病 人 的 鼻 咽黏 膜 造成 不 必要 的损 伤 。必要 时可 以在 胃管外 周 喷 涂 盐酸 丁 卡 因胶 浆 ,其 能 够 润起 到 滑 、解 痉 、止 痛 等 功效 。另外 此 法 具有安 全 、简便 、实 用 、易掌握 、有效 等优点 。 4 . 2 . 2 确定 胃管 位置 : 此 项步 骤确定 胃管 位置 极为 至关 重要 。其具 体方法 为 : 将注射 器进 行抽 吸 ,则会 有 胃液流 出 , 把 管 的末 端放 入 盛 水 的杯 中,无 气泡 排 除 时则 向 胃管 内注 入 空气 1 0 m l ,然后 用 听诊 器 听诊 ,当听 到 咕噜声 则 表示 胃 管 已在 胃中。 4 . 2 . 3 固定 胃管 : 因 为 胃管 材质特 殊 和人体 皮脂腺 分 泌 物 的等 因素存在 ,所 以临床上 一般选 择常规 固定 胃管法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可以提高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4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分为两组,在镇静的情况下,实验组借助喉镜留置胃管,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
对两种留置胃管的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20例(100%),总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10例(76.9%),二次置管成功2例(15.4%),三次置管成功1例(7.7%),总成功率为65%。
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颅脑损伤昏迷气管插管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借助喉镜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是很好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方法。
标签: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喉镜
留置胃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在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及昏迷等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留置胃管比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总结得出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在镇静状态下使用喉镜留置胃管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入住我科的4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男29 例,女11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约51岁。
其中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丘脑出血4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5例、脑梗死3例,均行气管插管。
由于大部分患者是在饱腹状态下发生的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因疾病的原因致颅内压升高,出现呕吐。
疾病早期为防止呕吐物误吸致肺部感染或窒息,通常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其次颅脑损伤昏迷气管插管患者因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患者营养需留置胃管给予患者鼻饲饮食。
2 置管方法
2.1 插管前准备①患者取仰卧中立位;②吸净气管导管内及口鼻腔内分泌物;③用温水棉签擦净双侧鼻腔;④根据患者年龄、体形选择合适的胃管型号,选用江苏省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4F硅胶胃管。
2.2 操作人员准备选择ICU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一人操作,一人配合。
2.3 具体方法
2.3.1 实验组准备好喉镜,确定插管长度(从发际到剑突约45~55cm),插胃管前检查患者是否处于镇静状态(向上轻轻牵拉气管无反应为适度),有呛咳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3~5mg,排除深昏迷无各种反射者[1]。
胃管前端用石蜡油充分润滑,放平床头,患者仰卧位,头尽量后仰,操作者站患
者头侧,助手站患者右侧,操作者将胃管由一侧鼻孔放入,当胃管置入至14~16cm时,助手一手固定气管导管,一手解开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布。
操作者将喉镜放入口腔,镜片置入会厌根部,向上、向前提起喉镜,暴露食管口,用长钳将胃管放入食管内,顺势将胃管置入至所需刻度,确定胃管在胃内,固定胃管。
2.3.2 对照组在镇静状态下,患者取仰卧中立位,操作者站患者右侧,助手站患者左侧,操纵者用常规方法将胃管从一侧鼻孔置入,当胃管置入达14~16cm 时,助手抬起患者的头部,使患者下颌尽量接近胸骨柄,操作者立即将胃管置入到所需刻度,确定胃管在胃内,固定胃管。
3 结果
两组患者同是在镇静的条件下置管,实验组20例,一次置管成功者20例,成功率为10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置入胃管,成功率为65%,其中一次成功率76.9%;二次成功率15.4%;三次成功率7.7%。
详见表1、表2。
4 护理措施
4.1 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对于深昏迷者(GCS评分为2T者)因对各种刺激无反应,不必使用镇静剂;对刺痛有反应者,特别是躁动的患者给予镇静再进行插管。
4.2 置管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时,负压吸引不能过大(不超过0.02PMa),动作轻柔,以防操作不当致咽喉部水肿,增加插管难度。
4.3 置管前清洁鼻腔时用手电筒照射,观察患者鼻腔有无鼻中隔歪斜,鼻甲肥大,选择鼻腔大的一侧置管。
4.4 置管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呛咳等,在置管过程中,患者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及时拔出胃管,休息片刻,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后再重新置管。
4.5 胃肠减压者,妥善固定负压球,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
5 讨论
5.1 留置胃管时,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等反应,使胃管被推至口腔,导致置管失败,而昏迷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呛咳等反应,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加深昏迷程度,所以在置管前给患者适当镇静,减轻咽喉部肌肉对胃管机械刺激的反应,不但可提高置管成功率,而且能减少对昏迷患者的刺激,避免病情加重的可能[2]。
5.2 气管导管在插管或是留置过程中,对咽部周围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
伤,出现水肿,使食管入口变得狭窄,在留置胃管过程中,胃管易在此受阻,盘曲在口中,导致置管失败,对照组因是盲插,插管失败拔出再插,反复多次插胃管对鼻黏膜、咽喉部黏膜损伤较大而发生出血、水肿等,加大了留置胃管的难度,所以对照组随着插管次数的增加,成功率越来越低。
5.3 实验组借助喉镜能使食道口充分暴露,在直视下留置胃管,较盲插准确、快捷,一次置入的成功率较高,但必须要操作熟练或有插管经验的医生或护士完成。
总之,借助喉镜在可视的情况下留置胃管,成功率高,快捷,既避免了患者反复多次插管对鼻黏膜及咽喉黏膜的损伤及出血,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反复插胃管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致
颅内压增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孙四美,夏丽,薛珲.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8):8.
[2]韩淑贞.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6):403-405.。